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历代赋评注-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西都宾、东都主人:虚拟的人物。作者作此赋是在东汉的都城洛阳,赋又肯定以洛阳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正确,而驳盛赞西汉建都长安之侈靡,故以主东都者为“主人”,以主西都长安者为“宾”。

    [2]皇汉:大汉。此处指西汉开国之时而言。诗小雅楚茨传:“皇,大也。”初经营:指西汉开国之时。经营,规划,创业,修建。都:建都。此处用为动词。河洛:黄河洛水一带。此指黄河洛水之间的洛阳。

    [3]辍(chuo):止。康:安定,此处指定都。此句说:中止了原来的打算,没有在洛阳定都。

    [4]寔用西迁:因此西迁。寔(shi):是。用:因为。上都:首都。此处指长安。书禹贡:“雍州厥土上上。”居天下之上,故云“上都”(参李光地说)。即下文所云“九州之上腴”。

    [5]故:过去的事情,传说的情况。制:规模,体制。

    [6]摅(shu):抒发。蓄念:早就产生的想法。

    [7]发:表达,发泄。幽情:深沉的感情。

    [8]博:广博。此处为使动用法。皇道:大的道理。此句说:以开国定都的大道理增长我的知识。

    [9]弘:扩大。论语卫灵公:“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汉京:指长安。此句说:以西都长安的宏伟景象来开拓我的眼界。

    [10]雍州:古九州之一。书禹贡:“黑水西河,惟雍州。”周礼夏官职方氏:“乃辨九州之国正西曰雍州。”当今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及内蒙古之额济纳一带。

    [11]左:东面。古人言地理方位之左右,皆以人面南时方位而言。据:依靠。二崤(yáo):即崤山,又作殽山,亦名嵚崟山,在河南洛宁县西北。山分东西二崤,东崤长坂峻阜,只能单东而行。西崤多石板,更为险绝。故称“二崤”。阻:险阻。

    [12]表:本义为标识、标志,或测量日影的标杆。引申为卓立、特出。此处为树立、耸立之义。此句言:又耸立着华山、终南山。华山在陕西省渭南县境。终南山在西安市南。

    [13]右:指西面。界:接。褒斜:褒斜谷,在陕西省西南,南口曰“褒谷”,北口曰“斜谷”,总长约470里,是沿褒水、斜水所形成的河谷,为入川要道。道路险阻,古时绝壁处架以栈道,亦曰“褒斜道”。陇首:即陇山,又称陇坻、陇坂。在今陕西陇县以西,古代为陕甘要隘。

    [14]带:带子。此处为意动用法。洪河:黄河。“洪”为大的意思。泾渭之川:泾水和渭水。川,河流。此句后原有“众流之隈,汧涌其西”八字,而后汉书本传所录无此二句,且文选中此八字李善无注。上文已言“右”即西面。且左、右各二句,文句相侔,则此二句当为后人所加,今删。

    [15]华实之毛:开花结果的草木。毛,指草木。左传隐公三年:“涧溪沼沚之毛”注:“毛,草也。”又昭公七年:“食土之毛。”注同。九州:上古将华夏之地划为九州。书禹贡九州为:冀、豫、雍、扬、兗、徐、梁、青、荆。周礼夏官职方氏无徐、梁,有幽、并;尔雅释地无青、梁,有幽、营。大同小异。上腴(yu):最肥沃的土地。

第79章 西都赋并序(2)() 
[16]阻:险阻。隩(ào)区:深邃安全之地。“隩”后汉书班固传作“奥”,李贤注:“深也。”李善注引说文曰:“隩,四方之土可定居者也。”今本说文作“墺”,是“隩”、“墺”、“奥”字本可通。

    [17]横被:广泛覆盖。五臣注:“横被,广被也。”六合:四方上下。

    [18]三成帝畿(ji):曾成为周、秦、汉三个王朝的都城。古称天子所领之地为畿,方千里之地亦曰畿。帝畿,京城所在之地。

    [19]龙兴:以帝王之瑞而兴。虎视:以武力而窥中原,有吞天下之心。

    [20]仰悟东井之精:悟,醒悟,理解。汉书高帝纪言沛公至灞上,正值五星聚于东井。东井,星名,即井宿。精,指聚于东井的五星。陈馀传甘公又云:“东井者,秦分也,先至必王。”然而据魏书高允传五星聚于东井在汉王元年三月,非十月。故所谓正值五星聚于东井乃是附会之言。

