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史前十万年-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有女人集合到北边五十米割草,宽度五米,长度五百米!所有男族人抱草,把草带回来扔进营地!所有猎手
把受重伤的族人带到南边,车辆、牲畜,各种物品全部收集好带走!快!”张凡虎在瞭望塔上咆哮。
四分钟后,营地铺满了一层草,五百多个伤横累累的人瘫坐在地上看着远处的营地。
烈焰冲天,火浪高达二十几米,把初升的太阳也比了下去。
红嘴奎利亚雀被女祭司用巨大的代价催眠五分钟,但是它们已经无法醒过来了。数平方公里都是一片火海,风是由南向北刮的,张凡虎让女族人们在北边做了一条隔火带,然后这数平方公里的草原就全部燃烧起来。
烈焰中是沉睡的红嘴奎利亚雀,而且是永久沉睡。它们刚刚饱含丧子之痛,然后与爱人、同伴们一起复仇,当付出沉重代价之后却被敌人一网打尽,以至于整个族群全军覆没。
所有人都不说话,看着那些烟雾和火光。火吞噬了生命,烟带走了灵魂,而自己留下了什么又带走了什么?所有人都在想。
第二十八章:踏上北进的脚印
北上之路只能暂时停止了,数百人中只有两人没有受伤,那就是按理来说应该受到攻击最多的张凡虎和女祭司,但是他们在高高的瞭望塔上却毫发无伤,只不过女祭司昏迷了而已。
原来的营地已经沦为一片火海,滚滚浓烟经久不消,一股肉香和烧焦的羽毛味道在所有人鼻间徘徊。昨晚他们闻到这种肉香味道绝对会垂涎三尺,但是现在众人都一阵反胃甚至干呕……。
半小时后,这片数十万平方米的草地成了一片铺着厚厚草木灰的干硬土地,当然灰烬不只是草木灰。
众人必须赶紧处理伤口,虽然受伤不重,但是伤口却极多,很多人背部、肩部等完全是血肉模糊,如果不赶紧消毒处理那么很有可能会被感染!非洲天气热,现在又进入了干旱期,出现重度感染是很有可能的事,那时就是神树族的灭顶之灾。
两个人没受伤,其中一个是女人,而且还重度昏迷了!于是张凡虎的任务就重了。
原地明显不适合再做营地,他们需要一个安静、安全的环境来休养,而且因为受伤不能走得太远,水源要丰富。这么多的条件把神树族逼到了他们最不想去的地方——红嘴奎利亚雀的老巢!
幸亏红嘴奎利亚雀有点良心,它们没有攻击斑马等牲畜,如果这些牲畜也被攻击,虽然仗着皮糙肉厚不怕,但是口鼻眼睛却是它们致命部位。如果他们受惊而逃,那神树族多年的心血就泡汤了。
累得几乎虚脱的男族人们被拉上了车,而猎手们毕竟是受过特殊训练的人,而且体质与毅力都极强,全都咬牙坚持着自己行走。白墨背上驮着智灵、智月,而张凡虎则亲自背着女祭司,而女祭司的车中则是重伤的神仕们。
女祭司的功劳大家都看到了,虽然第一时间他们不明白,但是看到重度昏迷却紧紧抓住张凡虎胳膊被背下瞭望塔的女祭司后,再联想到那些睡着的红嘴奎利亚雀,所有人都明白了。所有人都默许了女祭司继续在张凡虎背上,当然,他们反对也无用。张凡虎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再次来到这片小湖边,所有人都感到浓浓的一股悲伤,尤其是神树族那些造成这些惨剧的猎手和男族人。
原本生机勃勃的直径半米多的大金合欢树倒了十余棵,每棵树上的鸟巢都倾斜、反倒,里面很多鸟卵、雏鸟都掉出来了。一部分被摔破、摔死,还有部分在厚厚的草地上,幸存的雏鸟悲伤地叫着,一声声啾鸣让人听了心碎。
智灵慢慢爬下白墨的背,默默来到一个鸟巢边上,伸手捡起一只浑身只有几片白色绒毛的雏鸟。它浑身粉嘟嘟的肉红色;一双大眼睛还没有睁开,薄薄的眼睑遮挡住黑色的眼球;小嘴是淡红色,而且有点偏鹅黄色,只有到它们父母那个年龄才能蜕变出一张艳丽的红嘴,可惜,它已经没有了机会。
