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满庭杜鹃红-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他几女也赶忙端起酒杯饮下。

    她们喝的美人酿未经过蒸馏,酒力稀薄,多喝几杯也无事。

    祝红嬴回去坐下,对其余几个愣头小子使劲打眼色,让他们过去敬酒。

    他是过来人,深谙眼下不哄好,往后日子不好过的道理。

    那几个愣头青不知其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一会才弄明白。

    遂一个个起身端了酒杯过去。

    一轮下来,林冉玉懂得他们的意思,笑道:“你们也莫要走来走去的累得慌,干脆将桌儿搬过来就得,左右也不是外人,有我做大嫂的在,别人也笑话不去。”

    长嫂如母,祝太太让他们夫妻过来,其中也是另有深意的。

    听得此言,男子们立即付与行动。

    两张桌儿并在了一起,众人兴致更浓,你敬我一杯,我再回敬你一杯。

    一会儿,不知是谁提议的行酒令。

    酒令有雅令和通令之分,通令掳拳奋臂,叫号宣争,显得有些粗俗,显然不适合他们这堆人。

    雅令以出诗句或对子为主,在座之人多少读过些诗书,祝红嫘的丫鬟秋儿、萍儿也识得字,嚷着要加入进来。

    祝红嫘对贴身丫鬟一向宽容,自然应允。

    唯有巧珍脸色变得不好看,咬了咬唇,委屈巴巴道:“我不识字的,酒量也不好,有些头晕,先进去歇着了,你们玩吧。”说着就起身快步往船舱里走。

    她离开,唐公子不会坐视不理,赶忙跟上去。

    桌上的人茫然摸不着头脑,才喝了几杯美人酿而已,年纪最小的柳清妍还没说头晕,再说不识字,行酒令可以不参加,在一旁瞧热闹不也挺好玩的嘛。

    气氛瞬间冷了下来。

    “倒是我疏忽了,忘记问清楚大家是否都懂得雅令,我自罚三杯。”林冉玉自我解嘲地笑笑,连续饮下三杯美人酿。

    “我陪娘子喝。”祝红嬴痛快道。

    “我也喝。”

    “我也来。”

    众人齐举杯,却无人再提行酒令的事。

    一会,唐公子和巧珍又从舱里出来了。

    秋儿忙上前去问巧珍,“谢姑娘是否还头晕?婢子去叫人备些醒酒汤来。”

    巧珍不答话,漠然瞥秋儿一眼,对唐公子道:“明儿给我买的丫鬟,要识得字的。”

    秋儿胸口仿佛被一记重锤击中,愣住了。

    其他人等也是惊愕不已。

    柳清妍暗暗叹息,来城里别的没学会,摆谱倒是学得快。反正还一个月就出嫁,往后眼不见为净,罢了。

    “柳妹妹身边好像还没有伺候的人。秋儿,明儿开始,你就跟在柳妹妹身边吧!”祝红嫘出来打抱不平。

    她的话是在提点巧珍,自己不过是寄住在姑母家而已,人家正经的小姐还没丫鬟,你凭什么要丫鬟伺候?

    秋儿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柳小姐是个有本事的,跟在她身边,我也能学到些本领。”

    祝红嫘噗嗤一笑,道:“你办事比萍儿沉稳,跟在柳妹妹身边能得上忙。我常年呆在内院,萍儿话多,正好给我解闷,这叫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嘛!”

    “秋儿,反正迟早我也是要跟着小姐过去,咱们还跟以前一样,天天在一块的。”萍儿笑嘻嘻道。

    “那我就却之不恭,多谢祝姐姐的心意了。”

