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道奇才-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莎撩着头发,说道,“我暂时不回去,虽然这里的项目我们老板聘请了专业的管理人员任总经理,不过我这个集团总助也有义务在投产前后对项目进行监管,所以最近两三年,我大部分时间会留在丰台县,怎么样,是不是不想见我了。”
原来阿莎不走,太好了。
杨定心里很兴奋,阿莎在这里可没什么朋友,可以这么说,自己便是她唯一可以说上话的人,要留下两三年,自己可以经常和异国美女谈心说事儿了。
杨定说道,“哪里哪里,我希望每天都可以看到美丽的阿莎小姐,在我看来,有美女相伴,对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是有帮助的。”
“阿红老板。”
省云飞走了过来,后边儿还跟着马俊和邱阳明。
杨定笑了笑,识相的走到了另一边儿,林可森就在附近,他还有事情要办。
“你们聊着,我先离开一会儿。”
会场已经布置好了,一间很大的会议室里,一面墙的背景已经放上了一块很宽大的画板,上边儿写着大字:巨星集团丰台县项目签协仪式。
杨定看了几眼,还是弄得有模有样的,以前只在电视上和报纸上看过,走过了画板来到会场的另一道门,林可森正在和郑治闲聊,最近处理违法用地的事情,少不了和公安局、法院打交道。
杨定走了过去,“林局,耽误你一些时间,我有事情找你。郑局,不好意思。”
郑治和杨定可是朋友,“好,林局,那改天我到你办公室再谈一谈,杨定,你们聊吧。”
林可森对杨定是很尊重的,仅仅是刘平局长一个电话,林可森不得不对杨定另眼相看,而且心里一直有一个结,当时自己怎么就听了白展鸿的安排去设计杨定呢,还好杨定没有追究下去。
“杨书记,有什么事情。”
杨定将三桥镇原赵氏企业制药厂药品被盗的事情讲了出来,并告诉林可森,能不能先把看门的那名中年人给放出来,事情和他无关。
这次盗窃案的金额在数百万元,而且又是丰台县几年时间里出现的头一桩,县公安局有专人每一天向林可森汇报进展情况,林可森很清楚这个案子。
林可森有些为难,说道,“杨书记,这个帮不是我不帮你,而是事情还没有调查清楚,还有,那个叫赵大庆的老板把我们逼得紧,每天都会跑来缠着,有时候我都躲着不想见他。他想快速把案子给下定论,之后拿着我们公安局的东西去保险公司索赔,而且,他可能会起诉那个看门的人,所以我们暂时不能放人。”
杨定说道,“林局,要是起诉,依你看,那看门的人会怎么样。”
林可森想了想,看来杨定是认识那个倒霉的家伙,不过这事情找关系不好使,解铃还需系铃人,得让赵大庆松口才行。
林可森说道,“杨书记,要是真要起诉,而且那人拿不出赔偿金,或许得坐牢。如果你想救他,只能去找赵大庆,只要赵大庆不起诉,很快便可以放出来,不过根据现在的情况看,赵大庆一定会起诉的,因为药品不易而飞,那看门的人确实存在最大的嫌疑。”
杨定可不认为江富贵会参与其中,他没这个胆子,就算他当时敢冲上前去打谭亮,那也是被逼的,总得来讲,他只是一个老实的农民。
赵大庆那副丑恶的样子,杨定可不认为他会善罢甘干,所以让赵大庆不起诉,自己办不到,赵雅也办不到,两家已经撕破了脸皮。
杨定说道,“林局,我见一见他应该没问题吧。”
这只是一件小事儿,林可森不会不答应。
第229章 腐败史()
签协的主体是县政府,所以和阿红签合同的人是县长马俊。
大桌前就坐着他们两人,翻开协议书,两人右手持笔,非常正式的写下了各自的名字,省云飞在桌后站立,和一群常委、阿莎等公司代表合影留恋。
站在人群里,杨定看了看美丽的阿莎几眼便离开了,剩下的事情和他几乎没关系,今天到县里来,也就是相关的责任领导露个面,以示对投资企业的高度重视。
