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娇妃谋-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你……”段念云气的小脸都红了,“你真是不可理喻!难怪燕丞相不喜欢你这个女儿。芷荷说的真对,你就是一个讨厌鬼。”

    芷荷?又是燕芷荷。燕凌月乐了,“感情念云小姐口中的传言,都是听我二姐说的?”

    段念云道,“你又想出什么坏点子对付你二姐?她现在被你害的都已经被禁足了,你还想干什么?你说你怎么这么狠心呢?”

    “狠心?我狠心?我再狠心,也没再外人面前说自家姐妹的不是,更没有不分青红皂白的就对着旁人大呼小叫,”燕凌月真后悔让段念云和她的丫鬟上了马车。

第17章误会() 
原本的好心情,因为段念云消失的无影无踪。一直回到听雨阁,燕凌月还一肚子火,连晚饭都没吃多少。

    翌日一早。严总管就过来了,还带来了四个丫头,说是老太太让送来的。

    燕凌月打量了一圈,见几个丫头年龄皆在十二三左右。

    严总管道,“她们是奴才昨儿才从牙婆子那买来的,稚嫩很。”

    言外之意就是这几个丫头没受过旁人调教,她完全可以将她们培养成自己的亲信。

    的确,燕凌月身边只有李嬷嬷一人,的确显得有些单薄了。以后嫁给九皇子,进了宫,身旁哪能连个信得过的人都没有。

    老太太怕是也想到了这一点,才会让严总管送来几个新人。这份好意,燕凌月自是接受。

    几个丫头全是从外地逃荒来的,对皇城里的一切都陌生的很,只知道她们要伺候的主子是燕丞相府的五小姐,而且是即将要成为九皇子妃的人。丫头们哪见过什么世面,见到燕凌月的第一反应就是下跪磕头。

    对于调教丫鬟,李嬷嬷可是一把好手。

    燕凌月直接就将那几个丫头交给了李嬷嬷,顺便交代,“是可造之材的,就留下伺候。若是有存了别的心思的,就赶出府吧。”

    燕凌月说这些话,并没有避着那几个丫头。说白了,就是说给她们四个听的。

    几个丫头一听有可能被赶出去,当下都谨慎了起来。她们好不容易进了燕府,找到了差事,还穿上了这么干净的衣服,可不想再回到大街上流浪了。

    “奴婢们定当尽心尽力伺候小姐。”

    燕凌月点了点头,实际上脑子里思索的却是如何才能联系上老王居士。

    她也知道自己应该沉住气,毕竟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况且报仇这事,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可每当听到周子钰说他父王如何如何时,她还是忍不住着急。

    李嬷嬷见燕凌月满脸愁丝,担心自家小姐会闷出病来,就提议要不要去街上转转。

    想来无事,燕凌月就吩咐严总管备了马车。

    几个新来的丫鬟并未带出去,只是给她们安排了住处,让她们自行熟悉一下听雨阁。

    燕凌月便带着李嬷嬷出了门。

    自醒来以后,她还是第一次正儿八经的自己出来逛街。前世的她,贵为北燕的公主,几乎连宫门都没怎么出过,更别提如此近距离地接触这些小玩意了。现如今有了机会,燕凌月索性拉着李嬷嬷下了马车,让马夫晚些时候去溢香酒楼等她。

    冰糖葫芦、糯米糕、小糖人……走一路买一路吃一路,燕凌月心情大好。

    李嬷嬷见燕凌月这么开心,再想到自家小姐这么多年受过的苦,只想让她玩的更尽兴些,“小姐,你看前面卖的有豆沙包。”李嬷嬷知道自家小姐自小就喜欢吃豆沙包。

    燕家的五小姐喜欢,并不代表着燕凌月也喜欢,但李嬷嬷既然说了,燕凌月就干脆买了两个。可那冒着热气的包子还没送到嘴边,就硬生生地被对面跑来的两个半大孩子给抢走了。

    燕凌月还差点被推倒。

    李嬷嬷扶着自家小姐,心里来了气,“这是哪家的小兔崽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待燕凌月站稳以后,她撸起袖子就要追。

    燕凌月赶紧拦下了李嬷嬷,同时道,“老板,再来两笼包子。”

