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谋:帝姑婉柔传-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邓飏接着说道,“和逌置陛下于危险之地,罪不容诛,应当立刻处死。”
曹芳说道,“不可,朕与和逌情同兄弟,以后应当让他住在九龙殿陪朕玩耍。”
邓飏等人大惊,赶紧劝告,曹芳却不肯答应,曹爽这时说道,“陛下如果想要这样,臣等自当遵命。”曹芳听了,十分满意。
曹爽府中,邓飏等人询问曹爽为何容留和逌,曹爽说道,“和洽去世多年,和逌不过小儿,待在陛下身边又有什么威胁,况且有他陪伴,陛下不至于厌烦宫中独处,就不会想要出去游玩,而且既然知道是和逌在陛下身边,将来就算陛下再跑出宫,要找陛下也容易许多。”
众人听了,都夸赞曹爽深谋远略。
司马师在宫中严肃纪律,各宫都心存敬畏,而曹爽也不敢太过忽视司马懿,虽然仍旧不让司马懿录尚书事,但政务的事情还是会去听取司马懿的意见,自己的行为也收敛许多。
和逌经常陪着曹芳在后园游玩,而郭太后和婉柔也经常能见到曹芳,于是宫中安稳许多。
翌年四月,吴大都督全琮攻打淮南,张子豪找到孙礼和王凌,孙礼说道,“护军来得正好,我与征东将军商议,打算固守,护军觉得怎样?”
张子豪回答道,“来这里就是和二位大人商议这事。全琮是沉稳慎重的人,我军笼城坚守正合他意。所谓敌人莽撞就埋伏奇兵,敌人慎重就设置疑兵,二位大人应该出城迎战,再用疑兵制胜。”
两人大为同意,立刻进军芍陂。
全琮掘开堤坝,带领水军到达芍陂,看见岸上守军稀少,而林中有烟升起,心中疑虑,对众人说道,“这次行军并不是急速,魏贼恐怕早有准备,林中不可擅入。”
部将秦晃说道,“敌人如果埋伏在林中,怎么会生烟让我们看到,恐怕是疑兵。”
全琮摇头,“不可不防,你先去设营囤粮。”又回顾众人说道,“顾承与张休绕道去打寿春,我领主军前去迎战魏军。”
全琮儿子全绪全端也是部将,请愿带军出击,全琮命令带领部队去树林探路。
吴军和魏军开始交战,魏军虽然人少但是奋力抵抗,全琮看到王凌亲自坐镇,营垒建造的也是坚固,于是放心,下令持续攻打。
忽然急报前来,秦晃的大营遭到张子豪突袭,全琮大惊,急忙回撤,王凌率军出击,击溃了吴军的殿后。
全琮回到营地,看到魏军已经大胜,于是下令赶紧救援,正遇张子豪,张子豪拱手行礼,“大都督,许久不见。”
全琮以礼回答,“陛下与太子待你不薄,为什么叛主投魏。”
张子豪说道,“全公主联合潘夫人总是迫害,不得不走,大都督是全公主夫君,不会没有听闻。”
全琮没了底气,沉默不语,张子豪继续说道,“彼时为友,今日为敌,再战而已,只是在下心中仍旧挂念吴太子殿下。”
全琮叹息回答道,“太子病重,恐怕时日无多了。”
张子豪拱手,“万分痛心,请将军代为转告吴太子,张子豪有愧于太子殿下恩重。”
全琮答应,于是两军短兵相接,忽然孙礼的部队从四周杀来,孙礼身先士卒冲入吴军之中,全琮大败,幸好顾承与张休及时赶来,才击退魏军。
第410章 立功回朝廷()
战争持续了一个月,吴兵极端劣势,全琮于是退兵,此时诸葛恪攻打六安也已撤退,然而大将军诸葛瑾攻打柤中、前将军朱然攻打樊城还在继续。
消息传到洛阳,太傅司马懿上书,请求与婉柔同去攻打朱然和诸葛瑾。
曹爽看到奏章,请来何晏邓飏丁谧商议,何晏看了奏章说道,“太傅想要立下军功,让大将军颜面扫地,千万不能批准。”
邓飏也点头说道,“应当是大将军亲自领军扫灭吴寇,让世人知晓大将军也如同故大司马一样是精于领军的人。”
曹爽面露难色,“本将军从未领过军兵,也不精于兵法行军,万一带兵过去打了败仗,该如何是好?你们可愿意随本将军一同前去助本将军得胜?”
