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冷眼旁观-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了一点小小的期待。

    贾敏虽脸红了,该教女儿的还是要教,黛玉便听她娓娓道来:“你年纪还小,你父亲与我也没说起过,其实林家前朝便是世家大族,只改朝换代时遭遇兵祸流散了。你父亲这一支得忠仆护卫,平安到了姑苏,却与其他族人失了联系,如今也没个近支嫡派的,可喜仆役真真是忠心耿耿。如今家里井井有条哪里是我的功劳,都是依了祖宗规矩,只说铺子上的管事,你道是那么好当的?家里丫鬟小厮都要读书识字,必是读书好又会算账才能提上来当管事,以免受人蒙蔽。”

    黛玉听了,暗暗赞叹。又见家下工匠技艺精湛,往后想到什么新鲜玩意儿时,便遣人去做了来,用着好的便使人多做些,供给自家铺子。她毕竟经历过现代的信息大爆炸,想出来的都是些新鲜玩意儿,一时在淮扬城中掀起了一股热潮。

    这日家里金石斋的掌柜来回禀,大块玻璃制得了。可巧贾敏感了风寒,大夫嘱咐不能见风,冬日本就无聊,如今连隔窗赏梅也不可,越发添了愁闷。黛玉早想哄她开心,见送上来的玻璃品质不错,便有了主意。

    因贾敏病着,一般小事黛玉便处置了,不需回到她那里,故黛玉偷偷摸摸地准备惊喜,又有管事媳妇和丫鬟暗里帮忙,竟果真将贾敏瞒住了。这日正值林如海休沐,黛玉一早便将弟弟从被窝里挖了起来与她一同去布置,又使人抬了暖轿到正房门前,请林如海贾敏夫妇上轿。贾敏只当她顽皮,林如海却知道女儿神神秘秘地已折腾好些日子了,也不说破,装作不知道的样子,十分配合。

    一时入了室内方落轿,东涵南湘上前掀了帘子扶贾敏出来。贾敏定睛看去,原来是在园子西边的问梅阁中,如今四面全安了大窗,室内竟温暖如春,又见窗外粉碟绿萼,横斜疏瘦,各具姿态。林如海上前细看,窗上竟全是透明无色玻璃,大不过二尺见方,小也有巴掌大,工匠亦有巧思,因大块玻璃数量少些,便将小块玻璃制成梅花瓣状,嵌在窗棂上,整体仿了现代落地窗的形制,令众人如同置身花海。

    黛玉扶了贾敏向窗边榻上坐了,笑问道:“母亲近日来不得出门,想是闷坏了,如今可觉得好些?”林珏也跳到榻上来依偎着贾敏,仰着脸儿朝她笑。贾敏一边儿搂着一个孩子,只觉心中欢喜,把连日的病痛倒去了五分。

    见贾敏有喜极而泣之意,林如海怕她病中情绪起伏,对身体不好,便岔开话向黛玉问道:“昨日阿泽还说咱们家金石斋又要扬一回名,只怕说的便是这玻璃了,你又怎生折腾出来的?”黛玉笑道:“是金石斋的刘掌柜使人造出来的,我不过有个想法罢了。原玻璃不过是物以稀为贵,如今咱们家造出来的产量又高,质量又好,也怪不得泽叔乐得那样,现在一看见我就夸,我都不好意思见他了。”

    这林泽正是林府的大管家,与主家同姓可见其世仆出身。他本就是林如海的奶兄,打小儿便进来做了伴读,与林如海一同读书习字长大的。林家一向人丁不旺,故他与林如海虽名为主仆,实如兄弟,就连名字都是林老侯爷按着林海的名字给取的,黛玉姐弟见了他都要喊一声泽叔。现林珏身边的伴读便有一个是这老管家的儿子,恰与林珏同岁,林如海给起了名字叫林琥,大家只唤他小虎。

    因近日黛玉常有巧思,几间铺子的进项都翻了番,林泽身为管家焉有不乐之理?如今又造出了玻璃,且不说价钱,只说这新建了的问梅阁,便是淮扬第一阁也当得起,真真如天上亭台水下龙宫,老管家颇觉面上有光,只摩拳擦掌地等新年宴客,好与各家显摆显摆。又听得来安装门窗的工匠们议论,这桩桩件件都是天上有地上无的,难为大小姐怎么想来,只怕是仙女儿托生也未可知,怪道生在花朝节呢,想必是花仙了。

