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将神-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乱军之中,又有几人能注意这般情景?杀的兴起的荆州军只顾着收割性命,却没几个人注意到这逃走的一小溜人马。
此一役,霍弋军歼敌万余人!俘虏7000余人,毙杀江东军统兵大将徐忠、鲜于丹、孙规,却少了主将吕蒙,副将甘宁。两条最大的鱼却不知何时悄然溜走,让霍弋大为遗憾。
这7000俘虏中,有山越人三千余人,汉人四千余,四千汉人俘虏却是被霍弋遣往关羽处发落,自留了三千山越人,山越人多半少教化,对孙氏时叛时降,后为江东征服,壮者征为兵士,弱者充盈汉家。
是以,这些山越能为孙氏所用,必然也能为霍弋所用,且山越人作战勇猛,的确是成军的好材料。而那四千汉人,多半是江东各将的四人部曲,家小皆在江东,霍弋不敢用,不如交到关羽手中,让他来发落,既是分润功劳之举,亦是将麻烦处理的明智之举。
霍弋的人马在下隽稍作休整,整理了江东军留于下隽的粮草辎重,收获颇丰,又着李贺领着千余骑兵,敦促三千山越俘虏将这些辎重粮草搬运至临湘,继而再往武陵输送,又着王鸣领军五百,迁下隽县百姓归武陵,这回却是不用宣传,那吕蒙攻入下隽时,其中的山越士卒纵兵劫掠百姓,百姓自是对后入的霍弋部好感十足,却是愿意迁移他处。
霍弋之所以打赢了仗还是要移民,便是知道北边的曹操势必要攻汉中,那么孙刘这两方势力便会各退一步,勉强维持双方表面的合作态度,以此来使北边的曹军不能肆无忌惮的攻伐其中任何一方。
毕竟后世那句话说的好,“没有永恒的盟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已然均分天下的曹孙刘,注定是要在这平衡中寻找各自出路,各出爪牙,暗自较劲了。
不出霍弋所料,一月后,尚未召荆州诸将一见的刘备,便草草与孙权签订了盟约,率军回益州去了,传来的消息是,曹军大举入汉中。
盟约订立与前世类似,刘备割桂阳、长沙二郡,永久获取当时借来的南郡,不知是因为孙权没有履行前次双方的约定,还是霍弋打赢了这一仗的缘故,零陵郡还是保全了下来,如此看来,霍弋的影响却也并未使史实太大改变,只不过时间提前了一年,割的,还是桂阳、长沙二郡。
但实则,其中的差别只有现时的霍弋,还有将来占领两郡的江东官吏知晓,桂阳、长沙已然是两座空郡。
霍弋由于在此役中的表现,被擢升牙门将军,领零陵武陵太守,荆州军后军都督。据此看来,双方势力较量之后,最大的赢家,便是霍弋了。
第75章 至泉陵详查人口 怒不争整顿民风()
新人不易,求推荐收藏!
江东军进入两郡前霍弋已然是领着麾下的骑兵离开了长沙,去了零陵。
这一路上,霍弋一边行军,一路又思虑着日后零陵武陵两郡策略。主公刘备指名霍弋署理武陵零陵二郡军政事宜,已然是给了极大的信任,霍弋知道如自己将与关羽的关系悉心经营一番,在荆南,自己便是土皇帝般的存在。
而武陵、零陵二郡,其中的情况又十分复杂。
由于割让了桂阳长沙二郡,零陵武陵已然是与江东接壤,成了与江东各郡接壤的前沿,不同于南郡的地势,有长江大湖相隔以为天险,零陵武陵二郡地形多为丘陵,地形复杂,同样的,若是江东军大举东进,如何凭借霍弋麾下这少许人马抵挡却是一件需要自己来仔细思量的事情。
武陵郡与长沙郡交接出多高山,行路不便,按照这个时代的科技,想要翻越是什么困难的,况且汉寿一带有关羽的水军照拂,自己只需在临沅城布置少许守城军士即可保得武陵不失。
唯有武陵郡内五溪蛮是极大隐患,五溪蛮好利,任何一支势力稍具财力,便可挑动其反叛,着实是自己平治武陵的一大祸患,宜早除之!
