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光荣使命1937-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一个巨大的车站。是的。比柏林的火车站还要大。只是此时站外都是荷枪实的军人。不过令这些犹太人感到惊讶的是,外面竟然有很多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而且好像还是犹太人。从那些人的衣服以及精神方面看,他们似乎生活的很不错,这让一些人心里燃起了希望。
陈锋看着眼前黑压压的一群人以及那辆孤零零的列车直皱眉头,这些德国佬也实在太过分了,眼前这些人恐怕不下于三千人,就这么一辆车,真不知道他们怎么把这些人塞进车厢的。再看看这些犹太人一个个面黄肌瘦的样子,不用检查就知道这些人严重的营养不良。再看看他们身上的衣服,这都十一月份了,还有一多半的人身上竟然穿着短裤半袖,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挨过来的。
最令陈锋恼火的是,士兵们竟然从车厢里抬出足足二十多具尸体,幸好眼下气温已经很低了,不然这些尸体早就腐坏了,甚至还会产生瘟疫,那些德国佬真的是不把这些犹太人当人看。
“威廉姆,原本我是打算和这些人说几句话的,但是现在就算了,你把这些人都送到临时安置点,让他们洗个热水澡,然后派一个医疗大队过去给他们检查身体,再给他们做点热乎饭,去吧!”陈锋皱着眉头说道。
“司令阁下,您的仁慈慷慨是整个犹太民族的福音,感谢您能接纳我的这些同胞。我知道,在你们中国跪礼是最崇高的礼节,所以我今天就代表我的这些同胞以及所有受苦受难的犹太人给您跪下了!”说完威廉姆跪在陈锋脚下,然后恭敬地磕了三个响头。
“威廉姆,你的这个礼我接受了,你知道我要的是什么,只要你们犹太人愿意付出忠诚,那么我会保证所有的犹太人都会得到等同于中国人的公正待遇。”陈锋道。
“司令阁下,尽管在基督教义里面是我们的祖先出卖了耶稣基督,但是我们犹太人并不是世人所说的那种耻贪婪的人,现在我们除了忠诚以外已经一所有了,请放心,我想我的同胞们懂得什么是感恩图报的。”威廉姆道。
“我相信你,也相信你们犹太人,那这里就交给你了,另外我会给你留下一个运输团以及一个工兵团,你现在就是他们的最高指挥官了,如果有什么物质上的需要,你直接去找隋劲光将军,只要不是武器装备以及其他违禁品,你都有权调用。”陈锋说完便转身走了。
他要赶紧回去给希特勒发报,这你妹的算什么事,老子要的是合格的劳动力,而不是一群病秧子,就这五万人现在的情况,没有一两个月的调养根本就恢复不过来,还他妈的怎么干活。还有这一路上竟然死了不下百人,这些人算谁的。你他娘的十几亿马克都赚了,还在乎那点小钱,真他娘的没出息,怪不得最后被人逼的自杀。
不过德国人还算讲信用,最起码那些犹太人都是以家庭为单位来的,最起码陈锋在那些犹太人里面看到了不少孩子和老人。虽然说干活当然是年轻人最好了,但是全都是年轻人的话却很难管理,尤其是当一个人牵挂的时候,最难以融入一个新环境了,更不会认同陈锋这个将军加领主,也不会对中国以及南洋领有任何的归属感。
但是如果他们有家庭的话,那么为了老婆孩子以及家中的老人,不用别人逼迫,他们会主动想方设法融入新环境新社会,会主动获得别人的认同。如果他们在新环境尊重认可以及比以往更好地生活之后,他们就会自然而然的对新环境产生归属感。
陈锋要的不是一群光会干活的奴隶,他想要的是一群可以为自己卖命的领民,即便是这些人不会给他卖命,只要他们能将塞北地区更多的年轻人从工厂以及田间地头解放出来,那么这笔买卖就合算。
