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历代赋评注-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怠R郧葑髁浚缘戎畛迹汗轮雌げ渲锤幔蠓蛑囱悖恐达簦恐答停ど讨醇Α!辫担褐腹玷怠j蓿和ā爸俊薄5欤喝范ā

    [6]三揖之礼:古代对庶姓异姓及同姓诸侯的三种不同揖礼。揖,拱手行礼。王对庶姓者,推手小下之(叫“土揖”);对异姓者,平推手(叫“时礼”);对同姓者推手小举之(叫“天揖”)。

    [7]穆穆:威仪貌。皇皇:壮盛貌。济济:徐行有节貌。将(qiāng)将:容貌舒扬貌,或作“跄跄。”信:诚。礼记典礼:“天子穆穆,诸侯皇皇,大夫济济,士将将。”

    [8]羡:引进。除:殿阶。

    [9]访:咨询。机:深微之事理。询:谋。恤:忧。隐:痛。眚(shěng):眼疾。此指病苦。

    [10]隍:说文:“城池无水曰隍。”喻困境。以上讲天子一心为民,忧心忡忡。

    [11]荷:负。怠:懈。皇:通“遑”,闲暇。

    [12]发:开。京:广雅释宫:“仓也。”禁财:禁库之货。赉(lài):赐。皇寮:百官。逮:及。舆台:泛指下层吏役。左传昭公七年:“人有十等,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皁,皁臣舆,舆臣隶,隶臣寮,寮臣仆,仆臣台。”这句讲天子开仓散财以济天下。

    [13]膳夫:官名。周礼天官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饔(yong):熟肉。饩(xi):生肉。仪礼郑注:“牲杀曰饔,生曰饩。”此皆大礼所用之物,故亦以壅饩代指大礼。浃(jiā):遍。家陪:公卿大夫。曲礼:“诸侯之大夫,入天子之国,自称曰陪臣某。”

    [14]醴(li):甜酒。燔:烧肉。炙:烤肉。芬芬:芳香。康:乐。具:通“俱”。

    [15]千品万官:言官员众多。品:官品。已:止。踆(qun):通“逡”,退下。

    [16]屡:数次。省:察。懋(mào):勉。乾乾:恭敬貌。周易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此讲君臣皆鞠躬尽瘁,以勤民事。

    [17]协:同。淳:厚。化:教化。此总结上文,言帝清惠之风同于天德,淳厚之化通于神明。

    [18]宪:法。先灵:先祖。轨:迹。愆(qiān):过失。这句讲承先圣法规,三思后行。

    [19]有道:有道之士。侧陋:穷乡僻壤。

    [20]聘:访。丘园:山野。耿絜:有节操者。絜,清白。旅:陈。戋(jiān)戋:众多貌。古访贤士以束帛加璧为礼。

    [21]上下:君臣。式:因。宴:安宁。盘:欢乐。诗小雅南有嘉鱼:“嘉宾式燕以乐。”

    “及将祀天郊,报地功[1],祈福乎上玄,思所以为虔[2]。肃肃之仪尽,穆穆之礼殚[3]。然后以献精诚,奉禋祀[4],曰:‘允矣,天子者也。’乃整法服,正冕带[5]。珩纮,玉笄綦会[6]。火龙黼黻,藻nfeaf鞶厉[7]。结飞云之袷辂,树翠羽之高盖[8]。建辰旒之太常,纷焱悠以容裔[9]。六玄虬之弈弈,齐腾骧而沛艾[10]。龙辀华,金洌э挝11]。方左纛,钩膺玉瓖[12]。銮声哕哕,和铃[13]。重轮贰辖,疏毂飞[14]。羽盖威蕤,葩瑵曲茎[15]。顺时服而设副,咸龙旂而繁缨[16]。立戈迤戛,农舆辂木[17]。属车九九,乘轩并毂[18]。弩重旃,朱旄青屋[19]。奉引既毕,先辂乃发[20]。鸾旗皮轩,通帛nfea3旆[21]。云罕九斿,戟[22]。髶髦被绣,虎夫戴鹖[23]。驸承华之蒲梢,飞流苏之骚杀[24]。总轻武于后陈,奏严鼓之嘈囐[25]。戎士介而扬挥,戴金钲而建黄钺[26]。清道案列,天行星陈[27]。肃肃习习,隐隐辚辚[28]。殿未出乎城阙,旆已反乎郊畛[29]。盛夏后之致美,爰敬恭于明神[30]。”

