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史前十万年-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月等人。
智灵毕竟只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第一次进入这种与草原、沙漠完全不一样的热带雨林,而且她要与张凡虎走在前面,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
“嗖!”张凡虎右手一挥,只见一股深寒的白光一闪,智灵刚伸到一丛弯曲茂盛的树干上的气根前张凡虎的军刀就直接向她手指划去。只听嗤的一声,她正准备抓取的手指粗细翠绿可爱的树枝突然一动,然后被张凡虎斩成两截。
这时大家才看见那在草丛、枯树上两截翠绿之物居然在拼命挣扎,而且在断口居然在飚射鲜血——这赫然是一条青翠欲滴的毒蛇!毒蛇在未收到威胁的时候一般是不攻击非猎物的动物的,虽然智灵对它也没有伤害之心,但是对方可不知道啊,在它头部微动的一刹那张凡虎手也动了。
智灵呆呆地看着地上张大嘴还在未断气的毒蛇,心中突然感到一阵无力与后怕,从来没有感觉到自己离死亡这么近,抬头看着张凡虎充满了感激、愧疚。
“拿着!没事!”张凡虎用水袋中的清水冲洗干净溅射到智灵手上的鲜血,然后把滴血未沾的军刀递给智灵。现在安慰比教育更重要,女孩子悔改之心更强,不用多说她也会明白。
张凡虎的户撒刀一直在右手中握着挥舞,劈砍着满地的灌木,时不时对左右一刀,甚至抛射出去,然后就见各种毒蛇、毒虫鲜血飞出。这还是在张凡虎有心避开的情况下,否者必定是满地鲜血。
队伍是沿着河流前进的,树林中是近两百米宽的河,队伍就在据它二十余米的地方顺流而下。当然看着奇异的、有价值的树木、动物等大家就改道,虽然那种一尺多长的帝王蝎又被抓住了好几只,甚至一只沿着队伍潜行了上百米不开眼的花豹也被张凡虎一箭射杀了,但是那种大蝎子还是没有见到。
张凡虎很担心一种情况:海蝎子既然是水陆两栖动物,那么在干旱的季节在树林中被发现,现在雨季不会就要去河里才寻到吧?这也是他要沿河而行的原因。
当然,这种目标渺茫的寻找需要一个自己定下来一个目标。在据此数公里外有一个五十余米高的沙丘,张凡虎站在上面已用望远镜把树林的情况观测了个大概:树林平均宽度只有数公里,最宽也不过十公里,但是长度却不可测,至少在沿河六十公里的望远镜极限视距内无法看全。
非洲大草原并不是万里平川,沙漠当然也不是一目千里,大大小小的丘陵、小山也是比较常见的,只不过大多数相对于地面的高度都在一百米以下,最高也不过接近两百米。
这次目击地点约二十公里远的地方就有一座曾斜梯形的山峰,高约有一百二三十米高,这已经算是高山了,而且面积大,敦厚雄实。从独木桥过去约有十五六公里,这就是今天的目的地,昨天他们只进入了三公里然后就返回来休整了,今天大家都饱含热情登上那座高山。
路线越走张凡虎越觉得越不对劲,他们已经在缓缓登山了,这是山脚的缓坡,光这片缓坡长度就在一公里以上,所以不注意还不知道已经在上山了。但是在他们上山的时候那条河流居然还是在据他们二十余米远,现在倒像是河在跟着他们走了,而且这河已经被十余公里长的河流过滤了,但是清澈度居然与上游一样让人看不透——河流在变深。
张凡虎让人停下,然后单独走近河,劈开眼前茂密的灌木丛,张凡虎蹲下向河面平视过去,这才发现河已经变窄了许多,只有八十余米了,而且居然有很明显的河沿,也就是说张凡虎他们已经比河面高了不少。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张凡虎脑海中诞生,这让他以此为点继续深入猜测,越来越感到不可思议,但是却很有可能。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张凡虎决定暂时不登山,而且向河边靠近,因为他觉得他找到河流的终点了。
众人在倾斜的山脚沿着河流慢慢前进,他们离河面也越来越高,现在距河面已经有两米上下了。
“轰!”一阵轰鸣声渐渐传入众人耳朵,并随着继续前进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巨大。族人们对这种声音很陌生,虽然能猜测出一点,但是却没有张凡虎知道的清楚,这明显就是瀑布!
这不是一般的瀑布,因为瀑布都是从高处向低处,而不是向着山脚,除非——有洞!