现在第八战区的辖区内共有1280万人口,其中青壮年占了820万,其余的都是老人孩子。这些青壮年除了一小部分进入了部队以外,其他人都被束缚在田间地头以及各大工厂矿山,这也是限制了陈锋所部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陈锋所知,日军现在已经进行了第三次全国总动员,日本本土以及其殖民地占领区内所有的军队总数已经超过了160万人,其中中国战场上就足足110万人,这还不算各地的汉奸、蒙奸、朝鲜奸、台湾奸组成的伪军。如果日军集中全国之力对付他,那么陈锋真担心自己能不能抗的下来,毕竟那要面对的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区区几十万部队还真经不起消耗,因此他需要更多的军队,更多的劳动力。'
陈锋的电报发到柏林后,希特勒很是恼火,他倒不是因为陈锋要求他们善待犹太人而发怒,是因为自己的部下竟然如此不堪重用,因为那些劣等民族而让自己在那位东方小朋友面前丢了面子,这简直是不可原谅。为此希特勒专门将负责此事盖世太保的头子骂了个狗血喷头,同时要求要善待那些即将出售的奴隶。
希特勒告诫盖世太保,告诉他们,现在那些劣等民族已经不是他们即将消灭的目标,而是可以换成马克的代售货物,不管是哪个工厂主都会在自己产品出售前将它们包装的漂漂亮亮的。任何买主也不喜欢自己买回去的东西是劣质产品,因此不管是为了德意志民族的颜面还是为了自己的口袋,绝对不能再出现类似的事情了。
另外严禁随意杀死犹太人,每一个犹太人都值几百马克,谁要是不听话随意杀死了那些货物,那就把它当成犹太人出售到东方去。
有了希特勒的命令,犹太人的迁徙之路终于不再像以前那么艰辛了,最起码他们有了虽然粗糙但是却勉强可以吃饱的食物,同时也有了一些德国国防军破损严重的军用毛毯以及破烂衣服御寒。另外生病了也可以得到几颗止疼片。
唯一没有改变的就是居住的环境,还是几百个人挤在一个闷罐车厢里,还是那样的拥挤,还是那样的憋闷。
希特勒倒是想在陈锋这位东方朋友面前长长脸,但是可惜他们要运输的可是足足上百万人,即便是以这种速度运输的话也得3个月的时间才能将这百万人弄到中国,更不要说后面还有好几百万人在等着呢。
再加上希特勒急于要同英法开战,所以根本就不想在这件事情上浪费太多的时间,因此就放任手下的人这样对待犹太人了,至于陈锋所提到的每百人一个车厢的建议也被希特勒自动忽视了。未完待续。。
〖∷更新快∷∷纯文字∷〗
第三百六十四章 土着部落的臣服()
陈锋现在是迫切的需要更多地劳动力,不单单是要解放更多的中国青壮年,另外塞北地区新成立的极大工业区发展都极为迅速,虽然仅仅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但是在陈锋巨额金钱的猛砸之下,这些工业区都已经初具规模了,因此迫切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另外现在塞北省正在大规模的修建公路铁路,这也是用工大户。再加上陈锋打算迁移部分中国人前往南洋领,因此塞北地区人口极其紧缺。
为了增加人口,除了加紧迁徙犹太人之外,陈锋还命令塞北省省政府出台了一些列的优惠政策,以此来吸引更多的难民,除了打开大同、乌海以及鄂尔多斯等地的关卡,另外陈锋还承诺,只要是愿意在塞北地区定居的,塞北省政府每人给分十亩地,而且免税两年,税收减半在两年。
有了这些优惠措施,大量的难民前往塞北,一时间通往塞北的官道上到处都是牵家带口的难民,另外还有一部分是慕名而来的青年学子,至于里面有没有日本人的特务那就不得而知了。
塞北省政府也没有让这些难民失望,从代县以北,一直到归绥,一路上都有塞北省的士兵沿路照看着,每隔50里就有一处粥棚,免费为迁移的人群提供食物。其他几条大路的情况也一样,尽全力保证迁移人群能够顺利抵达塞北省。'
由于南洋领的交通设施还不能满足大规模移民的要求,因此那些犹太人暂时只能在塞北省住下来。等那边的机场修建好了就能移民了。
对于犹太人迁移问题陈锋考虑了许久,最终决定采取“五五制”原则,即一半人留在塞北省,另一半人迁往南洋领,同时从塞北省抽调同等数量的中国人一同迁往南洋领,这样既能满足南洋领的发展需求,同时还能更好地控制南洋领,而不用担心犹太人抱团。