    管家虽当时喝止了他们,回家细想也觉稀奇,自打大小姐降生后,不拘是在姑苏还是在淮扬,家里再没死过花草树木,小姐住的院子总是花木最繁盛的,连花匠都觉出不对来,小姐不过五六岁,竟养什么活什么。因林如海下了封口令,如今园中的花木已都是林家积年的老仆在打理,便是黛玉自己都不知道有这回事。虽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这神异之处却又无法解释,故老管家近日对黛玉颇多赞誉,话里话外只盼她再多说一些天上事物,弄得黛玉倒不好意思起来。

    林如海对黛玉十分娇宠,听了管家的赞誉也没觉得不对,他自己也觉得女儿哪里都好,今日见了这等景致,更是赞叹不已。林如海品味出众,黛玉见他也说好,心中颇为自得。众人赏了一回,黛玉又奉父母上了楼,楼上同样是一色玻璃梅花式嵌窗,当中早已备好紫檀嵌竹丝梅花式桌凳,桌上备了粉彩梅花纹茶壶与盖碗,另有各色点心,亦作梅花状。早有丫鬟上来添茶,又服侍一家四口坐了。

    贾敏此时心情早已平复下来,便细瞧黛玉是如何布置的。只见窗边设了一对红漆嵌珐琅面梅花式香几,左边几上甜白釉划花缠枝莲纹梅瓶,右边几上茶晶梅花花插,插的正是窗前绿萼。背后壁上挂的是沈子蕃的缂丝梅雀图,底下案上置了炉瓶三事,因室中已有绿萼,故此时并未燃香。

    贾敏便吩咐道:“既不燃香,便将香炉撤了,取我房里的梅花玉版笺并笔墨来。”黛玉奇道:“要笔墨做什么?”贾敏笑道:“你爹爹极爱梅花的,今日你布置的这样好,只怕他要大发诗兴,我不过先预备下罢了。”黛玉一看,果然林如海正携了林珏在窗边赏梅,只听得他正与林珏讲解:“王维有诗云‘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这问梅之名便是源于此句。”林珏想了一想,道:“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这诗母亲曾教过我的,怪不得这样耳熟。”

    贾敏听了笑道:“可不正是前儿梅花刚开的时候念的,难为你竟记住了。”黛玉便道:“母亲还说呢,正是那日贪看梅花才感了风寒。”贾敏便笑将她搂入怀中,道:“若不感风寒如何有今日之景致呢?这些日子也多劳玉儿费心,这会子我竟觉得身上大好了。”

    林如海见贾敏果然精神不错,也来了兴致,命取了琴来,贾敏以萧相合,夫妇二人奏了一曲高山流水,直叫黛玉林珏二人听得如痴如醉。又有园中白鹤踱步而来,随乐音起舞,林如海便向一双儿女讲那和靖先生“梅妻鹤子”的典故,趁兴写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等句,吩咐制成对联,替了原来的。一家四口赏梅吟诗,其乐融融。

    又过了两三日,贾敏果然大好了。林管家早惦记着宴客,见主母出来交际了,便与林如海商议道:“那赵知府昨儿赋了一首五言赞他家的园子,园子不见如何,诗倒着实是好诗,不如咱家也请他一回,给大小姐的问梅阁也添些光彩。”林如海听了失笑,可巧已到年底了,给贾琏活动的缺儿也下来了,正是扬州知府同知,借此机会请知府一回也好,故当天便知会了贾敏。

    贾敏听闻要宴请贾琏的上官,也十分热心,又向林如海建议道:“赵知府既是老爷的同年,又是琏儿的上官,单请他竟不大合适,倒要叫人说老爷营私了。不如趁着过年,越性办大些,便是有名有姓的大盐商也不妨请来,我知老爷素来清高,只是老爷也说这盐政事务极为难缠,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少不得要他们支持。”

    林如海听了,也觉有理,赞同道:“夫人说得极是,为夫如今到任将有半载,盐政事务上仍无寸进,借此机会也可,只是委屈夫人屈尊招待商妇了。”贾敏笑道:“哪里就这么娇贵了,只是还有一条,若一同请时,只怕有官眷不愿与商户共处一室,少不得要分开请了。”林如海点头道:“这是自然的。”

    翌日林如海便让管家着手准备,林管家本就存了替大小姐扬名的意思,听说要大办焉有不乐的,忙去吩咐家下人等准备不提。

第4章 真·金手指——盐课林大人() 
林如海现不过四十出头的年纪,便已是三品大员,且这巡盐御史又不比别的三品,非简在帝心者不可得。他探花出身,能力也强,先时在户部已是颇有政绩,今上方点了他主管盐政。谁料江南水深,各方关系盘根错节,林如海虽有手段,也不好轻易施展,着实愁闷了一阵子。

