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票证年代的日常生活-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可不想你和吴纪叔打架。”陶小霜见孙齐圣还是皱眉,就抬手抚了抚他的眉头,“过了今天,她应该就死心了。”

    孙齐圣顺着她的力道松开眉头,说到死心,他就想到被自己逼着表态的庄沙,就说:“不管是谁,我都不会让他影响到我们的关系,一丝一毫都不会。”

    陶小霜以为孙齐圣说的是吴晴,就笑着说:“她哪有那个本事,我是不和她计较,毕竟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要是她真敢做什么,我还对付不了她!”吴晴年纪越大性子越黏腻,经常莫名其妙就眼冒泪花,但说话行事却没什么攻击性,就像孙齐圣说的那样,有点像浆糊。

    孙齐圣点点头,“那好。”

    站在弄堂里毕竟不好说话,两人达成共识后就各自回家。

    ……

    说起来,要论起陶小霜和孙齐圣公开关系这事,谁最高兴,还轮不到他们自已。

    在两人手拉手走在弄堂里的前一天晚上,他们就把两人谈恋爱的事告诉了3个老人。孙奶奶霍清芬那颗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要不是那个墙洞一直还在,她都怀疑两个孩子已经不在一起了。

    当晚,孙大柱发现妻子睡着了都在笑。

    至于徐阿婆,当时她是大吃了一惊,但很快就喜大于惊。其实她一直都为外孙女和孙齐圣的关系在烦恼:两个有着共同奇遇的孩子越来越生疏,这可绝不利于保守两人之间的大秘密。

    现在就好了,至亲者莫过夫妻,两个孩子以后结了婚,这秘密就彻底掩实了;而且孙齐圣这孩子也不差,配得上自家小霜。

    这样想着,徐阿婆不仅没责怪陶小霜,还成了两人在程家最大的支持者——知道这事后,担心侄女吃亏的二舅夫妇被她三言两语就安抚住了,然后她又给女儿程谷霞打了电话,“……事情就是这样。两个孩子很懂事,到了年纪就会结婚的,所以不准你来瞎管。”

    “妈,我不来怎么行!小霜才18岁!”程谷霞在那边叫道。

    “来什么呀!小霜比你听话一百倍。而且18岁怎么了?”徐阿婆翻旧账了,“你16岁嫁给了小霜她爸,21岁嫁给四海,我有瞎管你?”

    说到陶庸,程谷霞就气短,但同时她又觉得不能让自己的女儿和自己犯一样的错误——年纪轻轻以为遇到了良人,草率的结了婚,婚后才发现对丈夫不够了解,也不适应海员妻子的生活。

    “妈,我才是小霜的妈!”程谷霞忍不住喊道。

    “我还是你妈了!总之不准来。”徐阿婆挂了电话,给港务局打了电话。说服不了女儿,她就说服女婿。

    高四海听完后,果然答应徐阿婆劝劝程谷霞,但最后他还是说了一句:“妈,既然你信得过孙家和孙齐圣,那我自然没意见,但小霜还小,你得多操操心。”

    事实证明,枕头风对女人一样见效果,第二天程谷霞果然没来同寿里。几天后,她抱高灿来吃辅食时,也没提这事;倒是同来的高四海去孙家拜会了孙爷孙奶,顺便见了孙齐圣一面。

    回了高家,程谷霞立刻问他去孙家的事,高四海对孙齐圣赞不绝口,直说他绝非池中物,迟早驭雨成龙。

    程谷霞想听的可不是这个,气得骂道:“那现在不就是一条蛇吗?”话虽这么说,高四海的眼光程谷霞其实是深信的,所以她也就暂时放下了心。

    就这样,虽然有些波折,但陶家小霜和孙家大圣总算是在两家大人面前过了明路,得到了认可。从此可以光明正大的在一起了。

115|丸药() 
上了两年班,陶小霜发现虽然没有学生的假期长,但是长达一个半月的暑假和足有二十天的寒假可以说得上是在华一上班的最大福利。

    在7月里,她的一个星期是这样过的:白天,睡到自然醒,然后起床吃现成的,觉得热就在家里看书听广播,觉得不热就带着弟妹们出去兜马路,或者和朋友和同事见个面,聊聊天买买东西。不过在中午前陶小霜一定会赶去小菜场买菜——7月的太阳实在太毒了,陶小霜怕外婆会中暑。

