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黄河镇鬼人-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呐!这竟然是伏羲,是伏羲的石像,和之前黄河下古墓中那尊伏羲神像有九分相似。

第270章 第一个村子() 
伏羲算得上是上古时期的大神,传说他和女娲为兄妹,同为人首蛇身,后来却结婚生子。算起来伏羲才是占卜业的祖先,是他首次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并创造了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时代。

    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有很多,最令我觉得诧异的是关于他的年龄,据说他是在掌权111年后去世的,那个时代人的寿命普遍短,一百多岁可谓是天文数字。

    关于伏羲的来历前秦典籍上有这么一段记载:相传上古时期,华胥国有个叫“华胥氏”的姑娘,到一个叫雷泽的地方游玩,偶尔看到一个巨大的脚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于是就有了身孕,怀孕十二年后,生下了一个儿子,他长着人首蛇身,便给其取名为伏羲。

    其实关于伏羲的传说,在华夏这片土地上各不相同,除了普遍认同他创立了八卦外,另外还有以下贡献:

    伏羲教会黄河流域的人们做网捕鱼,同时驯养野兽,这便是家畜的由来,

    伏羲变革了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了长期以来,孩子们只认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

    在中原文明中,普遍认为是仓颉创造了文字,但在宁夏、青海、甘肃这一带,人民却认为文字是伏羲创造的。

    另外,他还制作了很多乐器,如陶勋、琴瑟等。

    最后他娶妻生了四子,命名万物。

    尽管各地关于伏羲的传说不尽相同,然而到今天为止,他是整个华夏文明公认最早的创世神。

    关于先秦创世神的传说,最早来自长沙楚帛书,这份珍贵的帛书于1942年出土自长沙东郊子弹库的王家祖山一座古墓中。

    根据帛书上记载:在天地尚未成形,世界处在一片混沌状态时,先有伏羲、女皇二神,结为夫妇,生了四子。

    这四子成了代表四时的四神。四神开辟了大地,制定历法,使星辰升落有序,山岭畅通。

    总而言之,说到伏羲和女娲,那就是人类的老祖宗。

    看到伏羲神像后,我十分纳闷,虽然同为黄河边上,可宁夏和山东距离甚远,在古代这里属于蛮夷之地,而伏羲却是中原文明的神,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

    走近了些,我们又看到神像前石板地面上晒着一些玉米粒。

    “小哥哥,你是不是觉得这神像很奇特?”

    大管事似乎看出了我表情的变化,问道。

    “爱雅,你知道这神像是谁么?”

    大管事微微摇头道:“之前听姆妈说这是一位古代的大神,我们刚发现这片土地的时候,石像就已经存在了,当时它几乎被青苔包裹了起来,是姆妈令人清理干净的——不是咱们的神,自然也没人祭拜”

    走到伏羲神像前,一股威严的感觉瞬间冒了出来,这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就好像这石像在散发着一股摄人心魄的力量。

    小青、小碧,甚至于丽娜他们好像没有这种感觉,看到石像的样子如此奇特,早就冲了过去,围着看了起来。

    “小哥哥——这上面好像刻着字符啊!”

    小碧从石像的尾巴处探出半个头,朝我喊道。

    字符?我赶紧走了过去。

    果然在石像的另一侧看到了几百个依稀可辨的符号,我虽然看不懂这些字符写了什么意思,然而一眼就认出这是之前多次发现的那种神秘的古文字。

    师叔曾说过,这种为文字始于东夷族,也就是蚩尤所在的民族。

    当时对师叔的分析,我是深信不疑,然而看到这石像上的文字符号后,又有些怀疑了,东夷族在今天的河北、山东一带,可当时的宁夏却属于华夏部落(皇帝和炎帝部落的合称),东夷文字怎么会出现在华夏部落的地盘上呢?

