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儿媳-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七巧希望自己的夫君是个能听话,以她的行动为大方向的人。但是,也不希望他变成了一个唯妻是从的软趴趴的男人。有自己的主见,证明他还不算太笨。

    日子,就在这样的时光中过去。

    最开始苏七巧还在担心郑婶子和另外几家人会有意见,说自己独自发财,但有一次听郑婶子提起来,才知道自己完全的多虑了。

    “这有啥!有好多的方子,都是自己藏着捂着的。大妹子你在爱你捣鼓些名堂,我们清楚,当然羡慕是有的。不过,这是你的本事啊,我们凭什么就仇恨你了?别把所有人都想的太坏,大妹子啊,你能把日子这好了,还能不照顾我们?行嘞,你就按照自己的去做吧。我们相信你的。”

    听着这些掏心窝窝的话,苏七巧觉得,或许,自己这一次试探郑婶子的意思也到位了。

    她当场就拉着郑婶子的手,“婶子,你这话太对了。我这次来找你,其实也是本着有钱大家一起挣的想法。这样吧,从现在起,我聘请你们开荒,种地。每天不管饭,但每个人头有十二个铜子的收入,反正你们闲着也是闲着的,我就开那山边的那一片荒地。”

    这个想法,在说出来后,郑婶子当场就愣了。

    不过,看她认真的样子,她知道,这张弟妹可不是说笑的。

    和另外几个妇人一说,那几个也呆了。

    不过,有钱赚,对于她们来说,这是好事儿。

    开荒,这还不好办啊,农村妇人,不比城里娇养着的女人。

    一旦干起活来,那是真的有一把手。

    于是乎,原本四个女人只会在这儿做饭的,这下子不止是做饭,还包括了开荒地。

    因为是荒地,所以苏七巧去购置这片地方的时候,还是很便宜的。

    找到挨着这个村的村正,说了后,那人笑嘻嘻的赶紧就把他带到了衙门里面去登记。

    那样子到是生怕他这一转身,把这生意给弄没了一样。

    这次的购置荒地,苏七巧购置了一百两的地。

    一百两,就算是购置良田,那也能购置好多亩了。

    十二两一亩的良田,十两一亩的良地。这片荒地,可以说是连买带送,二两银子一亩,还附赠了一座山!

    衙门的人也精明啊,这片荒地,我头几年不收你税,也便宜的卖给你了。但是这后面,隔上几年,那荒地开发出来的就算是熟地。

    到时候这些地,我可都得收税。

    若是你能把这一片出了名的荒地荒山给开发出来,带动了这一方的经济,以后这儿的人家来的多了,说不定,还能把这一片地方给带动起来……

    本着长远之计。那位卓有远见的县太爷,就这么很便宜的把二座山全给了张朝明一家人。

    得到这一纸契约文书后,苏七巧看了一遍又一遍。

    她一直以来最梦想的地主婆的梦,实现了。

    只是,她到是乐意了,可有的人不乐意啊。

    张朝明一脸愁苦的看着自己家媳妇儿,“媳妇啊,这么多的荒地,我们购来,全扔在那儿,可五年后,这些都得算税的啊。|”唉,说来,一百两银子买了二座山,这真的是很便宜的事。

    但他就是觉得不踏实啊。

    一想到五年后要按照十亩良田的税来缴,他这心肝儿就有些个愁的慌。

    苏七巧嘿嘿的笑,拿着纸亲了亲,再一蹦,蹦到张朝明的面前,伸手搭着他肩膀,“孩子他爹啊,你也不想想,我们才做了多久的白糖生意?”

    “呃,有……半年多吧。”

第16章() 
“对啊,半年多,我们就有了近二百两的进项。我告诉你,要是按照我的想法,我是想把这二百两全用来购置荒地的。不过啊,怕有意外的事情发生,所以我才保留了一百两的。

    不管怎么说,在哪个朝代,那都得是手里有土地才是踏实的。

    这些事儿啊,你就甭操心了。我有想法呢。荒地怕什么?荒地,我们可以把它利用起来。你们几个不一定非得长年累月的去打猎吧?我都算计好了的,你们偶尔去打猎一下,平时,我们就雇用郑他们为我们开荒开地,先开一座山出来,我要大量的种植甘庶。”

    “甘庶?”

