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谋:帝姑婉柔传-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婉柔听了大惊,但是看到贾充在旁边,没有说话。
文钦并不明白尹大目的意思,厉声说道,“司马师篡逆之心已久,几日之间怎会有改变?你是先帝亲近家臣,不思报恩,反而帮助司马师篡逆,你不忌惮上天,上天也会降罚!”
说完拉弓就要射死尹大目,尹大目知道文钦不明白自己的意思,但是在贾充旁边不能明说,只能流泪说道,“大事将败,仲若好自为之!”
尹大目退回军中,傅嘏下令司左长史司马班领八千骑兵追击掩杀,文钦军队节节败退。
文俶对文钦说道,“如果不挫败敌军锐气,将不能逃走。”
于是率领之前余下两千多骑兵冲入军中,文俶直取司马班,司马班的护卫赶上,立刻被文俶全部杀死,司马班慌忙招架,但是也被文俶长枪刺伤,立刻逃走。
文俶又乱杀百余人,婉柔贾充见到骑兵一个个都落马,大惊失色,文俶带着骑兵杀出重围,又绕了一圈重新杀入,来回六七次,虽然文俶的骑兵折损大半,但司马班的八千骑兵被杀的只剩百余人,司马师的军队吓得不敢应战,全都后退。
贾充急忙到了婉柔跟前,“文俶勇猛不可挡,太长太主在这里有生命危险,应当弃车上马,随臣等前去和诸葛诞大军汇合!”
婉柔立刻骑上马,随着贾充撤退,文俶在乱军之中看到婉柔和贾充,立刻冲上前来,婉柔再也没有力量和一个十八岁的猛将对战了,思召剑和玉雕弓已然成了摆设,只能让护卫前去阻拦,自己和贾充飞速逃脱,一直和诸葛诞回合。
文俶虽然英勇,但是毕竟寡不敌众,诸葛诞军队太过庞大,加上邓艾助战,文俶只能和文钦撤退,步兵残军非死则降。
王基率兵攻打毌丘俭,毌丘俭防守不利,得知文钦败退,毌丘俭连夜弃城逃离,寿春军队顿时土崩瓦解,十余万人奔逃出城。
诸葛诞占领寿春,文钦无法退回寿春,只能奔逃吴国,吴丞相孙峻带领吕据留赞正要来协防寿春,遇到文钦得知寿春已破,于是带文钦一同撤退回国。
第482章 司马师去世()
司马师在帐中病情加重,眼睛都不能看清物品,婉柔进帐说道,“子元,毌丘俭已被庶民张属杀死,予已将毌丘俭首级送往洛都,张属可封为列侯,大军可以退回了。”
司马师哼哼唧唧说道,“当、当回。灭毌丘俭三族,其余从党交给杜友处置。”
婉柔同意,下令诸葛诞重新为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督扬州诸军事,乐进之子乐綝为扬州刺史。
过了几日,婉柔的信使到了洛阳,郭太后和魏帝受到了婉柔信件,郭太后仔细阅读一遍,神情顿时紧张慌乱,魏帝大为疑惑,说道,“太后为什么这样?太长太主信中说了什么?”
郭太后说道,“太长太主说毌丘俭已被灭三族,扬州由诸葛诞管辖,大将军军队已经开始返回,但大将军病重,恐怕到不了洛都,将在许昌休养。”
曹髦皱着眉头说道,“即便如此,太后这样反应,莫非是觉得太长太主不愿意让大将军回都?”
郭太后欣慰说道,“皇帝年幼,能这样考虑,社稷有希望了。”
曹髦把信又完整看了一遍,说道,“读书许多,古来这种事情很多,想当然尔,太长太主说法这样隐晦,肯定是有所图谋怕被司马师一党发现。”
郭太后说道,“洛都有中领军司马昭在,太长太主应当会想办法让司马昭离开,皇帝不要心急,静观即可。”
一月末,司马师婉柔等人到达许昌,司马师已经濒危,婉柔下令军队在许昌休息不许再往洛阳走。
钟会和傅嘏找到婉柔请求回洛阳,婉柔说道,“大将军如今性命难保,怎么能再受路途劳顿?如果路上有不测,你二人谁负责?”