不,它还有机会。智灵把那个巢小心地摘下来,里面所有的雏鸟除了这一只全部死亡,她将雏鸟小心地放进去,然后又捡了数只旁边还幸存的雏鸟一起放了进去,直到鸟巢再也装不下。她把鸟巢抱在怀中,再次伸手就欲栽下另一个鸟巢。
“智灵。”张凡虎轻声唤道,无需多说,他明白智灵所想,他也明白智灵知道他想说的话。
智灵终于站起来转过身,张凡虎看到两滴泪水在她低垂的小辫子遮挡住的脸上滴落下来。智灵是个坚强的女孩子,但是这次……
绕过这十余棵树,后面再次出现十余棵倒塌的树。众多的猎手们再次低下头,有一个也走上前去捡起数只鸟和一个鸟巢,当他退回来的时候两个女族人来到他身边,然后默默地接过去。或许,这几只雏鸟也要换父母了。
终于到了小湖边,从树林外边到小湖这一两百米的距离让所有的人都感觉走了半天,尤其是那些猎手,他们觉得比以前负重越野时跨越上百公里还要远,还要累。
昨天傍晚来到湖边打水的猎手们再也看不到那些那铺天盖地飞舞着、拥挤着喝水的小鸟了。湖边沙子上全是密密麻麻的小爪子印,但是它们的主人已经消失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的是一片灰烬、一地脚印,还有那些百分之九十九注定要夭折的雏鸟,即使是神树族每人养一百只也只有活着的雏鸟总数的九牛一毛。
一棵棵猴面包树皮被剥下来,树汁用来清洗族人们的伤口,然后再用高浓度的酒精消毒,接连不断地倒吸凉气的声音响起。有的伤口深的、血流不止的张凡虎命人直接把那酒精点燃,用高温消毒、凝结伤口。这些受伤重的都是参与了砍树行动的,他们受到攻击事件最长、最猛,当然受伤最重,他们都咬牙坚持着,争取搏回变淡快消失的尊严。
智灵娇弱的背部也有数十个血口子,淤青当然更多。她还是受到保护最多、受到攻击最少的那一类人,连她都这样,其余的留可以想象了,也可以知道那些红嘴奎利亚雀群的厉害。
她双手抱着胸蹲坐在地上,张凡虎给她消毒上药。即使浑身痛得颤抖也一声不吭,只是盯着脚边巢中吃饱酣睡的雏鸟。
神树族少了两个族人,一个是普通的男族人,一个是猎手,他们都脱离了大部队引开了很多红嘴奎利亚雀,然后再也没有回来。族人们在后来也看了他们,草地上只有两具雪白的骨架而已,骨头上连一点碎肉、鲜血也没有。这是鸟的愤怒到极点还是饥饿到了极致?张凡虎宁愿相信是前者。
还有四个眼睛受了不可恢复的伤,也就是彻底地瞎了!其中有一个双眼都瞎了,被两个猎手拼命带了回来,剩下的三个还有一只独眼。
后来张凡虎了解到,死了的两个人也是双眼全辖。细想一下这也很正常,鸟攻击人当然首选位置就是眼睛,如果不是族人们死死保护着眼睛,那么估计眼睛不瞎的几乎没有。
晚上,很多的猎手都在无眠中度过,因为在他们数公里外有一场大战。
数亿只红嘴奎利亚雀被烈焰烧死,那可是数千上万吨重的肉,即使是蓝鲸也得数十头才抵得上这么多肉!虽然大部分都被烧焦了,但是这对于各种食肉动物们来说还是一顿不可多得的不劳而获的美餐。很多食肉动物甚至放弃了十几公里外的角马群,而返回捡食。
野狗群、斑鬣狗群、甚至狮群也来了。它们先是一阵对峙,然后各自瓜分地盘居然和睦相处地大快朵颐,共进晚餐。第二天野猪、秃鹫、蜥蜴、蛇、鹰等又来了,它们是第二批。等它们走后还有各种昆虫,昆虫走后还有细菌,最后变成草的养料。大草原就是这样无声无息地吞噬各种生命然后又诞生出各种生命。
四天后,队伍继续出发了。
之所以逗留四天,最重要的原因看似在等神树族人养伤,实则是张凡虎在等女祭司的醒转。女祭司对所有人都有恩,张凡虎不能让她在昏迷中赶路,更不能允许她有任何闪失。这四天都提心吊胆的,时不时地去看望她,惹得一双双白眼露出来又影藏下去。