    常言道:“士农工商,商为最末。”从古到今都是如此,只因如今江南一代商业繁荣,商户的地位倒还高些,若在京中,沾了个商字便是连林府的门都进不来的,故林如海虽定了宴客之事,心里仍怕招待这些人委屈了贾敏。贾敏却不觉如何,若细论起来,林家的不少产业也属商事,她管家见得多了,见林如海心中不自在,倒反过来宽慰他。

    展眼便是新年,林府先宴请的是淮扬大小官员,果然问梅阁令宾客大开眼界,都称颂不已;翌日又请了颇有文名的才子名士,众人亦对这玻璃阁楼赞不绝口,吟诗作赋,不消多记。一时间林家园子在扬州城中声名大噪,林如海见了,索性自挑了几家名声好的大商家下了帖子,不论盐政诸事,只取那与民同乐的意思。

    盐商之间攀比之风盛行,只寥寥几家接了帖子,其他盐商哪里肯服,又有其他行业也不乏富豪,趁此机会也想钻营钻营。从商者三代不得科举,都是有钱无权的,越是有钱,越要上下打点大小官员,生怕被寻了罪名夺去家业,故免不了要在官场中寻个靠山。现林大人破格请客,若能借着这个机会搭上林家,日后在这淮扬地界竟不用愁了。因此略有名有姓儿的都往林府递了拜帖,直叫老管家忙得头晕眼花,最后还是林如海做了主,择那各行各业数一数二的大商家,补了帖子方罢。

    这日饮宴已毕,众人于问梅阁中分宾主坐了。江南文风阜盛,便是商人子弟也都是读过书的,举止言谈颇有风度,故虽称不上宾主相得,林如海对诸商倒也没什么恶感。且他是江南一带最大的官儿,今日到场的哪个没有偌大家业?都是人精,奉承还来不及,一时间也算是相谈甚欢。

    座中有一位乌姓商人,专做金石生意,挂靠在造办处名下,淮扬一带内造的金珠玉石器物都归他家,故人都称他“乌总商”。他与林家金石斋的刘掌柜有些交情,早知这玻璃是林家秘法自产的,心里便有些想头。见众人都赞这玻璃窗,他便向林如海笑道:“林大人有所不知,小民做金石生意这些年,便是那西洋来的玻璃也见过不知多少,从没有像贵府这么大块的,且又平整透明,光可鉴人,若再让我见了那西洋商人,可要羞他一羞,看他们可还说嘴。”

    林如海笑道:“这不过是因拙荆前日受了风寒,不便出门,小女就布置了这处来孝敬她母亲,谁知她小孩子家家怎么想来,本官也是沾了夫人的光才有幸一观啊。”众人听了,都赞林家门风清正,母慈子孝。那乌总商见话题又扯开了,心下着急,咬咬牙,起身离席向林如海鞠躬道:“小民唐突,不知林大人是否有意将这玻璃外销?”

    因金石斋论起来算是林家的内坊,日常产出都是先供主家,若有精品便留下自用,不摆到铺子里卖的。只是当时玻璃稀有,本土只能造出小的,勉强做个耳珠戒指,西洋来的又价钱极高。如今林家造出这等品质的玻璃,正是一条财路,其他商人也有意,见乌总商先跳出来,便都看林如海如何裁处。

    林如海何等样人,听这话音便知其所想,他又不是那敝帚自珍的,当下便道:“乌总商的意思本官已尽知了,只是我那金石斋产出不多,一月功夫造出来的才将将够布置这一栋阁楼。依本官的意思,不如总商自遣了门下的熟练匠户,到金石斋去学习学习,这法子也不甚难,日后尔等自去烧制经营岂不好?”

    众商人听了大惊,那乌总商当即跪下向林如海磕头道:“大人慈善,我等却不敢欺瞒大人。这等技艺便是与那匠户传家也使得了,小民实不敢领。”其他商人也附和道:“正是这话,玻璃价钱极高,他若应下,就是欺大人心善了。”

    林如海听了,先命人扶了那乌总商起来复落了座,又向众人道:“本官如何不知那玻璃价贵,只是家中人丁稀少,唯拙荆并一双儿女罢了,要那么多银钱作甚。今将这门技艺传出去,不独乌总商一家,列位家中若有金石产业,亦可派匠户前来学习,好做成我淮扬的特产,日后能卖到那西洋地界去才好,也叫那起子洋人见识见识我朝的物产。”