    [21]协:符合。河图之灵:河出图的灵瑞。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书顾命孔传谓河图即八卦,郑玄以为帝王圣者受命之瑞。此句说:俯察大地,有灵瑞之图出于河。

    [22]奉春:奉春君,即娄敬。汉书高帝纪言,高祖西都洛阳,戍卒娄敬求见,劝高祖曰:都于洛阳不便,不如入关,据秦地山川之固。高祖问张良,张良也因而劝高祖入关,于是当日驾车西行,而拜娄敬为奉春君,赐姓刘。事又见张良传娄敬传。留侯:张良被封为留侯。演成:引申推演而论证成。

    [23]天人合应,以发皇明:天人相互感应,来启发我皇的英明决断。此处“天”谓五星聚井的符应,即天命;“人”指娄敬、张良的建议,即人意。明,圣明。

    [24]眷顾:回头看。“惟”字无义。诗大雅皇矣:“乃眷西顾,此惟与宅。”二句由皇矣化出,句义相近。二句说:高祖眷恋关中,回首向西,因此建都关中。

    [25]睎(xi):远望。秦岭:指长安的南山。西征赋注引三秦记:“长安正南秦岭,岭根水流为秦川,一名樊川。”包括今终南山、太一山等。睋(é):望。玉篇引公羊传注:“睋,望也。”(不见于今本)亦远望、远眺之义。北阜:指长安以北诸山。李贤注:“即今三原县北有高阜,东西横亘者是也。”朱珔文选集释云:“今三原有嶻櫱山,与天齐原并在县西北,殆浑言之,以为北山与?三原县又在长安之北,故此云’睋北阜‘也。”又云:“诗小雅称南山,又有北山。锥指云:南山盖谓都南诸山,终南、太一在焉;北山谓都北诸山,九嵕、甘泉、嶻櫱等也。”

    [26]挟(xié):带,言其从旁绕过。沣(fēng):沣水。源出秦岭山,北流至今西安市西北,纳潏水,又分流而注于渭水。灞(bà):灞水,出蓝田谷,亦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据:依靠。龙首:山名。李贤注曰:“三秦记曰:’龙首山六十里,头入渭水,尾达樊川。‘在傍曰挟,在上曰据也。”

    [27]图:谋划,图谋。皇基:帝王的基业。

    [28]度:规划。李善注云:“小雅曰:羌,发声也。度与羌古字通。度或为庆也。”按:此句与上句为对句,“度”、“图”义近,为动词。李注非。宏规:宏大的规模。大起:指大兴土木,修建京城。上句就时间言,下句就空间言。

    [29]肇(zhào):开始。高:汉高祖。平:汉平帝,名衎,西汉最后一个皇帝。九岁立为嗣,由太皇太后王氏临朝,而大司马王莽秉政,为王莽所弑。

    [30]世增饰以崇丽:世世修饰,不断增加其豪华的程度。“增”、“崇”皆动词。

    [31]历:经历。延祚(zuo):西汉自高祖经惠帝、高后、文、景、武、昭、宣、元、成、哀、平共十二世,故曰“历十二之延祚”。

    [32]泰:同“汰”,奢侈。此句言其奢侈无所不至。

    [33]金城:形容城之坚固,如铜铁所铸,犹今言“铜墙铁壁”。雉: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34]呀:李善注引字林曰:“呀,大空貌,火加切。”篇中用作动词。按:即今“挖”字。古者“洼”、“涯”音同,犹“穵”、“呀”音同。“挖”字后出(见字汇补)。周池:绕城一周的护城河。池,护城河,所谓“城池”之池。渊:深潭。此用以比喻池之深。

    [35]披:开辟。三条之广路:李善注:“周礼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郑玄曰:’天子十二门,通十二子也。‘”城之每一面三门,则有东西三条大路,南北三条大路。此“三条”只就一个走向言之。若就全城而言则纵横六条大路,连十二门。故“三”或“六”之误(行书“六”之下部两点稍连,则似“三”)。广:宽阔。

    [36]通门:古者天子之都十二门,表示通十二子(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意谓昼夜十二时畅通无阻,故曰“通门”。

    [37]街衢(qu):四通八达的街道。洞达:通达。

    [38]闾:里门。阎:里中门。且:将近。

    [39]九市:李善引汉宫阙疏:“长安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40]货:货物、商品。书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疏:“货者,金玉布帛之总名。”论语先进:“赐不受命而货殖焉。”皇疏:“财物曰货。”隧(sui):市场上的通道。西京赋薛综注:“隧,列肆道也。”此句说:各种各样的货物,陈列在由通道划分成的各个销售场所。

