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宫檐-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后息怒。”佟国纲抱拳躬身。

    玉儿少有的失态,怒声道:“难道朱元璋就是他们的祖宗了?他们的祖宗是姓赵、姓李还是姓刘,他们知道吗?他们又有多少人,身上流着蒙古人的血,却说自己是汉人?”

    苏麻喇听得动静匆匆赶来,以为出了什么事。

    只听格格沉重地说:“数万万汉民,他们更期待安逸平静的日子,不管乾清宫里坐着满人还是汉人,只要家里有地种田,孩子有书念,就满足了。偏是这么一小撮人,自以为是,他们凭什么,代表全天下汉民?”

    佟国纲眼眸猩红,握着拳头垂首恭听,苏麻喇提醒格格:“别伤了身体。”

    玉儿缓和几分后,看向佟国纲:“因为棺椁还没准备好,你妹妹还没入殓,但已经穿戴整齐,暂时停在她屋子里,去送送吧。

    佟国纲猛地哭出声,捂着脸剧烈颤抖。

    玉儿道:“你审了两天的犯人吗?今日朝会,你没去。”

    佟国纲点头,抹了一把眼泪,重新站直。

    “忘了你答应我的?”玉儿道:“要去朝堂上守护玄烨,你不在,他被人欺负怎么办?”

    “臣不敢忘,明日起,臣会追随皇上左右。”佟国纲斩钉截铁地说,“决不让任何人,伤害皇上。”

    玉儿道:“跟随左右可不成,该有人弹劾外戚干政,你就不远不近地在玄烨身边,任何地方都没有你,任何地方都有你在,知道了吗?”

    “是。”

    “元曦是有福气的,从小有你这个可靠的哥哥护着,她什么都不怕。”玉儿含泪道,“去送送你妹子。”

    佟国纲一走,玉儿便头晕目眩,支撑不住身体,被宫女们七手八脚抬回寝殿。

    她不肯传太医,苏麻喇自己给格格扎针放了血,玉儿才缓过些气色。

    “跟了我这么多年,情同母女,就连我几个小孙女没了,我也没这么痛苦。”玉儿说着,泪水便滑落,“苏麻喇,是我的命太硬了吗?”

    “这时候,就别说这些话了。”苏麻喇道,“咱们要挺起脊梁,让世人看看,那些宵小之人,是不会得逞的。”

    “你不必管我,我还能有什么事,去守着玄烨,苏麻喇,去守着玄烨。”玉儿道,“玄烨再有什么事,这大清,也到头了。”

    然而,年少的皇帝,没有让任何人失望,母亲故世的那一刻起,玄烨就没哭。

    照着规矩为母亲主持身后事,因丧仪所需罢朝五日之外,第六天他就重新坐在了乾清宫的龙椅上,目不转睛地盯着每一个大人看。

    浸淫官场,机敏城府的大臣们,越来越摸不透小皇帝的心思,他就每天那么盯着人看,盯得人人心里都发毛。

    谁也忘不了,圣母皇太后故世那日,皇帝瞪着鳌拜的模样,但是从那之后,玄烨再也没看过鳌拜,即便鳌拜对他说话,他也一脸沉默。

    但这份沉默,并非针对鳌拜,他谁的话都不搭理,索尼亦如是。

    内务府选良木为圣母皇太后打造棺椁,元曦在故世九日后,终于入殓。

    照规矩,元曦将被葬入孝陵,与福临合葬,可这件事,却遭到了玄烨的反对。

    玉儿很惊讶,但并不意外,她完全能理解,玄烨对于父亲的怨恨。

    可元曦若不与先帝合葬,会遭后世之人话柄,何况元曦并没有留下遗言,不愿与先帝合葬,玉儿知道,她心里一直都有福临,她是爱着福临的。

    于是对玄烨晓以大义,循循善诱,如此,玄烨终于松口,答应将母亲葬于孝陵。

    元曦被尊谥孝康章皇后,于六月同先帝合葬孝陵,此时已是夏日炎炎,康熙二年,转眼就过了一半。

    孝康章皇后的葬礼终于结束后,宫人们都松了口气,可这一夜电闪雷鸣,暴雨如注,噼噼啪啪的雨声,催得人心烦意乱。

    玉儿坐在灯下,看雅图和阿图寄来的家信,正伤感,苏麻喇匆匆而来:“主子,乾清宫的人说,皇上不见了。”

    “不见了?”玉儿的心提起来,“什么意思?”

