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山村养殖户的悠闲生活-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吃完了蒸包之后,赵士海便将三轮车停在药材市场旁边的一处停车场边上。车子一停,便有许多药材收购上跑过来,看种类,谈价格。

    王少东不是个很喜欢热闹的人,一下子涌上这么多人来,还把自己给吓了一跳。

    谈买卖可不是个轻快生活,从上午九点半开秤,一直到下午四点钟药材市场关门,赵士海总算把这次带来的货全部卖光了,这一次,他卖了六千多块钱。

    赵士海每个月都会来一次龙廷药材市场,所以这里的人很多都跟他很熟。

    看着天色将黑,王少东的心思,已经跑到西山小溪里面那些在石头缝隙里面钻来钻去的螃蟹身上了。

第0070章 秋夜捉蟹() 
螃蟹七老八嫩,说的是农历七月的螃蟹又老又硬不好吃,而八月的螃蟹又嫩又细就比较好吃了。

    赵士海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开着三轮车就去了西山。

    西山,是桃花岭村周围七八个村子的老百姓对莲花山周围一大片山脉的统称。

    莲花山是鲁中地区最高的山脉,海拔九百多米,如同鲁中地区一座盛开的白莲花。

    这山脉比较大,甚至于说桃花岭村周围的那些小山头也是莲花山山脉的余脉。

    整个莲花山周围,因为地势的缘故,村落都很小,大的几百口人,小的只有几十口人。

    赵士海开车来到了位于莲花山主峰东边六七里路远的一个山头旁的村子,叫做小龙门,然后将三轮车直接开到了小龙门村的村委大院里面。

    看得出来,赵士海跟村委大院的看门老头很熟,这并不是他第一次来小龙门村了。

    有一条山沟将两个村子隔开,北边的稍大点的村子叫大龙门村,属于鲁中市钢城县大寨乡,南边叫小龙门村,属于泰南市翟镇。

    山沟里面,因为今年雨水比较充足,里面的水流量比往年大了不少。

    秋天,农历的八月份是抓河蟹的好时候,这个季节的河蟹是很肥的。

    山里的河蟹很好抓,大的足有一个成年人的拳头那么大,小的螃蟹却比小指甲盖还要小一些。

    晚上的时候,螃蟹会从洞里爬出来觅食,而且螃蟹对光很敏感,打开手电筒,螃蟹就会顺着手电筒的光爬过来。

    所以,村民们称抓螃蟹又叫照螃蟹。

    赵士海递给王少东一个手电筒,然后他自己也拿着一个,嘱咐王少东注意安全。

    这条山沟的两边多是巨大的圆形石头,雨水冲刷,石头上面长满了青苔,一不小心踩上去,从石头上滑下去肯定会摔不轻的。

    两个人沿着山沟往上走,走了大约有二百多米的路程,用了得有一个半小时。

    赵士海停下来,用手电筒向四周照了照,然后说道:“就这里了。”

    山沟里面有水的地方全是鹅卵石,鹅卵石上滑溜溜的,又有水,溪水冰凉,不适合晚上行走。所以两个人是沿着山沟两边的大石头上面走着的。而大石头上面又有青苔,所以行动的速度肯定快不了。

    王少东也用手电筒照了一下四周的情况,他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一个差不多有三十多平米平整的大石头上面,溪水漫过石头向下流淌,形成一道落差有一米五左右的小瀑布,流水落下,传出哗啦啦的声音。

    大石板露出水面的部分大约有十来平米,也算宽敞,赵士海将手电筒放下,然后又将随身带来的编织袋铺在上面,对王少东说:“东子,你要是困了,就躺在这上面睡吧。”

    王少东现在还在兴奋头上,哪里肯睡觉。

    “小舅,我一点都不困。”

    赵士海带来了七八条编织袋,铺在地上可以当床,撑开袋口也可以当做盛螃蟹的工具。

    “不困你就在这边先看着,有螃蟹过来就放进编织袋里面,我去找点柴禾去。”

    山风吹来,阵阵凉意。

    王少东接过小舅递过来的皮手套,皱了下眉头。

    “带上不热吗?”