    [41]“人不得”二句:形容街市上很拥挤,人在行走中难以回头看,车子调不过头。

    [42]阗(tián):同“填”,充塞。郭:外城。此句言城内全是人,市场甚至延伸到郭外。

    [43]百廛():各种店铺作坊。廛,李善引郑玄礼记王制注:“廛,市物邸舍也。”周礼地官戴师:“以廛里任国中之地。”孙诒让谓“廛里”皆居宅之称,分言之,则庶人、农、工、商等所居谓之廛,士大夫等所居谓之里。

    [44]红尘:繁华都市人马带起的尘土。四合:四面飞起在空中连成一片。

    [45]既庶且富:丰饶而富裕。庶,众多。

    [46]都人:都市的人,犹今言城里人。士女:成年男女。殊异乎五方:与其他各地之人大不一样。殊,很。五方,东、西、南、北、中。此处指各地。

    [47]游士:游人。此句言游人的服饰车乘超越制度,可与公侯相比。

    [48]列肆:各类商号店铺。李善引周礼注:“肆,市中陈物处也。”姬、姜:周代大姓。“姬”为周王族之姓,“姜”因太公之功而封为大国。此言商户之奢侈,超过贵族。

    [49]乡曲:乡里。本义指乡下。以其偏处一隅,故称“乡曲”。引申为乡里。豪举:后汉书班固传作“豪俊”,古抄本作“豪桀”。二句言乡里之豪俊乃轻死重义的游侠之杰出者。游侠:即史记游侠列传所记朱家、郭解一类轻死重义、不顾王法的人。

    [50]节:气节。原:平原君,名赵胜,赵之诸公子(诸侯王世子以外之子)。养宾客至数千人。尝:孟尝君,名田文,齐国贵族,封于薛,招致诸侯宾客、食客亦数千人。

    [51]亚:仅次于。这里有不相上下的意思。春:春申君,名黄歇,楚贵族,考烈王时曾为令尹,客三千馀人。陵:信陵君,名无忌,魏安釐王弟。致食客三千。以上“平原君”等皆封号。

    [52]连交:连接交往。合众:纠合徒众。

    [53]骋骛(wu):驰骋,奔逐往来。其中:都城之中。

    [54]若乃:如果。

    [55]浮游:李贤注:“谓周流也。”即漫游。近县:京都附近的县。

    [56]杜:杜陵(汉宣帝葬处),在长安南五十里。霸:霸陵(文帝葬处),在长安东南,去长安七十里。

    [57]五陵:谓长陵(高帝葬处)、安陵(惠帝葬处)、阳陵(景帝葬处)、茂陵(武帝葬处)、平陵(昭帝葬处)。俱在渭水以北,汉时俱徙人以置县邑,故下文云“名都对郭”。

    [58]名都:有名的城邑。对郭:城郭相望。言城邑之多。

    [59]邑居:修为城堡的大户宅第。相承:一个连着一个。

    [60]英俊之域,绂(fu)冕(miǎn)所兴:英才俊秀聚积的地方,为产生达官贵人之处。绂冕,古时的礼服,此处代指达官贵人。

    [61]冠:官吏的礼帽。盖:车篷。均为官吏绅士所能有。“如云”形容该处官宦绅士之多。

    [62]七相五公:指原居于或迁徙于先帝陵所的七位丞相、五位公侯。西汉时有迁徙官宦富贾大户于先帝陵所之制度,一则充陵墓之供奉,二则抑制地方势力而以为京师屏卫。七相据后汉书李贤注为:车千秋,本长陵人,武帝、昭帝时为丞相,封富民侯;黄霸,淮阳阳夏人,宣帝五凤、甘露间为丞相,徙家杜陵(李善注以为平陵者误);韦贤,鲁国邹人,宣帝本始、地节间为丞相,封扶阳侯,徙家平陵;魏相,济阴定陶人,宣帝时继韦贤为相,徙家平陵;平当,哀帝时为丞相,徙家于平陵;王嘉,平陵人,建平三年继王嘉为丞相;王商,涿郡蠡吾人,成帝初年为丞相,徙家杜陵。五公:亦指原居于或迁徙于先帝陵所的五位公侯,具体所指,说法不一。李善注:“张汤为御史大夫,徙杜陵;杜周为御史大夫,徙茂陵;萧望之为前将军,徙杜陵;冯世奉为右将军,徙杜陵;史丹为大将军,徙杜陵。”李贤曰:“五公,谓田汀荆ち耆耍徽虐彩牢笏韭恚旄滴究眨⒍帕耆耍黄疥涛就剑は臀笏韭恚⑵搅耆恕!保ㄉ蚯蘸蠛菏槭柚ぞ砣啤拔は汀钡痹啤拔ど汀保B老蜃⒂肜钌仆咚模ザ胖芏诱虐彩馈

