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闷骚王爷乱世妃-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娄昭君当着大臣们的面,也不好拂了高澄的面子,更不能说是高欢的遗言,只能言尽于此。
“是。母亲,保重身体!”
高澄说着,翻身上马,绝尘而去。
“大将军,娄妃还是将您当孩子看待呢,一再地说你这里不成熟,那里缺思考。”
夜里,高澄带的唯一侍妾元玉仪吹着枕边风,一再挑拨高澄和娄昭君的关系。
元玉仪,是元氏王爷的一个私生女,曾经是孙腾的妾室,后被孙腾抛弃,偶遇高澄,于是被他养在元柏堂。高欢的百日祭一过,高澄便向元善见请求封她为琅琊公主,对她一向宠爱有加。
“呵呵,走着瞧。”
高澄没有说什么,一路游山玩水,视察民情,安抚民心,颇受欢迎。
到了夏季,高澄回到邺城。为了表示尊重,一回去就去朝见已经耳闻高欢去世的皇帝元善见。元善见设宴招待他,席间,高澄起身舞蹈,有识之士认为高澄父亲刚死就乐而忘哀,不会有好下场。
381一举两得()
“大行台,我们这边在打仗,梁王那边要大臣给他捐钱到佛门赎身,这梁朝大赦天下,又和东魏继续互通往来,他们是准备居我们于何地?”
手下收到梁朝军报,立即来报,言语中多有不忿。
“你别忘了,我可是在西魏偷得了那传国玉玺!我在哪,天下就在哪!我侯景的侯,可不是当作人来看,而是当作人主来看的!那些个跳梁小丑,何必理他们!待我杀了韩轨,看他们还有谁会轻视我!”
侯景和韩轨已经对打,不过数天,就已经灭了韩轨近万士兵,韩轨如小虾米,任他揉捏,毫无还手之力。
五月初二,东魏高澄派遣武卫将军元柱等人率领几万大军日夜兼程去袭击侯景,在颍川北面与侯景相遇,结果元柱等人遭到惨败。侯景因为羊鸦仁等人的军队还没有赶到,于是,便退守颍川。
“大行台,东魏刚刚又发布召令,任命开府仪同三司库狄干为太师,录尚书事孙腾为太傅,汾州刺史贺拔仁为太保,司徒高隆之为录尚书事,司空韩轨为司徒,青州刺史尉景为大司马,领军将军可朱浑道元为司空,仆射高洋为尚书令、领中书监,徐州刺史慕容绍宗为尚书左仆射,高阳王元斌为右仆射。”
下人又将东魏最新情况报告侯景。
“那又如何?韩轨回去封了个官,就能重新回来打赢我吗?连那稍微能和我匹敌的尉景都去世了,老子我坐享战果便可!”
侯景趾高气昂,只为他有着天下第一的狡黠和战斗力。
“侯景,出来吧!只要你乖乖投降,看在我们昔日一起从怀朔出身的情面上,我定会向大将军求情,饶你不死!”
没想到,才过不久,韩轨等人居然使了个声东击西之计,把侯景包围在颍川。韩轨在城外大喊,里面的侯景拿着玉玺大惊失色,眼珠不断转动,想着计策。
“你说,那侯景会怎么样?”
邺城,娄昭君也关心着事情的发展。高澄多次不给元善见面子看,在众大臣面前奚落他,她已经劝不动了。只能默默关注侯景那边的变化。要是侯景作乱成功,天下格局必会变化,只怕东魏内部也会有各种说法出来。
“母亲,我说,侯景会投靠西魏。那个地方离西魏最近,梁朝远水救不了近火。”
高洋如今乐得轻松,每天上朝也不说什么,继续他的鼻涕政策。一下朝就会来娄昭君这里喝杯茶,然后才回去和李祖娥双宿双栖。
“还真被你猜中了,宇文泰知道情况之后,力排众议,封侯景为大将军兼尚书令,并派遣太尉李弼、仪同三司赵贵率领一万人马赶赴颍川去为侯景解围。”
娄昭君悠闲地泡茶,看茶中花瓣盛开,随茶水上下起伏,脸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感叹。要是高洋当丞相,会怎样?
