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扶摇职上之谋略-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简简单单介绍一下,黄朝晖随即拍了拍沈先波的肩膀,随即走出了办公室。而在他前脚刚走出办公室没多长时间,原本还算安静的办公室马上就变成了一锅沸腾的粥,弄的几个科长忙伸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
这边沈先波和几个科员简单地认识了一下。
先波手底下总共有八个科员,坐在做前面的是张珊珊,负责日常报表及考勤之类的,姚洪亮是副科长,除此之外还有胡玉宝、朱红军、刘飞、周亚飞、苏海玲,还有郑家旭。
因为和郑家旭是老相识的缘故,所以两人相见之下,自然是倍感亲切。要知道在车间的时候沈先波就觉得郑家旭这个人不错,而郑家旭也是因为沈先波的关系所以才能提前摆脱车间实习的痛苦,做个办公室的小蓝领。
“师傅,能重新纳入到你的麾下,真的实在是太好了。”见到沈先波,郑家旭仿佛有说不尽的话要说似的。
而当见到郑家旭的时候,沈先波其实也是百感交集的。要知道如果自己现在还在车间里工作的话,哪怕自己已经上升到工段长的位置,在生产管理部,自己也不过是副科长的位置,郑家旭这样的生产管理部的普通员工到车间的话,作为工段长的自己,有时候还必须要作陪。
然而现在不同了,现在自己已经成为了郑家旭的绝对领导。而如果自己哪天要去车间视察的话,陪同自己的人就不是工段长那么简单,而是车间主任直接负责了。
想到这,沈先波心中忍不住感到有些得意。
两人在一起一诉别来之情,说了沈先波自己,郑家旭又问了总装三车间和他一起工作的那几个大学生的情况,随即又冲沈先波介绍着现场改善科的每个科员。
“我刚进汽研院的时候是被分在技术研发部的,一个星期之前的样子成立了现场改善科,我就被掉入这边来了。”郑家旭道,随即又指着不远处的几个空位子,“目前现场改善科加你总共有九个人,还有四个空位子,也就是说后期还要补充四个人进来。”
本来对于这个新成立的科室,沈先波并不十分知道。所以借着这个机会,他便从郑家旭这边打听了关于现场改善科的一些情况。
郑家旭向沈先波介绍着,因为现场改善科是一个新成立的部门,加上它的历史使命也很特别,专门针对生产现场做相关改善工作,而且现场改善又是公司大领导目前最看重的工作,所以一时之间成了公司的一大热门。
然而可惜的是,虽说关于现场改善的理论从公司成立刚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引进过来了,然而因为没有人能系统地做这方面的工作,所以这么多年现场改善也只局限于理论方面的,在生产工作中实际发挥的效果并不是很大。时间一长,现场生产流程改善之类便成了一纸空文。
现在领导重新对这方面的工作表示关注,很多员工虽然对这方面的工作也同时深感兴趣起来,但要让谁来加入这个科室的话,很多人却觉得这是个烫手的山芋,可以远观静观其变,却不愿意加入进来。
而见到这段时间的现场改善工作并没有带来改善效果,反而降低了生产效率之后,愿意加入到这个部门的人就更少了。现在,愿意加入这个部门的都是一些脑子一根筋一心想在生产上有变革的人,或者是郑家旭这种刚进入新部门,只能任人宰割的员工。
要知道,现在正是风口浪尖上,在这个新成立的科室做的好也就罢了,如果做的不好的话,结果反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到时候好容易成立起来的科室一解散,原本在这个部门工作的人,恐怕将面临着被遣入综合管理部的危险了。
第139章()
“那个,徐佳平部长这个人怎么样?”当听到郑家旭和自己说这些话的时候,沈先波总算是彻底明白过来了,随即悄悄地问了一声。
这个新的科室算是一个风险项目,如果工作做的好的话那自己之后获得的收益自然是不错。然而如果做的不好的话,自己的这个科室不但会被遣散,更重要的是自己未来在哪个部门工作,也将成为了一个未知数了。
他总觉得徐佳平人很热情,应该不会在这件事情上出什么幺蛾子吧?