    [63]五都:汉代以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为五都。货殖:经商生利。也指商人。此处为后一义。

    [64]三选:谓选三等人,即丞相三公、州郡豪杰、五都之富商。七迁:谓迁于七陵。汉书地理志云:“徙吏两千石、高訾富人及豪杰兼并之家于诸陵,盖亦以强干弱枝,非独为奉山园也。”充奉:承担供奉祭祀之责。陵邑:帝王陵园。

    [65]强干弱枝:加强朝廷力量而削弱郡国藩镇王公之势。隆:尊崇。上都:指长安。观万国:显示于整个天下。观,尔雅云:“示也。”

    封畿之内,厥土千里[1],逴跞诸夏,兼其所有[2]。其阳则崇山隐天[3],幽林穹谷[4],海陆珍藏[5],蓝田美玉[6]。商洛缘其隈[7],鄠杜滨其足[8],源泉灌注,陂池交属[9]。竹林果园,芳草甘木[10],郊野之富,号为近蜀[11]。其阴则冠以九嵕,陪以甘泉[12]。乃有灵宫起乎其中[13],秦汉之所极观,渊云之所颂叹,于是乎存焉[14]。下有郑白之沃[15],衣食之源。提封五万[16],疆埸绮分[17],沟塍刻镂[18],原隰龙鳞[19]。决渠降雨,荷插成云。五谷垂颖,桑麻铺棻[21]。东郊则有通沟大漕,溃渭洞河[22],泛舟山东,控引淮湖[23],与海通波。西郊则有上囿禁苑,林麓薮泽[24]。陂池连乎蜀汉[25],绕以周墙,四百馀里。离宫别馆,三十六所[26]。神池灵沼,往往而在[27]。其中乃有九真之麟[28],大宛之马[29],黄支之犀[30],条支之鸟[31],逾昆仑,越巨海,殊方异类,至于三万里[32]。

    其宫室也,体象乎天地[33],经纬乎阴阳[34]。据坤灵之正位[35],仿太紫之圆方[36]。树中天之华阙[37],丰冠山之朱堂[38],因瓌材而究奇[39],抗应龙之虹梁[40],列棼橑以布翼[41],荷栋桴而高骧[42]。雕玉瑱以居楹[43],裁金璧以饰珰[44]。发五色之渥彩[45],光焰朗以景彰[46]。于是左墄右平,重轩三阶[47]。闺房周通,门闼洞开[48]。列钟虡于中庭[49],立金人于端闱[50]。仍增崖而衡阈[51],临峻路而启扉[52]。徇以离宫别寝[53],承以崇台闲馆[54],焕若列宿,紫宫是环[55]。清凉、宣温,神仙、长年,金华、玉堂,白虎、麒麟[56],区宇若兹,不可殚论[57]。增盘崔嵬,登降炤烂[58]。殊形诡制,每各异观。乘茵步辇,惟所息宴[59]。

    [1]汉书地理志:“洛邑与宗周,通封畿为千里。”厥土:其土地。此二句言京都长安直接所辖土地,其广千里。

    [2]逴(chuo)跞(luo):超越。诸夏:华夏各诸侯国。此指京师以外之地。兼其所有:各地所有之物,京畿皆有之。

    [3]崇山:高山。隐天:蔽天。

    [4]幽林:幽深的森林。穹(qiong)谷:深谷。

    [5]海陆:物产富饶的高原。指关中一带。汉书东方朔传:“汉兴都泾渭之南,此所谓天下海陆之地。”注:“高平曰路。关中地高故称耳。海者,万物所出。言关中物产饶富,是以谓之陆海也。”珍藏(zàng):蕴藏的珍宝。

