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融之王-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百九十三章庞兹骗局() 
吴均拨通了梁彬的电话,在说明了他的想法之后,梁彬以年底赎回压力大,不好再买股票为由直接拒绝了吴均,吴均也没有再说什么,不帮就是不帮,他只能另外再想办法。

    根据吴盛辉提供的消息,东坊证券说服了滕光制药发布了一季报预亏,但是这其中没有任何通讯记录以及书面还有转账记录,没有任何证据,就连揭发他们的丑恶嘴脸都成了一件有难度的事情。

    见吴均没有说话,赵晓军问:“还有什么办法吗?”

    吴均摇了摇头:“我觉得这是一场针对于我们的阴谋,入坑之后就不好再出去,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个股票的基本面是好的,只要持有不动的话,总有一天会涨上去。”

    “那我们今年的业绩……”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以后不能再相信这些人提供的消息,除非有确切的证据。”吴均无奈的说,“还好我们有50亿的投资额进来,不然的话年底都有可能产生流动性危机。”

    “其实可以给我钱,让我去用别的证券账户买的。”赵晓军提了个建议,更多的是表明他对吴均的忠心。

    “我想过这个事情,他们肯定有一套完整的计划,如果我们此时用别的账户买进被抓到的话,所造成的结果比我们什么都不做都要严重的多。”吴均一脸正色的说,“资本市场上风云诡谲,一不小心就会成为葬身之地。”

    “好吧。”赵晓军深吸一口气,“我只是觉得不甘心。”

    “我比你还要不甘心。”吴均说,“但是不甘心的情绪是帮助不了我们度过难关的,如果他们要恶心一下我们,那就让他们恶心好了。我们现在的目的是要制定一个方案,要怎么使50亿资金完成一年9%的收益率?”

    “正规渠道根本就不可能完成这个收益率,尤其是短线。”沈阳光在一旁说道,“只能和一些上市公司达成暗中协议,然后我们再买入。”

    吴均摇了摇头,“即使签订再多的暗中协议,也很难达成9%年化收益率。”

    “那吴总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收益率来的最快的方法是做空股票。”吴均说,“我会想办法弄到消息,到时候拉上几家媒体和基金一起做空。”

    “这也是一个办法。”沈阳光点了点头。

    ……

    “林时,还好你在高点就把滕光制药的股票全部出了,不然到现在的话肯定要亏的一塌糊涂。”李笑心有余悸的说,“一季报预报发的这么早,这公司也是个奇葩了。”

    “我也觉得。”林时点点头,“一般的公司都会想方设法的让股价一直上涨这样的话,不止持有公司股票的散户开心,就连一些大股东也会笑口常开,滕光制药这个举动确实有些反常。”

    林时隐隐猜到这肯定和欧佳雯有关,凭借她家的关系情报网络,完成这个事情确实不是什么难事儿,而做这个事的目的确实很简单——只是为了单纯的恶心一下弘光资本。欧佳雯抛售的时候并没有赚钱,因为挂的都是一些低价卖单,本着的目的是能怎么打压股价就怎么打压股价。

    “看来这次弘光资本年度业绩怎么说也得下降十几个百分点了,即使那样,其收益率依旧超出了大部分的华夏国基金。”林时心里暗暗想道,同时也佩服起了欧式家族的财大气粗,即使损失千万资金依然无所谓。

    林时看了看伦微食品的走势,今天开盘之后涨幅4%;达到了林时的成本线,现在就相当于不赚不亏,或者说亏了一些买入的手续费,不过林时对于这样的情况也是没有办法,在基本面不变的情况下,他只能持股不动,如果基本面变差的话,那他只能减仓止损。

    要永远敬畏资本市场,这句话在林时刚接触到金融的时候就学到了,遇到特殊情况先分析在做决定,是降低错误决策率的最好办法,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会有不可避免的偏向性,比如说一些持仓股票的人会找一大堆的理由去向身旁的人证明她买入这个股票是对的。即使他门持有的股票正在亏损。

