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宫檐-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怎么了?”大玉儿醒过神,茫然地问。

    “有心事啊?”齐齐格朝皇太极的大帐看过去,“海兰珠姐姐在大汗身边?”

    “这世上,就数你最聪明,你就不能把聪明放在心里,何必说出来?”大玉儿不高兴,转身走到开阔的地方,席地而坐。

    齐齐格叮嘱众人看顾好小格格们,便跟着大玉儿来,两人肩并肩坐在一起,随手揪一把草,在手中把玩。

    这样静静地坐了许久,谁也没说话,孩子们的笑声传来,大玉儿的心渐渐平静了。

    “我是不是特别傻呀?”玉儿问。

    “不傻,我从前还不大理解你,现在全明白了。”齐齐格说,“玉儿,其实你比我强多了。”

    大玉儿嘿嘿一笑,把脑袋靠在齐齐格的肩膀上:“下辈子,咱们做真正的亲姐妹吧。”

    齐齐格坏笑:“然后嫁同一个男人?”

    大玉儿伸手挠她痒痒,两人在草地上滚做一团,身后突然传来雅图的喊叫:“额娘,兔子跑了”

    孩子们大呼小叫,急得不行,两人赶紧回来哄小祖宗。阿哲哭了,东莪听见哭声,自己也跟着哭,小的哭,大的追着兔子到处乱窜,大玉儿真真没工夫来多愁善感。

    那天晚上,篝火晚宴照旧,皇太极如常出现在众人眼前,自然豪格不在列,他不仅挨了军棍,还被降为贝子,这会儿已经收拾铺盖回盛京。

    大阿哥的新福晋堪堪十几岁,十分惧怕丈夫,不愿跟随他回去,哲哲可怜侄女,便将她留下,只有几位侧福晋跟着走了。

    当天夜里,豪格在家中喝得烂醉如泥,他身上有棍伤,越发暴虐,竟是将几个妾室聚在一起,用鞭子抽打她们,听着她们的哭喊声,以此作乐。

    自然这些动静,很快就会传到皇太极耳朵里,皇太极对长子,再无任何指望。

    可放眼膝下,叶布舒和硕塞,不聪明不勤奋,甚至不如豪格小的时候,接下来打朝鲜打明朝,他们都来不及长大,将来天下大定,现成的江山,他们又有什么资格继承。

    这么多年,皇太极第一次为自己的子嗣感到担忧,那日他便对海兰珠说,之后的日子,他会宠幸几位庶福晋,希望在自己还年轻的时候,可以再添一些子嗣,希望海兰珠不要误会,不要伤心。

    伤心不至于,可海兰珠怎么会不难过,她多希望自己的身体是好的,多希望她也能为皇太极诞育子嗣,但老天已经给了她太多,她不能再奢求。

    那日的晚宴上,大玉儿看见姐姐时不时地看向皇太极,眼角带着淡淡的伤感。

    数日后,他们返回盛京,没过多久,皇太极就开始频繁地宠幸几位庶福晋。

    看着那些平日里屈居在别处,几乎和皇太极说不上话的女人们在凤凰楼里进进出出,大玉儿忽然就明白,那日姐姐脸上的神情,从何而来。

    转眼,北风呼啸,十一月末,是皇太极的生辰,去年热闹过了,今年他不愿再庆贺,反而要带着人,到各处去巡查,防止雪后灾害。

    但恰好是他生辰这日,庶福晋纳喇氏被查出有了身孕,哲哲命人给皇太极传喜讯,为纳喇氏特别准备了屋子,好吃好喝地养着,哲哲自然比任何人都清楚,皇太极现在要什么。

    最可惜的是,大玉儿始终没能让她如愿。

    这日,哲哲去看望纳喇氏归来,正好见大玉儿穿着单袄从海兰珠的屋子里跑出来,她不禁怒道:“这么冷的天,你就不怕冻出病来,自己的身体,做什么不爱惜?”

    大玉儿愣住,哲哲更生气:“你站在这里做什么?还不快回屋子去?”

