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灵泉田蜜蜜:山里汉宠妻日常-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到这里,唐蜜忍不住摸了下脖子,感觉凉飕飕的。
她心里特后悔,刚才不该意气用事的。
嘴仗一时爽,回头火葬场啊!
要不,她明天去向明和帝道个歉,乞求他老人家的原谅?
可是明和帝刚才已经下令,不准她再踏出华阳宫一步。
她要是离开华阳宫,就等于是再次违逆圣旨,明和帝肯定会气上加气,到时候她就更没好果子吃了。
还是再等等看吧。
等过段时间,明和帝的气消了些,她再去向他老人家赔礼道歉。
想通之后,唐蜜便不再纠结,换掉衣服,爬上床安心地睡了。
第546章 造反()
次日早晨,阿歆回来了。
她将打探来的消息告诉唐蜜。
“武将军在收到我的信后,因为担心公主殿下的安危,未经皇帝允许悄悄回到了京城。我猜他可能是知道了公主殿下去世的消息,愤怒之下,冲去武家为您讨公道。他不仅将武老夫人打成重伤,还放了把火,把二夫人烧成了半身不遂。”
唐蜜听到这里整个人都惊呆了:“舅舅没受伤吧?”
“武将军被烧伤了,后来被抓到大理寺接受审问,按照明和帝的意思,武将军这次是肯定活不了的,但幸运的是,大理寺被人劫狱,武将军被救走了。”
得知舅舅性命无碍,唐蜜这才松了口气:“然后呢?舅舅现在在哪里?”
“武将军在离开京城后,就绕道回到了北雁关,并将紧随其后的追兵拦在城外,现在武将军已经带着十万大军脱离明和帝的控制。”
过了好一会儿,唐蜜才将这个消息消化掉:“你的意思是,舅舅他要造反?”
阿歆摇头:“暂时还没有听到这个消息,但如果明和帝一直不撤销对武将军的通缉令,武将军迫于压力,很有可能被逼着在北雁关自立为王。”
唐蜜万万没想到事情竟然会变成这样。
她呆呆地坐在椅子里,过了很久开口问道:“如果舅舅跟皇祖父打起来,我该帮谁?”
这个问题实在太难回答了,阿歆只能沉默不语。
没等唐蜜把这个大难题解决掉,一个更大的难题就出现了——
镇南王忽然发兵,以江州为起始点,一口气将附近十几个城镇全部攻破,城镇中的官员要么投降,要么被杀。那些宁死不屈的官员和将士,被杀之后,尸体悬挂在城墙上,以此向朝廷示威。
这意味镇南王决定撕掉自己跟明和帝之间的最后一层窗户纸,双方彻底决裂。
史上被称为南王之乱的叛乱事件正式拉开序幕。
军情密信以十万火急的速度,在连续跑死了三匹马之后,被信使连滚带爬地送入皇宫。
明和帝看完信中的内容,被气得拍桌而起:“好你个姬贼!竟敢妄想谋朝篡位!”
文武百官跪在地上:“陛下请息怒!”
明和帝手里握着兵符,按理说拿着它就可以调遣远在北雁关的十万大军,可恨的是,武玄奕在军中的声望太过,即便兵符被明和帝强行收回,那些将士仍旧听命于武玄奕。
如今武玄奕带着十万大军躲在北雁关,明和帝派去的追兵全都被挡在城门外。
论起守城打战,整个大启朝都没人是武玄奕的对手。
在连续折损了近千人后,明和帝知道短时间内想要攻下北雁关是不可能的,只能命人撤退。
也正因为那十万大军脱离了明和帝的掌控,让明和帝手中的兵力非常吃紧,镇南王正是看明白了这一点,才抓住机会发兵叛乱。
张霄贤提议向各地诸侯王借调兵力,前去讨伐镇南方,镇压叛军,以解燃眉之急。
这个主意得到了很多大臣的赞同。
但明和帝却还在犹豫:“若朕下令让各地诸侯王带兵离开属地,等叛军被解决掉,那些诸侯王不愿回到各自的属地该怎么办?到时候岂不是前门赶走了狼,后门又引进了虎?”