三人哪懂半点军事,马上推诿,何晏说道,“大将军既然谨慎,那就不派兵救援,让荆州军队自己退敌。”
曹爽说道,“樊城被围一月,难民已达十万,再不去救,如果丢了荆州那该怎么交待?”
何晏没了主意,而丁谧说道,“不如就同意太傅前去,让毕轨作为监军,处处阻拦太傅,让他获罪受罚。”众人都立刻同意。
几路大军会和在一起朝着荆州前进,毕轨一路要司马懿慢行,婉柔和司马懿知道这是刻意为难,但还是据理力争,每次毕轨都是因为实在拖延不过才同意继续进军。
赶到樊城的时候,已经是五月下旬,司马懿下令整备军队,准备全线进攻,但毕轨却建议按兵不动,谁敢擅自出击就按照领军失职处理。
各部将领得知,都不敢擅自进言出战,司马懿和婉柔又找到毕轨,毕轨见到司马懿就要走。
司马懿拦住毕轨去路,正色说道,“大军来到这里不容易,每日耗费巨大,监军在路上已经耽误许久,现在到达,不尽快剿灭敌军解除樊城之围,为什么还一直等待?”
毕轨回答道,“敌军势大,不可擅自进攻,应当找时机。”
司马懿回答道,“几部人马加在一起多过吴军数倍,况且吴军几路失利,这里的残军已经士气低落,怎么还能算上势大?陛下本来是派我前来退敌,监军的职责是监督我的过错,怎么可以随意下令?”
毕轨虽然自知没理,但还是强词夺理说道,“太傅出击,就是过错,下官是监军,自然指正!”
司马懿大怒,刚要据理力争,婉柔拦阻了司马懿。
又对毕轨说道,“朝廷派几个州郡的部队汇集在这里,就是觉得樊城重要,如今破敌只是顷刻之间,而监军却一再阻拦,如果樊城丢失,朝廷怪罪众人,众人都会说是监军的过错,到时监军即便想把责任推给他人,试问朝廷是否会相信?”
毕轨一想到自己的使命就是让司马懿获罪,如今听到婉柔说法十分有理,心里不禁焦急害怕起来。
司马懿早已看透毕轨表情,于是说道,“如今如果破敌,他日封赏,监军怎么会遗漏?其中利弊,就算是偏将也能知晓,监军岂能不知?”毕轨听了,立刻答应司马懿进军。
吴太子孙登薨,而吴大将军诸葛瑾也薨,吴军主力开始撤退,围困樊城的吴军听到消息顿时士气大跌,又得知司马懿大军到来,立刻撤退。
司马懿和婉柔率军追到三州口,大破吴军,俘虏大批吴军士卒,抢夺军资无数。
婉柔和司马懿提议前去扬州与孙礼会师,毕轨此时已经无力阻拦。
寿春,婉柔和司马懿见到了张子豪等人,孙礼拱手说道,“听闻太傅出兵,料想必胜,果然如此。”
司马懿说道,“客气的话就不必再多说了,如今绕道来寿春,就是让二位同回洛都。”
张子豪说道,“陛下已下令下官二人到这里,怎么还能回去?”
婉柔说道,“如今二位立下大功,回洛都领赏本来就是应当,予同太傅大人到这里就是怕两位不知。”
孙礼说道,“若只是请下官二人回去,只许上表陛下下令便可。如今太傅与太长太主亲自到来,恐怕还有他事?不然那毕轨怎会被二位困在太守府?”
司马懿叹气说道,“曹爽一党祸乱国政,台中三狗迫害无数忠良,多亏太长太主计策才能使他们稍稍收敛,但这战一路上毕轨处处为难,险些耽误军机失去襄樊重地,我与长太主就觉事情已经太过重大,想请二位回洛都协助。”
孙礼拱手答应,而张子豪沉默不语,婉柔说道,“护军大人莫非不愿?”