    股市新闻软件忽然推送了一个标题名为“庞氏骗局坑害了不少老百姓”的新闻,里面讲述了一家C市的科技公司做出了一个巨型金字塔层压式"庞氏骗局",前后共诈骗客户100亿元,创始人不知下落,其公司留下的都是只是一些安保人员,根本就不能发挥什么作用,而一些消息灵通的高层早在消息暴露之前就已逃离华夏国。

    每天,被骗的人都会到公司面前拿着写着“骗子”,“黑心”,“奸商”的牌子在下面站着,即使他们知道,这样做也不会让他们的损失回来,新闻早就报道了创始人已经失去联系的下落。此时她们心中只有悔恨,为什么当初自己要把钱投入进这个骗子公司?而早在之前就有很多的媒体和经济学家解释了庞氏骗局的由来。

    庞氏骗局是对金融领域投资诈骗的称呼,金字塔骗局的始祖,很多非法的传销集团就是用这一招聚敛钱财的,这种骗术是一个名叫查尔斯庞兹的投机商人“发明”的。庞氏骗局在华夏国又称“拆东墙补西墙”,“空手套白狼”。简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资人的钱来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

    查尔斯庞兹是一位生活在19、20世纪的意大利裔投机商,1903年移民到美国,1919年他开始策划一个阴谋,骗子向一个事实上子虚乌有的企业投资,许诺投资者将在三个月内得到40%的利润回报,然后,狡猾的庞兹把新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投资的人,以诱使更多的人上当。由于前期投资的人回报丰厚,庞兹成功地在七个月内吸引了三万名投资者,这场阴谋持续了一年之久,才让被利益冲昏头脑的人们清醒过来,后人称之为“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能骗到的,只有贪婪的人,或者说高额返利就是一场传销活动,通过拉人头返现,拉金额返现,而被拉过来的人再去拉其他的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骗局,在众人还没清醒过来的时候,这种骗局是完美的,因为每个投资者都拿到了协议上的“分红”,没有人因此不高兴。

    对于这个阶段的人,如果你说他们执迷不悟的话,他们没准还会和你打一架,人们总是会糊里糊涂的维护自己的利益,以至于他们根本没看清稳定分红的背后是什么。一些聪明的人知道这是庞氏骗局,然后加入了进去,通过不停拉人头之后,他们提前套现离开了这场骗局,仅仅几个月,就赚取了一般人几百年都赚取不到的财富。

    而在现代,庞氏骗局依旧很猖獗,要说金额数量最大的,恐怕就要属NASDAQ原主席麦道夫了,美国著名金融界经纪人,前纳斯达克主席,美国历史上最大的诈骗案制造者,其操作的“庞氏骗局”诈骗金额超过600亿美元!

    2005年的时候,根据美国证监会的说法,麦道夫的投资基金生意逐渐变成了一个新的"庞式骗局",所有的返还给投资者的收益都是来自于越来越多的新加入的投资者。根据美国证监会早些时候的数据显示,直到2008年一月份为止,麦道夫的基金一共管理着171亿美元的资金。虽然2008年的形势不断的恶化,但麦道夫依然在向投资者报告说……他的基金依然在稳健的增长当中,这一增长数字直到2007年11月依然高达每月5。6%,跟标普平均增长下降37。7%相比,这肯定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现。

    虽然他依然在报告自己的增长记录,但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要求麦道夫返还投资。根据美国证监会的说法,仅仅12月份的第一个星期,麦道夫受理了高达70亿美元的赎回请求。

    当自己不能支付这么多钱的时候,麦道夫对自己的两个儿子说,这一切不过是"一个巨大的庞式骗局"……而现在离破产的局面已经越来越近了。儿子们随后跟律师们接洽了情况,并最终向联邦报告了骗局。而就在被逮捕之前,麦道夫依然在向公司雇员及自家亲属们少量发放剩余的300亿美元资金。

    假如不是因为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话,也许这次骗局还能够继续延续下去。但危机使一切显形,麦道夫承认了自己的行为。正如巴菲特所说的那样……直到潮退的时候,你才知道谁在裸泳。

