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刘邦-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惊讶之余,心中不仅暗想:

    “田横的门客,尚且如此忠义,那项王手下的遗将很多,说不定有谁隐蔽起来,正密谋聚众造反呢。应该仔细想想还有哪些项羽手下的大将还没有具体的下落。

    想到这儿,他便传谕到:“你可先下去派人埋葬这五百义士,其他的事情就不必管了,下去吧。”

    “谢万岁!”使者便应声下去找人安葬死者了。

    高祖又传谕张良、陈平上朝,这时两人也已听到五百人自杀的事,正想上朝问个清楚,一听皇帝召见,便速来殿上。问明事情后,陈平说:

    “这件事既让人忧又让人喜,喜的是尚有如此仁义之众,但都已自杀,这要比他们联合反汉好的多。忧的是,不知这种仁义之众是否还在其他地方存在,若他们也坚决反对汉朝,自然会趁国家刚建立不久,不能处处都做好防范的可乘之机,积蓄力量,图谋不轨的。所以当今不仅要办理一些建国大事,还应当肃清项羽及其他不降服的诸侯手下人的下落,赶紧铲除,才能杜绝后患。”

第106章 龙袍加身(5)() 
高祖想了想,说:“我倒想起一人,不知他现在何处?”

    “这人是谁呢?”陈平忙问。

    “就是曾经在睢水战中,我们打了败仗,可楚将季布紧追不舍,险些要我性命,现今不见他的音信,应立即派人四处缉拿,捉到他后,砍成肉酱,方解我心头之恨。”

    陈平连连称是。

    于是高祖出诏,命四处张贴告示,凡能捉到季布的赏银千金,凡是藏匿不报的,罪及三族,与季布一同处死。

    金口玉言,皇帝朱笔一挥,一夜之间,悬赏捉拿季布的告示像雪片般布满全国。人们都知道季布是朝廷要犯,自然不敢收留,但告示发出数日,仍不见季布的踪影。

    这一天咸阳城内正是大集之日,整个城里,人来人往,叫卖声不绝,好不热闹。城里的人赶集,城外的人也来凑热闹。

    这时很多人围着告示看,只见看告示的人群中,有位绅士打扮的中年人,看过告示,脸上浮出一种异样的表情。他四下望了望,见没人注意他,便转身很快加入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周义。

    周义与季布是旧交,两人很投脾气,所以一直交往很深。周义虽出身于富贵人家,但好结识朋友,讲义气,又不愿在朝里做官受拘束,便一直在家中呆着,平日总与侠义之人来往。

    自从季布败逃之后,便跑到周家这里,周义当时并没想得太多,只觉得交情不错,便收留了季布。这日他在城中看到皇帝已下令悬赏季布,并明谕有收留藏匿者要罪及三族,心中不免惊慌。但又不忍做那种不仁不义、出卖朋友的事。于是他便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计既能救季布,又不会使自己受牵连。

    他回到家中,便命人找来季布,对他说:

    “现在当今天子已命人四处张贴告示,悬赏千金捉拿你。同时还说如果谁敢收留窝藏你,那将罪及三族,与你同处死刑。你看这该如何是好?”

    季布一听,忙向周义说道:

    “周兄不必担心,我自会去投案自首,或一死了事,决不会连罪兄长及亲族的。”

    说罢就要走,周义赶忙拉住他道:“看你急的,我怎么会叫你去送死呀!但我也决不会出卖你的,我只是想了一个办法,想和你商议一下,看是否能行。”

    季布忙道:“谢兄长盛恩,劳你烦心,不知是何妙计?”

    周义说:“我想将你扮成戴钳刑犯,卖到鲁城朱家做奴仆,你先在那里潜伏几日,等过些日子,朝中追查不紧了,我再赎你回来,不知你意如何!”

    “当今我已无路可走,听你的便是了。”季布只好答应道。

    就这样,周义叫人给季布剃去头发,又将一个铁枷套到脖子上,假扮成戴钳刑犯,亲自带人押送他到鲁地的朱仁家。

    这朱仁本也是个著名大侠,很早就和周家相识,并且一直关系不错。

    这一日,他正在练功,忽见有人报称,周义来见。马上收功召见。

    周义先自己见朱仁说:“现在有一个奴仆,很是难管,特来卖给你用,不知君意如何?”

