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山村养殖户的悠闲生活-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士玲眼睛一瞪,很生气得看着王富民,然后王富民忙低下了头去忙着炸菜盒了。

    王少东也实在觉得那些自己看了好几遍的春晚节目有些倒胃口,便站起身来,穿上了厚厚的皮大衣,打算到外面逛逛去。

    今年过年,王家算是赚足面子了。就拿王少东和王富民今年过年要穿的皮大衣,那在桃花岭村绝对是头一件,一件四千多,普通的家庭想都不敢想。厚厚的皮大衣一裹,浑身上下暖和的不要不要的。

    看着王少东出去了,赵士玲忙小声对王富民说道:“当家的,咱儿子大了,得考虑找媳妇了。”

    王富民皱着眉头,也压低声音说道:“东子他娘你是不是糊涂了,人家马丽丽可是大学生,咱们儿子跟她能合适?”

    赵士玲自信得微笑着,一边将藕盒放进油锅里面炸,一边说道:“当家的,这件事啊,你就不如我了解得多了。”

    王富民眉头动了一下,然后有些惊讶得说道:“啥?你的意思,是咱儿子看上丽丽了,还是丽丽看上咱儿子了?”

    “都有。”

    “人家丽丽可是大学生。”

    “我呸,我们家东子那是不想上,他要是想上,啥样的大学考不上?”

    王富民皱着眉头想了想,忽然笑着说道:“丽丽啊,是个不错的姑娘。”

    入夜之后,这雪下得更加大了。不过好在没有风,雪片就像棉花一样落在地上,声音很轻,地面上的雪越来越厚,踩在上面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

    王少东不可能去找马丽丽,因为毕竟都大了。

    记得在上初中之前,每一个除夕夜,自己和郑辉、郑涛、马丽丽以及年龄小一点的何以默、何思纯和何飞他们都会一块儿疯,一块儿玩,放鞭炮,捉迷藏。

    然而现在,大家都各有自己的乐趣,不会像以前那样跟在自己身后了。

    王少东记得,前世里2002年那一年的除夕夜的雪特别大,然后第二天拜年的时候,到处都会碰到摔跟头的人,处处充满了欢笑。

    王少东在外面转了一圈,没有碰到任何人,这个时间,应该是合家团圆的日子。

    重新回到家里的时候,父母已经将菜盒炸好,然后整个家堂桌子上面的供品也都摆的差不多了。

    父母正在看春晚,而且看的很投入。

    “爸,娘,我先睡觉去了,待会发钱粮的时候叫我一声啊。”

    “哦,行,要是你困了就去睡吧,发钱粮的时候我和你娘就行了,不用叫你。”

    “好吧。”

    发钱粮,是桃花岭村周围地区里面年除夕的最后一个环节。

    其实在许多地方,都有发钱粮的说法,不过别的地方发钱粮不一定非得在出息这一天,也有每个月初一、十五都发钱粮的。所谓发钱粮,就是给财神爷钱花,让他好好照顾这家人。

    王少东回到自己的屋里,躺在床上,毫无睡意。

    明天,就是新年了,也是新的开始。对于明年,王少东充满了期望。

    今年自己并没有干多少事情,只不过是帮着父亲养了一批鸡。然后明年的事情可就多了,修水库,建鱼塘,包果园等等等等,许多事情自己和父亲都没有经验,然后至于说下一步会遇到什么问题,自己心里面也一点底也没有,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想着想着,王少东就睡着了,然后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大年初一早晨起来七点半了。

    王少东的小屋没有生炉子,也没有电暖风什么的取暖设备,当他睁开眼的时候,呵出一口气,立马就成了一团雾。

    今天很冷。

    窗台上积雪很厚,穿上衣服,走出去,王少东看到,整个小山村,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了。

第0110章 拜年() 
桃花岭村很小,只有八十几户,三百来口人。

    初一初二这两天,大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拜年,就是玩了。

    不同地方拜年的风俗是不一样的,桃花岭村周围,初一初二这两天,几乎每一个人都要把村里二十几家供奉了家堂桌子的人家跑一遍。

    每家供奉家堂桌子的,都会在大门口处摆上一根木头杆子,俗称叫做打狗棍的,别人看到之后,便知道这一家今年供奉祖宗了。

    并不是所有的人家都会摆家堂桌子,一般情况下,有父母的由父母来负责摆家堂桌子,父母亡故的,兄弟们多的由老大负责摆家堂桌子。

    要是说兄弟们比较多,然后每家都摆家堂桌子的话,那就显得不团结了。

    桃花岭村总共八十几户,吴家、何家是大姓,占去了三分之二的人口,剩下的苏家、孙家、马家、张家、刘家、周家、郑家等等都是小户。像王少东他们家,在桃花岭村,姓王的只有这么一户。

