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光荣使命1937-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轰”“轰”“轰”

    嗵口季一郎中将亲眼看到一辆帝国九七式战车被一炮炸成了废铁,甚至于连炮塔都炸飞了,即便是战后收回去也没有任何维修价值了,也就是说那个支那士兵一炮摧毁了帝国一辆战车。

    类似于此的现象在战场上持续发生了,仅仅几分钟的时间,大日本皇军一百五十一辆战车就被摧毁了大半,剩下的则是赶紧夹着尾巴向后退去,而那些皇协军骑兵部队也跟随者大部队撤回了城里,第一次反击宣布失败。

    其实嗵口季一郎输的一点都不冤枉,陈锋所部士兵们肩上扛的那压根就不是什么迫击炮,而是第八战区新装备部队不久的火箭筒。

    火箭筒这种武器可以说是步兵反坦克的第一利器,用于在近距离上打击坦克、装甲车辆、步兵战车、装甲人员运输车、军事器材和摧毁工事。就近距离反装甲来说,它远比任何一种反坦克步枪以及火炮要厉害得多。

    也难怪嗵口季一郎将火箭筒认成迫击炮,因为目前为止,只有陈锋所部装备有这种新式武器,其他各国都没有这种武器,或者说这种新式武器现在还在美国的两个陆军中级军官的脑海里。

    历史上火箭筒最早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是1942年春天,由美国的两个青年军官陆军上校斯克纳和他的助手中尉厄尔研制成功的,世界上最早的反坦克火箭筒就在那个时候产生了。

    最早出现的火箭筒共有两种类型,一种是1942年美国装备的由乔治。华盛顿大学研发的60毫米m1式火箭型火箭筒,美军士兵因其很像一种叫“巴祖卡”的喇叭状乐器,即称它为“巴祖卡”。“巴祖卡”采用两端开启的钢质发射筒,使武器无坐力。

    另一种是1943年德国装备的“铁拳”无坐力炮型火箭筒。它发射150毫米超口径破甲弹;靠发射装药在两端开启的钢质发射筒内燃烧形成的火药燃气压力,推动弹体运动;并利用火药燃气从筒后喷出产生的反作用力;消除筒的后坐。

    这两种早期的火箭筒,均配有机械或光学瞄准具,有效射程100~250米,垂直破甲厚度120~200毫米,武器系统重量7~8千克。

    陈锋所部装备火箭筒还要追溯到去年年初,鉴于世界各国现在都在大力发展装甲力量,包括日军,其装甲部队的编制越来越大,在中国东北甚至还出现了装甲军的编制,装备有各种坦克近千辆。

    而目前世界各国的反坦克炮的效果都不是很好,最主要的是反坦克炮射程较近,而且移动不太灵活。因此,陈锋迫切需要一种步兵反坦克武器。

    作为后世接受过系统的正规的军事教育的军官,陈锋怎么可能忘记火箭筒这种利器,因此早早地就向系统兑换了2条火箭筒以及配备的破甲弹、燃烧弹的生产线,说实话,火箭筒的构造并不复杂,技术含量十分有限,而且造价也很低,因此第八战区很快就将这种步兵反坦克利器列装到了部队,现在第八战区的每个步兵师都有一个火箭筒营,装备有120具火箭筒。

    第八战区装备的正是第二种德国铁拳火箭筒,这种火箭筒重量轻,造价低,使用方便,易于大量生产和装备,而且威力还很大。嗵口季一郎所部也算是倒霉,由于日军的装甲部队早就被陈锋所部消灭的差不多了,因此火箭筒一直以来几乎没有发挥多大用处,没想到在这里竟然派上了用处。

    看着战场上数十辆冒着黑烟的战车残骸,嗵口季一郎真的是欲哭无泪,只得命令战车部队赶紧进城。

    就在火箭筒部队立了大功的同一时间,乌兰巴托的雷达部队也发来电报称,从哈尔滨方向以及海拉尔方向起飞的400多架日军战机正在向满洲里飞去,另外还有一支只有30多架的日军飞机却往东方市飞去。

    接到电报后,陈锋大喜,立即给乌兰巴托机场的北方空军发报,命令那两个战斗机大队以及原陆航旅的直升机大队立即飞往战场,立即对日军进行报复性反击,务必要重创日军这支空军部队。