那些占据一方的诸侯王,都不是什么良善之辈。
他们或许不像镇南王那么野心勃勃,但只要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肯定会抓住机会想尽办法扩张势力。
说白了,就是明和帝不信任那些诸侯王。
他想要有一个既能平定叛乱又能不引起其他诸侯王趁火打劫的办法。
可使大臣们商量了半天,也没能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良策。
明和帝看着面前这群一筹莫展的大臣们,忽然很怀念秦容,以秦容的聪明才智,兴许能想出让他满意的计策。
可现在秦容还被勒令在家中闭门思过。
明和帝拉不下脸在这个时候跑去找秦容讨要办法,他沉思良久,最后想出了一个相对比较冒险的办法——
“朕要御驾亲征,亲自平定这场叛乱!朕要让那些鼠辈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做天威不可犯!”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惊呆了,纷纷跪下劝阻明和帝。
然而明和帝的态度非常坚决,他无视众人的阻挠,面无表情地说道:“在朕离开京城的这段时间里,朝廷的事情全部交给六位内阁大臣协商处理,如果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就派人快马加鞭送给朕处理。”
众人还想再说些什么,可明和帝已经站起身:“退朝!”
文武百官无可奈何,只能躬身行礼:“微臣恭送陛下。”
当明和帝要御驾亲征的消息被传到唐蜜耳朵里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
她不敢置信地问道:“皇祖父都已经六十多岁了,他还要去御驾亲征?就凭他那副身子骨,别说上阵杀敌,就连稍微摔一下,就很有可能摔出大毛病。”
阿歆:“据说文武百官都在劝阻陛下,就连后宫妃嫔们也都被吓得寝食难安,她们连麻将都不打了,全部聚集在御书房门外,跪着恳求陛下改变主意。”
唐蜜听得心里痒痒的,这么热闹的画面,她超想去现场围观的。
可惜明和帝还没松口放她出门,她现在是哪里都不能去,只能老实地宅在华阳宫里。
阿歆见她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忍不住提醒她:“您是不是忘了五郎?”
“五郎?”
“五郎是镇南王的儿子,如今镇南王造反,明和帝要御驾亲征,这意味着五郎很有可能也会带领叛军上战场,到时候双方打起来,你要帮谁?”
唐蜜猛地反应过来:“五郎可是镇南王唯一的儿子,他应该不会舍得让五郎上战场吧?”
“那可不一定,镇南王野心勃勃,成天都在谋划怎么谋夺天下,他怎么可能允许自己的继任者是个胆小无能之辈?趁着这个机会,他说不定会让五郎多上战场,借机磨砺自身的能力。”
阿歆说得有道理,唐蜜不禁忧心忡忡:“战场上刀剑无眼,万一伤到五郎怎么办?”
第547章 误会()
两天时间一晃而过,先锋军已经拔营前往江州,待明日天一亮,明和帝就会在主力军的护拥下离京。
今晚的皇宫注定是不平静的。
各宫的妃嫔都在为明和帝担忧,唯恐他在外面有个闪失。
华阳宫的宫灯也还没灭,唐蜜坐在书桌上,手里握着毛笔,犹豫着该不该给秦朗写封信。
她想叮嘱秦朗保护好自己,千万别意气用事。
可现在双方交战,这封信就算寄出去,也很难被送到秦朗的手里。
而且他们现在的立场是相互敌对的,如果这封信落到有心人手中吗,说不定还会为他们两人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唐蜜犹豫再三,最后还是放下了毛笔:“算了吧”
就在这时,阿歆走进来:“殿下,虞总管求见。”
“他来做什么?”
“他没有说。”
“让他进来吧。”
很快,虞未明就走了进来,拱手行礼:“老奴拜见公主殿下。”
他进宫已经有五十年,从明和帝还是一个小皇子的时候,便跟在明和帝身边伺候。如今他一人统领整个内侍司,明和帝对他亦是非常看重,后宫中人见了他,都得给他几分薄面。
唐蜜忙道:“虞总管不必多礼,咱们坐下来聊吧。”
待两人都坐下后,虞未明并没有直接说明来意,而是先喝了口茶。
他颇为意外:“这茶不错,入口没有涩味,过后还有回甘。”
唐蜜笑着说道:“若是虞总管喜欢这茶叶,等下带一包回去慢慢喝。”
“多谢公主,”虞未明放下茶碗,“公主的起色看起来不错,想必心情应该也挺好的吧?”