    文字内容我自然看不懂。

    大管事看到地板上晒着的粮食,脸上闪过了一丝笑容,走到我身侧,小声说:“小哥哥,今年这里丰收了,咱们的“租”也会多出不少。

    说着她拿起脖子上挂着羊角号,深吸了口气,吹起来。

    “呜呜呜——呜呜呜”

    声音高亢而深远。

    一分钟后,遥远处也想起了类似号子声。

    “他们已经收到信号了,咱们走吧!”大管事指着前方说。

    依稀可以辨认出来,在杂草丛生的斜波上,有一条几乎荒废掉的石板路,一看就有些年代了。

    顺着石板路走了五六分钟,当我跟着大管事爬到一个坡顶时,眼前就出现了一片奇特的建筑。

    一看这就是一片古建筑,再仔细看,在断壁残垣的古建筑上,有人又修建了新的建筑,远远看去,新旧结合的并不完美,给人以不伦不类的感觉。

    “爱雅,这就是你说的村子?”

    我指着前面的建筑群问道。

    大管事点点头,回道:“这是第一个村子。”

    我又问:“这村子没名字么?”

    “我们就叫它为‘第一个村子’这就是它的村名。”

    “难道这里原来是座荒废的古城?”

    大管事点点头,说:“就是座古城,当年发现时觉得还可以利用,就在原来的基础上修葺了一下。”

    说话间,又向前走了几百米。我忽然听到一阵“哒哒哒”的声音从城里传了出来,紧接着就看到了十几个人从里面走出来,这些人有男有女,最令我诧异的还是他们的长相。

    这十几个人里有几个和我们长相差不多,但更多的却是黄头发,皮肤极白,眼睛发蓝,鼻子也明显高耸,还有两个的皮肤发棕色,五官相对扁平。

    这都是些什么人啊!长相这么怪异,我心中暗暗疑惑道。

    这群人见了大管事后,连忙跪了下来,一副十分恭敬的样子。

    “都起来吧!我给你们介绍一下新苗主。”说着大管事弯弯腰,朝我做了个请的动作。

    我心领神会,挺了挺腰板,向前迈了几步。

    “这就是咱们的新苗主——大家向新主人请安吧!”

    说着大管事弯着腰向后退了几步,然后跪到了地上,小青小碧她们也跪到了地上。

    难道是也是苗族的某种仪式?我心里纳闷道,表面上还是装作很镇定的样子。

    这十几个出来迎接我们人,很恭敬的重新跪了下去,双手平铺到了地上,手心朝上,嘴上齐刷刷地喊道:“主人!”

    我很不习惯这种称呼,正想说几句什么,突然距离我最近的一个老头跪着挪到了我脚下,然后很恭敬地亲吻了我左脚的大拇指一下。

    紧接着第二个——一个皮肤白似雪的中年女人靠了过来

    这时候我反应过来了,也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就像那晚秋藏月活动时,所有玉女寨的亲吻我的脚一样,姥姥也曾说过,这是北苗族的古老习俗。

    那晚我就为此觉得很不好意思,同样是人,假如你被别人亲吻脚趾头,你会觉得自然么?今天我依然觉得更别扭,主要是这一路奔波,身上除了不少汗,脚上也满是污渍。

    我扭头看了一眼大管事,她的额头顶到了地面上,一副十分恭敬信服的样子。

    卧槽!这大概是某种神圣的信仰吧!我心里想道,也就强装着镇定的样子。

    这十几个人很有秩序地跪到我脚下,很恭敬地附到我脚上

    等到所有人都完事后,我浑身就是汗。

    事后特意问过大管事,这种“吻脚”的仪式有什么寓意。

    大管事解释说,说白了,其实这是一种宣誓活动,就相当于古代的汉人三指朝天发誓一样。我们常在电视里看到这样的情节——某人跪在地上,伸出右手,圈起大拇指和小拇指,然后喊道:我某某某对天发誓,假如愿遭天打五雷轰。

    所谓的五雷轰顶出自佛语,但在民间广为流传,就是因为这种毒誓。

    苗族人不信佛,自然也不会说什么“五雷轰顶”的毒誓,他们有一种和发毒誓类似的活动,那就是刚才的“吻脚”仪式。

    他们吻了我的脚,就相当于向天发誓:一生忠诚于我,甘愿为奴。

    汉族人的毒誓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有多少花心大少靠着发毒誓的伎俩欺骗了未知少女?然后又有几个真正被五雷轰顶的呢?可北苗族这种“毒誓”却一定会灵验,因为你一旦违背,就会遭受苗族最毒辣的蛊刑。

    五雷轰顶是老天说了算,蛊刑却是人说了算,在这一方面,人定胜天啊!

