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风天师南行记-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怎么可能?一定是有人将此事透露了出去,才引起了皇太后的注意!”肖大总管盯着苏大人,冷冷地说道。
“肖大总管,你这么看着本官,难道以为是本官将消息透露了出去?要是真是本官干的,那本官早就将侯升爵的丑事抖出去了,何必等到现在?况且你们家那少主也清楚,本官还没有那么深的道行,能够直达圣听!”苏大人一脸委屈地解释道。
肖大总管点点头,长叹一声道。
“那又会是谁呢?”
“肖大总管,是谁都不重要了,还是赶紧想辙,把侯升爵一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再说吧!”苏大人此话,并非出于自己的本意,更多地是证明自己的无辜。此话一出,果然奏效。肖大总管说话的语气都变了,反倒和苏大人多了几分亲切。
“多谢苏大人指教!在下现在就回去禀报我家那少主,请他定夺对策。”肖大总管一脸感激。
“那是自然!肖大总管,本官有句话还要嘱咐于你,并希望你带话给你们的那少主!”苏大人一本正经地说道。
“苏大人但说无妨,在下定当带到!”肖大总管爽快地答应道。
“如此甚好!本官之前不想见任何人,就是担心此事搞得满城风雨,毕竟此事是皇太后钦点之事,本官不能不慎之又慎呐!希望那少主和大管家可以理解,更要为本官保密。若是泄露案情一事传到皇太后的耳朵里,本官就是一万个脑袋,也不够砍得呀!拜托了!”苏大人继续一本正经地说道。
“在下还以为什么事。苏大人尽管放心,在下现在就可以替我们那少主回您,一定严守秘密!”肖大总管镇定地回道,即刻向苏大人告辞。
望着肖大总管迈出吏部衙门的大门,苏大人悬着的心,才算重新又落进了肚子里。
“总算把那府的人打发走了!本官再整理一下张如厉送来的证据,就可以向皇太后复命了!”苏大人想到那府还会不择手段,只能早做打算……
且说韩勇忠和曹振邦得了喜讯,马上通知了远在海城的张如厉。得知侯升爵一事已经直达圣听,张如厉大喜过望,立刻命人邀请清风师徒和李老汉。
“大都督,莫非是韩大人和曹大人,从京城传来了什么好消息?”清风一进门,看到张如厉笑逐颜开,便关心地问道。
“不错,韩大人和曹大人办事机警,果然不孚众望,侯升爵那点恶事,已经直达圣听。当今的皇太后,都知晓了此事!”张如厉笑着向众人说道。
“大都督,您将进京的重任托付韩大人和曹大人,真是英明至极!两人能文能武,能内能外,珠联璧合可是了不得!”李老汉憨笑着说道。
“李老爹,这好词全让您给用完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辛云笑着调侃道。
“哈哈哈哈……反正是好事,老汉我就把和你们学到的好词,一股脑全抬出来了,也不知道贴切不贴切?”李老汉仍旧笑呵呵地回道。
“贴切!很是贴切!”张如厉哈哈大笑道。
“大都督,既然侯升爵一事已经直达圣听,那侯升爵便在劫难逃了!”清风冷静地说道。
“但愿如此!天师有所不知,如今的朝局风云难测,侯升爵的那些主子们,定不会袖手旁观,一定会想方设法营救侯升爵。”张如厉镇定地回道。
“大都督,侯升爵的那些主子势力也太大了吧?皇太后的懿旨都不好使吗?”辛云惊讶地问道。虽然没有见过真正的皇太后,辛云小时候和爷爷在故乡之时,看的戏却是不少,大多是王侯将相的故事。那里面的皇太后,个个都是威严无比,对臣民生杀予夺。
“是啊!当年西太后老佛爷在位之时,那说句话,大清朝的地皮都得为之一振。皇太后介入此事,大局已定,侯升爵再有多少主子,恐怕也无济于事了!”李老汉笑着说道。
“如果是田广和织田信二的一干同伙从中作梗呢?”清风突然想到最容易被忽略的一股势力。
“曹大人在给本都督的回信中,亦有此担心!但本都督总想不出他们会使出什么花样!”张如厉冷静地说道。
“卑鄙之人,定有卑鄙之法。大都督不必苦恼于此,既然曹大人有所预料,他熟悉洋务,会一并妥善处理的!”清风接着劝慰道。
“是啊大都督!天师说的没错!曹大人是何许人也,那些东洋鬼子的花花肠子,他估计早就看清楚了!您就不必担心了!”李老汉也跟着劝慰道。
“偌大一个京城,韩大人和曹大人深入虎狼之地,真是难为他们了!”张如厉望着京城的方向,不禁感慨道。
众人没有再言语,都在心里默默地为韩勇忠和曹振邦祷告……
且说潜伏在海城的黑衣人,在和那少主通信之后,无时无刻不在关注京城事态的发展。当得知侯升爵一事,已经捅到大清国的皇太后那里,他终究还是坐不住了……
过了十五又一年!