陈锋发现进入十一月来好事可是接二连三的,先是犹太人终于抵达了塞北省,接着各个飞机场传来好消息。在所有工人的共同努力下。歼5、歼6战斗机以及大力神运输机、b47战略轰炸机、武直9的产能已经达到了设计产能。
前两天在苏联进行石油勘探的李四光发来电报说,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现在他们共在秋明地区发现了22座油田,其中储量在亿吨的大油田就有8个。现在苏联政府正在大力开发秋明地区的油气资源。苏联12支钻井队已经紧急进驻秋明地区。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3口井已经喷油。
另外苏联政府打算在秋明地区建一座工业城市。预计将会从东欧地区迁移50万人口到秋明,还要从全国各地抽调一批石油化工工业的专家教授进驻秋明,作为第一个发现秋明油田的勘探队。李四光等人也受到了苏联政府的赞赏和表扬。
这对陈锋来说却是一个不错的消息,秋明地区出产的油气越多,按照协议他就能得到更多的石油,现在每天往返西伯利亚的油罐车足足有22列,每天都会有2万多吨处理好的石油运回归绥。
由于历史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陈锋不知道希特勒会什么时候实施那个巴巴罗萨计划,因此趁有机会他要大力增加战区的油气储备,以防万一。按照计划,到1940年底前,第八战区石油储备量要达到1亿吨,他不单单要从秋明油田买油,还要从苏联其他油田购买石油,还是那句话,一旦苏德战争爆发,苏联人连自己都顾不上了那还顾得上他。
现在限制陈锋所部油料储存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秋明油田的产量,另一个是绥蒙铁路的运输量。秋明油田的储量虽然惊人,但是现在哪里只有十多口井产油,日产原油不过6万吨,再加上冶炼能力有限,因此苏联方面分给陈锋所部的油料只有2万吨。
其实苏联各地油田的产量完全可以满足国内的供应,而不需要秋明油田,也就是说秋明油田出产的这些是有完全可以全部出口,只是根据斯大林与陈锋之间的协议,双方共同开发的秋明油田所产出的石油双方各占一半。当然了,由于这些石油原本就埋藏在苏联境内,可以说是属于苏联的矿产资源,因此陈锋要额外付给苏联一部分资金,只是相对于正常的油价而言,这点钱简直不值得一提,因此苏联方面并不愿意将所有的石油全卖给陈锋。
而绥蒙铁路只是一条双行线宽轨铁路,每日只能行驶20—30趟列车,这大大限制了陈锋所部的运输能力。想要增加油料的储存量就必须解决这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解决不了,1亿吨不过是个笑话。
第一个问题陈锋需要和苏联方面协商,这件事他已经让人和苏联方面谈了,原则上秋明油田原本属于分配给第八战区的那部分石油价格不变,但是如果苏联愿意,额外增加的油料陈锋会以高于市场价5%的价格收购。
第二个问题陈锋也正在积极解决,铁道部正在增加绥蒙铁路轨道数量,增加铁路的运输量。
塞北省忙碌的同时,南洋领也传来了好消息,经过多方考虑,以密罗尼西亚人和阿斯巴特人为首的土着居民愿意接受陈锋这个领主,但是却提出了一些条件,他们希望可以保留现在所拥有的土地和财产,同时希望陈锋这个领主不要干涉他们部落内部的事情,此外还要保证他们有暖和的衣服以及充足的食物。
这三个条件很实在,一点都不苛刻,所以阎嫦曦就替陈锋答应了那些土着居民,当然了,其中有些东西进行了细化和变通。
经过三方谈判,当地的土着居民与南洋领政务院达成协议。政治方面:南洋领承认土着居民领民的地位,享受与其他种族同等的地位和权利,土着居民也可以成为地方官员或者进入军队服役等等。同时土着居民也要接受陈锋这个领主的领导,忠于南洋领,要切实履行领民的责任和义务。
在经济方面,土着居民现有的财产不受侵犯,包括他们的房屋以及生产生活的工具,但是土地他们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所有土地禁止出售。同时土着居民要配合南洋领合理规划和开发新几内亚岛,并且为之努力。另外土着居民要保证按时向政务院缴纳税收。当然领主要保证所收税收的合理性和公平性。不能超出土着居民所能承受的范围。