    海兰珠在侧宫里听得动静,宝清跑回来告诉她,玉福晋挨了骂,大福晋气不顺,叫她别出去。

    “可是”海兰珠在窗口张望,见姑姑回清宁宫后,便悄悄来了大玉儿的侧宫。

    大玉儿正坐在炕头生闷气,嘴巴撅的老高,见到姐姐,更加委屈。

    “别生气。”海兰珠笑眯眯的,“你看,我叫你听话,披了风衣再出门,你偏不听。”

    大玉儿赖在姐姐身上,懒洋洋的,海兰珠说:“不是要赶着去书房吗,快换衣裳,别叫范先生等你,人家好不容易回来了。”

    范文程原定是夏日归来,谁知一拖到了冬天才到盛京,回来交代了差事后,就请旨进宫授课,皇太极自然就准了。

    消息才刚传来,大玉儿急着要去书房,想着姐姐的屋子就在隔壁,跑回去几步路罢了,谁知就撞上哲哲,白白挨了几句骂。

    海兰珠亲手给妹妹穿戴整齐,戴上严严实实的风帽,送她到凤凰楼下,温柔地说:“去吧,有好玩的事儿,回来给我讲讲。”

    大玉儿这才高兴了几分:“姐姐等我回来。”

    送走妹妹,海兰珠要回自己的屋子,那么巧,对面大腹便便的女人,搀扶着丽莘缓步走出来,海兰珠也不能当没看见,和气地颔首示意。

    娜木钟缓缓走来,同样礼貌地说:“我正要去散步,姐姐一道去吗?”

    海兰珠婉言谢绝:“你也小心些,路上滑。”

    娜木钟谢过,两人分开,她缓缓走过凤凰楼,便见大玉儿的背影正走向远处。

    丽莘在边上轻声道:“方才哲哲那么着急地责备布木布泰,是急坏了吧,一个两个的都怀上了,偏没她们什么事。”

第162章 你想要,我们就生呗() 
娜木钟这些日子精神比秋天时好多了,腹中的胎儿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活络,换了几个大夫把脉,都说是儿子。

    听丽莘这番话,娜木钟都忍不住讥讽:“吴克善一定很后悔,原本想送个美人来笼络大汗,谁知整个儿把人和心都占下,布木布泰如今隔些日子才能捡一回,若是我,心都冷了,还生什么生。”

    丽莘说:“那个什么庶福晋,奴婢连脸都对不上,入冬以来,各种各样的女人在凤凰楼进进出出,看样子大汗是急着要儿子。”

    娜木钟轻轻摸肚皮:“她们可不配,只有我能生,只可以我来生,只有我的儿子才能”

    话未说完,肚子里一阵翻腾,她满足地摸摸肚子:“好儿子,要像你的阿布奈哥哥一样,健康结实,你比哥哥幸运,额娘也会为你安排更好的未来。”

    两日后,皇太极归来,与哲哲一道去探望了纳喇氏,哲哲早已调配宫人仔细照顾,一切都很稳妥。

    离开纳喇氏的住处,皇太极询问这几日宫里如何,问起海兰珠和大玉儿,哲哲说玉儿每天都在书房,范文程回来了,她特别高兴。但那日被训斥不知保暖后,生她的气,已经好几天不到清宁宫请安。

    “她气性倒是大。”皇太极似嗔非嗔,“你就该叫她在雪地里站两个时辰,她就老实了。”

    哲哲说:“大汗舍得?回头倒成我的不是了。”

    皇太极笑:“怎么会怪你不是。”

    他左右看了看,便说:“你回去吧,我到书房去看看,顺便也看看叶布舒和硕塞。”

    哲哲应下,亦是提醒皇太极,别吓着那两个儿子。

    皇太极轻轻一叹:“他们不长进啊,也怪我,根本没时间教养。”

    但去了书房,才知道,今日叶布舒和硕塞学骑马射箭不在宫里,皇太极反而松了口气,绕开几步,再来大玉儿的屋子,念书的小格格越来越少,只有苏麻喇一直陪在玉儿的身边。

    范文程率先见到大汗,离座来行礼,皇太极道:“说什么有趣的事,我一道听听。”

    “臣不敢。”范文程惶恐。

    “大汗来坐下听。”大玉儿欣然从身后拿过一个蒲团放在身边,招呼皇太极坐下,欢喜地说,“先生在给我讲蚩尤。”

    皇太极皱眉,问范文程:“你怎么总是给玉福晋讲这些打打杀杀的事?”

    大玉儿笑:“那先生也不能像齐齐格似的,给我讲风花雪月才子佳人呐。”

    皇太极嘴上嫌弃,还是坐下了,苏麻喇奉来茶水,他们听说书似的,不知不觉就坐了一个时辰。

    直到尼满来请大汗,有大臣求见,皇太极才懒洋洋地起来,舒展筋骨要离开。

    大玉儿送他到门前,皇太极由着她为自己裹上雪衣,这才悠悠道:“长本事了?和哲哲置气?”

