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闷骚王爷乱世妃-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邺城是河北首镇,而且邺城是南下攻取洛阳的必经之地,所以高欢能攻下邺城,进可图中原,退可守河北。他只要能守住邺城,必能到洛阳封官加爵,吃香喝辣!

    洛阳的美女们,等着我来好好怜惜你们吧!

    刘诞色迷迷的表情,让周边的将士们恶寒。

    “那贺六浑也真是心急,大正月的,打什么仗!都不让人好好过年……”

    一个小兵小声嘀咕,见刘诞没怪罪,声音越来越大。

    “就是,天下都乱了这么些年了,平时天天戒备,随时待命,觉都睡不安稳。好不容易全家团聚这么几天,还要来待命!待命待命待命,待到什么时候才有命享福啊!”

    一个老兵看出刘诞完全陷入自己的臆想中,干脆扯开嗓子埋怨。

    “刘诞!今日先放过你们,待过几日,定要你输得心服口服!”

    眼见夕阳西下,又是鸣金收兵之时。高欢在城门口放下狠话,率领全军扫兴而归。

    “哈哈哈!今日可以早点回去吃饱喝足、尽情玩乐了!来啊!除了轮守的兵士,其他人都撤!”

    刘诞被高欢的喊声拉回现实,拍拍屁股走人,留下师爷一群人善后。

    “主公,您确定这个方法可行?”

    夜晚,孙腾、娄昭等人听了高欢的命令,有些怀疑。

    “总比坐以待毙的好!明日就命令下去,工兵队伍迅速挖地!”

    高欢胸有成竹,他在城门口喝令时突然发现,邺城没有护城河。

    没有河,便可以挖地道。

    君儿曾经和他提过一种叫做“地道战”的战术,那是在三十六计之外的一种奇术。他只要加以修改,定能攻下这邺城。

    “是!”

    高澄也听过地道战的故事,听父亲说起,最是积极,第一个响应。

    “不知各位如何看?”

    高欢见高澄兴冲冲出去传令了,这才故意问其他人的意见。

    “微臣听主公的!”

    娄昭等人是自己人,看高澄都出去传令了,还能不护短吗?

    “姑且试试吧!只听过郑庄公挖地道黄泉见姜氏,还未听过挖地道步兵作战的!”

    孙腾、李元忠、高乾等人支持也不是、反对也不是,还在底下议论纷纷。

    “郑庄公挖地道黄泉见姜氏,何尝不是一种战术?”

    高欢想说,娄昭君便是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提及地道战的。如今古为今用,也未尝不可。

    娄昭君如果在场,定会郁闷。貌似这个比较像今为古用……

    第二天一大早,一支工兵在刘诞的眼皮底下挖进了邺城的地下,然后在地下表层立起一根根大木柱。

    邺城的地面表层虽然安好无恙,但地下已经被高欢给掏空了。然后高欢放了一把火,木支架被烧了灰,地面上也自然塌了下来。

    “怎么会这样?”

    刘诞做梦也没想到高欢会玩这一手,他以为高欢连续几日几夜一声不吭,是要放弃攻城了。

    “哈哈哈……刘诞!城塌之时,就是你被擒之日!让你苟活了几日,够本了吧!”

    烟火弥漫中,高欢低沉的声音如鬼魅一般,在刘诞耳边环绕。

    “苍天!我邺城易守难攻,怎料今日也会落入敌手!是我刘诞的罪过啊!”

    刘诞尖利的声音喊出这些话,让人听来如刀片割玻璃般浑身发冷。

    “刘诞!投降吧!”

    城门渐塌,隐隐能听到里面的人民东跑西逃,一片混乱。生怕被着火的城门碎屑沾到,更怕被高欢的曾经葛荣手下的镇兵抓到。

    “弟兄们!为了我们的亲人,大家杀啊!”

    不知谁喊了声,从城门上逃下来的士兵们纷纷拉起弓箭挥起刀枪和高欢的手下拼命。

    “我投降!我投降!你等等,我下来!”

    刘诞属于贪生怕死之辈,见城门坍塌,早就在护卫的保护下下了城门。他无法阻止身边那些奋死抵抗的士兵,为了不被乱箭射中,先大喊投降,让高欢手下留情。

    “各位邺城军民,贺六浑无意屠城或烧杀抢掠!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高欢运用内功,将自己的声音传播到整个邺城。

    “真的吗?”