杨定去了县委大楼找刘洋,对于炎州的廉政风险基金,他非常有兴趣。
因为杨定此时就是主管乡镇纪律的副书记,所以他认为有必要和刘洋谈一谈,一个乡镇怎么能运作这事情,至少也得是一个县的范围,当然,级别越高越好,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地区把反腐工作深入的推行。
刘洋这个县纪委书记并没有参加签协会,刚走出纪委会议室,传达了一些省市文件,秘书端着刘洋的茶杯和材料跟在后边儿。
刚走出电梯,杨定理发现了刘洋,总算没白来一趟,要知道,见这些大领导,没有提前预约能见面的机率并不高,杨定也只是闲逛碰一碰,要是刘洋今天出去了,明天他还得打电话约时间。
“刘书记。”
刘洋停下脚步看了过来,“是杨定呀,你来县委开会吗。”
刘洋对杨定的好感最近增加了不少,他和严崇喜是老朋友了,杨定又是严素裙的男朋友,半个侄辈。
杨定走了过去,“没有,政府有个签协会,我看没我什么事儿了,便过来找找您。”
刘洋说道,“走吧,上我办公室里坐坐,我暂时不出去。”
谭亮的事情可没少让刘洋操心,梨子幼儿园的王园长确实把谭亮收受贿赂的事情讲了出来,刘洋协调了检察院,才把这事情揽在了县纪委处理,最后只是给了谭亮一个微不足道的处罚。
杨定在刘洋面前也不用支支吾吾,坐下以后,便道出了来意。
“刘书记,炎州成立了一个廉政风险基金,这事情您知道吗,我觉得,这种模式确实可以发扬光大,刘书记应该知道吧。”
刘洋自然知道,作为这么多年主抓纪律监察的干部,刘洋可是一路见证了华夏国纪律监察的发展。
刘洋知道杨定觉得新鲜,其实这并不是一个新鲜事儿,可以这么讲,这已经是陈年往事了。
刘洋喝了口茶,仿佛在回忆着过去。
“十几年前,国家便提出了这样的说法,而且,很多地方率先开始试点,别的地方没有正式启动,但也在银行开设了户头向每一个单位宣传此项政策。”
杨定一听,什么,十几年前便有这东西了!
那怎么现在腐败越来越多,治理腐败的手段越来越少呢。
在十几年前,全国首次提出反腐。
以前的人单纯,当领导也单纯,计划经济时带,哪里会想什么靠当官儿赚钱呀。
改革开放以后,先进了理念文化科技进来了,国外的热钱流了进来,国外办事情的方式方法也流进了华夏大陆。
其实国外也没这么坑爹,不过谁让华夏国是有文化传承的。
国外拜上帝信耶稣,到了教堂内忏悔自己所犯的错误,祈祷上天可以原谅自己,给自己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
对,华夏国也有这样类似的习俗,求!
不过不是求上帝,而是求神!
上帝很崇高,国外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很重,华夏国不同,同样是求,但华夏国的神仙有特殊爱好,那就是收礼。
自古华夏国便是一个礼尚往来的国度。
在华夏人的眼里,没有免费的午餐,神仙也要吃东西对吧,要不蟠桃会是怎么回事儿。
既然神仙要吃东西,神仙有需求,那就好办,你有需求我就满足你,我送你吃的喝的和钱,那你就要给我办事儿。
要是事情办好了,我还回来还愿,我还要给你送东西。
随着这样的思想蔓延,随着市场经济以后很多的商人开始挖空心思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官场受到了冲击,受到了一种道德冲击。
刚开始大家拿了钱很害怕,每晚睡不着,一旦有人因为几千块出了事情,全单位的人都要骑着自行车连夜去接受盘问,而且对犯错误的人都抱以不屑的目光。