    “没有”大玉儿撅着嘴,不服气嘀咕,“姑姑就会告状。”

    抬眼见皇太极瞪着她,她辩解说:“可我每天都问姐姐,姑姑好不好?”越说越弱气,妥协道,“我一会儿去就是了,你瞪我做什么。”

    “纳喇氏有孕,你不高兴,拿你姑姑出气?”皇太极道。

    “哪有?”大玉儿着急地反驳,可她怎么能在皇太极面前藏住心事,一双着急的眼睛,就出卖了她,她低下脑袋,轻声嗫嚅,“我知道,我太小气。”

    皇太极温和地说:“不高兴了就冲我来,有什么咱们就说什么,就算吵架,心里也舒坦是不是?我注定有太多太多的事要对不起你,要让你伤心难过,可你承担的,我一定会和你一起承担。”

    大玉儿知道,皇太极不是为了姑姑跑来责备她,只是为了纳喇氏来安抚她。

    皇太极道:“玉儿,如今我想要儿子,你也看见了,你一定是明白的,我更盼着我们有儿子,可我怕因为这样的目的缠着你,反而会伤了你的心。这话一直说不出口,眼瞧着旁人有了,我再不说,你心里会更难过。”

    大玉儿心里很复杂,脸上努力装着没事,斜眼看着他:“你最会为自己做的事巧立名目,我现在可不如从前好哄了呢。”

    皇太极轻轻一叹,故意转身要走:“好吧。”

    大玉儿这才急,抓着他的胳膊,软声道:“明明是你想多了,你想要,我们就生呗。”

    皇太极说:“我就怕你误会,以为我仅仅是为了孩子。”

    大玉儿知他心意:“为了你,怎么都行,若为了科尔沁,让他们做梦去吧。”

    皇太极露出笑容,拥过大玉儿。

    避开丈夫的目光,大玉儿神情复杂,她是高兴的,因为皇太极期待他们的儿子,可她又是难过的,何必,何必要解释得这么清楚?他们不是夫妻吗,夫妻之间,这样的事,何必说的那么清楚。

    皇太极走后,大玉儿无心再听后文,请范文程先离宫。

    范文程离开书房时,忍不住又多看了一眼,数月不见,他明显地感觉到,玉福晋眼中的光芒越发厚重,若说初见时还有几分天真烂漫,如今都看不见了。

    的确,人都会成长,这并不是坏事,但玉福晋似乎长得太急,急得叫人心疼。

    范文程一恍惚,赶紧收回目光,匆匆离去。

    大玉儿在书房静坐了许久,虽然面前的书,一页一页地翻过,她不过是想做个样子,她知道在门外会有眼睛看着她,她的失意和悲伤,都会传到皇太极的耳朵里。

    其实这些日子,眼看着那些女人在凤凰楼里进进出出,她就在想,皇太极一定会顾虑,这样的时候来她的屋子,与她的亲热,会变了味。

    果然,她猜中了皇太极的心思,而皇太极也明白她。

    他们能心意相通,这一点大玉儿从不怀疑,可她现在有个改不掉的坏毛病,什么事都要算上姐姐,她很想知道,皇太极是怎么向姐姐交代。

    多可笑。

    “苏麻喇,是我自己不好吧,庸人自扰。”大玉儿忽然出声,苏麻喇停下手里抄字的笔,抿了抿唇道,“主子,其实也没什么”

    大玉儿茫然地看着她:“什么意思?”

    苏麻喇说:“不开心就不开心,不开心了,回过头又要为了自己不开心而自责,那活得多累啊?”

    大玉儿一愣,苏麻喇笑眯眯地说:“如果连自己都不接受自己的情绪,还怎么指望别人?”

    “好像挺有道理嘛。”大玉儿嗔笑,伸手揉揉苏麻喇的脑袋,“越来越聪明了啊,带你来念书,来对了吧。”

    苏麻喇说:“那我宁愿跟着大格格绣花的”

    她说出口,立马捂住嘴,大玉儿可不饶她,往腰里掐,痒得苏麻喇连声求饶:“格格,我不敢了不敢了。”

    大玉儿理顺了情绪,便离了书房,来向哲哲请安,哲哲怎么舍得怪她,就知道为了纳喇氏,为了娜木钟,她心里不痛快。

    若说从前是自己逼着玉儿生儿子,难道她自己真的就不想吗,玉儿一定也希望,是她和皇太极的儿子,来继承这个江山。

    海兰珠带着孩子们过来了,故意笑道:“真是稀客,我都好几天没在姑姑这儿见到你了,我们都说,你在忙学问呢?”

