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满庭杜鹃红-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草看似弱小,却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顽强的生命力造就了其随遇而安的韧性,无论是在干旱沙漠的深处,还是在荒凉贫瘠的戈壁,甚至在沉重的石头下,高高的墙壁上,它都能生根发芽,并且茁壮成长。
人立天地间,当如一小草,穿越者更如是,告别原来先进熟悉的现代生活环境,独自来到完全陌生的世界,没有强大的适应能力该如何生存!
柳清妍心中突发感慨。
睁开眼,那如湖水般沉静悠然的眸光再度活跃泛动,转身过去对数丈之远的少年喊道:“帅哥,我不叫小辣椒,我姓柳名清妍,若不妬清妍,却成相映烛的那个。”
树下那手执青竹竿的少年神情慵懒地望着河面,透过叶间倾洒下来的日光映在衣袂上,澄净如雨后晴空的蓝,便有了泛着滟滟水色的光影,半披的墨发带着风的形态,衬着仙手难描的侧颜,像一副淡逸出尘的人间水墨画
帅哥听见转过头来,懒洋洋地答道:“我记得了。”
“哦,咯咯”
笑声浅浅,随水东去。
帅哥望着脚步轻快的身影喃喃自语,“柳清妍,清妍,好名字。”眼底的柔情溢出,随着柳絮飘飞在如画的风景里。
“青青河边草,悠悠天不老”
柳清妍今天的心情很好,因为又可以吃着鱼了。
一路哼着小调回到家,直接进了灶房,谢氏坐在灶前的小板凳上择菜。
“娘,今儿中午有鱼吃咯。”柳清妍将鱼提起给谢氏看。
谢氏瞧了一眼鱼,道:“哪来的鱼,你就去打了个猪草,河里的鱼还会自个跳上来不成。”
柳清妍把鱼放进木盆,得意的道:“可不就是自己跳上来的。”
谢氏横了一眼,嗔到:“说实话,少跟我贫。”
柳清妍一边从缸里舀水一边道:“我在河边遇见一个钓鱼的老爷爷,我给他讲故事换的。”
村前的河边倒是经常有一些老人家钓鱼图个乐,谢氏也不怀疑有它,笑道:“你如今倒能耐了,讲个故事就能换条鱼,以后咱家要是想吃鱼,你直接去河边讲故事就成。”
“娘嗳,也不是个个老爷爷都这么大方的。”柳清妍跺脚。
谢氏择完菜,将地上吃不了的菜叶子归拢成一堆,道:“你晓得就好,下次再遇见老爷爷,好好跟人道一声谢。”
“晓得的。”柳清妍将猪草上面的马齿苋拿出来,“娘,咱晌午再拌个野菜吃。”
“行了,行了,咱家就你爱吃这些没人要的野菜。”谢氏起身,戳一下柳清妍的额头道:“去烧火吧。”
最终,鲤鱼被熬成了鱼汤,一人美美地喝了一碗。
黄竹坳谢氏娘家那边忙活了半月之后,今年的笋期也结束了,卖掉最后一批的多味笋干,把所得的收入归拢一算账,除去买各种调料的成本,竟赚了将近三十两银子,这让谢家人喜出望外,往年一年的收入除去各项花销,仅能存下几两银子而已。
谢家都是朴实厚道之人,想到这制作笋干的方子既是柳清妍想出来的,赚了钱断然没有不分给她一份的道理,商量过后,一致同意拿十两出来给柳清妍。
这日谢老汉吃过早饭,跟小儿子谢秋贵一起往白水村而去。
谢老汉背着手在前面走,谢秋贵跟在后头一手挽个小粗布口袋,里面装的是干竹荪,另一手提个样式精致的竹篮,竹篮里装着几把晾晒好的毛竹笋干。
父子二人脚程快,半上午就到了白水村。
郭氏正坐在房门前的走廊里绣花,听得有人进来抬眼瞧了一下,见是谢氏的娘家人,冷着脸一声不吭低下头去继续绣花,对谢家父子的问好置若罔闻。
谢家父子对郭氏的脾性了然于心,便不与她计较,继续往里走。
柳老太在屋内听见动静出来相迎,高兴地道:“是亲家来了,快请屋里去坐。”
“亲家母好,亲家公可在家?”谢老汉一边寒暄一边往堂屋走。
“老头子下地锄草去了,一会喊他回来。”柳老太笑着回答。
进了堂屋,谢秋贵将手上的东西搁于桌上,给柳老太见了个晚辈礼,然后道:“亲家娘,怎地不见姐姐和外甥女,可是出门去了?”
