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陪嫁嫡妃-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离他近,遂低了声音道:“王爷,这人不拿下怕是有很大的隐患,但若这个时间拿下也不大妥当,需寻了合理的时机一次就办到位。”

    他眼神带了笑意玩笑道:“王妃,他可是你太子哥哥那边的人,你不怕你太子哥哥日后知道是你给我出的主意,找你秋后算账么?”

    她冷下脸但即刻换了平和:“王爷,他日太子寻了我的错处,我自有应对,王爷无须考虑这些,只管按律执法。”

    他见她变了脸色,一时也觉得自己太过唐突,陪了小心道:“曦儿,和你玩笑罢了,朝廷命妇若都是你这样明大义的贤内助,何愁国不兴旺。”

    她淡然笑笑,也不揪着他不放,和他说正事:“王爷,近来夏州的粮食买卖有些异常,怕是西夏那边粮草有些短缺,我朝封锁了和夏州的贸易往来,但和西夏交好的匈奴和金国贸易还在正常进行,西夏的李元台娶的妃子中就有一位是匈奴公主。太祖时期也曾将宗室女梁琼文下嫁给匈奴乌图单于,虽抬了公主的分位但未有已出,再则乌图单于病故后,其子呼兰收了梁琼文在后宫,呼兰后宫佳丽无数,年长的梁琼文并无特别恩宠,只因大宣公主身份,面上礼遇而已。但李元台不同,他有极强的政治野心,虽匈奴公主并不是元妃皇后,但他一直很是恩宠,这回屡犯边境,怕也和匈奴有了私下结盟,我朝断了西夏的粮食,我担心他们通过匈奴人买我朝的粮食,暗地里支援他们。”

    他沉吟道:“曦儿,你所想极为周到,不管匈奴是否和西夏结了同盟,我们都要防备着才好。”

    正说话间,双花率了众仆妇张罗好膳食。张全对他点点头,他遂扶了她去用膳,虽这里不是靖王府,但厨役里张全安排了两个得力的太监把管着。

    饭间一众人等侍候,他虽带了笑意,也给她奉菜,但并无亲昵言行,她习以为常地平静用饭。

    膳后他未久留,去了军中,她亦是极忙的,带了慈姑思同把这府邸全都细细了解一番。毕竟在边疆,尽管段夫人已经准备得很是尽心,但要是宴请六桌的内眷,也还差了许多用品,也无有这样大的厅堂,末了只得因地制宜,厅堂摆了四席,东厢房摆两桌。

    她这边安排着,余春泉带了七八人送了明日要用的杯盏碗碟并一应食材,这些人都极为规矩小心行事,当夜留了三人熬汤,做着明日的菜式准备,她遣了思同安置这些人。

    梁靖恒从府里往军里的路上,心里也在反复思量。大军的先头部队会同原州灵州人马呈三路夹击野利的骑兵,以往我军对付骑兵常处于弱势,这回采用了狄云新战术,让西夏骑兵死伤不少。

    骑兵速度快,打运动战,闪电战极占优势。这次狄云用少量的骑兵正面出击做掩护,步兵从左路攻击到野利的重骑兵的内里,用大刀砍马腿,长斧砍骑兵,让西夏重骑兵阵法大乱,想后退转弯但集结的队形又不如步兵的灵活,一时踩踏无数。重骑兵铠甲笨重,落马后起身逃跑极为不便,一旦落地几乎无还手之力,死在大刀下无数,让西夏的王牌骑兵受到不小的重创。

    至此李云台修书想议和,军中不少将领也主张议和,议和也不是不可,毕竟征战极大消耗国库,也让边疆百姓流离失所。但议和是有前提的,首先李云台必须称臣按以往的岁贡纳贡,其次确保通往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畅通,再一个承诺永不在边境进犯。

    这三条对于翅膀长硬的李云台来说,绝不会接受。即便李云台同意这些条款,但此人极为奸诈,怕是以时间缓空间,等骑兵先撤回修整,再图谋生变。

    军里各主将汇集一堂,议和与主战的众说纷纭,双方讨论的十分激烈,议和有议和的理由,主战有主战的主张,都督王中基只是喝着茶汤并不发话。

    往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般都是主帅先稳住目前的局面,然后飞马快报朝廷,让圣上定夺。