这轰鸣声明显与一般瀑布那种震耳欲聋的霸气轰鸣不一样,如果说一般瀑布的轰鸣就像一个壮汉的爽朗大笑,现在的就像一个被捂住嘴了的笑声。
十余分钟之后,众人来到距河面二十余米高的一座小悬崖上,下面数米就是一个二十余米宽的洞穴,高也达十余米,奔腾的污浊河流就源源不断流入这个座小山的巨口。
“啪!”张凡虎蹲下来,小心地拨开树叶,然后撬起一块石块,这块石头下边上赫然有一条虫,一条灭绝与两亿八千万年前的三叶虫化石!
第四十四章:入古洞(第一更)
三叶虫!这的确只是一种虫,但却是最有代表性的远古动物。
如果问任何一个人知道史前什么动物,一般的人会说灭绝于一万年前的美洲猛犸象、剑齿虎;数十上百万年前人的猿人祖先;灭绝于六千五百万年前的恐龙。。
但殊不知如果没有距今五亿六七千万年前的寒武纪初期与最早小壳动物群一同出现的三叶虫,那绝对没有现在这个绚丽多姿的世界。
当时的小壳动物群主要是软舌螺、腹足类、单板类、喙壳类、低等的软体动物等等低级海洋生物,这些动物给三叶虫带来了丰富的食源,让它们自由进化,最后化为高级的脊椎动物——鱼,然后进化为两栖、爬行,以致最高的哺乳类。
在那时的海洋中,三叶虫还没有遇到有力的竞争对手,因此它们横行霸道,迅速发展,整个寒武纪成了三叶虫的世界。五到四点三亿年前发展到高峰,那时它们有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那就是海蝎子,甚至有可能海蝎子就是它们在长达一亿年的进化时间中进化出来的一个分支。
与海蝎子一样,有的人认为它神秘灭绝于两亿八千万年前,有的认为它们在那之后四千万年的二叠纪才完全灭绝,前后在地球上生存了三亿两千万年,这是一类生命力极强的生物。
“啪啪啪!”张凡虎接过智灵手中的军刀,小心翼翼地挑开多余的岩石,最后露出一个长达半米的三叶虫化石!张凡虎张大嘴巴,看着三叶虫吞了吞唾沫——震惊。
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三叶虫和地球上所有生物一样都会向着适合自己生存的方向进化,也可以说它们是随即进化、变异,只不过剩下的就是适合环境的种类。
三叶虫演化出了繁多的种类,有的长达七十厘米,如一条十公斤重的鱼;有的只有两毫米,芝麻粒大小。但是一般的三叶虫都只有数厘米长,二十厘米以上的就算大的了,如在我国昆明寒武纪早期地层中曾经发现过长度为三十厘米的三叶虫最早形态,那就算是三叶虫中的巨人了,但是在张凡虎手中出现的三叶虫化石却远远超过它。
三叶虫背壳纵分为三部分,因此名为三叶虫。生活在三亿六千万到两亿五千万年前的石炭纪和二叠纪的代表性三叶虫背部看去三叶虫为卵形或椭圆形,现在一般说的三叶虫即是说的那时候的三叶虫。
五亿年前的寒武纪之后,三叶虫很多分支都繁衍得相当兴盛。但是泥盆纪后期的大灭绝,使除了蚜头虫目之外的三叶虫全部灭绝,剩余的成了三叶虫的代表。逃过劫难的蚜头虫分支进化出了拥有流线型的身体,但身上没有刺和装饰。
张凡虎用手磨砂着这一大块化石,感到一种难以置信:这只三叶虫的样子明显就是三亿年前大灭绝前的一个分支,并没有自己的血统流传下来,但是这块化石形成年代大概就数百万年,绝对不超过一千万年!由于三叶虫的背壳坚硬,所以容易被保存成为化石,数百万年的时间足够了。
另外,人类自从两百年前发现三叶虫以来,只在南美的哥伦比亚、北美的美国纽约、亚洲的我国云南和欧洲的德国发现有三叶虫化石,从来没人在非洲发现过,而数百万年前的非洲也不适合三叶虫生存。
它们从何而来?