    不管大户小户的,一到了过年,大家都会串门子拜年。

    今年第一个到王家来拜年的,让王富民一家吃了一惊,竟然是村长吴友光。而吴友光的身后,则跟着村会计何发奎。

    吴友光笑呵呵得走进来,王富民和王少东忙迎了出来。

    “老王过年好啊!”吴友光大声说道。

    王富民哈哈笑着说道:“村长过年好,村长过年好,大家都好。”

    吴友光一边说着,大踏步得走进了王家摆着家堂桌子的正堂屋,跪下就磕了三头,他身后跟着的何发奎,同样也跟着他跪下磕头。

    “快快快,东子快陪着你村长大爷一块。”

    王少东不等母亲赵士玲吩咐,早陪着吴友光跪下了。

    说实话,这进门磕头的风俗可有些不怎么舒服,在桃花岭村转一圈下来,这膝盖的考验可就大了。

    “弟妹呀,俺和发奎商量好了,今天中午就在你们家吃了,哈哈哈哈哈。”吴友光像是开玩笑一般地跟赵士玲说道。

    “村长大哥,您要是能在我们家吃顿饭,那我们家可就脸上都有光了呢。”

    “婶子,到中午的时候您可别把好酒藏起来啊,您大侄子可就是好这个东西呢。”

    大家都知道王家今年发了大财,所以就连村长今年也格外重视王家,第一个早早的,不到八点就来王家拜年了。

    “看发奎说的,好像婶子还怕你喝光了似得。”

    何发奎按照辈分应该叫王富民一声叔叔,这家伙刚三十出头,五年前从部队转业之后就一直在村里当会计。

    “村长大哥,快坐下,还没吃早饭吧,我给你们下水饺。”

    “咋?你们还没吃早饭?”吴友光一脸惊讶的看着王富民。

    “我们两口子早吃了,就是东子还没吃,村长大哥您吃了吗?”

    “我早吃了,发奎在我家吃的,我们爷俩早晨还一人整了一茶碗呢。”

    村里劳力都有晚上喝点白酒解乏的传统,但是早晨喝酒的并不多。

    “哈哈哈,村长大哥,你俩兴致还真不错呢。那你俩坐下,喝口茶水解解酒。”

    “不用了,富民,咱们先到村里逛一圈,完了之后再回你家喝你的好酒。我可是听他们说了,你们家里面有好酒。”

    年前,王少东弄来了十来箱茅台,这件事村里许多人已经知道了。

    没想到今年村长竟然约着王富民一块去拜年,这可多少有点让王少东感到意外。但是,这又很合情理。

    就凭着去年年底卖鸡收获的财富,王家已经坐稳了桃花岭村首富的位子,然后王家明年还要大修水利工程,承包荒山什么的,下一步王家在桃花岭村的影响力肯定不会小。吴友光能第一个来到王家拜年,也证明他吴友光能当上桃花岭村的村长不是个简单的事情。

    桃花岭村村子小,原先公社的时候隶属于清泉岭大队下的一个小队,连大队书记都没有。后来开放了之后,桃花岭村成了一个独立的行政村,组建了自己的村委会,然后吴友光是村长书记一人当,下面跟着一个老会计。再后来老会计年龄大了,就让何发奎当了会计。

    王少东记得,一直到2017年的时候,桃花岭村的这个二人组合还没有被解散呢。

    所以,跟这两个人搞好关系,也是很有必要的。

    看到父亲稍微有些犹豫,王少东忙说道:“爸,村长大哥来约你一块拜年呢,你还不快点跟着去?”

    王富民现在很听王少东的话,忙答应着,穿上干净衣服跟着吴友光出去了。

    前脚吴友光、王富民和何发奎出去了,后脚马振堂、何家庆和何家祥他们三个就来王家拜年了。

    “嫂子,富民哥呢?”