慢慢的,商人们慢坏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化,官场内的腐败开始滋生发芽,以前收了钱睡不着,怕做恶梦,怕在夜里被敲门带走。
慢慢就不怕了,因为我拿了钱财你也拿了,华夏国自古以来法不责众,所以大家都这么干,谁还会怕呢,胆量越来越大,贪污的钱财数目也越来越令人吃惊。
当时国家已经引起了重视,所以在智囊团的建议下,首次提出了廉政风险基金,给你一个机会,把你拿的不该拿的钱交出来。
这政策实施了近一年时间,大部分地方都开始夭折,因为此时正处于华夏国经济高速发飞的关键年头,什么诱惑能比金钱的诱惑还大呢。
所以后来根本没有人往廉政风险基金中存钱,大部分地方直接把这户帐给注销掉了,没用。
同样,登河市里的这个帐户已经不存在很多少了。
之所以炎州的帐户仍然在延用,就是因为炎州的特殊性。
炎州发展一直很滞后,而且固步自封,管理内部的少数民族同胞已经够费心了,更别提发展什么经济。
很多政策在炎州使用,不怎么好使的,马上就废掉,维持他们的土政策,好使的他们就坚持用下去,比现廉政风险基金,在炎州特别好使,这个帐户也一直有资金在流入。
杨定听得很投入,刘洋给他讲了很多华夏国腐败的发展简史。
杨定说道,“刘书记,炎州的官员难道都是清官,为什么他们可以一直使用廉政风险基金。”
刘洋看了看杨定,“我一直从十几年前大致讲到现在,你别打岔嘛。喝口水我先。”
刘洋很久没有讲这么多话了,就像一个很长的故事,虽然故事的发展很快,不过内容确很丰富,有些东西,只有每一个人从中去自行体会。
刘洋喝了口茶,接着讲道,“炎州是个穷地方,你是知道的。”
杨定点了点头,炎州不仅在汴江省是最偏远的山沟,就算在整个西南地区,穷苦也是数一数二的,而且还是少数民族的主要聚集地之一。
“嗯,知道。”
杨定这下没有再多说什么,炎州为什么可以适用廉政风险基金,杨定越来越有兴趣知道了。
刘洋说道,“大部分的领导都不愿意去炎州,因为炎州除了可以公款吃喝以外,根本没有什么太多灰色收入,还有,那里的条件很苦,过去连车都没配,除了几个主要领导,谁不是坐公车上班儿,要么就在政府宿舍住下。”
杨定好像听明白了一些,既然炎州这么没有吸引力,那么哪些人才会到炎州任职呢。
杨定的猜测没有错。
到炎州任职的领导,基本都是在别的地方受排挤的对象,清高、廉洁,不合群的领导便会被发配到炎州,但也从侧面说明,炎州的领导没多少是腐败之人。
杨定回想着廖培诚的话,主动说道,“刘书记,我来猜猜。官场上身不由己的事情太多了,炎州的领导在某些时候不得不收下一些钱财,不管是迫于上级领导的压力还是下边儿人的威胁,他们只能收下,但他们感觉对不起良心,他们收了东西却不自在,他们需要一种释放和平衡,廉政风险基金成了他们找回良心的地方,所以在炎州,一个很多领导都不愿意去的穷地方,廉政风险基金一直存在,而且影响还不小。”
刘洋满意的点点头,杨定可以想到这一层,确实不简单,很多事情因为有一定的历史原因,所以年轻人哪里能想这么仔细。
刘洋自然不知道炎州的州委书记和杨定说了很多,而且他便是清高派的代表人物,杨定自然深有体会。
刘洋说道,“和你分析得差不多,登河市里同样实施了这项政策,十几年前其实腐败的领导并不多,很多人都是怀着满腔热血在奉献。廉政户头开放以后,还真有一些人往里边儿存钱,金额不大,最高也就三四千块,还有一两百块的。可是登河发展快速之后,帐户也因为没有被使用,最后在银行里销了户头。”
杨定已经听完了所有关于廉政风险基金的故事,从国家对外开放带进了腐败到最后基金帐户的销毁,杨定感觉这一切的时间很短,其实要纠正很多问题,现在是有条件和时间的。
杨定说道,“刘书记,我个人认为,这个廉政风险基金是可以继续推出升级版的。”
杨定认为,上头的文章可以继续做,不过得改良创新。
刘洋没听太明白,问道,“升级版?”