张子豪摇头,“刚才只是在想如何行事,如今刚有想法。”
三人立刻询问,张子豪起身说道,“陛下受曹爽控制,十分不利,不如另立秦王为新君,秦王一直在郭太后处长大,又比陛下年长一岁,不会像陛下那样对曹爽百应百顺。”
另外三人有些惊讶,张子豪又询问可否,司马懿也站起,“废立之事不可妄议,应当再等待时日从长计议。”
司马懿上表朝廷,请求张子豪和孙礼回朝廷领功加官,何晏等人立刻否决,并下令大军速速回到各地,然而司马懿并不照办,只是又上表说军心不服不肯照办,一直耗到年末都没有解决。
朝廷每月耗费巨大,孙资刘放此时已被削权,分别加为左右光禄大夫,但仍旧上书苦劝答应司马懿的要求,曹爽等人没有办法,只得同意。
司马懿解散军队下令回到各州,自己和婉柔等人领着洛阳的军队回到首都。
丁谧等人立刻接管了司马懿的军队,司马懿也并不在意,直接和婉柔找郭太后陈述孙礼和张子豪的军功,郭太后于是劝慰曹爽留下二人在洛都。
曹爽向郭太后建议让孙礼到荆州当刺史,遭到郭太后怒斥,于是只好让孙礼为少府领冀州牧,而张子豪只是给了九卿中的虚职大鸿胪。
春节,家家都在焚烧竹子来驱邪退鬼,曹爽带着文武百官和魏帝一起去高陵祭拜魏武帝和武宣皇后。
何晏对郭太后说道,“太后,西方有佛学传入中原来,听说他们会焚烧一种名为纸钱的东西,可以送往九泉之下供逝者使用。”
第411章 皇帝与秦王()
郭太后微笑回答道,“听说吏部尚书崇尚玄远之学,怎么也会信外来的佛?”
何晏敬拜回答道,“玄学追求的是活人羽化成仙,微臣于是一直服用五石散。而死者入地再不能升天为仙,最后只能腐化为灰粉。纸钱焚而成灰,与人死形灭倒也契合。”
曹爽接着说道,“如此,那就焚烧纸钱,太祖武皇帝与武宣皇后生前极其俭朴,希望如今九泉之下能享受富奢。”
很快纸钱就被准备好,堆积如山的纸钱点火之后立刻火光冲天,曹芳的马匹似乎特别害怕火焰,看到火光就惊吓过度,胡乱挣扎起来。
周围人大惊,而曹芳也早已被吓哭,武卫将军曹训完全没有办法制止住马匹,张子豪见状,拼命抱住马头,很快就让马匹安静下来。
司马懿赶紧问道,“陛下无事否?”
曹芳哭泣道,“吓煞朕也!多亏大鸿胪相救朕才无事。”
张子豪赶紧谦虚,而司马懿觉得天赐良机,继续说道,“武卫将军长于府邸中,又不擅长武艺,不但保护不了陛下,也耽误了陛下习武练兵,大鸿胪带兵多年,又临阵杀将无数,正好可以当陛下武师,陛下不如加封大鸿胪为太保,一可保护陛下安全,二可教陛下练武强身。”
邓飏马上阻止道,“已有武卫将军,何必再有太保,武卫将军只是怕伤着陛下才不敢随意出手,反而大鸿胪不顾陛下安危就去驯服疯马,这本是大罪,应当要削官受罚,怎能再加封!”
婉柔冷笑一声,“既然如此,那就让大鸿胪与武卫将军比试一番,都不要有所保留,让众人知道谁更精通武艺。”
曹训早已经吓破胆,但曹爽等人责令比试,两人于是摆好架势,曹训不过庸人一个,从没习过格斗,张子豪只是轻松一击就把曹训打倒在地。
曹训捂着痛处在地上嚎叫翻滚,曹爽等人又觉丢脸又觉愤怒,婉柔这时说道,“结果十分明显,皇帝安危十分重要,怎能让羸弱的人保护?太后,予觉得太傅大人提议没错。”
郭太后点头,对曹芳半进言半下令,“皇帝,就让大鸿胪为太保,和太傅大人教皇帝文武。”
又对众人说道,“太傅、太保和太师,虽然是名誉职务,但既然陛下年幼,就不可再没有作为,从今开始,予要过问陛下学术武功,如果有不足,太傅和太保也要受罚。”
司马懿和张子豪领命,张子豪又说道,“微臣还有一个想法,陛下只有秦王一位兄弟,感情深厚,不如让秦王也随陛下学习,将来陛下成年,秦王也可大力辅助陛下。”郭太后立刻批准。
曹爽回到府中,大骂曹训一顿,曹羲为曹训求情,曹爽这才稍稍平静,喝令众人退下,而何晏三人却没有离开,曹爽有些不耐烦,询问还有什么事,何晏说道,“大将军可知今日事情严重?”