    马振堂进门就磕头,旁边的王少东忙跪下陪着。

    马振堂站起来,看着赵士玲问道。

    赵士玲有些惊讶的看着马振堂问道:“咋了?你们刚才没碰到你富民哥他们?他刚才跟着吴友光和何发奎去拜年了。”

    何家庆忙说道:“你看振堂哥,我刚就说那三个就是富民哥他们,你还说不是。”

    马振堂不作辩解,笑着坐到了王家的沙发上,然后说道:“嫂子,俺富民哥现在可是厉害了,连村长都来巴结他了。”

    赵士玲也笑着说道:“你看你振堂兄弟说的,啥叫巴结啊,那是村长看得起咱们。”

    “对对对,还是嫂子会说话。”

    赵士玲将一盘饺子放在茶几上面,然后王少东拿起筷子,忙对着马振堂他们说道:“马叔何叔,你们一块儿吃点吧?”

    “东子你吃吧,我们都吃饱了。”

    王少东点了点头,便埋头吃了起来。

    不等王少东吃完饭,郑辉和郑涛便来到了王家,要跟着王少东一块拜年去。

    现在郑辉和郑涛已经成了王少东铁了心的跟班,几乎就是认定了王少东是他们这辈子的大哥了。

    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跟错人,跟对了老大,男人这辈子就差不了了。

    王富民成了村长大哥爱护的小弟,而王少东则有郑辉和郑涛这样的死心塌地的小弟,王家在桃花岭村的前途,看起来是一片光明了。

第0111章 正月初三回娘家() 
喝的是茅台,抽的是中华,王富民家大年初一这一场酒可是足够场面了。

    吴友光坐一把手,然后王富民二把手,下面依次挨着是马振堂、苏玉龙、刘玉江、何家庆、何家祥和何发奎。

    王少东这伙后生们也没闲着,他们几个年龄相仿的在郑辉家凑一了一桌,王少东被劝到了一把手的位置。

    今年这年过的,王家在桃花岭村可是风光无限啊。

    过年大家都开心,然后中午的酒场,王少东他们一直喝到了下午一点半多。

    喝完了酒,然后王少东他们又开始打扑克,一直闹到晚上九点半,王少东方才回家。

    大过年的,老老少少得也都是撒开了花儿的玩闹,多少的忌讳也都不在意了。孩子们贪玩,大人们也由着他们去闹。

    大年初一玩了一天,大年初二继续。

    有些地方过年就大年初一这一天,然后初二的时候就开始走亲戚了。桃花岭村这边的风俗不一样,这里年要过三天,年三十忙年,年初一和初二拜年,所谓拜年,其实就是玩。

    各家各户都准备了丰盛的食物,瓜子、炒花生、炒豆子和葡萄干、糖果等等是必不可少的,然后家庭条件好的还会有开心果、松籽儿、腰果等等的贵重干果。

    大年初二下午,大约在五点左右上黑影的时候,便是送家堂的时间。

    家堂桌子上面供奉着祖宗的牌位,年三十早晨请过来的祖宗已经在儿孙家里面待了两天半了,然后也得该回哪里回哪里了。

    请祖宗只用了一支香、一盅酒和一碗茶,然而送祖宗的时候,可得要一堆黄纸,大量鞭炮和礼炮了。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吗,祖宗可都是上天为神了的,若要是在这儿孙家里面呆高兴不走了可就麻烦了。

    王家年初一热闹,可是到了年初二的时候,就冷清了起来,尤其是当到了送家堂的时候,就更显得孤零零地了。

    王家数代单传,到王少东这一代,已经是第十三代了。

    说来也是一段奇谈,十三代单传,竟然没断了根,也算是祖宗积德了。

    王少东的祖宗是逃荒来到桃花岭村的,然后跟桃花岭村当地姓何的一家的姑娘结了婚,后来有了个儿子,然后一直繁衍到王少东这一代。

    当年老祖宗定下来的规矩现在王富民还念念不忘得跟王少东提起来,那就是等王少东长大了找媳妇,一定不能找姓何的。

    后来王少东寻思这个规定,就觉得有些奇怪。在老一辈的意识里面,姑舅表亲成了亲可是亲上加亲的好事,怎么就老祖宗定下了不能娶何家的姑娘呢?