    众人听了都十分感慨,从来多有那刮地皮的贪官,骨头上都要刮出三两油来,他们这些巨富便是送孝敬慢了个一星半点儿的,都是罪过,何尝见过反送钱给他们的官员?座中年龄最大的吴姓盐商便道:“我等先时战战兢兢,正是见多了那道貌岸然的贪官,生怕开罪了大人,不曾想大人竟如此宽和,真真是我等商户之福啊。”

    林如海笑道:“老翁言重了,本官也知道些世情。都说稼穑不易,走商又岂是容易的?若不是为了生计,谁愿意背井离乡去千百里外贩卖货物?且若无商贩,我等南人却到何处去买北地的皮毛、外国的洋货?虽说商为最末,实是圣人劝课农桑之意,到底是民以食为天,农耕最重。只是商业买卖也不可或缺,才是各司其职的道理。”

    话音未落,只见那吴盐商竟有老泪纵横之态,以他为首,厅中众人皆离席下拜道:“大人真是体察民情的好官。谁不知商人子弟三代不得科举,若非走投无路,谁愿行这商贾之事,断了子侄的青云路,世人只知我等穿金戴银,何曾见过那背井离乡的艰辛。今听了大人这一席话,便是叫我等肝脑涂地也值了。”

    林如海忙令他们起来,心中颇为惊讶。他受的是正统士族教育,原对商贾也有些鄙薄之意,一日黛玉听了,便说了这么一番话,又引了孟子许行那一篇来驳他道:“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圣人都这样说了,可见士农工商,本应各司其职,如何还分出个贵贱来?”贾敏还揶揄她道:“你连四书都没学完,倒来与探花郎坐而论道了。”

    林如海当时虽一笑置之,心里却也觉有理,今日无意道出这番话来,众商贾何曾听过?平日里普通举人秀才也常鄙视他们的,堂堂三品大员却能体谅民生艰辛,怎能不教他们有所触动?故不约而同离席下拜,倒让林如海吃了一惊。

    因这一番话,厅中气氛渐热烈起来,便是各盐商亦添了些推心置腹之语。又有那乌总商复上前拜道:“大人淡泊,小民却不能不知事,这玻璃造办经营事体,须得使大人占五分股才好。”林如海推拒,乌总商只不肯白拿了玻璃配方,抵死不从。林如海便道:“制玻璃的法子到底是小女的主意,既如此说,便取一成干股与小女添些嫁妆银子罢了,五成却是万万使不得的。”

    乌总商只是不依,又推让许久,到底按林如海的意思定了。又有另两家亦是做金石古玩生意的,也都有意造办,林如海也应了。又道:“这玻璃造办到底是要专做金石生意的揽去方好,一则常做这些生意的自有销路;二则都有熟练匠人,更易学成。假若不是这行里的,欲强揽这差事,免不得要寻别家匠户,彼此倒伤了和气。”众人都附和道:“这话很是。大人真是天纵奇才,无所不通。”因见林如海于商道并非无知,有那想浑水摸鱼的也歇了心思,于是宾主尽欢,至晚方散。

    晚间归家,乌总商兴奋之情未消,又与老妻炫耀一番。其妻这日亦赴了林府的宴,却是在内宅贾敏处,听得这话,直不住念佛道:“阿弥陀佛,这才是心怀百姓的好官。那林夫人听说也是京中公侯府第出身的小姐,一样儿的不摆架子,温和有礼,真真是好家风好涵养。”这乌太太娘家也是巨商,明白玻璃生意上的利润,便与乌总商商议再给林府补一份厚礼,夫妇二人说了半宿,直到四更方安置了,翌日又忙忙准备礼物不提。

    年节过后,林如海再去衙门,果然诸事都有了进展。盐商虽豪富,却也是被揩油的大头儿,因见林如海宽和怜下,又不贪墨,颇有几家想要托庇门下,少不得递两张投名状,交待些背后秘闻,致使林如海行事越发顺利。因江南盐务积弊已久,上皇仁善,不加苛责,今上却是个眼里容不得沙子的,派了林如海来正是为革清宿弊。如今有了进展,林如海呈上去的密折也言之有物,圣上少不得赐了赏下来。大小盐商见林如海远在江南尚有御赐封赏,越发趋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倒弄得林如海哭笑不得。

第5章 少年琏二爷() 
展眼出了正月,因先前云芝阁给黛玉做的衣裳做工精致,黛玉便想了些新鲜款式,与贾敏商量着什么时候再请他家的绣娘来,忽见南湘掀了帘子来回禀道:“太太,咱们家人已在码头上接着表少爷了,现正往府里来呢,大管家吩咐小厮快马先行回禀,估摸着再有两刻钟表少爷便到了。”贾敏听了大喜,忙命赏了报讯的小厮,又吩咐丫鬟去叫了林珏来,又吩咐管事媳妇去看看给贾琏备的院子里可还有什么缺的,直叫黛玉笑她道:“母亲还是坐着罢,这会子转得我头都晕了。”

