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刘邦-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在想,如果项王一看粮草接济不上就可能收兵回去,同时又将太公押出来做人质来威胁我,或乘着一时怒气再杀了太公,那可如何是好?

    一想这些,就又感到还是应再想个万全之策才好。

    于是立即召来张良、陈平商议对策。三个都以为当今之计应首先救出太公才是。

    同时张良又说:“项王粮草一缺,一定会收兵后撤的。这时我们正好乘机和他讲和,假装愿意息兵停战。让他先放出太公和吕后,这不是很好的办法吗?”

    汉王又说:“只怕那项王性情暴躁乖戾,若有一句不合他心思,便要怒气冲天,不管不顾其他了。要想派人去议和也行,只是要先挑选出一个合适的人选才行,否则倒会酿成大祸。”

    这时话音还未落地,忽见一人闪身入帐中,应声答道:“臣愿往。”

    汉王一瞧,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洛阳人侯公。这人年方三十多岁,很有才气。从军多年,很善长辞令答对。于是汉王便答应了他的请求,准许他前去和项王议和。但仍不放心,便千叮咛万嘱咐,恐怕有什么差错。

    这样侯公才领命出发,骑马出营直奔楚帐,求见项王。

    项王自从听了武涉回来说了游说不成之事,心中更是焦虑不安,一筹莫展。同时还听有人报告说军粮和马料也快用完了,简直都快愁死了,正在营帐中苦思冥想,忽见有人禀报说汉营已派出使者,来求见楚王。

    项王一听,便手握剑柄高高坐在帅位上,传命汉使来见。只见那侯公不慌不忙,稳稳当当地步入帐中,见了项王面无惧色,从容上前行礼。

    项王一看,怒目圆瞪吼道:“你家主子既不敢出战与我战上几个回合,又不赶快收兵退走,到底想干什么呢?现在又派你来见我,要讲什么话就快说吧!”

    侯公镇定自若地应道:

    “项王之意到底是愿意打呢还是愿意退呢?”

    项王说:“当然愿意打呀!”

    侯公道:“要打肯定有危机,开战后对谁来说都是胜负难定,不可预料。况且双方已在此对峙多日,想来早已是军困兵乏,没多少锐气可谈。我现在来此就是为了使双方停战息兵,因此才敢冒死来见大王。”

    项王一听这话不觉脱口便问:“依此而言,莫非你是来此和我议和吧?”

    侯公道:“汉王本不想和大王争雄论战,大王您如果能从百姓安乐,国家太平的大局着想,就应该立即停战议和。那样一来我们自是不敢违背您的意愿了。”

    项王听到此话,原有的怒气早已减了大半,心里也稍稍平静了许多,便把手从剑柄上移开,问起议和条件来。

    侯公便乘机说:“我奉汉王之命,来此谈议和的条件。主要有两条要说清:一是汉楚两国,划定边界,彼此相安而处,不再互相侵犯,刀兵相见。二是请大王你放了汉王的父亲刘太公和妻子吕氏,使他们一家骨肉能团聚一处,这样他们会永远感念您的圣德的。”

    项王一听这话,手捻长须狞笑道:

    “哼,看来你们汉王并非真心议和,只是又在设计欺骗我上当吧!他想保全亲属骨肉,才派你来花言巧语地劝我议和。”

    侯公忙说:

    “您这话是没有道理的。您知道这次汉王东进的意思吗?常言道,人情无不顾念父母,惦记妻儿的。当初汉王被封于蜀汉之地,西蜀偏僻,远离故土家乡,免不了要动思念乡土之心。上一次偷偷进到彭城,无非是想搬走家眷,一同到西蜀团圆。可后来听说家眷已被大王捉去拘押,急不择路,才只得同大王决一死战。这样楚汉之间战火连年。现今大王如果根本没有议和意思,就不必再说别的。既然您商议和谈,为什么还不将汉王妻室父亲放回去呢?这样放回两人后,不但会使汉王感恩不尽,自会发誓不再向东进兵。而且天下的诸侯,也会因此而仰慕您的大仁大义,没有不称颂您的。试想,大王您虽早就抓住汉王的家眷,可没有杀死他的父亲,这是明孝之德;没有玷污他的妻子,这就是明义之德;现在你又把捉来很久的亲眷放回去,这就是明仁之德;三德你已都俱备了,名声自会远扬天下。如果您还是担心汉王会负约,那也没关系。汉王负约,他是理屈的一方,而你是理直的,古人常说:‘师直为壮,曲为老。’大王您如今直道而行,天下人谁敢与你为敌呢?何必怕他一个小小的汉王呢!”