    皇帝不见了,大李子一个走神,皇上就不知道去了哪里。太后故世四个月来,小皇上什么事都不用人操心,懂事得叫人心疼。

    可突然就找不到,吓得大李子魂飞魄散。

    玉儿冒雨赶到乾清宫,跪了一地的太监宫女,他们都知道,皇上若有闪失,他们都死定了。

    “大李子!”玉儿的怒声冲破雨幕,“怎么回事?”

    大李子浑身湿透,瑟瑟发抖:“太皇太后,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能找的地方,都找了吗?”玉儿大声问,这会儿也不是她想扯开嗓子骂人,实在是雨声太大,可心里猛地一个激灵,问,“景仁宫去过了吗?”

    大李子愣了愣,也猛地惊醒,仓促爬起来就要往景仁宫去,但被玉儿拦下了。

    她带着苏麻喇过来,让所有人等在外头,自己撑伞走进宫门,先在玄烨住过的东配殿看了眼,再来到元曦的正殿,丢下雨伞,走近黑洞洞的大殿,喊了声:“玄烨,你在吗?”

    玉儿感觉到了孙儿的气息,这空荡荡的殿阁里,有孙儿的呼吸。

    “玄烨?”殿内一片漆黑,玉儿摸黑往里走,一道闪电划过,将殿阁照亮,可她没来得及找寻玄烨的踪影,天又黑了。

    再往前走两步,不知踢在了什么东西上,弄出很大的动静。

    “皇祖母!”躲在角落里的玄烨,冲了出来。

    闪电狰狞,祖孙俩都看清了彼此,玉儿扑上前,把孩子抱在怀里。

    “皇祖母,您摔疼了吗?”

    “不疼,皇祖母不疼。”玉儿搂着孩子,哽咽着,“你怎么不声不响跑了,你把皇祖母吓坏了。”

    “对不起”玄烨的声音也变了,带着沉重的哭腔。

    玉儿摸到孩子脸上的泪水,她知道玄烨是躲起来哭了。

    “哭吧,雨声那么大,雷声那么响,谁也听不见你的哭声。”玉儿抚摸着玄烨的背脊,心如刀绞,“我可怜的孩子,哭吧,玄烨,你哭吧”

    “我要额娘。”玄烨哭出声,在玉儿怀中剧烈颤抖,“皇祖母,我要额娘”

    可怜的孩子,哭得几乎昏死过去,玉儿的心碎了一地,等玄烨平静下来,她牵着玄烨的手,走出大殿。

    宫檐之下,雨水肆无忌惮地扑向祖孙俩,满脸的泪水和雨水混在一起,玉儿睁大眼睛,望着黑漆漆的夜空。

    闪电狰狞,将夜空裂开,轰隆声响彻大地,震得人肝胆俱碎。

    “玄烨,你抬头看看这天,怕不怕?”玉儿问。

    “不怕!”玄烨大声喊。

    “对,不怕!”玉儿伸手指天,“老天爷,睁开眼睛看一看,我布木布泰,永不向你屈服。”

第712章 你守着我,我守着玄烨() 
玉儿送玄烨回乾清宫,亲手为他沐浴更衣,脱下玄烨的衣裳,才更明显地感受到孙儿的弱小,足龄才不过九岁多三个月,玄烨还是个孩子。

    过去带福临时,每每他出了错,周围总是充斥着劝说:“皇上还小。”

    那是玉儿最厌烦听见的话,她会驳斥所有人:“要小到什么时候?”