(本章完)
第732章 永和宫觐见 偶遇同僚(。com)
黑衣人不紧不慢地喝了一杯茶,不禁感慨道。
“我低估张如厉了。侯升爵的那些罪证,已经无法洗白,看来只有将京城的水搅浑,才可能借那主子的手,完成帝国的计划!”说着,黑衣人极速写了一封信……
重新整理好侯升爵的一干罪证,苏大人即刻向皇太后复命,随即被召入宫。在进宫的路上,苏大人在心里连连庆幸。
“看来本官将皇太后抬出来,还真是管用,恰好给了张如厉喘息的机会。侯升爵的狗头,那是指定保不住了。”
想到这里,苏大人松了一口气,总算没有辜负张如厉的重托,倚靠在轿子里,不知不觉竟然睡着。
“老爷!午门到了!”轿夫的一句提醒,才将睡着的苏大人唤醒。
苏大人急忙下了轿,命人向守城的护军做了禀报,之后在宫外等待传唤。只见午门外还停着一定绿呢子大轿,轿夫们闲得无聊,都蹲在原地打着瞌睡。
“今日还有其他人觐见?”苏大人暗自嘀咕,便不再多想。直到等待了很久,宫里仍旧没有任何消息,苏大人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暗自在心里嘀咕道。
“怎么回事?明明是皇太后召见本官,不会是侯升爵一事,又出了什么岔子吧?难道是那少主抢先一步,跑到皇太后这里替侯升爵求情?”
苏大人想到侯升爵的官职卑微,当即教练摇头。
“不会的!那少主精明得很,怎么会为了侯升爵,而让皇太后心生厌恶呢?这笔帐,那少主恐怕算得清楚!”
正当苏大人一个人猜东猜西之时,一个眼熟的身影,从午门里走出。
“怎么会是杨大人?这个时候他来这里干什么?”苏大人不禁感到奇怪,但总算又松了一口气。这杨大人是外务部的大员,苏大人和他平日里没有私交,也就是每日上朝之前的寒暄闲聊。
“苏大人……”那身影一出了午门,见到苏大人,便笑着大喊。
“杨大人……”苏大人马上笑脸相迎。
“苏大人今日来,是有何要事啊?”杨大人关心地问道。苏大人心里明白,杨大人此问,并不关心回答的实质,更多的是显得与自己亲切。
“唉!不就吏部那些小事,本官哪里能和杨大人这样的上官相比,每天都是和诸国列强纵横阖闾!”苏大人立即挡了回去。
“苏大人就不要取笑本官了。你可不知道那些洋鬼子,太难对付了。就为了这,我们外务部衙门,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呐!个中酸甜苦辣,只有自己心里清楚!”杨大人无奈地摇摇头,长叹一声道。
“怎么?莫非最近洋人那边又嚷嚷什么事了?”苏大人反问道。
“真是摁下葫芦翻起瓢,就没有一件事让人省心的。前些日子,刚刚安抚了那些西洋鬼子,这不东洋鬼子又来了!……”一边说,那杨大人又是一阵摇头。
“到底是什么事情?本官要是能帮上忙,杨大人尽管开口!”苏大人显然是客气,也就那么一说,杨大人心里亦很清楚。
“有苏大人的这句话就行了,这事不提也罢。虽然牵扯到一些官员,等劳烦苏大人,恐怕也是日后的事情了。对了,你是不是要去拜见皇太后?”杨大人接着反问道。
“不错!杨大人有何指教?”苏大人客气地回道。
“皇太后正在气头上,本官只是想提醒苏兄,进去禀报之时,一定要小心谨慎!”杨大人悄声说道。
“多谢杨大人提醒!改日下官到府上拜访!”苏大人谢道。
“苏大人不必客气。本官这一出来,就轮到你觐见了。您先忙着,切记本官刚才的话!”杨大人说完,向苏大人辞行,上轿离开。
“难道还是侯升爵一事?”苏大人突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但想到这几年因为洋务处理不当,而被处置的官员,侯升爵好象还不够格。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苏大人想到此处,不再去自寻烦恼。
此时守城的护军来报。
“苏大人,皇太后有旨,宣您觐见!”