    有人问身边的人。

    “听说他之前攻下殷州也是没有伤害百姓的。”

    一个声音响起,不知从哪里传来的。

    “别跑了!横竖若他要屠城,我们手无寸铁,也打不过!”

    又有人制止了身边的人的奔逃。

    渐渐地,邺城安静了下来。

    中兴二年正月十七日,高欢以胜利者的身份进入邺城这座历史名城。

129小人常戚戚() 
“这就是古都邺城啊……”

    娄昭君坐在马车里,忍不住掀开一角车帘往外看去。

    “母亲,这邺城有什么特别?”

    高雅见娄昭君一脸崇敬膜拜,左瞧瞧,右看看,好像到处都有宝物一样,忍不住询问。

    “这邺城呀,故事一箩筐,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哪!”

    “母亲,讲故事了吗?还没到觉觉时间……”

    不愧是双胞胎,高洋高颂异口同声。

    “母亲偏心!等晚上我们找个大房间,再一起听您讲故事,不能老丢下我!”

    高澄刚好骑马到马车边,想问问娄昭君要先休息还是先见父亲,听到里面的对话,赌气在外面大声反对。

    他能说,高雅他们成天在母亲身边,听到什么哈利波特的故事比他多很多,他羡慕妒忌恨吗?

    虽然现实中没有听过什么伏地魔之类的东西,但以前在怀朔见过有人因为背叛主人,被大祭司的巫术折磨至死的情景,他还是很希望能和那个哈利一起冒险的嘛!

    “好好好,就晚上早点洗漱,我跟你们讲讲这邺城的历史!”

    娄昭君知道高澄有些失落。广阿之战娄昭一马当先,成了军营里的英雄,这全都是在娄昭君的部署下实现的。比他大一点的段韶,则因为及时出口鼓励父亲出战,过后也有了奖赏。这也都是娄昭君暗示段荣,段荣抓住时机推出段韶,才得以被父亲注意到的。而他,除了劝降高敖曹那陈谷子烂芝麻的旧事,他完全没什么军功可言。作为军中人人认识的小将军,高澄的心理落差是必然的。

    “好,母亲,一言为定!今晚我不去参加什么庆功宴了,就等你炒盘花生,边吃边听故事!”

    高澄终于有个理由不用参加庆功宴,高兴得手舞足蹈。

    “澄儿,你不参加,我们也得参加啊。有哪次庆功宴,我们不用出现一会儿的?”

    娄昭君知道高澄心中所想,笑着帮他卷起车帘。

    “哇!真真是一家子美男美女啊!”

    为了不扰民,高欢没有命令邺城百姓回避,还特别安排了一条避开闹市的路径让娄昭君一行女眷家属入城。没想到,还是有不少百姓自发围了一路,来迎接传说中去到哪里就把善事做到哪里的娄昭君。

    刚刚掀开一角车帘,百姓们没几个发现。后来高澄驾马随行,他们便猜出娄昭君所在应该就是这辆马车了。于是在听他们母子对话的时候,马车边上不知不觉已经围了很多人,他们等的就是这一刻……

    “高澄!”

    高欢在队头远远望见这边喧闹,知道高澄闯祸,大喝一声。

    娄昭君自知身份不同,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随意,急忙落下车帘,同时叫高澄快快归队。

    “哼!还以为她要表演母慈子孝,看来还是搞砸了啊!”

    韩氏的马车就在她们的马车后面,穆氏、王氏母子也都同车。早就憋了几天火的她终于有机会挖苦,自然要好好把握。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知韩姐姐是要说娄姐姐是君子还是小人呢?”

    穆氏给怀中的孩子喂完奶,一边斜抱着给孩子顺气,一边笑着。

    她也心里不舒服,那高欢,居然给孩子取名“高淹”。还说,既然高澄、高洋都是以水为名旁,一时想不到别的字,就选这个字作为他的名。

    好好好,高澄取澄清天下之意,高浚取疏浚天下之意,高洋取汪洋恣肆之意,而高淹?能有什么意思?

    “背后评价姐姐是小人还是君子,你这本身就是小人行为了,还有什么资格讨论别人?”

    韩氏才没那么容易上当。姐姐我吃的盐都比你娄姐姐的多,何况是你这十几岁的小样儿!

    “啊,韩姐姐,您刚才不是就是在评价娄姐姐吗?”