    关东军第二飞行集团“辉煌”的战绩令关东军司令部信心突然膨胀了起来,自从去年6。8大空战之后,日军高层关于空军就已经有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大日本帝国的新式战机根本就不是支那空军装备的新式战机的对手,因此关东军对于陈锋所部最忌惮的就是那支强大的空军。

    然而在3。24大空战中,帝国航空兵不但战胜了支那空军,而且还打出了1:1的战绩,这让关东军司令部欣喜若狂,认为已经有了克制中国北方空军的法宝,所以这两日频频派空军出战。

    事实上山田乙三压根就不知道第二飞行集团的战绩是怎么来的,那完全是利用最无耻的人海战术换来的,300多架零式战机的改进型用对撞等无耻战术迫使第八战区的战斗机大队耗尽油料。至于那个1:1更是无稽之谈,第八战区一共才损失了57架战机,其中被击落的更是不过20多架,而日军则是将近被击落180架战机,双方损失之比远非日军宣传的1:1,而是1:3,陈锋所部的损失为1,日军的损失为3。

    信心膨胀的山田乙三大将更不清楚,睚眦必报的陈锋已经在满洲里给他下了一个套,以报3天前的血仇! 

第五百四十五章:奇袭海拉尔(求订阅、求月票、求各种!!!)() 
3月26日,对于日军来说是一个永远也不能忘记的灾难日,这一天被樋口季一郎总结寄予重望的战车旅团遭到了陈锋所部步兵的暴虐,一百多辆九七式战车被几百名步兵打的溃不成军。

    然而这只是灾难的开始,上午十点整,日军第二飞行集团的一百七十多架战机飞临满洲里上空,准备对地面进攻满洲里的部队进行大轰炸,然而,就在日军飞行部队刚刚抵达战场上空的时候,一架架早有准备的北方空军冲出云层,扑向日军机群。

    同一时间,在莫旗上空,由哈尔滨飞往满洲里的日军航空兵在这里遭到了陈锋所部的伏击,而日军准备偷袭东方市的那支仅有20架战机的航空部队也在飞往东方市途中遭到陈锋所部的拦截。

    这次大空战同时在三个战场打响,陈锋这次是铁了心要给日军航空兵一个终身铭记的教训,除一次性出动了200多架战斗机之外,还出动了120架直升机。

    空战只进行了不到半个小时,以轰炸机为主的日军航空兵损失极为惨重,第二飞行集团出动的320余架战机只有少数机架逃回了海拉尔,其余的全部被击落,整个满洲里战场以及莫旗郊外到处都是被击落的日军飞机的残骸。

    这一战第八战区只有区区5架战机被毁,其中1架是由于机体故障而坠落的,与日军没有太大的关系,只有4架是被日军击落的。

    第二飞行集团遭遇滑铁卢的消息传到海拉尔,又迅速传回了新京关东军司令部,昨天还大肆宣扬大日本空中勇士勇武的日军就像是被掐住了脖子的大公鸡,顿时间变得鸦雀无声了。

    这还没完,下午两点左右,先是根河守军发来紧急电报,说实在城外发现了大量的支那军队,数量不少与一个步兵大队;接着牙克石和扎兰屯方向的守军也发来紧急电报。说他们遭到了支那军队的猛烈进攻请求第23师团师团部立即救援。

    矢野音三郎大惊失色,支那军队怎么会突然出现在呼伦贝尔腹地,根据根河等地传来的消息,海拉尔附近的几个县城都遭到了支那军队的进攻,按照他们传回来的情报显示。支那军队的人数还不少。三个县城加起来快要达到5千余人了。

    矢野音三郎不敢怠慢,一边向关东军司令部求援,一边则是立即从海拉尔守军中抽调了一个步兵联队外加一个伪军骑兵师。兵分三路增援根河、牙克石以及扎兰屯。

    海拉尔守军的一举一动都被陈锋所部严密监视着,接到海拉尔守军又抽调了一个步兵联队出去,陈锋预计火候也差不多了,立即命令乌兰巴托机场候命的秦逸武所部立即登机。

    下午四点一刻,30余架c130大力神运输机飞临海拉尔上空近,六千余伞兵以及大量的武器弹药向着海拉尔城内降落。

    守城的日军也不是笨蛋,看到从天而降的中*队,日军士兵第一时间选择了反击,所有的士兵都将枪口对准了天空中那一朵朵洁白的降落伞。

    不过由于海拉尔地处呼伦贝尔腹地。所以日军平时除了少量的守军负责巡逻以外,其他的部队都不会在阵地上待着,因此虽然有守军反击,但是火力并不密集,很快第一批伞兵就成功着陆。