见沈先波问起,郑家旭嘻嘻一笑,一边冲周围看了看,见没人注意,他随即笑着悄悄道:“徐部长那个人是挺不错的,不过她说的话你可千万不能相信?”
“这是为什么?”沈先波感到有些奇怪。
郑家旭道:“你是不知道,徐部长那个人,嘴巴里永远只有好事没有坏事,再坏的事到她的口中都变成了好事了——怎么,他是不是在你面前说这个部门如何好,工作如何轻松,效益如何好了?不过有一点好,虽然她喜欢忽悠人,但生活上对人很热情的,也从来不会对底下的员工动心眼,该是你的就是你的。”
被郑家旭如此说,沈先波顿时有些哭笑不得:果然如郑家旭所说的那样,当初徐佳平就是用这种话来忽悠自己的。虽说自己早就知道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根本就不可能会发生,然而他却没想到这份工作的严重性比他想象的还要厉害。
不过话说回来,正如郑家旭口中所说的那个样子,徐佳平这个人即便再如何的喜欢忽悠人,只要她别像何亚东那人那样脑子里整天只想着利益关系,每天只想着对人动心眼就行了。
此时沈先波知道这个现场改善科对自己来说根本就是一个无底坑,然而既然自己已经进入到这个科室,他能选择的只有全面迎战了。
和郑家旭俩聊了一会儿,他随即走到了姚洪亮的办公区——这几天没有科长的时候,是他全权负责整个科室的日常工作的。虽然自己是这个科室的科长,但作为一个新人,自己还是要向面前的这个人请教一番的。
“姚洪亮是吧,你好。”走到姚洪亮的面前,沈先波很热心地招呼着。而见到沈先波冲自己这边走来,姚洪亮也马上笑着站起来,搓着手冲沈先波点头微笑着。
姚洪亮是一个看上去和自己差不多岁数的人,矮小个子人也很瘦,带着一副无边眼睛,有两个小兔牙,笑起来有种可爱的感觉。
见到沈先波过来,他随即笑着招呼:“沈科长你好。”一副不知道坐下还是站着的神情。
望着姚洪亮这个样子,沈先波顿时感到有些好笑。他记得他刚进公司的时候,每每见到领导的时候都会和姚洪亮一样,一脸的紧张。现在虽然比过去好很多了,但是见到那些重量级的领导时,他还是觉得浑身不自然的。
见他如此,先波随即招呼着:“都是自家兄弟,不要客气,咱们坐下来慢慢聊吧,我刚到这里,业务上的事情还想问你一下。”
见先波如此说,姚洪亮马上给沈先波拉了一把椅子,随即坐下。听沈先波说要问科室的情况时,他随即一收刚开始的紧张,马上滔滔不绝地向沈先波介绍着科室里的情况。
看不出来,他虽然刚开始见先波有些紧张,但说起业务的时候还是条条框框说的非常清楚,让沈先波感到非常的佩服。
根据姚洪亮的介绍,目前整个科室除了沈先波之外共计八个人。这段时间,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到生产现场采样,然后根据现场样本情况加以改善。除此之外,他们也向上面申请了一笔奖励基金,奖励现场提供改善建议并得到公司采纳的员工。
然而让他感到很沮丧的是,尽管这段时间来他这边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现场改善的成效却微乎其微。刚开始改善还能受到现场工人的欢迎,但时间一长人家觉得这种“改善”根本就是在妨碍他们工作,所以渐渐地也就排斥了起来。
周四那天,现场改善科通过总部下达了每个轿车公司的车间必须提报现场改善建议的通知后,虽是收到了一些改善建议,但全部都是无效建议。这几天来,他们正如热锅上的蚂蚁,正想着如何采取新方法开展工作呢。
“科室里的成员工作配合度如何?”沈先波问着,“每个成员的基本情况,你这边可以给我介绍一下么?”