    可孩子就是孩子,小就是小,她一直都不愿承认,一直都在逃避,她也总是以福临的“无用”,来作为母子关系恶劣的挡箭牌。

    现在反省,来不及了,只有把愧疚和醒悟,用来爱护玄烨。

    “你想不想去慈宁宫,和皇祖母睡一晚?”玉儿软下心肠,“挨着皇祖母睡。”

    玄烨点头,依偎着祖母,却又说:“可是我不能去,皇祖母,我去了,大臣们知道我还跟着您睡,他们会看不起我。”

    “就一晚上。”玉儿心疼不已。

    “一晚上也不成,我能忍,皇祖母”话虽如此,玄烨还是哭了。

    玉儿抱着他,安抚他,哄他躺下,为他扇扇子,要玄烨闭上眼睛。

    可这孩子,才刚刚睡着,就又哭着醒来,反反复复,不知过了多久,终于睡踏实了。

    “我的小孙儿。”玉儿轻轻摇着扇子,捧起玄烨的小手亲了一口,“玄烨别怕,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有了妻儿,心里就能踏实些。父母和孩子,注定要分离,不过是早一些晚一些,皇祖母盼着你能早日摆脱悲伤,正视你额娘不在了的现实,就算哭,也要哭得坦荡荡。”

    玄烨在梦里,也许能听见祖母的话,也许听不见,而眼下,他只有一个决心,就算在梦里也不会动摇。

    他要早日成为真正的帝王,用自己的羽翼来保护亲人,用铁腕来撑起国家。

    这江山,是祖父和父亲传给他的,他要更好地传给子孙万代。

    玉儿守着孙儿过了子时,见玄烨睡得很踏实了,才悄然离去。

    走出乾清宫的大门,雨停了,眼前的一切却让她心神恍惚。

    对于乾清宫,是何等的陌生,可见玉儿曾经,从没有主动走到过儿子的身边。

    为了成全福临的心愿,她一直退让,可也退让的,把母子间的距离越拉越远。

    “到最后,我也没对元曦说那句话。”玉儿对苏麻喇道,“福临说她是世上最好的妻子,我始终没告诉她。”

    苏麻喇道:“您是的对的,最后的时刻,元曦一定只想留给玄烨,留给她的家人。”

    玉儿吸了口气,问苏麻喇:“佟夫人怎么样了?”

    苏麻喇摇头:“元曦去世后,老夫人就病倒了,虽然医药不断,也不见起色。”

    玉儿道:“明日你去一趟佟府,就对佟夫人说,她舍不舍得玄烨再经历一次生死离别。这孩子已是孤儿,没了爹娘疼的孩子,若连祖辈都要抛下他,要他往后的人生怎么过。请她坚强地活下去,是我请求她。”

    苏麻喇道:“几时安排皇上,亲自去探望吧,见了孙儿,佟夫人就有勇气了。”

    玉儿答应了:“等她身体好些,不过要谨慎,现在玄烨不宜和佟家的人走得太近,不然没等他们守护玄烨长大,就被弹劾成了外戚干政。那些野心勃勃企图权倾天下的大臣们,现如今最容不得的,就是佟家的人。”

    苏麻喇应下,扶着玉儿往回走,劝她道:“难受也好眼泪也好,关起门来就别憋在心里,别憋出病来,有我在呢。”

    玉儿说:“那你要一直陪着我,守着我,哪天你再把我丢下,我怕是”

    苏麻喇忙道:“我哪儿也不去,就守着你,守一辈子。”

    玉儿含泪,握紧了苏麻喇的手:“若不是我,你现在也该儿孙绕膝,颐养天年。”

    “才五十岁,什么天年。”苏麻喇道,“咱们还年轻呢。”