    穆氏睁大眼睛,好像很单纯地道出韩氏刚刚的小人行为。

    “你……”

    韩氏将手里的帕子几乎要绞碎。好,看在你抱着孩子的份上,我不和你计较。日后要你好看!

    王氏一直和高浚玩小游戏,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一样。

    “那娄昭君居然穿粗布衣服啊!可真是慈悲的活菩萨啊!”

    虽然有士兵及时上前拦开,但百姓们就自己的所见,已经开始了自己的高谈阔论了。

    “她真的将自己省下的钱,都买了好酒好肉犒劳军中上下?”

    一个壮年男子更更关心这个。因为,说不定不久就要征兵了。他要想好是从军还是外逃。

    “听说她到冀州投奔高欢的时候,一路施舍很多东西给无家可归的贫苦人民。我们城里还有几个那边逃过来讨生活的流民,你可以去问他们。就在城北。”

    一个老婆婆煞有其事地强调。

    “啊……真是活菩萨啊……这样的人做高欢的老婆,我们就有幸了啊……”

    很多老人附和。

    原来的刺史刘诞,老婆爱钱,他自己又好色。两人狼狈为奸,苛捐杂税一大堆,还经常强抢民女。就算邺城是鱼米之乡、美女出产地,也禁不住他们这样的搜刮。

    人民,其实不会在乎是鲜卑人当权还是汉人当权,他们只要有口饭吃,有间屋住,有点钱赚,就死心塌地了。

130怀古伤今() 
无论如何逃避,高澄还是得硬着头皮出席庆功宴。

    白天的事,高欢没再追究他。可他若不给父亲面子逃离庆功宴,后果可是承受不起的……

    虽说邺城因刘诞的闭关锁城,没受到多少战火的蔓延,人民还算安居乐业。但在刘诞夫妇摧残下,经济、农业停滞不前,完全没有鱼米之乡的模样。

    “母亲,我们可以开始讲故事了吗?”

    从高雅到高颂,几个小朋友每人搬一张凳子,围成一圈坐在娄昭君面前。有点像幼儿园的排排坐吃果果的小朋友。

    娄昭君知道几个孩子在庆功宴上为了礼仪吃的不多,于是炒了一大盘花生和一大盘牛肉,又熬了浓浓爽口的酸辣汤,让他们可以边吃边听故事。

    于是,大人小孩都挪到娄昭君一早备好的大圆桌边,变成了圆桌武士般。新荷也被叫出来,因为她又怀孕了,需要补补。暗卫一被高澄喊出来蹭吃,高浚则是闻香而来……

    为了让所有人都够吃,娄昭君挽起袖子再炒了一大盘白菜。这里的特产是花生,于是又炒了一大盘花生。

    “这邺城,从战国时代就已经非常有名了!我们到邺城前路过的漳水还记得吗?”

    “记得!那漳水刚刚破冰,水里还有鱼儿游来游去呢!”

    高澄在外面骑马,见的自然仔细也全面,第一个举手回答。

    其他孩子被抢答,有点不爽。高洋狠狠咬了一口牛肉,大嚼特嚼。

    “西门豹治河投巫的故事大家还记得吧?就在这邺城城郊的那条漳河发生的。西门豹惩治了一众贪官污吏后,征发老百姓开挖了十二条渠道,把漳水引来灌溉农田,田地都得到灌溉。才让这荒芜萧条的邺城因得到水的便利,老百姓渐渐家给户足,生活富裕。”

    娄昭君装作没看到两个孩子的小动作,笑着夹了块白菜给高澄,又加了块给高洋。两人都好骗,很快又揽在一起玩闹了。

    “还有曹操建铜雀台准备迎娶三国大美女大乔小乔记得吧?”

    “记得记得!曹操击败袁绍,就是得了这邺城,原来就在这里建铜雀台准备金屋藏娇啊!”

    高澄对美女最有兴趣了,当年听到这里,印象尤其深刻。

    “城东便有铜雀台。其实,邺城不止铜雀台一处。当年曹操以城墙为基础,总共建筑了三座台,即金凤台、铜雀台、冰井台。曹操和他的儿子们在这里宴饮赋诗,造就了著名的三曹七子。”

    娄昭君知道他们进城没有从那三台经过,便先介绍着,日后再去看看这三台长什么样。这可是货真价实的古迹啊!没有添加任何所谓现代气息或加固材料的!