    项王平时最喜欢听奉承之词,听了侯公这一番言语,更是惬意无比,心中美不胜言。

    于是马上又叫来项伯,和侯公商议划定边界的事项,这项伯本来就心已向汉,袒护刘邦。一听说要与汉王议和,真是高兴得很。也想借此机会向汉王卖个人情,便与项王商议决定,就依着荥阳东南二十里外的鸿沟为界,鸿沟以东属于楚所有,鸿沟以西属于汉所有。

    边界定好后,侯公便请求项王派一使臣,一同回报汉王议和详情,订好盟约的章程。双方既已都无其他意见,就从此休兵息战。

    并且汉王又派侯公前去迎回太公和吕后,以免项王夜长梦多不守约。于是侯公又不辞辛苦,率众差同楚使一起去见项王。

    项王订约以后,心中很是高兴。于是当侯公率众差来迎接太公、吕后,便一口答应,毫不犹豫地将吕后、太公及随同的人员一并送交侯公带回汉营中。

    刘邦看太公和吕后回来了,赶紧走上前去,与亲眷相见。太公、吕后痛哭流涕,悲喜交加之情真是感人之至呀!在旁跟随的将士们也都一齐行礼庆贺,一时间汉营中欢声不断。

    汉王更是高兴,当下封侯公为平国君,以嘉奖其功。

    这是汉四年九月的事了。

    汉楚议和之后,没过几天,项王便先起营拔寨,挥师东回了。

    而此时汉王一听项王已有动作,便也决定起兵西返,立即传令将士整顿衣装,准备明日就动身回师了。

第94章 乌江自刎(1)() 
第十五章乌江自刎

    这时项王酒意已消,猛然醒来,却听到四面楚歌之声,如悲如泣,不禁心中一惊,疑惑顿生。赶忙穿鞋下榻来到帐外,细细倾听,只觉歌声是从汉营中传来的,便更是惊讶不已。

    楚汉划鸿沟为界后,楚王先率兵回师东返了。

    汉王听说楚兵已走了,于是命令汉兵拔营起兵。连日来的征战,汉王已深感疲惫力乏了。

    正当汉王转身欲走之时,有人喊道:

    “大王且慢!”汉王一愣,转身一瞧,原来是张良、陈平急步走了过来。

    “大王,你真的就这样一走了之?”

    汉王说:“是呀,现在我们以鸿沟为界,与楚国签约完毕,还在这里干什么呀?”

    张良上前凝视了一下汉王,神秘地说道:

    “汉王,我们常年征战,风餐露宿是为了什么呢?难道只是为了与楚王修和吗?大王您不想扫除异已,统一天下!”

    汉王听后,倒背双手沉思了一会说道:

    “这个恐怕不好吧,我们刚签好协约,就撕毁它,岂不让世人耻笑。”

    张良陈平听后,摇了摇头,齐声说道:

    “大王,此言差矣!臣等之所以劝您与楚王议和休战,无非是想早日救回您的父亲刘太公和吕夫人,以打消您的后顾之忧。现在我们的如意算盘已经实现,再没有什么可以担忧的了,正好可以一鼓作气,与项王决一雌雄,可不能轻易失去这一有利时机。况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不但士气高涨,而且已拥有了天下的大半领土,四方的诸侯,已多归服汉王。而那楚王在这里驻扎多日,粮草供应不足,人困马乏,已是疲惫不堪之势。楚军现在众叛亲离,军政已乱,如同秋后的蚂蚱,没有多少天的蹦头了。我们理应像秋风扫落叶一般,将其全歼,完成统一之大业。”

    两人一口气说到这。看了一眼汉王,见其若有所思,频频点头,于是又进一步说道:

    “汉王,如果现在任他而去,不急速追杀,置他于死地,这正如同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到那时再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汉王素来佩服两人的足智多谋,今日听完张良、陈平的一席话,如同久旱逢甘霖,心里豁亮极了。连连称是,两手抓住张良、陈平之手,久久地握在一起。