    这一事件脱掉了如此之多的成熟的投资者和银行家们的游泳裤。数以百计的银行、对冲基金和富裕的个人都放心的把自己手中的钱交给麦道夫基金,因为他承诺的是一个如此诱人的数字……即使是艰难时势,一年仍有10%到15%的增长率。

    受害的银行来自全球各地,和汇丰这三家直到目前为止还在金融危机幸存的银行这一次也深深的中了招。更惨的是很多美国人,他们在这场危机中除了麦道夫的基金外,已经一无所获。

    2009年6月29日被纽约南区联邦法院判处150年监禁,麦道夫将在监狱里度过他的余生。

第一百九十四章随机漫步() 
林时看了看这个新闻报道之后摇了摇头,一切都是贪婪惹的祸,只要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就足以使自己避开这样的骗局。而那些自负能识别这样的骗局并且能在骗局之前脱身的人,100个里面大概只有5个能在崩溃之前离开。

    “叮……”林时放在桌子上的手机突兀的响了一下。

    “客户问这个股票什么时候才会涨。”林时看着谭玥发来的消息,一时间有些无奈,要是林时知道什么时候股票会涨的话,他完全可以去借高利贷,然后去场外公司配资,再去开通美股交易,用券商的融资服务加4倍的杠杆买入看涨期权,不用半年,身家就可以超过股神巴菲特。复利绝对是强大的!

    林时回了句:“不知道,”如果我知道的话,我还会努力的打工么?我只能说,没什么突发情况的话,股价会涨。”

    回应林时的是谭玥的表情——白眼。

    放下手机,林时开始用搜索引擎的方法开始调查股票,首先是十大鸭脖品牌,在剔除了一些不上市的公司的之后,林时发现了几家公司,但是业绩增长都不怎么好。随后林时又换了个关键词,十大剃须刀品牌排行,在经过排除和挑选之后,林时找到了符合他要求的股票——科大电器。

    随后,林时用百度搜索了关于这个公司

    科大电器公司创建于1997年,历经近10多年的跨越式发展,现已成为一家以"技术研发"和"品牌运营"为核心竞争力,集剃须刀及小家电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企业。2012年11月13日正式更名为S市科大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已形成以S市为集团总部,B市和A市两翼为生产基地的发展战略格局,发展势头强劲。科大公司现拥有100多项自主创新专利;是剃须刀行业国家标准起草单位。是华夏国电动剃须刀行业标志性品牌,是华夏国剃须刀行业公认的第一品牌。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荣获"S市民营企业100强企业",2009年、2010年、2011、2012年连续四年蝉联"同类产品市场销量第一位"、"全国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位"。

    看完了一些官方的基本资料之后,林时调出了这个股票在资本市场上的财务报告,这是蓝鑫突然叫了一声:“林时。”

    林时转过头看着她,“咋了?”

    “帮我看看这个股票怎么样?是一个卖零食的上市公司。”

    林时起身来到了蓝鑫的旁边,还没走近,就有一股体香以及发香扑面而来,充斥着林时的嗅觉。在将心里不好的念头排除掉之后,林时将目光移到了蓝鑫的屏幕上面。

    “怎么全是K线?”林时问。

    “就是让你帮我分析一下这个K线图啊,看它明天涨的概率到底有多大,如果在你眼里超过了50%的话,那我现在就买入。”

    “这……”林时苦笑了一声,然后说,“我不懂技术分析,我只懂基本面。”

    “不懂技术分析?怎么可能?”蓝鑫眼中浮现了一丝惊讶,还以为林时不愿意帮他,“你是不是怕股票跌了我会怪你?我不会的,你就尽全力分析就好。”

    “林时,不用理她,她是图表走势派,买什么都要看图表,不看图表她不会买。”李笑在一旁耸耸肩说道。

    “我当然是图表走势派,一切图表走势派的存在价值,都是基于一个假设,就是股票、外汇、黄金、债券等。所有投资都会受到经济、政治、社会因素影响,而这些因素会像历史一样不断重演。”

    “譬如经济如果由大萧条复苏过来,物业价格、股市、黄金等都会一路上涨。升完会有跌,但跌完又会再升得更高。即使短线而言,支配一切投资价值规律都离不开上述所说因素,只要我能够预测哪一些因素支配着价格,我就可以预知未来走势。在股票而言,图表趋势、成交量、价位等反映了散户的心态趋向。这种心态去向构成原因,否认他们的收入、年龄、对消息了解、接受消化程度、信心热炽,全部都由股价和成交反映出来。根据图表就可以预知未来股价走势。”

    蓝鑫为了给图表走势派正名,一下子就说了她对交易的观点,把刚刚讲话的李笑都说的一愣。

    “想不到你还懂的挺多的啊。”林时苦笑着说,“不过你有没有听过一个叫随机漫步的理论?”

