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霄玲珑-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屡次逼我入该地,定是有着后手。这是按照奇门遁甲之法而成的步法啊。潜龙阁中有此等高手,这人多半便是潜龙阁阁主柯炆岑。”

    陈一凡猜测的不错。此人正是令百官闻之色变的朝廷三大组织之一——潜龙阁的阁主柯炆岑。

    柯炆岑这套剑法也如陈一凡猜测的,脱胎于《金函奇门遁甲真经》,唤作“奇门遁剑”。

    要学此剑法,必须谙熟奇门遁甲之数,懂得结合地利,演化不同的招式。

    奇门盾剑共有八八六十四式,不同于其他的剑招招法有先后顺序,上一招与下一招多有衔接。

    这奇门盾剑却是每一招看似都独立,譬如其中的两式“天神授符”与“神龙负图”,二式相连,却无可衔接之处。

    “天神授符”像极峨嵋派的“彩云出岫”,而“神龙负图”却又似少林剑法中的“韦陀背杵”。

    江湖中人之所以不知其来历,多与他剑法中剑招无常有些关系。

    奇门盾剑这些剑招虽然彼此独立,却是需要使用者根据天时地利,临时布设出阴阳遁法。

    利用这些剑招形成“九星八门”,将对手逼入“伤、死、惊”三门,而自己则占据“开、生、景、休”四门,巧夺天时地利,一举击杀敌人。

    奇门遁甲之术多用于占卜、阵法布置、寻龙点穴。将奇门遁甲与剑法相结合,的确是别出机杼,又精妙绝伦。

    陈一凡越看越觉得自己没有看错,只不过这奇门遁甲初学容易,想要精通却是大为不易。陈一凡虽然于易经八卦有所涉猎,却是对这奇门遁甲之法,了解不多。

    此时见柯炆岑一招一式,无不暗合奇门之术,竟是深受启发。

    两人这边战的不可开交。

    (本章完)

第99章 鹰王风影(上)() 
(今日两更,首更送到)

    另一侧桂华松此时却是坐在一旁闭目疗伤,高双进站在一旁,手里握着一对双钩,为其护法。

    而此时,佟鲲蔚与适才从崖下爬上来的朱耀斌正双战宋明远、阿马桑赤。

    原来,西首看台倾覆,佟鲲蔚眼见着朱耀斌坠入万丈深渊,差点晕倒过去,将金星教、天魔宫之人恨透。出招全无留手,一副要杀光众人,为朱耀斌复仇的架势。

    只是宋明远岂是这般好相与的,那阿马桑赤也是陈复汉的高徒,一身武学也是不弱。加之桂华松又功力受损,佟鲲蔚虽然招出又狠又辣,却是毫无建树。

    宋明远快剑无双,剑法以轻灵刁钻见长,剑招多为攻;

    而阿马桑赤使出的这套剑法却是大开大合、气度不凡,与他用毒阴狠的性格截然相反。

    不过这般剑法却是正配合了宋明远,一攻一守,攻守兼备。

    十招之中,佟鲲蔚与桂华松倒是有八招处于防守。

    此时,陈一凡与柯炆岑正都斗的激烈,谁也无暇他顾。

    终究桂华松还是体力不支,一个不慎,左腿中了宋明远一剑,身法顿时变得迟缓。

    阿马桑赤二人看出便宜,交换眼神。

    阿马桑赤呵呵笑道:“佟少侠,且看小王的这招‘娥蟾舞月’如何?”一剑从下至上,弯起一片银光,如同月辉抛洒,只是这鞑子身法虽然轻盈,却是怎比得上月中的嫦娥。

    但不管怎样,这一剑却是正巧封住了佟鲲蔚的青锋剑。

    宋明远看出机会,嘿嘿冷笑,一式“翠影映朝日”,追魂剑化作一片剑幕,宛如银镜,登时化解了桂华松的一式剑招,那镜面中心处突然迸射出两道明亮剑光,直如朝日出岫。

    桂华松倒抽凉气,急忙回剑护身,同时踉跄倒退。

    佟鲲蔚想救,却是看到阿马桑赤正一脸阴笑地看着自己。

    宋明远号称快剑,这当口,身形跟进,又是一招“剑心三叠。”这招绵长,且步步杀机。

    桂华松连退数步,鼓起余勇,君子剑连演《九天应元剑法》中的两式防守招式“孤阴寡阳”、“抓生代死”,抵挡住了宋明远的剑心二叠。

    可两招方过,桂华松人退至了崖边,正想出招迎敌,丹田内劲却是一时阻断,竟是提不上半分力气。

    暗道一声“糟糕!”

