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将神-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邓艾与其母孤苦,相依为命,本没什么生产能力,但其母贤惠,族人看孤儿寡母可怜的紧,平日里又帮衬了许多,倒也勉强过得去。且邓艾之名虽未显于世,但邓氏一族少有不认得邓艾的。

    虽口吃寡言,但邓艾为人好义,奉母甚恭,读书肯下功夫。如今又被举了孝廉,朝廷又在用人之际,眼见着一番前途是少不得了。最起码能做个郡吏,虽然说在邓艾看来的小吏是那么的不入眼,但是对于邓氏一族来说,小吏也足够他们来仰望了。

    霍弋在一邓氏中年人的带领下到了邓艾府前,说是府,倒是抬举了,不过土木茅房三两间,虽然简陋倒也干净整洁的很,院内有兵器架,上置刀剑各一支。

    剑架磨损严重,斑驳陆离,可见主人习武勤勉,不曾懒惰。

    霍弋知道自己找对了人了。

    来的邓氏族人敲响了院门,不多时院门打开,一十七八岁模样的少年开了门,那中年人笑道:“艾侄,有客人上门寻你,我领过来了,你招呼着,我还有事,先走了。”

    “多谢,长艮……叔慢走。”邓艾行了一礼。

    那邓氏族人在霍弋的感谢声中离去,霍弋转过头:“邓艾邓士载?”

    “正是,阁下是?”邓艾看了看对方身后的一群带剑壮汉,但对方面带微笑,十分和善,料定对方不会对自己不善,只是从容的看着来人。

    “能否让我进院一叙,我远道而来,能讨杯水喝吗?”霍弋并不点明来意。

    “哦。是艾唐突了,请……进。这便奉上……茶水。”邓艾看出这带头人岁数虽小,但举手投足间威势显现,身后一众汉子虎口茧重,想必皆是常年累月摸惯了刀枪的人物,邓艾虽然饱读史书,又怎么见过这久经战争的精锐气势?是以未摸清对方来意的情况下,倒也不敢唐突。

    霍弋并不客套,点头示意自己手下几个在外等候,只领王冲一人进了院落。

    在外面并不能看清内院的景象,此时再一进院,霍然入眼的正是放置在堂屋内数个斗大的包裹,木箱,显然,这是要出远门的节奏。

    霍弋心中一惊,郝然道:“在下此来唐突了,莫不是邓兄要出远门了?这是要去何处高就吗?”

    邓艾苦涩地笑了笑:“兄台说笑……笑了,我这……哪里算是……高就,出远门不假,在下不……日就要前往襄城任郡吏,具体……事宜还要到任后……分派。”

    霍弋心中一定,这不是高就就好,于是淡然道:“邓兄屈才了,以邓兄的才具,不为方面之才,怎能对得起心中所学?为郡吏岂不是一辈子出不了头?”

    邓艾闻言心中戚戚,这人虽素不相识,但这话却一下子说进自己心里去了,郡吏看的是自己上官的脸色,若上官廉明,什么都好说,若上官昏聩,怕是这辈子也出不了头了。这人到底什么来头,竟然知晓自己的所学,似乎还十分了解自己。

    “敢问兄……台高姓,又在何处高就?我看公子……气度不凡,可否告知?”邓艾问道。

    “邓兄以为当今天下是谁人之天下?”霍弋并不答话,只是走进堂屋,翻开了案上一卷羊皮卷,赫然发现竟然是一幅益州地形地势图。上面甚至清楚的标记着产粮区,和险关重镇的标识。

    心中惊骇这史书上所载果然不错,这邓艾的确是对地理地形的执迷非常之深。突然间心中仿佛有了一收服邓艾的法子。

    邓艾见此人一不问其所学何物,二不急向自己要水止渴,三来直上门来拷问自己。想必此人实在考校自己的本事了,莫不是上官前来此处考察自己能力的?