    王少东猜测,估计是这种可能。

    既然说这规矩是姓王的老祖宗定下来的,那肯定是当时姓何的人家对他不好,厌恶至极了,方才做出了这样不合常理的规定。

    而且桃花岭村还有一种俗语,叫做“何闫莫交,孙家更孬”。说的是姓何的和姓闫的桃花岭村村民不能交往,而姓孙的人家品行更差。

    当然了,这种说法肯定是片面的,不准确的,但是在桃花岭村周围,甚至于说一直到大寨村那边都有这样的说法。

    从这里来看,再加上当初老祖宗定下的那个规矩,看得出来当年老祖宗可是没受何家的气啊。

    甚至于王少东有时候还怀疑,他们家十三代单传,就跟受了诅咒一样,是不是也跟那个奇怪的规定有关呢?

    看着送家堂的时候自己和父亲孤独的身影,再看看人家吴家和何家让人羡慕的队伍,王少东心里面暗暗寻思,下一步,得多生几个儿子呀。

    年初二送完了家堂,到了大年初三这天,就是回娘家的日子了。

    桃花岭村周围的风俗和其他地方略有不同,全国许多地方都是年初二回娘家,而桃花岭村周围都是年初三回娘家。

    至于说请家堂、摆家堂和送家堂这种风俗,许多地方也没有。远了不说,就说距离桃花岭村只有二百里不到的李宏那边,过年有给父母爷爷奶奶上坟的习惯,可是没有家堂供奉祖宗牌位的习惯。

    许多地方,祖宗的牌位供奉在祠堂里面,逢年过节的时候一家人都到祠堂里面去拜祖宗。

    也有的地方,大年初一不是拜祖宗,而是到寺庙里面拜神祈福。

    反正这不同的地方,过年的风俗差别还是很大的。

    年初三回娘家是固定的习俗,然后初四往后,一直到正月十五,都是走亲访友的日子。以前大家经济意识还很淡薄的时候,大家都没有说是早一天干活多赚钱的想法,而那时候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也多,一个一个得走,说不定到正月十五的时候还走不完。

    而到了2002年的时候,原先那种大小远近的亲戚都看一遍的风俗越来越弱化了,变成了只走比较近的亲戚,然后其余的亲戚也都不走动了。

    许多人正月初六就开工了,所以根本没有什么走亲戚的功夫。

    王少东的爷爷奶奶早在王少东上小学的时候就去世了,然后他的姥爷也在他上初一的时候去世的,现在祖辈的亲人里面,他还只剩下一个姥姥。

    姥姥的身体很好,一直到2017年,83岁高龄的时候,仍然很健康,还是自己一个人生活的。

    2002年,王少东的姥姥已经68岁了。

    大年初三早晨八点,王家上下都收拾好了,然后王少东便开着他们家的二手时代轻卡,沿着村头的土路向西,先到了罗汉峪村,然后再从罗汉峪村往南,翻过一条山头,再沿着拉沙大车压出来的便路,便转到了通往清泉岭村的路上去了。

    清泉岭村要比桃花岭村大不少,王少东的姥姥家就在村子最北头的菜园那边。那是一片几十亩地的菜园,每家每户都分到各一分两分地的,小时候王少东经常从菜园里面扒了人家的水萝卜然后到菜园中间的一口矮井里面洗着吃。那口井的井水几乎与地面持平,仿佛总也不干。

    轻卡车停在姥姥家前面的空场里,王少东下车看到,姥姥和大舅正笑着站在门口等着呢。

第0112章 和睦的一家人() 
王少东的大舅赵士堂只比他的姥姥小十七岁,今年已经五十一岁了。

    当年,王少东的姥姥十四岁的时候,跟着她的母亲,也就是赵士玲的姥姥,沿着山路,从鲁中县下辖的颜庄镇北赵林村一路南下讨饭,讨了四十多里路,到了清泉岭村,只讨了一斤不到的地瓜干。

    清泉岭村,赵士玲的奶奶是个善良的人,她可怜这对母女,便用白开水给母女俩泡了两个煎饼吃了。

    后来赵士玲的姥姥看到赵士玲奶奶家里,墙角堆着一堆地瓜干,知道这户人家饿不死人,便将女儿留在了清泉岭村,许给了王少东的爷爷赵成僧当了老婆。而那个时候,赵成僧也不过比王少东的姥姥大一岁而已,当时只有十五岁。