    [1]郊、报:皆祭祀名。曲礼:“天子祭天地。”孔疏曰:“天地有覆载大功,天子王有四海,故得总祭天地,以报其功。其天有六,祭之一岁有九。昊天上帝,冬至祭之,一也。苍帝灵威仰,立春之日祭之于东郊,二也。赤帝赤熛怒,夏至之日祭之于南郊,三也。黄帝含枢纽,季夏六月土五之日亦祭之于南郊,四也。白帝白招矩,立秋之日祭之于西郊,五也。黑帝汁光纪,立冬之日祭之于北郊,六也,王者各禀五帝之精气而王天下,于夏正之月,祭于南郊,七也。四月龙见而雩,总祭五帝于南郊,八也。季秋大饗五帝于明堂,九也。地神有二,岁有二祭。夏至之日,祭昆仑之神于方泽,一也。夏正之月,祭神州地祇于北郊,二也。”

    [2]上玄:上天。虔:敬。以上两句讲祭天地以示忠敬。

    [3]肃肃、穆穆:恭敬貌。仪:礼。殚:尽。

    [4]禋(yin)祀:祭天。

    [5]允:信。冕:冠名。后汉书舆服志:“冕皆广七寸,长尺二寸,前圆后方,朱绿裹玄上,前垂四寸,后垂三寸,系白玉珠为十二旒郊天地,宗祀,明堂,则冠之。”

    [6]珩:固冕的玉簪。(dǎn):悬瑱之绳。纮(hong):系冕之带,结于笄左右。(yán):黑帛制的冕上覆版,前后悬旒。笄(ji):簪。綦(qi)会:玉饰冠纽。

    [7]火、龙、黼(fu)、黻(fu):均为衣上纹饰。火,火焰纹。龙,龙纹。黼,黑体白刃的斧形纹。黻,一黑一青相背“弓”纹,即“”。藻:通“缫”,玉垫,木制,外包熟皮,饰以藻纹。繂:通“帅”、“帨”,佩巾。鞶(pán):革带。厉:鞶带上的饰物。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藻率鞞鞛,鞶厉游缨,昭其数也。”

    [8]袷辂:羽盖车。袷(gā),广雅释诂:“重也。”

    [9]辰:日、月、星。旒(liu):古代旌旗上直幅、飘带之类下垂饰物。太常:有辰旒的大旗。焱悠:随风摆动貌。焱,通“飚”。容裔:摇晃起伏貌。

    [10]六玄虬:六匹黑马。马七尺曰虬。弈弈:高大貌。腾骧:马驰貌。沛艾:通“”,说文:“,马摇头貌。”此亦指马奔驰状。

    [11]龙辀:辕端刻成龙头的车。辀,车辕。:车衡上穿缰绳的大环。洌В╳ǎn):马头上的饰物。锡(yáng):即当庐,马额上的金属装饰,有声。

    [12]方(xi):即防,车辕两边插翟尾的部分,中间高两头低,如山形。左纛(dào):帝车上用牦牛尾或稚尾做的饰物。纛,旗。钩膺:马颈下的饰带。玉瓖:瓖通“镶”,镶嵌,玉饰的马带。