“他们一个个都互相算计,想着坐收渔翁之力,又想着黑吃黑。我们且看,最后鹿死谁手。母亲,那父亲这边……”
高洋话锋一转,提到高欢的处理。
现在外面都风传高欢死了,高洋每次过来,都是见娄昭君穿着素色衣服,心中不得不怀疑。可是,他的人手,也无法得知高欢的具体情况,母亲和大哥封锁得太严密了。
“时机未到,我没法跟你说什么。今儿个我累了,你就回去和李祖娥好好带孩子吧。有空教教长恭,最近其他人都很忙,他也不过是孩子,和高淯他们又玩不到一块去,对你却特别佩服。”
娄昭君怕自己说漏嘴,只好转移话题。这个技能,她也会。
“有空我会多教教他的,那孩子也长得着实可爱,人也很好学,干脆这段时间先住我那吧。”
高洋的高殷也很喜欢天下第一帅娃高长恭,有他在,高殷也不会太闹腾,这也是一举两得。
“行。”
娄昭君挥手让高洋离开,疲惫地走到床榻上,倒下便睡。
382奋起抗争()
六月底,高澄已经扫除了继承高欢位置的障碍。该安插到上位的都已经安插好,该流放到冷板凳的也已经处理完,这才对外公布高欢的死讯。
他找了个形体和高欢很相似的死尸,叫娄昭君的暗卫将他化装成高欢的样子。大臣们从灵堂外看去,完全找不出破绽。
七月初二,元善见为丞相高欢举行哀悼仪式,穿上了缌丧服。丧礼依照汉代霍光去世时的规格而进行,追封高欢为相国、齐王,并备九锡之礼。初三,元善见任命高澄为使持节、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大行台、勃海王;高澄启奏元善见,请求辞去封给他的爵位。初七,孝静帝颁下诏书,令太原公高洋摄理军政大事,并派宦官敦促劝谕高澄,走马上任。
“一番阿谀奉承,一番你来我往,高澄大将军坚决辞掉丞相之位,更带头茹素服丧,将齐献武王高欢先虚葬在漳水之西;又在成安县鼓山石窟佛寺旁边秘密挖了一个墓穴,把齐献武王的灵柩放进穴内,然后把所有工匠都杀掉,永保丞相安宁。”
酒楼里,说书人正评说着最新江湖轶事,酒客们听得津津有味,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不是吧,这么残忍,全杀了?”
一个酒客睁大了眼睛,惊呼。
“哪个大人物不是这样?秦始皇还将那些设计的工匠给杀了呢!高澄大将军给了那些工匠家人足够的抚恤金,一开始也签了生死状的,银货两讫!”
说书人一脸理所当然,酒客们听了,也各有所思。
“母亲,大哥这么做……”
包厢内,一番打扮微服私访的娄昭君和高洋正喝着她最新研制成功的清酒“莫相忘”,高洋虽然知道葬礼已经很简单了,可是没想到高澄还有这么一出,还被这些江湖人士给挖出来了。
“要使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高澄在找不到明空的情况下,也只能这么做,来表示那个尸体真的是高欢的。”
娄昭君叹气,高澄所说的有办法,居然是这样!
“如今茹茹公主嫁给高澄,您重新被高澄恢复了娄妃的正室之位,父亲的妾室就剩下彭城太妃尔朱英娥、上党太妃韩氏、冯翊太妃郑大车,还加封游氏为高阳太妃。那王氏为什么就拒绝加封呢?”
高洋知道,游氏对他的恩典极大,一直都很敬重她。他不会告诉娄昭君,游氏的加封,是他提醒高澄的。为的是游氏留下的唯一血脉高湜也能有自己的领地和地位,不会和高浚一样,因为王氏不肯受封,虽然被封了个永安王的称号,却没有自己的领地和军权。
“她应该是怕高澄提防高浚吧,毕竟你们几个年龄相差也不大。”
娄昭君有些无奈,天家无父子。大家看到高澄对元善见那样的态度,作为庶子,自然人人自危。
“母亲,他日我地位多高,绝不会加害我自己的兄弟的。否则,就让我一年内绝食三日饮酒而死!”
高洋突然像娄昭君保证着什么,拿起娄昭君酿的酒,一干而尽。
“不用下这么重的毒誓,你也没那种权力!傻孩子!你要是那样死了,让我这个白发人送黑发人,可是大不孝!何况,你父亲才刚走,怎么能说什么生啊死的?大家都要好好的,你要死了,高澄要死了,我还能活多久?”
