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每天懂点奇妙问话术·读心术·心理掌控术-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skbshge

第145章 下篇() 
下篇:心理掌控术:懂点心理博弈,获得掌握他人的力量

    第一章心理策略1:编织一张人脉的大网

    第四节既要谨慎承诺,又要实现诺言

    心理智慧点拨:

    不轻诺是人守信的基础。

    掌控有术:

    我们在生活中,千万不能轻易承诺别人,因为正所谓“说出去的话犹如泼出去的水”,假如你承诺别人做一件事,但是后来发现自己办不了,那时候你想收是收不回来的。

    要想掌控他人,一定先要做到诚实守信。做到诚实守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没有把握的话绝对不要说,特别是千万不要轻易许下诺言,也就是不轻诺。不轻诺是人守信的基础。轻率许诺者,必是少有信义的人。与其最终成为失信的人,不如一开始就不对人许诺。

    待人处世中,有的人为了使别人对自己有个好印象,或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或为给对方一个台阶,往往对对方提的一些要求不加分析地接受,结果弄得自己很难受,这就是没有掌握待人处世的基本技巧。

    当有人提出托你办事时,你首先得考虑,这事你是否有能力办成,如果办不成,你就得老老实实地说:“我不行。”这时,如果你随便夸下海口或碍于情面不好意思拒绝都是要不得的。明明办不成的事却承诺下来,到时候不仅令人失望,还可能伤害到你们两个人。因为如果你说办不成,他可能另找人办或另想其他的法子,但你答应了却没有办成,这样做,就会伤了情义。

    在这里强调不要轻率地对别人作出许诺,并不是一概不许诺,而是要三思而后行。尽量不说“这事没问题”、“包在我身上”之类的话,给自己留一点余地。顺口的承诺,只是一条会勒紧自己脖子的绳索。

    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经常不负责任地许下各种诺言,而很少能遵守,结果必会给别人留下恶劣的印象。所以,在与人相处时,千万别轻易许诺,许了诺,便一定要遵守。别人会为你的态度所打动,会认为你是一个讲信誉的人,从而会信赖、依靠于你。

    skbshge

第146章 下篇() 
下篇:心理掌控术:懂点心理博弈,获得掌握他人的力量

    第一章心理策略1:编织一张人脉的大网

    第五节不要为人情包袱所累

    心理智慧点拨:

    聪明的人总是尽量不欠别人太多的人情,也争取找机会把人情还上,以卸掉自己心头的人情包袱。

    掌控有术:

    很多人都知道人脉对成功的重要性,都懂得感情投资,放长线钓大鱼。同时人们都很讲究面子,如果谁欠了别人的情分太多,就会感到不安,人情就会像包袱一样使他不堪重负。

    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若欠的人情多了,你能有多少个“涌泉”呢?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人情也需要保持一种大体上的平衡。你欠了别人一份小情,如果还了大情,岂不吃亏?而若欠得久了,还不上这份人情,对你来说又是一种包袱、一种负担。所以,聪明的人总是尽量不欠别人太多的人情,也争取找机会把人情还上,以卸掉自己心头的人情包袱。

    《论语》说:“惠则足以使人。”意思是说,给你恩惠就足以使唤你了。所以,面对朋友施与的小恩小惠、大恩大惠,在接受时要慎重,能不接受的尽量不接受。“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嘴软了,在人家面前说话便不硬气;手短了,在人家面前就难以再伸手。

    然而,人与人间的礼尚往来是极其正常的。别人带来的东西,你不收,他觉得你不给面子,你再让他带回去,更是有损他的尊严。所以,你也不能太驳人家的面子,盛情难却,你可以暂时收下,但你必须根据对方礼物的轻重将这份人情送回去。你要去回访他,带着差不多的恩惠,两下扯平,也不会伤了和气。

    人与人之间布施人情的惯常手段就是请客吃饭,这时脑袋要转得快些,知道对方是谁,弄清关系网,搞清朋友圈,然后再想想该接受还是推掉。

    避免人情债,要有自知之明。自己应该是最了解自己的,能吃几碗饭,能干多少事。然而,有的人就爱打肿脸充胖子,自认为自己特能,别人一求,马上一拍胸脯,包在身上。更有甚者,明知自己办不成,还硬往自己身上揽。

