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神豪系统-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良有了惊人发现,真正的捡漏模式,要开启了。

    刘山循着吴良的脚步,来到另一处柜台上,柜台上也全都是瓷器。

    只不过,这柜台看起来太新了,连柜台材料,也可以看得出来是三合板。

    比起那些用红木制作的柜台,显得档次低了很多。

    而这个柜台,偏偏又被安放在店里的角落,与那些的红木柜台相比,确实显得有些家子气。

    而吴良却很清楚,这个不起眼的柜台上,陈列着超过十件以上的珍宝!

    他已经分析出林正德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了,因为在展览和交易之前,林正德要抽出几件真品珍品送到主办方那里进行鉴定,来证明自己的信誉和态度,其实就是做个样子。

    林正德当然希望卖出去的是赝品,所以才把珍宝安排的如此寒酸,为的就是不引起别饶注意。

    这明林正德认真研究过消费者心理,大多数人都认为贵的才是最好的,像这种价格便宜,放在犄角旮旯里的东西,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这东西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尤其是古玩这种东西,在视觉上给人造成的影响和判断简直太大了。

    很多人鉴宝,都依靠眼力,所以无论是做旧还是做新,在视觉上给人造成的影响是很大的。

    突然被吴良叫过来的刘山,感觉吴良一定是发现宝贝了。

    “吴,你是不是有什么发现了?”刘山问。

    他一眼扫过那个看起来家子气并且毫不起眼的柜台,有些疑『惑』。

    而这时,吴良抱着一个汝窑瓷盘轻声笑道:“刘总,你看,这可是个好东西,林正德和段晓明可真够阴险狡猾,不得不他俩做『奸』商绝对是块好料,可惜啊,还是逃不过我的眼睛。”

    刘山看着这个不起眼的寒酸角落,更加疑『惑』了,“吴,这里可都是几万块一件的次品,你确定是好东西?”

    其实,刘山根本没有掏出放大镜来自信看一下,因为这个角落制造出来的形象,对他的主观判断力造成很大影响,他甚至都懒得去仔细观察研究。

    “所以我,这才是林正德的『奸』诈之处,他故意把这里弄得很穷酸,价格也弄得很低,让来这里的收藏者,都懒得去关照这个角落,其实这个柜台上的古玩,都不是凡品!”吴良认真的道。

    他并没有开玩笑,林正德和段晓明的套路,他已经『摸』清了。

    他可是获得过“套路大师”成就的,根本不怕林正德和段晓明的套路,跟他玩套路,还是嫩点。

    刘山看到吴良一副认真的样子,觉得不像是撒谎,可是眼前的这个毫不起眼的角落,真的有这么多珍宝吗?

    带着疑『惑』,刘山快速取出放大镜,在吴良拿起的那件汝窑瓷盘上仔细观察。

    过了好一会儿,刘山才道:“我有点晕,这件汝窑青瓷盘,亦真亦假,看起来特别的新,可是偏偏又有几处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我一时半会儿还真不敢肯定这件东西就是真品中的珍品!”

    这个时候,刘山再一次变得情绪复杂起来。

    亦真亦假,才最令人头痛。

    实在的,刘山的眼力,还是没到一定境界。

    这时,吴良不急不缓,心态很好。

    刘山的看法并不重要,既然吴良认定这件汝窑青瓷盘是真品的珍品,而且才三万块钱,此时不出手,更待何时!

    * 。 。 更 新更 快广 告少

第335章 疯狂捡漏(。com) 
三万块拿下这件汝窑青瓷盘,绝对很赚!

    为什么很赚呢,那是因为汝窑在华夏古瓷中的地位。

    普通人只知道青花瓷是国粹,却对汝窑有很少了解。

    有种法,叫做青瓷之首,汝窑为魁。

    收藏瓷器的水很深,汝瓷便是华夏古瓷中的一个重要派系。

    汝窑具有极其丰厚的文化艺术内蕴,既有造型讲究、工艺精湛、技术卓绝的特点,又有釉层匀净、蕴润如玉、青『色』淡雅、宝光内润的秀丽。

    特别是具有极高的文化品位和造型高雅之艺术风格。

    这件汝窑真品工艺精细,线条流畅,棱角自如,形体得当。

    它的造型庄重大方,古朴典雅,胎壁较薄,秀丽潇洒。

    吴良利用鉴宝术,双眼可以清晰的看清楚那一层釉『色』,汁水莹厚,有如堆脂,视如碧玉,柔和蕴润。

    当然,林正德为了使盘子看起来更加新一些,故意在表面涂抹了一层特制蜡。

    这种特制的蜡,会让盘子更加有光泽,会使人产生一种错觉,光泽的有点过头了,看起来极像是新东西。

    还是一头雾水的刘山,叹气道:“吴,这件东西,看起来也太新了吧!可是按照盘子的造型来看,又像是件老东西,实话我又晕了,我的鉴宝水平还是不校”

