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谋:帝姑婉柔传-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婉柔面无表情说道,“当真放肆,婉柔为魏国国公嫡女,陛下即将立婉柔为贵人,牙门将军身为魏公部将,不可有僭越之想。”

    夏侯霸拱手说道,“如此也好,皇宫自古暗藏凶险,婉柔多加保重。”

    说完,夏侯霸不等婉柔回应,竟然擅自走开了,婉柔呆呆得看着夏侯霸的背影消失,低下的头一直没有再抬起。

    一连又是好几日过去了,杨阜伤病也渐渐恢复,赶到长安的于禁带来了曹操的命令,将要带着婉柔与杨阜前去邺城。

    婉柔一直也没有见到夏侯霸,只是听说他时常去山间狩猎,未出门时则悬挂避客牌,让婉柔心里的愧疚与难受难以平复。

    邺城,杨阜见到了曹操,跪拜在地。

    曹操赶紧把杨阜扶起,面带欣慰的笑容,“义山为朝廷平定陇右,功不可没。”

    “孤已上表朝廷,封义山为关内侯,姜叙等人为列侯,为众人之壮举表功。”

    杨阜听了,赶紧又跪拜下来,“身为守将,使城失陷于贼,使阎温韦康等贤明之士死于贼手。”

    “杨阜不能以身殉道,反而投降贼人,为道为律当获死罪,如今马超尚且存活,杨阜不敢受爵!”

    曹操带着依旧的笑容,再次把杨阜扶起,“义山忍辱许久,与众人建立大功,陇上庶民至今当作美谈,子贡辞让封赏,孔子都认为不妥,而你尽心报国,不可过于谦让。”

    “姜叙之母劝姜叙早日起兵亦是明智之举,而后无畏赴死,连同士异舍子谋敌,二人已能比过杨敞之妻,实在是贤能无比!”

    于是下令重赏,又看了一眼站在杨阜身边的婉柔,继续说道,“冀城沦陷之事孤已听说,多亏义山计谋才使孤之爱女无恙,孤在此谢过义山。”

    婉柔一听,惊讶过后又低下了头。

    想起曾经和父亲坐在一起,他说过自己在边疆杀敌,他与母亲都心肠挂念,寝食不安。

    这一次逃走,虽然他们很生气,但更多的还是担心吧。

    杨阜说道,“公主聪慧又有武力胆识,足以自保,杨阜只是稍加协助罢了。”

    杨阜又对着婉柔行礼,“婉柔公主,以后不可再私自奔赴战场。”

    “虽结果安然,但魏公并不知晓公主去处,定会担心不已。”

    婉柔十分愧疚,低声说道,“婉柔知错,以后自当安分。”

    曹操听了,大笑起来,“义山,孤一直教育不好之女,倒是在义山面前认错服软,若是能劝她再不上战场,那便更好。”

    杨阜也回应着笑道,“公主指挥军队并无错乱,又用计策击破马超突围军队,且可用弓使剑亲自入阵杀敌,若能阻公主任性,为将并非不可。”

    婉柔听到两人拿自己说笑,有点不好意思。

    但杨阜的话全是夸奖,婉柔心里也是很高兴。

    想起自己立为贵人的事,不再那么哀愁了,而是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曹操没有当着杨阜的面提起立贵人的事,而婉柔自然也不会主动再说起。

    婉柔的殿中,看到婉柔出现在门口,侍女又惊又喜,赶紧扶婉柔进来,奉上茶水。

    “公主终于得回!无事否?”

    婉柔回答道,“无事,本主出行许久,此处并无事否?”

    侍女摇头道,“无有,倒是五官将大人与吴质大人经常来打听公主是否回来。”

    婉柔有些疑惑,“他们有事找本主?”

    侍女说道,“婢女问过,大人们前后皆言无事。”

    婉柔觉得奇怪,“前后?并非一同前来?”

    侍女说道,“诚如公主所言,大人们皆为单独前来,五官将表相甚是担心,还经常责骂婢女等人未有看管好公主,让公主身处危险之地。”

    “而吴质大人却是面容冰冷,不知其何所思。”

    婉柔念着曹丕,又想起甄夫人,又想起母亲与诸位夫人,还有金乡公主几位姐妹。

    这样不辞而别,又去了极其危险的地方,想必让他们过分担心了。

    婉柔想到之前还在记挂儿女私情,更加自责了。

    侍女说道,“公主,今日便请妥善休息,明日将要陪魏公前去许昌。”

    婉柔心里一紧,果然还是避免不了吧。

    真可笑,事到如今,还抱有幻想。

    侍女似乎看清了婉柔的心思,又补充道,“此乃陛下要嘉奖魏公。”

    婉柔听了连忙应付,接着又失神了。

    立贵人之事就像一个石头压在心里,希望它早点发生又希望它永远不要发生。

    一夜过去,婉柔随着车马前去许昌。

    如同分封魏公那时一样,同去的人也大多一样。

    婉柔心里还是惴惴不安,害怕看到汉帝。

    赞礼官依旧高喊道,“宣魏公觐见!”