    “对啊,甘庶,就是种甘庶啊。你也不想想,我们现在这样用红糖,确实是省了不少的程序。可我现在只想要做大这个糖业生意。每一行当,只要你做好,做大了,一步步的走出来,那都是很赚钱的门路啊。

    我们开荒,自己种植甘庶,这片山,开始种植粮食肯定是不行的吧?那种可以种植甘庶啊。甘庶这东西,好生长,也方便管理。我试过的,这里的土壤,开出来后绝对适合种甘庶。

    到时候甘庶收了,我再把它们提炼成糖,有了红糖,再提炼白糖。

    甚至于冰糖,还有各种的糖类产品。这个年代,需要糖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们要争取做成这一片的大户糖产品加工一条龙出产户。”

    不错,从决定来到这儿后,她就决定了要做出糖类一条龙的服务。

    业不在多,贵在精。

    哪怕是一个糖类出品,她若是做好了,这以后这个糖类的种类,肯定会更多的。

    结合了几千年的博学知识,她只需要用一些皮毛,便能在这片还没有开发的地方大展拳脚。

    这一点,就如现代最开始经商的那些人一样,若是眼光独到了,肯定能做成大富大贵的人家的。

    而她,穿越而来,有着现代人的丰富知识,那些,全是积累了几千年的老文化。

    她利用在这些地方,那还不得很方便?也省事儿。

    不是她有多聪明,而是,这一切全是几千年文化的积累。只不过,她没觉得有啥不对。可张朝明看她,却完全的震惊了。

    他再一次发现,自己家媳妇儿的光芒,越来越耀眼。

    他,则是越来越落后了。

    不过,他真的不嫉妒的。

    媳妇儿这样展望未来的样子,真的很好看哩。

    好吧,媳妇儿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她在提炼糖类上,也是很厉害的。

    既然如此,他当然就得无条件的支持着她。哪怕,他因此被人嘲笑,他也无所谓。

    一个能干的媳妇后面,一定要有一个出色的无私奉献的夫君。这是媳妇儿经常挂在嘴边的,好吧,他承认,媳妇儿说的地。

    “那好,我们开荒地,种植甘庶。媳妇儿,你做出的决定,都是正确的。我,支持你,一定要做你最有力的后盾。”

    得夫如此,苏七巧还有何话说。

    “夫君,你真可爱,今天晚上我在上面。”

    她这话,听的张朝明眼睛倏地就亮了。

    大妞这小淘气鬼,也在这时候凑了过来,“娘亲,我也要在上面!”

    夫妇俩当场就闹了个大红脸,张朝明尴尬的抱起女儿,“啊,大妞啊,这个,这个,现在我就让你在上面。来咯,骑马马喽。”

    有了计划,就是人力的问题。

    说实话,就靠郑这几个人开荒,还是很有限的。

    不过,让她意外的是,在这时候,东边闹旱灾,原本还算清静的县城,一下子涌了好多的流民进来。

    听说,一两银子就能买一个壮年。没办法啊,他们不贱卖自己也不行了,这会儿的人,若是被人买去当奴才,还能混口饭吃。

    在灾荒年早就没了土地的人们,只希望能混得一口饭吃就行。

    别的要求,全都扔掉。

    听到这个消息时,苏七巧才惊觉,这个年代,若是混的不好,便有可能会被当成奴才贱卖的。

    这,就是生活的残酷性。

    不过,感叹归感叹,得到这一消息后的她,第一时间,便是去购买奴仆。

    其实说是去购买,到不如说是去做动员工作的。

    看着人满为患的流民,一个个拖家带口的集中在路边,只等着别人象挑牲口一样的挑着自己。

    苏七巧的鼻子再次泛酸,这,就是古代。

    现代若是受灾了,还能有政、府的补贴费和救助之类的。

    现代,也不存在说卖身为奴的说法,在这里,农民一旦没有了立足的土地,便只能贱卖为奴。

    苏七巧先并没有做说服工作,而是把一些馒头买来每人散发一个。

    在这些人都眼巴巴的吃着的时候,她才开始说了自己的目的。

    “我知道你们都是迫不得已才流浪出来的。我也不是特别的好心非要来救助你们。其实,我是有私心的,因为我要招一些长工。”