    仪式完成后,这几十个人缓缓的站了起来,很谨慎地围到我身侧。

    这时候我才更清楚地看出来,这些人——特别是白皮肤,高鼻梁的几个,好像和我们不是一个“品种”。

    细分起来,我汉族和苗族只不过属于不同的民族,但就长相而言,并没有很大差别,可眼前的这几个就不一样了,无论是肤色还是五官都和我们有较大的差距。

    这十几个人里,有一个豆蔻年华的女孩,一头淡黄色的头发,蓝眼睛圆而大,高鼻梁尖而细,看得我在刹那间走了神。

    这女孩太漂亮了!

    突然我想到了一步介绍新疆的记录片,上面的女孩倒是和眼前的这个外貌差不到——难道这几个是新疆人?

第271章 冬虫夏草() 
新疆人!难道这些白皮肤、高鼻梁的都是新疆维吾尔族的?

    我越想越觉得有可能,宁夏距离新疆地区并不远,在这里看到新疆的维吾尔族的人并不稀奇,这时候再看那几个棕色皮肤的人,应该也是某少数民族的人,是藏族?是蒙古族?都有可能吧!

    那第一个爬到我脚下,亲我大母脚趾的大拇指,很恭敬地朝我说:“主人——请!”

    还没等我迈步,大管事走到老头面前,厉声道:“寨主人下过命令,以后不要称呼‘主人’,要称呼他‘小哥哥’。”

    老头诺诺地点了点头,很恭敬地朝我喊了声“小哥哥”。

    大管事他们说的汉语里掺杂着浓厚的苗语方言味道,我们都能听懂,可这老头一开口,我和于丽娜就是一惊,他说的方言竟然和山东河口地区的方言有些类似——难道老头来自山东?

    走进“城内”,我才注意到,之前我认为的城其实并不是城,这是些奇怪的建筑,一列列,一排排的青灰色建筑屹立在我们面前,并不是房子。

    这些奇怪建筑的样子十分奇特,虽然看不出是做什么用的,但一眼就能看出,并不是供人居住的房屋。

    走近了些后,我看的更清楚了,近距离看,这些建筑大小不一,好像是按照某种天干地支的顺序摆列的,每个的形状类都似于倒立的蒙古包,这些“包”是实的,里面并没有供人居住的空间。

    再看去,我又发现这些倒立的蒙古包的顶上是个平台,而且一侧还有环绕向上的石阶——难道这是些祭台?

    能想到祭台也是之前古董李告诉我的。

    那也是从宁夏回山东的路上,因为闲着无事,他给我讲了很多远古文明奇异习俗。

    他一说起历史便来了劲,可我当时没什么兴趣,自然也有一句每一句的听着。

    我记得他说过关于黄帝祭奠天地的事。

    具体的细节我也记不清了,依稀记得古董李说过,当年黄帝打败炎帝和蚩尤时,都曾设立过很多祭台,祭奠天地和诸神,祭奠完成后,还把很多上古神器留在了祭台里。

    古董李一直对黄河流域的文明有十分浓厚的兴趣,他年轻的时候,也曾来过宁夏十几次,原因就是在一些残存的石碑中记录着关于黄帝祭天地的事。

    这几块石碑是在几个渔民在黄河里打捞上来的,上面文字是鸟篆——这是一种春秋时期黄河中上游使用过的古文字。

    因为石碑的残缺以及对鸟篆的翻译有困难,古董李也不敢十分确定他们的破译是否完全正确,又实在不甘心就这么半途而废,于是单枪匹马调查起此事。

    那几年,他翻阅了大量前秦书籍,也考察了很多相关的古迹,最后几乎确定这些关于黄帝祭天地的传说都是真的。古董李琢磨着,既然这些事是真的,那么是不是黄帝真的把那些神器藏到祭台了呢?于是他继续调查。

    根据古董李的判断,在黄帝早期,所谓的华夏大地其实分为三块:东夷部落、华夏部落、苗蛮部落。

    到了今天,我们除了最熟悉的华夏部落外,大部分人对东夷部落还稍有了解——主要是因为东夷族有战神蚩尤。

    而华夏部落也是后来才统一起来的,早期时,还分为皇帝部落和炎帝部落。

    至于苗蛮部落,现在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在当时这就是个神秘的部落。说起来可能有些不可思议,我们所说的伏羲、女娲的神话最早还是出自南方的苗蛮部落。