两人听了,都无话可说,婉柔缓和语气说道,“予知道你二人害怕生变,予也是担心,已写信给太后,让中领军率领军队来这里,如果大将军有万一,中领军也好立刻继承。”两人连连称是,道谢不提。
魏帝接到婉柔上表,知道这是婉柔的安排,立刻下旨司马昭前去探望,司马昭没有和军队分开,所以并不疑虑,带领军队就去了许昌。
司马师见到司马昭到来,更加惊讶,赶忙挣扎半坐起说道,“子上到这里,军队是否随行?”
司马昭点头说道,“兄长放心,父亲与兄长的话从不敢怠慢。”
司马师听了,重新躺好,喘息说道,“兄长命已到头,听到子上的话也放心不少。”
司马昭说道,“本以为兄长能位极大宝,如今却该如何是好?”
司马师摇头道,“还没到时机,士族虽然支持我们,但外镇恐怕不服,子上不可唐突,如今为兄表你为卫将军,军队全由你来统领,你和诸位兄弟不得怠慢!”司马昭哭泣应诺。
没过几日,魏大将军司马师薨,羊徽瑜司马昭等人向朝廷报丧,朝廷谥司马师为忠武侯。
魏帝找到郭太后,说道,“如今司马师已死,司马昭也被太长太主引到许昌,太后以为该如何去做?”
郭太后说道,“皇帝可有想法?”
魏帝曹髦说道,“应当让司马昭留在许昌,让太长太主带领司马师余部回洛阳来,然后朕就接管司马师军队,如此司马一族都不足为患了。”
郭太后点头同意,于是魏帝下旨,司马昭带领本部镇守许昌,随时处理南北突发状况,婉柔大长公主带领司马师军队,同傅嘏等人回到洛阳修整。
婉柔将圣旨宣读给司马昭等人,司马昭等人都接旨遵命。
当晚,钟会找到傅嘏,屏退左右说道,“仆射大人当真要让卫将军守在这里?”
傅嘏思考良久,看了一眼钟会说道,“士季过来,莫非认为朝廷有变?”
钟会点头说道,“仆射大人回到洛都,军队必然被陛下夺取,陛下手中有军队,太后再出面支持,必然威震天下。”
傅嘏倒了点酒,说道,“这样卫将军一族必败,我当初得罪故大将军曹爽,于是故相国司马懿多次提拔我,早被认为是司马一党,肯定也不会有好结果。“
钟会说道,“在下自幼就和司马兄弟往来,又受故大将军司马师信任,自然与仆射大人利害一致,所以前来。”
傅嘏说道,“太长太主可否相信?”
钟会说道,“太长太主本是和司马家族亲如一家,但如今做法幽深不明,像是妨碍又像是帮助,似奸似善难以识别。这次让卫将军保住军队的是她,但如果不是她阻止故大将军回都又让卫将军来这里,陛下绝没机会有这谋划。”
傅嘏说道,“太长太主奸诈之人,善恶难辨,常与陛下太后相处,或许早已合谋,不能过多相信。”
钟会站起说道,“如此,情况危急,应当立刻下定决断!”
傅嘏也站起说道,“我会立刻上表,卫将军应当护故大将军灵柩回都安葬,卫将军不带本部军力,朝廷就也无话可说。我和太长太主领军先行,你与卫将军两个时辰后开始进发,自然不会被太长太主发现。”
钟会十分同意,两人于是各自准备。
婉柔和傅嘏出发回洛阳,司马昭只是在许昌为司马师发丧,婉柔并无疑虑,几天过后,婉柔带领军队到达洛阳门口,婉柔下令进城,傅嘏马上说道,“太长太主,卫将军随后就到,太长太主可暂且等待。”
婉柔大惊失色,“卫将军在许昌镇守,怎me会到这里?”
傅嘏说道,“故大将军曾说死后要葬在洛都附近,卫将军不敢怠慢,所以护送灵柩到这里。”
婉柔说道,“当真妄为!为何不通报予?”
傅嘏赶紧下马跪拜在地说道,“微臣也是刚刚得知,急忙上表给朝廷,微臣有失察之罪,还望太长太主赐罪!”
婉柔一口怒气提到胸口,但并没有爆发出来,心平气和说道,“如此,就等皇帝的命令了。”
九龙殿,魏帝看了表章大惊失色,对郭太后说道,“司马昭先错斩而后请之,怎么应对?”
郭太后说道,“这是司马昭知道予和皇帝的用意,故意隐瞒太长太主,不然太长太主不会没有书信到这里。”
刚说着,通报外面镇护将军郭建求见,郭太后立刻下令传见,郭建气喘吁吁跑入,“陛下、太后,卫将军护送故大将军灵柩,带着大军在城门口,请求打开城门。”
第483章 先斩后奏()
曹髦问道,“有多少人?城内有多少军队?”