苏大人点头应道,进了午门,由带路的太监引领,直奔皇太后的永和宫而去……
果然如外务部衙门的杨大人所言,苏大人一进永和宫,就感到气氛有些不对头。隔着薄薄的纱帘,此时的皇太后正靠在榻上,眯着眼睛,喘着粗气。两旁伺候的宫女,个个神情紧张地捶腿,安英则在一旁耐心地劝慰。
“太后娘娘,您可别为了那些洋鬼子,气坏了自己的身子。要奴才说,张如厉那般做,或许也是出于无奈。自甲午以来,那帮东洋鬼子,也太欺负人了!”
“安英呐!本宫知道你的孝心,这大清朝中的事,岂能是你想得那么简单!”皇太后仍旧眯着眼睛,不紧不慢地说道。
“皇后娘娘请息怒!奴才妄议政事,自己掌嘴!”安英知道张如厉此事,只能点到为止,如若再说下去,恐怕只能适得其反,马上故作姿态,自己请罪道。
“罢了!你每天用心侍奉本宫,祖上的规矩,那是门清。有没有那个歪心思,本宫心里一清二楚!”皇后娘娘长叹一声说道。
“多谢太后娘娘体恤!”安英感激地说完,看了看纱帘外早就跪倒在地的苏大人。
“是不是苏大人来了?”皇太后突然问道。
“启禀太后娘娘,是苏大人来了!”安英随即回禀道。
“那就让苏大人平身吧!”皇太后吩咐道。
“多谢太后!”苏大人起身谢恩。
“苏大人,本宫今天召你进宫。你知道是为了何事吧?”皇太后问道。
“当然是侯升爵的案子。微臣正要想着向您禀报呢!”苏大人急忙回道。
“苏大人果然神速!”皇太后平静地说道。
“太后过奖了!这全是张如厉一手经查的案子,本官只是借花献佛而已!”
“这个张如厉,最近本宫耳朵里听到的事情,都和他有关。好听的就别说了,侯升爵的案子,你和本宫说说!”皇太后冷冷地说道。
苏大人即刻回禀……
感谢大家的持续关注!
(本章完)
第733章 深宫禀案情 棘手事务(。com)
薄纱之后的皇太后,听了苏大人的禀报,双手颤抖,气愤地骂道。
“一个小小的县令,竟敢如此明目张胆地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真是无法无天!侯升爵现在何处?赶紧把他给抓起来!”
“回太后的话,微臣已经将进京献演的侯升爵缉拿,如今关押在吏部衙门的大牢里。”苏大人急忙回道。
“好!依苏大人之见,当如何处置这个侯升爵?”皇太后反问道。
“太后,依微臣之见,应按照我大清律法严惩。侯升爵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但他在海田县一日,都代表着我大清的皇权。如今海田的百姓,早就对他恨之入骨。如果将其法办,并公告天下,不但可以挽回民心,还可以警示其他官员。”苏大人义正辞严地回禀道。
薄纱后的皇太后总算松了一口气,长叹一声说道。
“好吧!此事就依苏大人的意思法办!最好速速将那个十恶不赦的侯升爵斩首示众!”
一提起侯升爵的名字,皇太后又是一脸气愤。一旁伺候的安英,急忙劝慰道。
“太后,为了那么一个恶徒,着急上火,实在不值,您可要保重凤体呐!”