娄昭君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命运之轮又是开始向那黑暗的深渊快速滚去。高洋的话,让她胆战心惊。又让她觉得,好像是一种预告,一种对不可摆脱的未来的预告。她现在每天吃斋念佛,只求子女们平平安安。若命运一定要给她开这么个玩笑,那她必定会奋起抗争的。
383天旋地转()
“侯景每次快被东魏打败,都能死里逃生。就连高澄现在终于派了慕容绍宗去和他对打,都被他骗了好几次放过他。他还挑起东西魏、东魏和梁朝的战争,这个祸害不除,天下是不能平息的。”
夜里,娄昭君听完新荷汇报最新战况。已经打了快两年了,侯景的妻子儿女在邺城,高澄作为人质威胁他,他居然还敢效仿刘邦面对项羽挟持他父亲时的那句“请分我一杯羹”,毫无所动。
东魏这几年好不容易兴盛起来的许多商业、改造成功的许多荒地,都因这场战争而受到很大的影响。
“我们在各地的育善堂,已经快要无法容纳流窜的难民了。而多地的酒楼茶馆,也开始亏损,只有邺城、晋阳等都城有盈利。”
又是一年结账时,新荷上报着各地呈上来的财政情况,又要支付育善堂的福利供应,真的很艰难。
“我这边,高洽才三岁,高湜也还小,高淯他们一个个都花钱不少。我们库里存的钱够吗?”
高澄掌权后,果然她这边每个月的定银缩减了许多。很多银两都流到元玉仪那个元柏堂去了,高澄想要取代元善见的策划,越来越明显了。
“还能勉强支持。只要战争快点结束,各地需要的长工侍女又多了起来,自然收入也会恢复。这么两年出的多,入的少,还好主子您安排得当,才不会一下子拿不出钱来。”
新荷的确佩服娄昭君的理财能力。她的钱哪些是活的,用于利滚利,哪些是死的,要备不时之需,都有一定的比例。加上高澄去年统一货币后,东魏的钱不再那么混乱,比其他同是战乱的国家,反而还盈余了一些可能流入一些黑市手中的私钱。
“那侯景敢围攻建康,还在西魏和梁朝之间朝三暮四,现在梁朝也开始和东魏相亲,侯景就算有那传说中的玉玺,也应该蹦跶不久了。”
娄昭君听新荷的夸奖久了,自然也乐得接受了。她很相信新荷,也知道她是肺腑之言。她最近心里老是跳,好像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一样。高洋也每天过来坐一下就走,高澄偶尔来了也不说什么,其他儿子去了自己领地也都不怎么过来,她觉得心里没拧
“主子,东魏与西魏对战,东魏将帅慕容绍宗、刘丰生、慕容永珍见城即可攻破,乘楼船观察城中情况,忽然大风骤起,所乘楼船顺风漂泊城下,西魏守城将士从城上用长钩牵船,弓弩乱发,慕容绍宗赴水溺死,刘丰生中矢而死,募容永珍被生擒斩首。”
夏季,梁朝梁武帝萧衍被侯景活活饿死,东魏又遭受此损失,士气大失。娄昭君感慨,昔日高欢的手下,还剩多少?
“主子,濮阳武公娄昭去世。”
九月,新荷就上报了对娄昭君来说又是晴天霹雳的事。
参加完娄昭的后事,娄昭君又收到军报,侯景攻破建康,自立为王。
“主子,高澄丞相得知元善见意图谋反,将其手下全部清洗灭口,将元善见软禁在含章堂。”
新荷报告近况,如今高澄已经几乎不来见娄昭君,也听不进娄昭君的话。娄昭君只能通过自己的情报网,知道他的事情。因为,她那种惴惴不安的感觉依然没有消减。
“主子,高澄自己率领步兵与骑兵共十万人攻打长社城,还亲自督造拦河堰,拦河堰三次决口,高澄大为恼怒,把背土的人以及袋子一齐推下去堵塞缺口。”
“怎么高澄老是造杀孽!”
娄昭君还没说完,外面便传来急报。
“娄妃,高丞相在元柏堂被自己的手下给杀了!”
“什么……”
感觉天旋地转,娄昭君眼前一黑,倒在地上。
384光彩夺目()
“澄儿!”
去到元柏堂,那元玉仪或许就是西魏那时的细作,人已经不见踪影。娄昭君丧服未脱,又添新愁,一夜之间,本就灰了许多的头发,更是白了些。脸上更出现了些许细纹,略显老态。
“娄妃,节哀顺变!”