    有人着陆就好办了,按照原定计划。着陆后大军立即向海拉尔城内的日军兵营以及机场方向集结,同时被列为重点进攻目标的还有日军守备司令部以及军火库等。

    第八战区对海拉尔实施空降作战的时候,矢野音三郎中将正在守备司令部给所有联队长以上的军官开会。作为一个作战经验十分丰富的指挥官,矢野音三郎中将从今天的战事中已经嗅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味道。

    尤其是在根河以及牙克石等地连续发现了中*队之后,矢野音三郎中将认为中*队很可能会突然间出现在海拉尔附近。因此他急忙召集城内的几个联队长开会,商议防卫策略,以防被支那军队打个措手不及。

    然而,他们的会议还没结束,卫兵就急匆匆地冲进会议室告诉矢野等人:“支那军队来了!”

    矢野音三郎中将也顾不上以往保持良好的将军风度了,急忙跑出外面查看情况,只见海拉尔城的天空全被巨大洁白的降落伞遮住了,而那些可恶的支那伞兵以优雅地姿态降落的同时,还用手中的枪支击杀者地面的皇军。

    同时城里也响起了激烈的交火声,爆炸声不绝于耳,突然矢野音三郎中将感觉到背后有人狠狠将自己推了一把,让他这位中将阁下一下子跌了个狗啃屎,暴怒的矢野音三郎中将正打算狠狠教训一下这个胆大妄为的混蛋,但是刚转过头就发现一梭子子弹打在了他刚才站的地方 。至于那个“胆大妄为”的“混蛋”则是被打成了筛子,全身上下七八个枪空。

    矢野音三郎中将顿时吓出了一身冷汗,幸好自己的卫兵将自己推了一把,不然现在倒在地下的就是自己了,这时跟在矢野身边的卫兵急忙吼道:“保护师团长阁下!保护师团长阁下!”迅速将矢野围在了人墙中间。

    而在半空中的秦逸武暗道一声可惜,刚刚他从狙击步枪的瞄准镜里看到了矢野音三郎,秦逸武顿时大喜,作为伞兵部队的最高指挥官,秦逸武当然知道两颗将星是什么军衔了。那可是日本陆军中将,陆军中将意味着什么秦逸武岂能不知道。

    在日军的编制中,师团是最小的战略单位,同时也是最大的战术单位,而师团长一般都是由陆军中将担任,不巧的是,海拉尔地区的日军就是一个师团级别的编制,也就是说下面的这个陆军中将很可能是海拉尔地区最高的指挥官了。

    安耐着心中的激动,秦逸武将手中的狙击步枪对准了那个陆军中将,然后连续扣动扳机,直至将枪中所有的子弹都打了出去。

    可惜的是被那个混蛋躲了过去,只打死一个少尉,看着被护在中间的那个家伙,秦逸武暗叹失去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矢野音三郎中将稍稍缓了缓紧张的神情,立即命令身边的各个军官立即返回自己的部队,以指挥部为中心向四周反击,无论如何要将司令部以及机场等重要据点守住,然后逐步反击。

    但是战场上反馈回来的消息却不是很乐观,支那军队现在已经攻占了整个机场,机场一个中队的守军被全歼,支那人在机场建立了坚固的防线,看样子是想利用机场作为据点。

    矢野音三郎中将大惊失色,支那空军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将如此庞大的一支伞兵空降到海拉尔,那说明支那空军的运输能力已经超出了帝国的预料,要是支那军队以海拉尔机场为基地,不断地向城内运送援兵,到时候不但海拉尔城守不住,恐怕连满洲里以及整个呼伦贝尔都将陷入危险。

    不得已,矢野音三郎中将立即给关东军司令部发报,请求关东军司令部立即派出精锐部队增援呼伦贝尔。同时还附上了自己的担忧和猜测,以供关东军司令部参考。

    战斗一直持续到了当天夜里,秦逸武所部虽然没能够一举拿下海拉尔城,但是却将城内绝大多数的重要据点都控制了,矢野音三郎中将以及第23师团的2个步兵联队的残兵被困在了以守备司令部为中心的一小块区域内,双方以巷道为战场进行了惨烈的争夺。