    三国时的蒋干就是这么一个人,他自以为了不起,认为自己的口才可以同春秋战国联横、合纵的雄辩天才相比。他向曹操自荐去说服周瑜投降曹操,而且信心十足。青衣小帽,再加一个书童,一叶扁舟就去见周瑜。周瑜岂是等闲之辈?年纪轻轻便能统帅百万军队,岂是一个同窗的说客可以动摇的?蒋干至周瑜的兵营,连三句半都没说上,被周瑜玩得算计,带回密信让曹操上了当,损失两员大将。

    办事千万别逞强,办不成的事,要老实地说,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办不了的事就是办不了,别人之所以来找你,是因为他办不成,别因为你帮不上别人的忙而不好受,与其将事情搞砸,还不如让他另请高明。这样可以避免背上人情包袱,你的人生之路会轻松很多。

    skbshge

第147章 下篇() 
下篇:心理掌控术:懂点心理博弈,获得掌握他人的力量

    第一章心理策略1:编织一张人脉的大网

    第六节低调处世,不轻易亮出底牌

    心理智慧点拨:

    永远不要暴露自己的目标,不要轻易亮出自己的底牌。

    掌控有术:

    为人处世应设法保持自己的神秘,亮出自己底牌的人让别人按牌来攻,肯定会输。混得再背,也不要向别人诉苦,而要伪装成成功的样子;而即便很成功也不要亮底曝光。

    要做到严守底牌的最好办法是以静制动,甚至置之不理。当你的位置重要到能够引起人们的期待时,则更是如此。即使你必须亮出底牌,也最好避免什么都和盘托出,不要让人把你里里外外一览无余。

    聪明人应当对不怀好意的人置之不理,并且深藏起你个人的烦恼或家庭的忧虑,因为即便是命运女神有时也喜欢往你的痛处下手。你的那些丑事或心中的好事,都应深藏不露,以免前者不胫而走,后者烟消云散。

    北宋丁谓任宰相时期,把持朝政,不许同僚在退朝后单独留下来向皇上奏事。只有王曾非常乖顺,从没有违背过他的意图。

    一天王曾对丁谓说:“我没有儿子,老来感觉孤苦,想要把亲弟弟的一个儿子过继来为我传宗接代。我想当面乞求皇上的恩泽,又不敢在退朝后留下来向皇上启奏。”

    丁谓说:“就按照你说的那样去办吧!”

    王曾趁机单独拜见皇上,迅速提交了一卷文书,同时揭发了丁谓的行为。丁谓刚起身走开几步就非常后悔,但是已经晚了。没过几天,宋仁宗上朝,丁谓就被贬到崖州去了。

    王曾能实现揭发丁谓的目的,不能不依赖其韬光养晦之功。

    《阴符经》说:“性有巧拙,可以伏藏。”它告诉我们,善于低调伏藏是事业成功和克敌制胜的关键。一个不懂得低调伏藏的人,即使能力再强,智商再高,也难战胜敌人。

    初涉世的年轻人往往个性张扬,率性而为,不会委曲求全,结果可能是处处碰壁。而涉世渐深后,就知道了轻重,分清了主次,学会了内敛,少出风头,专心做事。保持生命的低姿态,避开无谓的纷争,避开意外的伤害,才能更好地保全自己,发展自己,成就自己。

    老子说,当坚硬的牙齿脱落时,柔软的舌头还在。柔弱胜过坚硬,无为胜过有为。我们应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保持适当的低姿态,这绝不是懦弱和畏缩,而是一种聪明的处世之道,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

    所以永远不要暴露自己的目标,不要轻易亮出自己的底牌,不要显露自己的锋芒。人生好比一场战斗,要学会隐藏自己、埋伏自己。只有学会防守,使自己得以保全,才能在“帷幄”中运筹和等待出击的时机。

    skbshge

第148章 下篇() 
下篇:心理掌控术:懂点心理博弈,获得掌握他人的力量

    第二章心理策略2:看透伪装背后的真实含义

    第一节说谎者常用的八大方式

    心理智慧点拨:

    心理学家认为:虚荣心太重的人、自卑感太强的人、争强好胜的人、过分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最爱说谎。