    朱仁听了这话,心中暗想:“这周仁从来不卖奴仆的,今日为何为我送一奴仆来,想必这里有文章,但我若不应他,好像说不过去,不妨先收下再说。”

    于是便说:“区区小事,何必劳你亲自前来,不就是卖给我一个奴仆吗?好吧,我买了,你先领他上来让我看看吧!”

    周义一听心中大喜,忙叫季布来见朱仁。朱仁一看,来人高过七尺,面似青盆,气度不凡,便知此人定有来历。但当着周义的面,也不必多问,便说:“你打算要多少钱?”

    “不多,不多,只要个身价钱,五十两银子,行不?”

    “好,那就依你,五十两吧。”周义忙谢过,拿了钱,便告辞回去了。

    送走周义,朱仁叫人带季布来到自己的密室,然后屏去他人,专留季布。

    问他道:“壮士,说实话吧,你到底是干什么的?”

    季布一听这话,心中先是一愣,口中即说:“老爷,我不明白你的意思,我不是周老爷卖给你的奴仆吗?”

    “哈哈,这周义骗得过别人,可骗不了我,想我闯荡江湖多少年了,什么事看不出来,说实话吧,别再多费口舌枉想骗我了。”

    季布自是低头不语,心中暗想:“这人看上去也是个侠义之人,英姿豪爽,气度不凡,有与众不同的气质,想必也是仁义之君。既然我已落到如此地步,不如早说出实情,也免去许多麻烦或许能被他所救,唉!生死在天了,随他去吧!”

    于是便说:“义士既然你已看出有假,不如实言相告吧。我不是周义家的奴仆,我是当今天子正在悬赏缉拿的楚将季布,自从投奔项王帐前,项王兵败自刎乌江,我也只得暂时寄居在周义家中。不想那刘邦欲除后患,四处张贴告示,将我追捕。周义只好想了这一计谋,使我能幸免一死。不料今日又被你识破,要杀就杀,要捉我去请赏也行,随你便吧!唉,我季布也是员战将,没战死疆场,却死在这里,实在是可惜可叹呀!”

第107章 龙袍加身(6)() 
说罢,眼泪悄然而落,朱仁一听,忙说道:

    “将军切莫伤心,我本一侠士,仗义行事,今日你既说出实情,我又怎能做不仁不义之事呢?你不必担心,我自有办法救你的。现在我先给你买好田产,你暂且去经营,我这就进都城想法救你。”

    “那实在太感谢你了。”季布边说边拜。

    朱仁忙扶起他,又安慰了几句,便先安顿他休息了。

    过了几天,朱仁安排季布到城东,经营自己新买的土地。然后自己扮成商人模样,径直来到洛阳城。

    这洛阳城自建都以来,人口骤增,比起其他城邑,又宏伟又繁华,人们熙熙攘攘地走在街上,使这座城邑很有生机。店铺也很多,叫卖叫买,真是热闹。

    朱仁走在街上,心中暗想,“这汉朝刚建立,满朝公卿大臣,恐怕只有滕公夏侯婴,颇有义气。可去先见他一见,再做打算。”想到这儿,他便来到滕公府前,这藤公府很是气派,朱门大院,处处透着华丽高雅之气,戒备也很严。

    朱仁先向守卫大门的卫兵行了礼,然后说:“我是夏将军的朋友朱仁。远道来看望他,望你们替我通报一声。”

    守卫一看朱仁,一身商人打扮,很有气派,便不敢怠慢,忙入内通告了夏侯婴。夏侯婴一听是朱仁,他很是一惊,因为朱仁是有名的大侠,无人不知的。但他们之间素无交往,不知这朱大侠此来何意。便忙命人请他进到府中相见。

    两人一见,朱仁先拜过夏侯婴。

    然后说:“将军大名,我早有耳闻,只是没能有机会相见,今日正打此处经过,顺便拜访,不知是否打扰您了?”

    “哪里,哪里,朱大侠名震天下,今能相见,三生有幸,怎敢说打扰二字呢?请上座!”

    座罢,上茶。两人便海阔天空地谈了起来,自是情投意合,只恨相见之晚,这时不觉天色已晚,夏侯婴干脆留朱仁在自己府中住下,这样每日都能和朱仁畅谈,两人心中都很高兴。

    这一日,早饭过后,两人又开始畅谈时事。

    朱仁先是分析了汉王能一取天下的原因,接着又大夸夏侯婴的英勇无故,夏侯婴听得非常高兴,对朱仁也越加尊重和佩服。

    朱仁一看,自己已取得了夏侯婴的信任和钦佩,便说道:“我最近听说朝廷正忙着四处缉拿季布,究竟这季布犯有什么大罪,如此罪不可赦呀?”