    到了下午,她就先做做家务,然后去药房认药或者去图书馆看医书。到了5点钟,她就去区交运和孙齐圣会合。要是有好的电影,两人就去看电影,没有的话就去滑冰。孙齐圣足足教了半个月,陶小霜才掌握了不用他拉着也能自己保持平衡的方法,接着她开始试着自己滑,却郁闷的发现滑行距离怎么也超不过5米。只要滑过了5米,准得摔。好在孙齐圣总能及时抱住自己,要不然屁股不知得受多少罪。

    这次学溜冰的结果就是,陶小霜对自己的运动神经和四肢的协调能力再一次绝望了。

    见陶小霜对学滑冰没了兴趣,孙齐圣干脆就重启了防身训练。因为学生太愚钝,孙齐圣就去芜存菁,只保留了3招,分别是断子绝孙腿、夺命连环拳(一手戳眼一手击打鼻梁)、手肘双炮击(用手肘攻击紧贴背后的敌人的腹部)。另外,补充一句,这3个极其羞耻的名字都是孙齐圣取的,陶小霜暗自发誓绝对不会对任何人提起它们。

    孙齐圣每天下班后,两人就去大斜坡,在那里训练一个小时。陶小霜先花半个小时练习招式,然后再花半个小时用练习成果教训在练习中耍流氓的孙齐圣。

    然后,肚饿的两人就回同寿里吃晚饭。开始时是孙齐圣跑到程家的客堂间蹭饭吃,吃了几次后,孙奶奶就说要回请,于是陶小霜也溜达着去孙家吃饭了。

    吃过几次后,陶小霜就发现孙齐圣喜欢吃徐阿婆的东坡肉,孙齐圣则知道了陶小霜爱吃孙爷爷的三鲜饺子和麻辣冷面。

    到了星期天,陶小霜要么和宁鸥王姿一起去逛街,要么就是集体活动时间。所谓集体活动,通常就是指5人吃遍大上海的小组活动,这个有时也会加人,比如上一次正好厂休的张可茜就加入了——按照大家说好的规矩,5人里有3人通过就可以临时加人;那次通过张可茜的人有陶小霜、孙齐圣和庄沙。

    就这样,陶小霜悠悠闲闲的过完了整个7月。然后在8月初,她决定开始尝试自己做丸药。

    有这个想法,倒不是她的突发奇想,而是她在自学中医时逐渐产生的想法。对于迷雾镇的药材,除了徐阿婆和孙爷孙奶之外,陶小霜和孙齐圣不准备让其他任何人知情,但像两年前那样用黄精救治宁外公的事,以后一定还会有,而那个巧买黄精的法子却是不能常用的——总不能以后两人的亲友一生病,家属就会在路边买到神奇的野生药材吧。

    所以,陶小霜准备自学成才,她要做个‘医术不错有些秘方’的赤脚大夫。这个秘方,就是指陶小霜自制的丸药了。在需要的时候,陶小霜会按着普通的方子配好料,然后在其中用上一两味迷雾镇的药材,最后做成的丸药自然就药效神奇了。

    这样做,即使有人觉得药效太好了,也能让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丸药的药方上。陶小霜觉得用这个方法可以很好的保护迷雾镇的药材,毕竟老字号的中药店如北京的同仁堂,沪上的雷允上每年都要卖出数以万计的丸药,百年经营下来,其制药配方却仍是固若金汤的秘密。

    打定主意后,从8月开始,陶小霜就天天跑药房。

    离洪阳街不远的两条街外就有一家为民中药店,这店不大,就一大一小两个开间,大的一间是卖药的店面,小的则是分药制药的工房。要是为了辫药,陶小霜是不爱去那里的,因为店里的药材总不大齐,但它却是陶小霜偷师的最佳地点,因为在那里她有一个认识的熟人。

    那个熟人叫査雪梅。要是换在解放前,陶小霜估计得跟着外婆叫她一声孙小姐——徐阿婆一直在査家工作到1951年,直到两个儿子都结婚了她才离开了査家。多年相处下,徐阿婆和査太太的感情很深,到了50年代中期,沪上开始实施退休制度,査太太还想法给徐阿婆挂了个单位,让徐阿婆拿上了退休金。

    陶小霜听徐阿婆说,当年査太太请她做厨娘的前两年其实就是在做善事——刚到上海时,徐阿婆只会吃些绍兴的乡土菜,又带着4个孩子,査家有钱什么样的厨师请不到,哪里就需要请她,所以只是査太太在发善心罢了。

    査家兴旺时,査太太对徐阿婆和程家多有照顾,算得上是程家的恩人了。既有恩又有情,徐阿婆自然常去査家探望査太太。

    像査家这样的家世,解放后注定没落,査太太唯一的儿子成了右派,女儿也下放了,虽然海外常有外汇寄来,家用还是宽裕,但査家却眼见着衰败了下去。儿女不在身边,孙子辈的前途也因为资本家的出身而受阻,心情忧郁下,査太太得了很严重的失眠病,夜夜不能沉眠,在白天里却经常昏睡,近些年更因此患上了头疼病。