他读过些诗书,言行举止比起庄稼汉子来,斯文有礼得多。
“她们母女两个在后院菜地呢,你们先坐,我去喊。”柳老太走出堂屋后门,站在屋檐下朝菜园子里扬声喊道:“老大媳妇,亲家公来了呢,快些回来。”
“嗳,就来。”谢氏和柳清妍正在给豆角搭架子,听见婆母说娘家爹来了,急忙放下手中的活计跑了回来。
“爹,小弟,你们怎地得空来了,娘的腰伤可是好了?”谢氏脸上挂满了欣喜地笑容,声音也透着高兴。
谢老汉身体健朗,说起话来中气十足,“早就好了呢,前一阵家里头忙,家务事全靠你娘和秋贵媳妇操持的。”
柳清妍对谢家人的印象是很好的,一家和睦,日子虽然清贫但也和乐融融,她最烦郭氏那种整日作死作活,破坏家庭团结,脑子用豆腐渣做成的傻逼。
于是,跟在谢氏后头进了堂屋门亲热地喊:“外公,小舅。”
“嗳。”谢家父子高兴地应了。
来的都是男客,家里头现在都是女人,多少有些不便,柳老太对谢氏道:“老大媳妇,亲家公难得来一回,你们父女先说会话,我去喊老头子回来。”
柳老太离开,谢氏向谢老汉问起家里的事情来,絮絮叨叨,事无巨细都要一一问个明白。
谢秋贵起身走到桌旁,拎起那个精致的篮子对柳清妍道:“看看,喜欢不喜欢,你巧珍姐说上回光顾着挖笋,把编篮子的事给忘了,这次听说我们要来,特意编了让带来给你的。”
这个篮子形状像个大元宝,利用竹子青黄两种自然色编出了多种镂空的图案,说是工艺品亦不为过,竹料也是细心挑选过的,更结实耐用。
柳清妍捧着竹篮,忙不迭地点头道:“喜欢。”
心下在想平时用的篮子都是丑不拉几的粗制品,明天打猪草若把这篮子带出去晃一圈,还不得让那班小丫头羡慕死。
谢秋贵将粗布口袋打开,笑道:“前些日子满山的挖竹笋,见到有竹参就顺便采了回来晒干放着,你一向身体弱,今日便带来给你做补养调理之用。”
柳清妍凑头过去一看,竹荪棵棵体实粗壮、品相完好,有市无价的好东西,这一口袋足有二斤多,便笑得更开心了,眼睛眯成一弯新月,忙道谢,“多谢外公,小舅。”
谢老汉乐呵呵地道:“谢外公作甚,只是一点土产,又不值几个钱,比起你做笋干的方子来差远了,外公要谢你才是。”
柳清妍捏起一根竹荪细细品鉴,笑嘻嘻地道:“那方子给外公是物尽其用,在我这却是暴殄天物,一点用处都无,外公不必放在心上。”
谢氏也道:“是呢,爹,妍儿她是你的外孙女,能帮着些岂有不帮的道理,这都是应当的。”
谢老汉叹道:“话是这样讲,但妍丫头确实是帮了咱家的大忙,以后家里头多了这项进账,小武和巧珍的婚事也能仔细挑拣挑拣。”
谢氏点头赞同道:“结一门好亲,孩子们以后的日子才能过得舒心,可得仔细挑选才是。”
“是这个理,你们兄妹几个如今日子都过得和和美美的,我跟你娘也跟着高兴呢。”谢老汉面露欣慰,端起茶水喝了一口继续道:“明年咱们家准备多做些笋干出来卖,或许能将院子重新修修,多盖几间房住起来宽松,以后你跟女婿领孩子们回去,也有了地方可住。”
“爹,那笋干真有如此好卖,一年就能盖套院子?”谢氏惊呼道。
谢老汉捋着胡须点头,“自是真的。”又对谢秋贵道:“老四,你将卖笋干的事说与你二姐和外孙女听一听。”
“是呢,爹。”
谢秋贵便一五一十的将经过说了出来。
第一次去城里卖多味笋干还颇费了些周折,一家一家的茶楼上门去询问,掌柜的试食过后都说要买,但是将价格压得极低,出的都是二百、三百文一斤,离预定五百文一斤的价格相去甚远。结果笋干被吃了不老少,却仍未找到出得起价的买主。
独家秘方的新鲜吃食自然不能贱卖了去,无奈之下,谢秋贵以破釜沉舟的心态,带着多味笋干去了城里的酒楼,如意楼。
这如意楼的掌柜品尝过后以五百文一斤的价格收了去,做上菜之前配茶水的小食。
“当我再次去如意楼时,掌柜的不但较之前热情许多,还让咱尽量多做一些笋干送去,价格也还可以往上提一提,说多味笋干在宾客中的反响极好,许多食客特意为笋干小食而来,有的甚至提出买了打包带走,已成供不应求之态,如今只对贵宾包间提供。”