    夏侯婴说:“季布以前曾多次帮着项羽作战,将当今天子围困过许多次,所以天子要严令各地赶快抓他处死。”

    朱仁说:“不知你对季布是否了解,你看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平日倒听人说他秉性耿直,忠信仁义,也算是个贤士吧!”

    朱仁趁机说:“常言道,人臣各为其主才算尽忠,那季布以前是楚将,自然应当效力于项王,现在项羽战败身亡,但他手下的遗臣还是很多的,难道天子都要一一抓来处死吗?况且汉朝刚刚建立,天子便欲报私仇,这会使人们感到圣上是不能容人之君,现在朝廷逼得季布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他必会誓死与汉对抗,远走他乡。一旦他真的逃到北方胡人那里,或是逃到南方粤人那里,自会成为那些蛮夷之人反抗朝廷的得力助手,这就是逼他借助夷人攻打自己呀!正像从前伍子胥弃楚投吴,然后率吴师入郢城,落得个倒行逆施之名。连那楚平王的墓也被推开,尸体也遭鞭打。这种下场正是自找苦吃,自食恶果呀!夏将军是朝廷的心腹命官,为什么不去向天子说明这一切呢?这是为国出力,为主尽忠的事呀!”

    夏侯婴听罢这番话,心中已明白朱仁的来历是为救季布,便笑着说道:

    “君既然有此成人之美的好意,我也该效劳去向皇帝进言啦!”

    朱仁很是高兴,便立即起身向夏侯婴告辞,先回去把这个消息告诉季布,然后便和季布一起在家中静候佳音。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季布已在朱仁家住了一个多月了,因为心中总是盼着朝中快有消息,自然觉得日子过得很慢。

    这一天,季布正和朱仁闲谈经营土地的事,忽见有家奴来报,说有宫人送圣旨来了。

    朱季二人一听,赶忙起身燃香上供,接宫人入内宣读圣旨,圣旨的大意是说,特赦免季布,叫他入朝见驾,不得迟误。

    季布、朱仁听罢忙谢恩。送走宫人后,季布又拜谢朱仁道:“朱兄一片仁义之心,不辞劳苦,冒死相救,小弟能有今日不死之命,都是您的恩泽,请受小弟一拜。”

    说罢,倒头便拜,朱仁忙扶起他,笑道:

    “不必如此,我只是试着去做,没料到还真成功了,你不必多说什么了,这功劳主要还是滕公夏侯婴所立的,你还是赶紧收拾一下,去都城先拜谢那夏将军,然后再去见皇上谢恩吧!”

第108章 龙袍加身(7)() 
接着朱仁又命家人准备好酒宴,与季布送行。到第二日天刚亮,季布便千恩万谢朱仁后,就催马直奔洛阳而来了。

    到了洛阳城内,季布就牵马先来到滕公府上,见到夏侯婴。

    季布倒地三拜谢他的救命之恩。

    夏侯婴只是说:“将军不必多谢我,是朱仁侠义善言,代你疏通,这样才能使你被赦免,要感恩就得先谢朱大侠呀!”

    扶起季布后,接着又说:“我们先上朝面圣,看万岁还有什么圣谕吧!”

    季布便随夏侯婴来到朝中,这时皇帝也正好临朝处理政事,一听说季布已到朝门外,便传旨召上殿来。季布屈膝跪在殿前,叩首请罪。

    高祖说:“你既已知罪前来,我自不再与你计较,特赦你无罪,并授你为郎中之职,就在朝中听命吧,不知你意如何?”

    季布忙谢恩,然后退下,这时在朝的文武百官都不知是怎么回事,心想前几日还急命各地捕捉季布,今日反倒赦免了他,还任命他官职,不知皇帝是何意?

    高祖看群臣狐疑的神情,便叫夏侯婴向大家详述了事情的经过,大家一听,都觉得季布能摧刚为柔识时务为俊杰。觉得朱仁大仁大义冒死相救是君子。

    这时皇帝也说:“夏将军,这朱仁既然如此能言善辩,且有一身好武艺,不如你请他入朝为官如何?”