    刘邦改变主意后,立即命令挥师东进。

    当时,已临近孟冬之时。依照前秦的旧制,又到该过年的时候了,于是命人在营中设下酒席,犒劳三军将士。

    月光如水,微风轻拂。汉王与吕后陪同太公在帐内饮酒,为其祝寿,太公、吕后逃出魔窟后,心情本来十分愉悦,加之今日热烈欢庆的气氛,更是乐不可支。

    父子团聚,夫妻团圆,一家人推杯换盏,兴致正酣。金樽玉杯,合宴连宵,苦尽甘来。

    这一年为汉王五年,元旦来临之日,汉王刘邦便沐浴更衣,先来到太公帐中,向太公祝寿。而后,升座大帐之中,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之礼。礼毕,立即招来张良、陈平,商议攻楚的军事大计。

    经过周密的安排,决定先派人与齐王韩信、魏相国彭越联系,三军合兵一处,共同打击楚军。

    第二天,刘邦挑选数百骑士,数十辆马车,先送刘太公和吕后入关,然后亲自率领大军向东挺进。一路上,马不停蹄,不敢耽误。刘邦心急,骑马一直走在最前面,经过一昼夜的急行军,军队赶到固陵境内。

第95章 乌江自刎(2)() 
此时,早已奉命出兵的先遣部队已将接近楚军,派出去的探马回来说,楚军在前面离汉军不远了。于是,先遣军马上派兵士向汉王报告。汉王见天色已晚,韩信,彭越两方人马还没消息,于是下令军队原地休息。

    天气很冷,天空中飘着细小的雪花。片片摇曳的雪花不断落在汉王身上,轻柔、冰凉。

    刘邦睡不着觉披衣站在雪地中,心里思忖韩信、彭越应在何处,何时能赶到这里。可是等了很久也不见韩彭两位大将的影子。

    刘邦心里又急又气,心想:韩信这小子是怎么了,为什么总是跟我作对。需要他的时候,他总是迟迟不露面,有朝一日非得教训教训他。

    项王自签约东进以来,心里一直还算平静。他知道部队连日征战,已很疲乏,故放慢前进的速度,以便使军队在行军中得到休整。

    正在行进途中,有人来报,刘邦又率军追杀上来了。项羽听后,勃然大怒。愤恨之情难于言表。于是下命令,后队变前队,调转马头,向汉营冲杀而来。

    汉王正一面等待援军,一面又担心楚军得到消息进行反扑。

    这时,有人飞马来报,楚军又冲杀过来了。一看楚军那气势汹汹的样子,汉王心里便忐忑不安,觉得凶多吉少,一颗心悬在了嗓子眼。

    事已如此,为了稳定军心,刘邦故作镇静,向汉兵训话:楚军已是穷途末路,狗急跳墙。将士们应鼓足勇气,奋力杀敌,争取再立新功。

    话虽如此,可那项羽也不是等闲之辈,还没等汉兵列队出营,摆好阵势,那项王已率军急不可待地猛杀过来。

    只见他一拍坐下乌骓马,手挥大戟,奋勇当先,专向汉军中坚队伍冲杀,那气势真如洪水下山,锐不可挡。

    汉军一见这阵势,便慌了手脚。但因将帅督战,又不敢不向前冲杀。但那些冲上来的兵士怎敌得过项羽。

    况且,此时的项羽已杀红了眼,如同凶神恶煞一般,勇猛无比。他骑马左冲、右突、前杀、后劈,如入无人之境,手中翻转的大戟飞舞开来,任凭多少汉将也不是对手,几个回合下来,汉将有死有伤,纷纷退下,不敢再战。

    正在汉军阵中观战的汉王一看,汉将们实在不是项王的对手,还是三十六计跑为上吧。他便催动坐骑向营中逃去,早早离开这危险境地。可这主帅一走,全军将士再也无心恋战,便各找退路,一下子后撤下来。

    项王一看这情景,哈哈大笑,更是越战越猛,将汉兵全都赶回大营中,然后自己也收兵回营休息,以待再战。

    汉王狼狈逃回营中,气急败坏。再一命人清点人数吧,总有几千名兵士被杀死或冲散,连大将中也有好几个人受伤。于是便垂头丧气地回到自己的帐中,闷闷不乐地坐下,思忖着下一步该怎么办。

    正好这时张良走进帐中,汉王见了他便说:“这韩信彭越到底为什么失约不到呢?这回可好,我只一路兵将。而那项羽势气正盛,一出战就被他杀得个七零八落。可叫我如何是好呢?”

