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闻馆记事-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真没什么事,倒是师兄你,如今王上驾崩,皇长孙殿下刚刚继位,即便是在宫中,也指不定会有居心叵测的刺客在,师兄身为护卫,须得日夜保护在殿下身边,当小心才是。”

    师兄无奈一笑道:“你啊,如今还叫什么殿下,该改口称呼殿下为王上了。”

    我反应过来:“是啊,你看我,平时都叫习惯了,如今却忘了殿下已经承继君位了。”

    我们走在长长的宫道里,不时有內侍宫女神色匆忙地路过,萧谡走的突然,虽之前早有准备,但操办君主的丧事诸事繁多,未免还是会有慌乱,再加上萧琢继位,有许多东西需要准备,宫中上下,全靠玉瑶娘娘一个人打点,所幸这位娘娘做事周全,倒也没出什么乱子。

    “师兄今日怎会有时间来寻我?”

    师兄顿住脚步,道:“我哪里有时间来寻你,是王上想要见你,命我来找你过去。”

    我有点诧异,不知萧琢找我,所为何事。

    如今先王驾崩,储君继位,睿王身为皇室,却不留在京中,虽借口说是身体不适,想回封地休养,但谁都能猜得出来他的狼子野心。

    几乎所有人都说,一场大战在即。

    萧琢的那几位皇叔,也不是可以省心的人,萧谡入葬,萧琢继位后,就一直吵着要回封地,我估摸着,他们虽没有睿王的胆子和野心,做不出反叛谋逆的事情,但显然也不是站在萧琢这边的,一旦萧琢与睿王冲突起来,根本不能指望他们能来为萧琢护驾解围。

    除去这些,我隐隐地还有些担心。

    时至如今,我还没有找到陆危楼,也不知道他身后的那个人何时现身,亦或者,本就是想等萧琢和睿王两败俱伤之时,坐收渔翁之利。

    这对萧琢来说,显然是十分棘手的处境。

    “王上他”

    我一阵迟疑:“找我做什么?”

    师兄想了想,道:“应是说林家之事吧,我清晨跟在王上身边,林家主来拜见王上,说他们在南疆发现苏河蓝氏的踪迹,那些人集结暴民,侵扰边境,林家自请前去剿灭他们。”

    “苏河蓝氏么”

    想到之前遇到的刺客和少年,我的心绪有些烦乱,林家这一走,只怕林素闻也留不得吧。

    苏河蓝氏的事,也不知已经发展成什么样子,但我身上的魂咒,至多只能再撑上三个月。

    此次回到长营,对他来说,只是暂时的离开,但在我这里,一个转身,即是永别了吧。

    虽知道以现在的朝局处境,我们两个都有各自的职责和使命,都有需要去做的事,但心中,隐隐地,还是有些怅然和沉重。

    来到萧琢宫中,那时,他正在批阅奏章,面前站着几位汇报朝政的大臣,看得出来,他仍是挺忙的,但见到我,还是屏退了那些人。

    站起来,向我道:“你来了。”

    我连忙向他施礼,又听他道:“这些时日,朝中事务繁忙,都没来得及见你,听闻昨日京中又发生一场妖祸,辛苦你了。”

    我拱手道:“微臣供职红闻馆,斩妖除魔,维护京中安宁,本就是分内之事。”

    萧琢从书案前走开,带着我来到大殿,道:“这里没有外人,不必如此拘谨。”

    他迟疑一下,试探地问:“昙儿,如今孤王承袭君位,有许多事都可以自己做主,你若是想回来的话”

    他到现在,仍是想让我承认萧昙的身份回来,我知道,他是不想让我流落在外,一个人孤苦伶仃,回归身份的话,他也好照拂于我。

    但我,确然没有那个打算。

    见他还不肯死心,只能再度拱手道:“王上,先前微臣已经说过,在这世上,只有顾绯然,没有萧昙了,可即便微臣是顾绯然,也会一如既往守护在王上身边,不也挺好么?”