张凡虎摇摇头,暗自苦笑,又只有用“史前十万年的世界与现代人推测的大不一样、大自然很神奇有很多现代人类未了解的隐秘”来搪塞自己。
入洞!张凡虎在这一刻决定了,他觉得这深不可测的巨洞里面绝对有很多秘密,另有乾坤,或许能帮他不少忙。
当得知张凡虎摇进入这个深洞时,所有的人都反对,尤其是三女,即使与神树族只是合作关系的女祭司也坚决抵制。
“别去!”三女同时道,智灵、智月死死拽住了张凡虎两只胳膊,看着他的脸然后胆战心惊地看着二十米下奔腾的污浊河水,仿佛张凡虎马上就要跳下去一样。女祭司也前踏一步叫住他,神情复杂地看着他,眼中有挣扎、期待与担心,不知在担心什么,但张凡虎知道却她对自己不是智灵等人的那种担心,似乎是在掩盖着什么。
“哼~”张凡虎用鼻子发出一声轻笑,扫了女祭司一眼,然后看着猎手们,制止了他们要顶替自己的举动。
洞穴探险是最危险的一种探险,里面的黑暗、顾忌、压抑即使是同样危险的登山在心理上对人的也望尘莫及。登高峰雪山,只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经验就行了,而探洞可就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了,还需要极强的心理抗压能力。
珠穆朗玛峰在被人类首次征服数十年来被多少人征服过?世界上还有几座高山没被人征服过?而世界上被发现过的洞穴又有多少没被完全探测透?它们的答案就完全能说明问题了。
洞穴探险必须有队友,再厉害的人在里面也需要有支持者,否则在无论心理有多好也会受影响,只要在幽深漆黑的洞穴中心态有一点波动,那与死神的距离就呈几何数上升。
张凡虎需要有队友,这当然得从猎手中选择。虽然说猎手们心里素质都不错,但是在这方面却没有经验,所以在面临这种危险度极高的任务时得挑选最完美的猎手。
智力在身心各方面都是人才,这是他憨厚的性格也难以掩盖的,他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队友。鳄鱼尾虽然在身体素质、格斗方面比不上智力等人,但是却灵活机灵,随机应变能力极强,俨然是第二个智速。现在他是智力的最佳搭档,也是张凡虎新的一个好助手。
这次有一个人出乎意料地被张凡虎选上,那就是树枝。他是智灵的弟弟,树叶的哥哥。但是他们两兄弟似乎代表了格斗方面的两个极端,树叶极力追求力量,而他却对灵巧方面很用心,甚至因忽略对力量方面的训练而有投机取巧的嫌疑。
树叶块块肌肉饱满,力量堪比智力,而且他才十八岁,年轻有聪明,将来的成就绝对在智力之上。树枝的身材就真的很像树枝,近一米七的身高却如竹竿,很像一个终年吃不饱平民窟走出的男子。
但是没人敢看不起他,他身体虽然干瘦,但是灵活性、柔韧性极好,在格斗方面不输于树叶多少,将来的成就也绝对不小,现在就是猎队中的骑士!
四个人的小队足够了,鲨鱼、石骨等人也没被选上,被授以原地看守猎队和等待他们归来的“重任”。
智力和张凡虎各自在肩上斜绕一百米长食指粗的棕绳,鳄鱼尾的是五十米长的绳子,而树枝那还不到五十千克的干瘦身体背的是五十米小指粗的细绳。这些都是猎队早就准备好的,平时外出也要带上以备不时之需,比如那次猎获河马后晒肉干,这次同样派上了用场。
洞穴中最重要的是氧气的供应问题,其次才是照明。但这两个问题其实可用一个问题解决:火把。火把不仅可以照明,而且可以检测洞穴中氧气浓度,空气中氧气占总体积的百分之二十一,一般火把在百分之一十六以下燃烧就急剧减小甚至熄灭,而那也是人类能在空气中生存的灵界点,低于此比例就会呼吸困难危及生命。
火把也是猎队外出的必备,虽然宿营有篝火,但是很多时候需要移动的光,火把是最好的照明物。
神树族的火把用猴面包树做的,长三十余厘米手臂粗的树枝内部被掏空灌入角马、河马等动物油,中间以裹成大拇指粗的纸贯穿。只要点燃纸筒头,火焰低部的高温就会融化凝结的动物油脂,以半成炭灰的纸张迅速吸收液体油脂以供燃烧,而碳化的纸灯芯也不会继续碳化,如此火把就像一支有外壳的巨大蜡烛。
四人背负绳子,左腰悬弩箭。强弓在洞穴中不好发挥,直接被舍弃,再加上右腰上两把锋利的燧石刀,远近攻击结合,对突发情况做了完美的应对之策。
两条数十米长的绳梯被悬挂在洞口两侧,绳梯一头被绑缚在悬崖边上大树上,另外还有不放心的猎手抓住绳梯两侧的绳子,结实的绳子保证了万无一失。
