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光荣使命1937-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中国政府对此却持反对意见,因为老蒋很清楚,一旦这样的指导思想在这次会议上确立,那么“先欧后亚”的战略布局就会成为定局;中国将成为拖住日军的砝码,这是任何一个中国人所不愿意看到的。

    但是,老蒋的的反对并没有任何效果,罗斯福和丘吉尔都认为“先欧后亚”的战略布局是正确的,所以他们要求老蒋必须认同他们的意见。

    其实美英的想法早在老蒋的他预料之中,罗斯福说过一句话:“没有亚洲;白种人将因此而难过;没有欧洲;美国将不成其为美国。欧洲第一;这是美国在任何时刻都确定不移的战略方针。”

    在美国看来;中国雄厚的人力资源和广袤的土地加上源源而来的美援将能有效地拖住和消耗日本军队;从而为美英首先击败德意法西斯提供保证;而且;中国还是将来美国空军轰炸日本本土及海上供给线的最佳陆上基地。

    所以美国在这一地区的政策的目的是使中国继续作战;尽管美英要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是却能够迫使日本侵略者付出巨大的代价。美英仅仅注重远东战场战略牵制作用和潜在政治意义;也就是他们所说的“持续不断地提供以异常低廉的代价取得惊人的军事和政治胜利的可能性”;这是老蒋极力想改变却又无力回天的。

    从美英战略利益出发;提供对华援助的确是“异常低廉的代价”;可是对老蒋以及整个中国来说;代价却是惊人的。大片富饶国土的沦陷;大量精锐部队的伤亡;无一不让他痛心疾首;何况除了抗日;他心中还有一个死结——对付共/产党。

    除此之外,会议决定设立盟军最高决策机构——参谋长联合会议;还组建了军需分配委员会。但是令老蒋感到愤怒的是,虽然美英两国对于中国定位为炮灰,让大批的中国人成为协助他们抵抗日本军队的筹码,但是在这两个重要的机构中竟然没有中国代表的席位。这无疑是给信心满怀的老蒋当头一棒;美英对日开战带来的兴奋被一扫而光。

    正当老蒋深感失望的时候;外交渠道却传来好消息,罗斯福与丘吉尔商定准备成立包括越南、泰国在内的中国战区;组建最高统帅部。至于统帅的人选;罗斯福提议由蒋介石出任;消息很快就被罗斯福的电文证实。

    21日;在罗斯福与蒋介石的会谈中;建议成立中国战区,以达成盟国共同抗日的联系与合作;并建议由老蒋“指挥现在或将来在中国、安南越南、及泰国境内的联合国家军队”;并在老蒋的领导下;由中美英三国政府代表组织一个联合计划作战参谋部。

    罗斯福似乎已经预料到老蒋对华盛顿会议的失望;他也意识到让中国承担巨大的牺牲去牵制日军的行动对已经孤军奋战4年多的中国来说有些不公平;但对美国来说又是“不得已而为之”;为了给中国以补偿;确切说是鼓励;他决定把蒋介石推入大国领袖之列。

    在罗斯福看来,除了美援之外;这也是他唯一能够对苦难的中国表示敬意的方式了。以他对中国人的了解,这也是他们愿意接受的;他确信老蒋会接受他们的意见的。

    老蒋确实很意动,他很清楚现在中国国内的情况,情况虽然有了一定的好转,但是对于国民政府而言情况却依然十分险恶,这不单单表现在日军压力方面,还表现在内部的政治化分方面。

    在国内,除了日益发展壮大的八路军以外,还有阎锡山的晋绥军和陈锋的塞北军发展迅速,中央军已经不是一家独大了,单独对抗的话似乎还比不上陈锋所部,这对于老蒋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现在对于他来说似乎是一次机会,尽管付出的代价会很大,甚至还会死很多人,但是可以确定的是美英一定会对中国政府进行大规模的援助的。中国政府是谁,还不是他蒋某人,也许用不了几年,他就可以利用这些美援组建一支强大的美式军队。

    另外就是个人威望的问题,中国国内除了他蒋某人之外,现在陈锋的个人威望也不小,丝毫不逊色与他,这让老蒋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如果他可以顺利成为盟军在中国战区的最高统帅,那么必然可以在这方面力压陈锋,这是他最乐意看到的,因此,经过慎重考虑,老蒋最终还是同意了罗斯福等人的安排! 