    “母亲,那我们定居于此如何?”

    高雅见这邺城气候宜人,又有这么多可以游览的去处,不禁萌生长住之心。

    “我们只是攻下这个地方。如今邺城百废待兴,还有很多地方官员在观望。一切得看你父亲定夺。”

    娄昭君笑着看向走进来的高欢,一脸岁月静好的幸福。

    “还在故事会啊?”

    高欢卸下对外的面具,虽然还要在孩子面前保持父亲应有的威严,但能见到妻子儿女和睦融洽的样子,他内心深处的柔软还是忍不住展现。

    “才刚开始。父亲,请坐!”

    高澄搬来凳子让高欢坐在娄昭君旁边,拘束了很多。

    高欢听着娄昭君和孩子们讲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三国故事,娄昭君一如以前,讲起故事来绘声绘色,孩子们经常一惊一乍的,听到精彩处都忘了夹东西吃,就那么全神贯注地伸着头拉长脖子等下文,或者捶桌捶腿大呼大喊,渐渐忘了高欢的存在。

    “所以呀,很多人都做了一些怀古伤今的诗词,来纪念这些故事呢!例如……”

    不好!杜牧是唐朝人,苏轼是北宋人,辛弃疾是南宋人……什么“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什么“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什么“生子当如孙仲谋”都不能说……

    “例如……?”

    每次娄昭君这种欲言又止的时候,无论是高欢,还是高雅等人,就会觉得她是知道一些东西,却不能说的神秘。

    所以,此时他们空前合作,拉长了声音。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天色不早,睡觉了啊睡觉了啊!早睡早起身体好啊!高澄,还想长高点吧?”

    娄昭君依然用这招转移话题。一边起身收拾残羹冷炙,一边赶孩子回自己营帐睡觉。

    “母亲,您这么吊我们胃口,我们更怀古伤今啊!”

    高澄纠结自己的身高总是比娄睿差了那么一截,一步三回头。

    “母亲,这些让侍女去做就好,您也早点休息!”

    高雅继续贴心小棉袄,带着打哈欠的高洋高颂高浚各自回营帐。

    “君儿,你说天色不早哦……”

    高欢就没那么容易糊弄,要他不追问,首先条件得足够!

131才惊四座() 
“我身子不方便……要不你去找其他人吧……”

    娄昭君的话,犹如盛夏在头上浇了一头冷水,让高欢差点闪到舌头。

    “我不用长身体,还没困意,不如我们聊聊?”

    高欢见侍女们都收拾好出去了,还识相地带上门,两眼一眯,邪魅的丹凤眼开始发电。

    “聊什么?我今晚忙活了一晚,想睡了。”

    娄昭君知道,高欢见她庆功宴先行告退,心有不满。刚刚进门时还装得那么和蔼,肯定有问题。她才不想触霉头呢!

    “君儿,我打下这邺城,用的是你说过的地道战,你都不表扬我?”

    高欢拉着娄昭君去后房,要她帮他沐浴,娄昭君无奈,只好替他更衣。

    “表扬,你还能巧用木支架,君儿佩服佩服!”

    所有男人都希望他的女人夸他,高欢也不例外。这次不用怎么损耗兵力便攻下邺城,娄昭君的确佩服他。

    “可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这句话果真不错!在这邺城便应验了!”

    高欢知天气尚冷,没有强求已经沐浴过的娄昭君陪他沐浴。很快,便起身穿衣。倒三角的模特身材再次亮瞎了娄昭君的眼。

    “怎么说?”

    像着了魔,这时候的娄昭君几乎是有问必答。

    “那些狗屁官员说我是鲜卑粗人,不肯效劳。暗卫已经探查到,他们准备明日开始称病罢工。”

    高欢的手捶在墙上,墙体硬生生被砸出一个洞。

    “你就展示你的才学给他们看啊。”

    娄昭君不解,高欢不是学了很多文化了吗?写副对联什么的贴出去让他们知道他不是粗人,不就结了?

