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主她不想穿-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探春闻言笑道:“这话很是,也别太刁钻古怪了,须得做的浅显些,雅俗共赏才好。”说罢转头对宝钗笑道:“像宝姐姐上回做的那个便极好。”

    宝钗微微一笑,“我那个是胡乱编的,说起这个还是云丫头最擅长。”

    宝玉听了一拍大腿道:“不说我险些忘了,云妹妹也好些日子没来了。”

    说罢笑嘻嘻地看向贾母,“老祖宗,不如明儿去接了云妹妹来罢?”

    贾母向来对宝玉没办法,况也有些思念湘云,只得点头答应了,“今日天色晚了,明儿再打发人去接。”

    宝玉只得作罢。

    又转头同众姊妹叽叽呱呱说个不停,房内很快便热闹起来了。

    次日便是腊八,厨房一大早便熬了腊八粥,宫里元妃也赏了应节之物并糖蒸酥酪及各色内造点心下来,宝玉略看了看,便问送来的丫头:“除了我这里还有谁得了?”

    小丫头忙道:“诗筒荷包两样其他几位姑娘都有,点心却只老太太、太太和二爷这里有。”

    宝玉闻言,想了一回,便亲自挑了几样黛玉素日爱吃的,叫了碧痕过来吩咐道:“你去找个盒子来将这些点心装了,打发人给潇湘馆送去,就说是我才得的点心,送来给林妹妹尝尝。”

    碧痕答应了一声,还没走一步,宝玉又忙叫住了,转头对麝月道:“险些忘了,你将上回娘娘给的那副字画找出来,让碧痕一并带过去给林妹妹。”

    刚巧袭人收了衣裳进来,闻言目光一闪,笑道:“这些点心林姑娘那里老太太早打发人送去了,哪里还稀罕这些。

    还有这字画听说可是前朝大家的真迹,咱们这里也只这么一两件,又是娘娘赏赐的,二爷应当小心收着才是,何必巴巴的又给林姑娘送去。”

    宝玉当下便有些不耐烦,看她一眼,道:“你这个人怎么也俗了,凭是什么孤本真迹,也不过是给人看的书本子,何必学那些小家子气,当宝贝似的藏着,何况娘娘既然将它给了我,那便是由我做主,送给谁自是凭我的心意。”

    宝玉素来对女孩儿们殷勤小意,待袭人更与别个不同,一句重话也没有的。如今这样,又是当着众人的面,袭人面上如何过得去,一时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脸色涨得通红。

    麝月等人见状都不做声,碧痕也愣住了,看看宝玉,又看看袭人,不知如何是好。

    晴雯原在一旁蹬着门槛嗑瓜子儿,不禁扑哧一声笑了,扔了手中的瓜子皮,拍了拍手走上前道:“我正巧要去跟紫鹃借几个花样子,就我送去罢。”

    宝玉这才高兴起来。

    宝玉房里发生的事很快传到了王夫人耳朵里,听说宝玉竟将元春给他的那幅真迹送给了黛玉,不禁颇为恼火,“宝玉也太胡闹了,竟将娘娘赏的东西随意给人。”

    她向来不喜黛玉,如今是越发厌恶,身子弱不说,有又整日家伤春悲秋,小小年纪便勾着宝玉不知上进。

    她说什么都不会同意聘这样的儿媳妇,偏偏老太太一直不死心,明里暗里说过不知多少次,都被她装糊混过去了。

    周瑞家的也在一旁,她是王夫人的心腹,素知她的心事,见状便趁机道:“其实这事也不难,老太太虽说是老祖宗,到底隔了一层,何况咱们宫里还有一位娘娘呢。

    宝二爷的亲事终究还得太太做主,届时只要娘娘发话,老太太哪怕再不情愿也不得不依。”

    王夫人闻言目光一亮,捻着佛珠的手紧了紧,无论如何,她都不会同意贾母的打算,宝玉的媳妇必须和她一条心。

    转眼便到了腊月二十九,贾府各色皆已齐备,府中都换了门神,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

    贾府宗祠也早已打扫干净,供器神像皆已安排妥当。

    次日,由贾母有封诰者皆按品级大妆,摆全副执事带领众人进宫朝贺行礼。

    自宫中领宴回来,又带着众人去宗祠祭过列祖方回来。

    贾母梳洗更衣后方坐在正堂受礼,先是贾赦贾政带了族中子弟过来,后面两府男女,小厮,丫鬟,亦按差来磕头行礼,贾母十分喜悦,命人散了押岁钱并荷包金银锞等物,随后便是献屠苏酒,合欢汤,吉祥果,如意糕。