第六百一十六章:盟军痛苦的一天(上)(求订阅、求月票、求各种!!!)() 
盟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随着大量的情报传回日本,大本营方面暴怒的同时立即商讨对策。

    按照情报部门总指挥官土肥原的想法是,不管华盛顿会议最终会做出生么决定,真正对大日本帝国有影响的也只是支那战场,南太平洋战场大局已定,以美英等国的情况暂时不会对帝国造成致命的威胁,因此只需要重点关注支那政府就可以了。

    另外,土肥原认为支那领袖这次前往美国,对于大日本帝国来说是一场除掉他的大好机会,因此建议大本营不惜一切代价拦截蒋,最好是能将其活捉。

    大本营经过慎重考虑,觉得土肥原的建议很好,因此责令土肥原的情报部门一力承担此事,不惜一切代价在海空两路拦截支那领袖蒋,同时责令南方军加快进攻速度,争取早日结束南太平洋方面的战事。

    接到大本营的命令之后,日本南方军迅速行动,按照南方军的作战设想,南方军先以进驻泰国的第25军为先锋部队,迅速作好进攻缅甸的准备,在作战初期相机摧毁南部缅甸的敌空军基地,保证日军在马来方面作战部队的侧背安全,然后攻占仰光附近,摧毁英蒋合作的据点,待作战告一段落后,再增加兵力击溃驻缅甸的英军,加强对中国和印度的压力。

    同时再以第16集团军向荷属东印度发动进攻,以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占领盟军在南太平洋上最大的油料基地。

    此外、还要集中海军力量。对盟军在南太平洋仅存的海军舰队进行最后的打击,占领爪哇岛。

    进攻缅甸,南方军决定以第33师团和第55师团主力为基干兵力,承担上述作战任务,并且由饭田军司令官为最高指挥官。饭田军司令官抵达曼谷后,按照南方军司令部的命令,对陆续到达的部队作了周密部署。

    命令原为确保泰国安定暂归该军指挥的近卫师团,于9月24日以后由铁路运输归复原来建制;令由铁路和行军到达的第55师团主力在达府、麦索一带集结,以其一部在北碧西部地区集结;另外命令第33师团在达府附近集结,随时准备进攻缅甸。

    与此同时。在占领新加坡之后。日军第16集团军迅速在苏门答腊和巴厘岛登陆。在正面摆开架势,向荷属东印度发动进攻。

    面对日军的进攻,盟军方面乱作一团。由于苏门答腊岛和巴厘岛只有荷兰的一个师防守,五百英里长的爪哇北部海岸实际上向日军洞开。美英荷澳联军空军力量现在削弱到只有五十五架战斗机和八十五架轰炸机。海军力量有八艘巡洋舰、二十二艘驱逐舰和几个潜艇纵队。澳大利亚面临的威胁越来越大。

    印度英军总司令韦维尔向伦敦方面发了一封电报。估量了远东的暗淡前景,电报最后说:“失去爪哇,虽然无论从哪一种观点来看都是一个严重的打击。但并不是致命的打击。因此不应作出努力来增援爪哇,那样做可能危及缅甸和澳大利亚的防御。”但是,韦维尔的建议并没有引起丘吉尔内阁的重视。

    连续不断的噩耗让英国人以及英联邦成员对丘吉尔内阁失去了信心,他们极为怀疑丘吉尔首相和他的幕僚们是否还有办法控制“一连串的灾难”,这一连串的灾难现在不仅威胁着澳大利亚次大洲,而且也威胁着印度。

    再加上英国首相丘吉尔和澳大利亚柯廷总理不和,柯廷在听到新加坡失守的消息后,立即召回正在横渡印度洋运送澳大利亚第一师的护航运输船队。而丘吉尔随即发出电报,命令护航运输船队改道驶往仰光,并且告诉柯廷:“在这个危险时刻,美国必定给你提供最大的支援。”

    尽管罗斯福总统保证派遣更多的部队,澳大利亚总理和他的内阁仍然无动于衷,坚持要求运兵船队必须返回,他们认为首要的义务是拯救澳大利亚,他们还认为澳大利亚必将成为对抗日本侵略者的最后的基地,不管是荷属东印度还是缅甸都已经没救了。

    9月24日上午,美国的老牌航空母舰“兰利号”运送一批战斗机前往芝拉扎的时候,被日本飞机发现并击沉。随后日军联合舰队一部向爪哇海靠近,试图在爪哇北海岸登陆,爪哇海战爆发。