    玉儿看看苏麻喇,笑容虽苦,但眼泪是暖的,她拍拍苏麻喇的手:“你守着我,我守着玄烨。”

    此次刺杀行动,暴露了一些民间反清复明势力的实力,他们虽没有成千上万集结作战的军队,但隐于世、匿于民,无固定处所,四处流窜,朝廷抓不到、摸不着,无法像过去举兵镇压那般,正面对抗。

    就在孝康章皇后故世后的几个月里,清廷竭力追查反贼,抓一个杀一个,抓两个杀一双,自京城而下,全国各地陷在一片恐慌之中。

    这样的恐慌,有利有弊,玉儿唯一能做的,是派人散布传言,告诉天下人,新君年幼,尚未亲政,他们冤有头债有主,该冲着谁,冲着谁去。

    自然,只不过是一时将矛盾怨恨引在鳌拜的身上,若为长久计,不能给玄烨留下暴君屠戮的恶名。

    入秋时,佟夫人的身体有了起色,果然玉儿的话起了作用,外柔内刚,无比坚强的人,不会丢下女儿的遗孤,就算是为了元曦和玄烨,她也要坚强地活下去。

    中秋前夕,玄烨在舅舅的安排下,微服私访回了外祖父家。

    因皇帝是微服出行,索尼夫人并不知道皇帝今日到访,她带着大儿媳妇和孙女,来为佟夫人送中秋节礼,并探望她的身体。

    她们来的,比玄烨还早些,皇帝进门时,小表妹倾弦正跟着赫舍里舒舒在院子里给花儿浇水。

    舒舒见是皇帝,没有惊慌失措,从容地放下水壶,屈膝行礼。

    倾弦则跑到玄烨跟前,好奇地打量他,她觉得自己大概是认得这个人的,还不大会说话的小娃娃,冲着表哥甜甜的笑。

    玄烨没有太多时间,看望外祖母后就要回宫,匆匆走了进去,里头也是一阵动静,很快索尼夫人和少夫人就出来了。

    “舒舒,见着皇上了吗?”索尼夫人问孙女,“行礼了吗?”

    舒舒点头:“奶奶放心,我好好行礼了。”

    索尼夫人说:“那就好,不过出了佟府的门,不能对任何人说见到皇上的事,听见了吗?”

    舒舒答应:“爷爷我也不说。”

    夫人笑:“爷爷当然能说,爷爷和你阿玛,再没第三人,记住了。”

    佟国纲的妻子来送客,对索尼夫人千恩万谢,说过些日子她也要去府上拜贺中秋,小侄女跟着伯母一道出来,对舒舒姐姐挥手道别,舒舒上前抱了抱小妹妹。

    “伯母和嫂嫂还请常常来,我们家就倾弦一个女孩子,就缺舒舒这样的姐姐呢。”少夫人笑道,“让她们做闺中密友,多好啊。”

第713章 玄烨的婚事,不能再拖了() 
两府话别,索尼夫人带着儿媳和孙女回家,路上,舒舒听见母亲和祖母的对话,她们说,倾弦是个漂亮的女娃娃。

    可是祖母又道:“将来保不准,她们想要亲上加亲,等这小娃娃长大嫁人,皇上也已是青壮少年,谁又知道,那时候的朝廷什么样。”

    大人说话,舒舒不能插嘴,可她好像明白祖母的意思,到家后,随母亲一道送祖母去休息,跟着额娘出来时,她听见了母亲的叹息。

    “额娘?”舒舒轻声问,“您怎么了?”

    “没什么”母亲摸了摸舒舒的脑袋,很自然地带起了刘海,看见那丝毫没有消退迹象的疤痕,努力扯出笑容,“舒舒,阿玛和额娘,只盼你一生过的顺心随意,爷爷也是,对不对?”