    徐阿婆想帮帮査太太,就和陶小霜商量,问能不能给査太太一些藕粉。考虑到徐阿婆的报恩之心,又觉得失眠虽然是顽疾,但也不是什么大病,应该不会惹人怀疑,陶小霜也就同意了。

    然后,陶小霜就常和外婆一起去査家,几次后她和査太太的孙女查雪梅就成了能说得上话的朋友。查雪梅从华东医学院毕业后就被分到了为民中药店,做店里的中药师傅。查雪梅是个面冷心热的人。两人熟了以后,陶小霜看医书时有什么不懂的,都会问她,她都不厌其烦的解答。这次陶小霜和她说起想学搓丸药,第二天她就把人带去了制药工房。

    学了几天,陶小霜发现做丸药的步骤和做小汤团(汤圆)的步骤很像,只要把糯米粉换成晒干打成细粉的药末,然后其它诸如和水、搅拌、搓条、和丸等步骤真的都差不多。

    一个星期后,査雪梅宣布作为搓药工陶小霜可以出师了。

    第一次搓丸药,该做什么呢?出师的陶小霜边朝同寿里的方向走,边在想这个问题。然后从身边经过的一个孕妇,让她有了主意。她要用山楂和甘草做止吐生津的丸药。

    ……

    8月下旬的一天早上,天不亮李建全就炖上了鸡,可把来灶坡间做早饭的王小慧香得不行。

    王小慧一边往剩饭里倒水,一边抽鼻子。王姿家的煤炉就在吴家的旁边,那锅鸡汤离王小慧只有一臂之隔,她一直用眼角盯着,然后趁李建全去水龙那边洗红枣,她飞快地伸手抓起一块早看好的鸡肉,往剩饭上一扔。

    然后,又是一块。连抓了3块,她才停手。等李建全端着一大碗洗好的枣回来时,王小慧早把鸡肉埋在自家的剩饭里了。

    放枣时,李建全无意间看见王小慧含着两根手指,却不知道那是被自家的鸡烫的。

    炖好鸡汤,又闷了些米饭,李建全赶紧回了二楼的厢房。家里的王姿早等着了。汤锅和饭锅一放下,她就吃上了。两碗米饭、大半只鸡、一大碗鸡汤,一会就全下了肚;等她吃完了,开始擦嘴,李建全连一碗饭都还没吃完。

    “我要去睡了!别叫我,我要睡到下午去!”王姿伸了个懒腰。

    早上起来,吃完就睡,就是孕妇也有些过了。李建全却道:“快去睡,我吃完就走,绝不吵你。”

    “晚上我还要吃鸡,你在王姆妈拿两只,晚上我要多吃点。”说着话,王姿扶着腰进了里面的睡房。

    从后面看。李建全看不到王姿已经很大的肚子,只看见她不止没变粗,甚至还细了些的手脚,不禁就叹了一口气。

    他又想到了半个月前的情景——王姿因为严重的孕吐,吃不好睡不着,怀孕6个月不止没胖,还廋了5斤,把一家人都吓得不清。去医院检查了几次,医生越说越严重,从最开始的母体营养不够,到胎儿发育可能受到影响,再到最好住院以防流产。

    医生最后一次的说法,把原本不太怕的王姿都吓得不行——她的妈妈和奶奶的症状可没有这么严重。

    睡在医院的病床上,王姿哭着让李建全给北京发电报,赶紧让她妈妈来上海。同来的李妈妈回同寿里拿衣服了,李建全怕她一个人待着出事,就给和老婆关系最好的陶小霜打了电话,叫她来医院陪一陪王姿。

    等李建全发完电报,回了医院,居然看见老婆埋着头在吃东西——要知道在他走之前,王姿喝白水都会吐。

    李建全不敢打扰埋头苦吃的王姿,就问一旁的李妈妈。

    李妈妈万分惊喜的告诉儿子,“陶小霜带了些自制的丸药来,说是主要用山楂做的,可以开胃,叫阿姿嚼着吃。你知道,阿姿现在看见吃的就想吐,哪里肯吃。陶小霜就掐碎了放在温水里,让她闻。

    闻啊闻的,阿姿就把那杯水给全喝了,然后……居然没吐!陶小霜就把一盒子的山楂丸留了下了。她走后,阿姿有些干呕,我就让她吃了两颗山楂丸。结果——她吃完就说想吃饭了!”