    见此,萧琢叹了口气:“你既已下定决心,孤王就不再勉强了,不过,你一个人流落在外,要好好照顾自己才是啊。”

    我又向他拱手说了声是,犹豫一下,还是道:“微臣不会有事的,王上不必担心,太过关注微臣的话,反而会令他人起疑。”

    “林家主的事,孤王已经知道了。”

    萧琢坐下来,道:“当日听闻你被他带走,孤王就知道,他已经起了疑心,却未料到问题出在孤王这里,本想亲自去林宅要人,但思前想后,又觉着此法只会令他更加怀疑,所以只让素闻一个人前去,所幸素闻他对你”

    顿了顿,淡然一笑道:“你是景王叔留在世上唯一的血脉,即便孤王知道,格外照拂于你,会令他人起疑,但偶尔还是藏不住”

    我又道:“王上对微臣的关心,微臣明白,但有师兄和红闻馆的同僚在,微臣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王上也无须为微臣担心。”

    萧琢点了点头,但神情间仍是有些怅然。

    我怕他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又试探地提点道:“不知王上唤微臣来,有何事情?”

    萧琢这才反应过来,苦笑道:“你不说,孤王倒忘了,关于郑宏文的事”

    我没想到,他这次找我来,是为郑宏文的事,连忙跪下道:“是微臣监管不力,致使郑大人误入歧途,还请王上降罪。”

    萧琢垂眸看了我片刻,叹了口气:“他的事,素闻都已经告诉孤王了。”

    此事我已经猜到了,林弈秋虽然知道盛京结界早就破损的事,但一直怀疑是我所为,根本不知道郑宏文,所以,告诉萧琢这件事的人,只有可能是林素闻,从不说谎,从不包庇的林家少主,向来公平持正,不会顾念人情,由他出面禀报此事,倒也解决了我的烦心事。

    我道:“此事本该早点禀报王上,但近日朝中事多,微臣不敢以此扰乱王上,本还想着,等过段时间盛京局势稳定,再向王上说明。”

    “你的性情,孤王岂会不清楚?此事可大可小,虽说那郑宏文引来盛京一场动乱,是很可恨,但所幸红闻馆处置得当,并未造成伤亡,你又救下了全城百姓的性命,可谓功过相抵,孤王思前想后,也不想再追究什么。”

    他顿了顿道:“此事就交给你处理吧,你是红闻馆的主事,该如何处置他,由你决定。”

    我大喜过望,连忙叩首:“多谢王上。”

    “你要感谢的不是孤王。”

    萧琢颇为感慨道:“是素闻说你这些时日,一直将这件事压在心里,唯恐你憋坏了,孤王才特意抽出空来见你一面,你该去谢谢他。”

    我怔了怔,又见萧琢无奈道:“他可是从来都不会为别人求情的人,看在他的面子上,孤王也不会再追究什么。”

    我拱手称是,再次萧琢谢恩,想到师兄之前的话,迟疑一下,问:“素闻他林家,是不是近日要回长营了。”

    许是想到苏河蓝氏,萧琢的眉目间浮现出忧虑的神情,点头嗯了一声。

    看向我,又道:“素闻也会回去。”

    见他特别提起了林素闻,我尴尬一笑。

    又听他道:“怎么,素闻没与你说过么?”

    我道:“这些时日,微臣与他各有事情要忙,他已经搬回林宅去住了,都没怎么见过。”

    萧琢了然地点点头,又道:“他如今就在宫中,想必这两日,就会动身,此次回去,不知何年何月才会回来,去送一送他吧。”

232章 王上驾崩(二)() 
听闻林素闻在宫中的消息,我连忙赶过去找他,远远地却看到他与林家的人站在一起。

    我不便上前相扰,只能在宫苑角落处站着,正为难时,他也看到了我,转过头与林家的人吩咐几句,便折身向我走来。

    见他来到跟前,我笑了笑,道:“几日不见,听殿下王上说你在此处。”

    他淡淡地嗯了一声,却没说什么。

    我看了他一眼,又见林家的人并没有离开,而是站在远处望着我们,怕他们误会什么,只能带着林素闻转向没人的地方。

    寂静宫苑处,四下无人,衰草枯杨,冷风凄凄,虽已快到初春光景,但还是有些冷。

    穿着一件披风,寒风袭来,忍不住往身上拢了拢,向他问:“你没什么要与我说的么?”

    他要离开的消息,还是萧琢告诉我的,否则,我都不确定,他此次还会不会向我告别。

    林素闻沉默片刻,道:“王上找你了?”

