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宫檐-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夜里,玩累了的东莪呼呼大睡,苏麻喇来将蜡烛吹灭,检查地龙是不是够暖和,大玉儿歪在炕头,懒洋洋地看着她说:“宫里没念叨我们?”

    苏麻喇道:“怎么没念叨呢,奴婢还被皇后娘娘叫去问,为什么不一道跟着呢。”

    “我还以为”

    “以为什么?”苏麻喇问。

    大玉儿慵懒地翻个身,确认雅图在一旁打呼噜,浑身暖烘烘的气息,这才说:“我以为这宫里,已经没人在我,已经都看不见我了。”

    苏麻喇看着她,没张嘴,反正不论格格决定选择过怎样的人生,她都会陪到底,笑一辈子也好,哭一辈子也罢,她不离不弃。

    然而几天后,马场里的欢乐,被添油加醋变了十八般花样传出来,不知那些人是冲着多尔衮,还是冲着庄妃,说得很难听,哪怕齐齐格和东莪也在,连齐齐格都被说是给丈夫打掩护,好方便他和庄妃翻云覆雨。

    过去还只是说些私会啊私交之类的暧…昧言辞,如今大喇喇地直接“上…床”了,要多难听有多难听。

    这日雪霁天晴,大玉儿带着苏麻喇往书房去,遇上了从十王亭过来的多尔衮几人,多尔衮显然不愿给玉儿添麻烦,故意避开几步,抱拳行礼后就要离去。

    “睿亲王,请留步。”可大玉儿却主动喊下了他。

    多尔衮微微皱眉,把心一定,转身来走到大玉儿的面前。

    其他人都自觉地退开了几步,自然难免有好事者,偷偷打眼看。

    “齐齐格和东莪没事吧,有没有着凉发烧?”大玉儿和气地问候着,“东莪那日玩疯了,夜里闹腾吗?”

    多尔衮道:“她们一切安好,只是东莪尝到了甜头,日日闹着要出门玩耍,齐齐格不答应,母女俩在家里纠缠。”

    大玉儿欣然:“那就进宫来,小姐姐们都在盼着她呢。”

    “是。”多尔衮应道。

    “此外,还有一件事,我要向你说明。”大玉儿道,“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一直没机会向你说,就是大公主省亲宴那天,我和多铎偶遇,你知道吗?”

    多尔衮蹙眉,沉声道:“臣知道。”

    大玉儿淡淡地说:“我不小心撞上他,他却故意将我推到,还动手轻薄,出言羞辱,说我最会勾…引男人。我不知道他是信口胡说,还是意有所指,你是不是把那些事,告诉他了?”

    多尔衮大骇,目光如冰,惊恐而心疼地看着大玉儿,半天只憋出一个字:“我什么都没说,但是他似乎察觉到了。”

    大玉儿莞尔:“我就说嘛,你不会的。”她松了口气似的,继续说道,“多尔衮,我不是要挑唆你们兄弟的感情,我只是希望将来若是可以,烦你管束一下多铎。多的话,就不明说了,想必你都是明白的,你们兄弟都是大清最了不起的将军,本该受万世景仰,而不要为了不必要的女人沾上污名。”

    多尔衮垂眸道:“你不是不必要的女人,也绝不是什么污名。”

    玉儿不以为然:“我在说多铎。”

    多尔衮抬起眼,看见了明朗而洒脱的笑容,大玉儿道:“让齐齐格抱东莪进宫吧,姑姑很想东莪呢。”

    “是”多尔衮抱拳,往后退开几步,玉儿便从容大方地带上苏麻喇,往她的书房去。

    可是那天下午,大玉儿突然得到尼满的传话,说皇上要将崇政殿后面的屋子挪为他用,如今格格们已经都不念书了,这两间书房要暂时停下。

    大玉儿默默地收起面前的书,坦然地问尼满:“这些书,我可以带走吗?”

    尼满低头弯腰,根本不敢直视她:“能,当然能。”

第250章 不过,她不后悔() 
大玉儿举目将书房里的一切,缓缓再看一眼,之后便命苏麻喇和宫女们将书本笔墨都收拾起来好带走。

    她独自一人走出屋子,回她可以待着的地方,在进入内宫的凤凰楼下,遇见了大腹便便的娜木钟,为了将来好生养,她到底还是出来走动了。

    如今娜木钟的大儿子去察哈尔做了王,她在内宫的地位就更稳固,察哈尔可以为大清养马放羊,做不用朝廷费心就能养出良驹肥羊的天然牧场,而皇太极要做的,仅仅是把这个女人好好养在宫里。