    舒舒是懂事的大姑娘,用力点头:“额娘,我知道。”

    夫人说:“阿玛和额娘,会好好护着你。”

    他们往外走,迎面遇见三叔索额图,做嫂子的似乎很是忌惮这个小叔子,不等索额图把客气话说完,就拉着舒舒走开了。

    此刻佟府里,玄烨亲手喂外祖母喝了药,将蜜枣肉喂给她甜甜嘴,佟夫人满心安慰的看着大外孙,又忍不住悲从中来。

    玄烨用帕子轻轻擦过外祖母的眼角,温和地说:“您要保重身体,孙儿舍不得您病了。”

    佟夫人哽咽:“皇上放心,皇上也要保重,这些日子天凉了,要添衣裳,要多吃饭多吃菜。”

    “宫里无数人伺候着我。”玄烨微笑,“姥姥,您别担心。”

    有甜甜的童声传来,便见玲珑可爱的小女娃跑进门,她一骨碌爬上祖母的床榻,熟门熟路地窝在佟夫人怀里。

    佟夫人搂着小孙女道:“倾弦没规矩,皇上别见怪。你姥爷不在了,不然一定更宠她,早已是个被宠坏的小丫头。”

    她教孙女喊人,教她喊:“皇上。”

    小姑娘笑眯眯地看着祖母,又笑眯眯地看着表兄,说不来,但会撒娇,朝玄烨伸出手,就要皇上表哥抱抱她。

    “别闪了腰,她可沉了。”佟夫人阻拦玄烨,又道,“皇上早些回宫吧,请不要惦记我,过些日子,我身体好了,带着倾弦进宫,向太皇太后请安。”

    玄烨拉了拉倾弦的小手,认真地对外祖母说:“眼下孙儿需要舅舅们的庇护,但历朝历代都忌惮外戚专权,舅舅们莫说不敢僭越雷池,他们对孙儿多一分关心,也会成为旁人口中的是非。现在孙儿惹不起他们,只能躲得起,姥姥,请您和就舅舅们,与朕一道忍耐,总有孙儿长大的一天,总有朕真正君临天下的那一天。”

    佟夫人满目崇敬地,看着自己的外孙子,想她活了一把年纪,竟然如此崇敬自己的孙子。

    可什么叫天命之子,她是懂了,怪不得老头子心心念念,我们家玄烨要做皇帝。

    “姥姥知道。”佟夫人坚定地说,“皇上,请早些回宫去,家里一切都好,切莫记挂。”

    转眼,康熙二年到了年关,除夕之后的元旦,是母亲的生辰,但玄烨再也不能,向额娘道贺。

    康熙三年正月初一,玄烨至天坛祭告天地社稷,回宫的路上,遭拦路喊冤。

    可不等玄烨出面,鳌拜就带人上前将喊冤之人架开拖走。

    御辇继续前行,那声嘶力竭的“求皇上做主,求皇上做主”一直缠绕在玄烨的耳边。

    回到乾清宫后,鳌拜派人说,唯恐是反贼,要先关起来审问,请皇上不必放在心上,若有冤屈之事,他们也会自行处置。

    但大李子已经为玄烨打听到,拦路喊冤的,竟是之前御前侍卫倭赫的家人。

    这两年来,鳌拜没有停止对倭赫一族的打击报复,仅仅因为当初乾清门前的争执,他怀恨在心,栽赃家伙各种罪名,害得他们家破人亡。报复心之重,手腕之狠,令人发指。

    “朝中无人敢言,索尼也装聋作哑。”玄烨对大李子说,“他们都害怕鳌拜吗?”