    夏侯婴一听自然很愿意做这种好事,便领旨回去了。

    但夏侯婴万没料到,朱仁是豪侠义士,根本不愿出来为官。不仅如此,他还拒绝与季布相见。这事传到朝中,皇帝和群臣更觉得朱仁非凡人,豪侠之气盖世无双,真是叫人敬仰。皇帝也只好不再勉强朱仁作官,心中却有几分遗憾。

    这季布被赦免并任朝中郎官后,项羽手下又有几员旧将来投汉,都被高祖一一收留。

    任命了官职,这天,高祖上朝后,正和群臣们商议还有哪些楚旧将未有下落,忽有侍卫上殿报道:

    “万岁,殿前有楚旧将丁公前来面见圣上。”

    高祖心想:“丁公莫不是那个曾在彭城放走我的那位?他肯定是想来此叫我念旧恩,赏他官职吧!先叫他上来再说。”

    想到这儿,便传旨宣丁公上殿。

    丁公来到殿前跪倒便拜,口中称道:“臣丁公前来见过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高祖一听丁公自称臣,再俯身一看,正是那个救过他性命的丁公,便大吼一声,把桌子一拍道:“丁公,你这小儿,有何脸面,前来见我,左右速速拿下,推出去斩了。”

    丁公一听立即叩首喊道:“万岁,我丁公有什么罪呀,您为何要斩我呢?”

    皇帝也不多说,而在场的一些大臣虽知道丁公是季布的同母异父的弟弟,以前曾救过高祖的命,但看皇帝勃然大怒,也不敢多问。左右卫兵更不敢迟疑,立即上前将丁公五花大绑。

    这时丁公已吓得大哭道:“万岁,难道您忘了以前在彭城我曾救过你的命吗?”

    高祖一听他提这话,更是气愤,怒斥道:“丁公,你这小儿,竟还有脸说彭城一事,的确有这事,但正是因为这件事,今日我才要杀你。你身为楚将,不忠心项王,反而纵敌忘忠。这种不忠之臣,我要你何用呢?”

    丁公到这时,才恍然大悟,心中叫苦不迭,原来他本想自己救过高祖性命,现在高祖赦免了季布等许多楚旧将,自己应该前去面见高祖,他定会赏自己个官职,到如今反倒送了性命,又听高祖说自己是不忠之臣,知道说什么也没用了,自认倒霉吧,于是两眼一闭,不再多说什么了。

    高祖这时又说:“左右先将他拉到军中,向众将士说明,这丁公身为项王之臣,不肯尽忠,有他这种人在,所以项王才失败了。晓谕将军不要做这种不忠之人呀!”

    左右拉丁公到军中,传说一遍,然后又听到高祖传旨立斩丁公。于是丁公又被推至殿外,不多时便命归西天了。

    高祖这时才松了口气,自言道:“我今日斩了那丁公,足以使后人引以为戒,以免将来做出不忠之事,成了不忠之人了。”

    第二天,群臣都上朝后,高祖又说:“昨日我下诏斩了丁公,不知大家心中有何想法?”

    群臣一听,议论纷纷,都是说丁公不忠项王,死有应得,谁也不敢替丁公说半句报冤的话。

    这时,只见侍卫传报,虞将军入殿。虞将军进见后,说道:“万岁,当今天下初定,有许多贤人以前不愿出来为官的,今闻我汉朝天子贤能,恩泽百姓,都已出来愿效忠朝廷。现在有陇西戍卒娄敬前来求见万岁,不知您意下如何?”

    高祖正急于招贤纳士,一听有贤士来投,且有虞将军引见,自然乐得召见,便道:“将军一片忠心,为我引见贤人,就召他入殿一见吧!”

第109章 龙袍加身(8)() 
圣旨一下,虞将军便亲自出来召娄敬入殿中,不一会儿,娄敬身穿布衣,脚登草鞋,表情从容地进到殿内,见皇帝行过君臣大礼,道:

    “小人娄敬,陇西戍卒,今闻天子圣明,便不远万里,前来见圣上,想为汉朝尽微薄之力,不知可否?”

    高祖一听,便俯身将娄敬细细打量一番。

    只见这娄敬身材不高,衣服粗敝,但神态和言语中却透出一种不卑不亢的气质,心中暗想,这人定不是平凡之辈。于是便说:

    “爱卿请起,你能不远万里,前来朝见我,这足已说明你有一片忠孝之心,既然你都来了,走这么远的路,一定很辛苦吧,先下去用饭吧!稍稍休息后再来见我不迟。”

    娄敬忙谢过圣恩,由左右引下去就餐。

    娄敬用完饭后,又由侍从引去沐浴更衣。然后再入殿面圣,这时高祖正在殿中等他,见他进来,便问他:“先生来此,不知有何高见?”