    “现为建安十八年,既是建安年号,当然是大汉的天下。”邓艾久读诗书,崇慕儒家描绘的大同之境,是以是坚定的汉之拥护者,虽然后世亲手灭了蜀汉,但是那时的邓艾早已不是现在这块未经渲染的白纸了,有如斯变化倒也寻常,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像刚刚自杀的荀彧那般对汉室如斯忠诚。

第41章 问志向匡扶汉室 说坚强再见姨娘() 
“那么,我再问一句,当今天下,三分之势态已然生成,余者小人物时日无多。敢问你最看好这三家的哪一家?”霍弋负手而立,仔细的看着眼前的邓艾。

    邓艾心中一惊,此人观察天下局势,恐怕不是一般上官,难道是曹操曹丞相派的人?如此一想更不敢敷衍,仔细思量后,慢慢道:“天下局势必然为孙刘曹相抗之局势,刘备据有益州已然是定局,蜀中地势艰险,攻难守易,诸葛亮携关羽等将据荆州大部,苦心经营之下,必然是北伐之保障。”

    “曹丞相占据中原,九州皆在其手,若吞辽东,平北蛮,休养生息,其国力为刘豫州孙仲谋所不及,若孙刘联合尚可保有其土,若生嫌隙,必然破灭。”

    “从实力上来看,我比较看好曹丞相!”认真的人无疑是可怕的,此时细细思量得出结论的邓艾说起话来,居然略显通畅,丝毫没有口吃的感觉。

    “曹丞相若平定孙刘,汉室能复兴吗?”霍弋盯着邓艾,慢慢问道。

    “必能复兴汉室!”邓艾又道。

    “我看错了人,本以为邓士载必为汉室复兴之拥护者,却没想到邓士载拥护的不是汉室,而是实力最优的曹操。”霍弋无奈的笑了笑。

    “足下何处此言?”邓艾惊愕道。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威势堪比当年的董卓,上殿佩剑着履,不尊礼仪。实则汉之天子在他的眼里不是天子,乃傀儡尔。是想若曹操一统天下,汉室倾覆只在其反掌之间,又何谈复兴汉室?”

    霍弋不得不佩服自己,为了收服这个邓士载,自己用了前世自己看起来最无趣的大义,但对于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大义又的确是束缚这些人最好的手段。

    邓艾愣在当场,俯首道:“若天下不能一统,又谈什么复兴汉室?”

    霍弋道:“邓兄,我也不瞒你了,在下霍弋,主公刘玄德,某不才,于主公帐下忝为裨将军。某一日梦中有白衣人托梦于我,言道邓士载乃是扶汉之栋梁,其人口吃,生于新野。故我甘冒凶险前来此地,只为见一眼这位扶汉之栋梁。”

    邓艾闻听此言,顿时大骇,要知道刘备帐下的裨将军是仅次于陈到等一批将领的人物,如何会亲临敌境,但细细听完霍弋所言,不免为此人的胆略忠心所折服。

    “我主公刘玄德,乃汉室宗亲,天子承认的皇叔,扶我主公才是天下正道。曹操或许兵强马壮,战将如云,更兼其所占地域广袤富裕,若反之则不易。但我坚信汉室不会灭于曹贼手中,邓兄,我恳求你,可敢与某一起,匡扶汉室,以弱敌强?”

    霍弋说完早已是热泪盈眶,前世每每见蜀汉气运倾颓,恨不能代之而起。如今自己真的来了这里,倒不能白来走这么一遭,是以真情流露之下,更不似作伪,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那邓艾看着霍弋,自自己降生有记忆以来,似乎从没有一个人赞赏过自己,自己比别人更努力,更坚定,遍览群书,推演兵法,在别人眼里自己总是沉默寡言,好不容易得乡里三老举了孝廉,却只得了一个郡中属吏的身份。

    而现在,一个裨将军恳求自己协助于他,自己真有这么大的能量?有人梦中托志于此人,自己真正是匡扶汉室的股肱?

    王冲在边上看的着急,冷声道:“呔,你这汉子,郡中属吏不过刀笔小人,你去了又能如何?我大汉男子,当勒马提刀闯下一身功名!我观你院中尚有兵器少许,莫非只是用来做摆设的吗?”

    邓艾平生最得意的两件事一件事自己的才学,另一件就是自己的剑学,此时被王冲这莽撞汉子一激,脑袋一热,沉声道:“老……子……答应……应了!”