    “比被螃蟹夹断手指头舒服。”

    山里的大螃蟹,个头大的能有拳头一般大小,那一对大钳子,可以轻松地夹断筷子粗的木棍,真要是被它夹到手了,虽然说不至于断掉,但是流血是不吓唬人的。

    想到这里,王少东赶忙将皮手套带上了。

    赵士海去到周围找柴禾去了,然后这边山沟里面只剩下王少东一个人了。

    这是一条平时只有放羊的老农民才会来的山沟沟,他们沿着山沟边上走的那条路,也是放羊的老农民走出来的。山沟的两边,树木茂密,据说十几年前这里还有野狼出没。不过,这些年打猎的多,山上的野狼也绝了踪迹。

    山脚下的小村子偶尔传来两声狼狗的嚎叫,让人听着挺渗头皮。

    四周蟋蟀悉悉索索得叫着,萤火虫不是从旁边的草丛里面飞起来。

    王少东的眼睛盯着手电筒射出来的光束,不一会儿,王少东便看到光束周围开始聚集起不少喜光的小虫子,而那些喜欢吃小虫子的稍大型的昆虫也爬了过来;河里面,喜光的小鱼小虾和田螺和都围绕在光束的周围,而这些,都是螃蟹的食物。

    看着这些,王少东方才恍然大悟,并不是螃蟹喜光,而是因为拿着手电筒照的话,会把螃蟹的食物给引过来,继而也会把螃蟹给引过来。

    这个时候,作为猎人的一方,则只要小心得将螃蟹抓起来,放到编织袋里面去就好了。

    很快,小螃蟹们便循着食物的气味聚集起来。

    螃蟹是杂食性动物,水草、腐肉、小鱼小虾,都是它的食谱。

    指甲盖大的小螃蟹,很快便在光束照到的水底下聚集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就跟快下雨的时候地上搬家的蚂蚁那样多。倘若让有密集恐惧症的人看到这场景,估计就要大喊起来了。

    王少东并没有对小螃蟹下手,他等的是大家伙,那种足有成人拳头一般大小的大家伙。

    这种大螃蟹,在这个季节非常肥美,尤其是母蟹,蒸出来之后,掀开蟹盖,满满的全是蟹黄,沾一下姜醋汁,再喝一口蟹黄,然后再一点一点得吃掉包裹在蟹壳里面的嫩肉,简直就是人间最美的享受。

    看到大家伙来了之后,王少东忙伸手抓了一只,快速得丢进了编织袋里面。

    他一伸手,光束底下那些小螃蟹、小鱼小虾便立刻四散逃开,不过很快王少东重新看向水底下的时候,它们又都聚拢了起来。

    赵士海回来了,看了一眼编织袋里面十几个大家伙,笑着问道:“东子,怎么只抓大的,这小的才好吃呢?”

    王少东一时没想起这小螃蟹的吃法,忙问道:“小舅,这小的怎么个吃法?”

    赵士海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笊篱,然后直接将小螃蟹用笊篱挖起来,往编织袋里面倒。

    “这小的啊,回家盐一周,完了之后拿干垃圾爆炒,那味道,绝对让你吃了还想吃。”

    听到小舅这么一说,王少东忽然想起来,自己曾经吃过一次这样的美味,就是在小舅家,赶忙也加入了抓小螃蟹的阵营。

    这一晚上,王少东和赵士海的收获颇为丰富,两个人一气儿抓了百十斤螃蟹呢。

第0071章 溪边的宵夜() 
这趟龙门山沟沟之行,算是值了,一百多斤的河蟹,其中有一半是拳头般大小的大块头,另外一半则是指甲盖般大小的小家伙。

    这河蟹,在王少东的眼里可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啊。

    在王少东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之前,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能够品尝到蟹黄蟹肉美味的机会很少。

    前世里面,品尝河蟹美味的记忆,最深刻的两次,一次是自己上初二的时候,一次就2002年自己到大学报道前几天。

    两个手电筒都没电了,天色太黑,下山不安全。

    赵士海抬起手腕看了下手表,对王少东说道:“一点半了,东子你困不困?”

    看着编织袋里面爬来爬去的螃蟹,王少东兴奋地很,哪里有什么睡意。

    “小舅,你要困了你就睡吧,我一点不困。”

    青石板的旁边,点着一根蚊蒿绳,蚊虫不敢靠近。

    这种纯天然的防蚊手段效果很好,可惜的是气味太浓,许多人问到之后感觉呼吸困难,受不了。要不然的话,这东西的销路和价格还会更好。

    王少东从小闻着爷爷奶奶家的蚊蒿绳长大,对这个东西的浓烈气味早就习惯了,所以并不在乎。

    躺在青石板上的赵士海抬了抬头,看着自己的外甥。

    “饿了吗?”