    [13]銮、和:帝王车上安装在轭首和车衡上的仪铃。哕哕、:皆铃声。

    [14]重轮贰辖:两重车轮,两副车辖。辖,固定车轮与车轴的位置,插入轴端孔中的销钉。疏:雕镂。毂:车轮中间车轴贯入处的圆木。飞軨:车厢上的木格栏。

    [15]威蕤(rui):鲜明貌。“威”,通“葳”。葩瑵(zhǎo):瑵,通“蚤”,“爪”,华盖端伸出的部分。

    [16]时服:五时服装。副:副车。礼仪志:“立春,京师百官衣青。立夏,衣赤。先立秋十八日,衣黄。立秋,衣白。立冬,衣皁。”车马旗之色随其服。龙旂:龙旗。繁缨:即樊缨,马颈下饰带。

    [17]戈:泛指戈矛戟。迤(yi):通“迆”,倾斜。戛(jiá):长矛。辂木:指农车前用以牵引的横木。

    [18]属车:副车。轩:有屏障的车。这句说,八十一辆车相连相并而行。

    [19](fu):车栏间的皮箧。弩:弓。用以盛弓弩之器曰驽。旃:赤色无饰曲柄的旗。青屋:青色里子的车盖。

    [20]奉引:引导。汉官仪:“大驾则公卿奉引。”

    [21]鸾旗:天子车上的旗,赤,编以羽毛,上绣鸾鸟。皮轩:以虎皮为轩之车。通帛:即旃。nfea3(qiàn)旆(pèi):旗上大红色的垂旒。

    [22]云罕九斿:饰以九斿的云罕。云罕,捕兽长柄网,后为天子出行时先导的仪仗。(xi)戟:戟矛。(jiāo)(gé):即“”,集韵彖韵:“,杂乱。”

第100章 东京赋(3)() 
[23]髶(rong)髦:指骑士。列异传:“秦文公时,梓树化为牛,以骑击之,不胜,或隋地髻解被发,牛畏之,入水。故秦置旌头骑。”绣:绣服。虎夫:虎贲。鹖(hé):鹖冠。续汉书舆服志:“王官、左右虎贲、羽林、王中郎将、羽林左右监,皆冠鹖冠。鹖者,勇雉也,其斗,一死乃止。故赵武灵王以表武士,秦施用焉。”

    [24]驸:副马。承华:马厩名。蒲梢:良马名。汉书西域传赞:“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流苏:五彩毛编制的马饰。骚杀:飘扬貌。

    [25]总:聚集。轻、武:均战车。嘈囐(zá):喧闹声。

    [26]介:被甲。挥:通“徽”,标志,此指军徽。金钲:军中打击乐器。黄钺:铜斧。蔡邕独断:“乘舆后有金钲黄钺。”

    [27]清道:清除道上行人。案列:依次排列。行:运行。陈:罗列。比喻军伍整齐有序。

    [28]肃肃:敬貌。习:和貌。隐隐:马声。辚辚:车声。

    [29]殿:后军。旆:前军。畛:界。

    [30]盛:嘉。夏后:夏禹。爰:于是。此句讲将从禹之嘉行而敬神明。论语泰伯:“(禹)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

    “尔乃孤竹之管,云和之瑟[1]。雷鼓鼝鼝,六变既毕[2]。冠华秉翟,列舞八佾[3]。元祀惟称,群望咸秩[4]。飏槱燎之炎炀,致高烟乎太一[5]。神歆馨而顾德,祚灵主以元吉[6]。然后宗上帝于明堂,推光武以作配[7]。辩方位而正则,五精帅而来摧[8]。尊赤氏之朱光,四灵懋而允怀[9]。于是春秋改节,四时迭代。蒸蒸之心,感物曾思[10]。躬追养于庙祧,奉蒸尝与禴祠[11]。物牲辩省,设其楅衡[12]。毛炰豚谩嘤泻透13]。涤濯静嘉,礼仪孔明[14]。万舞奕奕,钟鼓喤喤[15]。灵祖皇考,来顾来飨[16]。神具醉止,降福穰穰[17]。”