    宋明远桀桀怪笑中,一片剑幕当头罩下。

    高双进这时也是奋起余勇,手中多了一双银钩,大喝一声,合身扑向宋明远,却是远水难解近渴。

    佟鲲蔚更是青锋剑化作匹练,连续几招猛攻。

    阿马桑赤虽然连连后退,并额角见汗,脸上却是露着阴谋得逞的诡笑。

    就在这般紧要关头,突然从崖边飞来一条褐色长索,直接插入宋明远的剑幕之中,登时碎屑纷飞,随后又一条长索射向宋明远的头颅。

    宋明远眼见桂华松就要剑毙而死,不想又是节外生枝。

    心中的愤怒懊恼自不必说,急忙回身一剑,将袭来之物一剑砍断。

    细看之下,哪里时什么长索,分明只是两根枯藤。

    而此时一身残破衣袍的朱耀斌正站在桂华松身前,眼神戒备地看着宋明远。

    宋明远一见朱耀斌,气极反笑道:“元妙道真派的小杂毛,好好好,你几次坏本座好事,今天本座让你知道厉害。”

    一剑刺了过去,朱耀斌想闪身躲避,又想起桂华松正在身后,当下左手变掌为爪,一把抓住宋明远的宝剑。

    只觉得剑上一股力量冲来,身体晃了一晃,急忙将宝剑向旁一带,同时脚下按照先天伏羲八卦方位,乾一上兑二,离三走震四,翻云八卦掌舞动如风。

    宋明远见朱耀斌空手抓宝剑无恙,心中一惊,遂看见身后的桂华松,心中才想到,冷声说道:“君子剑的天蝉护手居然还在你小子手里。”

    朱耀斌也不答话,这时八卦走完半圈,绕道了宋明远的一侧。宋明远宝剑刺来,朱耀斌却是箭步一跃,从东北方向跳到了西南方向的坎位,反手一式八卦反掌。

    宋明远却是回身一脚踢来,掌脚相对,各自退了一步。

    宋明远刚退了一步,就听得一声:“宋教主小心。”

    便觉得寒气袭体,急忙使出一式“赑屃伏碑”,宝剑反手格挡身后,佟鲲蔚的青锋剑剑尖正刺中宋明远的追魂剑剑身。

    宋明远借佟鲲蔚剑上的力道向前跳出一丈,旋即回身。

    这招“赑屃伏碑”颇有些相似于少林寺的“韦陀背杵”,以及柯炆岑施展的“神龙负图”。

    其实大抵上各门各派于武学之中,长达数百年的交流和融合,除却核心秘法,大多数招式都有共通之处。

    此时阿马桑赤也一脸阴郁地来到宋明远的身边。

    佟鲲蔚适才的一番猛攻,让他深知,自己的剑法造诣与佟鲲蔚相比依然差了一截。

    这次中原之行,连连受挫,小王爷即便是再好的城府,也是脸色难看起来。

    双方都是老相识,哪有许多话说,佟鲲蔚见朱耀斌绝处逢生,安然无恙,心中欢喜自不必说。

    将另一只天蝉手套还给朱耀斌,与他对视一眼,笑道:“朱兄,咱们兄弟二人联手会会宋教主和小王爷,看看是我的屠蛇剑法更胜一筹,还是朱兄的打鼠掌法更进一步。”

    朱耀斌闻言心中忍着发笑,“佟兄弟这是将宋明远与阿马桑赤当作蛇鼠之辈了。”

    果然见宋明远气的怒哼一声:“图逞口舌之利,看看到底谁是蛇谁是鼠。”