    后宫存在的意义,一则为皇帝开枝散叶,再则是为朝廷有所贡献和牵绊,最要不得的,就是真情实意,大玉儿参透的太晚了,又或者一辈子也参不透。

    不过,她不后悔,也没得后悔。

    宛若当年赛音诺颜氏避让大玉儿,大玉儿也不得不从台阶上退下来,将路让给娜木钟,

    娜木钟不会像扎鲁特氏那么蠢,和大玉儿明着敌对,可偏偏身边有个蠢货,丽莘搀扶娜木钟上台阶时,故意往大玉儿这边靠,像是不经意地用手肘顶了她一下,而后大声夸张地说:“庄妃娘娘,您退开些吧,万一撞着贵妃娘娘怎么办?”

    夏天那会儿,丽莘和自己说话还大气不敢喘,几个月一过,自家主子腰板硬了,她也跟着硬了,再有大概便是如今宫里上下都知道,永福宫失宠了。

    娜木钟倒是有些尴尬,呵斥丽莘:“休得无礼。”可语调一转,话里有话,“庄妃娘娘也是你等奴才能大声说话的吗?”

    大玉儿淡漠地一笑,让得远一些,欠身恭送娜木钟进宫。

    此时苏麻喇收拾好了书房赶来了,远远就看见这光景,一脸愤怒地上前搀扶主子:“格格,她们没把您怎么样吧。”

    “能把我怎么样?”大玉儿嗤笑,挽着苏麻喇的手说,“回去吧,我刚才书看了一半,心里痒痒呢,回去接着看。”

    几天后,所有人都知道,皇帝停了庄妃的书房,这事儿从刚开始像是闹着玩,到后来各色各样的文武大臣进宫为庄妃娘娘讲学,到如今说停就停下来,不论帝妃之间是为了什么缘故,可在外人口中,就变成了坐实多尔衮和庄妃偷情的证据。

    至于九阿哥福临,打从一出生起,就没人把他认作是永福宫的孩子。

    倘若八阿哥还在,他可能仅仅是庄妃的儿子,但八阿哥没了,女眷们又说每回进宫都见宸妃带着孩子,九阿哥仿佛已经默认是关雎宫或是清宁宫的儿子,同时也注定了将来的东宫之位。

    只是如今,难听的话经过各种演变,甚至有人怀疑起了九阿哥的血统。

    哲哲查出了几个将内宫之事往外说的宫人,当众杖毙,唬得宫人们再不敢胡言乱语,事后皇太极在清宁宫用早膳时,却对她说:“不必理会这种流言,朕和玉儿都不在乎。”

    哲哲什么话也没说,她倒是很好奇,皇帝用什么样的心情说着“朕和玉儿”这几个字。

    除夕前,齐齐格进宫送贺礼,走过永福宫窗下,大玉儿正跪坐在炕上写大字,炕上铺满了一张张大福字,抬头看见外面有人影,便问:“是谁?”

    齐齐格从门里走进来:“我呀,看着身形认不出来?”

    大玉儿说:“你有什么特别的,我要一下子就认出你?”

    齐齐格扬眉:“多尔衮就能一下子认出我。”

    大玉儿却问她:“我写的福字,你要不要?”

    齐齐格促狭地转身,对苏麻喇道:“我要你写的,你比家主子强。”

    “滚滚滚。”大玉儿抬手赶人,“姐姐和姑姑都在清宁宫呢,福临也在。”

    “东莪已经过去了。”齐齐格说,“我来陪陪你,谁叫你怪可怜的。”

    大玉儿将笔尖蘸满墨水,稳稳地落笔,一横一竖一撇一捺,利落而有力,浑圆大气的福字落在纸上,连齐齐格都赞:“这个好,我要了。”

    大玉儿却笑道:“你又说我可怜,怎么了,外头有更新鲜的话了吗?”

    齐齐格不屑:“还能说什么,是不是再过些日子要说,我每回进宫,是为了伺候皇帝?”

    大玉儿白她一眼:“没羞没臊,姑姑可恼着呢,上回杖毙了两个奴才你知道吗?”

    齐齐格则轻声道:“正月里,皇上就要发兵打明朝,你知道吗?”

    “不知道啊。”大玉儿漠然道。

    说来,她都不记得上回和皇帝说话是几时,如今也没有大臣进宫来给她讲课,范文程和索尼前阵子倒是给她送了腊月的贺礼,信函中也仅仅是问候庄妃娘娘吉祥,不敢提紧要的事。

    “雅图的婚礼怕不能大操大办,到时候一辆马车送走完事儿了。”齐齐格叹道,“多尔衮讲,这一仗是要往死里打,不打得明朝趴下,他们是不会回来的。”

    大玉儿问:“李自成现在怎么样了?”