    以前的时候农村里面结婚的年龄很早,赵士玲的父母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就结婚了,然后十七八就有孩子了;赵士玲的大哥赵士堂同样也是很小就结了婚,刚上高二的时候订的婚事,高二上完立马就结婚了,当时的年龄只有十七岁而已。

    然后赵士海在十八岁的时候就有了自己的大儿子赵玉斌,后来又生了一儿一女,不过小儿子在四岁的时候得了急症死了。

    赵玉斌是1970年出生的,到2002年已经32周岁了,结婚七年,有一个六岁的儿子。

    王少东的姥姥只有68岁,就已经四世同堂,不得不说早点结婚还是有些好处的。

    前世里面王少东记得,到2017年的时候,自己的姥姥83周岁,仍然还很健康。那时候自己大表哥家的儿子已经21岁了,凭着老赵家早婚早育的优良传统,王少东估计再过几年,自己姥姥可就五世同堂了。

    今天是大年初三,王少东开着车翻山越岭的,从桃花岭村来到了清泉岭村,把车停在了姥姥家北边的一块空地上去了。

    这空地是打麦场,现在这空儿是闲着没用的,当个停车场再好不过了。

    下车之后,王少东一家三口便到后面的车厢里面拿看望王少东姥姥的礼品。

    毕竟去年发财了么,所以今年王家的礼品特别丰厚。

    年前的时候王家实在太忙,所以也没有提前来到姥姥家送年,所以年后初三来看老人的时候,就格外得重视了一些。

    年前王少东买了十箱茅台,总共六十瓶,一瓶价格280块钱,总共花了16800。

    这些酒,年前到吴友光家的时候送过去了两提四瓶,然后送给了马振堂、刘玉江、苏玉龙、何家庆、何家祥和郑长友家一家两瓶,大年初一的时候中午喝了四瓶,然后晚上王少东和王富民爷俩这些天总共喝了两瓶。总算下来,六十瓶茅台,现在还剩下三十八瓶。

    今天来看望王少东的姥姥,王少东总共提过来了八瓶茅台。

    53度的茅台在97年的时候达到历史高位320块钱一瓶以后,然后价格就一直在300左右徘徊,在2002年的时候买酒还是挺划算的,280一瓶绝对是这几年比较低的价格了。

    王少东一只手四瓶,两手提着八瓶茅台便向着笑脸相迎的大舅以及大舅身后的姥姥走去。

    王少东的大妗子的父母早就去世多年了,所以每年初三,王少东的大舅家两口子不用去走亲戚,而是留下来伺候王少东他们一家。

    王少东的二妗子也是清泉岭本村的,因为近的缘故,所以每年初三的时候,王少东的二舅赵士涛会现在他的丈母娘家喝点酒,然后再到王少东的姥姥家陪着王富民再喝一点。王少东二舅家有个表弟,比自己小两岁,现在正在鲁中四中读高一。

    而王少东的三妗子家就比较远了,所以初三这天赶不回来,然后到初四的时候呢,王少东的三个舅舅他们就会到桃花岭村王家来看望赵士玲。

    看着王少东手里提着东西,王少东的大舅赵士堂忙迎了上来:“东子,你姥姥刚才还念叨你呢。”

    “呀,茅台,好家伙,东子你们今年可真是大方了呢。”

    不等赵士堂迎上来,赵玉斌抢先一步接过了王少东手里的东西。

    紧接着,王少东的表姐赵梅也出来了,赵梅的身后则跟着王少东的大妗子。

    “斌子大姑来了,快,快到屋里暖和暖和。”

    赵士堂的老婆将赵士玲手里提着的香肠、扒鸡、豆奶粉什么的接了过去。

    而赵梅则笑着要去接王富民手里的东西,一看是一整个猪后腿,少说也有三十来斤,便皱起了眉头。

    王少东的表哥赵玉斌和表姐赵梅的身材都不高,赵玉斌一米六八左右,而赵梅则刚过一米五,身材很纤弱。

    “我来吧,你快到屋里给你姑姑和姑父沏茶去。”

    赵梅答应了一声,然后便转身跑向屋里去了。

    王少东的姥姥家是80年代早期盖的瓦房,青砖青瓦,地基很高,进屋门有五级门台阶。王少东记得自己四岁的时候,曾经从那五级台阶上摔下去过,后脑勺上有一块地方不长头发,就是因为那时候摔的。

    屋里的地面原先是土的,去年才垫上沙子,铺了一层红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