    李妈妈说完激动得直拍胸口,李建全也听得喜不自胜。接下来,他和李妈妈看着王姿埋头大吃嘴边都是饭粒的狼狈样子,却像在看一副名画般,边看边笑不说,心里简直乐开了花。

    那天晚上,闻着隔床的饭香,王姿又有些想吐,赶紧三颗山楂丸吃下去,果然就没事了,还胃口大开,晚饭又吃了不少。

    两天后,坐火车赶来上海的王妈妈正好接女儿出院。

    回了同寿里后,李建全和王妈妈立刻找上了陶小霜,问她能不能多做些山楂丸,王姿只有吃她做的山楂丸才能止吐,而两天前的那一盒子只剩下几颗了。

    陶小霜没有不答应的道理。搓药丸又简单,当天下午她就又送了一盒子给王姿。

    于是,王姿就成了陶小霜这个赤脚大夫的第一个病人。现在,王姿只要每天吃上十几颗山楂丸,就吃啥啥香,比怀孕前还能吃。

    “多亏了陶小霜……”李建全正在心里感谢陶小霜,却听到了王姿的鼾声,他自言自语道:“不止吃啥啥香,还吃完就能睡,简直神了!”

116|步步领先() 
李建全把山楂丸当成了老婆的救命稻草,王姿更是一顿不嚼5、6颗山楂丸就不行。所以,当陶小霜晚饭前到后厢来,说以后山楂丸都不能再吃了,要换一种丸药时,夫妻俩自然就不愿意了。

    李建全焦急的问:“小霜,你说阿姿不能再吃山楂丸了,是为什么呀?”

    “小霜,不要呀!我没你做的山楂丸不行的!一顿不吃我就得——”王姿说着做了个抱肚呕吐的动作。

    陶小霜带来了一罐新丸药,闻言就打开盖子,很有信心的说:“姿姐,我保证这种对你也有效果的,你尝尝就知道了。”

    陶小霜到的时候,王姿正准备吃晚饭前的山楂丸,这时装新丸药的玻璃罐就被陶小霜顺手搁在了装山楂丸的圆铁盒的旁边。于是,王姿夫妻一眼看去,就把两种丸药比了个正着:山楂丸是色若红泥,尾指头大小的圆药丸;而新丸药虽然也是圆形药丸,颜色却是淡红色的,个头也大了一圈,足有拇指头大小。

    “这么大颗……我怕哽着。”王姿还想挣扎一下。

    “这个也不苦,所以也可以嚼着吃的。”陶小霜表示新丸药的大小不成问题

    “……那我试试”,王姿半信半疑的拿起一颗新丸药,送进嘴里,嚼了一嚼,眼睛亮了,“这也是酸的!好像……是柠檬吗?”

    “对呀”,陶小霜笑着说:“这一次我用柠檬做的主料,还用了蜂蜜作合剂,应该会更好吃一点。这种丸药,我叫它柠檬蜜丸。”

    她说话时,王姿一边听一边嚼个不停,越嚼她嘴里的口水越多。于是。李建全就看着刚才还怕被新丸药哽着的老婆,现在一口水没喝,三嚼两嚼就吃完了一颗不说,还伸手要去拿第二颗。

    王姿把第二颗送进嘴里,才说:“这个没有山楂丸甜,但很香,还有股子嚼劲。”如果说山楂丸是咬一咬就化作粉末的入口即溶般的口感,那柠檬蜜丸则带着点弹性,咬一咬后,它要和牙齿抵抗一下才会在嘴里散开。

    好吃归好吃,但能不能止孕吐还不知道了,李建全就给王姿舀好了小半碗饭菜,让她试试会不会反胃。

    “那我试试。”

    很快王姿就放下了筷子,“没问题,我一点都不想吐。”

    “那我就把剩下的山楂丸拿回去了。”陶小霜把铁盒的盖子盖上。

    王姿舔舔嘴唇,“小霜,把这些山楂丸给我留下吧——我可以和柠檬丸换着吃,嘿嘿。”

    “不行!姿姐,我不是不让你吃,但这山楂丸真不能多吃——山楂对子宫是有刺激作用的,所以你不能多吃。”陶小霜怕这夫妻俩白担心,本来不想多说,可看王姿似乎对山楂有些上瘾了,怕自己不给她吃,她会让李建全去买,就只能把话说明了。

    “对子宫不好?”李建全惊道:“那这十来天里阿姿吃了这么多,怎么一点没事?”

    陶小霜解释道:“虽然叫山楂丸,但其实我只用了很少的山楂,只是借了山楂的酸味,里面的主料是茯苓和甘草,姿姐刚才不是还说山楂丸甜吗——要是用山楂作主料,那肯定是酸比甜多才对呀!