“还行吧。”
“既然公主已经不生气了,为什么还不愿去向陛下认个错呢?”
唐蜜挠了下脸颊:“皇祖父让我闭门思过,不准出门,我不敢违抗他的旨意。”
虞未明叹道:“陛下当时被您给气坏了,所以才会那么说的,您别往心里去。俗话说,父女没有隔夜仇,你们虽然不是父女,可也跟父女差不多了,毕竟,您是他在皇宫里唯一的亲人,陛下其实是很疼您的。”
“是皇祖父让你来跟我说这些的?”
虞未明很是无奈:“陛下好面子,就算他心里想跟您和好,也不可能直说。是老奴瞧见陛下这几天一直都心情不好,琢磨着他可能是在惦念着您,便自作主张地来找您,想劝您给他递个梯子,好让他能有个台阶可以下。”
唐蜜小声嘀咕:“皇祖父心情不好,也不一定是因为我吧,我听说镇南王叛乱,兴许他是为了这件事情在生气呢?”
“正是因为镇南王叛乱,陛下明早就得随军离京,想必公主也是知道的,陛下年纪大了,身子骨是一天不如一天。这次御驾亲征,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您作为他唯一的亲人,能不能去送送他?好歹也要让他走得安心些。”
虞未明说得情真意切,唐蜜不禁有些动容,她不好意思地说道:“其实我早就想去向皇祖父道歉了,但是皇祖父没有松口,我不敢贸然离开华阳宫。”
“只要您去向陛下道歉,陛下非但不会追究您擅自离开华阳宫的事情,肯定还会很高兴的。”
“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陛下非常疼爱瑾太子,您是瑾太子留下的唯一血脉,陛下肯定会把您当成眼珠子一样疼宠的。”
唐蜜不信,嘟哝道:“皇祖父要是真的疼爱我父亲,为什么还要逼得我们一家人都葬身火海?”
“当时的情况很复杂,陛下当时也是被气坏了,他怎么都想不到,自己最疼宠的瑾太子居然会背叛他,一时情急,才会说了些难听的话。”
“可就算这样,皇祖父也不能对我爹痛下杀手啊!”
“公主误会了,陛下从未想过要杀瑾太子。”
唐蜜皱眉:“怎么可能?”
“瑾太子是由陛下手把手带大的,他几乎将自己所有的父爱,都倾注在了瑾太子身上。哪怕是瑾太子要起兵造反,陛下也狠不下心去处死瑾太子,最后只是命人将瑾太子软禁在东宫之中,勒令他好生悔过。”
说到这里,虞未明的神情极为复杂:“其实在那之后没多久,陛下就已经心软了,可他拉不下脸去求和,便遣人去劝瑾太子服个软,只要他能主动道歉认错,陛下就能看在父子情份上饶了他。可谁知他竟然宁死也不肯认错,甚至还放火烧了东宫,把东宫三百多口人全都给烧没了。”
唐蜜连忙摆手:“不对不对!”
虞未明:“哪里不对?”
“你刚才说,皇祖父派人去劝我爹道歉?”
“对啊,瑾太子死活不认错,还把帮忙说和的人给打了出来。陛下被气得差点晕过去,再加上朝中大臣都在上疏请求尽快处决瑾太子,陛下忙得焦头烂额,一下子就病倒了。也正是在那个时候,瑾太子火烧东宫,等陛下强撑着病体赶到现场时,整个东宫都被烧没了”
唐蜜见他说得信誓旦旦,不像是说谎的样子,心里越发疑惑:“我爹根本就没见到过前来说和的人,我们得到的消息,是说陛下已经下旨,要处死我们一家人。父亲当时非常绝望,他本想饮鸠自尽,以此来求得皇祖父饶过母亲和三个哥哥跟我。可是还没等他动手,皇祖父就命人火烧东宫,父亲自知难逃一死,只能想尽办法将我送出东宫。”
虞未明皱眉:“陛下对瑾太子舔犊情深,哪怕是在陛下最愤怒的时候,他也未曾想过要真的杀掉瑾太子。”
“可传消息的人确实是说,皇祖父已经决定赐死我们一家人,而且在东宫起火的时候,整个东宫都被封锁了,东宫里面的人一个都逃不出去。”
也正是因为如此,宫中三百余口人无一幸免,全都死在火海之中。
唐蜜是被虞未明托付给一个心腹侍卫,从密道逃出了皇宫,再加上有武玄奕在宫外接应,她才能够侥幸逃过一劫。
虞未明认真思考了片刻,越想越觉得这件事情不对劲:“难道是有人假传圣旨,欺骗了瑾太子?”