郭建回答到,“城内不过一两万人,卫将军大军十余万。”
曹髦说道,“朕不开门,不信卫将军能攻打洛阳,朕当传旨四方勤王。”
郭建立刻说道,“洛阳已被四面围住,陛下信使恐怕不能传出。”
曹髦大惊,郭太后说道,“如果卫将军制造借口,说皇帝和予被劫持,就可攻城。”
曹髦说道,“如此必然大乱,如果和司马昭正面对抗,朕的性命恐都不能保存,目下只能暂且忍耐。”
于是下旨打开城门,让司马昭和部队进城,魏帝身穿丧服为司马师吊唁,将司马师安葬在司马懿陵墓西侧。
魏帝封司马昭为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完全接替司马师。
司马昭见到婉柔推脱身体不适未参加葬礼,过了几日就去永安宫求见婉柔,婉柔依旧推脱身体不适不见。
又过几天,天空小雨,婉柔在后园赏雨景,司马昭立刻带着钟会贾充来见婉柔。
司马昭三人拜服在地问安,婉柔让三人起来,但是语气冷淡,仍旧观景。
司马昭赔笑说道,“太长太主尊体无恙?”
婉柔说道,“身体虽无恙,怕已是气出心病。”
司马昭敬拜说道,“微臣之过。”
婉柔忽然转身对着司马昭大发雷霆,“子上,你眼中还有无予这婉柔大长公主?”
司马昭又拜回答道,“微臣不敢怠慢!”
婉柔继续说道,“不敢?你如此擅自主张,竟也不告知予,予在皇帝和太后面前丢尽了脸面。”
司马昭说道,“微臣疏忽,应当早些告知太长太主,只是担心太长太主不允许微臣回都,微臣心急先兄丧葬的事,所以鬼祟。”
婉柔叹气摇头,“子上你如果和予直言,予怎会拒绝?予当初和你父亲是心腹之交,你却把予当做和太后皇帝合谋的人防备,你百年之后可有脸面与故相国相见?”
说完又假意愤怒,转身不看司马昭,司马昭慌忙说道,“微臣万没有这样的想法,所以才来和太长太主请罪。”
婉柔叹气一口,说道,“予知晓皇帝和太后对你不满,然而你只能修身自律,对太后和皇帝应当恭敬,有所请求也应当上表自述,怎能带兵围城,你要干什么?弑君吗?”
司马昭赶紧跪拜说道,“微臣万万不敢!”
婉柔让司马昭起身,阮璃在旁说道,“众人都说大将军和太长太主合谋,准备攻城弑君,太长太主如今受人蜚语,整日生气烦闷。”
司马昭微笑拱手道,“是微臣愚钝,让太长太主受累,如果再有人胡言,微臣定然将他治罪,只是还有些言语私下传播,微臣不知怎么应对”
婉柔问道,“还有子上不能解决的事?”
旁边的钟会说道,“那日围城时,军中多人高呼废除陛下让大将军自立,一些偏将也带头进言,虽然大将军处斩多名军士,但是军中怨言很多,大将军知道军士寄希望于大将军,却不得不杀掉,总是心有愧疚。”
司马昭赶紧说道,“虽然有失军心,但篡逆的事绝不能饶恕。”
贾充拱手说道,“大将军所言极是,但是这么杀下去恐怕将要起事端,所以才来求教太长太主。”
婉柔沉默许久,只是依旧观看雨景。
司马昭微微问道,“太长太主何所思?”
婉柔说道,“思人心而已,人心变化无常,实在难以预料。”
司马昭回道,“的确,众人原本忠于陛下,谁知如今竟然如此忤逆。”
婉柔笑道,“忤逆之心并不奇怪,如果文皇帝没有忤逆之心,如何能有大魏,如果曹爽没有忤逆之心,司马家如何能有如今?军士将领如果有心思,私下议论可以,假如再明说,夷三族。”
司马昭等人允诺遵命,而婉柔也告知自己累了,让司马昭等人护送回宫。
永安宫,婉柔躺下闭目养神,阮璃用手巾为婉柔洗手擦手,说道,“太长太主,方才三人难道是故意前来试探?”