而零陵一带多丘陵,地形不利骑兵作战,限制极多,自己俘虏的三千山越,却是极好的山地兵种。况且零陵一带祖居于此的山民也不少,虽说其人口是自前汉战乱后才由中原人迁入而激增,但是其本身所居土人,多半是渔猎好手,这样的人物,又恰恰是山地兵种的优质兵源。
无论是平南蛮,还是整顿征军,都是后话,眼下最重要的,便是将从长沙桂阳二郡迁至武陵零陵两郡的汉民进行妥善安置。
多日的行军,身体的疲惫没有让霍弋对政事有任何懈怠之意,武陵郡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南蛮占据了大片的土地,是以桂阳长沙二郡多半的人口皆迁来了零陵。这也是为何自己一解决完战事,便立时进入零陵的原因。
在这个时代,人口才是一切!有了人口才有开发的荒地,有了良田才有充足的粮草,有充足的粮草,国力军力才有充足的可能,有了充足的国力军力,日后的北伐,才有可能实现!
是以,霍弋一到零陵郡治泉陵城,立马召来了零陵前任太守郝普,看着郝普递上的零陵郡各县上报的计薄,心中不禁大喜。
零陵本身便是人口众多,汉顺帝永和五年官方的统计数字便是零陵郡十三城,人口212284户,计1001578口,人口逾百万。
此时荆州虽经数次大乱,但波动波及范围多为荆北数郡,零陵郡人口到了此时,据郝普递上的数据,在籍的人口,也有三十余万口,且零陵又接受了桂阳全郡,长沙少部分在籍人口的迁移,人口已过六十余万。
霍弋当然知道这六十万人口意味着什么,武陵郡一郡历经数次易手,人口大减,自永和五年的二十五万余口,到现在的不过6万人口,这六十万意味着十倍于武陵郡的人口。甚至蜀汉终其王国,不过才九十余万口。
霍弋很高兴,看着计薄上各县人口分布,不禁又皱了皱眉头,原来,这些外来人口,多半被安置在夫夷、昭阳、湘乡及重安一带。当即开口询问道:“子太!何以外来人众皆在夫夷、昭阳、湘乡、重安一带?”
郝普初见这少年太守,未免起了轻视之意,是以答道:“这四县之地土质肥沃,且多有雨水,乃是上好良田所在!是以安排于此。”
霍弋笑了笑,这四县皆在长沙桂阳二郡与零陵交接地带,日后必是战火所及之地,怕是这郝普迫于零陵豪族压力,避免外来人口倾占这些豪强的非法无主之地,是以疏通上下,将这些移民安置在危险地带。
霍弋抬了头,看着堂下略显孤傲的郝普,霍弋冷声道:“郝子太!你的零陵太守真真做的不错!”
郝普突觉堂内气氛一冷,拿眼去看那堂上的少年武将,紧缩眉头中颇有威仪,似乎是就在军中指挥千军的缘故,霍弋的神态中早早的融入了一丝颐指气使,刚毅不二的威严。这郝普此刻才发觉,这堂上站着的不是一个普通少年,这人军功赫赫,深受主公器重。此刻的少年,乃是自己的上官,总领荆南的荆州后军都督。
郝普双膝一软,半躬作揖,冷汗涔涔,暗骂自己怎么如此糊涂,若这少年真似普通少年那般简单,以此年纪做到如此官位,比之那先秦的甘罗也不遑多让了。但此刻已然是没办法来改前头的话头,只得无奈道:“都督,下官汗颜,零陵上下皆知零陵上有霍将军,不知有郝普!将军何以有此言!”
霍弋见郝普已然服软,是以放缓语气,淡淡道:“我且问你,你这零陵太守是为谁而坐?”
“普愧受主公之恩,忝为零陵一方父母!”郝普却知道越是平淡的语气,就表明酝酿的火气越大,是以越发的紧张。
“我看你这零陵太守,是为了那零陵豪强做的吧!”霍弋缓缓走到堂下,定定的看着那郝普。
郝普总算是明白了霍弋的意思,心中暗叹这霍弋到底还是年轻,这一方豪强便是主公也轻易招惹不得,何以这霍弋有此胆略,要动这禁忌之处?
郝普却道:“霍将军,这些豪强横行乡里,挟持百姓,自据坞堡,隐瞒口数,虚报土地,藏匿贼盗,实则是乱世之根源。但卑下只有郡兵三千人,得罪了这些豪强,恐怕,下官的政令出了泉陵便做不得数了!有时,下官亦是无奈的紧!”
霍弋闻听此言,虽其语气中有三分怨念,三分不满,但霍弋却知道了这郝普的难处,只得作揖道:“郝太守,倒是本将错怪了你,本将向你陪个不是!”
