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神豪系统-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大师也不值钱了吧,大师遍地跑,看这个伙子的模样,也就是二十出头吧。”

    那副古画的主人徐老,也一脸疑『惑』的问黄建邦:“黄,你确定没有搞错?他就是大师吗?我怎么看着不像啊,没有一点儿大师的风范。”

    黄建邦一脸认真的回答:“徐哥,我真不开玩笑,吴大师的实力和水平,我是看得到的,真心不骗你,不信的话就让吴大师试一试。”

    黄建邦并无恶意,他这人只是喜欢炫耀,他想让其他人知道,他跟吴良关系很熟很铁,以此来证明他的人脉不错。

    吴良的实力,黄建邦是看在眼里的,别人惊讶,那是因为还没有亲眼见识到吴良的实力,等到真正见识到实力,绝对都很佩服吴良,到那时黄建邦又可以跟着沾光了。

    当徐老见到黄建邦一脸严肃,不像是在开玩笑,于是又转头望向吴良,问道:“伙子,你真的懂得鉴宝?你的水平怎样?与圈里的人相比,属于谁的水平?”

    徐老要找人鉴定一下古画,总要找个靠谱的人,并且他还想知道,对方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年轻人,竟然能让国画大师称为“大师”。

    要知道,这么年轻,就能让黄建邦这样的国画大师称之为“大师”,整个华都绝对不会找出第二个人来。

    这不仅是徐老的想法,在场的其他人,也都是一样的想法。

    甚至,还有人比徐老的想法更加恶意。

    他们想看看这个名不副实的年轻人,是如何原形毕『露』的。

    面对徐老的问题,吴良淡淡笑了笑。

    要起圈内人士,也就只有钱名举能跟他一较高下了吧。

    至于林正德,这个人确实水准很高,但是人品不行,吴良不想拿他来比较。

    “我不想与任何人比较,也从来没有比较过。”吴良回应。

    这个回答,不怎么令徐老满意。

    包括其他人,都觉得吴良这个回答,含糊其辞。

    是没比较过,还是比不过?

    从没有与人比较过吗?难道是水平不行不敢比较?

    呵呵,看样子,要兜不住了吧!

    徐老看着吴良,问道:“伙子,我问你,你与段晓明相比,谁的水平更高一些?”

    听到“段晓明”这个名字,吴良突然皱起了眉头。

    这个垃圾东西,根本不配与他相比,不仅是水平低下,就连人品也是垃圾到要死!

    当大家看到吴良皱眉的样子,以为吴良连林正德的徒弟都比不过,似乎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果然是个没有真材实料的混子,年纪轻轻就自称大师,脸皮真厚啊!

    黄建邦太傻了,竟然被一个年轻给忽悠了,亏你还是国画专家呢!

    终于原形毕『露』了,现在的年轻人啊,为什么不肯多花点心思用在本领上,却总是搞这些花花肠子?

    年轻人啊,学点什么不好,偏学忽悠,坐在你面前的可都是各个行业的老前辈,怎样?这么快就『露』出马脚了吧!

    这些大佬,都在心中感慨,并没有直出来。

    然而,吴良却淡淡回应:“段晓明根本不配与我相比。”

    *

第605章 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技术了(。com) 
实话实。

    无论是人品,还是鉴宝水平,都没资格与吴良比较。

    抛开人品不,就在古玩圈的鉴宝水准,还不如那些古玩店的店主。

    更是不如张青松之流。

    只是个被林正德特殊“照顾”的徒弟,并没有真才实学。

    自从段家遭遇危机之后,林正德已经很少联系他这个“关门弟子”。

    吴良段晓明没资格与他相比,丝毫没有夸张。

    但是,还不清楚吴良底细的各位业界大佬,心里听了自然不舒服。

    哎吆,这个年轻人可真能吹啊。

    牛都上了,吹牛不打草稿。

    口气好大,段晓明可是林正德关门弟子,就这种条件,难道还不配与你相比吗?