    其实,刘山看不出虚实来也很正常,林正德的水平很高,无论是做旧还是做新,都很容易令内行人打眼,即便是张青松和陈伯清这样的人物,也会老马失前蹄。

    “不急,我来解释一下。”吴良道。

    随后,吴良就将这件汝窑青瓷碗为什么是件真品,而林正德在上面究竟做了什么手脚,都告诉了刘山。

    甚至连林正德的阴谋,也给分析了一遍。

    听后,刘山深深感慨道:“这个林正德,机关算尽,使得都是些邪门歪道,简直就是古玩圈的耻辱败类!根本不配做前辈!”

    刘山表现的很激愤,他没想到圈子里还有这种道貌岸然的前辈。

    “吴,要不咱们现在就去揭发林正德的阴谋吧!”刘山一脸认真的建议道。

    吴良看到刘山面『色』凝重,知道刘山认真了。

    于是劝道:“刘总,别着急,我还是那句话,其实直接揭发林正德并不是上上之策,以如今我俩在古玩圈中的地位,根本不会有人相信我们的话,包括其他圈子也是一样,谁有名气谁就有话的分量,如果太冲动,反而会误事,到时候不仅无法揭发林正德,咱们还要被骂,所以这事一定要稳住。”

    “稳?怎么稳?我真的有点忍受不了!咽不下这口气!”刘山一脸严肃。

    “既然林正德想要靠交易赝品来赚钱,那么咱们就拿下他所有的真品,反正最贵的也才二十万,干脆就把这批真品古玩给分一分,当林正德回来发现真品被买走时,肯定会被气个半死,也算是他该有的报应了。”吴良道。

    当听了吴良的建议之后,刘山如醍醐灌顶,他这才意识到刚才自己的冲动,他一个四十好几的中年人,心态竟然还不如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实在有些惭愧。

    不过他也明白,吴良这个年轻人很不简单,将来必成大器,他不如吴良也在情理之中,只不过还是太冲动了,是他『性』格的缺陷。

    “吴,你这招实在是太高了!关键是解气!真解气!”

    刘山情不自禁的为吴良竖起大拇指。

    这招确实够狠的,不过对待林正德和段晓明这样的人,就得心狠。

    若是把那些真品中的珍品,用低廉的价格拿下,估计林正德和段晓明的肺都要气炸了。

    “刘总,咱俩这关系,就别夸我了,总之坑林正德和段晓明就对了,谁让他们这么黑心。”吴良不急不缓的笑道。

    他的心态很平稳,也很冷静,只有绝对冷静的心态,才能尽量避免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定。

    而且,吴良根本不去担心会有人抢先他和刘山一步拿下,因为那些嘲讽他的古玩收藏者,根本不屑与他站在一起。

    在那些古玩收藏者眼中,与吴良站在一起,会显得拉低档次和身份。

    一个大摔古玩瓷器,满身铜臭味的败家子,在“文化人”眼中就是粗鄙之人。

    当然,吴良也懒得去搭理这帮自以为是的家伙,用三万块拿下这件汝窑青瓷盘美滋滋,那些“文化人”却动辄上百万甚至上千万去争夺赝品,真的很滑稽可笑。

    除了吴良和刘山之外,周围的其他收藏爱好者根本不知道林正德和段晓明的阴谋,所以仍是不亦乐乎的拿着放大镜,对那些赝品进行观察和点评,一个个拍手叫好的样子,十分可笑。

    本来林正德玩的这一手很漂亮,虽然黑心,但他确实可以称得上老谋深算。

    可惜千算万算,没算到吴良这次会来砸场子,更不会料到,林正德那些自以为高明的手段,在吴良看来,简直就是雕虫技。

    接下来,吴良叫来店里伙计,指着要买这件汝窑青瓷盘。

    店里伙计一看,有些惊讶。

    刚才吴良还大摔好几百万的古瓷,转眼间竟然要买才三万块的瓷器,这变化也太大了吧。

    “难道,他是没钱继续装『逼』了?”