“这帮食君俸禄,不为君分忧的鼠辈,实在可恶!”皇太后又愤愤地说道。
“太后,俗话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们作奸犯科,终究还是难以逃脱律法的严惩,您就不要再生气了。”安英继续劝慰。
“杀了这帮鼠辈,也难解本宫心头之恨!”皇太后狠狠地说道。
“太后息怒!您的寿辰不日就到,奴才担心这些鼠辈的污血,会大煞风景,是不是请苏大人过几日再行刑?”安英恭恭敬敬地向皇太后禀道。
“苏大人,你觉着呢?”皇太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苏大人。
“启禀太后,安大总管考虑周全,所言甚是。太后的寿辰乃举国上下的大事,如果真是被这些个鼠辈的污血煞了祥瑞,那就是微臣的罪过了!”苏大人心里清楚,此时必须和安英配合,让皇太后觉得安英的孝心。
“安英呐!还是你细心,时时刻刻为本宫着想。本宫一想起那些个鼠辈,就觉着恶心!那苏大人就再等几日,等到本宫寿辰大典之后,再开刀问斩吧!”皇太后一边夸着安英,一边又吩咐苏大人道。
“微臣谨遵太后懿旨!”苏大人急忙回道。
“本宫有些累了!安英呐,替本宫送送苏大人!”皇太后冷冷地吩咐道。
“喳……”安英恭敬地回道,送苏大人离开永和宫。
两人一出宫,见四下无人,便开始悄声密谈。
“刚才我碰见了外务部的杨大人,难道又出了什么事情?”苏大人向安英请教。
“张如厉杀了一个日本奸细,日本总领事召会我国,要一个说法!这可惹恼了太后,到现在太后还不知道该如何处置呢!”安英冷静地回道。
“看来侯升爵一案,远不止我之前预想的那么简单!”苏大人不禁感慨道。
“朝中又要掀起风浪了!你要懂得急流勇退的道理!”安英长叹一声道。
苏大人点点头,故意大声向安英致谢。
“安大总管留步,本官告退!”
安英亦点头回道。
“苏大人走好!”
守在附近不远处的一个小太监,看到苏大人只身往午门而去,急忙跟上去。不一会,便送苏大人出了午门……
安英回到永和宫,看到皇太后依旧闭目养神,便屏退之前的宫女,自己亲自给皇太后捶腿。
“太后,还在为刚才的事情生气呢?”没有了一旁的宫女在场,主仆两人的交谈自然倍增亲切。
“小安子,你觉着呢?”只有主仆二人单独相处时,皇太后才会喊安英入宫之时的小号。
“太后,奴才没有猜错的话,您其实最担心的还是张如厉宰杀日本奸细一事。”安英当即悄声回禀道。
“没有白跟本宫这么多年!本宫这点心事,都被你看出来了!”皇太后心平气和地说道。
“太后息怒!奴才也是胡言乱语,绝没有妄财圣意。”说着,安英跪倒请罪。
“小安子,你这是怎么了?本宫又没有责怪你的意思,快快起来。你说得没错,张如厉宰杀日本奸细一事,的确让本宫头疼。”皇太后长叹一声道。
“太后,奴才好久没有给您梳头了。要不奴才给您梳梳头吧!”安英自告奋勇道。
“小安子,你不说,本宫差点忘了。你才是这紫禁城里的第一梳。难得你有这份孝心,那就给本宫活络一下经络!”皇太后笑了笑,吩咐安英道。
“喳!……”说着,安英取了一把玉梳,小心翼翼地开始给皇太后梳头。
“本宫好久没有这般舒坦了!”安英梳头的功夫,绝非浪得虚名,皇太后松了一口气,不禁称赞道。
“只要太后舒坦,奴才今后天天给您梳头!”安英急忙回道。
“小安子,依你看,这张如厉宰杀日本奸细一事,该如何破局呢?”皇太后反问道。
“启禀太后,奴才可不知道!”安英笑了笑回道。
“本宫恕你无罪,尽管说来,越是天马行空越好!”皇太后又嘱咐道。
“太后,我们天朝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在对待洋人的事务上,想必各位大人更是礼待有加。之所以发生此类事件,定是那东洋人蛮横无理。有理走遍天下,我们得和那些蛮横的东洋人讲理!”安英心平气和地回禀。
“小安子呀!小安子!”安英的一番话,让皇太后忍俊不禁。
“奴才乱嚼舌根子,实在该掌嘴!”安英急忙请罪。
“你说得对!但就是想事情太过简单,老百姓不是常说,不当家不知当家难呐!”皇太后无奈地说道。
“奴才别的不会,只想着把太后伺候好了,那就是大清国之福!”安英动情地回道。
“你的孝心,本宫知道……”皇太后说着说着,话音越来越低,渐渐鼾声四起。安英更是不敢停下手中的玉梳……
感谢大家的持续关注!