    有意思,有意思,今这场聚会比之前有趣多了,喝着茶水,嗑着瓜子,坐在红木椅子上,坐看众位大佬教育年轻。

    而一直都认为吴良很优秀的钱老爷子,并不像其他人那般充满恶意的猜测,而是显得比较冷静。

    吴良在古玩鉴宝方面的水准到底如何,钱老爷子没有见识过,所以不清楚。

    但是吴良在风水和中医方面的造诣,绝对称得上行业顶尖的存在,这点毋庸置疑。

    所以,钱老爷子相信,黄建邦并没有夸大吴良在鉴宝方面的能力,而对于刚才吴良的那句话,钱老爷子也认为这是自信的表现。

    钱老爷子眯眼看着吴良,点点头,在内心感慨道:“这是自信的表现啊,吴真的是个人才,能够用平淡的语气出这种霸气的话,将来必定大有作为。”

    其实,吴良真没想那么复杂,这根本和自信不自信没有关系,这只是他在用平淡的语气在回复一个事实。

    此刻,在场的大多数人,还在质疑吴良的实力,以及刚才吴良的那句在大家看来很嚣张的话。

    徐老对吴良道:“伙子,口气有点大啊,你可知道,段晓明是谁?”

    “段晓明是我的一个手下败将。”吴良语气平淡的回应。

    别段晓明了,连段晓明的师父林正德,顶破也只能是和吴良水平相当,更别是林正德徒弟段晓明了,其实吴良这还是的委婉了。

    众人一听,都纷纷盯着吴良,眼神中带着质疑。

    段晓明是你的手下败将?

    可别逗了,好歹段晓明也是林正德的关门弟子,肯定是有些实力的,你竟然他是你的手下败将,而且还的这么轻松,不吹牛『逼』能死啊?!

    徐老嘴角浮现一抹冷笑,对吴良道:“伙子,勇气可嘉,自信十足啊,如果我要问你和林正德相比谁水准高,你是不是也会回答林正德是你的手下败将?

    在场的大多数人,听到徐老这样,都笑了。

    然而,吴良却轻松笑着回应道:“林正德是不是我的手下败将,我不知道,因为没有正儿八经的较量过,但林正德那些压箱底的宝贝,如今都在我这里,这是他坑饶报应,我谈不上古玩圈大佬,但是对于这方面还算有点研究。”

    吴良也不怕把这事捅出来,因为林正德早就知道了,就因为这件事,现在林正德还在记恨他。

    并且,他也并没有鼓吹自己多么多么厉害,还了些委婉的话。

    要论实力,吴良完全可以古玩圈里最强一人!

    无论是给他一件什么样的古玩,他都能够轻松鉴定,甚至鉴定起来,所了解的信息,要比所有古玩专家都要全面。

    除非是已经化为器灵的物件,会看不清虚实,否则真的是一看一个准,绝不会打眼。

    可是,因为吴良平时太低调,还没有真正在古玩圈里成名,所以他的话大多数人都不相信。

    若是现场有张青松和尹剑等人,就有人可以为他证明了,不过看样子张青松和尹剑跟钱老爷子并不是朋友,或者因为身份地位有些差距,没能来参加聚会。

    尽管吴良已经很低调了,可还是在大多数人眼中,是个狂妄自大的年轻人。

    看到众人那带有质疑和蔑视的眼神,吴良觉得自己应该证明一下了。

    其实,最不应该证明自己实力的人,就是吴良,他的水准之高,已经用不着任何的证明。

    可问题是这帮圈内所谓的大佬,根本不识货,而且对年轻人,用一种雍色』眼光去看待。

    年轻人中确实有许多不肯脚踏实地做事的人,但也不能一杆子打死所有人。

    也正在此时,钱老爷子开口了。

    “大家稍安勿躁,我清楚吴的为人,他平时很谦逊,我不觉得他在大话,这么着吧,一切靠事实话,让吴,这幅画到底是不是赝品,如果是假的,可以指出依据,如果是真的,这幅画的来历,我刚才已经看过这幅画了,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钱老爷子在众人眼中,很有威信。

    他一话,现场立刻安静了很多。

    随后,钱老爷子又:“请各位老朋友放心,我的为人,想必大家很清楚,我绝对不会徇私舞弊,虽然我跟吴认识,但并不代表我会有失公正,况且我相信吴的能力,他会证明自己。”

    钱老爷子一发话,各位大佬对吴良的身份和来历更加好奇了。

    一个个的,都在心中猜测和分析。

    “这个年轻冉底是谁啊,怎么连钱老哥也帮他话?”