    剑来掌往,四人斗在了一起。

    此时已经日上三竿,秋高气爽的鹤山顶上,却是弥漫着一股烟尘,好好的一座升仙台,如今只剩下了独石孑然而立,仿佛告诉世人,一仙难求。

    就在众人打的如火如荼之时,就听得几声鹰鸣之声响起,那些盘旋于空中的巨鹰仿佛在欢呼一般,齐齐地向着来路的小径飞去。

    飞不多远就停在空中。就见得路口处转出两条人影,一前一后,正在相互追逐。

    只听后面一个浑厚地声音“哈哈”大笑道:“老扁毛,你的儿孙来了,还兀自跑个什么劲,来来来,与老夫再战上几百回合。”

    (本章完)

第100章 鹰王风影(下)() 
(第二更送到,今天是腊八,大家记得喝腊八粥啊,我还没喝呢,哈哈)

    说话之人身穿着一身青色长袍,满头银发自然飘散在脑后,虽然自称老夫,但看面向也只有四十上下。

    前面一人体型圆胖,一头乱发如鸟巢一般。

    穿着一身藏蓝色的长袍,一张圆脸油亮光滑,两道白眉,眼角处垂下老长。别看他体态圆滚,一动之间却是丈许远近,当真动如脱兔。

    就听得他哈哈大笑道:“老疯子,老子就在你身前,连老子的衣角都抓不到,还他奶奶的大放厥词。哎呀,岳老怪那个混蛋徒弟,真他娘的够狠,把整个升仙石炸没了一个。可别死太多的人啊。”

    他说话粗俗诙谐,可人却在这几句话之间已经来到了崖边。

    “老疯子,你们大义教的阵仗不小啊。活死人冷老鬼、青楼头牌上官秋水、还有陈复汉的奴家宋狗儿都来了。再加上你老疯子,大义教可是精锐尽出啊。”

    后面那人闻言冷哼一声:“老扁毛,知道还敢过来凑热闹。这事与你天龙殿何干,你跑来趟这趟浑水,小心别把天龙殿也搭进去。”

    被称作老扁毛的老者大骂一句“我干!他奶奶的,咱们一殿一教并称武林,你当我们殿主会怕陈复汉那老小子不成。来来来,老疯子,大家打的都热闹呢,咱俩也别闲着。你这一身欠揍的皮囊也该让人揍一顿了。”

    说罢,口中发出一声奇怪的呼哨声,声音刺入云天。

    那飞在头上的三只巨鹰登时一阵清鸣应和,旋即一拍翅膀,转身飞向柳南星与欧阳梦珊。

    一个俯冲向着秦广王蒋方辰和姹女媚魔萧媚娘袭去。

    这边巨鹰临走翅膀拍动,一股大风扬起老大的扬尘,弄得老疯子和老扁毛各自一身扬尘。

    就听得老扁毛哈哈大笑道:“吃我家鹰儿的土灰,味道如何,哈哈。”

    老疯子大怒道:“老扁毛,你不是吃的更多吗,也有脸来嘲笑老夫。”

    老扁毛哈哈大笑,“哪里那许多废话,看我不拔了你的那一头白毛,送你去和尚庙里当个老沙弥。”

    说罢圆滚的身躯蹭的跃了过去,右手从下而来,两指并指,如箭射红心,点向老疯子胸前“膻中穴”。

    老疯子笑骂道:“追你一路了,老扁毛,本座就抻量抻量你。”

    见老扁毛双指过来,也不躲闪,提拳迎了过去。

    拳风作响,老疯子怡然不惧,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嘿了一声,右手突然向旁一偏。无名指、小指突然由屈状伸直,两指戳向老疯子手背上的“阳池穴”。

    老疯子也是冷笑一声,右手横拳竖起,大拇指陡然挺直,却是点向老扁毛的内手腕“大陵穴”。

    老扁毛急忙撤掌,老疯子这一招落空。

    两人这番手腕上的变幻看似简单,却是指掌之间包含了擒拿、点穴诸手法。

    老疯子嗤笑道:“跟本座耍心机,你还差得远了。”

    老扁毛吹着两撇小胡子,怒道:“心眼多值得拿出来炫耀吗,老子今天定拔下你的白毛,让你胡吹大气。”