“好的。”姚洪亮点了点头,随即向沈先波介绍着科室里的每一个员工。
原本在郑家旭那边听到关于科室的事情的时候,沈先波还心怀惴惴的,觉得这份工作要开展起来的话,恐怕没那么容易。不过当听到姚洪亮如此说之后,他总算是心中安慰了不少。
的确,在现场改善科这个科室的事情上,徐佳平的确是用了忽悠的手段把自己弄到这里,也难怪她会那么热心地亲自帮自己弄转职手续。不过有一点不得不说,徐佳平给自己的这个科室工作的氛围不错。
和之前的生产调度室以及谈判项目组里人员之间会为了工作上的事情打一些小算盘不同,通过姚洪亮的介绍,沈先波知道这个团队整体来说是非常积极向上的。私下生活不说,但在工作上八个人都是积极地围绕一件事情开展工作。
先波记得他的第一个领导曾对他说过,看一个团队实力的强弱,团队里每个人的个人实力是否强大并不重要,关键是看团队人员之间的向心力。
拥有强大向心力的团队,哪怕每个人自身的实力都非常弱小,但也足以对付那些各打各的小算盘的团队——事实上,那种“精英团队”,对外说是团队,但实际上却只能称之为团伙,是一群乌合之众。
听姚洪亮说,刚开始这八个人的团队根本就是群龙无首的状态,一直以来大家的工作都是直接听从上级领导安排,然后八个人在一起商议好再做决定。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其他七个人的推荐,他才当上了代理科长。现在先波过来了,他理所当然地下降了半个职位,成为副科长。对于这种名分上的事情,他并不在意,他只想将这个团队弄好。
虽然知道现场改善科这段时间并无建树,但先波心想,这个姚洪亮既然能将团队带成如此的齐心协力,也是他的一种本事了。
“行了,你说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沈先波点点头,“你先忙吧。”
经过一番的了解,沈先波总算是梳理了一下头绪。根据他的归纳,他认为目前这个团队的凝聚力还不错,但是每个人自身实力都很弱小,团队的整体业务方向有问题。
这么一梳理下来,他觉得当务之急整个科室不是自身业务的开展,而是先锻炼自己的业务水平。而如果要锻炼业务水平的话,则肯定是要通过培训来进行。
“怎么样阿波,新的工作环境还算习惯吧?”就在沈先波坐在自己的办公区看着面前的那一叠文件的时候,坐在隔壁办公区的生产管理科科长黄俊收拾东西站了起来,一边摆出要走的样子,一边冲沈先波打着招呼。
见到这个人,沈先波马上想到现场改善科实际上是从以前的生产管理科中独立出来的。而现在自己这边的工作还无法正式开展起来,所以有的方面的资料,还需要对方来提供支持。
第140章()
黄俊是个娃娃脸,带着眼镜,笑起来脸蛋上有酒窝的中年人。若不是看他办公位上写着他今年32岁的字样,沈先波真以为他比自己还小。
因为自己马上就想向这个人请教,加上他看上去也很斯文,所以先波虽然以前并不认识他,但此时心中已对他生出亲厚之意。
望着已经走到自己身边的黄俊,沈先波微微一笑:“上午刚和兄弟们熟悉了一下,科室工作大概理出了点头绪。对了黄科长,我们部门的培训教室在什么地方?平时如何使用?”
“这个么,喏,就是你早上进管理部之前呆的那个小房间,不过那个平时只供会议使用。科室里的培训,一般都在那边的那个方桌上进行。”
说着,他随即指着不远处的方桌,随即补充道:“走吧,吃完饭再回来熟悉。”
“吃饭?”沈先波一愣,望着手表指针指向十一点,随即诧异,“十一点钟就吃饭了?”