    张良忙上前说道:“大王先暂且别太为难。其实那楚兵今日侥幸取胜,也没什么可让我们忧虑的。从长远来看楚王的优势早已逝去,偶尔一举之胜也不能改变他必败的定势。当下最让人担心的事倒是韩信、彭越不能及时来助战,这样一来必会影响我们取胜的计划。我想韩彭两位大将之所以迟迟不到,一定是因为汉王您没给他们分封土地的缘故,所以拖延时间,故意不来是等待你的分封呢。”

    汉王一听说:“前些日子我们已封韩信为齐王,拜彭越为魏相国了吗?怎么还说是没得到分地,等待分封呢?”

    张良答道:“您说的确是实事。但是齐王韩信虽得封侯,但并不是大王您主动册封的,韩信对此自然放心不下。彭越曾经率军夺得梁地,可大王却派他到那里辅佐魏王豹。但彭越去那里没多久,那魏豹便已死去,所以彭越只想您一定封他为王,可你并没有加封,心中不免有些不高兴,也只是不来助战,抱有观望态度。现在如果攻取了睢阳北境之地,并径直拿下谷城,册封彭越为王。然后再由陈向东进兵,至大海。封韩信为王,想那韩信本是楚地之人,一定想攻取故乡之地,以显军威。大王如果立即这样做了,答应他们的要求,使他俩的心里欲望得以满足,两人自会很快率兵前来的。”

    汉王听张良这番话,心中自是对韩彭无比气恨。但从大局着想,也只得先依从此计了。

    汉王已决定先依从张良的计谋。便又派出使者分头去向韩信和彭越两位将军报信。准许他们立为王,占据已有的土地。这样一来,两人果然得到了满足,便立即发兵,前来助战去攻楚。

    另外淮南王英布也和汉将刘贾,联合进兵长江,招降了驻守那里的楚大司马周殷。这真是未用吹灰之力,便得了九江许多人马。

第96章 乌江自刎(3)() 
接着英布和刘贾及降梁周殷三路合兵前来接应汉王。这时韩信、彭越的大军已到。汉王一看,气势大振,于是便同诸将商议攻楚的计划。

    这时楚王项羽,一听说汉的援兵已到。可自己这一边连粮草都已断绝了,心里只想赶紧回彭城。

    别看前几日还打了胜仗,可如今外无援兵,内无粮草,若不赶紧撤走,必有大祸临头,哪里还敢在外久留呢!

    于是立即下令拔营起兵,挥师后撤。可这后撤也非易事,又担心汉兵会追杀过来。便采用了步步为营的方法,这才勉强退到垓下。

    项王正想命大队人马暂时休息一下,可又远远听到后面一片喊杀之声传来,真是鼓声、马嘶声、呐喊声震彻山谷。

    项王赶紧登高一望,只见那汉兵似蝼蚊般密密麻麻,踊跃追杀上来。看到这些,项王仰天长叹一声:“唉!早知今日,何不在那前日将刘邦小儿杀死了事,哪里还会有现在这么多汉兵气势逼人地追杀过来咧!”

    话虽这么说,但还得先与汉兵交战,杀他一场再说。于是项王整好阵势,亲自挥战在前。率部将十多万人先安好营寨,准备迎敌。

    其实汉王虽已会集三路人马,但总数也不过三十多万。

    汉王便任命韩信为大将,负责调度诸军行动,韩信早就了解项王的骁悍勇猛,驰骋沙场,确是无人敢敌。于是便将部下人马分成十路队伍,并各派将官率领,分头埋伏。只等项王杀来后,分别与之交战,形成连环战术,使项王渐渐疲惫下去,再一决雌雄。同时先请汉王守住大营,自己亲自提刀上马,率三万人前去向项王挑战。