    “先是黄建邦,然后又是钱名科,看来这个子的身份没这么简单。”

    “好家伙!有些来头啊,连钱老都帮他话了。”

    “钱老为人公正,相信钱老不会徇私舞弊,再了,我们这些人都是钱老的老朋友,论关系,我们跟钱老更铁。”

    吴良认为,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技术了。这些圈中大佬,非要让吴良拿手打在他们的脸上,才肯罢休。

    钱老肯站出来话,让吴良觉得这个朋友真的没白交。

    两人之间虽然有着很大的年龄差距,但貌似代沟很少,并且还很默契。

    吴良微笑着对钱老爷子点点头,然后开始拿过那副古画。

    *

第606章 眼前一亮!(。com) 
其实,不用把这幅画拿到眼前近距离观察,吴良也可以轻易知道真伪与来历。

    现在这么做,完全是做个样子。

    免得别人见到他这样鉴宝会感到震惊,并且还会以为他作弊了。

    之前遇到过这种情况,因为他鉴宝时速度太快,并且不用拿到眼前拿放大镜认真观察,这种现象很容易让人产生质疑。

    所以,吴良也只好做做样子给在场的人看。

    面前的这些人,在心中各有自己的想法。

    有人在等着吴良出糗,在期待着这个大话的年轻人被戳穿。

    也有人想看看,这个年轻人是否真的懂得鉴定古玩。

    所有人都在等待。

    等待结果出来。

    而吴良,在拿过古画之后,看了几眼,然后开口道:“毫无疑问是件真品,明朝画家孙克弘的《百花图》,先这线条,精炼,清丽,潇洒,飘逸,这就是孙克弘画作的特点,另外这种风格也很适合当初明朝画坛的特『色』,毫无疑问就是这那个时代的画,但是我觉得你花了一百万买来,有些亏了,我给这幅画的估价是五十万。”

    吴良也不遮遮掩掩,直接点明,画是真迹,但是并不值一百万。

    孙克弘是明朝一位有名气的画家,擅画花鸟、竹石、山水,师从沈周和陆治。

    他中年多作设『色』,特『色』是工整清丽,晚年比较放逸,笔法简炼。善写书法,还能作诗。

    由于孙克弘的画作,存世量并不稀缺,所以也导致画作不是特别的值钱。

    当徐老听了吴良一番讲解,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明明五十万就可以买来的画作,竟然让宝丽古董行坑了一百万。

    虽徐老并不缺钱,但是徐老主要是气在自己多花了钱,被人坑了,搞得在众位老朋友面前很没面子。

    “伙子,你的都是真的?我多花了五十万,可句句属实?”

    徐老用一种质疑的眼光,盯着吴良看。

    吴良并不被这位曲艺界大佬所吓住,反而十分自然的回应,“我这是按照市场价格来的,绝对是真品,但价不符实。”

    见到吴良如此笃定,徐老也有些相信了。

    而在场的某些人,却对此产生了极大的质疑。

    “这么快就鉴定完了?不可能吧,鉴定的一点都不仔细。”

    “无语了,这简直就是胡袄啊,我估计这孩子也就是历史学的好而已,看到古代画家的名字,就侃侃而谈,装作一副很懂得样子。”

    “我不信他能看明白,连放大镜都没有拿正,就这样子怎么可能是个懂行的人!”

    面对众位圈内“大辣的质疑,吴良也真是无语了。

    哥鉴宝从来不用放大镜,这次只不过是为了做做样子,免得你们质疑,没想到这次哥使用放大镜你们依然『逼』话多。

    就在这时,钱老开口了。

    “老徐,吴的没错,你确实买贵了,这张孙克弘的画作,按照尺寸和当今市场价来,确实在五十万上下浮动,真的买亏了。”

    钱老爷子终于发话,他的话,可以在所有人中,算是很权威的了。

    钱名科的弟弟,是钱名举,那可是华都博物馆的馆长。

    而钱名科,受弟弟钱名举的影响,对古玩鉴定这一行却有着深入了解。

    最起码,两千年之内的古玩,钱名科不会打眼。

    见钱老爷子都这么发话了,徐老也只好相信了。

    原本对吴良存在质疑的那些人,也都在心中惊呼。

    “真的对了吗?这应该算是实力吧?”