    听到前面的话,流民们还很是担忧。可这听到后面,才知道这位大善人,不过是想要招一些长工。

    对于流失了土地的他们来说,还能拥有的,就是力气。

    能做活养活自己,不用再被贱卖出去,这对于他们来说,当然是乐见其成的事情。

    就这样,苏七巧挑选了二十户人家。

    她要做的,是开荒,种植。

    而要提供的,就是在第一年的时候,她供他们吃,住的地,自己搭建。

    荒地开发出来后,她把地租赁给这些人,按照多开荒,多租赁的原则出租。

    租出去的第一年,不再管他们的粮食问题,但也不收税。

    第二年,有了收成后,再开始收税……

    “好人呐!这真的是好人啊。”这样的条件一旦宣布出来,所有被她招来的人,全都哭着跪了一地,大声叫着好人,好人。

    当天下午,一群人到了他们居住的黄水村时,郑婶子等人大吃一惊。

    当得知这些人以后都将是苏七巧家的长工后,她们才松了一口气。

    “哎呀吓死我了,我还以为是流民暴乱,来抢我们了呢。还好,还好,只是当长工的。唉,这些人也是面黄肌瘦的,能有力气么!”

    不怪乎郑婶子质疑这些人,这帮人全饿的没了形体,哪象是能干活的样子。不过,苏七巧一点也不担心。

    这接近一百号人,几乎全是饥饿闹的脱了形。只要给他们一些时间将养,她相信这些人会养好精神的。

    收容了这么大一帮人,这粮食,就成了首要解决的问题。

    住的地方,则由苏七巧划拔出一片地方,让这些人建立屋舍。虽然花了不少的地,但她相信不先投资一些,这是不可能的。且,不管怎么说,在受灾的时候,能有这样的地方给他们,也算是自己无形中做了一桩大善事吧。

    “媳妇儿,我们招这么多人,会不会有点浪费啊?”在吃饭的时候,张朝明憋不住还是问了这个问题。

    要按照他的想法,招个十户人家就行了。可现在一下子就招徕了二十户人家,人家太多,粮食也耗的多。更可怕的,还不知道这么多人怎么管理。

    对于没做过地主的他来说,管理一大群人,不亚于管理一大群不听话的畜牲。

    苏七巧顾自埋头吃着饭,喝够了汤,这才满足的拍了下肚子,“朝明,我们现在是开荒,等到我这次把白糖再出售了,我们得去再购置一些荒地和荒山。到时候,糖类加工厂也得建立起来。用人的地方,多着呢,你就甭操心别的事情了。反正啊,这帮人我会养着的。”

    没错,她不是真的心地太善良才把这帮流民招来的,最重要的,还是为了自己的糖类加工厂。

    人招来后,将养了十天左右,屋舍也建立好了,开荒,也开始实施。

    把那二座山开发出来,再把杂草除去,保留了一些必要的树木后,便是挖地,搬石头。

    因为开的多,以后就能租的多,所以这帮流民都把这开荒地,当成了自己家的地在开的。

    要知道,不用再卖身当奴才,而是当一个有家业的良民,这于他们来说,不亚于中了头奖一样的。

    热火朝天的干起活后,郑婶子还有些不乐意。因为这帮流民的到来,他们家为苏七巧家当长工的希望,似乎落空了。

    就在她微觉失落的时候,苏七巧主动找上了她。

    “婶子,我的糖类加工,需要你帮忙。”她笑吟吟的吐出这句话,当场就把郑婶子惊的一身汗。

    “什么……你,你要把糖怎么加工的活亮给我,让我去管理?”

    “对,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我觉得郑婶子你是个实在的人。也不会把我的活儿透露、出去,当然,在我用你之前,我们还是得签订一个协议。就是不得泄漏我糖是怎么加工的。若是泄漏,我有权利追究你的责任,并要求巨额赔偿。”亲兄弟还得明算账呢,只是在聘用别人的时候,再让对方保守秘密。

    这样的条款,在现代是很常见的。

    虽然当时听着不舒服,不过郑婶子还是很爽快的应下了。

    把她和另外三个女将一起召来,再签订了这条合约,苏七巧便在当天把这几个人带到了自己的后院。现在,她这后院也加固了不少。

    不得到许可,是绝对进不了这后面的糖类加工作坊的。

    “我把你们教会后,以后这些糖,便得由你们来经营出产。当然,工钱,我会以产量来提成给你们的。”

    没错,她不是以死工钱结算的,而是用多劳多得的方式来月结。

    一斤糖,给每个人提二个铜子儿。

    干了第一天下来,郑婶子就提纯了三十斤的糖。

    这一算,自己一天的时间,便挣了六十个铜子儿。

    而这,还是她初学的情况下,就赚了这么多的钱,若是以后干的顺手了,这一个月她得挣多少钱?