    说罢又挺身上去,前番过招,两人却是心存试探。

    这次却又不同,别看两人说话间仿佛老友一般熟络。可这动起手来,当真是罡风呼啸,叶飞尘杨。

    老疯子用的是拳法,走的刚猛路子。每一拳发出,都呼呼带风。

    老扁毛所用是掌法,别看他体胖无状,可这掌法演绎出来,却是如落英缤纷,自成气度。

    两人几次拳掌相砰,俱是势均力敌。更在间隙之间,手指上的擒拿功夫就交错斗在了一起。

    再看两人的身法,老疯子身法奇快,走的是轻盈的路线,老扁毛却是以慢打快,脚步一抬一落间,暗合掌法走势,内行人看将过去,当真是稳如磐石,有那泰山压顶而面不改色之气度。

    这般打斗了几个回合,突然一声鹰鸣声传来。

    老扁毛闻声,脸色一变。“哎呦”一声,猛地运开丹田之力,屈膝弯腰,双掌成仰掌,双足发力,身体猛然挺直,两股气劲走“天泉”过“曲泽”,入“内关”至“大陵”,顺着“劳宫”而出。

    老疯子也听见鹰鸣,刚想刺激一下老扁毛,不想对方掌上突然传来一股蓬勃掌力。

    他无甚准备之下,拳掌交接,被震得倒退了三步。

    就听老扁毛哈哈大笑两声,转身一跃,身形拔高一丈有余。

    别看他身体浑圆,此时却身轻如燕,升到一丈半左右,一手抓着大石的凸起,轻轻叫力,轻松跃上了东首的升仙石上。

    老疯子骂了一句,展开身形追了上去。

    且说老扁毛跃上升仙台四目观瞧,但见拳掌相向,刀剑往来,众人打的如火如荼。

    一眼看到上官秋水曲指向他的巨鹰弹出一丝粉色烟雾。那鹰似是吃过苦头,一拍翅膀,飞起躲闪。不过上官秋水却是突然凌空而起,玉足一旋,踢中那鹰的翅膀,那鹰吃痛,似恼怒的长鸣一声。

    上官秋水凌空翻转,霓裳飘飘,宛若仙子。

    老扁毛此时却是大骂一声:“干,他奶奶的,上官婆娘,欺负起老子家的鹰儿了,先吃老子一掌!”说话间,人如风一般扑了过去。

    他适才与老疯子对决,身法沉稳,这时却有不同,如飘絮一般,冲着上官秋水而去。

    萧媚娘不认识这老头,听他言语,这鹰禽乃是老头所养。

    想起适才自己被巨鹰戏弄,心中有气,登时抢过身形,拦在老扁毛的神情。

    咯咯笑道:“呦,老先生怎地这么大的火气,让小奴家帮您消消火啊。”

    老扁毛全部心思都放在巨鹰的身上。萧媚娘暗运姹女魔功,双眼眼波灼灼,留情含脉,极尽妖娆。心中想着:“看你这老头子怎生消受!”

    却是突然听到上官秋水喊道:“媚娘小心!”

    萧媚娘心疼警觉,就听得一声冷哼声传入耳中,登时如坠冰窟,浑身一个机灵,头嗡了一下,险些晕倒过去。

    虽然只一瞬间的事情,心头已是骇然,暗道“不好!”

    抽身想走,就看见一只肉掌已然到了身前,登时“啊”了一声,樱口居然吐出一丝绿液。急忙转身就要撤。

    可还没等她转身,就见老扁毛张口吐出一口气劲,那一口绿液登时吹散,并有不少滴落在萧媚娘的身上,有一滴落在她的额头。

    只听她“啊”的惨叫了一声。

    也是萧媚娘霉运当头,遇到如此不解风情之人,刚惨呼一声,老扁毛的那一掌又击在了她的左肩上,人登时如断线风筝一般飞了出去。

    老扁毛看也不看,身形不曾停下,口中骂道:“天魔宫的闷骚把戏,也来戏弄你家爷爷,当真不知死活,让你这婆娘长个记性!”

    话音落时,人也到了上官秋水的身边。一掌就打了过去。上官秋水恨恨地道:“徐国春,此事与你天龙殿何干,来趟这趟浑水,不怕惹祸上身吗?”