    [1]孤竹:古国名,产竹。括地志:“孤竹,古城,在庐县南十二里,殷时诸侯孤竹国也。”云和:山名。出美木,用为瑟,其声清亮。

    [2]雷鼓:八面鼓。鼝(yuān)鼝:鼓声。变:更。古乐一变为一成,六变则尽。

    [3]冠华:建华冠,以铁为柱,卷贯大珠九枚,祭祀用。翟:翟羽。八佾:八列。六十四人。天子之制。佾(yi),舞队人数纵横相同曰佾。论语注:“佾,列也。天子八佾,诸侯六,卿大夫四,士二。”

    [4]元祀:大祭。群望:遥祭山川众神。望,祭名。书尧典:“望于山川,编于群神。”咸秩:皆有秩序。

    [5]飏:飞扬。槱(you):聚积。燎:通“尞”,祭名。说文:“尞,柴祭天也。”炀:火炽状。煙(yin):通“禋”,禋祀。太一:天帝。周礼大宗伯:“以煙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

    [6]歆:神灵享用祭品之气。馨:香气。指槱燎时烧起的烟气。祚:报。灵主:指天子。元吉:大吉。

    [7]宗:尊。配:配祭。后汉书明帝纪:“宗祀光武皇帝于明堂,以配五帝。”

    [8]辩:通“辨”。则:法。五精:五方之星。穀梁传序:“五星者,即东方岁星,南方荧惑,西方太白,北方辰星,中央镇星是也。”帅:循。摧:至。

    [9]赤氏:赤帝熛怒,指汉为火德所统。四灵:指苍帝灵威仰,黄帝含枢纽,白帝白招拒,黑帝忇光纪。合赤帝为五。懋(mào):悦。怀:安。

    [10]蒸蒸:通“烝烝”,孝貌。感:伤。曾:增。这句是说子孙感于四时新物而增思先祖。

    [11]躬:亲身。追养:追念教养。礼记祭统:“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祧(tiāo):远庙,指曾祖以上的祖庙。蒸、尝、禴(yuè)、祠:皆祭名。毛传:“春曰祠,夏曰禴,秋曰尝,东曰烝。”蒸,通“烝”。此句讲四时奉祭以追念先祖之恩。

    [12]物牲:祭祀之物与牺牲。辩:通“徧”,全。省:视。楅(fu)、衡:绑在牛角上的横木,以防触物时损坏犄角。周礼封人:“凡祭祀,饰其牛牲,设其楅衡。”

    [13]炰(páo):通“炮”,烧烤。周礼地官正义:“以全牲先去其毛包裹烧之,谓之毛炰。”谩╞o):肋。周礼天官正义:“豚未成牲,则唯解左右肋为二,礼所谓两谩且病!焙透╣ēng):以五味调制的带肉的汤。

    [14]涤濯:洗涤祭器。静:通“净”,洁。孔:甚。

    [15]万舞:舞名,指干戚羽以舞。奕奕:盛大貌。喤喤:钟鼓声。

    [16]灵祖、皇考:指先皇祖宗。太祖曰皇考。飨:享受。

    [17]止:语词。穰穰:众多貌。

    “及至农祥晨正,土膏脉起[1]。乘銮辂而驾苍龙,介驭间以剡耜[2]。躬三推于天田,修帝籍之千亩[3]。供禘郊之粢盛,必致思乎勤己[4]。兆民劝于疆埸,感懋力以耘耔[5]。春日载阳,合射辟雍[6]。设业设虡,宫悬金镛[7]。鼖鼓路鼗,树羽幢幢[8]。于是备物,物有其容[9]。伯夷起而相仪,后夔坐而为工[10]。张大侯,制五正[11]。设三乏,厞司旌[12]。并夹既设,储乎广庭[13]。于是皇舆夙驾,于东阶[14],以须消启明。扫朝霞,登天光于扶桑[15]。天子乃抚玉辂,时乘六龙。发鲸鱼,铿华钟[16]。大丙弭节,风后陪乘[17]。摄提运衡,徐至于射宫[18]。礼事展,乐物具。王夏阕,驺虞奏[19]。决拾既次,彫弓斯彀[20]。达馀萌于暮春,昭诚心以远喻[21]。进明德而崇业,涤饕餮之贪欲[22]。仁风衍而外流,谊方激而遐骛[23]。日月会于龙狵,恤民事之劳疚[24]。因休力以息勤,政欢忻于春酒[25]。执銮刀以袒割,奉觞豆于国叟[26]。降至尊以训恭,送迎拜乎三寿[27]。敬慎威仪,示民不偷[28]。我有嘉宾,其乐愉愉[29]。声教布濩,盈溢天区[30]。”