郝普愕然,没曾想这少年虽跋扈,却有容人之量,回礼道:“将军言重了!下官唐突!”
霍弋思绪片刻,正色道:“子太,你我身为主公臣下,当为主公做前驱,别地豪强我霍弋或许动不得,这零陵豪强,我势必要整治一番!你我为零陵百姓父母,便有义务整顿这零陵的歪风邪气!”
第76章 忍一时筹谋后计 广教育科举摊丁()
新人不易,求推荐收藏!
郝普见这少年此刻方才显示出其为官的稚嫩之处,又不愿见这样一个怀有赤子之心的少年撞了一头血,一俯首好心提示道:“将军,下官斗胆一问,将军如何处理这件事!”
霍弋肃容道:“地方豪强鱼肉百姓,收无地黔首为其徒附,久而久之,国无耕种之民,官缺上计之口数,这些豪强当此国家危难之际,却不思为国之未来计,中饱私囊,实在可恨,弋以为当以暴力除其为祸甚重者,以怀柔手段安抚其中愿悔过自新者,子太以为如何?”
郝普闻听霍弋之言,摇了摇头:“将军,地方政事与战阵之事不同,其中盘根错节,十分复杂。若将军于荆南作此手段,想必主公麾下无论荆益两州人士,必视将军如仇寇。到时将军如何自处?”
霍弋惊讶的看着郝普,听到其言论,细细思索,是了,刘备麾下谋士猛将多半是荆益人士,黄忠、魏延皆为荆州士族出身,马氏五常更是不必说,便是诸葛亮、庞统之流亦是豪族中人,刘备初定益州靠的便是益州当地士族豪门的支持。
自己若真的这般莽撞,动手核定各豪族徒附的口数,那势必会得罪这些人,自己苦心经营的人脉,如诸葛庞统之流怕是亦会迫于这些豪族的压力对自己敬而远之吧。
最重要的,已然进入权力核心的那人亦是会对自己百般打压,自己的处境便会愈加困难。
看样子自己要做好这件事情,注定要做一些妥协了。
霍弋抬起头,沉声道:“多谢子太提醒,弋险些酿成大祸,不过外郡移民必须内迁,这战事一起,周边诸县势必会被战火波及,这件事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否则,我便要查一查这些豪族的实际占有土地,以及他们虚报的徒附数量与他们实际拥有量是否一致!子太可为我传话,要各大豪族收缩他们的耕地,留出足够的土地以安置移民,便说这件事事关主公大业,不得耽搁!”
那郝普舒了一口气,心下也认为这折中的计策实为可行,应诺而去。
霍弋送走了郝普,冷眼看着案上的计薄,零陵这么大的地方,雨水充足下,养活百万人口亦绰绰有余,自己只不过下令靠近长沙、桂阳二郡的五十里内不得有民众耕种,便受到如此大的阻力,可见豪族这个蛀虫已然贪得无厌到何等地步。
乱世用重典,这些个豪族,最好老实一点,否则自己不介意动用麾下的精锐,武力镇压之。仿佛心中总有些不安,这些豪族便似那种不可控的因素,他们视自己的利益高于一切,甚至敌军攻来,不思为主守节,为保住自己的荣华叛主归降敌人,益州士族叛刘璋便可见一斑。
霍弋知道,士卒豪门把持朝政是后期三国的主旋律,甚至还出现了士卒豪门废立君主,取而代之的事情。是以,自己要拯救这蜀汉的命运,最重要的事,除了领军征战,通明内政,便是与这些蛀虫一般的存在做斗争。
既如此,不如从这零陵郡开始着手,权当做试点罢了。
如何瓦解豪族横霸一郡事务的态势,这不是短时期的杀伐能够解决的,而是要靠长久的改变。只有从根上解决了这件事,方才是真真的改变,或者又可称作“改革”!