    掌控有术:

    说谎者无疑是工于心计的人,他们也在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看用什么样的交谈方式更易使人上当受骗。社会学家研究发现,说谎者经常用以下方式来赢得人们的信任。

    1。说自己不行

    说自己不行会有许多好处,一是可降低对方的防范意识,二是可让对方产生“此人很虚心”的信任感。因此,高明的说谎者并非总是大吹大擂,而是一副谦谦君子的样子。

    2。将假话和真话放在一起说

    高明的说谎者都知道,在“推销”谎言时,往往是需要讲一些真话的。真话是假话的“广告”,是引出假话的“引子”。例如,明明知道病人得的是无药可治的绝症,在讲了一些病人的真实病况后,却引出一个莫须有的“外国药”,声称此“药”可治此病。这时,病人往往容易受骗上当,掏出钱来……

    3。拉近双方的距离

    要让谎言被对方接受,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让对方先接纳自己。那么,是尽一切可能去套近乎吗?那只是低级说谎者的伎俩,高明的说谎者一般不会那么直白。据媒体报道,有一位歌星在面对媒体时,滔滔不绝地谈论他小时候如何受苦,他是如何奋斗挣扎的……一下让大家感到“他也真不容易”,不知不觉地拉近了双方的距离。而后来有人揭露,这位歌星所言,全是谎言。

    4。走在对方思维的前头

    说谎者总会走到对方思维的前头,打消他的顾虑。例如,一些房地产推销员会主动说:“您可能会问合同会不会有假?”“您肯定想知道我们的建筑质量。”……一项项打消顾客心中的疑虑,但实际上推销却是一些伪劣产品。

    5。主动亮出自己的“私心”

    高明的说谎者深谙人的心理,常常会主动亮出自己的“私心”。当然,他亮出的是一个假的“私心”或小的“私心”,而真的“私心”或大的“私心”他是不会说的。例如,一位导游会主动告诉游客,到所谓的“免税店”买东西,他是有回扣的,但仅是2%,即游客买100元,他才得2元。游客听了觉得这位导游为人“诚实”,2元钱又的确微不足道,不由产生了信任感,到了免税店大买特买。其实,这位导游说的是谎话,真正的回扣,也许比20%还多。

    6。用对方不知道的信息压倒对方

    高明的说谎者会说一些对方不知道的信息,从而压倒对方,达到目的。县里刚调来一位新县长,说谎者在等对方谈完对这位新县长的了解后,会抛出一颗“重磅炸弹”——“你认识新来的县长夫人吧?原来我和她是同事。”一下子就在气势上压倒了对方,再往下行骗就方便多了,因为对方已对说谎者产生了一种敬畏感。当然,他根本就不认识新县长的夫人,更不可能和她是同事。

    7。用尽量客观的语言

    高明的说谎者往往会“推心置腹”地向你抛售他的谎言。他会很客观地分析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利弊,对他有什么好处。在谈这件事时,他会站在第三者的角度,用一种极客观的语言,不知不觉中,就会使人如吃了迷魂药一样昏头昏脑,上当受骗。

    8。直接把没有的事说成有

    这大概是最大胆、最冒险,也是最省事的一种说谎方式。例如,同一商场中有两家空调厂的产品在竞争。这时,如果甲厂的推销员直接去攻击乙厂的商品,很容易引起顾客的反感。于是,这位推销员有可能会抛出一则谎言:“他们厂的产品,前几天不是给登报了吗?用户反映他们售后服务不好。”如果你想去查一查报纸,那一定会失望的,因为根本就没有这回事。

    skbshge

第149章 下篇() 
下篇:心理掌控术:懂点心理博弈,获得掌握他人的力量

    第二章心理策略2:看透伪装背后的真实含义

    第二节解除对方的心理戒备

    心理智慧点拨:

    如果对方硬要坚持他的谎话,那么就要另想办法使他解除心理上的武装。

    掌控有术:

    正在说谎或试图说谎的人,他们的心理一定会先武装起来。“如何除去他的武装”就是揭穿其谎言的关键所在。如果这时你正面跟他冲突,他一定会强词夺理反驳。

    例如,你对说谎者说:“你有什么话干脆直说好了,不用跟我兜圈子撒谎了。”这样去攻击他,是不会产生效果的。应该在对方有些动摇的时候,找出他的弱点去攻击他。不过,如果对方硬要坚持他的谎话,这一招就不管用了。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另想办法使他解除心理上的武装,而暂且不必理会他说话的内容真实与否。