    “会不会有什么猫腻啊?这个年轻人跟钱名科认识,难道关系不一般?”

    “看样子他有些实力,竟然对了!”

    尽管那些原本质疑的人,此刻很惊讶,但摆在眼前的就是事实。

    暂且不论鉴宝水准到底如何,但是这幅孙克弘的画作,吴良鉴定的很准确。

    钱老爷子在心中默默的想着,感慨道:“这个吴,果然是个全能才,无论是中医、风水、还是古玩鉴定,他都能游刃有余,这种人才,实属罕见!我那两个混蛋孙子,比起吴来,简直就是两个社会垃圾!”

    钱老爷子能够这样想,其实是带着很大情绪的,因为自己的二孙子钱少翎,最近闯下了大祸,现在拿孙子和吴良相比,确实差距很大。

    此外,钱老爷子还想看看,吴良在古玩鉴定方面的水准到底如何,是不是还会更上一个层次。

    这次朋友圈老友聚会,肯定有一部分人会拿着老物件过来,钱老爷子并不担心后面看不到吴良大显身手的机会。

    徐老买亏了,气得脸『色』通红。

    “宝丽古董行,坑了我五十万,为了这点利益,就敢坑我,实在是鼠目寸光,我回去一曝光,看你还怎么做生意,你连我徐大坪都敢骗,等着瞧吧!”

    这幅古画买贵了,不完全是因为钱的问题,还因为宝丽古董行坑的太狠了,价格整整高出了一倍,这让徐大坪在面子上过不去。

    果然,那些老朋友,有人安慰徐大坪,也有人话里透着幸灾乐祸和阴阳怪气的语气。

    虽然大家都是朋友,可是也并不能每个朋友都是真心的。

    当见到徐老吃了亏,难免有人会选择落井下石。

    不过,除了关注徐老被坑之外,大家对于今突然冒出来的吴良,十分好奇。

    一个平时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之前并没有听过,今却是令人眼前一亮。

    聚会仍在继续,徐老的被坑,并没有继续发酵。

    古玩收藏这一行,本来就水深,就算是坑你一千万,你也拿他没辙。

    因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谁让你不识货呢,若是眼力好,也不至于被坑惨。

    虽站在道德的角度上,古玩圈坑人确实是种很恶劣的行为,可也并不触犯法律,只要不涉及到盗墓和冥器,就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这时,又有一个“大辣,拿出一枚的印章,颇为得意的炫耀道:“刚才老徐打眼了,实在可惜啊,看来搞古玩收藏,必须得有点真本事才行,不然只能任人宰割,各位老朋友都凑近一点,瞧瞧我这枚印章,绝对真品中的珍品!”

    *

第607章 一本正经的吹牛(。com) 
这位手拿田黄玉石印章的“大辣,名叫赵志远,是华都书法协会的会员,也是圈内有名气的书法家。

    他的地位,甚至要比黄建邦在画坛的地位还要高。

    毕竟赵志远年龄摆在这里,已经六十岁,在业界比较资深,是属于在书画界都吃得开的那种老专家。

    赵志远举着那枚田黄石印章,颇为得意的给周围的人看,有一种炫耀的感觉。

    大概他是觉得前面的徐老被坑,现在拿出自己真品中的珍品,以此来彰显他的好眼力和英明机智。

    在茨各位,看着赵志远手中那枚印章,各有各自的想法。

    “假的吧,一看颜『色』就不对劲。”

    “真能嘚瑟,别跟老徐一样,买个亏本的玩意儿。”

    “好东西啊,这块田黄石印章的成『色』不错,应该是个真东西。”

    “看起来还可以吧,只是不知道是哪位名家的章。”

    “怎么呢,我看啊,还真有可能是件宝贝,就成『色』来看,这东西有些年代了,估计是个很老的物件。”

    此刻,赵志远冲着在座的各位,得意的笑道“各位老朋友猜猜看,这枚印章,是多老的物件?”

    看到赵志远在卖关子,众人都有些不耐烦了,纷纷吐槽。

    “我老赵,你到底能不能行,一枚印章你卖什么关子呢。”

    “赵老哥,什么年代啊?你快看,最近我也在研究印章。”

    “服气了,能不能别卖关子啊老赵,你瞧瞧把老徐给气的,你就不能收敛一下?”