    王少东的肚子咕噜咕噜叫着,因为运动量比较大的缘故,所以这会儿饿了也是正常。

    “没事,小舅,能坚持的住。”

    赵士海一听,翻身从地上爬起来,摇着头说道:“小子,谁让你坚持的了?你饿了早说么,你等着,我这就给你弄吃的去。”

    看着小舅消失在夜色中,吹着沿着山谷上游吹下来的凉风,王少东忍不住打了个寒颤,然后忙将旁边不远处的篝火又添了两根柴禾。

    “不知道,小舅给我弄什么吃的去了。”

    小舅是山上的人精,是活着的山神,王少东相信他肯定能弄到吃的。

    他很好奇,这一次小舅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惊喜。

    过了约莫有半个小时,王少东听到远处传来悉悉索索的声音,以为是什么东西,忙紧张得握紧了旁边小舅给自己准备的一根木棍。

    按照小舅的说法,黑灯瞎火的,就算是遇到野兔被蹬一下也挺疼的,手边上要是没有一个趁手的东西,这晚上心里还真不踏实。

    王少东紧张得皱着眉头,没多久看到显出人影,看行动认准是自己小舅之后,这才放了心。

    王少东站起身来,借着篝火的亮光,这才看到,自己小舅的肩膀上背着一个编织袋,编织袋里面好像挺重的样子。

    “小舅,啥东西?”王少东看到小舅后背沉咚咚的样子,便兴奋起来。

    跟着小舅到山上来是一件快活的事情,总会让人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是野兔?不过看样子野兔也没这么重啊。

    更不像是山鸡,王少东实在想不出这次小舅给自己带来的是什么惊喜。

    “没啥好东西,上个月我到这边山上来的时候,记着这地方有这个,没想到一个月过去了,这东西还没有被别人发现。”

    一边说着,赵士海将编织袋轻轻放下来,然后从里面包出一个又大又圆的大西瓜出来。

    王少东直接傻眼了,这地方,怎么还有西瓜?

    “这,小舅,你偷人家西瓜了?”

    西瓜被赵士海抱出来之后,然后便放进了小溪里面,让冰凉的小溪水浸泡着。

    “这山沟沟里面,哪里有什么西瓜地啊?这个,是那边地瓜地里自己出的。我看那家种地瓜的也不是什么勤快人,这西瓜要是再晚两天摘就熟透了。”

    一边说着,赵士海又从编织袋里面倒出来了几个红薯和玉米。

    夏天有人吃了西瓜吐出了瓜籽,然后扫进猪圈里面。后来猪圈粪铲出来之后又被运到了地里,那瓜籽儿便一块来到了野外的地里。条件合适,那瓜籽儿便破土发芽,长成瓜秧,结下西瓜。

    这种瓜,在鲁中地区俗称叫做粪瓜。

    这名字虽然不好听,但是这瓜的味道绝对没的说。

    王少东见小舅弄回来了红薯和玉米,然后便忙着帮着小舅洗红薯,剥玉米。

    接着,赵士海将篝火堆扒开,然后将几块红薯丢进了柴灰堆里面,又在上面加了好几根柴禾。

    然后,他又将剥掉外皮的玉米用木棍插住,递给了王少东两个,靠着篝火,烤了起来。

    玉米还没有熟得很硬的时候,生吃味道也很不错,甜甜的,咬一口全是水。而如果烤一下的话,那味道就更好了。

    王少东一只手拿着木棍,另一只手拨了拨柴禾,然后将篝火弄得更旺了一些。

    玉米还嫩,放在篝火上,很快外面一层便膨胀起来,发出滋滋滋的声音。

    这东西不用烤太久,翻滚着烤个两分钟,味道就很好了。

    两个玉米烤完吃掉,只不过是开胃的小菜,接下来才是正餐。

    篝火已经烧了两个小时了,柴灰厚厚一层,里面的温度高达二百多度,将洗好的红薯放进里面之后,烤不用二十分钟,便都完全熟透了。

    赵士海小心得将红薯用木棍拨出来,然后用木棍捅了捅,冲着王少东说道:“待会凉了就能吃了,现在还太热。”

    王少东瞅到旁边有梧桐树,便过去摘了两片梧桐树叶,到水里将树叶洗干净了,然后递给了赵士海一片,说道:“这个烤地瓜就得热乎着吃才香呢。”