    这么一算,不光是郑婶子慌了,不敢置信,就算是另外的三位女将,也觉得这一切太不可思议。

第17章() 
四个人再度找到苏七巧,经过再三的确认,知道以后她们真的按这样的提成后,郑婶子当场就晕乎乎的回家了……

    “他爹啊,你说,这一个月得挣多少钱啊?一天最少就是六十个铜子儿,一个月,三十天,十天是六百个铜子,三六得一千八百个铜子。也就是说,一个月,最少是近二两的银子……”

    等到这帐算清楚后,夫妇俩全都傻眼。

    “二……二两银子啊……我的天啊,我们一年打猎下来,也就能攒个三四两银子。孩子他娘,现在可不得了,你这一二个月,或许一个月就能挣上我们全年的收入了。这个,这个还得是没有受伤的情况下才能有这样的收入啊。”

    郑算清楚后,结巴的胀红了脸,话也说不清楚了。

    屋里只剩下呼呼的喘气声。这夫妇俩,完全就被即将来临的财富给吓懵了。

    过了好一会儿,郑才很是郑重的告诫自己家婆娘。

    “我说,这事儿,我们得给人做好了去。人家张家的媳妇儿是看重了你和你另外几个,若是活儿干的不好,或者是给人泄漏了秘密,这事儿我可跟你没完。”

    郑婶儿也冷静下来,一听自己家男人这般说,当场就恼了。

    “他爹,你甭看不起人,我这人不管怎么说,也是能守住话的。这些事儿,哪轻哪重,我可省的呢。唉呀,你说,这张家的那小媳妇儿啊,以前看着不怎么爱说话,也爱折腾事儿。那会儿可没少把朝明给折腾的呢!

    就那会儿,我们所有人都觉得朝明娶着那女人是真的瞎了眼。可现在我完全就改变了看法啊。你说说,张家那小媳妇儿,人家的脑子怎么就这么的灵活啊?一会儿转一个主意,一会儿又想出一个生财的大计出来。

    唉,跟着这样的东家啊,咱们家以后都有好日子过喽。还有咱家的大朗,说来也都十二岁了。再不好好的穳钱,以后娶媳妇都成问题的呢。”

    夫妇俩算计着这未来的日子,一时间感概良多。

    而与她们一样的,另外三家打猎的夫妇,也是同样的激动了半宿才睡下。

    从这一天后,提炼糖这一活计,便由这四位去做。

    以同样的方法,苏七巧又招了几个外来的流民媳妇儿,让她们用自己的方法种反季节的菜。

    冬天的时候,就种些简便的豆苗啊,或者是搭建起篷子的屋里种植果蔬辣椒之类的。

    至于夏天,则反着种些冬天才能吃着的菜。

    日子,匆匆忙忙又是一年。

    又到了开春时节,苏七巧走在田野上,看着前面一大片开出来的荒地,她满意的笑了。

    还有几天,将是春耕的季节,这一片土地,是她的希望,也会是她糖原料出产地。

    因为之前加工糖类出来的钱,还有种植的反季节的菜蔬收入,现在的苏七巧手里又置了一座山。

    连绵的四座山,开发了三座出来。另外一座荒山,则被她圈了起来,准备养些鸡鸭之类的。

    “媳妇儿,还有三天我们就准备把甘庶种下去。那些甘庶种子,我们也买了回来。”

    “嗯,这次的甘庶品种还不错,最开始种植下去的时候,可能要多花点功夫撵走那些野鼠。让常工们多费点力气,等到甘庶长出来了,再照看着就好。种植甘庶这活儿,真的好啊,只需要管理再培土,浇二回肥就好。”

    “那是,不用我多吩咐,现在的常工们可愿意照看这些甘庶呢。他们知道,这些东西的收成好了,自己的收入还有粮食才能有差落。嘿嘿,这个,收成和他们的粮食旦挂钩,那精神气都不一样啊。”