说到此,谢秋贵有些口干,喝了口茶水继续道:“如意楼的掌柜将价钱提到六百文一斤,有多少都收,可惜家里就只有做饭的那两口灶,每日只能出产几斤的笋干,后来便把三姐家的灶房借来用,也让三姐一家帮忙挖笋,忙活大半月赚了三十两银子,辛苦一些也值当。”
第29章 婉拒分红()
“半个月能赚三十两银子,这可是门好生意。爹,咱家可得把方子守紧了,万不可泄露出去。”谢氏压低了声音道。
“哪能呢,就连三丫头一家都没告诉,只是让他们帮着挖笋,给一文钱一斤的辛苦费。”
“如此一来,小妹莫要有想法才好,都是亲人,若为几两银子生出嫌隙离了心,未免不美。谢氏又担忧起来。
“三丫头的性子我知晓,不是那种小心眼之人。今年帮着挖笋也是赚了几两银子的,这抵得上往常大半年的进账呢,亲家也挺高兴的。”谢老汉表示不要紧。
柳清妍在一旁安静聆听,眸光闪了几闪,不插话。
谢秋贵手指轻叩桌面,沉吟了半响道:“二姐,那如意楼的掌柜说了,如意楼在愚溪县城的这一家只是分号,总号在府城,其他县城以及整个江南二十八州府皆是有分号的,他已将笋干向上边推举,大约一月之后才有回复。这事我思量过一番,已有两种结果的初步应对之策,具体事宜还须得到回复之后再逐一推敲。”
“啧啧,这如意楼竟如此了得。”谢氏咂舌。
柳清妍眼瞳里的光芒如星闪耀不止,如意楼这个大企业已在心上印出了清晰的痕迹。
“正是如此了得。”谢老汉抚着颌下长须颇为欣慰,以能跟如意楼做生意而感自豪。
谢秋贵也高兴地道:“此事无论结果如何,按照今年的行情,明年在院子里搭个棚子,多垒几口灶,建一套院子的银子总是能赚得出来,况且一年的笋期仅有一个多月,不耽误做别的事。”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爹,以后咱家可就有盼头了,多谢菩萨保佑。”谢氏激动得双手合十向外拜了几拜。
柳清妍望着谢氏心想:娘嗳,天大的好事也仅有明年一年而已,只怕过了明年就不将再是独门生意了。
“菩萨要谢,妍丫头也要谢,她是财神菩萨身边的童女。”谢老汉说着从怀里掏出两个银元宝来对柳清妍道:“妍丫头,你那做笋干的方子帮外公赚了银子,外公也不能白要你的方子,这是今年卖笋干的分红,以后赚到银子也有你一份。”
银光灿灿的元宝摆在眼前,柳清妍怔了一怔,弄那个笋干只为让巧珍摆脱换亲的命运,从来没想过要谢家给她分钱,这完全出乎她的意料之外。
穿越过来这么久还未见过成锭的银子呢,私有财产就只有那一百多文钱。柳清妍很想把元宝拿过来放手里掂一掂的,看看是古代元宝可爱还是现代的‘毛爷爷’可爱,但是这个钱又不可以收,得想个由头出来拒绝。
快速在脑海里组织了一番说辞正欲开口,蒋氏和柳老爷子连带着柳博裕一起回来了,只好打住。
两亲家客气寒暄过后,柳老爷子一眼瞧见桌上的银子,对谢老汉道:“亲家,你大老远的来一趟已是不易,带了礼又拿这许多的银子做甚,快快收回去,让外人瞧见还不得笑话。”
柳清妍咧咧嘴,在心里笑。
谢老汉两爷仔见柳老爷子误认那银子是礼钱,于是又将事情的因由解释了一番。
柳老爷子听后摆手道:“亲家太见外了,不过是一道笋干方子赚得的几个辛苦钱,哪还有算红利这一说,分得如此清楚,亲戚情谊岂不淡薄了。”
谢氏也想帮着劝说,但是这样一来就显得太顾娘家,只好默不做声。
柳清妍也顺势将准备好的说辞拿了出来,“外公,明年既然要增加笋干的产量,买调料收笋子这些都是要用钱的,该多预备下一些周转才是。大武表兄年后娶亲,需要用到银子的地方也多,这钱不妨先放在外公那里,等明年卖了笋干,外公手里头宽裕些再来算红利不迟。”