    皇帝先是吞并了炎帝,之后又大战蚩尤,经过几年的战争,最终经过逐鹿之战,皇帝打败了蚩尤,华夏部落也统一了东夷部落。

    至于苗蛮部落,古董李说它们原本居住在河南、江苏一带,因为长期受到东夷部落的压迫,后来逐渐南迁,一直迁到了长江流域。

    华夏部落的发迹地就在宁夏陕西这一带,所以古董李判断,黄帝祭天地的祭台也应该在宁夏和陕西这一带。

    关于古董李的调查过程,他啰里啰嗦的讲了一大堆,详细过程我也记不清了。

    我只知道最后古董李还是找到了关于黄帝祭台的证据,好像就在位于宁夏境内的黄河流域。

    古董李的讲述到这里就终止了,当时我记得还问过他,既然知道大体的位置,而且还花费了这么多年的时间,耗费了那么多精力,为何不一查到底呢?

    当时古董李笑而不语,在我反复问了几次后,才应付地回道:有些历史已经沉睡了很多年,又何必吵扰它呢!而且一旦公诸于世,也许会颠覆很多历史

    当时我并没有太在意这话神神叨叨的话,现在想起来,或许当年古董李查到了什么,只是这些发现太过震撼,在权衡下,他才决定放弃了这些调查,而转头去研究关于河神的传说了。

    正是因为古董李说的这些事情,我看到眼前的这些奇怪建筑,才想到这可能是祭台。

    跨过那类似于“城门”的拱形建筑后,我大体数了数,目力范围内,大约有三十几座这样的祭台,有大有小,有的还算完整,有的几乎坍塌,一看就知道存在不少年岁了。

    青灰色祭台之间掺杂着百余座土坯房,应该是村民的住房。根据房子数量,可以判断,这个村子约有五六百户人。

    老头弓着腰走在我身前,带着我们走进了一间相对较大的土坯房内。

    这应该是座接待室,就相当于老庙村的村支部。

    进门后,我看到屋子里站着六个人,三男三女,年龄和我相仿,个个长得十分俊美,竟让我脑子里一下子冒出“金童玉女”这个词。

    看到老头后,六个人齐刷刷地跪了下去。

    老头介绍了我,让这六个人喊我“小哥哥”,这些琐事就不再赘述。

    我扫视了一下这间大厅,正中央放着一张八仙桌,摆着八张八仙椅(一面两张),四周还摆着七十八个小板凳。

    我扫视了一圈后,最后视线定格在了中央的八仙桌椅上。

    桌椅是红黑色的,古色古香的,透着历史的厚重感,一看就不是现代人的杰作。

    老头恭敬地让我们坐下。

    三男三女六个金童玉女端上了几个银盘子,盘子里放着一些水果。

    都是些当地深山里的野果,我是第一次见,但视线却被水果下的银盘子吸引住了。

    古董李给我解释过,但凡古物,表层一定有包浆,而金属器具还会有一层金属氧化层,随着古玩价格的一路飙升,现在很多造假的,最常用的做法就是制造假的包浆。

    我只跟古董李学过几天古玩鉴定,但一眼还是看出这些银盘子表面的氧化层,就知道至少有千余年的历史。

    难道这些桌椅和器具在他们发现这里时就已经存在了?我心里疑惑道。

    刚开始只有我自己坐下,其他人只是恭敬地站在周围,这样多别扭啊!后来我就让大管事、老头,以及小青、小碧他们坐下几个。

    显然老头和我们坐在一块十分紧张,双手一直垂着,还时不时朝着门外看。

    难道他在等什么?

    ——几分钟后终于有答案了。

    我用余光看到门外另一个老头朝着坐在我身侧的老头做了个手势,坐着的老头这才深吸了口气,脸上紧张的乌云瞬间解散了。

    “小哥哥——大管事,人都全了,咱们开始吧?”