    “随即漫步理论?”蓝鑫眼珠子转动着,看她的样子似乎在努力的回想着什么,随后她开口说:“没有,可能以前听过,但是可能由于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所以我现在就忘记了。”

    “好吧。”林时说,“随机漫步理论与图表走势派的观点相反,随机漫步理论指出,股票市场内有成千上万的精明人士,并非全部都是愚昧的人。每一个人都懂得分析,而且资料流入市场全部都是公开的,所有人都可以知道,并无甚么秘密可言。”

    “既然你也知,我也知,股票现在的价格就已经反映了供求关系。或者本身价值不会太远。所谓内在价值的衡量方法就是看每股资产值、市盈率、派息率等基本因素来决定。这些因素亦非什么大秘密。每一个人打开报章或杂志都可以找到这些资料。”

    “如果一只股票资产值十元,断不会在市场变到值一百元或者一元。市场不会有人出一百元买入这只股票或以一元沽出。现时股票的市价根本已经代表了千万醒目人士的看法,构成了一个合理价位。市价会围绕着内在价值而上下波动。这些波动却是随意而没有任何轨迹可寻。”

    “你说的理论有点荒唐。”蓝鑫撇了撇嘴说,“如果你说的这个理论成立,那不是就证明股神巴菲特实际上和散户没什么区别,只是他比散户的运气好而已。”

    林时笑了笑,“有这种可能,但是巴菲特遵循的价值投资确实是有效的,有好几次,巴菲特刚买进股票,股票就跌了,可随着时间的拉长,股价又涨了上去。”

    “可惜他不敢来华夏股市,不然肯定会亏成负翁,负债的负。”蓝鑫莞尔一笑道。

    “我已经听到好多的人说这样的话了。”林时无奈的说道,“一般说这样的话的人,90%都在资本市场上持续亏钱,并且没有自己的交易系统以及信仰。”

    蓝鑫用手捂住了脸,语气中带着一丝伤感:“这说的不就是我嘛?”

    林时没好气的白了她一眼,“把基本面调出来,我帮你看一下。”

    “哦,好的。”蓝鑫按了下F10,一张报表和利润增长的折现图顿时显现在电脑屏幕上,林时刚看到这个财报就说了句:“这个股票可以排除了。”

    “为什么?K线上市均线多头走势啊,成交量屡创新高,新闻媒体都在报道这个股票如何好如何好,连一些财经专家的都在电视上鼓吹这样的股票。”蓝鑫对林时这斩钉截铁的反应有些不解,在她眼里,这样的股票简直是不可多得的“牛股”。

    “姐姐啊,净资产收益率5%;销售毛利率比同行业的公司都要低,净利润增长率五年内只有一年是正的,这样的股票明显就是在吃老本嘛。”林时说,“更何况这家公司现金不怎么充裕,应收账款偏高,负债也比较高,用流动比率来分析的话,这样的股票恐怕连短期债务的偿还都成问题。”

    “你说的这些我都懂,可符合你要求的股票,要么涨的太高,要么就持续阴跌,让人想买又不敢买。”蓝鑫苦着脸说,“我的梦想可是要成为杰西利佛莫尔那样的神级交易员,光是一看图表就知道后面会是什么样的走势。”

    林时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她的想法,然后话锋一转,问道:“那你知道他最后的结局不?”