“妍丫头说得在理,亲家不妨先拿这银子给孙儿好好操办婚事,风风光光把孙媳妇迎进门方是正理。”柳老爷子话语里自带威严,不容反驳。
谢老汉无奈,求助地瞅一眼谢秋贵,谢秋贵略作思量后道:“亲家爹讲情义,咱家又岂能做那等见利忘义之人,来年再有了红利,亲家爹可莫要再推辞。”
柳老爷子抚须道:“还是谢家侄儿爽快。”转头又对蒋氏道:“老婆子,亲家难得来一回,晌午抓只鸡杀了。”
谢老汉急忙阻拦,“常来常往的亲家,哪用得着杀鸡,随便吃点就行,鸡那精贵的东西,该留着下蛋卖钱呢。”
柳老太笑道:“应该杀的,前几日又孵了几十只小鸡出来养,家里头鸡太多,喂鸡要不少的粮食呢。如今有只母鸡要抱窝不下蛋,正好晌午杀来吃。老大媳妇,随我去抓鸡。”
谢氏应声和柳老太去了。
柳清妍道一声“我也去”,跟着走了。
堂屋里只剩得几个老爷们,柳博裕和谢秋贵都是读过书的人,年纪也相仿能说到一块去,于是老有老的说,小有小的说,气氛融洽和谐。
吃过晌午饭,谢家父子两告辞回了黄竹坳。
柳清妍在书房里写了一会字,听到货郎揺鼓叫卖的声音在院门前徘徊不去,好奇地想去看个究竟,却见郭氏走了出去站在院门外跟货郎低声说话,好一会货郎才揺着鼓离去。
“这婆娘不晓得又在弄什么幺蛾子。”柳清妍低声嘟囔了一句,回屋去继续看书练字。
经过这段时间的练习,她的字迹比起原主的规规矩矩来,多了几分洒脱和傲然的风骨,显得更加隽秀,那几本书已看完,丛中吸取到不少有用的信息。
次日下午,柳澜清回来了,虽然风尘仆仆,但少年书生的清傲和意气飞扬并未被掩住。
白水村离府城有几天的路程,考完之后李广拉着他在府城到处转悠,名胜古迹一一游览,大街小巷好吃的好喝的无不去尝试一番。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府城这番逗留让柳澜清增长了不少的见闻,获益良多。
李广家在府城有产业,吃住行这些皆有人照顾,所以两人悠哉游哉等到放榜过后才回程。
不出所望,两人都考中了。
这一消息让柳家院子欢腾起来,柳老爷子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吩咐杀鸡庆贺。
次日早晨正吃着饭,柳枝、柳絮在院门口伸头进来呼唤柳清妍。
柳清妍忙放下碗筷跑了出去。
柳枝对她道:“走,清妍姐,上山采菌子去,现在的凉伞菌都出来了呢。”
白水村一带的人习惯将鸡枞称为凉伞菌,而凉伞菌也只在四月末和五月上旬才发出来,其余时节很难见得到。
柳清妍回头瞅了一眼堂屋,对柳枝她们道:“好叻,我去拿篮子,你们等我会,马上就来。”
柳枝柳絮爽快答应。
柳清妍疾步回堂屋,端起碗几口喝完了碗里粥对清芷道:“快吃,上山采菌子去。”
“好。”清芷高兴起来,也加快速度“呼噜噜”的喝粥。
柳澜清见了,急忙道:“采菌子我也去。”然后用征求的目光望着祖父。
因他赶考才回来,而后日又到了学堂休沐的日子,柳老爷子便让他在家休息两日,等柳博文回来再一起去镇上。十五岁的他平时一心攻读圣贤书,丝毫不敢松怠,如今难得有这个放松的机会,少年心性自然就表露出来了。
柳老爷子点头应允。
柳清妍望着柳澜清身上的长袍,嘻嘻笑道:“哥啊,你穿这身衣裳去山里可不成,会被勾破的。”
柳澜清望了眼身上的衣裳,也觉不合适,“那我去换一身。”遂回房去换衣裳。
等他换完一身深蓝色的粗布短打出来,柳清妍已经拎着竹篮在院门口那,跟柳枝柳絮她们说说笑笑的等着了。
谢氏追到院门口在后边嘱咐道:“去到山里小心着点,别往深山走。”
“晓得了。”
做普通乡下少年打扮的柳澜清眉目清朗,一身粗布衣裳也掩饰不住那股由内而发的书卷气,提着柳清妍的竹篮子跟小丫头们走在一起特别显眼。
他平时只顾读圣贤书,对男女之情仍然懵懂无知,心性纯洁无垢,而小丫头们除了柳清妍这个异类外,更是情窦未开,只把柳澜清当哥哥般来对待,一路上说笑起来,毫无羞涩尴尬之意。