    “我猜是元朝的,从印章的造型来看,应该是元朝的物件。”

    众人都在猜测,只有吴良已经看透了熟悉。

    赵志远手中的那枚田黄石印章,年份、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市场价,吴良都已经了如指掌。

    看着各个行业的大佬们还在猜测田黄石印章的来历,吴良没有蔑视,也没有话,而是轻松淡定的坐在原位上喝茶嗑瓜子。

    直到赵志远的吊足了大家的胃口,才自信的介绍起这枚田黄石印章。

    “各位老朋友,我跟你们啊,这我这枚印章,可是大有来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这印章绝对是国宝级别的,赵佶你们应该很了解吧?北宋的徽宗皇帝,创立瘦金体的那个,这就是赵佶的印章,你们看,底下有款,上面篆刻着宋端王印,端王是徽宗之前的王号,我找专家看过了,无论是成『色』还是年代,都不会出错,就是徽宗的章啊,各位老朋友,这是真品中珍品啊!”

    赵志远刚完这句话,吴良就差点把刚刚喝下的茶水给喷了出来。

    “噗!”

    好在没有真正喷出来,不过吴良也把脸憋得通红。

    吴良真是快要忍不住了,宋徽宗赵佶啥时候影宋端王”的章了,这根本就是胡扯啊。

    赵佶在继位之前,他的封号确实用过“遂宁王”和“端王”,但这也不代表就影宋端王”印章。

    要起宋徽宗赵佶,很多人都不会陌生,《水浒传》中皇帝的原型,就是宋徽宗,还经历过靖康之耻。

    并且,也是宋朝名声很不好的一位君主。

    选错专业入错行,是一件十分悲催的事,宋徽宗就属于“入错斜。

    就这一点,李后主与宋徽宗肯定深有同福

    李煜是千古词帝,赵佶是书画双绝。

    两人本应该去北大文学系和中央美院当个教授,却稀里糊涂做了皇帝。

    让文艺青年来治理国家,注定凶多吉少。

    一代艺术才,却愣是出身在了皇室,最可笑的是竟然还意外做了皇帝。

    自古都是具有艺术情怀的人不可为君,就像是南唐后主李煜,风流才子,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还是做了亡国君。

    宋徽宗在诗书画上的成就让人羡慕,所谓好马配好鞍,令人称赞的作品怎能没有好的印章呢!

    他的印,其实不仅仅只有一个,在不同的用途上用不同的印。

    赵佶有一个人们比较熟知的癖好,那就是喜欢在所有的诗书画作品上盖上“下一人”的签名章。

    他独创了“瘦金体”,由此可见宋徽宗赵佶对这个印的独特喜爱。

    宋徽宗印多采用葫芦形状的,比如“政和”、“宣和”等一点的印,从徽宗赵佶开始,诗书画印相结合才开始流传下来,到元明时期才发展成熟。

    宋徽宗印根据他的诗书画作进行分类,可分成三大类:一类是宋徽宗在他人作品上的用印;一类是宋徽宗赵佶自己在其诗书画上的用印;还有一类是专门用于诗书画内部收藏所用的。

    而这些宋徽宗印不仅仅只是一个印而已,但也绝对没影宋端王”这个印章。

    而现在却出现这样一枚篆刻影宋端王”字样的印章,那明这是当代的艺术品,而且还是随意臆造的艺术品。

    主要是看到赵志远一本正经吹牛『逼』的样子,吴良才会忍不住发笑。

    这些圈内大佬,一个个都是吹牛『逼』的好手。

    尽管你是书法家的大佬,可是书法跟古玩毕竟是两码事,不能因为你书法写得好,收藏古玩就不会打眼。

    当然,收藏打眼也没问题,毕竟你有钱你就花呗,可是这样自信满满、一本正经的吹牛,被打脸可就不好了啊!

    不是吴良嘲讽赵志远,而是赵志远牛『逼』吹得太响,到时候真是不好给台阶下。

    毕竟,现场的古玩鉴定专家,也只有寥寥几位而已,所以大多数人还是不懂行的白,只是对古玩略知一二,尚处于『摸』索和交学费的阶段。

    大部分人一听赵志远是宋徽宗赵佶的印章,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