    柳清妍也不推辞,秋儿是个值得培养的人才,她正缺得力助手。

    被巧珍这么一闹,大伙也没了喝酒的兴致,各自散开去欣赏月色。

    不久后,让人吩咐下去返航回家。

    次日,唐公子果然送了两个丫鬟到柳宅来,说是怕成亲时别人笑话巧珍没有陪嫁的丫鬟。

    陪嫁丫鬟是有了,可嫁妆呢,又是个问题,还有就是去哪里迎亲。

    最后,柳清妍想到杯莫停后面的院子空置着,让大舅一家提前两天进去住着,唐公子去那儿迎亲就是。

    等巧珍的婚事办完,她感觉自己像嫁了个女儿似的,劳心伤财。

    十月初,谢春贵一家辞工回去盖新屋子,准备来年给小武娶媳妇。

    这时,豆瓣酱作坊已基本停工,工人们都闲着,不缺人手。

    十一月,祝家的二公子成亲,又是一桩喜事。

    而后,柳澜清和祝红嫘成亲的日子也定了下来,在来年二月。

第106章 暗流涌动() 
当柳清妍忙着给工人清算工钱、发放福利,让大家回去欢欢喜喜过大年时,消失了一年的人终于出现。

    李广业已成年,这一年来跟着父亲东奔西跑,甚至还去了趟海外,好不容易在年前赶回来的。

    昔日同窗好友相见,促膝长谈一番后,李广哭丧着脸走了。

    他本以为柳家妹妹年纪还小,不会那么快就定下亲事,却不想,一直被人不,那个讨厌的家伙惦记着。

    青葱少年的第一次恋情无疾而终,对先他一步的家伙恨之入骨。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弹指之间,新年又至。

    柳家这个年,过得比去年肥的多。

    建作坊欠下的银子已经悉数还清,往后赚的钱可以装进自己腰包,美中不足是清芷的病治来治去,依然不见起色,三叔柳博裕此时不知身在何方。

    柳清妍想着等办完柳澜清的婚事后,去遍访名医,换个大夫给清芷诊治。

    初二谢氏回娘家,孔春香说她本家的那几位亲戚年后不去上工了,请谢氏代为转告。

    柳清妍正月里忙着应酬小姐太太们,听了并没放在心上,曲米粉只有如意楼用得上,其制作方法外人拿去也无用。

    二月十三,柳澜清大喜的日子。

    一大早起身后,柳清妍坐在妆台前,任由着秋儿给她梳妆打扮。

    白色交领绣朝颜花的窄袖短襦,外罩一件柳黄的半臂,下面系着豆绿曳地裙,头发梳成垂挂髻,除去惯常用的丝带,加上一对花形发钗,整个人透着一股杨柳初春的蓬勃娇媚气息。

    “好了。”

    随着秋儿颇为自得的一声欢呼,柳清妍瞧着铜镜中的人使劲眨眼。

    镜中人也对着她使劲眨眼。

    白皙的瓜子脸上是满满的胶原蛋白,如雨后荷花般娇嫩,明亮的双眸清澈如溪水,唇色偏淡,像两片嫣红的樱花花瓣,有种楚楚可怜的柔弱之感。

    “镜子里的是我?”她呆住了,身子僵硬的粘在凳子上。

    镜子里的少女形象让她想起了白莲花这个词来,不由冒出满身鸡皮疙瘩。

    秋儿奇怪地望着她,“当然是小姐你了。”

    “很好。”柳清妍神色严肃,站起来抖了几抖,将一身疙瘩抖落在地,背着双手迈步出了房门。

    秋儿望着柳清妍的背影在研究“很好”两个字的意思到底是称赞她的手艺,还是夸自己的容貌。

    宅子内外已布置妥当,披红挂彩,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

    用过早饭,一身大红袍,胸挂大红绸花的新郎官正准备着去迎亲时,石恒宇来了。

    大舅子成亲,做妹婿的当然要过来帮忙。

    十八岁的石恒宇日渐趋于成熟稳重,俊美飘逸的脸庞棱角更为清晰,加之近两年在江湖上走动的阅历,看起来多了几分刚毅冷傲的气质。

    可当瞧见自内门走出来的柳清妍,欣喜悄悄柔软了他的神色,连带整个人似乎都温顺了起来。

    “小东西,你又长高了。”他望着她,似一方冷玉凝定不动的眼波,瞬间流光闪亮。

    “你也长大了嘛。”她走过去,拍拍他的胸脯,脸上多出来两道月牙。

    柳清妍一年内身量窜高了许多,如今已跟石恒宇的肩膀持平,身段亦初具雏形,正是有女初长成的大好青春年华。

    石恒宇不明白小东西为何总爱拍他的胸,既然喜欢拍,那就让你多拍几下咯!

    每次柳清妍拍胸时,他就故意往前挺一挺。

    手感越来越好嘛!