第548章 送行()
明和帝站在书房里面,在他面前挂着江州的地形图。
他正在凝神思考行军路线,虞未明匆匆走了进来。
“陛下,老奴有事禀报。”
明和帝看向他:“什么事?”
“是关于瑾太子的事情。”
一听到瑾太子三个字,明和帝的神色就变得不大好看:“你跟了朕这么多年,难道还不知道朕的脾气吗?朕说过不想再听人提起他的事情。”
虞未明撩起衣摆,屈膝跪了下去,一字一句地说道:“此事非比寻常,即便陛下不想听,老奴也必须说。”
见他的态度如此严肃,明和帝也不由得凝重起来:“你且说来听听,要是事情并不没有你说得那么重要,朕一定要治你个不敬之罪。”
“刚才,老奴擅自去见了曦阳公主,顺道跟她谈了一些东宫里的往事”
虞未明将他刚才跟曦阳公主的谈话内容,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说了出来。
等他说完,明和帝的神情已经变得极其难看:“你怀疑当年有人假传圣旨,故意引到瑾儿引火自焚?”
虞未明弯下腰:“如果假传圣旨是真的,那么引火自焚就不一定是真的。”
“理由?”
“公主刚才说,起火时东宫被封锁了,里面的人就算想逃也逃不出去。这说明放火的人绝对是早有预谋,若是瑾太子引火自焚,他完全没必要拉着整个东宫的人一起陪葬。”
明和帝来回走了两步:“你说得对,瑾儿性情温和,但凡有一点余地,他都不会害人去死,纵火烧死三百余口人,这种事情绝不是他能做得出来的。”
“所以老奴认为,瑾太子一案肯定藏有隐情,也许他并非自杀,而是死于他杀。”
最后两个字,让明和帝的脚步一下子就停住了。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认为瑾太子是自焚而死,他最宠爱的儿子,宁肯死也不愿意向他低头认错。
此事成了他心里的刺,让他不断地责问自己,是不是他这个父亲当得太失败了?是不是他根本就不适合当个父亲?
得出的答案让他伤心。
他不准别人提起瑾太子的事情,也不准自己回忆过往。
只要不去想,就不会伤心。
可是现在,明和帝忽然被人告知,瑾太子不是自杀,而是他杀。
“如果瑾儿真是被人害死的,那朕应该也是帮凶吧?”
虞未明立刻抬起头:“陛下,您是不知情的”
明和帝的眼眶微微泛红:“朕当时若是能多给他一点信任,也许他就不会被逼得走上绝路,阿蓁骂得没错,朕是个无情无义之人,朕沦落成为孤家寡人,都是报应。”
“陛下,您千万别这么想,现在最重要的是查明瑾太子被害的真相,还给他一个清白,别再让他蒙受不白之冤。”
明和帝深吸一口气,努力将心里那些翻涌的情绪压下去:“对,当年的事情一定要查清楚,朕要那幕后真凶死无葬身之地!”
“陛下英明。”
“你先起来,给朕磨墨,朕要写信。”
“是。”
虞未明站在桌边,细细地磨墨。
明和帝提笔蘸墨,很快就写好一封信。
他将信纸叠好塞进信封里面:“你让人连夜把这封信送给秦容,他看完信后,自然知道该怎么办。”
虞未明接过信件,正要离开,就听到明和帝说:“你等一下。”
“陛下还有什么吩咐?”
“朕还要再写一封信。”
这一次,明和帝握着笔犹豫许久,方才写出第一个字。
这封信的内容非常简短,总共只有两行字。
他在信纸末尾盖上玉玺印记,随后又忍不住盯着那两行字看了会儿,轻声地问:“老虞,你觉得朕这么做是对是错?”