    我嗯了一声,回答:“他告诉我,你已经向他禀报了郑宏文的事,他看在你的面子上,又念及郑宏文此次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不会追究此事,已将郑宏文全权交给我处理。”

    闻言,他道:“如此就好。”

    想到自己之前的犹豫踟蹰,委实觉着是庸人自扰,看了林素闻一眼,磨磨蹭蹭地道:“我打算免去郑宏文的职务,让他离开红闻馆,如此已是最好的结果,不过,此事多亏有你替我们说情,否则,我都不知道该如何向王上开口,如今,也算了却了我的一桩烦心事。”

    林素闻道:“你总是这样心软,凡事都要讲究情面,我只是怕,这件事拖得久了,到最后,你要想不开为他顶罪。”

    “说实话,当日林家主询问我的时候,我确然将他的事瞒下来了。”

    起初,我对郑宏文确实是十分愤怒,但等了解了其中的缘由和苦衷,又觉得他有些可怜,再看到齐焕之为了救他,损去一生修为,就全然狠不下心,将他的名字禀报给萧琢了。

    不过,这种犹豫,还因为别的什么。

    林素闻无奈道:“果然”

    我转身看他,默了片刻,道:“你知道么,在使用净化术法的时候,当我知道要损去半生的修行才能救他的时候,却犹豫了。”

    “此事说起来当真可笑,我修习术士,本是阴差阳错,本身对修为也无甚追求,在去南疆之前,甚至很少使用术法,仔细想想,若能用半生的修行,换回一条人命,我本该毫不犹豫的,但那时我确然留着几分私心了。”

    若不是那一瞬间的犹豫,现在损去半生修为的人,应该是我,而不是齐焕之。

    虽然晓得此事与我没什么关系,我也不该为他们的结果负责,但对齐焕之,仍是歉疚的。

    总觉得若不是因为我的犹豫,他也不会变成这个样子。

    “世人总有私心,没有人可以被要求必须舍身忘己,更何况,半生修行,对于一个术士而言,应与自己的性命没什么区别。”

    林素闻劝慰我道:“他舍弃修行,是他对那个人的情分,你没有舍去修行,亦是你对自己的本分,两种选择而已,无需歉疚什么。”

    我将他的话反复品读几遍,笑了笑:“说的也是。”

    “绯然”

    他叫我的名字,却又停顿了下来,片刻,才缓缓道:“我要离开了。”

    我怔了怔,漫不经心地嗯了一声,道:“刚才殿下王上,已经与我说了。”

    “大概三个月”

    他想了想,又改口道:“两个月,就能回来了。”

    “那苏河蓝氏不是一般的人,他们家族的术法,阴邪狠毒,我曾是见识过的,你若是与他们对上,千万小心,不可轻敌。”

    他嗯了一声,我又道:“还有那个孩子之前与我约定在盛京城郊相见的孩子,大约现在是叫蓝斐吧,苏河蓝氏的蓝,斐然向风的那个斐,你此行若是见到他,抑或得知他的消息,不管是生是死,都要想办法让我知道。”

    “虽然他是苏河蓝氏的人,也不知道是正是邪,但我欠他一个约定,终究是要还的。”

    “还有”

    想了想,将悬在腰间的金玲摘下来,递给他:“苏河蓝氏所在之处,距离碧云天不远,你此行若是有何需要的话,可以拿着这个金玲,去找晏晏帮忙,有她在,我也好放心些。”

    林素闻看向那串金玲,犹豫一下,最终接了下来,向我道:“多谢。”

    我无奈道:“你我之间,何须如此客气?”

    “少主”

    见林素闻离开,久久不归,林家的人过来寻他,站在宫苑的路上向他施礼。

    他朝那人瞥了一眼,又看向我,没说什么,转身朝着亭下走。

    “素闻”

    我喊住他,片刻,道:“你何时走,我去送送你吧。”

    不等他开口,又自顾自地解释道:“你以前离开盛京回长营,我都没有送过你,这次,我想送送你。”

    他停住脚步,没有回身,道:“好。”

    望着他跟林家人离开,站在原地怔了许久,才发现视线尽头,已经没有了他的影子。

    外面,纷纷扬扬飘起了雪花,我站在亭下,伸手接了一朵,落在手心中又迅速融化。

    忍不住叹气道:“偏生在这个时候下了雪,雪天路滑,回长营的路,不太好走呢。”