    赵士海笑嘻嘻得点了点头:“还是你小子脑子好使。”

    然后,他接过外甥递过去的梧桐树叶,小心得拿着红薯,吃了起来。

    兴许是饿了的缘故,这烤红薯味道实在太好了,王少东很快就吃噎着了。

    王少东捂着自己的胸脯,赵士海见状,忙跑到小溪边将那个大西瓜抱出来,然后从怀里摸出一把弹簧刀,将西瓜给切开,递给了王少东一块。

    王少东大口咬了一口西瓜,大量的西瓜水便顺着喉咙往里走,他咕咚咽了一口,那噎在嗓子里面的烤红薯便咽了下去。

    “慢着点,多得是。”赵士海担心地拍着王少东的后背。

    王少东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了。

    “小舅,你上山还带着刀呢?”

    “不光带刀,盐、花椒面、孜然什么的我都带着呢。这是夜里视线不好,要是白天的时候你跟着我,我给你弄个桃木烤野兔,比这个烤红薯可好吃多了。”

    听到这里,王少东使劲咽着吐沫,点着头说道:“小舅,这个感情好,等天亮了你说啥也得让我吃一顿桃木烤野兔。”

第0072章 清理鸡粪() 
一阵凉风吹过,吹得王少东打了个寒颤,他睁开眼睛,看到旁边自己小舅赵士海还在打呼噜,便用脚踢了他一下。

    赵士海有些莽撞地坐起身来,抬头看了看太阳,有些不好意思得说道:“睡过头了。”

    接着,赵士海摸了摸揣在怀里的六千多块钱,还在,放了心。

    这个月是赵士海收获最多的一个月,这样的月份可不多,到了冬天,赵士海的收获将会锐减。

    不过这也无所谓了,赵士海今年要从山上弄四万多块钱,到了冬天好好休息他三四个月,也是应该的。

    人嘛,不能光为了赚钱,能轻松的还是还是得轻松轻松。

    两个人沿着昨天上山的路返回到了小龙门村村委大院里面,然后赵士海给了看大门的老大爷三四斤螃蟹之后,便开着自己的农用三轮车回家去了。

    赵士海的媳妇还没有回家,王少东也没打算跟着小舅去山上品尝什么桃木烤野兔。这件事听起来很美,但是一想想山上成群的蚊子,还是放弃的比较好。

    原先鲁中山区周围没有那种身段黑白花蚊子,只有那些灰色的蚊子。王少东三四岁才刚记事的时候,黑白花蚊子还并不是很多,然而到了2002年的时候,黑白花蚊子已经到处都是。这种蚊子非常厉害,隔着厚厚的衣服照样能吸血,而且吸血速度快,洗完之后瘙痒难忍。

    现在山上到处都是这种黑白花蚊子,除了极少数能够免疫蚊子叮咬的人,像王少东这样的到山上一趟,简直就是受罪。

    虽然这次到龙门山沟里摸螃蟹的时候,赵士海点着了两个蚊蒿绳,但是第二天王少东发现胳膊上,大腿上,脚上,手上,脸上,还是被蚊子叮了数不清的包,而且一摸就知道肯定是花蚊子干的。

    回到清泉岭村,赵士海忙给王少东浑身上下擦风油精,而王少东则在赵士海给自己擦了一些风油精之后,提着十来斤的大螃蟹打算回家。

    赵士海因为还要上山,便没有留自己的外甥。然后送走了自己的外甥之后,赵士海忙将小螃蟹用热水烫死之后,又用盐盐起来了,放到了一个大陶罐里面。

    而至于那些大个的螃蟹,赵士海则分给了左邻右舍。

    在赵士海看来,吃螃蟹是个顶费功夫的活儿,他不喜欢。而且对于赵士海来说,螃蟹那种咸咸腥腥的味道也不是他的菜。

    赵士玲担心了一天,看到儿子回来之后,这才放了心。

    前世的时候,同样的时间,当王少东到泉城齐鲁师范大学报道的时候,赵士玲在家里面寝食不安,甚至于都急的哭了起来。而这一世,相似的情况竟然也发生了,这一天,赵士玲都是寝食不安的,着急地等着儿子的消息。