    王冲听了他的话,心里直想笑,可这一声结结巴巴的怒吼,停在霍弋耳中,却不是一般的悦耳动听,跋山涉水如此多天,深入敌后提心吊胆,终究是换来了这一句承诺。

    “好!邓兄,既如此,请速速收拾细软,叫上家人,随我去荆州吧!”霍弋深怕邓艾反悔似的,急道。

    “霍兄莫急,我且问问家母是否愿意同我去荆州。”

    “吾儿不必来问了,昔日刘皇叔在新野,待百姓淳厚,仁义天下皆知,我儿能辅佐这样的主公,是我儿的福气。待伪娘收拾细软,今晚便走吧,荆州才是我们的家,这汝南,我实在也是呆不惯。”

    正说着,堂屋帘后传来了一阵声音,想来这邓母早已听到了堂前的议论,此时见自己儿子已然答应了来人的请求,便索性也不反对。

    珠帘晃动,一风韵犹在的妇人出得门来,想来其人年轻时也必然是个不多见的美人。

    待霍弋看到那妇人的容貌,一时愣在当场,这人的面貌怎么与自己的母亲如此相似,缓缓道:“母……母亲!你……”霍弋口齿不清说了几个字,转而又冷静下来,因为他看出来这个女人并非自己的母亲,母亲左眉角有一颗痣,这个妇人却没有。

    那妇人看着霍弋,似乎想起了什么:“你是霍峻霍肿邈的儿子?”

    霍弋失魂落魄的点了点头。

    那妇人的目光立时柔软了起来,快步走到了霍弋身边,拉起霍弋的手,淡淡道:“真正是妹妹的孩子,长的真是像极了妹妹。”

    那种温暖的感觉似乎又回到了自己的身边,前世自己独身一人到了这世第一个看见的便是自己的母亲。对这种熟悉的感觉那般眷恋。

    “您说您的妹妹是?”霍弋抬起头,疑惑道。

    “你的母亲是我的同父同母的妹妹!得有十年没见过面了,那个时候你才两岁。他们还好吗?”那妇人温柔的看着霍弋,缓缓问道。

    “母亲六岁那年就去世了,父亲今年战死在益州的战场上。”霍弋低着头。

    “唉,这乱世,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这妇人似乎见惯了沧桑,眼中虽饱含着泪水,但是竭力控制着。霍弋看着这个从未谋面的姨娘,莫名的心酸,什么样的经历才能造就她如此坚强的性格。

第42章 得归故里姨媳见 三军整顿肃军风() 
既然邓艾的娘亲是自己的姨娘,以二人的关系亲近,邓艾归荆州已然是铁板钉钉的事了。是以霍弋此时倒也不急着去催邓艾随自己上路了,久未谋面的姨娘对自己是百倍疼惜,着实让霍弋又回忆起母亲在世时的感觉。

    美好的日子总是短暂的,第二日天刚微微亮,邓家庄的垄道上,十数个黑影匆匆的向西而去。人们不会在意邓艾一家的离去,或许会认为他等不及要去襄城上任,早早的便走了吧。

    唯有尚未褪去的月光照射下的霍弋明白,自己捡了多大一个宝贝。

    依然是昼伏夜出,自己的姨娘也是一身短襟打扮,急急的跟着众人甚至不发出一声叫苦的声音。想了想自己较弱的娘亲,这个比自己娘亲大不了几岁的姨娘,究竟经历了什么样的事情,才会如此坚毅不拔。

    邓艾似乎是经历惯了这种行进方式,穿山越岭丝毫没有任何停滞,甚至速度略快于自己麾下这支精锐亲军。随行王氏几兄弟并着十多个亲军早已被这对母子打动。

    初到邓艾家,见到霍弋一口一个姨娘,众军士皆以为将军这是寻亲来了,然而见识了邓艾与邓母在荒野里的表现,众军士只为自己来时路上对昼伏夜出、穿山越岭的辛苦的叫苦感到丢脸。

    不知不觉中,邓士载已然在这帮子久经战阵的老兵心里留下了敬服的背影。

    如果说来时一路顺风,这去时似乎便不大那么容易了,各大军阀对待人口都十分重视,许进不许出的条令早已铭刻在每个边界戍卒的心里。

    霍弋一行人为了渗透过曹军的防御,在宜城一代逗留了好些时日,最后于一日晚间重金许了一位船家才出了曹军控制范围,到了南郡当阳县境内。

    当阳自然是到了自家范围内,但依旧不可声张,毕竟霍弋还在丁忧,期间若是被有心人知道他去了许昌附近,必然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风波。

    是以依旧是轻装简从,但是到了当阳便有自家人准备了车马接应。

    一切顺风顺水,霍弋带着邓艾母子,到了枝江霍家堡。

    霍弋到了霍家堡,自是安排邓母住进了后院,月儿新丧母,此时有了邓母作伴,倒也不会孤寂,邓母见了月儿,听闻月儿又是霍弋未过门的妻子,更是待之如己出,不是一般的疼爱。

    霍家堡经过这么一折腾,真个是百废俱兴一般,老主家霍峻的离世固然让人伤心,但少主为人仁义,赏罚分明,待自家农仆如家人一般,自然是个个归心。

    霍弋在麾下六百骑兵中又精挑细选其中精锐青壮者,淘汰老弱,使其归家,给予土地耕作,得四百余众,霍弋向来奉行兵在精而不在多,是以协同诸将认真的规划了自己这四百九十六名士卒的训练纲要。