    项王一见汉已先发兵,也不多说,催马上阵。根本没考虑韩信有什么计谋,只是凭着勇气和力量,再借一时怒愤,挥戟便战。

    楚兵也随后拥出寨中,紧跟项王左右,奋勇向前。

    一场恶战揭开了序幕。

    只说那项王率军越战越勇,不下几个回合,汉兵便死伤无数。项王大戟一挥,汉将也纷纷被击败,楚兵更不管死活,一气杀向汉营中。

    韩信一看边战边退,引诱项王渐渐走进了圈套中。而那项王本是一勇夫,平日时骄横自大,目中无人,更不会把韩信放在眼里。哪管什么计谋有无,只是一鼓作气地向韩信追来。

    这时已有旁边的将士提醒他小心中计,叫他先别急于追杀。可那项王正杀在兴头上,那里听得进去呀,更不肯就此罢休,一定要杀向前去。

    就这样大约追了好几里路,已进到汉军的埋伏圈套中。韩信一看便立即命人鸣放号角。

    只听得一声角响,已埋伏下的汉兵,分两路杀了出来,又与项王军队交战于一处。

    项王凭得一时气盛,左拼右杀,毫无惧色,恶战多时,才冲开一条血路。正当他想催马向前追韩信时,又听得一声角响,两边又有伏兵杀出,截住他的去路。又是一场厮杀。

    项王费了半天劲才杀出去,还没等喘口气,角声又响起,项王只得鼓气再战。那角声此起彼伏,汉兵一批又一批地拥上来。这项王杀开一重,又是一重,一共不下七八重,再看左右兵将多已死伤,七零八落,溃不成军。而项王自己也已累得气喘不已,渐渐觉得力不可支了。

    正想收兵退下,哪里料到韩信又收集十面埋伏的士兵,一起杀了出来,都向项王马前围战。

    其他的楚兵一看这环境,早已纷纷逃窜,好似鸡犬一般,哪里还顾得上项王的性命。

    只说那项王单凭自己的力量,手持方天画戟,一时的猛劲,终究不是众兵将的对手。此时项王心中不免后悔当时没听规劝,落入如此地步。

    即已如此也只得命锺离昧、季布等率兵断后,自己一马当先杀出重围了。

    于是项王掉转马头,大吼一声:“汉将上前受死呀!”

    只这一声,惊动山谷,围在周围的汉兵早已吓得纷纷后退,再加上项王大戟一挥,所到之处无不使汉兵片片倒下。这样项王终于冲杀出一条血路,驰马逃回垓下大营。

    太阳慢慢地滑向山的背面,片片散落的树叶杂草被抛向空中——起风了。

    经过一天的激战,项羽使出浑身招数,才勉强杀出一条血路。此时,他正向垓下大营奔逃。疲备不堪,饥饿不断向他袭来。一阵风刮过,他捋了一下乱发,裹紧衣服,双腿紧磕一下马背,急速向前驰骋。

    马在飞奔,项羽的心也在翻滚:我项羽自彭城起兵,久经沙场。虽说不是所向无敌,但也从没有像今日这般狼狈。今日的失败,对我是一种奇耻大辱,永世不忘。

    他挥起马鞭,向马重重地抽去,自语道:

    “倘若能东山再起,我一定吸取教训,打几个漂亮仗,以洗我耻。”话一出口,不觉又愁上眉梢。

第97章 乌江自刎(4)() 
“我还能重振军威吗?军队损失殆尽,大势已去。恐怕是天意要我如此,命中注定会落得这样的下场的。唉!真是苦不堪言哪。”

    项羽越想越悲伤,心绪随着飘落翻滚的树叶忽高忽低。他的心在流泪,他的心在滴血。

    天完全黑下来的时候,他才来到营中,他强打精神,下马清点随他逃回来的残兵败将。

    看着将士们的狼狈相,他一边数,一边流泪。清点完毕,才知道只剩下不足三万人马。

    唉,出营时,我带去的是十万精锐部队,可是现在

    项羽的心情坏极了。

    项羽中了韩信的十面埋伏,被重重围杀。项羽十万精锐根本就没有摆开阵势,发挥作用。结果,被杀死的大约有三四万人,被打散的也不下三四万人。

    看罢这情况,项羽气急败坏地把大戟往地上一扔,一头扎进了自己的大帐中。

    项羽的爱姬虞氏正准备出帐迎他。一见他铁青着脸闯入帐中,知道不妙,便退在一旁。虞氏不愧为一代女中英杰,人不但长得如花似玉,鼻方口正,美赛西施。而且她还知书达理,温柔似水。

    她对项王从来都是百依百顺,百般体贴。项羽为人喜怒无常,脾气暴躁。但虞姬总面带微笑,不气不恼。

    为此,两人恩恩爱爱,很能相互配合,为了不使项王分心,为了能给项王添一份力量,虞姬还常常陪着项羽出征作战,风餐露宿,不辞辛苦。

    见项羽站定,一身的疲惫,她赶忙扶项王坐下。为他打水洗脸,小心谨慎,温存备至。

    项王自进帐后,一言不发,颓唐之色写于脸颊。

    等项王洗完脸,气喘得平稳了一些,虞姬便轻声问道:“大王,外面的战事怎么样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