(本章完)
第734章 面见报馆主 鼎力相助(。com)
在泰祥镖局的韩勇忠和曹振邦亦没有闲着,一边等待各路的消息,一边请王彪出面,想方设法与《京闻时报》的报人取得联络。王彪毕竟在京城多年,认识的都是三教九流的朋友,靠着人托人。终于找到一位与《京闻时报》报馆馆长熟识的士绅,由他写了一封引荐信,韩勇忠和曹振邦才得以与报馆的馆主见面。
“二位先生,你们这般千方百计地托人,莫非是有什么要紧的事吗?有话就直说吧!”《京闻时报》的馆主姓鲁,和曹振邦的年龄相仿,虽然身穿长衫马褂,但说话却有一派西式做派。
“鲁馆主真是一个爽快人。实不相瞒,我们兄弟二人来此,是想通过贵报,独家报道一件惊天大案。”曹振邦接着开门见山地回道。
“哦,什么大案?”鲁馆主顿时来了兴致。
“海城大都督张如厉公审日本奸细织田信二一案。”曹振邦一字一句地说道。
“既然是朝廷公审的案子,如果没有结案,本报恐怕不好随意刊载吧?”鲁馆主有些为难。
“在下听说《京闻时报》之所以名声大噪,皆因贵报敢于针砭时弊。鲁馆主不要担心,公审日本奸细一案,早已盖棺定论。如今我们将该案的详情公布于众,实在有难以言说的苦衷。”曹振邦镇定地回道。
“苦衷?”鲁馆主一脸诧异。
“鲁馆主或许知道,如今我大清国内忧外困。诸国列强视我国如案上鱼肉,挑衅事件层出不穷。我大清国的律法,在这些列强面前,形同虚设。海城大都督张如厉发现日本人织田信二,以商社为掩护,大搞刺探我国情报之事,于是力顶各方之压力,将织田信二收押公审,岂料那织田信二当堂畏罪自杀。如此一来,张如厉大人法办织田信二一案,反倒成了一个隐患。为了力保张如厉大都督,我们兄弟必须做好应对的准备。”曹振邦冷静地解释道。
“张大都督果然霹雳手段,真乃大丈夫风范。二位先生这般讲,在下反倒清楚了你们的用意。诸国列强亡我中华之狼子野心不死。尤其是与我大清国一衣带水的东洋日本,更是他们的急先锋。与我大清国的一切外务,均是为了达到巧取豪夺之罪恶目的,实在可恨。”鲁馆主听后,深恶痛绝地说道。
“那还请鲁馆主多多帮忙!”曹振邦和韩勇忠齐声谢道。
“且慢!二位先生的真实身份,恐怕不是普普通通的经商之人吧?”鲁馆主没有答应,而是对曹振邦和韩勇忠的真实身份起了怀疑。
“明人面前不说暗语,我们兄弟二人,是张如厉大都督的手下!下官曹振邦。”
“下官韩勇忠!”
鲁馆主点点头,接着又问道。
“两位大人有何凭证?”
曹振邦和韩勇面面相觑,因为临行匆忙,两人不记得身上,还有什么可以使鲁馆主信服的凭证。
“鲁馆主如果怀疑我们兄弟二人的身份,尽管可以详查。下官是留洋归国被授官职,以鲁馆主在京城的人脉,不费吹灰之力即可查清。”说着,曹振邦突然想到自己随身携带的一件东西,当即拿给鲁馆主过目。
“鲁馆主,这是下官在美利坚留学时,学校颁与下官的奖章。”
鲁馆主小心翼翼地接过曹振邦递过来的那枚奖章,迟疑了片刻。
“这奖章绝不会有假!”通过这枚罕见的奖章,鲁馆主在心里认定了曹振邦的身份。
“二位大人的身份不必再查,在下相信你们的讲述。如今局势复杂,在下必须核实二位的真实身份,还请见谅!”鲁馆主接着说道。
“鲁馆主客气了,那我们的刊载之事呢?”曹振邦反问道。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