    大李子躬身道:“奴才不敢妄议朝政。”

    玄烨点头:“不错,你只要替朕传递消息,朕不能受你的影响来看待是非。”

    大李子又道:“奴才还听说一件事,汤玛法在去年,写了一本天学传概的书,用以颂扬汤玛法所推崇的洋教,几位大臣之间正议论这件事,似乎书中言论有偏颇。”

    “你去弄一本来,叫朕看看。”玄烨说。“

    “太皇太后那里,像是有这本书。”大李子道。

    这日夜里,玄烨到慈宁宫用膳,避开其他人,单独见祖母时,便问她是否看过这本书。

    玉儿颔首道:“前篇讲述其教宗来源,很是有意思,但后篇就糊涂了。为了推崇其主为至尊,否认华夏大地炎黄子孙的渊源,连我们这些人,都成了其德亚国后裔。更说天主教在中原大地,是经秦始皇焚书才失传千年,本有千年根基,佛道皆非正统。”

    玄烨听得怔怔的,很是失望,垂眸道:“汤若望,是老糊涂了。”

    玉儿问:“玄烨,是不是听说了什么动静?”

    玄烨点头:“早些时候,他们就闹着要拆汤若望的教堂,这一下子,他们再闹,就有凭有据了。”

    玉儿说:“这书,是他自己写的,没人冤枉他。玄烨,我们要公平看待这件事,利用这件事,来为我们谋求些什么。至于汤若望的命,就让他的主,保佑他吧。”

    玄烨认真地看着祖母,玉儿温和又坚定地说:“所有的大臣,都是你的棋子,满人、汉人、蒙古人又或是洋人,通通都是。对他们的感情,只能建立在家国天下上,玄烨,你要正视一见残酷的事情。”

    “是,孙儿听着。”玄烨道。

    “你不会有知己,不会有挚友。”玉儿说,“你这一生,不会有朋友,不要强求。”

    玄烨怔然,眼中透出的失望,没有半分掩饰。

    玉儿无情地说:“听明白了吗?”

    玄烨红着眼睛问:“那亲人呢,皇祖母呢?”

    玉儿说:“这就要你自己来判断,但切记,不要把你的臣工,当做知己和挚友,这不是无情无义,而是为了将来有一日要舍弃时,能狠得下心。”

    玄烨抿着唇,思量许久,神情渐渐镇定下来,问祖母:“舅舅他们,也一样,是不是?他们虽是亲人,可也是棋子。”

    玉儿颔首:“连皇祖母都是,必要的时候,大可以牺牲皇祖母,来成全你的帝业。”

    玄烨摇头,正色傲然道:“皇祖母,我要用帝业皇权,来保护您,保护我的亲人,而不是让你们,为他牺牲。”

    玉儿欣慰不已:“皇祖母深信不疑。”

    母后皇太后从外头来,说道:“饭菜都摆好了,额娘和皇上,还不来用膳吗?”

    玉儿带着玄烨走来,见只有柔嘉和二公主在,便吩咐苏麻喇,去吧太妃太嫔们都请来,把常宁和小阿哥们也都抱来。

    众人到齐,膳厅里顿时热闹了好些,摆了几张大圆桌,才把人坐满。

    玉儿道:“皇上的旨意,圣母皇太后生前开朗乐观,她断然不愿自己故世后,宫中为了她而凄凉悲伤。所以,往后的日子,只要别太张扬奢侈,照着你们该有的体面尊贵和乐子过吧,这紫禁城要兴旺一些才好。”

    众人纷纷起身谢恩,谢过皇帝,谢过太皇太后和母后皇太后。

    苏麻喇送来酒杯,玉儿带着玄烨,到门前洒酒祭奠元曦,礼毕后,便笑着对众人说:“请皇额娘,请诸位太妃太嫔用膳。”

    然而就在这天晚上,鳌拜以反贼企图刺杀皇帝为由,杀了那个拦路喊冤之人,倭赫一族,惨遭灭门。

    玉儿听完,揉了揉眉心,对苏麻喇说:“玄烨的婚事,不能再拖了。”

    苏麻喇惊道:“皇上还这么小。”

    玉儿说:“福临和孟古青定亲的时候就很小,历代帝王幼年成亲的也不少,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