段韶等许多大臣都在现场。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了,他们早上还见高澄好好的,突然就接到高澄遇刺的消息,还竟然是被一个之前一直对他很忠心的奴仆给杀死,简直是匪夷所思。
“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吗?”
娄昭君尽管抵达前已经大致知道了事情经过,但还是要这些大臣说清楚他们的调查结果,免得让他们见识到她的实力。
“娄妃,臣调查得知,十二月寒山之战后,高澄俘获了当时南梁徐州刺史兰钦的儿子兰京,作为自己的奴隶,在元柏堂的厨房里干活。起初高澄非常宠爱兰京,兰钦派人来请求给儿子赎身,被高澄回绝。后来兰钦死,侯景祸乱南梁,兰京多次请求回国,被高澄令人杖责,又威胁说,再来诉求就杀了他。
兰京是个脾气暴躁的人,又想到昔日高澄对他的好处,心理落差太大,怨怼更深,于是和厨房里的六个奴隶合谋,准备刺杀高澄。另外,兰京的弟弟兰改是高洋身边的带刀侍卫,兄弟俩准备一前一后,各自杀掉高澄兄弟。
午后,从颍川前线凯旋班师后的高澄正与亲信大臣们在内堂密谋禅代东魏之事,兰京假装入内送食,趁机察看情况。高澄对他产生了怀疑,令他退下,并对在座的人说他昨夜梦见这个奴才用刀砍我,看来得处死他。兰京在外面偷听到这句话,更下定了先下手为强的决心。于是藏刀于盘底,再度送食。高澄怒骂兰京,说他没有下令,兰京怎么一再进来。兰京突然大喝一声‘我来杀你!’随即朝床上扑来。
杨愔最先逃脱,崔季舒躲进厕所里,陈元康以身体遮挡高澄,被刺成重伤。高澄从床上跃下时崴伤了脚无法逃走,只得钻入大床底下躲避。兰京的六名同党随即赶来,将前来营救高澄的两名侍卫长砍得一死一伤。众人一齐掀开大床,将高澄杀死。兰京和同党虽然旋即被闻迅赶来的高洋斩杀,但高澄却早已身亡。”
司马子如根据现场情况及各种蛛丝马迹得出这些线索,一一汇报。所以,外传的所谓忠心,都是乱说的空穴来风。
“高澄武功不弱,只是崴了脚,就能被杀死,这当中必有蹊跷!”
娄昭君这才提出她的疑惑。
“是啊……连力气极大的元善见都难耐他何,区区几个奴才,又有那么几个大臣在场,竟然如此没有抵抗能力?不对,肯定有问题!”
司马子如立即提出了自己的推理,身边大臣一想,也发现了不对。
“母亲,我会彻查此事。您放心,我不会让才二十九岁就横死的大哥死不瞑目的!”
刚包扎完毕出来的高洋,斩钉截铁地表明他的态度。
一米九几的身高,一身不张扬却款式特别能衬出他不羁个性的服装,坚毅的表情,在风中如天神般降临,瞬间让所有人安定下来。他之前的低调内敛,在此时越显光彩夺目。
385纯属巧合()
“母亲,大哥的死,背后有西魏、侯景,甚至有元善见的影子。”
刚到头七,高洋就到灵堂向娄昭君汇报自己调查的结果。
“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吧,我相信你。”
娄昭君继续给高澄烧纸。高欢才死了一年多,如今明空不见人影,石窟寺密室她又进不去,高澄突然横死。她真真白发人送黑发人了,才二十九岁的高澄啊,他为什么要造那么多杀孽呢?
战争导致的伤亡不可避免,可他一些事情也做得太急了。是上天发怒了吧,才这么快把他的命给收回去。高氏真的会灭亡吗?他们开始遭受报应了吗?高欢壮年去世,高澄英年早逝,高洋呢?快刀斩乱麻的他,会怎样?
“母亲,我想要元善见禅位给我。”
高洋突然说出自己的想法,娄昭君被他吓了一跳。
“你难道忘了当年许医师的话了吗?你父亲、大哥,都那么厉害,还没有自己称王称帝。你这样,是篡位啊!是大逆不道的!你不怕蛊毒发作,折腾死你吗?”