    直闹到半夜,众人方散。

    今天几乎没停一下,俞青浑身困乏,回到缀锦楼后便歪在软榻上不愿动弹。

    绣橘吩咐婆子去打热水来,司棋则在一旁清点今日收到的押岁荷包,末了笑道:“今年收的竟比往年多了一大半。”

    俞青略看了看,这些金银锞子皆打造得十分小巧精致,有梅花式的,也有海棠式的,也有笔锭如意的,也有八宝联春的,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见司棋将金银锞子收进匣子里,便道:“咱们屋里的人一年到头也辛苦了,明儿大年初一,拿几个荷包装些锞子散给她们罢。”

    司棋答应了一声,“姑娘放心,荷包我早已准备好了。”

    一时婆子们送了热水来,俞青起身卸妆梳洗,绣橘拿了帕子来帮她把头发一缕一缕绞干。

    俞青从梳妆台上的首饰匣里拿出几件簪环首饰递给司棋绣橘,“如今年节下,没什么好东西给你们,这几样首饰是先前府里打的,我也没戴过,你们拿去分了罢。”

    司棋绣橘笑道:“姑娘的好东西偏了我们了。”

    两人商议一番,最后司棋要的是一根雕着并蒂莲的金镶玉翡翠长簪,还有一对金累丝红宝滴珠耳环,成色匀净,奇巧别致。

    绣橘选的是一对虾须镯,这镯子是用极细的金丝编成两条龙,金丝极细,宛若虾须,龙头蟠曲对接,成为环状,一颗莲子大的浑圆大珍珠编在双龙张开的龙口中,滴溜溜灵活转动,工艺十分精巧。

    绣橘一时有些爱不释手,“先前便见平儿姐姐戴过,果然精巧别致。”

    司棋见了打趣道:“瞧瞧你都快两眼放光了,跟着姑娘这么久,又不是没见过好东西,怎么还这么眼皮子浅,说出去可别让人笑话。”

    绣橘白了她一眼,“你也别笑话我,瞧你那样,咱们半斤八两,大哥别笑二哥。”

    俞青摇了摇头,“天色已晚,你们两个别斗嘴了,收拾好了早些歇息去罢。”

    司棋命婆子将水倒了,屋里也收拾干净。

    绣橘早已铺好了被褥,“姑娘累了一天,快些歇息罢。”

    俞青早已困得不行,不过片刻便已沉沉睡去。

第151章 红楼梦(十二)() 
次日五鼓;贾母等人进宫朝贺;兼祝元春千秋。

    领宴回来;受礼毕;便换衣歇息。

    随后便是各家请吃年酒,宁;荣二府皆张灯结彩;荣禧堂厅上和院内皆是戏酒;往来亲友络绎不绝。

    贾母不耐烦应酬;除了族里几个老妯娌外,所有贺节来的亲友一概不会,都交由王夫人和凤姐料理,只和孙子孙女们顽笑取乐;或和薛姨妈等人赶围棋抹骨牌作戏。

    宝玉姊妹几人只除王子腾家去了;余者亦皆不去,只说是贾母留下解闷。

    王夫人和凤姐连日被人请去吃年酒;十一日是王子腾家;次日又是临安伯府;随后贾珍又请贾母,不能胜记。

    府里每日戏酒不绝,耳边尽是锣鼓喊叫之声,俞青不胜其扰,便找了个由头将黛玉拉了出来;思来想去还是妙玉那里清净;遂一同来至栊翠庵中。

    妙玉正在屋内看书;见了她两人不禁笑道:“你们两个怎么这会子过来了?”

    一面说一面请二人坐下,又命小丫头穗儿沏茶来。

    黛玉笑道:“这几日府里摆酒唱戏,闹得人头疼,我与姐姐便到你这里来躲清静了。”

    俞青在书桌前的雕花椅上坐下,笑道:“快将你的好茶拿出来我们尝尝。”

    妙玉横了她一眼,“我说怎么到我这来了,感情是惦记着我的茶叶呢。”

    口中虽如此说,却还是出去取了一罐珍藏的茶叶来。

    穗儿送了茶具上来,妙玉自向风炉上煽滚了水,便洗了手开始泡茶。

    俞青与黛玉也不说话,只静静看着她洗茶泡茶,衣袖轻拂间动作宛若行云流水,赏心悦目,让人的心情也不知不觉放松下来。

    袅袅茶香萦绕在室内,妙玉执壶给两人各斟了一盏,“这是我五年前在梅花上收的雪水,你们尝尝。”

    才吃了半盏茶,忽见黛玉紫鹃找了来,“我的好姑娘,原来你在这儿,可让我好找。”

    黛玉无奈道:“才坐了一会子你就来了,究竟什么事?”