二十几米高的悬崖上面有数米是凹凸不平的古老山岩,四人分成左右两组慢慢下降,如果现代人看到史前人类能像现代精锐特种部队的特种攀爬、下降时不知是什么想法。
虽然大家都小心翼翼,但是实力在那儿没有办法,数秒钟四人已经悬在了河面上,四人头顶上是刚下来的数米悬崖壁,只要在下落十数米高的洞口高度,就可以顺着洞口边缘慢慢进入洞中了。
“啪!啪!”看着两边张凡虎和鳄鱼尾两人同时踏在洞口一小块凹凸不平的石头上,众人不知是松了一口气还是又升起了新的担心。
张凡虎松了一口气:河水进入洞口并不是一泻千里,只不过形成一个二十几米高的瀑布,瀑布下面是一个方圆上百米的深潭,河水从潭边向洞里流去,钻入一个高两米、宽数十米的巨大长缝隙。缝隙边有两米宽未被水淹没之地,可供他们行走,另外悬崖两边有众多凹凸不平的石块,可供他们顺利下降。
在洞口看清了洞里的情景,智力与树枝的绳梯被张凡虎拉过来四人汇合在一起,探索这个神秘洞穴即将开始。
第四十五章:洞穴奇观(第二更)
“洞口内很好,我们进去了!放心!”张凡虎双手抓着绳梯,双脚蹬着洞口边石头,身体与笔直的山崖呈九十度直角,这样使自己头部伸出了洞口,仰头向上大喊的时候上面俯瞰的猎手、智灵等人能清楚地看到。
但是,这样的话是让对方暂时放心的同时难免又对下面的情况更加期待,也对他们有另一种担心。。
张凡虎的微笑的脸消失在山崖下,但是猎手们却紧紧握住拳头,对其的担心这才真正的开始。智灵与智月两人握住对方的手,在这一刻以前两者相互有些排斥的女人的心在张凡虎的作用下离得是如此之近,就像两颗饶他飞行的行星。
洞内的凹凸不平不适合绳梯的使用,尤其是在水流溅射的瀑布边缘,绳梯受的冲击大,晃动得厉害不适合张凡虎等人下降。
“啪!”张凡虎肩背上的粗绳被取下来,把一头七十米长的一段团城一个足球大小的绳结,用力地扔进水潭边的卵石缝隙中。瀑布只有二十余米高,三十米长的绳子足够了,剩余的绳子在一起也可以使绳子不被水流冲得晃动。
在洞穴探险中绳子是相当重要的工具,如果非要比喻它在洞穴探险中的作用,那它就如沙漠中探险者的骆驼。每个洞穴探险者对绳子的认真就如对自己的生命,在洞穴中探险者的生命就交给了绳子,真正的命悬一线。
最好的专业探险用绳是八毫米到一厘米粗的特质尼龙绳,高韧性、低延展,抗拉强度极高,承受一吨的重量也不是问题。神树族的野外用绳子质量也相当好,用的是最好的椰树衣、棕榈树纤维和羚羊的柔软皮毛编制而成,完全不逊色尼龙绳。
探险用绳可不只是单独的一条绳子,而是一套,除了绳子之外还有重要的升降器、保险绳、铁锚。但是神树族就简单多了,他们右手一副露指水牛皮手套,食指与中指中间与底部两个指节各套着两个黑黄檀树做的扳指,这是平时拉弓射箭大拇指和食指使用的,但是这四个与射箭的却有差别。
张凡虎最先下降,他先用绳子在火把头绕一圈,这三十多厘米长的火把头可不只是手臂粗的猴面包树,而是可拆卸的半米长的黑黄檀木,粗如婴儿臂的“艾考瓦”火把把柄在关键时刻也是一件实用性工具。
绕过绳子后,张凡虎那粗壮的右手抓住了绳子与棍子:食指与中指分开夹住绳子,其余三指和手掌就压在那绕着一圈绳子的棍身上。左手握着拉开的弩,如同数年前一次次地演习和实际任务,那弩箭就是他的枪。
张凡虎右手微微一松,双腿一蹬,头部微偏,身体顿时就向外荡去然后快速下滑,当身体荡回去脚蹬在刚才预计的凸石处时,他右手一紧,食指和中指夹紧绳子,手掌和其余三指也把绕在棍子上的绳子夹紧,使绳子与棍子的摩擦力大大增加,身体下降速度顿时减慢。
在张凡虎身体减慢、双脚蹬在凸石上的同时,双腿再一用力,右手又一松身体又下降。如此八次,二十余米高的距离就在不到十秒之内降落完毕,当张凡虎右手一松绳子迅速转身托起左手的弩,微微蹲身禁戒着四周,为智力等队友的下降提供一个相对于安全的环境。
半分钟之内,四个人就降落在了深潭边,速度之快即使让现代的特种教官评论也会拍手赞叹。
鳄鱼尾和树枝两人代替张凡虎警戒着,而智力则在升火准备点燃火把,张凡虎四周查看这一片外部看似平常的洞穴,结果它果然也很平常,智力点燃火把后四人看着熊熊燃烧的火焰大家都准备入内洞。
把那条一百米长的绳子下面五十米一截解下,这本就是两条连接而成的,张凡虎背着剩余的一半绳子继续向前走。他看着河边淤积的沙子,明白这条河流量已经大大减小了,否者他们也不可能进入洞内。在火把的光亮下,张凡虎看着光滑的沙子,眉头微微皱起,这太原生态了!