    娄敬说:“现在万岁已拥有天下,且定都在洛阳,原来周王室就曾定都在洛阳,不知万岁是否想使自己的天下能比原来的周王室更强盛呢?”

    高祖说:“正是此意。”

    “可不知万岁是否考虑过今日您得天下,可与那周王室得天下大不相同呀。”

    高祖忙问:“先生,这是何意呀?怎么都是得天下,还有不同之处吗?”

    娄敬接着说:“万岁莫急,且听我慢慢与您讲来。先周起自后稷封邰之时,积累了数百年的功德,才能最后取得武王伐纣的胜利,也才能拥有了天下。等到成王嗣位后,由周公辅政为相,特意大兴土木,建设都城洛邑,这无非是因为洛邑地处中州,各地诸侯,从四面八方来朝见周王,或纳员或尽忠,路径的远近都相近,没有太远的,这样很便利周王的政治,所以营建洛邑就是为了这个目的。但是古人常言道:‘有德者可王天下,无德者则必失天下’,周王虽想使他的后人们都能承继他的功业,不怕险阻,世代拥有天下,这不能不说是很好的打算,然而那是在周室隆盛时代,诸侯群臣,四夷蛮族,都是宾朋,谁敢不来朝圣纳员。到了后来几代,王室衰微,天下诸侯四夷没有再来朝圣的了。虽说这也是因为后代的周王少德无义,但形势不利政治也是原因之一呀!而陛下自起兵丰沛,势力逐渐增强,席卷蜀汉,遂定三秦,和项羽转战荥阳成皋之间。大战打了不下七十次,小战也有四十回,致使天下百姓苦役久矣,肝脑涂地,哭声不绝。虽汉朝新立,然而满目疮痍,千里荒野,这又怎能和周天子刚建朝时的情况相比呢?我不敢做那种应声附和,拍马奉承之臣。我只想请陛下回想一下关中的地势,河险固,背山带河,四面可守,即使朝中仓猝有变,百万众兵也可随叫随到,所以秦地素称天府、雄国。正是看中了这块宝地。现在为陛下您着想设计的话,我认为汉室不如移都关中,万一山东有变故发生叛乱,而基地总可以确保万无一失,这就是所谓扼喉拊背,才可操纵自如呀。”

    这一席话说完,高祖心中一阵狐疑不免想到:“娄敬这话听来好似很有道理,可这迁都大事还是考虑周全些才是呀!”

    想着,便对娄敬说:“听先生一席话,确是为了我汉室烦了许多心思,可见你不仅有忠心报国,而且胸有筹措,难得的人才呀。只是这迁都大事,还须和大臣们商议了再定,先请先生回去休息,待我和诸臣商议后再通知你。”

    娄敬谢恩退下。

    这时高祖命召群臣上殿,这群臣都在殿外等待,想知道皇帝和娄敬说了些什么。

    这时听万岁传见,都纷纷上殿拜见高祖,高祖便将娄敬欲使汉室迁都之意,详细和大家说了一遍。群臣一听,立即议论纷纷。

    这个说:“我们大都是山东人氏,现在定都洛阳,离山东不远,大家方便,为什么要迁都到偏远的关中去呢?”

    那个喊:“那娄敬说关中比洛阳好,可那周王室当年定都洛阳,使周天子下传十几代人,历时数百年都不衰落,而那秦朝倒是定都关中了,刚到二世不就灭亡了吗?再说洛阳东有成皋要塞,西有崤黾重地,背河向洛,足以见洛阳位处险要位置,易守难攻,何必要舍此险要之地而远迁关中呢?”

    一时间你言我语争执不休,多数人还是反对迁都的。

    高祖这时脸色阴沉,听着众人乱糟糟的一片议论之声,不知该如何是好?好容易这群臣才稍稍平静下来。

    高祖便说:“你等自可先回去再考虑考虑,待过些日子我们再商议这件事吧。”

    群臣一听,只得先退出殿去。高祖也起驾回宫休息,他心中仍在想道:

    “看来光听群臣的意见,恐怕没多少人愿意迁都的,不如先命人去召那张良来朝,他足智多谋,遇事想得周到,和他商量一下,看他如何考虑,再做决定才是。

第110章 龙袍加身(9)() 
这天清晨,从洛阳通往古韩国的大道上,一骑快马飞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