    [1]农祥:房星。晨正:指房星在春天运转到南方正中,农事开始。晨,通“辰”。国语周语:“农祥晨正,土乃脉发。”土膏:土壤湿润。茫和ā奥觥保竿寥缆隼怼F鸱ⅲ褐附舛场

    [2]銮辂:銮铃装饰之车。苍龙:青马。介:车中卫士。驭:赶车人。剡(yǎn):锐利。耜(si):犁头。礼记月令:“天子祈谷于上帝,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

    [3]天田:帝藉。籍:通“耤”,说文:“耤,帝耤千亩也。古者使民如借,故谓之耤。”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于参保介之御间,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以上说天子亲临农事以劝农耕。

    [4]禘(di)、郊:皆祭名。礼记大传:“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粢盛:指祭品,盛在祭器内的黍稷。粢(zi),谷类总称。左传桓公六年:“粢盛丰备。”注:“黍稷曰粢,在器曰盛。”这句讲天子行藉田之礼以求谷丰而备粢盛于祖庙。

    [5]兆民:百姓。疆埸(yi):田界。耘:除草。耔:培土。

    [6]载:则。射:大射礼。后汉书明帝纪:“三月,临辟雍,初行大射礼。”

    [7]业:悬钟磬架上用作装饰的三角形木板。虡(ju):支撑钟磬木架的竖木。宫悬:四面悬挂。周礼春官:“正乐悬之位,王宫悬,诸侯轩悬,卿大夫叛悬,士特悬。”镛:大钟。

    [8]鼖(fén):大鼓,八尺。路:四面鼓。鼗(táo);小鼓,有耳、柄,如拨浪鼓。树羽:鼓架上插羽为饰。幢(tong)幢:羽盛貌。

    [9]物:礼物。容:容饰。左传昭公九年:“礼以行事,事有其物,物有其容。”

    [10]伯夷:虞舜时的秩宗官。后夔(kui):虞舜时的乐正。此均喻贤士。工:乐工。

    [11]侯、正:皆箭靶。箭靶的中心曰质,其外彩色环曰正。大侯五正,天子所用。周礼夏官射人:“画五正之侯,中朱,次白,次苍,次黄,玄居外。”

    [12]乏:射礼时报靶人用来护身的器具,革制。周礼春官车仆:“大射,共三乏。”厞(féi):隐蔽。司旌:报靶人,手举旌旗以示射中与否。

    [13]并夹:取箭的夹子。周礼夏官射鸟氏:“射则取矢,矢在侯,高则以并夹取之。”储:备。广庭:射场。

    [14]夙:早。驾:备好车。(chái):说文:“连车也。”

    [15]须:待也。启明:金星。日出前亮于东方曰启明,日落前见于西方曰长庚。天光:太阳。扶桑:东方神木,日出其下。这句讲天子待星落霞尽日出以乘舆。

    [16]发:举。鲸鱼:撞钟的杵,鲸鱼形。铿:击。

    [17]大丙:太一神的御者。淮南子览冥训:“若夫钳且,大丙之御马莫使之而自走。”弭(mi)节:放缓行进的速度。风后:黄帝时三公之一。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举风后以治民。”