虞未明站得很近,信中的内容他看得清清楚楚。
他不知该作何评论,只能低下头:“陛下永远都是对的。”
明和帝将第二封信交给他:“朕这次御驾亲征,不知是凶是吉,若朕不幸归天,这就是朕的遗诏。”
虞未明颤抖着双手接过信件:“陛下定能凯旋而归!”
次日天还没亮,唐蜜就醒来了。
她匆匆忙忙地穿好衣服,连早膳都来不及吃,就揣着一个沉甸甸的水囊离开华阳宫。
守在门口的侍卫将她拦下来:“公主殿下,陛下命您闭门思过,不得外出。”
唐蜜指着他们身后大喊一声:“皇祖父!”
两个侍卫立刻扭头往后看去。
趁着这个时候,阿歆忽然出手,刷刷两下,将两个侍卫给打晕过去。
阿歆对唐蜜说道:“这两个侍卫交给我来处理,你先去宫门口,去晚了的话,陛下可就走了。”
“嗯!”
唐蜜飞快地朝着宫门的方向跑去。
路上遇见不少宫女太监,对方见到她时,都纷纷停下脚步行礼问安。
其中有一辆给御膳房送菜的牛车,赶车的小太监见到公主殿下,急忙拉住缰绳,正要下车行礼,就见到公主一溜烟地跑了过去。
小太监以为公主有急事,便将刚迈出去的脚又收回来,准备继续赶车去御膳房。
谁知公主居然又跑回来了?!
唐蜜喘着气冲他说道:“你能载我一程不?我要去宫门。”
小太监迟疑道:“可奴才要去御膳房,跟宫门是两个不同的方向”
“拜托你了,我真的有急事,我要赶着去送皇祖父出宫。”
见到公主殿下居然屈尊降贵地哀求自己,小太监被吓得不轻,忙不迭地说道:“能为您效劳是奴才的荣幸,您快上来吧。”
“谢谢你!”
唐蜜手脚并用地爬上牛车:“我赶时间,麻烦你快点儿哈。”
当天清晨,不少人看到宫中有一辆牛车在飞速狂奔,更神奇的是,曦阳公主居然就坐在牛车上!
牛车跑到宫门附近停下,唐蜜提起裙摆跳下车,随手扔给小太监一颗金花生:“这是给你的车费,辛苦了。”
小太监赶忙将金花生收起来,眉开眼笑地说道:“殿下客气了。”
宫门附近聚集了不少人,几乎都是来给明和帝送行的。
此时明和帝身穿铠甲,身姿挺拔,虽然年岁大了些,但还是能从他身上看到睥睨天下的帝王之气。
第549章 大礼物()
太后领着妃嫔们站在明和帝的面前,妃嫔们一个个哭得跟个泪人似的,太后是这堆女人里面最镇定的一个。
她不咸不淡地跟明和帝说了几句客套话,便懒得再开口。
眼看时间差不多了,明和帝准备上车,忽然听到有人在喊他。
“皇祖父,等一下!”
明和帝停下脚步,循声望去,看到唐蜜正往这边跑来,不由得怔住。
等人跑到面前,他皱眉问道:“朕不是让你闭门思过吗?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皇祖父马上就要上战场,我放心不下,想来送送您。”
明和帝见她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更可笑的是,她的头上还有一片菜叶子。
他伸手捏住那片菜叶子:“你刚才去菜地里打了个滚儿?”
唐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跑得太慢了,正好碰见御膳房的牛车,就让他送我一程。牛车上堆了不少菜,可能是在坐车的时候,菜叶子落在了我的头上。”
“宫里有马车,下次要是赶时间的话,就让人用马车送你。”
“哦,我知道啦,”唐蜜将怀里的水囊拿出来,双手递给他,“这是我特意寻来的山泉水,听人说那条山泉非常有灵性,若有人生病受伤,只要喝了这水就能痊愈,希望皇祖父能收下它。”
明和帝不相信这水真的那么神奇,但这毕竟是孙女的一片孝心,他伸手接过水囊:“看在你一片孝心的份上,今天朕就不追究你擅自离开华阳宫的事情。”
唐蜜摸了下鼻子,悻悻地应道:“哦。”
“从今天开始,你不用再闭门思过。”
一听这话,唐蜜顿时就兴奋了起来:“谢谢皇祖父!”
“你别高兴得太早,为了让你记住教训,以后别再胡说八道,朕罚你将御书房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