    大玉儿不服气地贴着姐姐,要挠她痒痒,海兰珠立刻求饶,两人咬耳朵说着悄悄话。

    见她们姐妹亲厚,哲哲好不欣慰,可偏偏这么好的时候,皇太极派人来传话,说是接到吴克善的来函,是要来向哲哲请安,大抵过了年再走。

    海兰珠的神情顿时黯然,拥着孩子坐到一旁,不说话了。

    哲哲也不好说什么,劝解几句,就让她们退下。

    回到侧宫,海兰珠拉着妹妹的手说:“玉儿,我不想见吴克善,玉儿你记着,将来就是我死了,也不许他来祭奠我。”

    大玉儿捂着姐姐的嘴,急道:“胡说什么呢,腊月里不说些吉祥的话。”

第163章 我们一定会有儿子() 
“玉儿,我是认真的。”海兰珠眸光凝重,从这般娴静温柔的人眼中透出的恨意,叫人看着心颤,“玉儿,答应我,倘若姐姐将来死在你前头,你告诉大汗,别让吴克善进我的灵堂,别让他到我的坟前。”

    大玉儿眼窝一热:“我不要姐姐死。”

    海兰珠笑道:“人都会死的,但我现在要好好活着,活得长长久久的,我只是这么一说罢了。”

    “说也不要说”大玉儿垂下眼眸,“反正,不要说。”

    “不说了。”海兰珠鼻尖泛酸。

    “我去同大汗讲,叫吴克善来磕了头就滚,往后没事儿别往盛京跑。”大玉儿转身就要走。

    海兰珠拦下道:“罢了,大汗必然也有政务上的事要交代,我不见他就好。”

    数日后,科尔沁的人到了,吴克善带着家眷进宫向哲哲请安,在凤凰楼下见到了大腹便便的娜木钟。

    娜木钟还在察哈尔林丹汗身边时,曾见过吴克善,时移世易,多年前的他们一定也想不到,会有今日的光景。

    看见吴克善眼睛里溢出藏不住的愤怒,娜木钟心中很得意,她会好好守着自己的命和孩子,毕竟谁笑到最后,谁才是赢家。

    吴克善怒气冲冲来到清宁宫,只有哲哲和阿黛在殿中,他一愣,冷声道:“姑姑,大玉儿和海兰珠呢?”

    哲哲冷笑:“她们都是大汗的侧福晋,我想你还是放尊重些好,直呼名讳?科尔沁还没有和大金平起平坐吧。”

    吴克善胸中一闷,憋着一口气行礼,阿黛请女眷们到另一边喝茶休息,只留姑侄俩在跟前说话。

    “姑姑,您也不必挖苦我,我一切都是为了科尔沁,和您的心意是一样的。”吴克善道,“她们恨我不要紧,可不能不为了科尔沁着想,我听说除了娜木钟,又有一位庶福晋怀孕了?为什么大玉儿没有动静,为什么海兰珠那么受宠也不行?”

    “海兰珠为什么不行,你问我?”哲哲气势逼人,“你最好收敛一些,想清楚海兰珠如今的地位,她不报复你,是她心善,是她还有一丝亲情,换做玉儿,你早就埋在地底下烂透了。”

    吴克善眼珠子瞪得像铜铃,浮躁地晃动着身体。

    哲哲冷然道:“更不要惹怒大汗,科尔沁不是只有你吴克善一人,你死了,对科尔沁而言,不会有任何影像。”

    吴克善心中一慌,不自觉地朝后退了几步,闷了半晌,依然不甘心:“可是姑姑,这样下去,我们还有什么指望?”

    哲哲道:“我自然有算计,你老老实实回去守着科尔沁,养更多的牛羊,建更多的军队,科尔沁若自身羸弱不堪一击,就算有十个儿子等着继承大金,也保不住你们,好自为之吧。”

    这会儿功夫,大玉儿带着海兰珠,在七贝勒阿巴泰府中游玩,齐齐格抱着东莪姗姗来迟,七福晋道:“还是玉福晋面子大,平日里我们想请齐齐格来坐坐,请也请不动的。”

    齐齐格将东莪递给海兰珠,坐下道:“嫂子这样说,我下回可更不敢来,您说说,哪回您请我来,我不来的?别家也罢了,我是不大乐意去的,可七嫂叫我,我走得比谁都快。不过是如今家里多了个小丫头,方才临出门了,闹得不可开交,叫我团团转。”

    海兰珠逗着怀里的东莪,小丫头一双眼睛跟天上的星星似的,那长长的睫毛一闪一闪,这么一丁点儿,就美得迷人。

    “这孩子长得可真好。”齐齐格叹道,“你们说,她的亲娘,该多美啊。”

    七福晋笑道:“齐齐格你别总这么说,听嫂嫂的,就当她是你生的,只怕这孩子将来若听说自己不是你生的,该伤心极了。你把她养大,在她眼里就是天,生母到底是谁到底怎么样,她不会在乎。”

    齐齐格伸手戳了戳东莪的小脸:“小丫头,听见了吗?”