    日军企图以菲律宾和马来亚为基地实施两翼包围,首先攻占荷属东印度外围岛屿,夺取制海制空权,尔后集中兵力消灭盟军主力,攻占主岛爪哇岛,掠夺石油资源,支持其侵略战争。

    参战日军为第16集团军,司令官为今村均中将,辖第2、第38、第48师团及第56独立混成旅团等,总兵力共约10万人,配合作战的有日本联合舰队第3舰队、第11航空舰队和陆军第3飞行集团,各型作战飞机约540架。

    而盟军方面是由美、英、荷、澳组成盟军战区司令部,司令为英国陆军上将a。p。韦维尔。盟军驻荷属东印度的兵力有陆军9。2万人,主要以荷兰军队为主,有7。5万人,海军作战舰艇88艘,空军作战飞机约300架。

    联合海军部队的司令是美国t。c。哈特海军上将;陆军部队的司令官是荷兰陆军中将h。塔。普尔顿;空军部队的司令官是美国陆军航空队l。h。希里尔少将。因只有一名荷兰军官参加这个联合司令部,而使得荷兰人深感失望。

    尽管美英两国的海军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但是残存的海军舰队还是十分强大,集中在荷属东印度的这支舰队拥有重巡洋舰“休斯敦”号、轻巡洋舰“马波亥德”号,性能极佳的新式轻巡洋舰“波伊斯”号以及13艘驱逐舰,以及澳大利亚的2艘轻巡洋舰和7艘驱逐舰,康拉德。赫尔弗里中将指挥的荷兰海军舰队拥有轻巡洋舰“特隆普”号、“爪哇”号、“鲁特”号,7艘驱逐舰和16艘潜艇。

    而且,美海军第10巡逻机大队的轰炸机,荷兰的战斗机以及爪哇基地上的b-17空中堡垒轰炸机,随时准备为盟国联合海军舰队提供空中掩护。唯独有一点令这些将军们很不满,那就是那些可恶的中国人竟然拒绝了罗斯福总统的邀请,没有让那支据说很强大的海军舰队南下配合他们作战,简直是不可原谅。

    9月24日上午,准备在泗水登陆的日军第四十八师团搭乘在41艘船上,由水雷战队和驱逐舰队护航下,从巴厘巴板出发,杀气腾腾地沿爪哇海面南下,一场决定盟军能否在南洋群岛一带安身立命的爪哇海战一触即发。

    下午一点左右,泗水的盟军海军舰队突然接到急电:“在马威安岛之西20海里处,发现日本巡洋舰2艘,驱逐舰6艘,运输舰25艘,在岛西北方65海里处,另有日本驱逐舰及运输舰数艘,该船团后方尚有日本巡洋舰1艘。”

    杜尔曼将军立刻指挥舰队出击,盟军舰队由下列舰只组成:英驱逐舰“伊勒托拉”、“周比特”、“英康特”担任前卫,杜尔曼亲率巡洋舰“鲁特”、“厄克塞特”、“休斯敦”、“伯斯”、“爪哇”为中路舰队,左翼是荷兰驱逐舰“威斯”、“厄佛仙”、“喀登涅”,4艘美国驱逐舰“爱德华”、“福特”、“阿尔丹”、“保罗詹斯”为后卫,以一派威武雄壮的气势,浩浩荡荡的驶出泗水港。

    日本入侵部队分成两个舰群,一支包括41艘运输舰在内的东部入侵舰队,由海军少将西村指挥,旗舰是“那柯”号。另一支是由海军少将高木指挥的庞大舰队,旗舰是“那智”号。

    这场海战爆发的颇具戏剧性,当日军舰队的侦察机在报告发现盟军舰队时,高木少将感到十分吃惊,由于兵力分散,当时日军只有2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和14艘驱逐舰。从两军实力的比较来看,日军并不占优势,但在其它方面,日军占有优势,杜尔曼的通讯能力比较差,没有飞机去进行侦察,而日军却不断的用飞机进行侦察。

    而且盟军的官兵在战斗岗位上已达近2天的时间了,不少人已筋疲力竭,杜尔曼在给赫尔弗里的一份电报中提到:“我的部属的耐力已达到极限,很快就要超过限度。”

    爪哇海战是盟军在海上的再一次失败,经过半天的战斗,盟军损失惨重,“鲁特”和“爪哇”两艘巡洋舰皆因闪避不及而被鱼雷命中,燃著大火壮烈的沉没了。“鲁特”上的杜尔曼少将本可以搭乘救生艇离开险境,但他选择了与“鲁特”一起沉入大海的决定,壮烈殉职。