第230章 探望江富贵()
刘洋知道杨定的花样不少,不过新鲜的事物要付诸实践,还得有一个详细可行的方案,还得有一段适应期,最重要的是,还得有领导默许执行。
刘洋说道,“杨定,你有创新是不错的,但是这事情不是小事儿,拿一个县来实践太弱了,而且要县里主要领导同意,还得让市里领导默许,要是市里不表态,还得看省里的态度,你要知道,这事情看起来是一个地方性的政策,不过会牵动很多领导的神经。你要做方案可以,不过在县里推行的难度很大,你有成熟的意见,我个人建议,可以发表在一些学术资料上,看一看各方的反应。”
要是别人来向刘洋说这番建议,刘洋根本不会理会,看在严崇喜的面子上,刘洋才说了这么多,而且也是对杨定提议给出的合理意见,其实刘洋并不看好杨定可以做成这事儿,不客气的讲,这是一种天方夜谭。
枪打出头鸟,谁都不去触碰的东西,谁碰谁倒霉,刘洋当然知道杨定是出于满腔热血才找自己谈这事情的,不过杨定未免也太心急了,要做成这样的事情,不是他一个乡镇干部考虑的,就算是刘洋自己,也不敢想。
要进行大改大变,第一批人就像是死士,他们只会是牺牲品。
杨定可没想这么多,他有什么好的想法就想去实践一番,因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对,有些办法实践过后不一定奏效,不过不去探索、不去创新,以前的老路难道要永远走下去吗。
杨定听了刘洋的意见,也认为这事情只能从长计议,自己还是想做一个详细的方案,等方案成熟以后,再想用哪一种途径来开展工作,实现自己的想法。
江富贵觉得很怨,其实厂子里丢了东西他心里也着急呀,被警察带到公安局里接受调查也没什么,可是当汪富贵听说他们赵大庆厂长准备起诉他,他真傻眼了。
怎么会这样!
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工作,就在那一晚,自己睡着以后,悄无声息的药品不易而飞了,这怎么能怪自己呢。
江富贵知道自己是有责任的,但也不用起诉这么严重吧,要是自己还不上法院判罚的金额,岂不是要坐牢。
家里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谁可以帮自己呀,江富贵有些绝望了。
“杨书记,江富贵就在里边儿,您可以进去了。”
一名警察领着杨定来到审讯室门外。
江富贵正趴在桌上睡觉,除了吃饭和问话,剩下的时间只能用睡觉来打发,听到杨书记三个字,江富贵并没有反应过来是杨定,在他看来,杨定是杨镇长。
江富贵坐直了身子,看向门口,是杨定,进来的人居然是杨定。
江富贵感觉救星来了,不过又一想,自己这事情真是百口莫辩,杨定真能把自己救出去吗。
“杨杨镇杨书记。”
江富贵有些激动,站起来呆呆看着杨定。
杨定关上了门,“江大哥,坐下说吧,到底怎么回事儿。”
江富贵见杨定坐下,他才慢慢坐了下来,“杨书记,我这事情是不是很大,这次是不是没得救了,我真没做过,我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赵厂长想起诉我,他怀疑是我里应外合偷走了药品,我真的没有,我真不知道。”
杨定轻轻摆了摆手,江富贵的表情有些恐惧,他很害怕,老老实实的人家,可能一辈子也没进过公安局,这次住了好几天,而且还可能惹上官司,江富贵能不害怕吗。
杨定说道,“江大哥,你别激动,你把那几天的事情都给我讲一讲,我找人帮你查一查,看能不能发现别的线索。”
江富贵努力的回忆着那几天的情景,把什么也说了,就连一天来往车辆有哪些,夜晚有什么人叫过门儿,都讲了出来。
杨定听了半个小时,没有打断江富贵,因为很多细节可以推敲,所以得让江富贵先讲完,自己再慢慢问询。
杨定听到一个可疑之处,赵大庆前阵子连续三天领了一个男的到库房查看,那男的看得很细致,而且还拿出计算器不断的按着,好像是在算什么数目。