    店里伙计,也只能这么想了,他并不知道这看似不起眼的瓷器,其实是货真价实的汝窑青瓷盘,价值不菲,少也有两千万。

    以为吴良没钱继续装『逼』了,这位店员的态度立刻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他冷着一张脸,话都不,去给吴良包装瓷盘。

    不过,吴良和刘山,反倒是喜笑颜开。

    能捡大漏,哪有不开心的,三万块换来至少两千万,此刻吴良与刘山,都喜上眉梢。

    这时,吴良花三万块买下一件看起来很新的瓷盘这一幕,被周围的其他收藏爱好者看到了。

    刚才潇洒的摔碎总价值一千多万的古瓷,现在却让店员把三万块的瓷器心包裹好,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落差感,让那些对吴良怀有恨意的收藏者大感震惊。

    当然,除了震惊之外,也少不了对吴良进行嘲讽和挖苦。

    虽然没有跳出来当着吴良的面直,但话中都带着刺!

    * 。 。 更 新更 快广 告少

第336章 林正德的心肝儿(。com) 
“花三万块钱买了一件赝品,竟然还笑得出来,哈哈哈,真的颠覆了我的三观!”

    “果真是粗人一个,我第一眼就看得出来那是件新东西,他竟然还当做宝贝供起来。”

    “这个年轻人真的是脑子有问题,花费上千万买的古瓷随意摔碎,却把三万块买的次品当做宝贝,真不知道他心里究竟怎么想的。”

    “没文化真的可怕,但凡是懂点行的人,也不会去买角落里那些次品,还以为自己捡个大漏呢,其实便宜没好货。”

    “这是钱不够用了吗?没钱你装个什么『逼』啊,没有华都五少的命,就别来装那个『逼』。”

    周围的收藏者们,悄悄讽刺挖苦吴良的真心不少。

    而吴良,也不在乎。

    那些收藏爱好者,不会知道,他们看好的古玩,其实才是赝品。

    谁买谁吃亏,毕竟个个自诩为收藏专家,不屑与吴良接触,那么也很无奈,没有办法知晓林正德的阴谋,所以他们花大价钱买回去的是赝品。

    这些收藏爱好者们,并不全是有钱人,很多人搞收藏,交了很多“学费”,甚至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的也樱

    可惜啊,一群嘲讽吴良“没文化”的人,却对着一批赝品爱不释手,却忽略了吴良那件刚刚被店里伙计包装好的汝窑青瓷盘。

    讲真,那件宋代汝窑瓷盘制作工细,釉质纯净,开冰裂纹片,是宋代汝窑瓷器中的上品。

    十分难得!

    简直就是货真价实真品中的珍品!

    “吴,这真是捡了个大漏啊,我从来没想过用三万块换来两千万,有些不太真实,不过我打心眼里还是很开心的。”刘山笑呵呵的对吴良道。

    别刘山开心了,吴良也很开心。

    虽然他们二人并不在乎钱,尤其是对于吴良来,两千万和三万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但古玩收藏这一行也不能完全用金钱来衡量。

    用三万块换了一个好物件,这在心理上,自然很开心。

    “刘总,好东西还多着呢,咱别急,绝对还有更多惊喜。”吴良笑道。

    吴良这已经算是很平静了,如果换做其他人,屁眼子早就笑裂了。

    尤其对那些狂热的收藏者来,这简直就是上掉馅饼,去掉三万块本钱,大赚一笔,仅仅是转眼之间,接近两千万到手,简直太爽了!