    空降作战的伤亡很大,经过一夜的战斗,秦逸武所部六千余人只剩下不到四千人了,除了八百多伤员之外,战死者高达一千二百余人,而与他们对峙的日军却有整整两个步兵联队,尽管建制也不是很完整,但总兵力应该不会少于五千人。

    为了尽快拿下海拉尔,尽快执行下一阶段的计划。随即,秦逸武给前线指挥部发报,请求立即派援兵来增援伞兵旅。

    得知秦逸武所部已经控制了海拉尔机场,陈锋立即命令整编7师的两个步兵旅立即登机,前往海拉尔,同时命令蒙北军区机械化六师立即向额尔古纳方向挺进,准备一举攻占呼伦贝尔北部。

    27日上午,随着陈锋所部援兵源源不断的到来,而关东军司令部的援兵还在千里之外,矢野音三郎中将作出了一个惊人的选择——弃守海拉尔。

    由于没有想到日军会突然后撤,所以秦逸武等人根本就没有预留部队拦截日军,最终让城内五千多日军顺利突围。

    第23师团突围之后直接向牙克石挺进,与牙克石的六千多日伪军汇合,并且做出了围歼牙克石外围中*队的架势,鉴于日军兵力确实不少,参谋只得命令围攻牙克石的两千多部队向根河方向转移。 

第五百四十六章:第九师团——瓮中之鳖(求订阅、求月票、求各种!!!)() 
攻占海拉尔之后,陈锋命令秦逸武所部就地修建工事,做好日军反攻海拉尔的准备,同时命令整编七师立即出兵陈巴尔虎旗,由东向西进攻,与西线的部队一起夹击满洲里。随后,整编7师师长刘莉亲自指挥部队向陈巴尔虎旗方向挺进。

    驻守陈巴尔虎旗的是日军第九师团的一个步兵中队以及伪军的一个骑兵团,总兵力不过一千三百人,接到海拉尔失守的消息之后,陈巴尔虎旗的守军就慌了,他们担心陈锋所部会从海拉尔向西进攻,到时候那他们可就麻烦了,尽管一千多人驻守一个县城也算不上兵力空虚,但问题是这一千多人里面绝大多数的都是骑兵,真正的步兵没有多少。

    骑兵骑兵,只有在马上的骑兵才能算是真正的部队,才能发挥百分之百的战斗力,下了马的骑兵连原来一半的战斗力都发挥不出来,用这些部队守城根本就是一个笑话。

    无奈之下,陈巴尔虎旗的守备司令上原少佐只得给第九师团师团部发报,请求作战指导。

    对于矢野音三郎弃城而逃的做法关东军内部也颇有微词,不过鉴于陈锋所部的进攻如此犀利,关东军内部关于此事也有不同的意见,一部分人认为矢野音三郎弃城而逃,直接导致了海拉尔城的失守,令皇军在今后的作战中极为被动。

    而另一部分人则是认为矢野音三郎这是作为一个高级指挥官的临场决断,事实证明矢野音三郎的判断是正确的,如果那五千多皇军还固执地留在海拉尔,恐怕第23师团连同师团部在内将会被支那军队从帝国的战斗序列中抹掉,矢野音三郎此举虽然有辱皇军的荣誉,但是却保全了整个师团。

    樋口季一郎中将在接到矢野音三郎发来的电报之后就知道糟了,第23师团突然弃守海拉尔,压力最大的却是满洲里方面的部队。因为当前的战略局势,只要支那人的指挥官不是个蠢蛋的话。肯定会派兵夹击满洲里的。

    果然如此,还没等他们有何动作,陈锋所部就开始向满洲里合围过来,明摆着要全歼第九师团这支孤军。

    原本满洲里方向的日军就处于劣势,要不是樋口季一郎中将战斗经验还算丰富。将阵地放在了城外。利用合理的地形布置阻击战场,给陈锋所部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加大了进攻的难度。不然的话满洲里城早就被打了下来。

    现在陈锋所部东西夹击满洲里,那可是等于断了第九师团的后路,现在摆在第九师团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负隅顽抗,另一条是立即弃城突围。

    当然了,樋口季一郎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立即向城外的张敬俊所部投降,不过这个选择樋口季一郎绝对不会选择的,因为樋口季一郎绝对不敢玷污第九师团这个皇军师团的荣光。