曹爽说道,“让张子豪陪在陛下身边,又要令本将军左右顾忌。”
丁谧摇头叹气,“大将军想法简单,如果张子豪只是教陛下一人,那正如大将军所想。如今太傅和太保不但教导陛下,还主动要求教导秦王,应当是想找机会废掉陛下,立秦王为新君!”
曹爽大惊,“有这么严重?古来帝王如果年幼,同亲王一同学习并不是怪事。”
邓飏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大将军,如果陛下还没登基,大将军说的没错,如今已经为帝,他们这就是刻意为之!”
曹爽大惊,连忙询问如何去做,但三人又没个主意,只是让曹爽多多注意,曹爽踌躇不安。
魏帝曹芳和秦王曹询一起学习文韬武略,一晃到了三月,郭太后下令查看二人学业。
大殿上,郭太后和婉柔高坐,司马懿和曹爽则站在台下,魏帝曹芳和秦王曹询都在下面笔墨准备。
郭太后还未出题,婉柔却先问道,“皇帝与秦王面前的笔墨纸砚,是怎么来的?”
曹芳有些纳闷,结结巴巴说道,“这,刚才是侍从奉上,皇姑祖母应该是亲眼所见。”
婉柔不回应,又转而问向曹询,曹询看了一眼司马懿,司马懿给了眼色,曹询于是按照先前司马懿教的回答。
“笔者,是先秦产物,后秦将蒙恬用狐毛改良,如今也有用兔毛羊毛制作;墨者,字来源于黑土,煤烟所成,从属土一类,也是先秦就有;纸者,也叫蔡侯纸,是前朝蔡敬仲所造;砚者,秦汉就有,可以磨墨,一开始是研石,如今也有圆形。”
婉柔一脸欣慰,“予刻意为难,没想到秦王如此博学。”
郭太后也十分满意,对曹询问道,“什么时候知道这些事的?”
曹询说道,“太傅曾说过几句,臣心中好奇,就自行钻研一番,今日太长太主这样发问,臣觉得恐怕不像陛下想得那么简单。”
郭太后喜上眉梢,“不曾想到询儿能如此思量。”
曹询拜谢,曹爽有些着急,赶忙说道,“今日是来检验近日学业,应当还是快些考核才是。”
郭太后点头同意,于是下令两人默写驷驖。
曹芳提笔便写,而曹询看着司马懿的眼神,于是不动,郭太后有些奇怪,问道,“询儿为什么不写?”
曹爽插嘴说道,“恐怕是秦王不会,于是犯难。”
司马懿赶紧跪拜,“微臣有罪,未能教好秦王,还望太后赐罚。”
婉柔问道,“询儿当真不会?”
曹询摇头,“并非不会,只是臣不喜爱秦风。”
曹爽说道,“不会就是不会,何必诡辩不喜爱。”
曹询面露怒色,直接背诵道,“驷驖孔阜,六辔在手。公之媚子,从公于狩。奉时辰牡,辰牡孔硕。公曰左之,舍拔则获。游于北园,四马既闲。輶车鸾镳,载猃歇骄。”
又看着曹爽,曹爽面色尴尬,不再说话。
曹芳停下手中笔,对曹询说道,“不知秦王喜爱什么?”
曹询说道,“如今文帝建魏国,臣自然更喜爱魏风,即便此魏非彼魏。”
第412章 打入内部()
婉柔以袖遮面大笑,“如果像秦王说的,秦王应当更爱秦风才是,不过既然更爱魏风,可能诵出一首?”
曹询应声诵道,“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兀猓勘司淤猓凰夭唾狻!
还没背诵完,婉柔打断说道,“这是伐檀,骂得就是官,骂得就是宫中的人不劳而得,秦王为什么喜爱?”
曹询说道,“君王身在宫中,就要心系于天下,才能使国家千秋万岁。听不得骂,又如何知道庶民疾苦?”
司马懿立刻拜服在地,“太后,秦王能有如此思量,已超许多帝王,将来辅佐陛下,是天下之福!”
郭太后也十分满意,对曹芳说道,“皇帝,秦王大你一岁,又有明君姿态,以后要多向他学习。”曹芳敬拜答应。
曹爽回到大将军府,赶紧召见了何晏等人,邓飏说道,“秦王也不过是小儿,怎么会知道如此之多?分明是太傅事先教导,和太长太主串通做戏。”
曹爽点头,“本将军也是这么觉得,然而为之奈何?”