    朝堂之上,汉帝高坐,百官两侧整齐跪拜。

    正中,曹操站在最前,弯身敬拜,身后婉柔等人,全部拜服在地。

第117章 入宫被立穆贵人,监视夫君难接受() 
汉帝下旨道,“魏公为朝廷收复陇上,剿灭马超等造反乱贼功劳甚高,今特诏魏公之位高于众诸侯王,授金玺、赤绂、远游冠。”

    曹操鞠躬,“谢陛下圣恩,臣当以后更加尽心,为陛下收服全土,复大汉辽阔疆域。”

    汉帝听到收复全土,心里不免关心起来。“魏公,如今东吴西蜀以及乱贼马超,状况皆何如?”

    曹操回答道,“刘备攻打雒城近一年,庞统中流矢而死,马超图谋张鲁不成,叛逃刘备,臣料西蜀将要易主,陛下当早作打算。”

    汉帝说道,“一切由魏公尽心,代朕平乱。”

    曹操敬拜说道,“臣遵旨,臣将再领军攻东吴,为陛下收复江南。”

    汉帝点头道,“魏公劳苦,可休息几月再去。”

    曹操说道,“谢陛下体恤,陛下,至于那事”

    汉帝微笑道,“如此,当宣旨。”

    旁边的中常侍立刻宣读,“奉天命承火德之运皇帝,诏曰:今立魏国国公之女婉如公主曹宪,婉柔公主曹节,婉约公主曹华皆为贵人,钦哉!”

    婉柔看着地面的眼睛一下瞪得好大,没想到会是已这样的形式确认这件事。

    婉柔不敢抬头,只感觉身边的人都在盯着自己,仿佛在笑话自己只是一个工具。

    婉柔抓着衣服的手握得更紧,就如同将要临刑。

    曹宪和曹华立刻谢恩,而婉柔也反应过来,不听使唤一般的跟着谢恩。

    百官三呼万岁,一切都如平常。

    退朝了,邺城随行官员都陆续回去,婉柔当然没有跟随曹操离开。

    自己已经是汉帝的贵人,这里才是自己的归属,不再是邺城的那座宫室了。

    自己的宫室里,陌生的几位年轻女子跪在面前。

    “穆贵人,婢女等今日便开始服侍穆贵人。”

    婉柔说道,“不必多礼,今后见本主不必跪拜,与本主相处亦不必太过谦卑。”

    众侍女道谢起身,感觉遇上了好主人,都面带喜色。

    但是看到婉柔无精打采,也有些担心。

    婉柔又让众人退下,现在感觉心里很乱,却又没有可以倾诉的人。

    一位侍女小心翼翼地说道,“穆贵人,外面魏国五官中郎将求见。”

    兄长?婉柔一惊,来了精神,立刻让仆人把曹丕请进来。

    曹丕见到了婉柔,弯身一拜,“魏五官中郎将曹丕见过穆贵人。”

    婉柔说道,“五官将不必多礼,前来相谈恐怕并非公事,当可与本主兄妹相称。”

    曹丕微笑道,“的确并非公事,只是将要离别,于是来与穆贵人道别。”

    婉柔回应道,“本主之前离别未曾告辞,听闻兄长多次来住所探访,让兄长担心本主惭愧。”

    曹丕说道,“此是应当,倒是父亲这般安排,为兄亦深知穆贵人心中痛楚。”

    婉柔听到曹丕的话,心里又软弱了。

    曹丕见到婉柔表情,又说道,“穆贵人如有心事,当可同为兄诉说。”

    婉柔让左右侍女退下,说道,“其实早知父亲命令一出便无可能更改,只是心中有所遗憾不甘。”

    婉柔说着,低下了头,摆弄自己的手指。

    曹丕说道,“为兄曾听闻穆贵人在并州时已与他人约为婚姻,莫非仍在想念?”