婉柔嗯了一声,“予的计谋他们自然会怀疑,刚才说的军士话语其实就是他们心中的想法,予如果说容忍,就是支持他们篡位,如果直接说处斩,那就是反对。”
阮璃回应道,“原来如此,所以太长太主才说只可私下议论,就是默认他们鬼祟行事,让他们知道太长太主一来并不敌对,二来只是重颜面而已。”
婉柔叹气说道,“你当初所说无错,社稷将要不存,予自然也记得你说过不可与司马一族为敌,至少明着不能为敌。”
阮璃冷笑叹气,“太长太主还将如何行事?”
婉柔说道,“朝中文臣都亲近司马昭,即便有忠于皇帝之心也无权势,如今手中有重兵又忠于皇帝的人,无非也就是抵御吴蜀的诸葛征东和陈征西罢了,予即刻写信,让他们带兵勤王。”
阮璃命人去拿书信笔墨,然后说道,“他们如果同时向洛都进发,吴蜀也必然趁机进攻,大将军的确难以应对。即便丢失些城池,陛下蓄养几年国力也一定能从吴蜀手上夺回,只是书信如何送出而不被发现?”
婉柔说道,“你就去传满宠之子到来。”阮璃立刻遵命。
满伟来到永安宫,婉柔说道,“之前大将军领兵回都,卫尉为什么不开门迎接?”
满伟回答道,“陛下有令不许开门。”
婉柔说道,“你遵皇帝命令,却不怕大将军?”
满伟说道,“微臣之父从武帝起兵时就跟随,微臣一家深受魏国大恩,即便大将军势大,微臣也不敢不遵陛下圣旨。”
婉柔说道,“如此予就放心也了,皇帝遭难君威不再,予想阻止大将军篡逆,如今有一重要的事需要你帮助。”
满伟大惊,赶紧拜服在地,“微臣愿以死奉社稷!”
婉柔让满伟起身,“还不至如此,予有书信在这里,就是给征西将军陈泰和征东将军诸葛诞,让他们起兵勤王,只怕被大将军发现,如今只能托付给你,你应当令可靠的人送出城外。”
满伟接过书信,说道,“微臣是卫尉,这种事并不难做,必然不负使命。”
婉柔点头,“你兄弟几人在城中不过能指挥些守卫而已,不能与大将军对敌,万不可冲动,凡事以自保为先。”满伟抱拳应诺退下。
司马昭得知婉柔召见满伟,询问缘由,满伟只说婉柔责怪不开城门令她难堪,司马昭听了并没怀疑。
第484章 旧情()
三月,魏帝年满十五岁,群臣在朝会上进言魏帝应当立后了,魏帝说道,“朕刚到舞象之年,就着急立后,这并不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举动。”
大臣们知道这是皇帝谦虚言词,太傅司马孚上前说道,“微臣司马孚启奏陛下,陛下英明神武,虽然年幼,但处事决断不输年长的人,可胜汉昭帝,汉昭帝年十二立后,陛下如今已不算早,不然孑然一身难以供奉社稷,对天下并无好处。”
魏帝微笑点头,“太傅是朕的老师,如今这样说法,那自是应当。”
又对众大臣问道,“诸位以为谁可为皇后。”
司马昭赶紧出来说道,“微臣司马昭启奏陛下,故大将军忠武侯司马师有五女,其最幼者司马绫贤淑温善,有学识礼仪,母亲夏侯徽也是故征南将军夏侯尚女儿,品行地位都无可挑剔,可以供奉社稷。”
曹髦点头,又对郭太后问道,“太后以为大将军说法可行吗?”