    紫鹃道:“并不知什么事,只是方才老太太打发人来传话,让姑娘过去一趟。”

    黛玉闻言只得放下手中茶盏,道:“知道了,我这就跟你回去。”转头看向俞青,“姐姐走不走?”

    俞青摇了摇头道:“妹妹先回去罢,我再坐一会子。”

    黛玉只得答应了一声,与紫鹃走了。

    妙玉送至山门,方回身对俞青道:“横竖无事,手谈一局如何?”

    俞青微微一笑,“随时奉陪。”

    妙玉看着棋盘思虑良久,才按下了手中的白玉棋子,抬头对俞青道:“你是不是打算离开了?”

    俞青微微一怔,随即摇了摇头,笑道:“什么都瞒不过你。”

    妙玉拈起一枚棋子在手中把玩,漫不经心道:“这里本就不是你久留之地,可以的话趁早离开罢。”

    俞青微微叹了口气,“离开的事我已开始准备了,最迟年底便可安排妥当,你到时候要不要一起走?”

    妙玉闻言动作一顿,沉默许久,方道:“让我再考虑一下。”

    她虽不知道俞青的真实身份,但也可以大致猜到一些,一旦随她离开,便是彻底割断了红尘俗缘。

    有些事情她还无法做决定。

    俞青见状也没有再劝,看了一眼窗外天色,放下了手中的棋子道:“时辰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

    站起身,捶了捶肩,只见龛焰犹青,炉香未烬,几个老道婆也都回房睡了,只有小丫头穗儿歪在蒲团上垂头打盹。

    妙玉也没有叫醒她,亲自送了俞青出门,直到看不见身影了才关上山门。

    至夜,俞青卸妆宽衣,盥洗已毕,便上床安歇。

    绣橘埋了两块速香,放下绡帐,方移灯柱香,轻轻退了出去。

    良久,万籁俱静,俞青睁开眼睛,手指微微一动,随即掀开红绫缎被起身。

    整个缀锦楼中的人都已陷入沉睡,一片寂静中只偶尔可听到火炉中炭火燃烧的噼啪声。

    俞青坐在床榻边,心念一动,手中蓦然出现一块碧玉佩,这玉佩只有雀卵大小,玉质晶莹,细腻温润,玉心似有绿意流转,灵性十足。

    如今这地方也找不到灵玉,这块玉佩还是她花了数月功夫才炼制出来的,虽然差强人意,但总算是可以派上用场了。

    俞青指尖发出淡淡金芒,在空中快速滑动,看似毫无规则,却又带有一种奇特的韵律,光芒流转间,一道奇特的符文嵌入玉佩中,整个玉佩光芒一闪,随即恢复原样,看不出一丝痕迹。

    俞青划破指尖,将一滴鲜血滴入玉佩,随后将玉佩一抛,一道金芒闪过,榻上忽然出现了一个身穿淡绿色寝衣的绝丽少女,肤光如雪,面颊上泛着淡淡红晕,正自阖目沉睡。

    若有人在场,便会发现这个少女的身形容貌与俞青一模一样,竟是分毫不差。

    俞青微微一笑,手指一弹,一缕金芒迅速飞向床榻上的少女,没入光洁的额间。

    须臾之后,床榻上的少女睁开双眼,缓缓坐起身,与俞青相视一笑。

    此时窗外天光微亮,已显出鱼肚白,俞青冲少女微一颔首,变换了个模样,旋即往外走去。

    贾府的几个门房伸着懒腰打了个哈欠,丝毫不知道刚才有个人大大方方的从他面前走了出去。

    长安街是京城最繁华的街道,如今还是正月,天气依旧寒冷,前几天还下了一场薄雪,街上却依旧人声鼎沸,人来人往。

    街边商铺酒楼书肆林立,街道两旁也摆满了各种摊贩。

    今日正是元宵佳节,老百姓都携家带口出来闲逛,几乎每个摊子前都围满了人,讨价还价的,大声叫卖的,声音此起彼伏,十分热闹。

    一位迎面走来的年轻公子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只见他穿着一件玄色貂皮袄,外罩石青色锦缎斗篷,眉目极为清俊,猎猎寒风间斗篷随风翻飞,愈发显得俊雅风流。