    婉柔说道,“若言无有当是假话,说来那般婚姻对于一女子而言,当是极其美满。”

    “如今本主身处皇宫,虽为一等嫔御,但想起陛下有众多贵人,所立美人、宫人、采女更众,心中不免孤单。”

    曹丕有些想笑,“穆贵人想法当真奇妙,庶民若是家中富庶,当可私自纳妾,穆贵人即使不嫁于陛下,亦不会避免夫君纳妾之事。”

    婉柔点头说道,“本主经常自觉想法奇怪,但是不能自已便如此。”

    曹丕安慰道,“不必过多烦心,圣上聪明贤能又有慈爱之心,穆贵人能得此人亦是福事。”

    婉柔说道,“兄长,本主有一想法。”

    说着,又不知道怎么说下去了。

    曹丕问道,“何事?但言无妨。”

    婉柔说道,“本主可否住回邺城宫殿?从朝堂移步此处,所目之人无不皱眉侧目似有怒气,本主知此皆因父亲而起,但本主委实难以适应。”

    曹丕一脸不屑,“为何难以适应,本是他们无礼仪无道理,若敢僭越无礼,斩。”

    婉柔一脸疑惑说道,“无道理?如今父亲地位在诸侯王之上,连本主都觉父亲”

    曹丕站起身,背对着婉柔走了两步,轻舒一口气。

    “天下,必当属汉?”

    婉柔听到这话,惊讶地无言以对。

    这样的话,被人听到,那是灭九族的事啊。

    虽然现在汉帝没有兵权,但是连父亲都不敢明着这样说。

    回头看到婉柔表情的曹丕,又带着微笑回到座位。

    “不必惊讶,穆贵人请想,当初秦始皇一统六国,名正言顺为帝,天下之土皆为秦土。”

    “高祖不过一亭长,起兵反秦,虽言诛暴秦,但按道义,不过反贼而已。”

    “即使真为民而诛暴,项羽所立之功远过汉高祖,而高祖用奸计窃得天下,传于今日已是天下暴乱,若非父亲”

    婉柔立刻打断了曹丕的话。“此此大逆无道之言,兄长不可再言!”

    曹丕敬拜说道,“随口乱言,引穆贵人不悦,为兄知错。”

    婉柔说道,“本主心中不安已然平复,多谢兄长开导,若无其他事,本主想要自行歇息。”

    曹丕又站了起来,很认真地说道,“还有一事当讲,父亲自从建魏国,很难再靠近汉帝。”

    “奉穆贵人于陛下正是为了能让穆贵人监视陛下,如陛下有私下动作,当立刻通告父亲。”

    婉柔忽然抬起头,直勾勾看着曹丕,仿佛看着一个不认识的人。

    自己的婚姻,就是为了这个?

    就是为了这个事情,促成了自己的婚姻?

    “你给本主退下立刻退下!”婉柔发怒了。

    曹丕也不再赔笑脸,“告退,然此事穆贵人请记于心中。”

    拂袖而起,径自离开。

第118章 姐妹入宫仍敌对,身份尴尬遭防备() 
婉柔哭了,趴在几案上哭得不停。

    女仆得到曹丕离开的消息,也都簇拥到了门口。

    见到婉柔在哭泣,女仆们一时慌了手脚,都走进房间闭上房门,请求婉柔不要伤悲。

    门外,传来阴阳怪气的笑声,“穆贵人何事啼哭不停?”

    婉柔心里一惊,收起眼泪,连忙让仆人把门打开,请外面的人进来。

    不出婉柔所料,正是自己的姐姐曹宪。

    婉柔行礼道,“曹贵人金安,本主私事烦心故见啼哭,惊扰曹贵人,本主知错。”

    曹宪又是几声冷笑,“穆贵人金安,我只是方才与魏五官将碰面,又听到穆贵人啼哭,前来探望,并非要责怪。”

    这戏弄一般的语调,婉柔很不舒服,但已无力再去斗嘴,只是赔上笑脸。

    曹宪说道,“虽然你我在这宫中地位相等,但我毕竟年长于穆贵人,凡事要与我商议才行,父亲之命令你可不要忘记。”

    婉柔知道是什么事了,也许刚才两人撞见,曹丕又请求曹宪过来叮嘱自己一次。

    婉柔觉得无奈也觉得疲惫,只是敷衍地应承着。

    曹宪看到婉柔这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很是不满,冷冷一哼自行离开。

    一连昏昏地过了好几天,婉柔食欲不佳,好在侍女们尽心照顾,婉柔也对她们渐渐有了感情,整日呆在自己宫中陪伴她们。

    皇帝例行赐给诸宫嫔妃物品,婉柔都分出一大部分赏赐给下人,宫闱之间,无不传言婉柔美德。

    一天,仆人看到婉柔难得有了出门的样子,连忙询问道,“穆贵人,此便是要出行?”