    [6]蓝田:山名,在今西安市以东蓝田县东面,骊山之南阜。出美玉,故又名玉山。

    [7]商:商山,在今陕西省商县东,亦名商岭、商坂。秦末汉初四皓曾隐居于此。洛:洛水。发源于西安市以东冢岭山。梁章钜文选旁证曰:“宋敏求长安志总叙引东方朔曰:’汧陇以东,商洛以西,厥土肥饶‘,似亦指商山洛水而言。”胡绍煐文选笺证以为商县、上雒县当也是由商山雒水得名。下句鄠、杜都是县名,则商洛不一定是指商山洛水;但赋中说“商洛缘其隈”,此“缘”字即说明是指水流与山脉。隈(wēi):角落。左思魏都赋:“考之四隈”。商山、洛水在长安之东南,故曰“缘其隈”。

    [8]鄠(hu):谷名,即扈谷。汉书地理志右扶风鄠县,原注云:“古国,有扈谷亭。”杜:水名。地理志右扶风“杜阳县”下原注:“杜水南入渭。”滨其足:指以长安以南为滨。

    [9]陂(bēi):泽畔障水之岸。诗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毛传:“陂,泽障也。”交属(zhu):交错连接。

    [10]甘木:果实甘美之树木。

    [11]号为近蜀:号称接近于天府之国的四川。

    [12]其阴:长安北面。冠:冠冕。此处用为动词,以之为冠冕。因九嵕山在其北(北为上),故云。九嵕(zong):山名,在陕西省醴泉县东北。有九峰耸峻,故名。陪以甘泉:甘泉山随之立于其后。甘泉山在九嵕山北面,当陕西淳化县西北。

    [13]灵宫:指西汉时甘泉山所建之甘泉宫。起:建造,修筑。

    [14]极观:观览之极点。秦朝在甘泉山造林光宫,汉武帝又在上面造甘泉宫,筑益寿、延寿馆,通天台,秦汉两代为皇帝炎夏避暑胜地。方舆纪要引旧志云:登甘泉山必自车廂坂而上,“萦回曲折,车轨才通。上坂即平原宏敞,楼观相属”。渊:王褒,字子渊,作有甘泉赋。云:扬雄,字子云,也作有甘泉赋。颂叹:歌颂赞叹。

    [15]郑白之沃:郑渠和白渠灌溉的好处。沃,浇灌。

    [16]提封五万:言计其土地田亩有五万井。提封,以地亩计之。汉书刑法志:“地方一里为井,井十为通,通十为成,成方十里;成十为终,终十为同,同方百里;同十为封。”又曰:“一同百里,提封万井。”苏林注:“提音祇。陈留人谓举田为祇。”李奇曰:“提,举也,举四封之内也。”

    [17]疆埸(yi):地界、边界。绮:如罗绮一般纵横交织。

    [18]沟塍(g):沟渠和田埂。刻镂:言地上沟渠田埂像刻镂出的条纹图案一样。此是由高处远望时的感觉。

    [19]原隰(xi):高平的原野为原,低湿沼泽之地为隰。此句言一片片的原野与低湿沼泽相交错,远望如龙鳞一般。

    [20]决渠降雨:比喻水利工程好,言决开水渠即如普降了一场雨。荷插成云:形容从事于农田水利之人极多。把锸扛起来就像云一样遮住天空。插,同“锸”、“臿”,开渠翻土的工具。

    [21]垂颖:庄稼丰收,禾穗下垂。颖,禾穗。铺:敷,布,散发。棻:(fēn):本香木名。此处为香气上升貌(高步瀛说)。

    [22]通沟:通畅的古运河。大漕(cáo):巨大的运输水道。溃渭:决渭引水。溃,旁决。洞河:通达黄河。洞,通。据史记河渠书,汉武帝元光中大司农郑当时命人开凿由长安直达黄河的运河,引渭水以便漕运。

    [23]山东:秦汉以前指崤山以东。控引:控制。此处就军事上可以由水路直达言之。

    [24]上囿(you)禁苑:即上林苑(余萧客文选纪闻说)。“囿”、“苑”均指植林木养鸟兽之所,一般说来“囿”的范围大,多依自然山林而成。但上林苑实际所占地亩极大,远超过育草木、养禽鸟的林苑的范围。林麓:树木丛生的山麓。薮(sou)泽:有水曰泽,无水曰薮(郑玄周礼注说)。

    [25]陂(po)池(tuo):倾斜貌。蜀:蜀郡,当今四川西部成都市与温江地区大部分县。秦置,汉因之。汉:汉中郡,地属今陕西南郑县。

    [26]离宫别馆:帝王于正式宫殿之外另建的宫殿馆舍。孙志祖文选李注补正引后汉书注:“三辅黄图曰:上林有建章、承光等宫一十一,平乐观二十五。凡三十六所。”

    [27]神池、灵沼:上林苑中沼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