    反叫齐齐格愣住:“你也知道李自成?”

    那日齐齐格回到家中,向丈夫提起白日里和玉儿的对话,说玉儿要她提醒多尔衮,别忘了那个李自成。

    之后会有两种局面,有可能李自成趁机推翻朝廷,也有可能为了名族大义共同抗清,大清军队别一股脑儿地打进去,要大胜仗,也要保存实力。

    这些事,多尔衮必然是已经想到了,可他很惊讶,玉儿竟然能对军事也有所见解,齐齐格叹道:“这都是皇太极教给玉儿的吗?难怪他要收回来了,再这么下去,大清真的要出个武则天不成。”

    多尔衮看似不经意地问:“书房还停着?”

    齐齐格哎了一声:“玉儿曾经那么爱皇太极,终究还是淡了。”

    “宸妃呢?”多尔衮问。

    “海兰珠姐姐一切安好,你知道,姐姐她是最会顺应环境改变心境的人。”齐齐格说,“她好像完全接受了这种状态,和往日一样,不喜不悲大大方方,叫人看着很舒坦。想来皇太极,就是喜欢她这样吧,相比之下,大玉儿就像个刺猬,瞧着可爱,却满身的刺。”

    “宸妃,也是为了皇太极,就像你为了我什么都能委曲求全。”多尔衮道,“面上看着一切安好,心里未必真的好。”

    齐齐格眯眼打量丈夫:“怎么突然夸我,你做亏心事了?”

    “胡闹”多尔衮嗔道,“明年将是关键的一年,齐齐格,你在家要保重,等我凯旋归来。”

    齐齐格庄重地答应:“大将军,我等你回来了,也请大将军保重。”

    转眼便是崇德六年的正月,今年皇帝无心再悼念他的八阿哥,在元旦朝贺上,誓师攻打明朝,即日发兵南下,多尔衮豪格都为先锋部队,当日便离京。

    内宫里,哲哲召见所有后宫女眷和外命妇,为了大清这一战,宫内和宗亲贵族之中,禁止一切声乐嬉戏,节约用度,一切都为了前线将士。不论是内宫还是宅邸,不得有女眷明争暗斗搬弄是非,任何给皇帝和朝廷添乱的人,她都将严惩不贷。

    女眷们散去,大玉儿和海兰珠最后离开清宁宫,正商议着一会儿去谁的屋子里,尼满从崇政殿赶来,大玉儿见这光景,很自然地让开了些,皇太极莫不是找姑姑,便是找姐姐,她转身就走开了。

    尼满却追上来:“庄妃娘娘”

    大玉儿停下脚步,面无表情地看着她。

    这些日子,尼满但凡找庄妃,就没什么好事,停了书房那一回,尼满真是心都在打颤,今天总算,能有一件好事了。

    “皇上请您带着九阿哥去书房。”尼满道,“皇上已经在书房里等候。”

    大玉儿垂眸:“是去阿哥们的书房,还是”

    尼满道:“是去阿哥们的书房。”

    大玉儿释然一笑:“这就来。”

    崇政殿后,阿哥们的书房里,六阿哥、七阿哥都是乳母领来了,福临跟着大玉儿来,一进门就他就跑向皇太极。

    可是阿玛今天没有伸手抱他,大玉儿也赶上了几步,将儿子拉在身旁,冷着脸说:“福临,额娘才刚对你说什么?”

    小娃娃抿着嘴,看看边上一动不敢动的两个小哥哥,也老老实实地站下了。

    皇太极看向玉儿,四目相望,彼此都有些陌生,他道:“他们从今天起念书,福临从今晚起,不能再随你住在永福宫。”

    “是。”大玉儿淡漠地答应了,眼中没有一丝涟漪。

第251章 零落成泥() 
皇太极转身走进书房,乳母们向庄妃请示后,便将六阿哥七阿哥陆续送进去,福临走了几步,见额娘不跟着来,跑回来拉着大玉儿的手,奶声奶气地说:“额娘,走。”

    “福临,额娘不能跟你进去,这里面是书房,是念书学本事和规矩的地方。”大玉儿蹲下来,给儿子整一整衣襟,温柔地说,“额娘刚才跟你说好了不是吗?”