    “自杀了。”蓝鑫白了林时一眼,随后也学着林时一样,话锋一转说道:“可他却在资本市场上赚了很多的钱,尽管他后面亏了很多的钱,但他的晚年却不像市场上热卖的传记那样贫穷,他依旧很富有。”

    “我当然知道。”林时笑了笑说,“他那样的人对数字很敏感,会观察整个世界的市场波动,不会单一的只看一个股票的波动,并且他能在股票亏损的时候坚信自己的看法,这点你好像做不到哦。”

    蓝鑫俏脸一红,哪里还不知道林时指的是伦微食品短线出逃的事情,她只好噘着嘴说:“那我也是为了短期的风险考虑。”

    “噗……”李笑在一旁直接笑了出来,“你要反驳也要找一个好一点的理由嘛,说什么短期风险控制,说到底还不是因为自己对这个股票后面的走势没有底,毕竟你可是纯图表流派,除非股票能一直涨,不然你是不会长期持有的。”

    “闭嘴闭嘴闭嘴!我明明就是为了短期风险考虑!”蓝鑫继续犟嘴道。

    ……

第一百九十五章股票分析() 
听了蓝鑫的话,林时耸耸肩,没有再说话,而是回到了座位上继续看起了科大电器的基本面。

    市盈率42。23。

    五年平均利润增长率36%。

    销售毛利率36%、

    市净率15。

    净资产收益率24%。

    资产25亿,负债4亿。

    现金充裕,应收账款低,少量短期借款。

    上市价格15元,从上市之后一路冲高到了60元,随后下跌到40元,再继续涨到了现在的72元一股。

    用基本面来分析的话,这样的股票估值还是高了一点,36%的增长率就应该给他一个36倍的估值,也就是36的市盈率,但现在的市盈率42,明显偏高了一点,这样的股票如果遇上了增长瓶颈的话,股价会在一瞬间就下跌20%,通俗点来说就是戴维斯双杀,股价和市盈率同时下跌,完成估值修复。

    利润增长率和净资产收益率都可以秒杀华夏国股市95%的股票,并且还进行了两年两次分红,一次是10派10,一次是10派15,这样的分红力度除了一些大型蓝筹股,恐怕没人敢分的这么豪气了,更何况大多数的公司都是名副其实的“铁公鸡”。

    唯一偏高的就是市净率了,达到了惊人的15倍!一般来说,市净率指的是每股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市净率可用于股票投资分析,一般来说市净率较低的股票,投资价值较高,相反,则投资价值较低;但在判断投资价值时还要考虑当时的市场环境以及公司经营情况、盈利能力等因素。

    但这只是一个估值的指标,只能用来参考,而且并不是适用所有的股票,没有任何一个股票的指标能符合所有投资者的要求,只能说不能有大毛病。再说了,如果有十全十美的的股票,恐怕也轮不到投资者们买进,机构早就一窝蜂的抢空了。

    林时仔细的搜索了一下这个公司的营业信息,发现这个股票的主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网店,他们的产品定价价格比同行业产品都要低个30%,而且口碑一致好评。

    在原材料疯涨和产品价格疯涨的今天,如果一个产品定价低,并且质量好,那足以吸引大多数人过来买,毕竟大多数的华国人还是喜欢买这种便宜货。而且几乎是每个人都想买物美价廉的货,虽然搞互联网的一位大佬说过,便宜真的没好货。

    但科大电器做到了,一些欧美牌子的剃须刀定价都在200元到300元左右,这根本就是在乱定价!也许会有一些爱买欧美货的人去买这样的股票,但他的定价没有抓住大多数的华国人,大多数的人买剃须刀的时候会买120元左右或者以下的。

    毕竟在华夏,钱真的不好赚,有的人一个月才3000块钱不包吃不包住,他们如何舍得花200到300买个剃须刀?当然,这种高定价也有可能是本身材料贵或者品牌带来的效应导致价格偏高,所以只能说每个公司的战略不同,他们把价位定在了华夏国中等层次的人身上。

    科大电器的低定价其实对于股价来说是一个“隐性”利好消息,因为他使产品可以涨价,只要产品涨价的消息传到了机构的耳朵里,他们马上就会买进,产品涨价=股价涨几乎是资本市场里每个人的共识。有一段时间稀土资源比较稀缺,一些相关的概念股刚把产品价格调高,他们的股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