    少顷贾琏进了府,因林如海还在衙门,贾敏便着人直接引了他进内院正房来。黛玉听得门口北潼回话道:“表少爷来了。”,忙定睛看去,早有丫鬟打了帘子,只见一位十七八岁的年轻公子进了门,身着宝蓝缎彩绣平金云纹袍,生得面如傅粉,唇若丹朱。黛玉心下暗道:“那书上说我生得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我每日里照镜子也不觉如何,今日见了这位琏表哥才算知道了什么叫含情目,不论看谁都像看心上人似的。亏他是个男的,生得还英气些,若是女子,少不得要赞一句‘回眸一笑百媚生’了。”

    那贾琏进了门便纳头拜道:“请姑母安。”贾敏忙拉了他起来,又揽了儿女过来与他介绍道:“这是你黛玉妹妹,这是你珏儿弟弟。”黛玉和林珏都向他见礼,贾琏也忙还礼,互相厮认过,又有表礼相赠,大家方归了坐。贾敏先叫了跟着贾琏的人进来回话,谁料竟只有两个小厮,一个昭儿,一个兴儿,看着还没有贾琏年纪大。贾敏当即便皱了眉,只不好发作,命人引了他们去贾琏院里安置箱笼罢了。

    又向贾琏问道:“家里一切都好?老太太可还康健?你父亲还好吗?”贾琏忙起身要回话,贾敏笑道:“你坐了那么多天的船还不累?这会子到了姑母面前倒讲起这些虚礼来了,你姑爹尚未下衙,家里统共就这么两个半人,你何必这样见外,还不赶紧坐下。”

    贾琏便复归了坐,回道:“劳姑母动问,家里一切都好。老太太精神头极好的,我父亲也好,先前姑母年礼中特送与父亲的镂雕螭虎纹白玉,父亲喜欢极了,研究了好几日,说是前汉的玉剑饰,正经叫做剑珌的,还特特令我给姑母带了回礼来。”说着,自袖中取出一个小紫檀扁盒,奉与贾敏。

    贾敏揭开看时,原来也是镂雕白玉佩,刻的是凤纹,比贾敏送去的更精致些,不由笑道:“我又偏了大哥哥的好东西了。”又向黛玉林珏道:“你们自打生下来就没去过京里不知道,你们大舅舅才是好品位,不独这些物件,素日玉儿极爱的那梅花玉版笺也是出自你大舅舅的手笔,他自用的是碎冰笺,却把梅花笺全给了我。”

    贾琏听了凑趣道:“父亲也说呢,新制得了些好笺纸,要送与姑母赏玩。这凤纹佩是父亲特命我随身带着的,只做那玉剑珌的回礼,另有给姑母的笺纸文房簪环钗钏等物,都在外头箱笼里;还有给黛玉妹妹的生辰礼,侄儿也一并带来了。”

    说起箱笼,贾敏又想起先前的两个小厮,便问贾琏:“你去年刚成亲,至今也不过半年,怎么你媳妇不随你过来?便是她要在老太太跟前尽孝,也不能只派这么两个年纪轻轻的小厮,成什么样子!且不说大家公子该有的排场,只这么两个小鬼儿,如何能照顾好你?”

    贾琏忙解释道:“她如今在二叔二婶家里帮着料理些家务,忙得脚不沾地,因此便不随了我来。”一语未了,贾敏已“砰”地一声拍在案几上,怒斥道:“你白长了这么大个人,说的都是些什么傻话!”贾琏唬了一跳,也不知是哪句说错了,忙向贾敏跪下道:“姑母消消气,都是琏儿不对。”

    黛玉亦十分惊讶,她与贾敏做了五六年母女,破天荒头一遭看到贾敏这样生气,忙与丫鬟们使眼色让她们退了出去。贾敏在一旁已是滴下泪来,搂了贾琏道:“你这傻孩子,这样受人欺辱还不知道。”贾琏虽不明就里,也知贾敏是心疼他,心里一酸,也哭了出来,黛玉林珏两个又忙上前劝解。

    一时贾敏拭了泪,携贾琏在榻上坐了,欲向他讲解一番,见黛玉姐弟仍在地上立着,便道:“咱们家人丁稀少,你们两个也是没经过没见过的,都坐下来听听吧,别等日后自己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