    另外,盟军的多艘战舰被击伤击沉,原本强大的海军舰队在很短的时间内分奔离析。这一战,盟军保卫爪哇岛的海上力量几乎崩溃。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七章:盟军痛苦的一天(下)(求订阅、求月票、求各种!!!)() 
1941年9月24日是东南亚盟军遭到双重打击的一天,爪哇海战失败严重影响了地面的战斗,日军第16集团军在爪哇海战进行的同一时间,在军司令官今村均中将的指挥下,以一个半师团的兵力向爪哇岛展开了登陆作战。

    由于兵力仅一个半师,因此无法组织大规模进攻,只得分两阶段实施,按照今村均中将的战略部署,第16集团军以第2师团、第56混成旅团和川口支队先登录爪哇岛,扫清外围,再强攻爪哇岛腹地。

    同时向日军大本营提出增兵请求,主要是因为香港和马尼拉以及新加坡方面的战役已经结束,日军完全可以抽调更多的部队参加对荷属东印度的作战。

    而盟军方面,荷属东印度是荷兰殖民地,主要兵力为6。5万荷印军和1。6万美澳军,但荷印军下级军官和士兵多为印尼当地人,与中上级荷兰军官存在深刻矛盾,而且装备低劣,训练又差;美澳军则是刚从菲律宾撤下来的败军,士气低落。

    在今村均中将的指挥下,日军分为西、中、东三个方向开始登陆作战。西路主要兵力为川口支队和第38师团,川口支队是由第35旅团旅团长川口清健少将指挥的第124步兵联队,加强有海军陆战队和工兵一部。该部在米里登陆,然后兵分两路向婆罗洲纵深推进。

    随后,久米精一大佐指挥的第1空降旅在苏门答腊岛巴邻旁伞降着陆。经过激战攻占巴邻旁。接着,第38师团先遣部队赶来,协同空降兵巩固巴邻旁,很快第38师团主力也抵达巴邻旁,完整夺取了巴邻旁油田。

    中路,以坂口支队为主要兵力,坂口支队是由第56混成联队长坂口靖夫少将所部,加强有炮兵和工兵一部。负责夺取婆罗洲东南的打拉根、巴厘巴板和马辰。该部在打拉根登陆后就遭到荷印军顽强抵抗,迟迟没有突破。

    东路日军以第38师团一部组成的东方支队和海军陆战队组成,东方支队登陆后就攻占了安汶和帝汶。随后接连攻占万鸦老、肯达里、望加锡和巴厘。至此。爪哇岛东、北、西三面要地都被日军攻占,第一阶段作战宣告结束。

    就在日军对爪哇岛完成第一阶段的进攻之前几个小时,在北面大约两千英里的地方,最后一列火车的英军在上午前离开仰光。在爆破专家彻底摧毁了港口设施之后。最后一批船只离开了港口。这时。日本第三十三师团的先头部队已经进入仰光的郊区。

    因为澳大利亚总理拒绝增援缅甸,这对于决定缅甸的命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仰光注定要陷落,因为在日军进攻缅甸的关键的时刻。英缅军内部却发生了分歧,英军前线野战司令官史密斯将军向司令部提出请求,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后撤四十英里,退到锡当河铁路桥的另一侧阻击日军。

    但是英军指挥官赫顿将军拒绝给予前线的野战部队一个星期的时间,相反,他坚决要求史密斯将军凭借比林河进行抵抗;在司令部的地图上,这显然是一道防线。但是,正如史密斯所发现的那样,这条河在旱季只是密林中的一道湿沟,任何人都可以跳过去。

    日军果然跳过了这道沟,将英军的两个翼侧置于枪口之下。当史密斯最终获准撤退的时候,已经不可能保证秩序井然的退却了。最令英军感到愤怒的是,他们被自己的飞机炸得一塌糊涂,因为仰光的皇家空军司令部犯了一个大错误,命令飞行员袭击正在通往锡当河大桥的这条路上行进的盟军纵队。

    英**官疲乏不堪,竭力催促载运印度和廓尔喀士兵的车队在当天晚上通过狭窄的铁桥。可是就在这时候,一支强大的日军先锋部队从森林中穿插过来,切断了印度师的大部分部队。

    25日凌晨五时半,锡当河大桥的桥梁在一连串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被英军炸毁了,保卫仰光所能依靠的这个印度师,已被日军和这条水流湍急的河流切断。