    纵观前朝的历史,武将虽在沙场浴血奋战,但朝中基本是文臣当道,文臣没有亲身到过边关,无法想象边关的实际情况,加上有着各种各样的考虑,很大程度上影响皇上的判断。若是皇上身边有那么几个私欲重的奸臣当道,不仅掣肘前线的主将,更有甚者公报私仇,不时地在皇上面前进谗言,最终做些个祸国殃民之举,不但生灵涂炭,严重时发生朝代的更迭。

    说起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真正又有几个将士敢吃熊心豹子胆,自行决断?除非是极得皇上的信任,皇上授予了极高的权限,否则不定哪天就会秋后算账。

    本朝王元帅一系倒是在朝廷一言九鼎,说话十分地有分量,直接影响到咸帝的决策,但这会子都督并不表态,无疑是让他自己拿主意。

    他也知道此事事关重大,一个不慎就会影响大军的生死存亡,他虽饱读兵书,但毕竟没有亲临战场,没有任何一丝半点的经验。

    他起先只是聆听各将领的言论,不停思量是战还是和?

    反复地考虑,反复地想着利弊,末了,他叫停双方的争执,不再讨论是战还是和,改变争论的矛头,闲话李元台。

    原本李元台并非西夏王位的继承人,应由他的侄儿李克思续位。当年太宗在世时,李氏地方政权历经三百年的发展,逐步发展到傲视群雄的部落,在西北众小的番邦里有很大的威望,太宗灭了内地小方镇割据势力,当时也是下了极大的决心消灭这些番邦。正当太宗准备出兵时,李元台的族兄李继光因和父亲产生矛盾,率了族人到汴梁称臣,这其中就有年仅十二岁的李元台,李继光不仅愿意留在京城,还向太宗进献了四州八县。

    太宗在当时的局面下多方面考虑做出了安抚的抉择,其中缘由一个是怕激化西北地区的民族矛盾,一个是因大宣没有骑兵,如果完全使用武力不能十拿九稳必胜反倒被动,再一个如果攻打西夏,也出师无名。

    在此背景下,太宗重赏了李继光及族人,并授予银州节度使,在大宣的支持下,李继光继承了西夏王。在此阶段,李继光基本还是维系了大宣和西北番邦的和平,在大宣和契丹的战争中,西夏没有联合契丹对大宣发兵,同时维护了丝绸之路的正常通道。当然作为西夏来说,也有自身的考虑,若是契丹一旦打进中原,那么契丹势必就会强大起来,西夏也将岌岌可危。

    这样的局面一直维系到李元台掌控西夏的政权,李元台为了夺权篡位,先是带着重金到契丹,愿意归顺契丹,得到了契丹的鼎力支持。随后娶了西夏大将军的女儿为元妃,之后又迎娶了匈奴公主及小番邦的郡主,极大地扩充了自己的实力。

    处心积虑的多年谋划,一个隆冬的夜晚李继光暴病而亡,李元台在各小番邦的推举下,取代了年幼的李克思,做了西夏王。

    李元台取得政权后,也是数次上书愿意和大宣修好,但其背地里却勾结着契丹左右逢源,伺机扩大着势力,逐步占领了黄河上游,河套以西大批肥沃的草场和部分良田。

    梁靖恒把话题引到李元台的性格及取得西夏王的由来上,让众将分析李元台此次求和的动机及可信性。

    一个在左右逢源中成长的人,一个心机莫测的人,一个曾经背信弃义过的人,这样的人能相信么?

    养虎为患就已极为危险,更何况这个虎不是幼仔,而是有着丰富政治阅历老奸巨猾的狐狸。

    梁靖恒在主和的呼声渐弱之时,斩钉截铁地道出自己的抉择:主战不主和,全面向西夏开战。

第93章 破釜沉舟的打算() 
王中基只是听着,自始至终不发表自己明确的观点,梁靖恒定了战略方向,转身望向王中基道:“王都督,你认为是战还是和?

    见梁靖恒开门见山问策略,王中基指头轻敲着盖碗的盖子,环视着屋里各将领,这些将领基本都是帅府选得人,对帅府有异心的要么被排挤,要么压制,今日能在这议事堂的人,绝大部分是帅府的嫡系,只要他反对梁靖恒,梁靖恒就调遣不了这将士。

    他叩着茶碗缓缓道:“王爷,此前我虽在这夏州坐镇,源于我长期镇守边关,如今皇上派你率三十万大军西征,国之大事应由王爷定夺的好。”