    福临撅着嘴,抓着玉儿的衣袖不肯松手,大玉儿轻轻将他的手掰开,含笑道:“福临乖乖的,下了书房,额娘就能陪你玩。”

    “额娘,我乖。”福临答应了,趴在大玉儿肩上,将母亲抱了抱。

    大玉儿也拍拍他的背脊,在儿子脸上亲了一口,便把他转向书房的门,轻轻推了一把,看着他跨过门槛,迈着双腿跟进去。

    书房里传来见礼的动静,大玉儿便直起身,转身离开了。

    皇太极负手立在书房一侧,看着儿子们向先生行礼,忽然听得门外传来惊呼声,他转身出来看,只见大玉儿摔倒在门前。

    他疾步走上前,可不等他赶到玉儿身边,玉儿自己扶着门边宫女的手站起来,抖一抖雪氅上沾的雪,头也不回地走了。

    皇太极又跟了几步出来,福临的嬷嬷宫女都留下了,大玉儿只能独自离去。

    她走得很快,带着几分决绝的冷酷,孤零零的身影,仿佛无惧严寒,无惧这世间所有痛苦。

    然而寒风扬起她的雪氅,露出瘦弱的身影,在这冰天雪地里,叫人忍不住想要保护她。

    皇太极伸出手,但他再也抓不到眼前的人。

    曾经能在他怀里撒娇哭闹的人,就这么生生的分离了,可他知道玉儿在想什么,她完全照着自己的吩咐,照着她自己的心意活着。

    他们选择了平行的路,朝着同一个方向而去,正因为是平行的,强行相交只会让彼此都痛苦。

    玉儿的这一生,他辜负了。

    回到永福宫,大玉儿命宫人将福临的东西都收好,皇帝已经另外给阿哥们安排了殿阁居住,往后福临将和六阿哥七阿哥住在一起,不会再有任何特殊的待遇。

    哲哲听得动静赶来,皱眉问玉儿:“怎么回事,之前只说到了三岁念书,没说要搬出去住,这是闹的哪一出。”

    大玉儿默默地收着福临的小衣裳,什么话也没说,海兰珠同样跟了过来,不知如何是好地站在门前。

    哲哲转身问她:“你可知道缘故?”

    海兰珠茫然地摇头:“姑姑,我不知道,皇上没提过。”

    哲哲难得沉不住气,转身要去找皇帝问清楚,大玉儿赶来拦着她:“姑姑。”

    拦是拦住了,可她什么都没说,哲哲心疼地看着她,僵持了许久,终是软下来:“罢了,我会派人照顾好福临,绝不会让任何人伤害他。”

    “有姑姑在,我不怕。”大玉儿微微一笑,转身继续带着苏麻喇收拾东西,原本因为孩子们而连自己的东西都无处放的柜子里,已经空了一大半。

    雅图今年就要远嫁,孩子们一个接着一个离开她,很快,她就会变成孤零零的一个人。

    不,她还有苏麻喇,还有姑姑。

    大玉儿关上了柜子的门,转身见哲哲和海兰珠还在,笑问:“要留在我这儿喝杯茶吗?”

    “走吧。”哲哲深吸一口气,昂首离开了清宁宫,海兰珠在门前驻足回眸,和妹妹目光交汇,可玉儿的眼眸是空的,仿佛对任何事都不会再有悲喜。

    正月末,八阿哥的忌日,皇太极挤出时间来陪伴海兰珠去皇陵祭奠儿子,在皇陵时得到了前线大捷的战报,皇帝的脸上也在长久的沉闷后露出几分笑容。

    他们并肩上山,爬到山顶时,海兰珠尚好,皇太极却是一阵晕眩,不得不坐在山石上休息。

    海兰珠紧张地守着他,皇帝不以为然,淡淡一笑:“岁月不饶人,朕不愁,人都会老的。趁着还年轻,把想做的事努力去实现,才不枉一生。”

    “是。”海兰珠笑道,“跟着你,我也不枉此生,来到盛京后的每一天,都过得很扎实,都可以在将来老去时,细细回味。”

    皇太极轻抚她的面颊,奋力站起来,拉着海兰珠的手往前走:“朕还有的是劲。”

    海兰珠展颜,紧紧跟随,这一生不论能走得多远,她都会勇敢地走下去。

    初春时节,娜木钟顺利分娩,如愿以偿生下了小皇子。

    但皇帝紧盯着前线战事,哲哲不屑这个来路不明的小畜生,且早在正月时,就下旨禁止一切声乐余兴之事,因此进宫来贺喜十一阿哥诞生的人寥寥无几。

    甚至于,娜木钟分娩后,还没来得及多看一眼儿子,乳母嬷嬷们就将小皇子抱走抚养,她这才知道,从今年开始宫里有了新规矩,皇子公主一律不得跟随生母抚养,怪不得正月里,九阿哥就从永福宫搬走了。