要知道,在总装车间里每天中午都是十一点五十吃饭,下午一点准时开工。真想不到,汽研院的就餐时间居然如此之早。
见沈先波脸上摆出一脸好奇的样子,黄俊只是微微一笑,随即冲他招呼了一声,大踏步向外走去。而见他如此,沈先波只好一边走一边和他聊天着。
从这个黄俊这里,沈先波听了关于生产管理部的很多工作项目,指导生产管理部的工作内容。当然,对于这一切他只是稍稍了解就完事,他最想解决的还是本科室即将要做的工作。
“我想请教一个问题,我们公司这不是有很多外国专家么?如果请他们过来给我们做培训的话,该怎么走流程?”沈先波问着。
经过一个上午的梳理,沈先波已经意识到自己的科室目前当务之急并不是立刻投入到工作状态,而是要先进行自身的培训。然而对于现场改善这一块的工作,沈先波虽然可以根据书本上的内容变通着去运用,但让他用专业的术语来进行员工的培训的话,他目前还没这个能力。
他也知道,他的科室里的那几个人,也没有一个人有这样的能力。
沈先波之所以会想到外国专家,主要是因为上次总装三车间进行现场改善的时候,就有外国专家亲自来进行指点的。所以他觉得,这段时间现场改善科之所以工作进程进展不足,恐怕和这一块没有指导有关。
不管怎么说,那些专家们的话,有时候还是最权威的。
听到沈先波如此说,对方的脸上马上露出了诧异的神情:“这个,我并不知道。说实在的,我在汽研院工作了三年,到现在只见过两次所谓的外国人,是否是专家就不清楚了,因为我都是在汽研院的大门口碰见的。”
见沈先波脸上仿佛有难色,他随即补充着:“有什么需要的话,你可以去找徐部长啊。你是她引荐过来的,她一定肯帮你这个忙的。”
被他这样说,先波只能点头。
事实上,他总觉得一个员工天天三天两头找部长要特殊政策,总会引来别人闲话的。然而这件事情迫在眉睫,他必须要找徐佳平帮忙。
“哟,你怎么突然想要找外国专家呢?”下午当知道沈先波的想法之后,坐在办公室里的徐佳平顿时轻轻一笑,随即冲沈先波道,“给我一个理由,如果理由充分的话,我保证就算没有专家,我刨也要刨一个给你来。”
“谢谢。”先波随即将自己一上午的想法说出来。一边说,心中却在想:这个徐佳平果然是很会忽悠,当初她说自己到部门后有什么需求,她都可以帮忙。没想到只是为了要一个外国专家,她就让自己给理由了。
当听到沈先波将理由说完之后,徐佳平的脸上立马露出了满意的神情,随即笑着:“真没想到,只说过了短短一个上午的时间,你就将你部门的情况摸的这么清楚,真不愧是轿车三厂出来的精英。不过话说回来,我想知道假如我给你一个外国专家的话,你要使用多长时间,然后会给我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见她如此说,沈先波心想这个女人还真的很不好糊弄。
仿佛知道了沈先波的心思,徐佳平随即补充:“其实外国专家的事情我得向总公司那边去协调,到时候我肯定要做相关汇报。所以我希望你能把理由给的充分一点,我好容易争取回来。”
“一个星期,至于产出……说实在的,我真不好保证。”虽然并不知道请一个专家到底有多难,然而见到对方这样说,沈先波想这中间恐怕的确有些困难的。
不过他说的也是实在话。到目前为止,他只知道目前自己的科室成员最需要的是最专业的培训,所以必须请最好的讲师进行培训。然而至于讲师培训之后会起到什么样的效果,他只能说是无法预计了。
见沈先波脸上露出为难的神情,徐佳平随即无奈地点头:“一个星期我无法保证,不过一天的话我可以给你争取过来。但是阿波,我还是想提醒你一下,在我们部门里工作,你所打的每一个申请都必须要将投入产出比列出来。对于有明确的投入产出比,并且投入高于产出,哪怕投入和产出持平的话,我都会给予批准的。行了,这件事交给我就行,你下午补一个申请报告给我。”
“是。”对于徐佳平的雷厉风行,沈先波还真有些不习惯。要知道,这个女人在将自己刚引进部门的时候,脸上还摆出一副邻家大妈的样子呢。然而这才多长时间呢……
“其实我们部长人就那个样子,你别往心里去。”在沈先波坐在自己办公桌前没多久的时候,冲办公桌走来的黄俊冲他说着。
刚才沈先波在部长办公室里和徐佳平说话的时候,黄俊刚好就拿着一份文件站在门口,所以听到了里面沈先波和徐佳平之间的对话。
黄俊走到沈先波的身边,冲他竖起大拇指:“说实在的,徐部长对你还真的很重视,在你前脚刚走出门的时候,她立马就给总经办那边打电话沟通了。”
“一个外国专家,有那么离谱么?还要惊动总经办?”沈先波感到有些诧异。
汽研院里工作的外国专家那么多,随便请一个人过来不就行了么?