    婉柔点头道,“多日不见阳光恐怕无益,今日天色正好,可在皇宫之中行走。”

    侍女说道,“婢女来为穆贵人带路,穆贵人未曾出过门”

    婉柔打断了女仆的话,“不必,昔日本主尚未及笄之时,曾来此皇宫数次,在后花园经常游玩,路途尚未生疏。”

    侍女毕恭毕敬,嘱咐婉柔小心安全。

    婉柔立刻走出自己宫门,回头,正厅里放着的玉雕弓与思召剑,依旧华贵无比。

    婉柔无奈轻笑,从此之后,不会再有使用它们的机会了吧。

    步伐并不快速,婉柔慢慢走到了后花园门口。

    这熟悉的一切,让婉柔忧喜参半,朝着当初与汉帝相聚的亭子那走去。

    走到亭子不远处,婉柔停下了脚步,汉帝正在池边赏鱼,而他身边有一女子相伴。

    婉柔看她,年纪与汉帝相仿,身着皂色谒庙服,外披白色蚕衣为朝服,皂白分明。

    面容冰美而坚毅,举止从容而优雅。

    婉柔俯身跪拜下来,“妾拜见皇帝陛下、皇后殿下,陛下万岁,殿下千岁。”

    汉帝见到婉柔,笑容满面,立刻让婉柔起身。

    对着身边的皇后说道,“伏后,此便是方才与你提起之穆贵人。”

    伏皇后有些惊奇,仔细打量了婉柔,“感觉倒是与曹贵人很不相同。”

    汉帝问道,“如何不同?”

    伏皇后说道,“曹贵人远观便觉傲慢,而穆贵人亲和自然又有礼数,不似魏公之女。”

    伏皇后说得面无表情,婉柔猜不到这话是不是话里有话。

    于是说道,“虽然魏公之所为惹怒殿下,但妾已非魏国公主,而为陛下贵人,还望殿下不要转恨于妾。”

    婉柔说着,又再次欠身行礼。

    伏皇后叹息道,“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倥偬不暇,有缘萍聚。或敌或友,皆为福缘。”

    伏皇后说完,不等婉柔回味,对着汉帝欠身。

    “陛下,妾当先行告退,所谈之事今后有机会再继续。”

    立刻随着宫女的陪伴离开了。

    凝望伏皇后的背影几秒,婉柔走到汉帝身边,“陛下,皇后殿下虽眉目冰洁,隐隐感觉难以接近,但其实很是亲近温和。”

    汉帝微笑道,“皇后本是伏湛后人,如今又身为国母,母仪天下,婉柔所言自是应当。”

    婉柔大惊说道,“妾惶恐,但陛下不该再称呼妾之公主封号。”

    汉帝面带微笑,盯着婉柔,“婉柔公主本是朕所分封,如今私下称呼,又有何不可?”

    有些不好意思,婉柔欠身,“方才,陛下与皇后殿下所谈何事?”

    汉帝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把目光转向水池,面带着微笑。

    “婉柔,魏公将你进献于朕,本是让你与曹贵人监视朕否?”

    婉柔低下了头,“但婉柔本意并不愿如此。”

    汉帝说道,“朕相信,但朕既然知道魏公意图,当不可对你随意诉说,恐危害皇后。”

    婉柔又抬起头,看着汉帝的侧脸,那微笑依旧,却猜不透他心中的感觉。

    婉柔忽然觉得距离很远,再不是之前遇到陛下的感觉了。

    明明已经成为了他的贵人,却感觉要比之前的公主感觉更远。

    “如此,妾便不问,妾本是随意走动,如今也该回宫。”

    说完,婉柔欠身行礼,就往回去的路走。

    汉帝立刻喊住婉柔,婉柔停住了脚步。

    “陛下尚有何事?”

    汉帝沉默半响,说道,“不,也无他事。”

    婉柔依旧那么的冷漠,“那妾便告退,妾在这宫中是为穆贵人,还望陛下不要以旧称戏弄于妾。”

    心里剧痛无比,这样的感觉。

    婉柔不知道自己是谁,婉柔也不知道自己到这里来究竟是干什么。

    自己已经成婚了吗?为什么这般仓促,这般潦草?

    为什么这般感觉不到?

    门口,挡住的人让婉柔停住脚步。

    婉柔皱起眉头,又是曹宪。

    婉柔行礼打招呼,曹宪笑得阴阳怪气,“方才,陛下与穆贵人所言何事?”