    李嬷嬷虽然不解自家小姐为何会买这么多,但还是数足了铜钱,递给了商贩。

    接过包子以后,燕凌月大步走向了街角的一处小巷子内。

    李嬷嬷跟上去以后,只见方才抢包子的那两个孩子正蹲在墙角里狼吞虎咽。

    “慢点吃,别噎着了。给,这些也都是你们的,”燕凌月弯下腰对那两个孩子道。

    两个孩子先是一怔,在确定包子是给他们的以后,眼睛都放光了。一把夺过包子,拔腿就跑。

    “这两个孩子,连声谢谢都不知道说,”李嬷嬷正欲叫自家小姐离开,没想到那两个孩子竟然又返了回来。其中一个孩子拉着燕凌月的胳膊,就往巷子深处跑。

    “放手!你们这些小兔崽子想干什么?”李嬷嬷心中一紧,慌忙追上去拽那个孩子。

    另一个孩子却跑上前使劲踹了李嬷嬷一脚。

    趁李嬷嬷吃痛之际,两个孩子齐心协力,拖着燕凌月继续往巷子深处跑。

    “小姐!”李嬷嬷慌了,只能瘸着腿跟在后面追。

    不知道为什么,燕凌月总感觉这两个孩子对她并没有害意。

    巷子尽头拐个弯,有一排四合院。两个孩子拉着她跑向了右数的第三户,“砰砰”的敲响了大门,“阿婆,我们回来了,快开门。”

    “来了来了,”伴随着吱呀一声,院门被打开了,一个大约四十来岁的中年妇人笑盈盈地走了出来。

    刚追上来的李嬷嬷,喘着粗气,一把将燕凌月护到了身后,“大胆,光天化日之下,你们居然敢挟持我们小姐!”

    那中年妇人脸上的笑容一僵,看了看李嬷嬷,又看了看燕凌月,不解了,“小虎,阿飞,这是怎么回事?”

    两个孩子献宝似的将油纸包着的大白包子递给了中年妇人,“阿婆,这是这位姐姐买给我们的。”

    中年妇人并没有接过包子,只是一脸歉疚的看向了李嬷嬷,“还请这位嬷嬷不要生气,我想这中间肯定有什么误会,要不我们进院子里说吧。”中年妇人侧着身子,伸手请道。

    李嬷嬷似老鹰护小鸡般护着燕凌月,唯恐担心院子里有埋伏。

    妇人都有些无奈了,“我们真不是坏人!”

    “不碍事的,嬷嬷,”燕凌月拉了拉李嬷嬷的袖子,笑着对那妇人道,“嬷嬷护主心切,还望大娘不要介意。”

    这时,小虎和阿飞对视了一眼。两个人联手,一个人推开了李嬷嬷,另一个人拽着燕凌月的胳膊就往院子里走。

    “哎,你们要干什么?”李嬷嬷身子一个踉跄,几乎要摔倒。

    中年妇人连忙扶住了李嬷嬷,呵斥两个孩子道,“阿婆平时都是怎么教你们的,怎么可以这么没礼貌?”

    “还请嬷嬷放心,我们真的没恶意,”妇人歉意十足地再次对李嬷嬷道。

    李嬷嬷也不是不讲理之人,见中年妇人如此诚恳,心里再不满也不好发作了,只能跟着燕凌月进了院子。一入门,就看到两个孩子正在给自家小姐倒水。

    “小虎,阿飞,快来给嬷嬷道歉,”中年妇人向两个孩子招了招手。

    “不要,是她先追着我们喊小兔崽子的,”小虎噘着嘴,背过了身子。

    阿飞对李嬷嬷做了个鬼脸。

    在确定了眼前这些人没有恶意后,李嬷嬷也软了态度,“要不是你们先抢了我家小姐的豆沙包,我一个老婆子追你们干什么?”

    “什么?你们又去抢吃的了?”中年妇人听罢,脸黑了下来。

    “我们饿,阿婆,”小虎和阿飞皆低下了头。

    中年妇人拾起一旁地上的抽条,就要去教训两个孩子。

    燕凌月赶紧上前拦住了。

    原本她还在奇怪,能住得起这么好的宅子,怎么会连吃都吃不饱。在一番交流后她才知道,原来这位中年妇人名叫王景兰,并不是京城人。三年前,她和夫家还有两个孩子来京谋生,不曾想却被强盗袭击,只有她侥幸活了下来,但也受了重伤,躲在京郊的小破庙里奄奄一息。是小虎和阿飞在乞讨途中发现了她,不但将乞讨到的馒头分给了她,为了给她请郎中,还去偷了人家的银子。

    幸好的是两个孩子遇到了好心人,在得知他们偷银子是为了救人时,非但没报官,还主动请来了大夫。为了方便王景兰养伤,好心人更是将他们接到了这个小院里生活,还送了两个孩子去学堂念书认字。