    因下雪,林家动身的行程比原定中晚了一日,林素闻离开那天,云消雪霁,天气晴朗。

    我将他送到城郊的湖心亭处,此时,盛京的雪还没有融化,湖岸两边银装素裹,仅有一个穿着蓑衣的老翁坐在船上垂钓。

    一动不动,像是睡着了似的。

    我随手折下一根枯萎的柳枝,递给林素闻,本还想说些什么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的酸话,但又想想,以我们的交情,本无需如此客套。

    临到关口,握拳向他伸去:“走马风尘。”

    他垂下眼眸看了看我的手,也握起拳头在我手上一碰,接道:“生死与共。”

    那天,我看着他的身影越走越远,雪白的衣衫,很快与漫天的冰雪融为一色。

    年年柳色,灞桥伤别,以往每每读到这样的酸词,总要觉着很是矫情,比起那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更喜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豪爽洒脱,我以为,人的一生足够长,暂时的离别之后,还会有下次的重逢,根本无须伤情什么。

    却第一次感觉,原来送别,竟是如此失落。

    或许,是我自己心里明白,长长久久的,是他们,而注定昙花一现的,是我。

    折身回城,在街上晃晃荡荡地逛了许久,才返回红闻馆。

    刘伯舟说,郑宏文想见我,我没有答应,怕他在屋前堵我,想了想,转而去齐焕之的房间,帮他查探伤情。

    隐隐地,听到外面传来郑宏文的声音。

    似乎知道我不想见他,他并没有进来,而是跪在门外,向我请罪道别。

    见我不愿理会的模样,齐焕之问:“大人,为何不愿见他?”

    不等我开口,他又苦涩一笑道:“其实,他之前也来求见过下官,下官也没有见他。”

    我哦了一声,疑惑问:“为何?”

    齐焕之脸色苍白,由于损失修为的原因,整个人憔悴了许多,靠在身后的软枕上,道:“下官救他,并不是要听他请罪抑或道谢的言辞,仅是我自己心甘情愿的选择,如今事情已毕,再见还有何意义,不如不见得好。”

    我微微一笑,道:“你既知道是这个原因,又何须问我?更何况”

    “他误入歧途,致使盛京陷入危难的事,我并没有原谅他,不过是念他可怜,放他一条生路罢了,再说,此事能争取到如今的局面,并不是我的功劳,他要谢,应该去谢林公子。”

    “林公子?”

    齐焕之微微诧异。

    想到今日刚刚离开的林素闻,我恹恹苦笑,道:“算了,人都走了,不提他了。”

    “你以后有何打算?”

    面对我的询问,齐焕之想了一下,道:“如今下官修为尽失,自然不能再留在红闻馆,等伤养好之后,就要离开了。”

    听此,我有点不舍道:“即便没有修为,你留在馆中,还能做些其他的事情,我们红闻馆还不至于连你一个人都养不起。”

    齐焕之却摇头,释然笑道:“大人好意,下官心领了,只是早些年想要闯荡江湖,四处走走看看,全赖一身修为所累,始终没有机会,如今没了修为,倒也轻松许多,可以去做下官一直想做,却没有时间去做的事。”

    我道:“如此,那我就不留你了。”

    齐焕之问:“大人以后有什么打算?”

    “我?”

    我微微诧异,站起身思忖片刻道:“人常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我很喜欢这里,况且,我师兄也在这里,大约会一直留在此处吧。”

    说着,又回过身向他笑道:“明年昙花开放时,我会在馆中摆好酒,你若是能记着此事,不妨回来与大家一起喝喝酒,观赏昙花吧。”

233章 王上驾崩(三)() 
林素闻离开以后,坏消息一天天地传来。

    首先,逃回封地的睿王反了,还昭告天下,冠冕堂皇的理由扯了一大堆,不过是诬陷萧琢无德无能,不能作为盛梁的主君,萧琢的那些皇叔们,一个个选择明哲保身,朝廷派人请兵多次,他们都拖延敷衍,不愿相助。