    所以,别看姿姐吃了不少山楂丸,其实真的山楂她吃得并不多——李哥,你可不能偷偷给姿姐买山楂吃,小心她宫缩。”

    “哦,是这样。难怪我觉得平常吃的山楂片没你搓的丸子好吃。”王姿有些恍然的点点头。

    “还有,柠檬蜜丸要大一些,姿姐你每次饭前吃三颗就可以了。实在喜欢吃,一天也不能超过12颗——毕竟是药三分毒。”陶小霜说着站起身,准备回家吃饭去;“那我走了。”

    “建全,别坐着,给小霜弄两碗你做的鸡,让她尝尝你的手艺!”王姿推了下李建全。

    “对呀,看我——”李建全站起身去拿碗。

    他买回来的两只鸡一只用土豆做了红烧鸡块,一只则还是用红枣来炖了汤。陶小霜怎么也拗不过他夫妻俩,只能端着两大碗鸡肉回了客堂间。

    李建全舀的那碗土豆烧鸡全是鸡肉,土豆少得可怜,而另一碗的红枣鸡汤更全是干货,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红枣蒸鸡呢!

    陶小霜一边端着沉甸甸的两个碗走在走廊里,一边腹诽:这李哥都大方得不像上海阿拉了。腹诽归腹诽,她当然知道李建全这么做是因为他太感激自已了。

    回了客堂间,一推门,陶小霜就看见孙齐圣正在帮徐阿婆摆饭,“大圣,你下班了?”

    “嗯”,孙齐圣走过来,笑着接过那两碗鸡肉,“你这是去打土豪了?”

    “算是吧”,陶小霜掩上门,“姿姐他们非要给的,说给我们的晚饭加个菜。”

    孙齐圣把两碗鸡肉放在饭桌上,拿出早备好的蜂蜜水,递给陶小霜,“喝喝看。”

    陶小霜依言喝了一口,只觉酸中带甜,温热适口,有些惊喜的道,“你加了柠檬?”

    “恩,你制丸药不是剩了一些柠檬汁吗,我加了一些在蜂蜜水里,喝点柠檬可以开胃。你要小心中暑——昨天练习时你出汗有点多,晚上胃口也不大好。”

    被他这么一说,陶小霜觉得自己是有点中暑的前兆,就把一杯的柠檬蜂蜜水全喝了,喝完放下杯子,说:“今晚我要多吃点,用体力战胜暑气!”

    “那好,我会监督你的——等会我给你夹的菜,你可都得吃掉。”

    陶小霜转头看了眼饭桌,没有她不爱吃的胡萝卜,就点头道:“没问题。”

    在两人身后做作业的迎泰听了好一会,这时忍不住道:“大圣哥,你也监督我吧,我也要你给夹菜。”

    陶小霜说,“别理他,我们去帮外婆摆饭。”

    迎泰嘀咕道:“见色忘弟……”

    陶小霜转身拍了一下迎泰的头,“说什么——专心做作业!”

    被说成陶小霜的‘色’,孙齐圣心情很好,就伸手摸了下迎泰的头,“说得好。”

    “大圣哥”,迎泰摸头傻笑,“你教我打篮球吧。”

    “还有半个月就开学,你要是能提前把暑假作业做完,那剩下的时间里,我每天都带你打蓝球。”

    “真的?”

    “大圣哥,你太好了!”得到孙齐圣点头后,迎泰立刻把头埋在了习题本里。

    同样是催他做作业,自己就是狠心的姐姐,孙齐圣就是‘太好了’的大圣哥,陶小霜简直想翻白眼。两人去楼下取碗筷时,陶小霜忍不住道:“说我见色忘弟,我看迎泰那小鬼才是见猴忘姐!”

    孙齐圣笑着说:“我奶奶还不是见到你就忘了我——你一说要去我家,她就赶紧让爷爷包饺子做冷面。”

    陶小霜也不是真介意,事实上她为自己和孙齐圣在彼此家里能过得如鱼得水很开心,于是就笑着点头,“你奶奶和爷爷都对我很好的。”

    吃完晚饭,帮着徐阿婆洗了碗,陶小霜和孙齐圣就带着两家的4个小鬼去洪阳街上消食。

    ……

    第二天早上,陶小霜接到了在华一值班的老张的电话。

    从公用电话间回来,陶小霜就向徐阿婆报喜:“外婆,我得到学校党支部的正式通知了——只要找到两个入党介绍人,再交了入党申请书,我就是预备党员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