    柳清妍收回手掌回味着,丝毫没有羞愧或抱歉的意思。

    正在二人互相吹捧之际,那厢迎亲的队伍一切齐备,正欲出发,石恒宇只好跟着去了。

    一会儿,如意楼的佟掌柜领着大厨小厨,伙计婆子们,浩浩荡荡地驾车来了。

    “恭喜,恭喜。”佟掌柜拱手作揖递上礼单,然后指挥着厨子伙计们从马车上往下卸大大小小的物件。

    宴席由如意楼一手承办,包工包料,省去了自家的麻烦。

    今儿如意楼也是全体出动,贴出歇业半天的告示,反正主家的银子没少给。

    “难为佟掌柜破费了。”柳清妍笑着还个礼,“快请进厅里去喝茶吧。”

    “不急不急,等我安排好小的们干活再来叙话。”佟掌柜笑容可掬,说完转身顾自忙活去了。

    佟掌柜一行是来得最早的,过了一阵,道贺的客人络绎不绝的来到,当中包括十分亲善的知县凌大人。

    凌墨风望着柳清妍清荷凝露般的笑颜,想起老友书信中所问之事,不禁惋叹襄王有意神女无心,天意弄人。

    柳澜清的婚宴分为两次来办,等祝红嫘三朝回门之后,回乡祭祖之时在白水村老宅再办一次。

    祝家嫁女,排场当然不会小,明明就在同一城区,迎亲的队伍转来转去硬是绕了半个城,嫁妆之丰厚也引来不少艳羡嫉妒的目光,真正称得上是“良田千亩,十里红妆”。

    此处值得一提的是,李广竟然没来参加柳澜清的婚宴,只派人送来一份重礼和一封亲笔书信。信中说他出远门去了。实则本人就呆在城中某个地方狠狠诅咒那个令他恨得牙痒,却又无可奈何的家伙。

    二月十八,宜祭祀,出行,日丽风和。

    柳家的大队人马返回白水村,祝红嫘的美貌再次让白水村众乡邻惊艳了一回。

    祝红嫘对乡邻们的围观并不反感,微笑着点头打招呼,尽显大家闺秀的本色,引来一片赞扬。

    “嫂子,这是柳枝,柳絮、小翠、还有翠花。”

    柳清妍在给祝红嫘介绍从前一起玩乐的小伙伴时,竟然在人群众发现了曾是死对头的翠花。

    可是翠花已非昔日的翠花,怀里抱着个数月大的婴儿在哄。

    想起昔日翠花那句“小蹄子,你竟然胆敢抢我的磊哥哥”,柳清妍脸上直发烧,走过去瞧了瞧在翠花怀里沉睡的孩子,问道:“翠花,这是你的孩子吗?”

    翠花抬起头笑,“是啊,叫宝丫,半岁了。”说完又低头去瞧怀里的孩子,眼里全是温柔的母爱。

    柳清妍觉得此时翠花是最美的,因世上再没有比母亲深情凝望孩儿时更美的画面。

    她褪下手腕上唯一的玉手镯,塞到翠花手里,“这个不值多少钱的,留给宝丫当嫁妆吧。”

    不值钱,那也是花了三十两买的。

    翠花本想拒绝。

    她虽不懂镯子的真正价值,但是从柳清妍身上摘下来的东西,再怎么便宜也能值些银子,可一想到自己确实没什么好东西能给闺女,便狠心收下了。

    “以前是我不懂事,总肖想一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其实,你跟磊哥哥才是最般配的。”翠花望着站在不远处,眼睛却一直在盯着她们的石磊道。

    她的眼里一片明净,再无从前那种痴迷的情丝在内。

    柳清妍回头瞅一眼,再对翠花笑着说声谢谢,转身走回石恒宇身边去了。

    石恒宇柔声道:“镯子没了,回去戴我送你的那只吧,只是不可以再拿去送人。”那是只满绿翡翠手镯,花了好几百两银子买的。

    柳清妍望着他道:“好。”眨了眨眼,又道“我刚才跟你的初念情人一笑泯恩仇了呢。”

    石恒宇的脸色一沉,马上冷得好像要杀人。

    柳族长打开祠堂领着柳澜清夫妻入内祭拜,礼毕后在族谱上添上祝红嫘的名字。从此,祝红嫘就真正算是柳氏一族的人了。

    宴席摆在柳家老宅内,请的张大厨来做主厨。

    柳清妍给酒坊的工人也放了假,让他们回来吃酒席。

    因提前派人回来让柳族长帮忙准备,老宅已清扫干净,许多人正在进进出出的忙碌着。

    时辰还早,柳清妍领着祝红嫘去河堤上散步,丫鬟们跟随在后。

    柳丝依依,草色茵茵,阡陌交纵,乡村的春景图最是让人心动缠绵。

    “嫂子,以前我经常在这河边跟柳枝柳絮,还有清芷妹妹一起打猪草,打完猪草就满田野疯跑疯闹玩。那时家里养着一头牛,两头猪,很多只鸡,爹和哥哥在镇上的学堂里,十天才回来一次,祖父和三叔种地,祖母和娘纺纱织布,日子过得虽然平淡却很充实快乐。”柳清妍一边慢慢往前走,一边给祝红嫘絮叨。

    祝红嫘并不清楚柳家发生过何事,只觉得柳清妍少说了一个人,好奇地问:“那三婶呢,何时殪没的?”