猎手们的伤并不重,并不影响行动,现在上百个猎手和男族人的肩背等部位全是黑褐色的血痂,只需再等十来天就可以脱痂。况且在这个让他们伤心又心虚之地呆四天简直让他们度日如年,他们巴不得早些时间走。
另外还有一个让张凡虎不得不走的原因是角马的迁徙问题。角马在迁徙途中每天约前进七八十公里,相当于它们最高速度的时速。四天已过,角马群已经甩了他们三百公里,现在估计已经到了卡拉哈里沙漠中,而这时的沙漠已经不是沙漠。
时隔一年,神鳄族再次来到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卡拉哈里沙漠。
再次休养三天,主要是他们已经追上了角马群,不用着急赶路。让原神鳄族回味了一下曾经的生活,也让原神鳄族的猎手交给神树族其外的猎手一些沙漠生存技巧。毕竟他们是土著,拥有祖祖辈辈的传承和多人的经验,张凡虎虽然受过专业训练,而且在现代社会中亲身实践过,但是那毕竟与现在也有很大的差距。
不耻下问的才是人才。
“啪!”张凡虎一脚踏在还有浅痕的一个脚印上,那是去年一个神秘物体留下的,虽然张凡虎几乎敢肯定那是神秘的巨人,但是他在没亲眼见到之前却不会断定。
“走!”张凡虎第二只脚也踏了上去,一路向北,征服这片沙漠。
(今天真的是倒霉透顶。一大清早起床准备码字,一开机开了二十几分钟它都还在开!而且是自己开了没我允许它又关了然后又开!新系统花了一百多在维修站才装两周,而且是半岁不到的电脑第三次装的系统!打电话问工作人员,说一大通废话,最后又拿到维修站,谢天谢地,只用了半天就给我修好了。
今天一大早就有同考驾照的师兄给我打电话叫我去学车,上周也联系好了教练,他今天上班,到驾校一看,果然所有师傅都在。左等右等一个多小时,打电话去问,师傅一句,我再耍一天,你明天来吧!这就是现在牛逼的教练!
八天假期只有两个在寝室,我出来没带钥匙,室友又出去了,然后我在外边一直游荡到晚上回来码字……
我一般不发牢骚,也不诉苦,但是今天实在忍不住了。就在下午游荡的时候,去称了一下体重,我靠,到校一个月来一共瘦了八斤!我是爱运动的人,身上绝对没有多余的脂肪,这八斤瘦得我肉痛!)
第二十九章:沙是沙(拙作半岁了)
卡拉哈里沙漠地貌上属非洲地台上的凹陷盆地,海拔七百到米,四周被高一千五百米的山地和高地环绕,是一个完美的盆地,这与张凡虎的家乡四川盆地极像。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绝对的真理,而征服一片大沙漠绝对是一项不可小觑的大战,更何况是带着数百人的队伍。张凡虎的压力绝对是山大,而且不能表现出来,不然这对于队伍来说是致命打击。所有人都生活在大草原上,即使是神鳄族也是在边缘,根本就没有深入过,他们对这种沙漠都有一种恐惧感,张凡虎是他们的主心骨。。
沙漠最可怕的当然是水源问题,所以只要解决了水资源问题就成功了百分之八十以上,因为有水就有猎物,有水就能活命。
这几天张凡虎一直在神树族中原神鳄族猎手中了解情况,虽然他在现代社会中,因为要来征服这片可怕的沙漠,所以对这片大沙漠的了解足够深,但是毕竟过了十万年!一万年也太久,更何况十万年,而沙漠的变化时所有生态中变化最大的,所以他一点也不能小觑它。
其实按理来说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沙漠都是在人类繁华的文明出现之后才诞生、扩张的,也就是说很多的沙漠的年龄其实不到一万年。张凡虎通过这些天各方面的了解,也知道现在他看到的沙漠比现代的生态要好得多。
在现代,这片盆地内地势起伏不大,孤立的岛山出现较少。地面多干沟和细沙造成了全世界面积最大的沙丘区。但是,在史前这些沙丘却很少,与杂草对峙着,谁也无法征服谁,哪像像现代的草原那么没骨气,被沙漠追得一个劲儿跑,这些当然离不开人类大规模活动的助纣为虐。