    大约在半年前,这位好心人家里好像出了事,要离开京城一段时日,不过他在临走之前,还给王景兰了二百两银子。按理说这银子省着点花,已经足够三人生活两三年了,哪曾想小虎后来又生了重病,紧接着院里又遭了贼,家里就变得一贫如洗了。

    这期间王景兰也曾出去打过几次零工,只可惜那次重伤后留下了后遗症,经常犯头晕,根本就挣不了几个铜钱。两个孩子心疼王景兰,连学堂都不去了,经常在附近讨吃的。

    “阿婆都说过多少次了,可以乞讨,但不能抢,你们怎么就不听呢?”王景兰骂着骂着眼圈就红了,“都怪阿婆身子不管用,都是阿婆的错。”

    王景兰一落泪,两个孩子也害怕了,“对不起,阿婆,都是我们的错,我们以后再也不去抢吃的了。”小虎,阿飞还向李嬷嬷道了歉。

    李嬷嬷早已经被感动的稀里哗啦了,哪里还会计较什么。

    “阿婆,别难过了,我们以后会改的,”小虎,阿飞再次拿出了包子,塞进了王景兰的手中,“吃吧,阿婆,很好吃的。”

    看着那热腾腾的包子,王景兰不停地向燕凌月道谢。

    “感情你们两个拉我过来,就是为了让阿婆谢我呀?”燕凌月揉了揉两个孩子的脑袋。

    小虎道,“顺道让阿婆看看姐姐有多漂亮。”

    “瞧这小嘴甜的呦,”李嬷嬷也笑了,捏了捏小虎的脸蛋,叮嘱道,“不过以后可不能一声不吭地就拉着别人跑了。我们也不晓得你们要做什么,万一将你们当成坏人的同伙了呢。这次身边是没带侍卫,嬷嬷年纪大了又追不上你们。这要是换了旁人,你们这两个孩子可不得受伤。”

第18章买铺子() 
临走前,燕凌月又让李嬷嬷拿了一百两银子塞给了王景兰,让她继续送孩子去学堂念书。

    一开始王景兰还不接受,直到燕凌月说是借的,等以后小虎和阿飞能赚钱了再还她时,王景兰才算拿着。

    对于这个又善良又漂亮的姐姐,两个孩子喜欢的不得了。在送燕凌月出门时,一直絮叨着让她经常过来玩。

    许是做了好事的缘故,在离开小巷时,燕凌月感到前所未有的开心。和李嬷嬷去了溢香酒楼以后,更是要了个临窗的雅间,点了满满一大桌子酒菜。

    填饱肚子以后,看时间还早,燕凌月又和李嬷嬷一起去了锦绣街。

    之所以叫锦绣街,是因为这长长的一条街全是贩卖布匹成衣,还有日用首饰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琳琅满目。

    虽然三姨娘已经为燕凌月做了好几件衣服,但小女儿家的哪有嫌衣服多的,更何况比起燕家的另外三个小姐,燕凌月的衣服头面真是少的可怜。

    李嬷嬷陪同燕凌月,两个人一连逛了好几个成衣铺子。眼看着自家小姐一口气定制了三套衣服,又买了三套头面,李嬷嬷激动的两眼泪花。

    燕凌月还以为是李嬷嬷嫌她买的多了,还有些心虚,“是不是银两不够了?要不然,我将这些头面再退回去?”

    李嬷嬷一听,当即将头面抱进了怀里,“够够够,银子多着呢,且不说王后娘娘近来的赏赐,光是三姨娘就给听雨阁拨了不少银子呢,说是要将二姨娘这些年克扣小姐的银钱全部补回来。”

    “那嬷嬷还难过什么劲?”燕凌月帮李嬷嬷擦拭了一下眼角的泪花。

    李嬷嬷吸了一下鼻子,道,“老奴是感慨。自打小姐落地,老奴就跟在小姐的身边,这一转眼都快十五年了,小姐终于知道收拾自己了,老奴这是心里高兴啊。”

    “小姐本就长得好看,就是因为不爱打扮,才会被大小姐二小姐还有三小姐比下去。等过两日的赏花会,老奴一定要将小姐收拾的漂漂亮亮的,让那些在背后说风凉话的人都大跌眼镜。”

    李嬷嬷说着又拉着燕凌月买了许多胭脂水粉。

    待将所有东西搬到马车上以后,燕凌月才发觉走的腰酸背疼,就同李嬷嬷去了街头的茶馆。

    这时,茶馆里说书的正好讲到段少将军以一己之力,大破西北流寇,直取敌将首级,换得了西北近千万百姓的安危。

    “只见段少将军头戴银盔,身披铠甲,腰系镀金束带,坐在高头大马上,手持银枪,威风凛凛。面对穷凶极恶的敌寇,面不改色……”

    台上讲的唾沫四溅,台下听的激凯纷昂。

    原本想喝口茶休息一下的燕凌月,听着耳边雷鸣般的掌声,只感觉脑子眼嗡嗡直响。

    段少将军?又是哪一位?