    柳清妍脚下一滞,淡淡地道:“她不是殪没的,只是拿着家里的银子跑了。”

    祝红嫘听出她话语里隐藏的情绪,忙真诚地道:“妹妹,如今我已是柳家的人,家里发生过何事,不妨直接告诉我,我身为你的大嫂,自然该为你分担一二。”

    柳清妍转身浅浅一笑,道:“不过是我弄出来一种新玩意,赚了些银子,引来了某些贪婪之辈的觊觎心罢了。”

    接着,她将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细细说了出来。

    “呸,姓郭的一家子真不要脸,做出如此丧尽天良的事来,也不怕遭天谴。”萍儿心直口快,掐着腰骂道。

    秋儿也道:“郭氏贱妇为我等女子的耻辱,真应该绑她去游街示众,遭万人唾弃。”

    祝红嫘上前握住柳清妍的双手,怜惜道:“苦了妹妹你了。我不够妹妹聪明,从小学的也是如何打理内宅之事,往后家里的一切有我,妹妹和夫君只管处理外头的事,保管不给妹妹拖后腿。”

    “如此,嫂子就多劳累了。”柳清妍笑嘻嘻,蹲身下去给祝红嫘行了个礼。

    众女沿着河堤又走了一会,见时辰差不多,便回到老宅去了。

    老宅内,该来的人都已到齐,没到的应该也不会来了。

    修补后的门窗跟老宅显得很不协调,清晰记载着那场风暴洗礼的痕迹。

    柳清妍细细打量生活过半年的地方,那段已飘远的记忆重回眼前。

    她将和家人协商过才做出的一项决定告诉柳族长,以便于在宴席上当众宣布。

    “建学堂?妍丫头,你是说要在村里面建一座学堂?”柳族长激动得站起身来道。

    柳清妍有些无奈地笑笑,道:“族长爷爷,你先别激动,坐下来我慢慢说给你听。”

    “好,好。”柳族长复又坐下。

    柳清妍继续道:“我是这样想的,先将老宅推倒,学堂就在这块地面上建。建成后,请一男一女两个先生来,好让村里的男伢女娃都有书读。那三十亩地的租子就不用往城里运了,应该够一个先生的束脩,剩下的由我来负责。”

    “这可是福荫子孙后代的大好事啊!”柳族长脸泛红光,激动地一拍大腿,接着道:“妍丫头,你出银子建了学堂,哪还能再要你出先生的束脩。束脩一家每个月出几十个大钱就足够了,村里人都能负担得起。”

    继而将柳老爷子等人犹豫地一望,道:“只是这样一来,你们一家没有祖宅了呀。”

    柳老爷子微笑道:“此事我们一家已仔细斟酌过。老宅无非就是让子孙后代记得先辈的香火传承,可又有何事比建一座学堂更能让人铭记于心。往后咱们柳氏一族的后代坐在学堂里,心里都会谨记我柳家,这难道不比让宅子空置荒废强得多?”

    “我先替族人感谢你们一家的深情大义。”柳族长起身一揖到底。

    “族长不必如此。”

    柳家众人赶忙回礼。

    重新落座后,柳族长说出一件令人十分震撼的事来。

    郭家的人也搬进城里去了。

    “听来村里收咸鸭蛋的商贩们说,郭老汉临行前放出话来,不会让你们的日子好过。”柳族长面色忧虑起来。

    柳老爷子听了,暴跳如雷道:“好大的口气,我倒要瞧瞧他,如何让我们的日子不好过。”

    “族长爷爷,咱村咸鸭蛋和松花蛋的名声已经打了出去,商贩们都慕名来收,不愁销路。往后方子就不用保密了,让族人传给亲友们使用吧!”柳清妍笑了笑道。

    我不去找你们的麻烦,你们倒想着来找我,那咱们就走着瞧吧!