    这样一视同仁的规矩,娜木钟也不敢有异议,可她多留了一个心眼,还未出月子时,就强行出门,趁皇太极在清宁宫用早膳,海兰珠也在一旁的时候,说是将十一阿哥托付给皇后,请皇后多多照顾。

    如此,十一阿哥若有闪失,便是皇后失责,哲哲心里清楚得很,冷幽幽地含笑看着她:“贵妃放心,十一阿哥也是我的孩子,我自然会好好照顾。”

    皇太极冷漠相待,娜木钟离开后,他对哲哲说:“不必费心,让宫人照顾就是了。”

    哲哲傲然:“后宫的事,皇上也不必费心,臣妾会替您看管好。”

    皇太极颔首不语,匆匆用了早膳,离开内宫时,迎面遇上了从阿哥所归来的大玉儿,她规规矩矩地站在阶下,等皇帝先行。

    曾经她欢笑着追出来,拿着剪子为自己剪掉帽穗上的抽丝,自己的任何事细枝末节都在她眼睛里,她的眼睛里除了孩子就是自己。

    但如今,她连多看一眼自己,都不愿意。

    “这么早,去哪里了?”皇太极问。

    “福临闹肚子,昨夜不安生,我早晨去看了眼。”大玉儿垂眸道,“今天已经向书房告假,让他歇一天,正要去向姑姑禀告。”

    “嗯。”皇帝道,“必定是吃多了,这个年纪最贪嘴,告诫乳母们不能一味由着他。”

    “是。”大玉儿答应,余光瞥见皇帝的龙袍晃过,知道他走开了,便也抬头要走。

    可皇帝的背影,却在她眼前猛烈地一晃,大玉儿下意识地上前搀扶住了皇太极,他们的手久违的交叠在一起,和海兰珠不同,玉儿的手永远都是暖和而柔软的,皇太极目光深深地看着她。

    只是,她连一声问候都没有,在皇太极站稳后,就立刻退开,低眉垂首坚定地冷漠着。

    皇太极苦笑,调整了呼吸后,负手往崇政殿而去,彼此渐行渐远,他没有回头,大玉儿亦如是。

    这日下午,海兰珠和大玉儿一道来看望福临,生病的孩子十分黏人,见了海兰珠便是再也不肯撒手,软乎乎地说他不想上书房,说先生太严肃,说他前天被皇阿玛打了手心。

    海兰珠如今隔几天才能见一次福临,自然是疼得不行,他要什么都应着他,唯有不去书房这件事,姨妈也爱莫能助。

    日落前,姐妹俩不得不离去,福临在门里哭得伤心,海兰珠忍不住,急匆匆地跑开了。

    大玉儿跟出来追着姐姐,她有一瞬动了心神,想问问姐姐皇帝是否身体不适,可她忍下了,既然抽身而出,再不能陷进去,反反复复,对每一个人都是折磨。

    时光飞逝,四月下旬,大清与明朝两军战于乳峰山,战况胶着,数日后传来消息,清人兵马死伤甚多,清军失利,几至溃败。

    尼满的手下飞奔进内宫,海兰珠在宫檐下侍弄花草,只听得说:“皇上险些晕厥,宸妃娘娘,请去崇政殿。”

    海兰珠丢了手里的东西,便是疾步而去,娇嫩的花朵被她踩在脚下,碾得稀碎如泥。

第252章 皇上,您御驾亲征去吧() 
清军溃败,皇太极因急怒晕眩以致跌倒,海兰珠赶到时,他已然清醒,立刻便要宣召大臣,拒绝了海兰珠的照顾和随之而来的太医。

    文臣武将在崇政殿内外进进出出,海兰珠在门下守了两个时辰皇帝也不见她,最终被哲哲接了回去。

    此番战役大清军队本是雄心壮志,谁知明朝亦是釜底抽薪拼死一搏,年轻骁勇的洪承畴吴三桂等,带领明朝将士,给了清军沉重一击。

    自那一日后,前线战事吃紧,朝堂气氛压抑,皇太极终日愁眉不展,茶饭不思。

    内宫之中,哲哲管束女眷,免去晨昏定省,除伺候茶饭的宫女之外,其他人一概不得擅自离开自己的住所。

    海兰珠每日带着宝清为皇太极送饭送药,走过宫道,无不冷冷清清,连个人影都见不着,她来盛京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见到这样的光景。

    皇太极几乎就住在了崇政殿里,偶尔才回凤凰楼睡一觉,大部分时间在崇政殿的偏殿歪着打个瞌睡,又或是去后院书房里,站在小阿哥们的窗外,看着他们不解其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