    三年的时间,霍弋就是要将自己麾下这支青壮训练成自己日后部队的基层军官,让他们能够有一套规规矩矩的军事训练方法。

    白日里这四百余人要按照自己与诸将寻摸出来的一套训练纲要进行训练,古代亦有队列训练,王冲在宛城侯处,带的就是张绣的亲军;其次便是负重越野,士兵的耐力对于日后的战争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再次各类军械的使用,霍弋挑选了环首刀,长戟,长矛,盾牌,弓,弩这六类长短兵刃。

    中间休息时刻,还要接受邓艾带来的文化课,霍弋是要将这些部卒训练成精锐中的精锐,文化素养便是硬性要求,甚至像王冲、王贺、王鸣、霍布衣一类不懂文字的军官,更是必须参加,并且要严格要求。

    三年后,自己这支部队不仅仅要能打,还要能识文断字,饱读兵书,若是中间能出那么一两个将才,自己也算是赚翻了。

    对于士卒的伙食,霍弋拿出了自己受封裨将军时,主公刘备赠与的钱财,还有家中的一些积蓄,王贺王鸣二人自各路商旅抢劫而来的财物,加上全堡千余户庄户的供给,供应军士们每顿有肉食是不成问题的。

    晚上,自己这些兵士还要随时接受召唤,有时是夜间急行军,有时是潜伏至目标地点,还要尽可能不让人发现。总之这类莫名其妙,在之前的训练中根本不可能出现的环节,必定是霍弋想出来的点子。

    那时候的人们视读书为神圣事,能有机会读书,自然不肯落在人后,因为只有贵族或者富足人家才读的起书!

    霍弋想出来的点子是在一块磨平的大石板上,刷上黑墨,待其干后,以石灰粉写字,这样便能节省很多书籍。

    若说邓艾来之前有三分被激,三分自愿,三分无奈,一分不愿,那么此时早已是十足十的愿意了。自己这个表弟齐思敏捷,怪论百出,甚至自己听到他说以后要让天下人都能读书,真正做到有教无类,至于自己信或者不信,当时看到霍弋的眼神,邓艾还真的信了。

    有时候霍弋也要怀疑邓艾是不是以前太少跟人说话才会变得口吃,几日下来,文化课上已经很少能听到邓艾会口吃了,偶尔被霍布衣等老兵油子呛着了才会冒出口吃的语句,平时教授时,倒是一本正经。

    夏日里的霍家堡依旧缟素,里里外外虽训练着,忙碌着,却依旧显得肃杀,仿佛外界炎热的天气丝毫不能侵袭这里,不只是那让人不寒而栗的白练,还是满城蔓延的杀气,这些个百战成军的军士,越发越有个精锐的样子出来了。

    霍家堡的军士训练的热火朝天。

    外面的世界依旧那般喧闹,东边濡须口一战,曹孙两方互相对峙,谁都没占到便宜,却成就了两个人,一个五子良将之首张文远,杀的可止东吴婴啼,一个锦帆贼甘宁,突入曹营百骑无损而出。

    西边的马超终于归了刘备,刘璋献了成都,开门投降。天可怜见,那公子刘循至今下落不明。

    随着霍家堡的一切都进入了正轨,已然是建安十八年冬了,自己丁忧的第一年已经过大半了,时间过得真是快极了,霍弋看了看西方,是不是该去收了姜伯约了?

第43章 按本领各自归营 成军毕主公来人() 
南郡枝江县郊,霍家堡,霍弋正在考校三个月来自己部下的训练成果。

    这四百九十六士卒都是跟着霍弋自葭萌关一起杀出来的汉子,平均年龄都在二十岁前后,年纪轻的不过十七,年纪大的也不到二十五,真正的青壮士卒。

    霍布衣曾经激烈的反对过将百战老兵解甲归田,实则是这些个老兵个个都身经百战,是不可多得的军队中坚力量,搁在任何地方都是别人抢着要的宝贝。

    霍弋没有理睬,年纪越大意味着潜力越小,自己现在培养的,都是自己三年后复出要的能陪着自己战阵厮杀的中坚力量。这些个年轻小伙子头脑灵活,体力充沛,是潜力股。随着自己的灌输教育,除了对自己的忠心,最多的就是古往今来兵书的精华,还有自己前世经验之谈。