在军事方面,所有的18—45岁的领民都要参加军事训练,而且必须服兵役,这一点不管是土着居民还是其它各族人都必须遵守。当然领主要保证各族士兵都有同等的升迁条件。同时还要保证不能让土着居民充当炮灰。
另外南洋领又补充了各族文化协约:首先领地官方语言为汉语。但是却允许居民使用当地的土语巴布语和英语交流。并且允许在学校开设巴布语和英语课程。其次保证各族领民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另外南洋领要特别强调,南洋领马上会出台自己的领地法,政务院以及领主可以不插手土着部落的内部事务。但是土着部落也必须要遵守领地法,所有的活动都必须要受到领地法的限制。'
还有就是不管是领主还是土着居民都必须尊重生命,决不允许随意剥夺领民的生命,尤其是土着部落的那些陋习必须改掉。而且西方的殖民者后裔更不能随意袭击土着部落,抢夺他们的财产,如果谁敢违反,南洋领的武装力量会将所有违法者送上绞刑架的。
这个补充协议和特别强调是陈锋叮嘱阎嫦曦与土着居民以及殖民者后裔签订的,他对于新几内亚岛上土着居民之间的厮杀有一定的了解,后世各国人提起巴布亚新几内亚人,第一反应就是土着、食人族。
在新几内亚居住着数以百计的土着部落,他们彼此之间相互攻伐,战争残酷得难以想像,令人直接想到的只有两个字“血腥”。每当战争开始之时,部落里男人和女人共同进行准备工作。到了这个时候,女人也变得惨人道,鼓励男人勇敢作战,尽可能地多杀几个人,等到一切准备就序,男人们就趁着夜色的掩护,乘着小独木舟潜入对方的村落,不分男女老幼,杀死得越多越好。
杀人的手段干净利落,被杀的反抗效后也不求饶,因为双方都明白彼此没有仁慈可言。割下人头以后,先把头皮肃掉,然后用利器在太阳穴处掩一个小洞,把脑髓倒在石碗里喝掉。胜利者将猎取到的人头每一部分都派了用场:下颌切开以后当作项链的装饰品,头盖骨挂在一排排用树皮盖在高脚房子门前,到了晚上,摘下来当枕头。
岛上部落众多,习俗也千奇百怪,甚至有些部落每逢重大节日都为鲨鱼举行庆典。鲨鱼在这个部落被尊为神灵,具有至高上的地位。祭祀典礼是全部落最盛大的节日,在这一天,男女老幼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男人头上插着极乐鸟的羽毛,坦露着引以为傲的文过的身体,女人们戴着叮叮的装饰品,大清早就载歌载舞地聚集到海边。当太阳升起的时候,祭祀典礼正式开始。部落的首领用尖刀将部落居民辛辛苦苦养的活猪肚子剖开,取出猪心、猪肝、猪肠子与猪肚等掷向大海。血腥的味道顿时引来了成群的鲨鱼,它们贪婪地吞食着,不一会儿工夫猪内脏就不见了踪影。这时,猪肉已被成块地切开,部落首领天女散花一样将数块猪肉抛入海中。水面上一片红色,鲨鱼们在猪血染红的海水中尽情享受美味佳肴。
祭鲨活动达到**时,7个小孩“扑通,扑通”的跳入海中,在鲨鱼群中嬉戏。岸上的男女老幼开始载歌载舞。由于鲨鱼们都已经吃饱,或正在忙着吞食猪肉,所以它们心顾及水中的小孩。但也有贪得厌的鲨鱼会袭击小孩,将其咬死,然后情撕吞。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部落的人将这种情况看作是孩子的罪有应得,因为他们污辱了鲨鱼的神灵。岛民们希冀通过祭鲨仪式来向鲨鱼表示友好,以期在出海打鱼时免受鲨鱼的攻击,所以他们把自己平时都舍不得吃的猪肉全都喂了鲨鱼。
陈锋现在最缺的就是劳动力,缺的就是人口,因此这种违背人性不尊重生命的陋习必须得到制止,这也是陈锋对土着居民最严厉的要求,他不希望宝贵的人口浪费在这种毫意义的陋习中。未完待续。。
〖∷更新快∷∷纯文字∷〗
第三百六十五章 扫尾()
时间进入11月中旬,犹太人迁移已经走上了正轨,经过近一个月的迁移,不管是德国方面还是陈锋的第八战区,对于这件事已经是轻车熟路了,这些犹太人从柏林一上车,陈锋便派人在库伦(乌兰巴托)等着接人,当犹太人抵达归绥后,先是检查身体然后便在临时营地等待分配。