何晏说道,“陛下已经亲政,他们却如此傲慢把陛下当作小儿对待,分明是欺陛下年幼,不如让陛下早些行冠礼成年。”
曹爽有些踌躇不安,“冠礼要二十岁,陛下才十一岁,莫非太早?”
丁谧也对何晏说道,“如果这样做,他们定会以为我们要铤而走险,更会找寻机会对付我们,如今不如耐心等待,看他们有什么能耐,到时以静制动,反将他们一军。”众人都同意。
曹芳和曹询继续向司马懿与张子豪学习文韬武略,虽然曹询总是受到关照,但曹芳更是奋发向上,完全不输给曹询。
一日,郭太后与众人观看二人格斗,张子豪在曹芳耳边小声几句,两人先后木剑木棍木刀比试,曹芳三次都赢,曹询丢下武器,不满说道,“太后,太保知臣弱点在哪里,刚才故意告知陛下,所以臣每次不敌,这是舞弊。”
婉柔接着说道,“的确如此。太保,你如此做法,可有不妥?”
张子豪敬拜说道,“赢就是赢,输就是输,没有任何理由,请太后和太长太主明鉴。”
司马懿怒斥道,“太保你刻意偏袒陛下,竟然还如此无礼。”
司马师接着对郭太后和婉柔说道,“太后,太长太主,微臣以为太保无为师之德,应当罢免,微臣虽然不才,但也可教导陛下和秦王。”
李胜没料到张子豪和婉柔一党闹翻,觉得天赐良机,马上进言说道,“太后,太长太主,太保如此做法并无不妥,陛下知对手弱点而猛攻,是陛下明智。而秦王知晓自身弱点,以后也能多加防范,对秦王也是有好处,太保苦心,请太后和太长太主明鉴。”
转身对曹爽问道,“大将军是否认同属下之言?”
曹爽看向何晏等人,都微微点头答应,曹爽于是说道,“洛阳令所言极是,太保是难得的人才,要胜过中护军。”
司马师怒气冲冲,“你们随口一说,下官不服。”
何晏冷笑说道,“如果不服,你可与张子豪大人比试。”
司马师询问如何比试,李胜说道,“下官为洛阳令,深知洛阳周边经常有草寇,人数众多又躲在深山,难以剿灭。不如中护军随同秦王,而太保随同陛下,两处出军,看哪方立功较大。”
婉柔皱眉,询问郭太后意见,曹爽大声说道,“已无他法!”郭太后沉默半晌,于是答应。
张子豪刚回到住所,就收到曹爽的邀约信,于是立刻到了大将军府。
见到曹爽,张子豪敬拜行礼,曹爽赶紧请张子豪坐下,命人献上好茶。
曹爽说道,“方才在后园之中,太保大人被羞辱,本将军深为太保大人感到不平。”
张子豪拱手回答道,“大将军,卑职地位低下,受到上面指责也是情理之事,卑职并没觉得愤恨,但也还是感谢大将军体谅。”
曹爽大笑几声,说道,“太保是冰清高洁的人,本将军深感惭愧,然而如太保这样的人才遭受非礼,是国家的悲哀,本将军身在重位,不得不以国家为重,于是请来太保希望与太保结交,也想让太保相助本将军,共同对付逆乱之贼。”
张子豪愣住几秒,然后茫然地说道,“逆贼谁是逆贼?”
曹爽屏退左右,站起身走到张子豪面前,而张子豪也赶忙站起,曹爽到张子豪耳边,低声说道,“今日要罢太保官位的人就为逆贼。”
张子豪说道,“大将军所指是太傅大人?”
曹爽冷笑道,“岂止太傅一家,太长太主也在其中。”
张子豪大惊,“大将军吓唬卑职,卑职不敢相信。”
曹爽急的直跺脚,“哪能不信,不信他们为什么罢你官?他们刻意扶持秦王,就是想废陛下立秦王!本将军听说你建议让秦王同陛下一处学习,原以为你也是同他们一党,今日的事才发现原来并非本将军所想的那么简单。”
张子豪说道,“陛下与秦王年幼,卑职当时只是想让陛下兄弟都成俊才,将来互相扶持,那就是国家之幸。”
曹爽哈哈大笑,拍了拍张子豪的肩膀,又请张子豪坐下,“目下本将军已知道太保苦心,然而本将军所说无一虚话,太保为国家为自己,都该相助。”说完耐心等在旁边让张子豪思考。
张子豪沉默一会,终于开口说道,“既然如此,卑职当奉大将军的话为君命,然而不知大将军希望卑职如何行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