直到江富贵把所有有印象的事情讲完,杨定才开始具体细问。
“对了江大哥,你说有个男的连续三天和赵大庆一起到库房查看,那男人是干嘛。”
江富贵只是一个看大门的,他怎么会知道那男人的身份,“不知道,不过那男的只有一只耳朵,还有一边儿没剩下多少,可能是小时候被什么东西咬掉了吧。”
虽然江富贵形容出那名男子的特征,不过就算这特征不常见,但要知道他是谁也不容易,整个登河市里有多少人呀。
杨定想了想继续问道,“大门是被正常打开,还是被割断,又或者根本没有走正门儿,而是从别的地方逃运出去。”
其实这正是江富贵觉得很奇怪的地方。
大门完好无损,而且厂子里好像并没有其他地方有门儿,所有的东西要运出去,不经过正门是不可能完成的。
江富贵说道,“我睡觉很容易醒,一有风吹草动,就算是从桌上掉下一只笔,我也会惊醒,所以我可以肯定,那晚绝对没有车子从正门离开,要把货物运出去,至少也得十几辆大车子,这么多车子经过门口,我怎么可能没有察觉到,奇怪,真的很奇怪。”
杨定点了点头,他自然到过医厂,除了正大门儿以外,别处地方都有高墙,要把十几辆车子能才运走的货物从围墙转移出去,这工程太浩大了,耗时长,而且会引起外边儿人的注意。
可是没道理呀,要是江富贵真的睡觉从不睡死,这些药品是怎么离开了。
偷东西的人不可能把药品从一个库房转移到另一个库房去,警察来查案子一定将厂子翻过来调查,所以药品肯定已经流失在外。
杨定突然想到,就算江富贵那里没有线索,自己也可以找人去查,这么一大批货物,就算不能马上出手,也得找地方放着吧,十几辆车呀,去哪里不惹眼呀。
“江大哥,你别着急,虽然现在不能让你出去,不过我会尽全力帮助你的,我和公安局长已经讲过了,这里的警察不会难为你。还有一点你一定要注意。”
现在杨定就是江富贵的所有希望,江富贵马上问道,“需要注意什么。”
杨定说道,“警察问起你那晚的事情,你不要再坚持说什么,要是有车辆进入你一定能听到。”
“为什么?”江富贵觉得自己讲的是实话呀。
杨定叹了口气,看着老实的江富贵,“你坚持这么讲,那说明什么,不就说明那晚没有车辆进出,既然这么,药品怎么丢的,所以你一直强调下去,只能让警察怀疑你的话,更加认为你是里应外合。”
江富贵一听,杨定说得没错呀。
自己确实不该这么讲,江富贵说道,“我明白了,杨书记,要是再来细问,我就说睡得太熟什么也不清楚,这么一来,我最多是失职,并不会怀疑是里应外合。而且那门卫室的床本就安在里边儿一个小房间里,听不到也很正常。”
杨定满意一笑,对,就是这么讲,就算自己不能在外边儿找到证据,也可能在江富贵受到起诉时想想办法,把他的责任减到最小。
“江大哥,那今天就这样,我得给你想办法去,有空我再来看你。”
探望了江富贵,杨定直接回到了别墅。
药品被盗的事情确实太离奇了,杨定一直在分析着。
既然江富贵可以肯定当晚没有车辆进去制药厂,那么药品是什么时候丢失的呢,难道是白天。
怪就怪三桥镇那地方不是县城,县城里有几个大路口,多少安置了几部摄像头,可三桥镇什么也没有,这事情仿佛真就这么离奇,没有任何的头绪。
杨定给孙侯打去了电话,现在木兰准备转移资金到炎州发展,孙侯是不会去的,他仍然准备继续留在丰台县发展一些地下的小生意,半商半黑对孙侯来讲,比做生意有意义多了。
“杨哥,什么事儿,你可是很久没和我联系了,怎么样,和木总去考察有没有结果了。”
孙侯也希望三联社可以做大起来,虽然木兰参与进来,他的份额仅有5%,不过没关系,这5%也比以前的财富多。
而且孙侯本就是一个强势的人,他不喜欢受约束,所以木兰率公司去炎州发展,孙侯心里是十分赞成的,这样一来,丰台县的黑道人物里,他便是第一把交椅。
“孙猴子,你给我办件事情,查一批医品的去处。事情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