经威廉姆等人以及塞北省省政府民政部商议之后,再把这些人用火车送到鄂尔多斯、乌海等地的工业区,然后在当地军政部门的配合下安排到各个工厂企业,成为塞北省公私工厂的雇佣工。
经过这段时间的生活,那些犹太人也都知道了,那位中国将军将他们买来并不是要将他们都当做奴隶来奴役,而是都把他们当成了自由工人来看待,如果有一技之长的还可以得到将军阁下的重用。
说实话,买这些犹太人一方面固然是因为领地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陈锋未尝不是看中了犹太人的聪明智商。相比这个时代的中国人,犹太人识字率明显要比中国人高很多,其中从事医疗、科技、教育、金融等行业的人才很多,而这些人正是陈锋现在所紧缺的。
不管是南洋领还是塞北省,发展都离不开人才,想要尽快结束战争,缩短中国与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差距,这人才是最重要的。但是现在的中国根本就不具备培养人才的土壤和环境,因此陈锋才把主意打到了犹太人身上。
不过就目前而言效果还是很不错的。这段时间迁移到塞北省的二十多万犹太人里面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从事非农工作的,对于这些人陈锋可是给了很高的待遇,月薪3块现大洋,外加提供临时住房,这对于流离失所的犹太人来说已经是天堂一样的生活了。
11月18日,陈锋在归绥召开军事会议,要求所有师旅一级独立作战单位的主要军官必须参加,这是近一个多月来陈锋召开的唯一一次军事会议。
这次会议陈锋主要是打算解决上一次部队扩编没有解决完的事情,上一次部队扩编马上就要完成的时候日军突然向河南发动进攻,陈锋不得不命令部队立即南下增援。扩编扫尾工作就这样耽搁了。
由于刚刚结束一场大仗。因此第八战区长官部判断日军短期内不会在发动新的进攻,因此这次会议来的人倒是挺全乎的。
看到满屋子军官,陈锋的心情也很高兴,这些人都是跟着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现在看到他们一个个将星闪耀。陈锋心里颇有成就感。想当年哥只是一个小小的少校军官。现在哥却培养出一窝将军。
“都到齐了,到齐了那么就开始!”陈锋笑着说道。
陈锋话音刚落,所有人立即挺直了腰板等待陈锋指示。
“这次叫大家过来主要是为了部队扩编扫尾的事情。原本这些事情早就应该完事了,但是小鬼子不让咱称心如意,所以才拖沓到现在!”陈锋道。
“这几个月来我们第八战区扩编了不少部队,现在单单步兵师就有足足15个,特混旅也有8个,另外还有装甲、防空、炮兵、陆航、空军等诸多兵种,但是我们很多部队都是新组建的,有的部队军官配置不齐,有的是武器装备不全,还有些部队甚至只有兵没有军官,这些都是不可以的,今天我们的目的就是把这些漏洞都补上。另外我们现有的三个集团军还不能独当一面,因此实力必须加强。”
“现在我宣读一下新编步兵部队的军官任命:北四师师长胡铁生、副师长海亮;特混1师师长李福海、副师长孙一峰;特混2师师长许大壮,副师长黄海波;特混3师师长李海平、副师长张飞;特混4师师长蔡明、副师长秦璐;特混5师师长柳志强、副师长江玉兵;特混6师师长刘国栋、副师长李剑、特混7师师长赖平福、副师长霍金元。特混1旅旅长李强、副旅长牛虎;特混2旅旅长何华健、副旅长许朗;特混3旅旅长刘莉、副旅长陈友亮;特混4旅旅长冯真、副旅长杨兵;特混5旅旅长陈兵、副旅长敖日古噶;特混6旅旅长莫日根、副旅长周建明;特混7旅旅长朱夏水、副旅长李二海;特混8旅旅长吴燕明、副旅长常国荣。”
“新编炮兵军官任命名单:山炮三旅旅长赵铁柱、副旅长陈大牛;野炮三旅旅长敖日格拉、副旅长欧阳抗日;重炮3旅旅长文浩、副旅长许强。”
“新编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