    看着精气神完全不一样的张朝明,苏七巧眉眼都笑的舒展开了。

    男人呀,一旦有了事业,他就会改头换面。

    生活中就是这样,一旦有了奔头,这日子也就过的红红火火。

    回到家里,大妞正带着俩个会走路的小家伙玩捉小鸡的游戏呢。可怜那只花母鸡,被她们几个撵的满院子的跑。

    “咯咯咯……抓咯咯……吃蛋蛋……”小双的嘴里不断的吐着这些连续的话,但也算是表达清楚了意思。

    “小双,小心点呢,想吃蛋蛋咯,晚上娘亲为你蒸鸡蛋好不好!”看小双要倒,苏七巧赶紧把小丫头抱了起来。

    小家伙的手上全糊着泥,脸上也是脏脏的,但看见她后,仍然一个劲儿的往她脸上蹭,“好哦好哦,晚上呼咯咯蛋……”吧唧一口,苏七巧的脸上就被小花猫给印了个大花泥印儿。

    “这小花猫儿,去,跟姐姐一起玩儿。”把小双放下来,见大妞正眼巴巴的纠结的看着自己。她赶紧伸手,把大妞和大双一起搂到怀里,俩人的脸上都吧唧一口。

    “娘亲对谁都是一样的爱哦,看看,亲、亲也是一样的呢。大妞,你晚上也一起吃蒸鸡蛋。。”

    被她亲着,大妞笑的眼睛都弯弯的。那红扑扑的脸蛋儿浮现俩个漂亮的大酒窝儿。“好,大妞也要爱娘亲,玩亲、亲……”

    大妞也象之前小双那样,在苏七巧的脸上使劲地吧唧一口。大双这丫头哪里能示弱啊,赶紧也跟着凑过来,“娘亲,大双也很喜欢娘亲,我也要,也要亲……”

    “哈哈……大妹子啊,你家这三个丫头,成天就在你面前争宠呢。唉呀喂,我真是羡慕你呀,这三丫头,看着多喜庆啊。”

    就在这时,徐婶儿端着碗鸡肉走了进来。

    “呀,婶儿,你自己吃就行,怎么这么客气的!”

    “哪里啊,我可不是给你吃的,是给咱们家三个可爱的丫头们吃的。现在日子好过了,咱们家那位在吃食上也不小气。这鸡啊,还是他让我宰的呢。大妹子,你就甭和我说这些见外的话。”

    苏七巧笑笑,转身拿碗把吃食腾了出来,再把碗洗净还给郑婶子。

    临走时,郑婶子才问了她一句,“哟,对了,今天我上街的时候,好象有听说南边儿又受灾了。那啥,大妹子啊,你娘家,是不是也挨着南边儿啊?要真的这样,只怕你娘家的日子,也不好过呢!”

    经郑婶子这一提,苏七巧才想起自己可不还有一个所谓的娘家的么。

    当初才醒来时,娘家的亲娘,还被家里那恶魔婆婆逼着下跪,还非要她舔吃浓痰的。虽然后面没舔吃,但想想这事儿也着实的够烦心的。

    不过,从这也能说明,自己那娘家的娘,对自己还算是不错的。一个当娘的,难为女儿做到这份上,确实是下了脸的了。

    “嗯,我知道了,郑婶儿,改明儿我就回去看看娘家人去。”

    **

    娘家人,陌生的人,但是在提到她们时,这具身体又自然的涌现出关切之情。这一切当然不是现在的苏七巧涌现出来的,而是这具身体本能的反应。

    亲情,怎么也不可避免啊。

    所以这一趟娘家之行,只怕是不能避免的了。

    当天晚上,苏七巧把要回家的事情和张朝明商量。毕竟是夫妻,这种事情还是有商有量的好。

    “是应该家去看看了哩,媳妇儿,你不用操心家里的事情。要不是这家里要开始播种了,我也想跟着你们回去看看咱娘她们。回去,你就带着孩子们回家去吧。既然是受了灾,那就把娘家人都接来。”

    一家人这样商量着,都决定了第二天便收拾东西回家去。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在夫妻俩商量完后,睡到半夜三更时,家里喂的狗来财不断的狂吠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