    众人都在暗暗猜测是哪家溜出来玩的是世家公子,几个小媳妇不禁红了脸,却又忍不住偷偷摸摸看去。

    俞青对众人的目光恍若不觉,呼吸着久违的自由空气,看着来来往往的路人,只觉得云白风清,心胸为之一开。

    还是这样自由自在的日子舒服,看来得加快计划了,早点离开那个牢笼。

    过了正月,年节已完,贾府才重新清静下来。

    这日凤姐正看着丫头婆子们收拾各处的古董摆设,忽有丫头传话说老太太叫二奶奶过去说话。

    凤姐来至贾母上房,小丫头打起猩红毡帘,“二奶奶来了。”

    凤姐请安坐下,却见鸳鸯带着屋内的丫头婆子退了出去,不禁一愣。

    再看贾母,发现她手里拿着两册书,脸色晦暗不明。

    凤姐心下不禁有些打鼓,也不敢如往日那般放肆说笑,恭恭敬敬道:“老太太叫我过来可是有什么吩咐?”

    贾母闻言抬起头来,将手中的书放到桌上,淡淡道:“上回跟你说的事打听的怎么样了?可有眉目了不曾?”

    凤姐心中咯噔一声,赔笑道:“回老太太的话,今年宫里放出来的人极少,统共才几位嬷嬷,皇太后宫里出来的两位被永昌公主府请了去,还有两位被南安王府请去了,其他几个是李太妃那边的,都不合适。”

    贾母闻言脸色便不太好看。

    凤姐偷觑了一眼,小心翼翼道:“老太太别急,如今还早着呢,我明儿便打发人再去打听着。”

第152章 红楼梦(十三)() 
凤姐接过两册经书翻看了一遍;不禁一愣;她因家教之故;并不曾读过书;不过些许认得几个字,但也大致明白这些是什么书。

    却不知道为何贾母神色凝重;心下十分疑惑;不解道:“这些书虽有些不妥;但也不是什么大事;许是她们小姑娘家闲着无聊时看着解闷儿,四姑娘不也常看些佛经么,二姑娘又没打算出家修道,看看这些道经也没什么。”

    贾母闻言深深叹了口气;“若只是如此;我也不会叫你过来了,只是二丫头自从旧年病愈之后性情变了许多;除了待玉儿稍微亲近些;对什么都淡淡的。

    我原先还有些疑惑;今日才知道她竟一直在看这些书。

    别的倒罢了,我就怕她看多了这些书移了性情,生出些什么不该有的念头来。”

    这一年来二丫头的变化实在太大,贾母原本还是颇为欢喜,谁知道到了后来竟却有些心惊起来。

    分明模样没怎么变;看着却像脱胎换骨一般;那一身气度太过超凡脱俗;对什么都淡淡的,有时看着她的眼睛竟不像是个年轻姑娘,而像是个不理俗事的方外之人。

    想起当初张道士所言,贾母心下越发有些不安,难不成她的猜测错了?

    只是此事事关重大,一旦泄露不知会惹来什么风波,因此贾母并没有对任何人提起,连凤姐也不知道。

    凤姐不知其中缘由,觉得这不过是件小事,见贾母神色凝重,当下忙安慰道:“老祖宗不必担忧,二妹妹冰雪聪明,不是那等糊涂人,好好的怎会生出什么出家的念头?

    何况谁会那么糊涂,抛下锦衣玉食的千金小姐不做,反倒宁愿去过那清修的苦日子?”

    贾母闻言心下稍安,只是到底有些不放心,沉吟片刻对凤姐道:“你一会子去看看你二妹妹,好生劝劝她。”

    凤姐心下不以为然,未免觉得贾母有些小题大做,只是贾母吩咐下来,却不好直言反驳,只得含糊答应了。

    从贾母上房出来,凤姐便转道往迎春院里来。

    俞青正在房中看着丫头们裁衣裳,见凤姐来了不禁一怔,虽说两人是姑嫂,但情分平平,在迎春的记忆中凤姐几乎没有踏足她房里,一时有些疑惑,面上却不动声色,站起身让了座,笑道:“嫂子大驾光临,不知有何贵干?”