    在2002年的时候,手机还没有普及开来,通讯并不像以后那么方便。

    不过,当发现儿子浑身上下一个个被蚊虫叮咬之后起的脓包,赵士玲又开始生起自己弟弟赵士海的气来,嘴里骂骂咧咧得叨叨起来。

    三十多岁的灵魂最烦的就是女人的唠叨,不管是母亲的,还是老婆的。不过,当男人的灵魂到了五六十岁的时候,暮然回首,他会发现,那铿锵有力的唠叨声,是多么的可爱。

    人生是一场没有回头路的旅程,回头看到的永远是决然的风景,是诧异的欢笑以及含笑的眼泪。

    王少东现在还理解不了那些,或者说他能理解,但是还不到能够接受的年纪,于是便跑到笼养鸡舍里面去帮忙了。

    前世的时候,能上一套笼养鸡舍,那可一直是养殖区这边四家养殖户梦寐以求的事情。不过,一直到2017年的时候,四家家禽养殖户,也只有马振堂自己上了两个笼养鸡舍设备。

    02年的时候弄一套笼养鸡舍设备需要几万块钱,而到了2017年,这么一套全自动的设备,带电风炉的,再加上监控什么的,怎么说也得二十万以上。所以,东西越来越贵,养殖户越来越上不起了。

    现在好了,高考那个乌龙事件让自己得了三十万的好处,这些钱都能够上八套设备的了。

    有了设备,规模上来了,下一步养殖场这边需要大量人手,眼前四家养殖户可以说是自己下一步成立公司的骨干。

    现在雇人可能不怎么好找,下一步等到过完春节之后,人手就好找了。

    所以王少东初步打算,过年期间,准备成立养殖公司。

    养殖户,单打独斗永远没有多大的出息,必须要走公司化,规模化的道理,才会干出一番事业。

    走进笼养鸡舍,王少东看到,父亲正推着小推车,然后两个本村雇来的妇女雇工则拿着铲子将刮板上刮下来的鸡粪铲到小推车里面。

    笼养鸡舍,养殖密度上去了,但是处理鸡粪成了一个每天要干的日常工作,要不然,鸡粪堆积,造成的氨气臭味可不是普通人能够承受的了的。

    另外,王家跟丹参养殖户签订了丹参棵子回收合同,再过几天丹参收获,到时候父子两个就更忙了。

    王少东看到父亲累的直捶腰,便忙跑过去,接过了父亲手里的小推车。

    “爸,你休息休息吧。”

    看着王少东推着满满一小推车鸡粪走出了鸡舍,王家雇来的雇工苏玉龙老婆笑着对王富民说道:“富民,你可真是好运气,养了个这么听话的好孩子。”

    王富民摇着头说道:“听啥话啊,哎……”

    一旁刘玉江的老婆抿着嘴说道:“富民哥,你可真是的,孩子这么听话了,你还不知足啊?”

    王富民一听,觉得自己要是再说别的怕是要被村里人笑话了,忙打哈哈说道:“知足,知足,人要是不知足啊,老天爷都看不下去。”

    苏玉龙老婆一边清理着刮板,一边点头说道:“哎,富民大哥,你这句话算是说的最有道理,人啊,得学会知足。”

    三个人说着话,看到王少东推着小推车,从外面走了进来。

    不过,三个人却看到,走进来的王少东,和刚才有些不一样,眉头不知道为什么皱了起来。

    “爸,鸡粪能不能养鱼?”

    王少东张开口一句话,把三个人都给问住了。

第0073章 鸡粪养鱼的想法() 
自打重生过来之后,王少东其实就一直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关于鸡粪如何处理。

    小规模养殖的鸡粪可以卖给苹果园承包户,而且周围确实有不少苹果园种植户。但是,当王少东家的养鸡场形成足够大规模,再用这种方式处理鸡粪,显然效率太低。

    昨天晚上抓螃蟹的时候,王少东看着偌大的龙门山沟,忽然觉得,如果在山沟下面修一道拦河坝,然后蓄起一座水库,水库两边种植果树,然后水库里面养鱼种藕,鸡粪撒到水库里面,不但可以当鱼吃的饲料,还能当做种藕的肥料。等到冬天捕了鱼,挖了藕之后,将水库底下的淤泥挖出来,又可以当果树的肥料。

    这个有点像我国古代老百姓总结出来的桑基鱼塘,鱼塘还是那个鱼塘,然后鱼塘周围的桑树变成果树,养蚕变成养鸡而已。

    生态农业喊了多少年了,但是在王少东的记忆中,真正落到实处的农业企业,并不很多。

    这是一种尝试,成功之后,或许会像当年的桑基鱼塘那样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