    要知道第九师团又名金泽师团。编组地为日本西北部的金泽,是日本帝国陆军最精锐的甲种师团之一。第九师团主要是由富山县、石川县、福井县的士兵被构成,从这支部队建立以来,从日俄战争开始到二次大战,这支部队一直在第一线作战。在日军大本营的眼里,第九师团兵员剽悍。装备较精良,战斗力仅次于第二师团和第六师团。

    每逢打恶仗、硬仗,大本营就想到了这个师团,在军中,第九师团与第十八师团久留米师团被认为是双璧。更重要的是第九师团历任的是团长可都是大日本帝国有名的将军。在日俄战争中,第九师团隶属于乃木希典大将的第3军,参加了旅顺攻坚战。

    在旅顺攻坚战中,第9师团往上猛攻了3次,所属的步兵联队的联队长非死即伤。在遭受那么大的损失之后,师团没有经过什么调整又立即投入到奉天会战。

    这样一支部队,即便是弃城而逃都是天大的耻辱,更不要说是主动投降了。况且投降最多也就保住自己的姓名,但是樋口季一郎中将敢肯定,自己投降的消息一传回日本,樋口家族顿时颜面扫地,百年来积攒的荣誉也会付之东流,更重要的是自己留在国内的家小也会受到迫害和打击,这种事情在日本国内时有发生,所以他不敢冒这个险。

    与参谋长商议之后,樋口季一郎中将决定命令满洲里附近的日伪军全部向满洲里靠拢,以防被陈锋所部各个击破。

    在第九师团的接应下,陈巴尔虎旗、巴尔虎左旗、右旗八千多日伪军主动放弃城防工事撤进了满洲里城,自此,满洲里城内的日伪军达到了三万四千余人。

    等所有部队全部撤进满洲里城之后,樋口季一郎重新修改了守城计划,城外依然是三道防线,城内同样修了三道防线,樋口季一郎的计划很简单,就是要依托满洲里城负隅顽抗,哪怕是全军玉碎也绝不向支那人投降。

    接到张敬俊发来的电报之后,陈锋笑了,这个樋口季一郎还真是个硬骨头,竟然没有突围,更没有投降,打算利用满洲里城负隅顽抗,或者是还想固守待援。

    陈锋岂会给他留这个空子,当即命令蒙北军区3个步兵师以及大批的技术兵种对满洲里成完成了最后的包围,满洲里城的4个城门被6万大军为了个水泄不通,另外在陈锋的指示下,大量的重炮部队被调集到了满洲里。

    陈锋的意思很明确,伪军只要是主动反正的就可以既往不咎,至于日军吗,如果是第九师团的一律处决,不需要上报指挥部。

    陈锋之所以下达这道命令,完全是因为这个第九师团曾是历史上制造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之一,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第9师团被日军大本营调往上海,参加淞沪会战。1937年9月末第九师团在吴淞登陆。

    守上海大多是国民党的精锐中央军,日军遭受到了顽强抵抗。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日军陷入苦战,和*打得一进一退、互有攻守,战线呈胶着状态。11月4日,柳川平助中将所率领的第10军在杭州湾登陆成功,这等于在*的防线背后插了一刀。守了将近3个月的*防线开始崩溃,败退往南京。

    第9师团和其他日军随即尾随展开了南京攻坚战,隶属于第九师团的步兵第36联队于12月9日抵达南京的光华门,但是由于*的顽强抵抗,到13日为止未能前进一步。然而随着在南京城外的雨花台、紫金山等阵地的陷落,南京防线全线溃退,日军随即占领了南京。后面的事情简直不堪回首,日军占领南京之后,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以第6师团,第9师团、第3师团和第16师团为首的南京占领军在千年古都干下了人类史上最为耻辱的罪恶,30多万无辜国人惨遭屠戮。

    这笔账陈锋给他们每一个人都记着,今天这个第九师团倒霉碰上了他,那么覆灭的命运将不可避免。

    以防夜长梦多,陈锋责令满洲里方面的总指挥张敬俊,立即对满洲里的日军发动进攻,所有的部队轮番进攻,绝不给日军喘气的机会,直至其直接崩溃。

    从27日下午开始,蒙北军区所有部队就对日军驻守的满洲里城发动了最为猛烈的进攻,数百门大口径火炮不间断地对日军阵地发射炮弹,而地面坦克以及直升机也对日军阵地发动立体进攻,城外的日军每一刻都要付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