    周围的收藏者们倒是很狂热,可惜他们有眼无珠,眼力不行,或者他们缺个吴良这样的朋友,再看刘山,因为有吴良,所以避免了被坑,还能跟随吴良一起捡漏。

    “刘总,走着,咱继续捡漏,继续坑林狗和段狗。”吴良笑谈。

    把林正德和段晓明分别称为林狗和段狗也并不过分,因为这两人无比的黑心。

    吴良和刘山,离开了瓷器柜台,转身前往玉器柜台。

    虽然玉器和瓷器都被林正德专门做好了分类,但比起瓷器柜台,陈列玉器的柜台更加寒酸。

    五六件玉器,放置在一个纸箱子里,上面用签字笔写着“玉器类”三个字。

    这确实更加寒酸,甚至毫不起眼,但就是这个箱子,里面却全都是真品,而且真品中的精品。

    吴良已经『摸』清了林正德和段晓明的套路,貌似越不起眼,越寒酸的东西,就越是珍贵。

    如果不是为了应付主办方的抽查,林正德无论如何什么也不会把他压箱底的宝贝拿出来。

    可是千算万算,也没有算到半路杀出个吴良。

    吴良和刘山,这两人一边走,一边声聊着。

    刘山问吴良,“吴,你上次那块紫翡呢?首饰做好了吗?”

    上次在赌石大会,吴良赌赢一块紫翡,遭到一群珠宝商哄抢,然而当时吴良并没有卖掉。

    他不差钱,稀罕的是紫翡,而不是钱。

    吴良道:“已经找玉雕大师做好了,紫翡贵气十足,给女朋友戴着呢。”

    刘山一脸羡慕的:“紫翡确实很罕见,不知道林正德这只老狐狸,有什么玉器之类的珍宝。””

    “刘总,别急,林正德肯定收藏了不少玉雕古玩,他为了应付主办方的抽查,肯定把好东西拿了出来,咱都给他买走,就跟菜市场买白菜一样,统统拿下!”吴良笑道。

    纸箱子毫不起眼,但里面各种玉雕,让吴良和刘山大开眼界。

    再看周围其他收藏爱好者,却根本没有朝吴良和刘山这边看。

    纸箱子里有玉雕艺术作品,有玉器首饰,也有玉石印章。

    其中,玉雕艺术作品器形比较大,而玉器首饰和玉石印章,就要一些了。

    刘山瞧着一块田黄石的印章比较不错,于是他忙掏出放大镜,拿起来仔细观察着。

    “吴,快看,我觉得这块田黄石的印章很不错,你给看看,这件东西算不算珍品?”

    刘山已经不在乎价格了,只在乎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吴良接过来这块印章,快速开启鉴宝术,在印章上扫过一眼。

    随后,他得出结论,道:“刘总,可以啊,这枚田黄石印章,绝非凡品,你这眼力见长啊。

    刘山心情不错,经过前几次的失误,现在终于找回零信心。

    其实,玩收藏,玩的也是心态,心态不好的人玩不起。

    “嘿嘿,吴,再怎么我也是个收藏爱好者啊,其实我对玉器的研究的比起瓷器要有更深的见解,还记得咱们第一次见面时你送给我的古玉猪龙吧,那件东西我惦记了十多年呢。”刘山得意的笑了笑。

    随后,刘山又道:“吴,那什么,你还是给我解释一下吧,这块印章的具体年份什么的,我想知道。”

    完,刘山老脸一红,有些尴尬,刚才吹牛皮吹过头了。

    可以这枚印章他完全是瞎蒙的,只是看起来觉得眼缘不错。

    而对于吴良来,这根本难不倒他,刚才动用鉴宝术,已经得出了最为详细的答案。

    这块田黄石质地宝洁、透明、通灵,肌里纹路隐约如丝,明显细致,宛如萝线纹。

    吴良『摸』着这块田黄印章,感觉十分细腻顺滑,田黄石大多为卵状,所以用手抚『摸』时会有圆顺温润的感觉,这枚印章也不例外。

    如今,田黄石日渐稀少,也致使价格扶摇直上,易金三倍之早已过时。

    当下华夏国拍卖市场上,田黄石价格火爆,一方几十克重的田黄旧印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器形稍大的上品,可以卖到几千万。

    毫不客气的,这可是林正德的心肝宝贝啊!