    绣橘忙搬了椅子过来,又命小丫头沏茶来。

    凤姐往一旁的灰鼠椅搭上坐了,笑道:“好几日没见妹妹了,来找妹妹说会子话,还有就是听说妹妹画的花样子新奇别致,想跟妹妹要几张。”

    俞青闻言一笑,“这不值什么,我让丫头们取来便是。”

    说罢转头吩咐绣橘,“叫我画的那本册子取来给二奶奶。”

    绣橘依言去了。

    凤姐笑道:“如此多谢二妹妹了。”

    一面说一面留神打量迎春,见她穿着鹅黄绫袄儿,外罩着玉色掐牙的坎肩儿,下系着一条绣着重瓣水仙的月白留仙裙,乌压压的发间也只簪着两支碧玉簪。

    眉目宛然如画,肌肤白皙胜雪,透着玉质的光泽。

    明明是极简单的打扮,偏偏言行举止间却透着一种自然而然的威仪,且另有一种无法言说的超凡气度,令人不敢有丝毫亵渎之意。

    凤姐心下暗暗吃惊,怪不得老太太担心,明明只几日不见,二丫头怎的又变了一番模样,明明模样极美,却没有一般大家小姐的温婉娴雅,太清冷了些,看着倒不像养在闺阁的千金小姐,反而像是那些画像上的人。

    俞青见她望着自己发呆,心下越发疑惑,微笑道:“嫂子看着我做什么?难不成几日不见便不认识了?”

    凤姐方才回过神来,忙笑道:“可不是,这才几日不见,妹妹出落的越发好了,在通身的气派,我还以为见到仙女了。”

    俞青素来知道凤姐口齿伶俐,微微一笑,也没放在心上。

    凤姐扫了一眼榻上,各色绫罗绸缎铺满的满满当当,不是上用的便是官用的,匹匹华美精致,不禁笑道:“妹妹这是准备开衣裳铺子不成?”

    俞青闻言微微一笑,“嫂子又来打趣人了,不过是闲着无事带着丫头们做几身衣裳罢了。”

    说罢命丫头们将衣料收拾下去。

    司棋一面收拾一面笑道:“选了半日也没有中意的,不如就用方才说的那两匹缎子,葱绿柳黄,娇艳又不失淡雅,再绣些清雅别致的花样,林姑娘定然会喜欢。”

    凤姐听了这话不禁笑了,“原来妹妹是给林妹妹裁衣裳,怪道你们素日那般要好,连一件衣裳都惦记着林妹妹。”

    俞青还未说话,司棋便在一旁笑道:“马上就到花朝节了,这是我们姑娘给林姑娘预备的寿礼。”

    凤姐闻言微微一怔,随即恍然,“是了,二月十二是林妹妹的生日,我竟险些忘了。

    老太太早就嘱咐过了,说来我也该给林妹妹预备起来了。”

    说话间便见绣橘拿了厚厚一叠花样子来,凤姐打开一看,花鸟虫鱼皆有,十分新奇别致。

    俞青笑道:“这都是我先前画的,嫂子看看有没有喜欢的。”

    凤姐也不客气,挑了几张精巧别致的,“这几张便很好,谢谢二妹妹了。”

    将花样子交给丫头收着,凤姐想起贾母吩咐的事,心下暗暗有些发愁,说来也怪,她素来机变,能说会道,此时在对方洞悉一切的目光下却不知如何开口。

    俞青见凤姐欲言又止,转头命司棋带着丫头们出去了,又斟了杯茶递给凤姐,方微笑道:“嫂子今日来我这里怕不是为了几张花样子罢?如今这屋里也没有别人,嫂子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凤姐微微一顿,“果然瞒不过妹妹,也没什么大事,只是听说二妹妹近些日子一直在看些经书道卷,老太太与我心下都有些担心,所以过来看看。”

    俞青闻言毫无意外,她早就知道自己院里有贾母的耳目,那两册经书本来就是她故意泄露出去的。

    当下微微一笑道:“嫂子放心,我现在还没有出家之意。”

    凤姐这才松了口气,随后忽觉不对,一颗心重又提了起来,急道:“什么叫现在没有?难不成以后还会有?!”

    见她虽然没有承认但也没有否认,凤姐心下不禁咯噔一下,额头上冷汗都快冒出来了,“好妹妹,你可万万不可有这样的糊涂想头,出家修行何等清苦,哪里是你一个公府千金过的日子?

    妹妹若是受了什么委屈只管同我说,可千万不要想不开。”

    历来只有犯了错的女眷才会被送去寺庙或道观清修,若是将来迎春真的出家,荣国府绝对会成为整个京城的笑话。

    世人不会想着是迎春自愿出家,没有人会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宁愿去清修,他们只会认为迎春是犯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要不就是被贾家苛待了,走投无路才被逼出家。

    俞青自然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虽然想早日离开,但她毕竟用的是迎春的身份,不会莽撞行事让人诟病。

    她心里已经有了一个万全之策,届时既可以顺利离开,也可以顺便了结同贾家的这番因果。

    如今不过是计划的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