第107章 建农家乐() 
柳族长在开席前将两项重大消息一公布,顿时欢声如雷,气氛前所未有的高涨。

    祝红嫘悄悄塞一张银票进柳清妍手里,道:“妹妹,你的作坊才开始有进账,建学堂的银子嫂子替你出了。”

    柳清妍展开银票一瞧,是五百两,忙要还回去,道:“建学堂不用给人工钱,用不了这许多,一二百两银子我拿得出来的。”

    祝红嫘笑道:“多的就给孩子们买些笔墨纸张,我瞧着乡亲们如今也不是太富裕,供个读书人不容易的。再说我爹娘那边给的陪嫁不少,够我这辈子花用的,一家人还分什么彼此。”

    柳清妍思忖片刻,不再推辞,笑道:“这个银子算我借的,等我银子赚多了再还给嫂子。”

    祝红嫘带过来的嫁妆,明面上除去城郊的两个庄子外,城里的店铺也有五间,大件小件的名贵家具,绸缎布匹堆满了三间东厢,珠宝首饰几大匣子,压箱底的银票不知道有多少。

    这一顿宴席乡邻们吃的尽兴,直到申时初才散去。

    至于郭老汉放出来的话,柳家人并未放在心上,愚溪县城内敢来找他们麻烦的,还真没有。

    林花谢了春红的初夏四月,梨花桃花已相继败去,阳明山上的杜鹃却才竟放,一丛白、一丛红、一丛粉交错重叠,就像天然绘就的一幅巨型彩色水墨画。

    此时节,山道上游人如织,皆是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赏花人。

    沿山道而上,姹紫嫣红,尽情绽放的杜鹃花更是朵朵含情,盈盈有神,令赏花人几欲神魂颠倒。

    拥挤的赏花人潮中,一队青春年少的男女特别显眼,引得游人纷纷驻足称赞,人比花儿还好看。

    这一队人正是祝家的祝红麟小两口,柳家的柳澜清夫妻,未成亲的柳清妍、石恒宇,加上随侍的丫鬟数名,貌似还有一个王小二。

    柳清妍让酒儿一块来赏花,顺便也把王小二叫上了,给他们二人制造机会相处。

    王小二诚惶诚恐地走在最后边,几个大家公子他平时想见一面都难,更别提跟人一起游玩了。

    酒儿见他这幅模样,有意放慢脚步,跟他并肩而行,渐渐地,二人跟队伍拉开了一段距离。

    “你这样下去也不是法子,得找个正经事儿做,莫非你想要一辈子做地痞,收保护费不成。”

    “我除了会几下三脚猫的拳脚功夫,空有一身力气外甚也不会,不做地痞能做甚?”

    “小姐心儿好,改天我跟她说说,瞧瞧有适合你干的活没有。”

    酒儿和王小二边走边小声交谈。

    待登上最高处放眼眺望,火红火红的杜鹃或簇拥成团,或成块连片,逶迤在阳明山的百岭千山之上,形成绵延数十里的花海,正是漫山飞红霞,千峰竞翠微的人间仙境。

    祝红嫘做嫁妆的两个庄子,正好位于山脚下的区域内。

    瞧着眼前的美景,柳清妍心情怡悦,豪言壮语由心而发:“总有一天我要将山下的地全买下来。”

    石恒宇不解,蹙眉问道:“买下来做什么,难道你想做个农妇不成?”

    “开个超大型的农家乐啊!”柳清妍瞪着他道:“现在嫂子的庄子上有梨花和桃花,到时把山上的杜鹃再移植些进去,我的酒坊也搬过来,再建几个园子,忙时种地酿酒,闲时赏花喝酒,日子多美。”

    “什么是农家乐?”

    在花径上徘徊赏花的众人围拢过来。

    “农家乐就是以农事活动,田园风光为主题,集旅行度假,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旅游项目,就像你们去庄子上小住那样,只是用来玩乐的形式更多样化,并且都是要按人头收取一定费用的。”柳清妍解释道。

    众人听的一知半解,很多词汇根本不解其意,只听明白像去庄子上小住那样一句,忍不住继续追问。

    柳清妍简单做完一番介绍,然后领着一群人下山,到庄子上实地体验去了。

    这个庄子种了诸多鲜果外,也有大片的菜园、鱼塘,果园里放养着不少的鸡,鱼塘水面上游着大群的鸭鹅。

    问庄子上的人要来些工具,柳清妍给众人分派工作。

    “你,去果园里抓两只鸡来。”

    石恒宇举步刚要走,后面又传来一句:“不得使用武艺,像打猎似的。”

    “哦。”

    “哥,你和祝二哥,还有小二哥,去鱼塘里抓一只鸭和一只鹅来。”

    柳澜清是自小在乡下长大,可这些活真不会干,挠挠头,领着祝红麟和王小二走了。

    “不得叫庄子上的人帮你们抓。”

    后面又加上了一句。

    “那我们呢,去做什么?”

    众女跃跃欲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