零陵郡的豪强们到底还是屈服了,无他,霍弋现时手握重兵,除却自己本身领的五百精锐,加上关羽调拨的五千军马,算上山越三千三百余俘虏,此刻的霍弋称得上是兵强马壮。准许外郡移民进入零陵郡内部,这是让步了。
但是霍弋以心中沟壑,又怎么会在这样的小恩小惠前屈服?现在武陵郡事务自己尽可放心。原因在于武陵郡地位特殊,汉民少而蛮夷多,自己现在的策略还远远没到收拾蛮族的时刻。
且军事上,重镇汉寿有关羽一支重兵驻守,临沅城也有三千余郡兵;内政上又有董允领着一干军中干吏掌控政务,署理移民事宜,自是不会出什么幺蛾子,自己倒是可以将事务尽托与董允,以其在正史上的干练,掌理一郡事务并不是什么麻烦之事。
自己倒是可以安心对付这零陵郡的豪强,如何处理这需要细细谋划,是以只能招来费祎、邓艾二人与之商议。费祎出身寒族,托庇于族父,其族父姑姑又是刘璋之母,是以其贤达聪敏之名方显于世。近来又为主公刘备赏识,拔擢以为储备之人才。而邓艾自不必说,虽说邓艾受举孝廉,早先的日子却是极苦的。
是以费邓二人对于豪族横行之事亦是愤然,二人言谈甚久,霍弋凭借着前世的历史功底,自是深知如何才能根治这样的局面,而费祎、邓艾则作为这个时代的原住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三人的看法却出奇的一致,若要破除豪族横行乡里,把持政务的局面,便只有破而后立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士族之所以能够把持一郡政务,无非是占着文化资源,他们掌握着整个社会的书籍资源,士族中一人成两千石官员,便荫蔽族人,或举孝廉,自郡中小吏到朝廷大员,无不出自豪族,是以其把持政务,政令悉出自其族。
从经济生产上来说,其人为官后,多置土地,收买徒附,为其耕种,隐其姓名,使之无法上计,朝廷以人口计税,而豪强徒附隐户极多,最后豪族势力愈来愈大,百姓越发贫困。
来自后世的霍弋更是明白,若然要打破这样的局面,需要如何去做。是以简单与费邓二人一说:“若一改当下局面,一则要改变教育现状,真正做到“有教无类”,便是要大力开办官学,普及书籍,准许平民进入其中读书。
二则,便是要改变人才选拔制度,不再由乡中三老推举,而是改由考试制度,这样一来,投效无门的人才能够得到重用,有一技之长者亦可为官从军,真正做到野无遗才,而避免了豪族垄断官场的局面。
三则,一改以人头计税的弊政,关于这一条,便是要“摊丁入亩”,将税赋摊入田亩征收,详实豪族实际占有土地,这样,豪族隐瞒徒附口数无疑是多此一举,兼且,此令出,则豪族税赋压力增大,散户压力减弱,则土地之兼并必然缓解。
如此三条,当可解眼下之困局。”
二人立时为霍弋之奇思所震骇,这当真是算无遗策了。
第77章 置移民按部就班 闻急报再遇良才()
更得晚了,下面还有一章,可能要在0点后了,新人不易,求推荐收藏!
三个年轻人计议一番,皆以为这三条计策算的上是改变士族寒族悬殊地位的利器,已然是商量着要将这三条计议去一一实现。霍弋此刻手掌荆南两郡,战功彪炳,麾下强军驻扎于此,却是信心十足。
但此刻零陵局势不稳,外民入内,迁移至各县,不免会与各县世居的土著发生矛盾冲突,十三城皆要分军驻守,是以真正实行这三条计议势必要等到局势稳定,而霍弋迁移外郡民众入各县,未必没有要借机观察各豪族的反应,并借机打压各地豪族。
正当三人商议着如何来遏制豪族的时候,堂下有一霍弋帐下亲卫朗声道:“禀将军!郝太守遣人来见将军,有紧急之事相报!”
霍弋皱了皱眉头,这郝普刚走,又有何事来报?抬头看了看费祎邓艾,看向门外:“让他进来说!”
不多时,一面容清越的青年上得堂来,看到霍弋显然有些许兴奋:“霍将军,在下武陵郡督邮曹掾刘敏。”
霍弋听了这人的姓名,不禁觉得有些耳熟,却不及细想,问道:“刘督邮,何事到此?”