    方才晚间用膳肖芷曦委婉地告知了王中基的态度,这一刻王中基既不赞成也不反对,梁靖恒心里也明白了大概。

    已近子时,再议不仅疲惫,也没有一个充裕的准备,他散会之前,温和但态度极为坚决对各将领申明:这次开战只能打绝不能和,战略方向已定,军中任何将领切不可还有着和的想法,不论是做破釜沉舟的打算也好,还是做背水一战准备也好,只能往前绝不能退后,若谁还有着和的想法,还试图想和西夏和谈,不论是谁,立斩无赦。

    众将见他当着都督的面说出这样强硬的话,顿时一凛,一时之间各种神情都有。

    他对众人神色视若不见,宣今日就议到这里,明天接着议,所议也只一件事,攻打西夏的具体战术。

    在众人的琢磨中,他向王中基招呼后,回了临时府邸。

    一众人等见他离去,纷纷问王中基主意,王中基深思道:“各位将军长年征战在外,对朝堂之事不一定事事都清楚,但靖王爷斩了皇上庶出哥哥恭亲王,瓦解恭亲王和契丹的勾结,大家想必知晓一二吧。靖王爷虽看着清雅,但他手段是狠厉的,你们自个回营仔细想想怎么征战西夏,明个我给各位提个醒,切切不可说和谈,我琢磨着明天靖王爷会拿一个有头脸的人杀一儆百。”

    王中基的一席话,众人心里重新衡量着梁靖恒,又见王中基方才对梁靖恒的战略并无反对,主战的到也没有说些什么,主和的有几个发着牢骚:“都督,虽说这靖王有调兵的兵符,但此等大事也应奏于圣上,由圣上定夺才好,靖王连圣上都不奏报,自个就决断,若是战败,大宣的脸面何在?那李元台要是借此由头打进中原,三朝的太平就会毁于一旦,到那时怕是悔不当初。”

    王中基征战沙场几十载,历练下来极其沉厚持重。方才他虽淡淡地听着,看似不经心,但议事堂里每一个人的言论他都极其认真地听了去,暗地里也在琢磨是战还是和?

    如果这回没有梁靖恒,他坐镇西北也要决断,奏报皇上必定是要飞马快报的,但帅府也会听他的一个基本意见,在此基础上,帅府在朝廷拿出自己的观点,这观点对咸帝的旨意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这几十年来,国库的储备渐渐丰盈,不比建朝初期百废待兴,征战西夏还是有底子的。再则如今西夏越来越猖獗,若是不狠狠打击一下,怕是对西北一带更是骚扰不断,长此以往,势必引起匈奴,金,辽以为大宣朝中无人,各个都在边境挑起争端,到那时恐怕更难对付。

    到不如下定决心把西夏打下来,把旁的番地想一哄而上趁乱打劫的想法控制在萌芽状态,让他们以西夏为戒。

    入冬西北比中原气候冷上许多,他回了府邸,见西厢房的火烛还燃烧着,知她还未休息。他凝视着朦胧的剪影,深深呼吸几口清冷的空气,眼神深处弥漫着柔软。

    她定是在等他的,这回到夏州,她对他极是体贴,虽说在靖王府她也循了例,等他回府才安歇,但和在夏州等他回府完全不一样。

    在靖王府她只是守着规矩,对他是隔离的距离,虽挑不出一丝半点的错,但她的心却是冷淡的。

    但此次从汴梁出发以来,她渐渐对他越来越温柔,越来越体贴。他也知她是为了稳定军心,让他心情保持平和,不让他为内宅之事分散精力,好一门心思攻敌。

    无疑她极其识大体,在国事和家事面前,她能放下自我,把大宣国之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她的心胸怕是无数男儿都望尘莫及。

    若是当今的皇后有她这般远识和豁达,有她这般心系天下,怕是父皇不会对皇后娘娘这般防备,更不会时时临幸嫔妃宫人,让皇后娘娘暗暗心生哀怨。

    外面侍候的太监见他回府,赶紧迎了上去,她在屋里听到动静,让连翘挑了厚实的帘子走出来,他立马解了披风裹在她身上,送她回屋责备道:“曦儿,外头冷,又大半夜的,就这么的出来,也不怕着凉。”

    她浅笑着道:“就这么一会,哪里就会着凉。”

    他满脸的不高兴:“你也别逞能,你本来身子就有病,别看这一会,要是胸口吹了冷风,到时病了躺这里可没人照顾,我后天就要开拔了。”

    慈姑吩咐厨房上宵夜,张全又赶紧地打热水,她褪了披风问:“王爷,后天大军就开拔么,我是随了王爷,还是在夏州?”