郭太后摇头道,“她年长于皇帝,不怎么适合。”
司马昭说道,“微臣以为,文德皇后也年长于文皇帝,所以年长皇帝而成为皇后并无不妥。”
郭太后说道,“文德皇后长文皇帝三载,而司马绫长皇帝八载,不可同日而语,武宣皇后的从孙卞隆有女儿与皇帝年纪相仿,又是凤位血脉的人,可以作为皇后。”
司马昭面色纠结,但是没有什么理由反驳,曹髦说道,“大将军也是为社稷考虑,然而还是太后在理,至于故大将军女儿,朕可立为贵嫔以表尊贵。”
太尉高柔等人也支持曹髦的说法,司马昭无话可说,只能应承。
三月末,魏帝举行仪式册立卞皇后,司马昭一党都推脱生病没来参加,魏帝大怒,要问罪司马昭,但是被郭太后阻拦,满伟趁着仪式举行,偷偷让人把书信送出城给陈泰和诸葛诞。
信使不敢骑快马惹人注意,一直到六月底才送到陈泰处,陈泰看了信件大为震惊,刚要准备兵马,忽然雍州刺史王经急报到来,汉卫将军姜维领数万人攻打祁山金城等地。
陈泰对信使说道,“如今蜀贼前来,不得不先防备而保国家,本将军即刻点兵前去迎战姜维,你先回去报告婉柔大长公主,蜀贼平定后,本将军一定回报陛下。”
信使应诺回去,而东南的诸葛诞接到信件也大为惊讶,得知陈泰不能起兵,于是也按兵不动,以增添守备的名义向朝廷要兵要粮,又蓄养死士自保。
王经自己觉得兵力和汉军不相上下,不等陈泰兵到,自行前去迎战姜维。
八月,在临兆被姜维打得大败,魏军损失数万人,仅存万人退守狄道,陈泰得知后立刻写信报告朝廷,自己收编了王经的部队抵御姜维。
消息传到朝廷,魏帝郭太后召见司马昭,魏帝说道,“蜀贼猖狂,已攻入境内,大将军将如何应对?”
司马昭回答道,“派兵剿灭即可,姜维虽然一时得胜,然而并非陈泰的对手,微臣料定不久就会被陈泰击退,微臣就派邓艾协助即刻,不会有失。”
魏帝曹髦又说道,“姜维气势正盛,如果夺粮自己供给,将是国家腹心大疾,大将军应当亲自前去。”
司马昭冷笑道,“姜维进攻多次,都是微臣与先兄调兵击退,陛下年幼,又从未接触兵将,倒是指挥起微臣来了。”
曹髦怒发冲冠,大声说道,“大将军如此无礼!竟然藐视朕!”
司马昭敷衍一般的双手叠拜,说道,“微臣只是实话而已,陛下应当好生学习,不可如赵括纸上谈兵,惹得天下的人笑话。”
说完擅自告退,魏帝大怒不可自制,郭太后也只是不停地劝慰。
魏帝召见婉柔诉说一切,仍旧怒不可遏,婉柔说道,“大将军是不敢离开国都,万一陛下发难,大将军不能及时应对。”
曹髦说道,“当初司马师虽然掌权,但对朕尚且有臣子礼仪,如今司马昭简直无礼至极。”
婉柔微笑说道,“陛下如今年幼,将来时日许多,应当学汉宣帝隐忍,终有机会可以夺回权力。”
魏帝唉声叹气余怒连连,婉柔只是继续宽慰然后退下。
婉柔出了皇宫,坐着舆车在洛阳随意闲逛,路过司马昭府邸,婉柔让车马停下,命人喊司马昭出来迎接。
没一会,司马昭从府中出来,在婉柔面前行礼,婉柔说道,“路过子上住处,忽然很是感慨,于是停留。”
司马昭一愣,但马上神情温和,说道,“内人与安世都在,婉柔大长公主是不是想念他们了?就请随微臣一同进府。”
婉柔微笑点头,让司马昭带路。
婉柔进了府中,早有人通知王元姬和司马炎,两人都在中庭跪拜迎接。
婉柔见到故人,欣喜万千,命司马炎起身又亲自将王元姬扶起,“元姬当真许久不见,让予仔细观看,如今变化真大。”
王元姬苦笑说道,“太长太主也是,华发白首让民女心中难受。”
婉柔含泪摇头,“错了,不该这样自称。”
王元姬点头说道,“的确,元姬忘记太长太主特许,十五年说来也算是很久,连安世都已到弱冠之年。”
婉柔笑眯眯地看着司马炎,问道,“安世还能记得予否?上回相见,你年方五岁。”
司马炎说道,“微臣记得,如今微臣受父亲提拔,为中抚军。”
婉柔连声说好,又对司马昭说道,“安世娶妻否?”
司马昭大笑道,“当初就是太长太主力主将内人许配给微臣,如今又来。”
婉柔一脸埋怨,“予说过不止一次,此生最遗憾的事就是婚姻,想来还不如生在庶民家庭嫁一庶民之子,所以看到你和元姬美满,予这心里啊,高兴。”
司马昭说道,“能得元姬为妻,微臣心中确实感激太长太主,旁人虽有怀疑诋毁话语,微臣不忍信。”
婉柔听了不说话,缓缓才叹一口气,“昔日汉献帝对予有言,人生在世,终难免不得已三字,谁人心中好受?谁人又并非两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