然而见到沈先波一脸不理解的神情时,黄俊微微笑着:“你可别小看了,专家定点培训一个小时两千块钱,一天七个小时培训下来的话该花多少钱?你自己可以算算。徐部长人挺好的,只要你的申请有充分理由,她都批准,你以后就明白了。”
先波本来还不清楚,然而听到黄俊如此说,他总算明白过来:怪不得只给一天,这一个星期下来小十万的,徐佳平自然不敢轻易答应的。
先波很不明白,不就一个外国佬么,至于那么贵?
不过如果真是这个样子的话,那即便是请一天的外国专家,徐佳平恐怕也要费不少口舌吧,不然的话她也不至于向自己问什么投入产出比了。
“沈科长,这是你的入职资料表,请填写一下,尽快送给我。”就在沈先波正弄着那份申请报告的时候,一个马尾辫女的走过来,递给他一张表格。
当见到那份表格的派头职称一栏还写着自己是“普通科员”的字样时,先波不禁感到有些好奇:“第一期后备领导干部培训班的成绩还没出来呢,这块为什么不显示‘待定’呢?”
在DR公司,每个人都有相应的职称。没有参加后备领导干部培训班的人,在人力资源管理库里面统一备案为“普通科员”,每参加培训一次,职称上升一次。而参加了培训成绩还没有公布出来之前,则显示为“待定”两个字。
那个女的本来只是很随意地给了先波一张表,听他如此说,她的脸上马上露出诧异的神情:“不可能啊,早上通报就已经挂出来了,没你的名字呀。”
第141章()
本来沈先波拿到这张表格的时候,他只是抱着一种漫不经心的态度。然而当从这位女员工口中听到通知已经挂出来的事情时,沈先波顿时吃惊到了极点。
“你说什么,今天早上培训班的通报就已经出来了?这怎么可能?”先波诧异到了极点。
对方点点头:“是的啊,如果你不相信的话,可以查一查DMS系统,通知通报里面可以找到的——我还有事先走了,你填好之后让你们部长签字,然后送到五楼人力资源部吧。”
说完,这位美女随即离开,只留下沈先波一脸的吃惊。
目送着那位女员工的离开,沈先波目瞪口呆。
对于那个女员工说的话,他根本就不敢相信,随即打开电脑打开DMS系统——要知道今天上午他光顾着梳理科室内部的工作,一时之间还没来得及看DMS里面的通知通报。
DMS系统是DR公司的内部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公司每个员工以及DR公司的各经销商,都能在里面查找或者操作自己想要的信息。
果然,再通知通报一栏打开之后,沈先波马上在一个不起眼的字条里面看到了“关于第一期后备领导干部培训班的总结通报”这些字样,随即将文件打开。
沈先波不相信刚才那个女员工说的话是真的,然而事实的情况的确如此。在那张通报里面,沈先波可以看到杜涛和高天翔等人的名字,也能看到同组的所有人的名字。然而即便他看遍了整个通知,他都没有看到关于自己名字的三个字。
见到情况居然是这个样子,沈先波只觉得震惊到了极点:这怎么可能!
要知道,那份要取消自己成绩的报告已经被自己毁掉了,最近每个公司的领导人都不在,就算要签批的话,也得月底的时候才能完成签批啊。
这个不算,即便培训中心要对自己做相关处罚的话,培训通报里应该将这一点体现出来,写明“沈先波因某某事情,而被取消培训成绩”的字样。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这份培训通报里根本什么都没有写。
难道自己的成绩悬而未决,培训中心打算对自己另有安排不成?先波幻想着。
不过想到崔晓梅对自己恨之入骨的样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