    他上前握她的手,见手心还热乎,长出一口气道:“曦儿,你就在夏州,这回我和你舅舅一起开拔,夏州会留两万的兵力守城,我军是往西夏打,李元台抽不出身攻夏州,你就留在城里,等我打下了西夏来接你回朝。”

    自大前天到夏州,大军已休整了两天,差不多也适应这气候,后天出发,体能也跟得上。

    她给他盛了猪羊庵生面,轻言细语让他宽心:“王爷,你尽管去,不要挂念我,打仗刀枪无眼水火无情的,你自个要当心,铠甲虽然穿着笨重,但是能防身,不能马虎了,要不把张全和慈姑带上,他两人心细,也好照顾你。”

    他接了面碗:“曦儿,我跟前侍候的人多,你无须多虑,你把自个照顾好就阿弥陀佛了。”

    她坐他身旁,给他碗里夹着笋丝,他挑了一筷子面递到她唇边,她立刻飞红了脸,垂头吃了下去,随即起身掩饰地让张全给他收拾行李。

    他坐在桌边,好笑地看着她的不自在。这女人偏偏和旁的人不一样,旁的女人常常在夫君跟前撒个娇,说些个讨喜的话,她非但没有一丝的娇媚,反倒避了开去。

    他笑着吃了大半碗面,关照她早点休息,起身回房。她期期艾艾地送他,他温和让她留步,她一时地有些歉意,看着剪平了的手指甲。

    慈姑给她铺着被褥道:“王妃,后天王爷就要征战,这一去怕是要些日子,王爷见天忙得没有一丝半点的松弛,这大敌当前,老这么的下去,怕也不好。王爷心疼着王妃,怕王妃身子骨难受,自个生生地忍住了,听跟着王爷的小槐子讲,说是夏州有官吏商贾献了美女给王爷,听说还有一个是这夏州有名的美人,王爷连见上一面都免了,一口就回绝了,往后几个月王爷沙场杀敌的,也是苦了他没个可心的人念叨他。”

    她一时地臊了起来,半梦要生产,翠薇还是好好的没有身子,当时怎么就没有带了翠薇来?

    这一会慈姑话来话外替梁靖恒叫委屈,让她一团子混乱,左思右想去了他的房。

    他正准备安歇,见她扶了连翘来,脸上一抹一抹地红,又是娇又是羞又是犹犹豫豫,他的心也跳快了好几分。

    不等他说旁的话,她走了过来伏在他怀里羞涩小声道:“小槐子连翘你们都退下。”

    房里的人顿时退得干干净净,她垂了如明月般的星眸,伸手解他的水纹盘扣,他搂了她的腰肢,哑了声音道:“曦儿,我。。。。。。”

    她捂了他的唇,如蚊蝇样地低声说:“王爷,我今个在这里过夜,你不用顾虑什么的,若是你不愿意我来,那要不你收个屋里人吧。”

    这些日子他一直压着自己,这会她贴着他的身子,让他若着了火般。原本还顾忌着,见她这会怎么说,当即暗生恼意,打横抱了她往榻上去,极快地褪她的衣裙卦衫,拔了绾她发髻的翠玉瓒凤钗,俯身就吻她。

    和他欢爱也不是一回两回,但这么地吻,也就圆房那天他迫了她。此后她都尽可能躲了开去,这会子他固定住她的头,极是霸道地往她唇里钻,她到底是生涩的,一时地竟不知如何是好。

第94章 久旱逢了甘霖般() 
暗夜里,他的眼里有着跳动的火焰,见她被动地慌乱,松了她,侧身把她搂怀里,柔柔地抚摸她的脸颊,耳语般问:“曦儿,今个是你自愿的,你和我大婚都这些日子了,不能怪你学得慢,只怪我不是好老师,这会子也没有带你母亲给你压箱底里的书,不如这样,我还记得几段,我念了你听好了。”

    她脸烫得跟烧了火般,伸手就推他,他抱住她的身子吻着她玉色的耳珠子说些个让她钻地缝的话,慢慢捧了她的脸一点点教她,这一夜他极是耐心地做她老师,往常她都是抵触的,今时今日在这夏州和以往有了不同的心境,也就不那么地难熬。

    如久旱逢了甘霖般,如春天里得了春雨,让他身心很是舒畅。

    及至次日,她一想到夜里由了他,分外地难为情,好在这天她也是忙的。

    听府里双花和她闲话,从今日起城里的粮食每户按家里的人口折合斤两购买,临时人口到守备的军里备案报批,超过十斤的粮食一律不得运出城外。

    她暗想,他对夏州粮食进行封锁,怕是西北沿线都会如此,那起匈奴人在这关口到夏州,究竟为何?