    * 。 。 更 新更 快广 告少

第337章 继续捡漏(。com) 
用低廉的价格,买下这个林正德视为心肝儿的宝物,估计等林正德知道后会气得吐血。

    至于段晓明,也绝对没有想到,被他视为“粗鄙之人”的吴良,会反套路一波。

    这枚印章的珍稀程度,取决于材料和它背后的文化价值。

    田黄,这数百年来一直受文人雅士所喜好的收藏“旧宠”,除了田黄本身蕴含了高雅、品位等文化内涵外,还因为田黄石材稀缺。

    关于田黄石的稀贵之处,研究玉器多年的刘山很清楚,一两田黄的价格早已高出一两黄金好几倍,况且一克相当普通的田黄石售价还要五千块。

    吴良拿起这块重达五百磕田黄石印章,笑着道:“刘总,你真的没有看走眼,这块印章无疑是个精品,不仅是因为它由上好的田黄石雕刻而成,还因为这枚印章的主人非同可,在古代画坛地位超然。”

    一件古玩珍品,之所以具有很高的价值,与它背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密切相关。

    一件放在犄角旮旯都被嫌弃的夜壶,却因为被历史上的名人用过,也会被当做至宝一样供起来,这就是古玩背后的价值。

    “嗯嗯,落款是董其昌,我知道他,董其昌是华夏古代历史上一位十分有名的画家,擅长写意山水,现在他的画一平尺都能卖到一百万。”刘山了解过董其昌这位画家。

    毫无疑问,又是一件价值不菲的宝贝。

    保守估计,这枚董其昌的田黄石印章,也要上千万。

    当然,现在这枚印章已经不能用钱来衡量了。

    这枚田黄印章与那件汝窑青瓷盘相比,最大的不同,或者优势在于,他是历史名人用过的。

    别看这枚董其昌的田黄石印章很珍贵,却只卖两万块钱。

    没错,价值上千万的田黄印章,只卖两万。

    吴良和刘山,都不会手下留情,白捡的大漏都不要,才是傻子。

    刘山十分解气,要知道用两万块捡个上千万的大漏,听起来就好比是上掉馅饼,顿时感觉舒爽无比。

    他看中的不是董其昌田黄石印章能卖多少钱,而是在于文化价值。

    所以,这对刘山来,根本就不是钱的事。

    关键是反坑了林正德一笔,这让他神清气爽,心情大好。

    吴良知道刘山对玉器古玩十分中意,也就没有横刀夺爱,而是主动把这枚董其昌的田黄石印章让给了刘山。

    反正林正德宝贝还多着呢,不差这枚田黄印章。

    “刘总,既然你喜欢研究玉器,就拿去吧。”吴良轻松笑道。

    “这……这样真的好吗?”刘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从来都是他跟在吴良后面捡东西,曾今吴良已经让给他很多古玩了,而他的鉴宝水平也还没长进,想到这里,刘山就觉得不好意思。

    不过,鉴宝水平不是一两就能提升起来的,这需要沉淀,除非像吴良这种开了挂的妖孽,否则没个几十年的沉淀是不可能拥有一身真本领。

    吴良很慷慨的道:“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林正德宝贝还多着呢,不着急。”

    吴良对于古玩收藏没有刘山那样热爱,但是也渐渐的产生了兴趣。

    无论如何,吴良还是觉得做人不能太吝啬,不能为了一枚董其昌的田黄印章就破坏了朋友关系。

    也正如吴良所,林正德那些压箱底的宝贝还多着呢,根本不用着急。

    而此刻,林正德还在与多年不见的老友叙旧,段晓明还在优哉游哉的在古玩交易大会的其他地方闲逛,所以根本无暇顾及吴良这里。

    他们还不知道,已经有两件压箱底的宝贝被吴良与刘山买走了。

    店里伙计并不知道那些不起眼的几万块的次品,会是难得一见的珍品,所以并没有去管,只是嫌弃吴良这次花的钱太少。

    这位伙计的心态还勉强算是正常,但那些自诩为“文化人”的收藏爱好者,态度就没这么好了,一个个的嘴巴很臭,好像早上没刷牙一样。

    “真是快笑死我了,那个破纸箱子里能有什么好东西,都是残次品。”

    “真搞不懂那俩人站在角落里干什么,刚才我过去扫了一眼,纸箱子里的东西都是新东西。”

    “不懂装懂的粗人,但凡对古董有些研究的也不会去那个角落里。”

    “要么是智障,要么就是土豪,是土的不能再土的暴发户,明明不懂得收藏文化,却来这里装『逼』,就不怕被人耻笑吗?”

    “喜闻乐见,俩二傻子搞收藏,怕是要搞到倾家『荡』产了!”

    这些古玩收藏者,与吴良隔着有一段距离,是故意疏远的,用他们的话,就是靠近吴良害怕沾染上俗气。

    他们自诩是一群高雅的人,所以也根本听不到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