    前方战事胶着,张郃将军率兵离开盛京,前往颍州迎战,我师兄仍旧守在萧琢身边,而红闻馆,却出乎意料地赋闲下来。

    当初朝廷建立红闻馆,不过是因为萧谡病重,盛京妖气太重,魑魅魍魉祸患丛生,如今萧谡已死,萧琢继位,天子之气正是兴盛的时候,别说什么妖怪,就连一个小小的阴灵都很少见,我们身为术士,只管斩妖除魔,又不能参与朝政,一天天地闲到发慌,几近发霉。

    我原想向萧琢请战,前往南疆帮助林家的人剿灭苏河蓝氏,但林家却传回来他们那边即将结束的消息,以致我满腔热血,被人泼了一盆冷水,本是磨刀霍霍,却毫无用武之地。

    林家的人说,已将蓝氏的家主斩杀,并且将他们聚集的邪教徒尽皆驱散,南疆恢复平静。

    可林素闻,却没有回来。

    也没有为我带来任何那个少年的消息。

    我有点担心,很想问一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想到林弈秋此前对我的态度,也能猜得八九不离十,大约是被他父亲绊住了吧。

    转眼快到了两个月约定的时间,初春时节,盛京的天气回暖,路边的垂杨柳已经抽出了新芽,远远望着,烟绿一片,如梦如幻。

    我坐在城里的茶馆中,听着周围人纷乱嘈杂的议论声,偶然闻得对面屋檐上传来几声梁燕呢喃,方才想到,我来盛京,快有一年时间。

    一年时间,不长不短,三百多天,却认识了这样多的人,发生了这样多的事。

    师妹没了,师父也没了,那些死去的人,伴随着日子似水流走,恍若隔世,又好像站在时光的另一端,在静静地等着我的到来。

    生离死别,因缘际会,不免令人唏嘘。

    抬手为自己添了一杯热茶,却见师兄匆匆忙忙地赶来,将长剑放在桌上,道:“抱歉,绯然,我来晚了”

    如今的情景,倒让我想起初识林素闻的时候,他整日跟着我,我对他烦的不行,为了摆脱他,每天都要绞尽脑汁,跑好几条街,然后气喘吁吁地出现在师兄面前,师兄总会给我预备好一杯温茶,现在,却是反了过来。

    我将新倒好的茶,放在他面前,道:“我知道你事务繁忙,左右我又无事,等就等了,你不必如此慌忙赶过来。”

    师兄道:“我今日也无事,宫中不该我当值,不过清晨时母亲犯了头风,虽请了大夫来,还是不放心,不得不在家中照看着。”

    我的手一顿,担忧道:“伯母她没事吧?”

    “没事没事。”

    师兄连忙道:“只因在昨日去法华寺上香,吹了些风,喝点药,在家躺一躺就好了。”

    闻言,我埋怨道:“伯母既然身体有恙,你就该在家中好生照看她,不该出来的。”

    “我说你们两个”

    师兄哭笑不得地道:“母亲知道我与你有约,还将我狠狠教训了一通,催着我来找你,如今,你却要赶我回去?”

    “大夫已经看过了,真的没事,我出来时,母亲还要往祠堂去念经,你就不要担心了。”

    我又问:“傅伯父呢?近日我不常在朝堂中走动,已有许久不曾见到他,他可还好么?”

    我对傅伯父的关心,自然与对伯母不同,更多的,是一种猜忌,不知道他有没有放下当年的事,是否还对盛梁怀着仇恨。

    万一想趁着朝廷内忧外患,想对萧琢做些什么,其结果真是不堪设想。

    “父亲他”

    师兄语塞一下,似有为难之处,复又缓和神色道:“父亲他最近有些忙,你也知道,颍州那边正在打仗,许多军饷物资都要靠父亲筹备,我也在忙着宫里的事,鲜少能与他碰到一起,算算日子,倒真有许久不曾见到他了。”

    我漫不经心地嗯了一声,傅伯父为朝廷筹备军饷的事,我也是知道的,因怕他做出什么事情,还格外关注过,却也没发现什么。

    至少直到现在,他都是全力帮萧琢平乱的。

    “陈兄近日去了哪里,为何一直不见他?”

    一个突兀的声音,引起我和师兄的注意,循着声音望去,却是几个文弱生般的年轻人,坐在我们不远处的茶桌前说话。

    “你不知道么,陈兄上个月就已启程去颍州投军去了,说是要为王上效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