    对于大周王朝的这些官员,燕凌月是真的搞不太明白。

    燕凌月一头雾水,一旁的李嬷嬷可是听的如痴如醉,一边鼓掌,一边还不忘给燕凌月普及知识,“段少将军段明鸿,也就是段老将军的孙儿,是段府大房的儿子,自小就跟着段阳坤将军在西北长大……”

    过来续茶的小二,听着李嬷嬷的讲述,热心肠道,“段老将军一家,那可都是咱们百姓的大恩人呐。段老将军年轻的时候,征战四方,为咱们大周拓展疆土。老了退下来了,段将军子承父业,坚守在最艰苦的大西北,抵御那些不断作乱的异族人。”

    许是看燕凌月长得好看,隔壁桌的小哥也挪了过来,接着道,“半年前,咱们王上亲征北燕时,西北流寇倾巢而出,想趁机占领咱们的大西北。在那一战中,段阳坤将军中了埋伏身受重伤,段少将军只身入敌,硬是杀出一条血路,将段将军解救了出来。在之后的几场战役中,更是替父出征,大败敌军。”

    “听说在月余前,王上就已经召段少将军回京接受封赏了,算算时间想必也该回来了……”

    茶馆里的众人,还在激情洋溢的讨论着。燕凌月在听到北燕二字时,就已经没有了心情再待下去。当下就离开了茶馆。准备上马车离开时,却被一阵猛烈的咳嗽声给阻止了脚步。

    因为实在是咳嗽的太厉害了,听着连肺都要咳出来。就连李嬷嬷都忍不住望了过去。只见一个五十多岁的老翁,佝偻着背,正在清扫店门口的木屑。

    就是这一眼,燕凌月一下子被店里那些雕刻品吸引住了目光。

    “老伯,这些都是你亲手雕刻的?”燕凌月走进了店里,拿起了木架上摆放的梅花簪。

    老伯点头道,“全是老头子一点一点雕刻出来的,小姐若是喜欢,就拿走吧。”

    “多少银钱?”就在李嬷嬷准备拿银两的时候,老伯却摆了摆手,“不要钱,送给小姐留个纪念吧。也许小姐就是木刻斋的最后一位客人了。”

    燕凌月有点不解了,“此话怎讲?”

    “要关门喽,”老伯道,“准备把这铺子卖了,换些盘缠,老头子就可以带着孙子回祖乡了。”

    燕凌月初来乍到不太清楚行情,但李嬷嬷在京城生活几十年了,对周遭的一些老铺子还是了解的,“这木刻斋有三十来年了吧,怎么说关就关了?”

    “都三十多年了?”燕凌月惊讶了,“那为什么还要关门?”

    老伯叹了声气,“这木刻斋可是老头子一生的心血,若不是实在走投无路了,老头子又哪里舍得卖掉。”话落,老伯就拿起抹布开始清理木架。

    虽然好奇,但也不好打听别人家的私事。燕凌月围着铺子转了两圈,看木架上摆放的各种木簪,还有镯子,实在精致。

    这手艺,要是没落了,太过可惜。

    “能参观一下你这铺子吗,老伯?”

    老伯许是没想到燕凌月会参观铺子,先是一怔,随即点了点头,“只是要烦请这位嬷嬷帮老头子盯一下了,店里雇佣的伙计已经辞退了,现在就剩老头子一人。”

    趁着李嬷嬷看店的空挡,燕凌月就跟着老伯前前后后走了一圈。

    外间的铺子并不大,柜台的左侧,有个门通往里间。里间有张桌子,还有个躺椅,看样子是供人休息的。从里间的楼梯可以上二楼。二楼摆放了许多实木,还有不少半成品,看样子是老伯平时雕刻工艺品的地方。

    站在二楼,透过窗户,前面是热闹的街道,后面是一处小院。小院四四方方的,虽然不大,但五脏六腑俱全。

    “这院子,也是老伯的?”

    “是啊,这个小院老头子都住了三十多年了,”老伯应道。

    下了二楼,老伯推开了里间的侧门,整个小院都映入了燕凌月的眼帘。

    这个布局,她喜欢!