    “他们拿刘邦的《大风歌》和曹操的《观沧海》私下议论,说我做不出那样大气的诗歌。”

    高欢读是读过很多,可要他也来文邹邹写一首,的确有些强人所难。

    “你就做一首能表现我们怀朔风光的,让他们见识见识。”

    娄昭君觉得,对比唐诗宋词,这时代的诗好像也不大难创作吧。

    “你帮我……”

    高欢让她躺在床上,将她有些发冷的小脚捧到胸口捂热。以前每次娄昭君月事来,身体发冷,他都这样做。又快又安全,比她发明的什么热水袋之类的实用多了。只是后来南征北战,才经常忘了她的周期。

    若不是出战前,一次见到她大冬天的在晾被褥,才想起肯定又是她所谓的热水袋又破了,她肯定湿冷了一夜。心中愧疚之余,重新关注起她的小细节。要不今晚,或许她又会冷手冷脚地半睡半醒吧。

    “我没法帮你。真的。正如写字,女子的字终归比男子多了一丝柔弱。”

    娄昭君感受到高欢的体贴,仿佛回到当年粗茶淡饭的日子,幸福而满足的笑着。

    “容我想想……”

    高欢捂热了她的双脚,将自己的双脚交缠在她的双脚上保温,这才搂着她入睡。的确,有些事情,不能总要她帮他解决……

    “主公要以文会友?”

    虽然驻扎在郊外,众多将士听说高欢要以文会友,都惊异不已。他们见过高欢杀人不眨眼,却没见过高欢舞文弄墨。

    “主公是在为三月率文武百官入居邺城做准备啊!”

    孙腾等人议论着,不过觉得高欢虽字写得好,不一定能写诗吧!

    “无论如何,这邺城的大小官员都去金凤台看主公笑话了。我们总得去捧捧场吧!”

    娄昭如今和军中高层混得不错,得了娄昭君的信,马上来拉亲友团了。

    “对!主公从来不打没把握的仗!我们去壮壮声势!”

    段荣一向能察言观色,第一个呼应。

    刘贵等人浩浩荡荡来到金凤台时,那里已经里里外外围得水泄不通了。

    “高丞相文武双全,小官心服口服!”

    远远便听到有“邺城第一笔”的张翰在台上对着高欢行大礼。众多官员在他身后纷纷效仿,娄昭奇怪。

    “难道事情都结束了?”

    他可是第一时间就去完成任务的啊!

    “高丞相才惊四座,邺城上下定一心辅佐!”

    张翰向台下的百姓大喊,百姓发出大声欢呼。

    “高丞相!高丞相!”

132惊才绝绝() 
时间倒退到半个时辰前。

    “这个只懂打打杀杀的鲜卑人,会以文会友?别班门弄斧了!”

    听到高欢在金凤台摆了个以文会友的架势,还邀请邺城文武官员参加,很多人都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前来参观。

    “各位邺城人士,高欢知道,邺城作为三朝古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自然文化底蕴深厚。邺城是纵横家鼻祖鬼谷子的故里,是项羽破釜沉舟的战场,有过曹冲称象的美谈,也流传着下笔成章、七步成诗、文姬归汉的故事。孤不才,在此献丑,望能有志同道合者能和当年建安风流一般,一起赋诗写作,共创新的佳话!”

    高欢在台上朗声发表宣言,一双剑眉越来越有棱角,一双丹凤眼比原来更加有摄人心魂的魄力,如雕塑一般的国字脸,加上魁梧的身材,让下面的许多闻讯而来的女子纷纷抛出手中的帕子香囊,欢呼称赞。

    “倒是有点文墨,只是,是临急抱佛脚呢,还是真才实学,谁知道?”

    被推崇为邺城第一才子的张翰,声音不大不小,足够高欢在喧闹的欢呼声中听到。

    “张老先生,您出个题,让高欢试试如何?”

    到时皇帝入驻邺城,这些官员都要洗牌,高欢才不会承认他们如今的官职呢!

    “既然你这么说了,老朽却之不恭,就勉为其难出个题吧!”

    张翰手抚山羊须,一步步走上高台,要亲眼看高欢创作,以防他作弊。

    “学生在一旁观看可好?”

    张翰的门生马上附和,防止高欢偷梁换柱。

    “随意!各位请随意!”

    高欢心中替这些酸到家的腐儒觉得虚伪,脸上却是一片盛情。

    “听闻这高欢在他营帐中是喜怒不形于色的,那日进城也威严得很。看来是挺礼贤下士啊!”

    一些不够资格的文人在下面看着,议论纷纷。

    高欢耳力好,听到这些议论,马上示意暗卫去了解说话的是什么人。日后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