终于走过了外洞深潭到内洞口的三十几米距离,轰隆隆的声音在洞内无法扩散,在耳边震耳欲聋折磨着四人,好在马上就要解脱了,但不知迎接他们的内洞是怎么一个情况。
张凡虎首先钻进了那个长缝内洞,里面居然只有数米距离,河水直接冲刷在岩石上,在常年累月的冲刷下一个直径近十米的半弧形在岩石上形成,河流在这个半弧形中旋转着然后转过一个直角向着洞内深入。
四人小队入内洞沿着河流转过弯之后看着面前的一切顿时惊呆了:原本漆黑的内洞在四支明亮的大火把下照得一片通明,四周众多的钟乳石各式各样,地上、河流中、洞顶、洞壁上全是一支支锥形、柱形、梯形和组合图形的钟乳石。
钟乳石是有含有碳酸钙的水沉积而成的,洞顶的钟乳石由上而下“生长”,于是变得尖锐无比。有的巨大而且极长,在十几米的洞顶上垂下几乎垂到了地上,还有的已经垂到了地上,变成上粗下细的梯形柱。
洞壁上的钟乳石变得凹凸不平,这是因为很多滴落的富含碳酸钙的水来源不一、方向不同,有的一个钟乳石是两处或者两处以上的水滴落而成,于是形成了两连体、三联体。
张凡虎甚至看到了“三叉戟”,那是一个巨大的钟乳石由地面向上延生,但是在顶部却突然遇到了新的两处来源,于是形成了一个希腊神话中海神波塞冬的兵器。另外,还有两只锥形巨柱相对,应该是洞顶滴落的水滴中的碳酸钙被平均分配了,上下两处同时形成钟乳石,日积月累下,两处钟乳石顶部就顶在一起了。
四人都看着四周的钟乳石,但是这只是他们惊叹的一个方面,另外还有更让他们吃惊的,因为洞内很多地方被火把照得绚丽多彩,变得一片炫目。
中国五行中讲究相生相克,“土生金”在这儿体现了。岩石中含有部分金属矿物,它们随着岩石中的游离水慢慢溢出,像钟乳石的形成一样随着水的滴落慢慢聚集到一起,形成了一块块的金属矿物凝结体。
那翡翠蓝的赫然就是孔雀石,里面富含铜,因颜色酷似孔雀羽毛上斑点的绿色而获得如此美丽的名字。孔雀石是一种古老的玉料,我国历来对其极其偏爱,它一是种脆弱但漂亮的石头,碧绿的孔雀石虽然不具备珠宝的光泽,却有种独一无二的高雅气质,是送妻子的首选。
“啪!”张凡虎搬下一截食指粗的一截,略一思考又弄了一截,最后干脆敲下来一大块。
那红色矿石块主要成分为铁,也比较好看;那主要成分为硫铁的黄铁矿颜色是浅黄铜色;那漆黑如墨玉的是黑云母,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第四十五章:洞穴生物
那被赤黄火把火光穿透、被另外各种矿物反射出的绚丽颜色折射的透明物质的是橄榄绿,而且是宝石级的橄榄石。在其边上还有淡黄绿色、浓黄绿色、金黄绿色、黄绿色、浓绿色的橄榄石。
其中那黄绿色的橄榄绿也称黄昏祖母绿,浓黄绿色的又被称为月见草祖母绿,名字极美,但是“名”副其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