“郝大人让我来报知大人,泉陵城郊湘南乡豪强杨氏作乱,拒不遵行将军所下移民令,纵私兵守坞堡,驱逐外郡移民。郝大人已然领着郡兵前去了。”
霍弋心中莫名火起,心想着正缺一典型,你倒是撞到了我的怀里,却不要怪我心狠手辣了。起了身,冷声道:“士载,点军五百,随我走一遭。文伟留于此地,居中支应移民事务,某去去便回。”
霍弋知道不单本郡原住民,外郡移民中,亦是有不少长沙、桂阳两地的豪族,冲突中必然需要官方调解,那么此时便是霍弋插手零陵地方事务,打压各地豪族的最好时机。此刻这杨氏一族反抗移民令,却是给了霍弋借口,正式介入其中。
实则移民令发布之前,霍弋听取了费祎的建议,特意将同郡同县的移民分开,打乱移民顺序,同姓族人非至亲者,也故意将其分开,迁往不同地域,这样一来便打破了各族以姓氏抱团,排斥外民的习性。更避免了移民中产生新的豪族的隐患。
泉陵便是移民进入的重要区域,一则泉陵是零陵郡治所在,兼且其土地肥沃,水利便捷,历来是鱼米之乡,产粮的大邑。由于汉末的风云四起,这座大邑也不过六万余口人丁,是以地广人稀之下,势必要迁入不少人口。
移民一事初期进展颇为顺利,零陵大族不多,有限的几支,不过蒋、刘、杨三支,但蒋氏、刘氏已然虽受重用的蒋琬、刘巴二人入蜀去了。不得不说,霍弋在此刻接手零陵,无疑是十分幸运的,有能量的大族被迁走,剩下的豪强实力不足,且各自心怀鬼胎,拧不成一股绳,对霍弋的移民政策影响甚微。
大族中仅剩的杨姓一支,也因为其代表人物,益州大将白水都杨怀反抗主公刘备而被斩后收敛了锋芒,本以为这杨氏惴惴之下亦是不敢翻起什么大浪,却不曾想,现在如此嚣张,那么便不能怪自己心狠手辣,便拿这杨氏开刀,杀鸡儆猴。
那刘敏见霍弋只领五百人,抬手作揖道:“将军,那杨氏乃是我郡大族,私兵上千,且兼有坞堡守备,五百人,怕是有些少了!”
这刘敏向来敬重能征惯战之辈,霍弋前些日子在长沙郡两战让自己倾心无比,自己一向对督邮一值不满,私下里读书外也常常习武,一柄长刀端的十分犀利,恨不能战阵杀敌,现下见到自己崇慕已久的霍弋,自是十分激荡,闻听霍弋只带五百人,不免微微有些担忧。毕竟那杨氏出过类似杨怀这样的蜀中大将,可见其族的私兵该是训练有素,不好招惹。
霍弋直到此时才想起刘敏是何人,此人亦是蜀汉后期名将,一手草书十分有名,年少时与蒋琬齐名,兼且其人胆略过人,曾经以一万人部下战旗阵,吓得魏国大将曹真十万大军不敢向前。这是人才啊!自己最缺的是什么?可不就是人才吗?培养好了,未必不是方面之才。
霍弋按捺住心中的兴奋,淡淡道:“我军皆百战精锐,似杨氏那等私兵,触之即溃而已,刘督邮不必担心,且前头领路,看我军扫平这骚乱。”
刘敏自是不会多言,当先领路往泉陵南门而去。
出得泉陵城,这五百人皆人人坐马,军戎鼎盛,当真是人如虎马如龙一般精壮,这刘敏自一旁观此军气象,心中惊讶无比,想来这霍弋不仅仅战阵指挥胜人一筹,便是锻炼军士也是别出心裁的,怪道能以四千人击溃当世名将吕蒙两万人。
湘南乡占地不小,但其中人口十分稀少,乡中大半土地皆为杨氏所有,本乡大半人口只占据该乡不到十分之三的土地。可见这杨氏在湘南横行至何等地步。
霍弋领军一路疾行,远远见到郝普领着无数郡兵正与一支衣饰杂乱的队伍对峙,看情形,似乎一触即发。那私兵领头一人,身长八尺,提着一柄长戟,配一身乌墨铠甲,座一匹黄骠马,倒也显得威风的紧。
霍弋一到,郝普便迎了上来,不待霍弋发问,郝普便道:“将军,泉陵各处移民已然安置的七七八八,止湘南一乡,因着这杨氏不愿与外来户分割土地,出私兵赶走了分布于此的移民。这杨雄却也不像话的紧,打伤了移民官。下官领郡兵到此执行移民之令,却不曾想,这杨雄竟然领私兵与我对峙,十分跋扈。”
霍弋笑了笑:“子太柔软心肠,似这等豪族,与恶霸有何异?亏得子太先前还为之求情。现在子太还要为其说情吗?”
郝普无奈一笑:“将军所言极是,此等豪强,却为我大汉之毒瘤,必须除之,方能救我百姓,正我郡风!”
霍弋闻听这郝普再不反对,右手中的长枪轻轻击打马腹,坐下战马缓缓上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