    冷兵器时代固然作战方式异于后世,但其中一些训练之法都是可以借鉴的,再加上自己的历史学专业对各大历史战役的总结性经验,走在时代前沿是必然的,通过自己在葭萌关前后的一些作战,自己虽说有时略显稚嫩,但是倒对得起智勇双全的评价。

    三个月的训练,已然是卓有成效了,真正的做到了侵略如火,不动如山。训练似乎很艰苦,但每日的肉食让所有人自觉的闭上了嘴,王冲手下的东州兵见识颇多,但也从未见过哪支队伍有如此之高的待遇。

    这一日的考核分为八项,按照考核成绩来重新划定全军军职,有本事有能耐的升官进职,这是铁律。

    八个项目分别为弩射,骑射,刀术,枪术,阵法,兵略,行军,探敌。三年后自己是要复出的,当然是要军事上见长短,自己麾下这些个兵,三个月的训练能让他们成什么样子,自己不清楚,考核后,自是要根据每人不同的特长来决定日后的发展路子。

    霍弋最为重视的当然是兵略,这一项考核,自己是全程参与,各项考核皆分初审与复赛,最终名次由霍弋一一观看后再做定论。而兵略这一项由自己全程考核。

    虽然三个月的训练还不能看出一个人对战争的阅读能力,但是霍弋还是想要试试。

    自己麾下的将士分作两派,自己是清楚的,一支是王冲最先投效的三百东州士,一支是自己老爹的亲军三百枝江兵,若非要再分出一支,那便是霍弋从王贺王鸣两兄弟手底的山匪里挑选的五十多人了。

    自己自王冲队中挑选了两百一十人,霍家本族亲军里挑了两百两百三十人,加上那五十人,得了四百九十六人。

    两队人在自己眼皮底下和睦异常,但背地里竞争十分激烈。而剩余的五十六人,老实异常,他们被视作降兵,地位并不甚高,但是霍弋自然是一视同仁的。这五十六人感恩于霍弋的大度,更是训练刻苦,虽底子比另外两支人马差了许多,但是倒不妨碍他们跟上训练。

    老将霍布衣为代表的枝江兵和王冲带着的东州士竞争自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部下的有益竞争只会增加这帮军士的士气,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训练水准。

    为期三天的考核结束了,平心而论,这些人改变很大,尤其是那五十六人的山匪,瞧上去似模似样,士气不低。

    枝江兵与东州士的竞争到底是东州士略胜一筹,拿了骑射,刀术,枪术,行军四项的榜首,着实让王冲嘚瑟了一回。枝江兵多为老实巴交的农民,倒是在弩射,战阵之法,兵略得了榜魁。

    最让人惊讶的是那五十六人的山匪,以探敌一项为例,得分最高的前五人悉数出自这五十六人。霍布衣这粗豪汉子也只好说不公平,这些个山匪平日里不干别的事,专做望风踩点的勾当,这一项任谁也干不过别人的老本行啊。

    索性王贺王鸣二人与霍布衣相处多日,倒不觉其中的挖苦之意,只道是霍布衣比不过自己,吃味罢了。

    霍弋心中看完了成绩自是十分的高兴,这四百余军汉是自己挑选而出的,不少人自其中脱颖而出。主要将官都没有参与考核,但有一些人的名字第一次钻进了霍弋的眼睛。

    比如说兵略的榜首前三人,第一的是霍家家生子霍良,头脑什么灵活,对已然教授的部分兵略领悟极深,被霍弋点为榜首;后一个是霍家的宾客之子,唤作韩平,沉稳异常,对策不能算出彩,但也是极为难得,能在三个月边学文字边领悟兵略,做到如此地步,亦可说是罕见了;最后一个亦是来自那五十六山匪的一员,唤作李贺,曾是幽州人,读过书,后随父母难逃,父母在荆州病死,入伙山匪,对兵法领悟极深,又擅使长枪,被霍弋点做第三。

    霍弋不知道这些个人日后会在战场上迸发出什么样的光彩,或许会成为纸上谈兵的赵括?亦或许又是下一个霍骠骑,谁又说得准呢?

    依照前言规矩,各榜首依次被划入各自擅长的各营,分作骑营,步营,其中步营又划斥候、射声、方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