    她们坐着吃茶说闲话,听大玉儿讲上古传说,谁也不提吴克善来不来。纵然不是人人都知道海兰珠曾被吴克善下药堕胎伤了身体,当初城外蒙古包里苏赫巴险些强…暴海兰珠的事,宗室里的人多少是听说些。

    七福晋算是兄弟妯娌里头,讨喜的一位,明知道她们为什么今天来做客,不该问的话,都放在心里了。

    妯娌之间聊得正高兴,家仆带着孩子来,是七贝勒的第四子岳乐,刚从学堂回来,特地来向婶婶们请安。

    岳乐是七福晋三十多岁后才生下的儿子,七贝勒子嗣稀薄,她很是宝贝这个儿子,而在宗室子弟的学堂里,岳乐常常得到先生的嘉奖,皇太极因与阿巴泰关系亲密,自然也很疼爱这个侄儿。

    “岳乐长这么高了。”大玉儿比划着,“十几岁了吧?”

    “才十岁呢,个儿是高,都说像先汗。”七福晋看似谦虚,句句透着骄傲,“我就怕他光长个儿,不长脑子。”

    齐齐格说:“您何必装呢,谁不知道岳乐念书好,大汗都夸来着。”她对孩子笑道,“婶婶今日出门着急忘了,你十四叔上回带回来的兵器里头,有几把小短刀,说是要留给你的,过些日子,婶婶再给你送来。”

    七福晋听了很欢喜,命儿子:“还不快磕头谢谢婶婶和你十四叔?”

    岳乐磕了头,起身来满眼憧憬地看着海兰珠怀里的东莪,海兰珠便招呼他:“来瞧瞧,这是小妹妹。”

    海兰珠把着他的手,教他如何抱孩子,看着岳乐的模样和个头,倘若她的儿子还活着,也要十岁了。

    老天像是和她开了一个大玩笑,她曾经和亡夫那样恩爱和睦,却没能留下一个孩子,那些孩子们,像是预见了父亲的早逝,早早地先去等他了。

    大玉儿见姐姐眼底有哀伤,知道她在悼念自己的孩子,十分心疼,之后一道去园子里散步时,一直紧紧握着她的手,把海兰珠冰凉的手指捂得暖暖的。

    这天夜里,皇太极还是摆宴招待了科尔沁的来客,然只有男宾,女眷一概不列席,如此大玉儿和海兰珠不出席,谁也不会觉得奇怪。

    吴克善在盛京逗留了三天,见皇太极毫无挽留之意,悻悻然带着家眷回去了。走之前来向哲哲请辞,撂下话说,若是一年内大玉儿和海兰珠再无动静,他会继续送女人来盛京。

    这些话,哲哲如实转达给了海兰珠和大玉儿,毕竟她的立场,也希望科尔沁能尽快有希望。

    说是逼迫也好,说是恳求也罢,哲哲可以帮她们避开吴克善,可她们肩负的命运,避无可避。

    大玉儿冷笑:“姑姑,科尔沁的女孩子,来得及生,来得及长吗?”

    那一夜,皇太极在大玉儿屋子里歇息,将行云雨时,大玉儿心里一片冰凉,如何也撩…拨不起来。

    皇太极见她可怜,舍不得用强,搂在怀里说:“好了好了,我们睡。”

    大玉儿轻轻嗫嚅:“对不起。”

    皇太极温和道:“反正过些日子你就好了,别叫我招架不住便是。”

    大玉儿在他胸前蹭了蹭,信心满满地说:“大汗,我们一定会有儿子。”

    “那是自然。”皇太极毫不怀疑。

    “我那天在七七贝勒家,见到岳乐,那孩子知书达理,长得也俊。”大玉儿问道,“说起来,岳乐念书这样好,还比叶布舒和硕塞大些,为什么不让他进宫来上课,也能带带叶布舒和硕塞。”

    皇太极摇头:“让岳乐进宫,其他家的孩子呢?你知道我现在有多少侄儿和侄孙子吗?”

    大玉儿笑了,皇太极叹气:“不能厚此薄彼,也不能让他们都进宫,只能这样了。”

    “那么让叶布舒和硕塞去宫外念书呢?”大玉儿说,“把他们丢到兄弟里去,或许有了竞争,就长进了。”

    皇太极摇头:“他们年纪小,我怕他们在外头乱说话,又怕他们学了什么我不知道,说来说去,也怪我不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