    这个道理就跟打开关得紧紧的海蚌一样,越急着把它打开,它就关得越紧。如果暂时不去理会它,它就会解除心中的武装,过一会儿就自然地打开了。

    二战期间,盟军反间谍机关收审了一位自称是来自比利时北部的“流浪汉”。他的言谈举止十分可疑,眼神中露出一种机警、狡黠,不像农民那么诚恳、憨厚。因此,法国反间谍军官吉姆斯怀疑他是德国间谍,可是没有确凿的证据。

    在审讯的时候,吉姆斯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会数数吗?”这个问题很简单。

    “流浪汉”用法语流利地数数,没有露出一丝破绽,甚至在说德语的人最容易说漏嘴的地方,他也能说得很熟练。于是,他过了第一关。

    不一会儿,哨兵用德语大声喊:“着火了!”“流浪汉”仍然无动于衷,似乎真的听不懂德语,照样睡他的觉。吉姆斯觉得这个人不简单。

    后来,吉姆斯又找来一位农民,和“流浪汉”谈论起庄稼的事。他居然也讲得头头是道,有的地方甚至比这位农民更在行。

    但是吉姆斯依然没有减少对“流浪汉”的怀疑,他又想出了一个新的办法。

    第二天,“流浪汉”在被押进审讯室的时候,表情更加沉着、平静。吉姆斯假装非常认真地审阅完一份文件,并在上面签字之后,抬起头突然用德语说:“好啦,我明白了,你的确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从现在开始你自由了。”“流浪汉”一听到这话,长长地松了口气,不自觉地卸下了防备。他仰起脸,愉快地呼吸着自由的空气,显得十分兴奋。尽管这种表情十分短暂,但仍然没能逃过吉姆斯的眼睛。这表情一方面暴露了他懂德语,另一方面暴露了他的伪装,从而使他露出了破绽。经过进一步审讯,“流浪汉”最终承认自己是一个德国间谍。

    这是一场典型的心理战。法国军官吉姆斯利用人的潜意识心理,忽然用德语说释放“流浪汉”,从而解除他的心理戒备,使他在不经意间露出破绽,暴露了自己。

    间谍的目的是蒙混过关,掩饰自己的身份,所以当他听到德语说的自己将要被释放时,以为自己的目的达到了、“演出”成功了,使得自己精神放松、喜形于色,最终功亏一篑。

    揭露谎言有很多种方法,像这种解除对方戒备心理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skbshge

第150章 下篇() 
下篇:心理掌控术:懂点心理博弈,获得掌握他人的力量

    第三章心理策略3:“防小人,踩小人”,五步走

    第一节防小人第一步:你不可不知的小人

    心理智慧点拨:

    畏小人如畏虎,最好的方法就是准确识别小人,然后敬而远之。

    掌控有术:

    很多人在生活中都遇到过小人,也都被小人精心设计的陷阱和他的阴风冷箭伤害过。小人一般都是心胸狭隘、自私偏执的,他们甚至会为极小的恩怨不惜付出任何代价,使出卑劣的伎俩。畏小人如畏虎,这恐怕是很多人的心理写照。

    对付小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准确识别小人,然后敬而远之,尽量不得罪他们,不和他们争名夺利,因为小人是得罪不起的。他们无德无信,从不按游戏规则出牌,心理阴暗、手段卑劣,这是一般人远远不及的。然而认识小人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已遭到小人的陷害。难道非要等到我们被小人伤害得体无完肤了,才能够看清小人的真实面孔吗?