    [18]摄提:星名。史记天官书:“大角者,天王帝廷,其两旁各有三星,鼎足勾之,曰摄提。摄提者,直斗柄所指,以建时节。”衡:玉衡星,北斗第五星,与第六开阳、第七摇光合成斗柄,亦称斗柄玉衡。运:转。射宫:指辟雍。

    [19]礼事:礼器。王夏:乐名,天子初出奏。阕:乐终。驺虞:乐名,天子初射奏。周礼春官大司乐:“大射,王出入,令奏王夏,及射,令奏驺虞。”

    [20]决:板指,骨制,射箭时套于右手大拇指以钩弦。拾:臂衣,革制,著于左臂以护臂。彀(gou):张弓。

    [21]达:使生。馀萌:迟生的植物。诚心:指天子之心。白虎通乡射:“天子所以亲何?助阳气,达万物也。名之为侯者何?明诸侯不朝者,则当射之。然则射者,帝诚心远喻于天下也。”

    [22]崇:兴。饕(tāo)餮(tiè):左传文公十八年:“贪财曰饕,贪食曰餮。”以上讲行大射以进德抑欲。礼记射义:“射者,所以观盛德也。”

    [23]衍:推演。谊:义。激:感。骛(wu):驰。此指天子仁义广布天下。

    [24]日月会于龙狵:指夏历十月份。龙狵(zhuo),星名,又叫尾宿,龙尾,析木。恤:怜。疚:病。这句讲农事在此时完结。礼记月令:“是月也,大饮烝,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之。”

    [25]勤:劳。忻:通“欣”,喜悦。

    [26]銮刀:配以銮铃的宝刀。袒割:古礼天子袒右臂割牲以示敬。袒,露。觞(shāng):盛酒器。豆:盛肉器。国叟:指天子所养的三老五更。礼记乐记:“食三老五更于大学,天子袒而割牲。”

    [27]至尊:天子的尊严。训:顺。三寿:三老。蔡邕独断:“天子事三老,使者安车软轮,送迎而至家,天子独拜。”

    [28]偷:偷薄,淡薄。

    [29]愉愉:快乐貌。

    [30]声教:风声教化。布濩(huo):散布。天区:天地四方。

    “文德既昭,武节是宣[1]。三农之隙,曜威中原[2]。岁惟仲冬,大阅西园[3]。虞人掌焉,先期戒事[4]。悉率百禽,鸠诸灵囿[5]。兽之所同,是谓告备[6]。乃御小戎,抚轻轩[7]。中畋四牡,既佶且闲[8]。戈矛若林,牙旗缤纷[9]。迄上林,结徒营[10]。次和树表,司铎授钲[11]。坐作进退,节以军声[12]。三令五申,示戮斩牲[13]。陈师鞠旅,教达禁成[14]。火列具举,武士星敷[15]。鹅鹳鱼丽,箕张翼舒[16]。轨尘掩迒,匪疾匪徐[17]。驭不诡遇,射不翦毛[18]。升献六禽,时膳四膏[19]。马足未极,舆徒不劳[20]。成礼三殴,解罘放麟[21]。不穷乐以训俭,不殚物以昭仁[22]。慕天乙之弛罟,因教祝以怀民[23]。仪姬伯之渭阳,失熊罴而获人[24]。泽浸昆虫,威振八宇[25]。好乐无荒,允文允武[26]。薄狩于敖,既璅璅焉[27]。岐阳之蒐,又何足数[28]。”

    [1]既:已。宣:发。

    [2]三农:指春夏秋三个农季。隙:农暇。曜威:指演武以宣威。曜,通“耀”。国语周语:“三时务农,一时讲武。”

    [3]仲冬:十一月。西园:指上林苑,在洛阳西。阅:检阅。周礼夏官大司马:“仲冬,教大阅。”

    [4]虞人:官名。掌管山泽苑囿、田猎。先期:提前。戒:告。事:狩猎演武之事。

    [5]率:捕鸟的网。此指网罗聚敛。鸠:聚积。灵囿(you):指天子养禽兽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