行走在村道上,村人见到柳澜清,纷纷询问应试的结果。
柳澜清微笑着一一拱手作答,斯文有礼进退有度,尽显学子的风范。
柳清妍见他这般模样,脑海里浮起了‘读书郎’这首儿歌来,便笑嘻嘻的对柳澜清道:“哥哥,我这里有一首儿歌,里面唱的就是你。”
“这儿歌如何唱的?”柳澜清好奇道。
“小嘛小儿郎,背着书篓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
柳清妍才思敏捷,将书包改成了书篓,古代可没有书包这一词。
柳枝几个纷纷拍手,“这歌儿唱得好,澜清哥就是这样的。”
柳澜清面色微窘,笑道:“不只是我,所有寒门学子皆是如此。”
一行人说笑嬉闹,唱着歌就到了山脚处。
柳清妍唱歌向来是随兴所致,上坡时‘太阳出来喜洋洋’脱口而出。那些情啊爱啊的歌不能在小丫头们面前唱,以免荼毒祖国的花朵,留着独处的时候唱唱便罢了。
“太阳出来咯儿,喜洋洋咯喂咯儿,扛起扁担啷啷切哐切,上山岗咯喂咯”
清脆、欢快、响亮的歌声又惊得草丛里的小动物们四处逃窜。
柳枝柳絮听了,笑嘻嘻的打趣她。
“哪来的扁担和斧头,她连个篮子都没拿。”
“斧头给她估计也拿不动。”
“就是,整天就会瞎编。”
柳清妍对柳枝二人的揶揄毫不在意,折了根灌木的枝条在手里挥来挥去,并朝她俩挤眉弄眼的搞怪做鬼脸。
太阳出来喜洋洋唱完也就到了坡顶,于是兵分两路钻进了山林。
柳澜清牢牢记着谢氏的嘱咐要照看好妹妹,不敢和柳清妍,清芷分散。
第30章 山林惊魂()
夏日的山林活力四射,红的、紫的、粉的、黄的花朵点缀在灌木草丛间,微风袭过,花香扑鼻,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在地上印满粼粼光斑,各种鸟儿也叫的更欢快了。
柳家兄妹三人在树下的灌木草丛间搜寻,彼此的距离不超出一丈。
“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
柳清妍此刻又哼起了‘采蘑菇的小姑娘’来。
清芷听得认真,突然发问,“姐,什么是棒棒糖,那个糖好吃吗?”
柳清妍一愣,该怎么跟她解释呢,想了想道:“棒棒糖就是像根棒棒一样的糖嘛,跟镇上卖的糖人差不多。”
“你怎么晓得的,我怎地没见过这种糖呢?”清芷好奇的追问。
柳清妍对清芷锲而、不舍不耻下问的精神是衷心的钦佩,有点后悔自己没事唱这劳什子的歌干吗?
不能说自己见过并且吃过,只得回答道:“这是我自己想出来的,你怎会见过。”
此时,在附近某棵树梢上猫着的人心想:大概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也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她采的蘑菇最多,多的像那星星数不清,她采的蘑菇最大,大得像那小伞装满筐,噻啰啰哩噻”
很遗憾,今天的蘑菇并不多更不大,兄妹三人找了老半天,才采到几朵小得可怜的蘑菇,连鸡枞的影子都没瞧见。原因是近日上山采蘑菇的人太多,鸡枞可是人们无法抗拒的美味。
找了许久才找到几朵焉不拉几的小蘑菇,三人有些泄气但又不甘心,一点点的仔细向前搜寻,不知不觉便往山林深处走了。
地上积的松毛越来越厚,已经脱出了村人们经常活动的范围,但是蘑菇也多了起来,簇拥而生成一窝的,单个孤独而长的,很快就采集了小半篮子。
三人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中,并未意识到已经深入山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