    婉柔听了很不舒服,随意说道,“无事,只是遇见皇后殿下,我只是闲叙片刻并未久留。”

    婉柔说完就要走,曹宪也不阻拦,“不言也罢,我自己便去问,你可休要抢我功劳。”

    婉柔根本懒得再去理会这些令自己反胃的语言和想法,立刻回去自己的住所。

    而曹宪走到汉帝身边,欠身行礼。

    汉帝心里不太喜爱曹宪,只是勉强应对。

第119章 皇后谋权意已决,皇帝临幸初召见() 
曹宪问道,“陛下,方才与穆贵人所言何事?”

    汉帝冷笑道,“今日何其有趣,穆贵人问朕与皇后所谈何事,如今你又来问朕与穆贵人所谈何事。”

    曹宪说道,“哦?那陛下与皇后殿下所谈何事,既然可以告知穆贵人,妾亦欲知晓。”

    汉帝有些不耐烦,但畏惧曹操,只能回答道,“只是许久未有见到皇后,于是邀来一同赏池,所谈也不过年幼之事,也并未与穆贵人详细言起。”

    曹宪半信半疑,但毕竟没有真凭实据,不好再咄咄逼人。

    汉帝说道,“曹贵人,朕想独自一静,曹贵人若是无其他重要之事便可退下。”

    曹宪行礼道,“妾遵命,只是妾已为陛下贵人,陛下竟无新婚之喜,丝毫无有临幸妾之意愿,陛下难道不顾魏公之面,欲让妾独处深宫?”

    汉帝十分无奈,“朕后宫妃子虽不如孝灵皇帝之多,但也并非稀疏,来到宫中与朕从未见过者都并非少数,曹贵人不必因此认为朕对曹贵人有所偏见。”

    “曹贵人容貌甚美,朕当近日召幸以表喜爱。”

    曹宪答谢道,“妾若能得陛下宠幸,当为毕生之幸,望能每日陪在陛下身边与陛下互诉心事。”

    汉帝又说道,“朕已知晓,曹贵人无事便退。”

    曹宪知道硬问也问不出什么东西了,于是告退,汉帝当然也不多看曹宪,只是叹息连连。

    已经入夜许久,汉帝看完奏章,起身沐浴歇息。

    刚躺在龙床上,门外的宦官便把门打开一个小逢,轻声问道,“陛下今日乏否?”

    汉帝回答道,“不乏。”

    宦官又问道,“陛下可有所想?”

    汉帝又说道,“当召皇后。”

    宦官立刻应承,随即把门关上,汉帝则继续在床上等候。

    没过多久,门外传来宦官的声音,“陛下,伏皇后到来。”

    汉帝立刻让她进来,又对着宦官说道,“今日朕留皇后共寝度夜,尔等不必再来惊扰。”

    宦官立刻应承,而伏皇后身披白丝轻纱,胴体若隐若现。

    刚走进房间,门外的宦官立刻关上门退下了。

    伏后爬上龙床,立刻开始褪去汉帝的衣服。

    云雨过后,汉帝与伏皇后躺在一起,伏皇后靠在汉帝胸口,对汉帝说道,“今日穆贵人未有问陛如何?”

    汉帝说道,“问你与朕所谈何事,不过朕并未告诉于她,似乎她却心怀失望。”

    伏皇后说道,“妾观穆贵人并非奸邪之人,然而毕竟为魏公之女不可不防。”

    “至于曹贵人,陛下对她更是不可有任何疏漏。”

    汉帝说道,“然也,后来她也赶来,亦是要问,但朕依旧搪塞过去,况且”

    伏皇后仰起头,看着汉帝的脸。“况且何事?”

    汉帝叹气道,“她竟明言希望朕临幸于她,当真朕之威严已经不复所在?”

    伏皇后说道,“此女子一向孤傲,会如此并非奇怪,况且既然已为陛下贵人,陛下当可召幸,不可令其怀疑有事瞒于她。”

    汉帝同意道,“却是,白日所谈之事,朕思虑许久,自觉仍是太过冒险。”

    伏皇后有点不满意,说道,“陛下以前勇敢而深谋,为何如今渐渐变得胆怯。”

    汉帝摇头道,“并非胆怯,而是思虑更多。”

    伏皇后又询问思考什么,汉帝答道,“朕手中无有一兵一卒,朝中文武亦被魏公监视,若有所谋划难免会被魏公发现。”

    “即使有所成功,朕之江山却是魏公打下,朕强行夺来,天下有几人愿意服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