    人全了?开始干什么?我心里疑惑道,但知道自己现在的身份,也不适合问三问四的。

    大管事站了起来,小青小碧她们几个也赶紧跟着站了起来。

    “小哥哥,人都全了,您去搭话吧!”大管事说。

    搭话?当时我心里的疑惑犹如一只欢蹦乱跳的兔子,真恨自己在路上没有问清楚这些事。原本我以为自己跟着来“收租”只是个象征性的人,并不需要具体做什么。

    没办法!赶鸭子上架吧!我故作淡定地站了起来,跟着老头走到了门外。

    门外的场地十分宽阔,几乎站满了人,我扫视了一眼,这些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既有皮肤白皙的,也有脸色发棕色的,至少有五百人,应该是整个村子的人都来了。

    刚开始所有人的视线都盯到了大管事脸上,估计只认识她吧!

    那老头用山东方言味极重的口音朝着人群喊道:“诸位,这位是咱们的新主人,大家——大家喊‘小哥哥’。”

    众人这才把视线转到我的脸上,同时跪了下来,嘴里喊道:“小哥哥——”

    出发前,姥姥嘱咐过,等到村里的人全了后,要命令大管事把“蛊虫弹丸”发给他们

    “爱雅——你把你把丹药发给大家吧!”

    我依旧故作镇定地命令道。

    所谓的“蛊虫弹丸”是一粒绿豆粒大小的黑色东西,听名字,看形状,我本以为这是一粒丹药,姥姥告诉我,这其实是一枚蛊虫卵,是用来代替寿命只有一年的蛊虫的,如果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服食这枚虫卵,那人肚内的蛊虫就会死掉,然后发芽。

    我不知道该怎么描述姥姥当时说的话,这五个村子的人服食的蛊虫和藏地特有的冬虫夏草有些类似——原本是虫卵,死了之后虫子体内的菌丝就会发芽,原本的动物随之变成了植物。

    按照姥姥虽说,如果在秋分后五天内,依旧没有服食新的蛊虫卵,那么这些人体内死掉的虫子就会发芽,这种胚芽十分霸道,会在几天内霸占身体的神经系统,人也慢慢的变成“植物人”。

第272章 奇怪的成人礼() 
我这话出口之前,明显地观察到众人看我眼神时的囧样;此话出口后,所有人脸上瞬间闪过一丝的喜悦。

    大管事从从包里拿出一个黑罐子,然后倒出黑色药丸。

    一人分给他们一粒药丸后,众人很小心地放到了嘴里。

    也许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吃的是蛊虫卵,咽下去后,个个脸上立刻换了一副喜悦的表情。

    完事后,刚才的老头嘀里嘟噜地朝着人群嚷了一阵,随后就见人群中的大部分四散而去,回到了各自的小土坯房,剩下的约有五十来个,都是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大姑娘。

    老头再次超我恭敬地行了个礼,示意我们重新坐回到室内,五十个年轻人也跟在我们身后走了进来,坐到了大厅四周的小板凳上。

    “可以上餐了么?”

    大厅内重新静下来后,老头小声地问我。

    上餐?难道先要吃饭么!的确,现在已经是中午了,我们这一路奔波,早已饥肠辘辘。

    很快那三对金童玉女端着一些透着金属光泽的锅碗走了进来,小心翼翼地放到了桌子上,然后揭开了锅盖。

    许是我真的饿了,伴随着盖子被打开,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立刻传到了我鼻子里,有鱼、有山鸡,还有几盘不知名的菜肴。

    接着,一个“金童”拿来一块毛巾,一个“玉女”递给我一双银质的筷子。

    一阵狼吞虎咽后,桌上的菜已经被吃的七七八八,刚开始连大管事都不动筷子,在我再三催促下,才带着小青小碧她们开吃。

    看我们吃饱了,金童玉女又端上几碗燕窝汤——这是宁夏深山中特有的白鸽燕的燕窝,十分珍贵。据说这种燕子是贺兰山这一带特有的,总共不超过五百只。

    整个过程中,我一直“被动”着,把这一切当成了必须完成的仪式。

    喝完燕窝,终于到谈正事的时候了,只见一个穿着白大褂的中年人从门外走进来,手里捧着一块方布,偷着瞟了我一眼,扑通一声就跪下了。

    大管事小声对我说:这是第一个村子的管帐的向我报账呢!

    令我没想到的是这人的普通话竟然挺标准的,他的每句话我都能第一时间听得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