娄昭君抖动着嘴唇,颤颤巍巍地一边怒骂高洋,一边捶打着他的胸口。他太高了,她只能捶打到他的胸口。
“若不大权在握,我觉得难以施展开手脚。父亲就是被元修突然发难,才弄出个东西两魏来。若那时父亲自立为王,哪有今日混战局面?而大哥,就是处理元善见的造反事件,和元氏结怨,又不赶尽杀绝,才导致那些小人伙同起来将他活活杀死。我要是不趁此时元善见还被大哥软禁在含章堂,叫他禅位于我,等他再次养足了力气,从别处开始起义,我又不能一次离开邺城太久,那岂不是坐以待毙?”
平日里话语不算多的高洋,竟然洋洋洒洒,咄咄逼人,让娄昭君一时找不出话来反驳。
“任何想要满足欲望的人,总会说得自己如何被逼无奈。罢了,你大哥我管不了,此时我只能自认子不教母之过,白发人送黑发人。你现在是你大哥之后呼声最高的人,高孝瑜等人都比你小太多难以担当大任。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我终于彻底理解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句话的道理。无论是谁,一旦坐上那个位置,总是很容易被自己的欲望所控制。我又能如何?我不过一个普通女子,只能感叹你父亲的自制力的确很好,一辈子都控制自己的欲望在内心牢笼里。时代不同了,连侯景也想称王,还真的取而代之成为王了!你想怎么样就怎样吧!”
说到后来,娄昭君已经泪流满面。她不知道自己这几十年来,究竟做对了哪些事情,又做错了哪些事情。究竟那时叫高欢别让侯景独自去追杀宇文泰是对还是多疑?她已经分不清,分不清了……
地上突然起了一阵风,卷起刚刚燃尽的纸灰,形成仿若高澄一样的躯体,然后又化为乌有。娄昭君忍不住低声哭出来。这可怜的孩子,小时候因为逃亡差点被高欢射死,最后竟然死在自家奴才手中,还真被射死。是命中注定?还是纯属巧合?
386天下无敌()
高洋先是结了高澄的案件,将涉案人员的人证物证呈于集市,再将这些人全都交由市民处置。或被浸猪笼,或被唾沫淹死,或被游街示众,或被乱棒打死……不一而足。
然后,在人民的呼声下,高洋位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大行台、齐郡王。
接着,高洋先派开府仪同三司段韶探探肆州刺史斛律金的口风,金竟然亲自来见洋,固言不可,以宋景业首陈符命,请杀之。
得不到父亲最看重的武将的支持,高洋干脆又带着众臣去见太妃娄昭君。太妃说:“吾儿懦直,必无此心,高德政乐祸,教他称王罢了。”
高洋一一说服了高欢旧日大臣杜弼等人,还命令术士李密占卜,遇《大横》,曰:“汉文之卦也。”又使宋景业筮之,遇《乾》之《鼎》,曰:“《乾》,君也。《鼎》,五月卦也。宜在仲夏受禅。”
有人说:“五月不可入官,犯之,会很快死在皇位上。”景业说:“王是天子,百无禁忌,哪里会什么死在皇位上!”
洋这才高兴起来,向晋阳出发。
果然才五月,高洋便逼元善见写了封禅让书,自己建立北齐当上了皇帝,东魏真正灭亡。
在即位前,开国皇帝高洋当然要给自己创建的王朝起个大吉大利的新年号,他让大臣们议一议。有人提议名叫天保,让老天爷保佑北齐万年万年万万年吧。众人齐声叫好。高洋却说道,好是好,可这“天保”两字拆开来不就是“一大人只十”吗,你们是笑我在位只有十年啊。
众人大惊,吓出一身冷汗。
“哈哈哈!没事,没事,这是天意,不怪你们。我有十年皇帝做就不错了。”
高洋反而是大笑,不似他父亲那样喜怒不形于色,让大臣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过才没多久,所有的大臣就都笑不出来了。
为了快速站稳脚跟,高洋在金銮殿上设有一口锅和一把锯,每逢喝醉了酒,必须杀人才能快乐。而他从早到晚都在喝醉,所以他必须从早到晚不停地杀人。宫女宦官和亲信每天都有人惨死在他的盛怒之下。最后遂由司法部门把判决死刑的囚犯,送到皇宫,供高洋杀人时之用,后来杀得太多,死囚不够供应,就把拘留所里正在审讯中的被告充数,称为“供御囚”。不但送到皇宫,即令高洋出巡时,供御囚也跟着高洋的屁股后,只要三个月不死,即作为无罪释放。
每天上朝,大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