    余春泉办事倒是扎实的,一早就过来打点,还给她带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消息,昨个夜里那起匈奴人其中一人去了顺昌达,在顺昌达滞留一个多时辰。

    她当即‘咯噔’一下,控制了城里百姓的买卖,但顺昌达背后有王作云撑腰,进出城运输物资很是容易。

    下午段玉英过来帮她待客,城里有头脸的夫人相继而来,借着昨天的册子,她大致了解了她们一个大概,应酬安抚起来得心应手。众人对她暗自称道,她虽然看着年轻,但处事和煦有度,即镇得住这场面,又不失亲和。

    在一众女眷里有个身材高挑穿了缕金百蝶穿花白狐裘凤尾裙的女子极为打眼,虽没有肤白如雪,但很是娥娜翩跹,顾盼之间笑颜霞光荡漾,钗环也不是俗物,单一支白玉兰翡翠簪就是上好的羊脂玉。

    此女子和一中年妇人而来,段玉英在她身边小身说:“王妃,这是夏州节度使潘之伦夫人和三小姐潘润雪。”

    那两人近身过来给她见礼,她见这潘家小姐暗地里不停打量她,灵光一现顿时反映过来,这女子恐怕就是打算献给梁靖恒的绝色美女。

    她不由地留意几分,潘润雪很是落落大方,和很多内眷十分的熟悉,特别是和杨佩琪极其亲密。

    开席前她当着众人特别吩咐双花各色菜品都准备一碟子送到李府,原本正在吃茶吃果子的女眷听了她刻意的安排,一时地望了过来,她端了茶汤边饮边道:“我来夏州这两日,也听了不少李将军的传闻,这李将军究竟是投敌,还是西夏故意放得风声都有待细查。李老夫人我是知道一些的,极有气节一个人,李家门风也极为清廉严正,王爷也念在李家先去的老将军忠烈,让我务必待李老夫人优厚一些。双花你到李府给李夫人带个话,让她们有什么事只管来找我,我替她们一家子妇孺老小做主。”

    杨佩琪仗着几分帅府的脸面,在一旁酸溜溜笑道:“王妃,李飞投敌众人皆知,按律李家应该满门抄斩,王妃这会子长李夫人脸面,这不是让我们一众浴血沙场的将军们心寒么?”

    她没抬眼道:“王夫人,看来你对大宣律法是极熟的,那么本妃问你中饱私囊,公报私仇,徇私枉法该当何罪?按律当如何处置?”

    在座的众多女眷对王作云夫妇早有些暗地里不满,这杨佩琪常日里极其地占势嚣张,又喜欢抱小圈子,看不顺眼的,不合她心意地动不动就挖苦讥讽排挤,这会子见靖王妃虽然面善,但正色起来极为威仪,顿时叙话的,玩笑的全静了下来,看向杨佩琪和她。

    杨佩琪被众人捧惯了,又比肖芷曦年长许多,原就有些倚老卖老,又因太子府那边给了她密信,见众人看着热闹,不免声音有了几分强硬:“王妃,你说得这些个罪行,按律分不同情况处置,轻者杖责,重则问斩,但这些个罪名都抵不上投敌卖国之罪,投敌者当诛连九族,李飞合家罪当问斩!”

    坐杨佩琪身边的潘润雪噙着笑瞧着她,花容月貌的脸上神采极是飞扬。

    她冷冷地从袖中拿了一册子,扔在地上道:“王夫人,这手册恐怕王夫人会感兴趣,不如你先看看再说。”

    杨佩琪见她摔了册子,哪里肯低头去拾,她不轻不重道:“王夫人,既然你不肯看,那么李总管你念给王夫人听好了,这顺昌达看来极有名气啊,明个我过去瞧瞧,到底所卖何物,让王夫人这般另眼相看。”

    当她说出顺昌达这三个字后,杨佩琪隐隐变了脸色,弯腰去拾了这册子,勉强地赔笑道:“王妃,在这夏州,就属王妃最尊贵,王妃的话我们自然是要听的,王妃说怎么好就怎么好。”

    她端了茶盏子喝着碧螺春,潘夫人打着圆场道:“王妃,王夫人一向是嘴利不饶人的,也不是特意冲撞王妃,而是她历来说顺嘴了,口没有一个遮拦,佩琪,你还不赶紧给王妃陪个不是。”

    杨佩琪站在一旁脸一阵红,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