在这片大沙漠中并不完全是地狱,甚至有地狱中的天堂,因为很多地方都有水。张凡虎清楚地记得盆地的边缘有河川穿越,其起点均在盆地之外,也就是外面的河流流进盆地:在东北部、西北部、南部都各有一条河流,还有著名的赞比西河的上游也途径盆地。
盆地内有三个主要流域,其中张凡虎等人身处的南部有一条盘踞起来的河流系统,并且与另外的河流相通。南部是一片风水宝地,在低洼地形成的泥泞地区很多,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南部的沙漠盆地比大草原还要适合神树族的居住。只不过这些小盆地会积聚雨水形成一个暂时性湖泊,直到蒸发干涸为止,最后形成了盐碱地,不适合之物生长。
张凡虎很满意,他们距神鳄族以前的聚居地大约有一百公里,现在他们身处盆地南部区域。这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位置,更何况现在到处都是流淌的小河和鱼鸟成群的湖泊,他们基本不用退守神鳄族原聚居地了。
神树族只是在盆地南部而不是在沙漠的南部,如果他们再向北前进数十公里,甚至还不到就会进入另一片天地了,那才是真正的卡拉哈里沙漠。
在喀拉哈里沙漠南部和中部,地面水只有在广为分布的小水坑里才有,没地面水系,是很干旱的地区。几乎所有的雨一降下来就消失在数米甚至数十米的深沙里,在含盐成分低的地方,下过雨后,洼地会覆满青草。
张凡虎有些失望地骑着白墨回来了,他刚去了北方,但是没走多远就看见了那些一块块地毯似的草甸。这与现代的卡拉哈里沙漠几乎一样,原来抱着史前水源丰富的期望泡汤了,或许他来得还是太“晚”了。因为现代科考家在喀拉哈里沙漠的南部和中部某些处找到了大量的古代水系,但是张凡虎却没找到,也就是说那些远古水系消失年代居然超过了十万年!
现在是秋天,大草原的各种草处在半青半黄期间,再等一个月就全黄了,再之后一个月那么它们就会全部干枯,到时初冬就成了动物们一年中艰苦岁月的开始。
张凡虎和族人们商量之后决定先暂停些时日,因为他们已经错失了跨过沙漠的最佳时机。
神树族人们不知道,他们这一等就是接近一年!张凡虎没有直接说出来,而且以神树族大多数人的知识面和智商来说,他们也不明白张凡虎话语的深层含义。
角马群已经走了。这让张凡虎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神奇和她与角马配合的默契,或者说是角马群对时机的把握。
南半球的卡拉哈里沙漠和北半球的撒哈拉沙漠中部纬度相当,如果以赤道为对称轴把地球对折,这两个大沙漠会重合在一起。所以两者气候相似,同样也受副热带高气压系统的影响,地面终年干燥。
雨季已过了两个月,而角马群也离开这儿十来天了,在它们离开的时候正是神树族在实战演练、探索这片沙漠的关键时期,现在他们做好了北进准备而环境却不允许了。
现在的卡拉哈里沙漠完全暴露了它的可怕性,在角马群迁徙离开之后,各处水洼、草垫几乎是瞬间消失了,好像这些就是为它们而准备似的。虽然这离不开上百万头角马的吃喝,但张凡虎还是知道最重要的还是气候的原因。
卡拉哈里沙漠很大,它的潮湿气团来自印度洋,由东北向西南,所以东北部水量最大,西南部则最小。张凡虎据此得出,角马群绝对会到那令人神往的东北地区。
沙漠是严肃的大自然使者,全年至少有半年是完全无雨,有时甚至达到**个月之久。虽说非洲大草原上雨旱两季很分明,但是并不是说旱季就不下雨,只是下得很少,这与雨季的那种瓢泼大雨相比较几乎可以忽略罢了。但是在卡拉哈里沙漠,那说不下就是坚决不下!