    大体言之,小人就是做事做人不守正道,以卑鄙的手段来达到目的的人,他们的言行有以下特点:

    1。喜欢两面三刀、挑拨离间。他们可以用离间法挑拨朋友间、同事间的感情,制造不合,自己则在一边看热闹,坐收渔翁之利。

    2。喜欢虚情假意。这代表小人的行事风格,小人对任何人都可能表里不一。

    3。喜欢利用别人,踩着别人的“鲜血”前进。小人会不择手段地利用别人为其开路,而不在乎他人的牺牲。

    4。喜欢推卸责任找替死鬼。明明自己有错却百般抵赖,硬要找个人来做替罪羊。

    5。喜欢无事生非造谣生事。小人造谣生事都另有目的。他们乐于制造事端,说谎和造谣是小人的生存手段。

    6。喜欢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这种人很容易因为受上司宠信而趾高气扬,在上司面前说别人的坏话,只要一有机会就抬高自己,并且好仗势欺人。

    7。喜欢追随权力,唯利是图。“墙头草随风倒”,谁得势就依附谁,谁失势就抛弃谁,这也是小人的一大特点。

    8。喜欢乘人之危,落井下石。只要有人跌跤,他们会追上来再补一脚。在小人眼里,看别人跌跤是最快乐的事。

    事实上,以上8点并不能概括小人的全部特点。有些小人隐藏得比较深,需要用心观察,仔细分析,才能事先把他们“揪”出来。

    skbshge

第151章 下篇() 
下篇:心理掌控术:懂点心理博弈,获得掌握他人的力量

    第三章心理策略3:“防小人,踩小人”,五步走

    第二节防小人第二步:剥开小人的伪装

    心理智慧点拨:

    人们之所以受到接近自己的人的伤害,重要的一点就是错把小人当君子,误把骗子当朋友。

    掌控有术:

    有些人极善于伪装,本来是个邪恶小人,却能装出一副君子的形象。本来他在害人,却能装出一副可怜相,好像大家在害他。小人不仅有自己的逻辑,而且也熟悉君子的规矩,并善于故意把两者搅浑。当你与其讲大道理的时候,他们露出鄙弃一切大道理的神情。当你想以无赖逻辑对无赖逻辑时,他们又道貌岸然地递过来一句最正常的大道理,使人觉得最无赖的竟然是你。

    大多数小人多是以君子面目出现的。伪装成君子的小人往往善于迎合,甚至适时适地地“为你谋虑”。你要细心观察以戳穿他的伪装。

    北魏宣武帝时,元禧位居群臣之首,不仅接受贿赂,耍弄权威,还对朝廷大事任意处置,不讲原则。但在表面上,元禧对宣武帝言听计从,无论宣武帝说什么,他都极力赞成,从没有反驳的时候。宣武帝对元禧十分满意,他多次对群臣说:“为臣之道,元禧可为众臣的楷模。他不居功自傲,向无骄纵之情,绝无违逆之举,古时忠臣也比不上他啊。”

    有正直的大臣暗中对宣武帝揭发说:“论定忠奸,尚需深察实较。元禧顺从陛下,这只是他的假象,他对陛下事事不谏不争,可见他为人奸猾,不负责任,这绝不是一个辅命大臣所应该做的。”

    宣武帝通过观察,终于发现元禧的小人嘴脸。一次,宣武帝告诫元禧说:“你处处依朕,朕若有了过失而你也不在旁提醒,陷朕于何地呢?为臣者当不计个人利害,究朕之失,你从无谏言,当真朕没有过错吗?”

    元禧十分恐惧,猜忌顿起,他召集亲信家人说:“皇上已对我起疑,下一步当有行动了,我该如何对付皇上呢?”

    他的亲信刘小苟说:“大人位高权重,而自古皇上诛杀功臣的事就从无休止,大人为了免遭大祸,还是早做准备的好。”

    元禧于是恨声说:“皇上不仁,我自不会任其宰割。我忍气吞声这么多年,难道就只能为臣子?”

    元禧遂反心大盛,开始和其党羽谋划造反事宜。

    武兴王杨集始本为元禧党羽,他为保住富贵,于是倒戈相向,向朝廷密报了元禧谋反的计划。宣武帝马上派兵镇压,活捉了元禧。宣武帝当面质问元禧说:“你从不违逆于朕,朕也视你为忠臣,今日何故谋反呢?”

    元禧挣扎说:“天子之位,人人艳羡,我顺从于你,正是为了寻机取而代之。今日事败,只怪天不助我啊。”

    宣武帝气恼色变,处死了元禧等谋反之人仍心惊肉跳,他悔恨道:“朕为元禧蒙骗多年,方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