    韦维尔将军听到锡当河惨败的消息后,和平常一样显得沉着冷静。显然,这个重要的港口已经失守,因为英国第七装甲旅和一个新的印度师现在不可能赶到仰光,及时地拯救这座城市。

    饭田中将在被盟军丢弃的仰光市举行了胜利游行,由于仰光已落入日本人手中,日本第十五集团军现在控制着缅甸的门户。北进以切断通往中国的陆上战略交通线的道路已经打通,国民政府正从重庆紧急派遣两支军队到缅甸保卫这条至关重要的公路。

    韦维尔已经回到印度新德里的老司令部里,现在他对日本人的军事实力有了比较现实的看法。意识到无论是正在赶来的中**队,还是新到的英国第七装甲师和印度新兵,都不能守住缅甸。

    在整个东南亚即将落入日军手里的时候,坚持抵抗日本人的唯一堡垒是在菲律宾。当然了,菲律宾的主要岛屿已经沦陷了,现在尚在抵抗的是新加坡与菲律宾之间的巴丹岛。驻守岛上的美军已经被日军压缩到了区区几平方公里的区域,尽管守军伤亡惨重,弹药以及其他物资奇缺,但是在见识过日本人的疯狂和残暴的美军士兵们仍然在进行着血腥的战斗,因为他们很清楚,他们面对的是一支异常残忍的魔鬼部队,即便是放下武器投降也不一定能逃得性命,与其这样还不如拼死一搏。

    在科雷吉多尔岛的岩石上,麦克阿瑟指挥菲律宾游击队进行抵抗,致使敌人仍然不能占据棉兰老岛和南部诸岛。尼米兹海军上将在太平洋上对日军基地发起袭击,成为美国报纸的头号新闻。“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上的飞行员,在二月二十一日击退了敌机对拉包尔发动的猛烈空袭,三天以后,哈尔西率领的“企业号”航空母舰特遣舰队轰炸了威克岛,但是这些只不过是牵制罢了,美国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在被围困在菲律宾的官兵身上,由于日本军队在荷属东印度取得了胜利,他们现在彻底陷于孤立。

    报纸上夸大其词的头条新闻仍然在给美国人留下这样的印象,在菲律宾的麦克阿瑟的部队正在打击敌人,援兵突破封锁运抵菲律宾只是时间问题。

    报纸上的东西有多少是可以相信的,罗斯福和他的幕僚们都很清楚,他们知道这不是事实。某些国会议员也知道这不是事实,他们开始力促将麦克阿瑟将军调回国内并担任美国陆军最高统帅。

    而麦克阿瑟本人现在对于增援部队完全绝望了,但是他却决定和他的官兵一起抵抗到底,因为在日军进攻吕宋岛的时候他逃了,这在麦克阿瑟看来是一个耻辱,他是一个军人,他有理由也有责任和自己的士兵和自己的阵地在一起。当菲律宾美国总督和奎松总统乘潜艇离开科雷吉多尔岛的时候,麦克阿瑟的妻子拒绝趁此机会和她的小儿子一起离开。麦克阿瑟象征性地送回一个盒子,里面装着他的勋章、证件和一份遗嘱。

    麦克阿瑟有必死的决心,他要以军人最崇高的礼仪洗刷自己的耻辱。但是罗斯福总统却知道,牺牲,麦克阿瑟这位美国深孚众望的英雄,在政治上是做不到的。由于美英荷澳盟军司令部行将垮台,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面临着威胁,堪培拉政府感到恐慌,马歇尔和罗斯福一致认为有必要任命一位新的盟军最高统帅,在英军撤退集中防守印度之后,这一任命就显得更紧迫了。

    澳大利亚总理和军事领导人不得不越来越依靠美国,由于英国要求将澳大利亚军队调去保卫缅甸遭到拒绝,伦敦和堪培拉之间的关系已经有些紧张,当柯廷总理扬言要从埃及召回剩下的师的时候,两国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改善。

    不管是美国政府还是英国政府都认为南太平洋盟军最高统帅候选人应该由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担任,很快这个命令就由华盛顿下达到了巴丹前线,命令是由总统、马歇尔和陆军部长联合签署的,命令麦克阿瑟立即启程前往棉兰老岛,从那里转赴墨尔本,统率所有的美**队阻击日本人。

    麦克阿瑟对于华盛顿方面的这个命令很不感冒,最初这位将军执意不肯抛弃他的官兵,甚至提出要辞职,或者“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