现在,神树族就刚好赶到这个真正旱季的开始。但是“好”在沙漠的气温变化范围很有规律,夏季即使在荫凉处气温仍达四十三摄氏度以上,但在同一天晚上可降至二十,简直就是冰火两重天。冬季特别干燥,湿度极低,晚上的气温一般均降至冰点甚至可低到零下十几度!很可笑,世人眼中炎热无比的非洲,而且是大沙漠居然会出现滴水成冰的夜晚。
虽然现在是秋季,但是现在的神树族可不是猎手们在大草原上进行历练的那种每天可长途越野上百公里。这里是沙漠,路不好走,而且极热,缺水,即使是猎手也不能那样长跑,而且不可能连日长跑,他们在大草原上训练时也是有一个小休息时间。一句话,这片沙漠完全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可怕之处,如果神树族贸然踏上北进之路,那留给他们的就是死路一条。
既然无法反抗那就好好享受,既然无法离开那就在此好好生活。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风光有他特有的沧桑与霸气,这是一种需要铁钩银笔才能描绘的美,热血豪情浇灌的美,就像是我国的荒漠戈壁的胡杨树。
所有人都看着孤身一人回来的张凡虎,他们虽然不是很明白远处的情景,但还是能从现在自己能看到的各方面情况推测出前方是怎样的一副景象,但是大家看到他们神人居然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这就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了。
“智月、智灵,哦,还有水遥,你们想不想听一首曲子?智力你们呢?各种各样的都有!”张凡虎有难以掩饰的兴奋。
在现代的卡拉哈里沙漠西边有个海岸带沙漠名为纳米布沙漠,一薄层氧化铁覆盖在沙粒上造成的红色沙的深度一般都超过六十米!很多的沙丘至少长一两公里,宽数百米,高达数十米!
张凡虎一直以为比现代要好的沙漠居然与现代一般无二,而且沙漠南部也干旱得很严重。张凡虎在这片沙漠的南部也发现有成片的大沙丘,一条条蜿蜒长数公里的大沙丘样式各异,而且全都巨大无比,高达十余米甚至数十米的也比比皆是。
在一条条沙丘下是很多干涸的小溪、小湖,溪中、湖中全是一块块黄斑,那是被角马群啃食过后剩下的草桩。
看着这样的“景致”,当时的张凡虎也只有一阵暗叹,但是一阵风把他低迷的兴致像春雨提升麦苗似的一下提升了起来。因为,他听到了世间最美妙的音乐,而且是大自然最奇妙的音乐。
鸣沙山!
一提到这个名词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会想到旅游胜地:甘肃敦煌的鸣沙山,还有新疆木垒鸣沙山等也很有名。这些张凡虎也是知道的,但是他却不知道史前十万年的卡拉哈拉沙漠居然也有鸣沙山,因为现代的它没有。
鸣沙又叫响沙、哨沙或音乐沙,它并不只在我国存在,而是一种奇特的却在世界上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美国的长岛、英国、丹麦、波兰、蒙古、智利、沙特阿拉伯等地的沙漠和海岸都存在着这种自然奇观,世界上已经发现了上百处类似的沙滩和沙漠。
为了这个自然音乐张凡虎依然决定把神树族的大本营再向北方前进十余公里,原来因为前方有个大荒丘,为了避免麻烦,神树族的营地就在这个荒丘南部。
当所有人汗流浃背地把营地搬过这片荒漠的时候,所有人都被震惊了。
鸣沙这种自然现象在世界上不仅分布广,而且沙子发出来声音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在甘肃敦煌的鸣沙山像我国著名地质学家竺可桢描述的那样“发出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在美国夏威夷群岛的沙子会像狗叫一样的声音,人们称它是“犬吠沙”。苏格兰爱格岛上的沙子,却能发出一种尖锐响亮的声音,就好像食指在拉紧的丝弦上弹了一下。
最初人们经过了各种推测,认为是共振、摩擦、空气与沙粒的震动等等,但是后来我国的研究人员研究出来,鸣沙山的发音原理主要是因为共振,而且所有能发声的鸣沙都有一个共同点——所有沙子同样大小!
这些沙子全是流动过来的沙子,它们经过大风的筛选,能到达同一地点的都是大小、重量相似得几乎一样的沙子。这样的沙子在风的推动下通过相互之间的摩擦造成频率一致的共振,发出因沙粒大小不同而导致频率不同的声音。
神树族听到的是类似于空竹的那种“呼呼”声,声音较轻,边上还有一条沙丘是那种“呜呜”声,这说明它的沙粒比离神树族最近的沙丘的沙粒要大一些。
最让人振奋的是远远出来的轰隆声,那是远在千米之外的一条沙丘发出的声音,这与我国鸣沙山发出的声音较像,是同类型的大沙粒。铿锵有力,轰鸣有势,这是猎手们最喜欢的声音,像战鼓、如雷鸣,使人精神震荡,豪气万丈,很适合这些粗狂的汉子。
“我站在烈烈风中
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
望苍天
四方云动
剑在手
问天下谁是英雄
我站在烈烈风中
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