    燕凌月稍微思索了一下,果断道,“这样吧,我出七百两,将这个店铺还有小院买下来。老伯可以继续留下来,木刻斋也可以继续开门做生意。就当我雇佣了老伯当这个小院的管家,每月给二两工钱。另外铺子里每个月卖出银钱咱们五五分,老伯意下如何?”

    五五分?就意味着老伯还是木刻斋的半个掌柜。

    凭借木刻斋的招牌,还有它地处的位置,七百两其实并不算多。但关键是燕凌月开的条件好!不但木刻斋不用关门了,他和他的小孙子也不用再奔波着回祖乡了,更主要的是每个月还有固定的工钱。

    愁苦了近两个月的老伯,眉头终于舒展开了,“小姐,此话可当真?”

    “即便我不可信,但燕府的五小姐总有信服力吧,”燕凌月道,“再给老伯两天时间吧,老伯可以再考虑一下,或者再对比一番,若是确定了要卖给我的话,你就趁这两天时间安排一下,大后天来燕丞相府找严管家,让他带着你来找我。”

    燕府的五小姐?那可是当今九皇子未过门的皇子妃!

    就在老伯怔愣间,燕凌月已经从李嬷嬷手中拿过碎银子放在了柜台上,“那这个簪子,我就先拿走了。”

    直到燕凌月和李嬷嬷上了马车离开,老伯狠狠地掐了一下胳膊,这才缓过神来。当下欣喜不已!

    不过李嬷嬷可想不明白自家小姐在做什么了。相比较起王后娘娘的赏赐,七百两虽然不算多,但也不是小数目。而且她们小姐以后是要做皇子妃的,那还要这间铺子做什么?

    李嬷嬷如此想着,自然也就问出来了。

    燕凌月听罢,笑了,“七百两,放在那不用,只不过是几张看得见的银票罢了。可若是买了院子,以它所处的位置,今后只会升值,不会贬值。更何况我们买的不只是院子,还有木刻斋的招牌。”

    “木刻斋既然能开那么多年,就意味着有它存在的价值。再说了,那老伯的手艺那么好,到时候我拉着九皇子多去几次,将门路打开以后,还会担心生意不好?每个月稍微卖点什么,也能将老伯的那二两工钱付了吧。那剩余的,不全是盈利?!”

    燕凌月怎么想怎么划算,“若不是那个老伯家出了什么急事,怕绝不会舍得卖那间铺子还有那处小院。”

第19章木簪() 
后天一早,老伯就来了,不但带来了房契地契,还有他的雇佣契约。

    燕凌月大致浏览了一遍,确定没问题后,就和老伯分别签了字,画了押,“等下午还得麻烦老伯和嬷嬷一起去衙门走一趟,备个案。”

    “晓得晓得,”老头子道,“正屋的房间都已经腾出来了,也给小姐收拾干净了。我和我那小孙子已经搬去西厢房了。”

    没想到这老伯竟如此自觉,燕凌月笑了,“其实老伯不用那么麻烦。”

    虽然买下了那处院子,但她根本就不可能入住。只是想着若是以后报仇途中出了问题,她身边的人还可以有个落脚点。

    “小姐能收留我们爷孙儿,老头子已经很感激了。”

    燕凌月示意李嬷嬷将早已准备好的银票,交给了老伯。

    捏着手中的银票,老伯老泪纵横,“若不是我那个不孝子嗜赌成性,老头子哪里用得着将家业都卖了!”即便有幸碰到了一个好主顾,但说不心酸是假的!

    燕凌月这才知道原来老伯还有一个儿子。只可惜整天不务正业,只知道吃喝嫖赌,将老伯年轻时存的那点家底全给败光了。木刻斋赚的那点银钱,根本不够折腾的。老伯要是不给,那儿子就打骂老伯的小孙子。前段日子更是变本加厉,欠了赌坊近千两白银,赌坊的人都堵到家门口了。老伯将家里能变卖的全卖了,也凑不够那么多银两。老伯的儿子担心赌坊的人要他的命,就连夜卷铺盖逃走了。老伯被逼的走投无路,只能变卖家业。

    “老伯辛苦了,”燕凌月问道,“那这七百两够吗?不够的话,我可以帮先老伯垫点。”

    “够了够了,”看着如此善良的燕凌月,再想到城中有关九皇子的传言,老伯叹了声气,是真心替她感到可惜,“五小姐心地善良,是个大好人。好人会有好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