    原来此人就是江湖上共评的几大江湖势力:一教、一殿、四宫、六派中的天龙殿副殿主“鹰王”徐国春。

    而那老疯子却是一教——大义教的副教主“风影子”风兆博。

    (本章完)

第101章 宁王世孙() 
(两更今日,首更送到)

    徐国春笑道:“陈复汉老儿教的你们每人都这般说话吗?哈哈,他姥姥的,俺老徐就怕没事惹上身,热闹多了,老子就想凑个热闹。”

    “况且你打伤了老子的宝贝鹰儿在先,要说惹事,也是你这老闷骚先惹的老子,即便朱殿主问起来,老子也是有话好说,怕个鸟。”

    徐国春的横插一手,先是强势重伤萧媚娘,又拦下了上官秋水。

    欧阳梦珊与柳南星顿时压力大减。柳南星说道:“多谢徐殿主仗义出手。”

    徐国春哈哈大笑道“不谢不谢,你二位也真有本事,竟能把俺老徐调教服服帖帖的鹰儿召唤过来,回头教教俺老徐啊。嘿!你这婆娘,怎么下黑手,他奶奶的。”

    他这边对欧阳梦珊与柳南星说这话,那上官秋水见徐国春分神,登时玉手灌力,一掌拍了过来。

    徐国春闪身躲开,一掌打了过去。就听得身后一人怒道:“老扁毛,这里已经是悬崖边上了,本座看你还往哪里跑,你这胖子跑起来倒是不慢。”

    徐国春皱着眉头,骂道:“老子又不是个婆娘,你个大男人老追在我后面干嘛。”

    说话之间,一掌却是带着纯阳气劲,逼的上官秋水急急退了两步。冷无情抽身一掌打来,却是被柳南星横掌截住。

    徐国春吹了口哨,说道“宝贝们,你们三个一起打这婆娘,老子去解决那头老疯子。”

    那头巨鹰带着两只秃鹰长鸣一声,俯身而下。三头鹰成犄角之势,两攻一守,上官秋水哼了一声,面沉似水,却也不得不全力应付。

    要知道上官秋水修的是天魔圣德秘典,其中的毒功自不必说,更有媚功相佐。与人对招,十之八九会多少受些影响,可如今与她交手的是三只扁毛畜生,当真是有力无处使,心中自然憋屈不已。

    这边徐国春的一番加入,扭转了局势。

    不过风影子风兆博的到来,又牵制住了徐国春。徐国春尽管嬉笑怒骂,可风兆博又岂是寻常之人,双方一时又陷入胶着。

    南宫清河此时心中也是烦躁不已。他在皇帝面前奏请十月份在京师举行武林大会,皇帝本是同意了。

    不想司礼监秉笔太监金英却是对王振说道,如此多武林中人聚集京师,多有不法之徒,胆大包天,若是闹出什么乱子,或者混乱中伤及了王振和皇上,岂不是不美。

    王振深知自己作恶多端,武林中人对他也是怀恨在心,若是都来了京师,自身岂不陷入了危险之中。

    当下在皇帝面前进言,皇帝之前觉得好玩,此刻听说危险,自然是深以为然。此事尚未筹谋,便告失败。

    不过王振却是了解南宫清河的心思,他也想将这些武林中人尽量的打击。

    于是出了主意,可以在京师之外另起名堂组织一次武林大会。

    届时自会给予他支持。于是才有了这次升仙擂大会。

    一切本按照计划进行的十分顺利,莱州卫所皆按照南宫清河的吩咐行事。

    只是谁想到节外生枝,先是桂华松不期而至,又是出现了佟鲲蔚和朱耀斌两个江湖后起之辈,更是有顺阳郡主黄梓萌身在其中。

    这会儿钟万春、陈一凡和徐国春又先后而至。

    一场精心设计的谋局,竟然变成了拉锯战,心中又是愤怒又是不甘。

    正自恼怒间,就见到一队人马突然从来时的路上过来。

    南宫清河一见是正式的官军,再见到后面缓缓一杆旌旗在秋风中猎猎作响,大大的一个“宁”字随风飘摇。

    中间一人身着四爪蟒龙袍,头戴皮弁帽,上面晶莹闪亮,嵌有不少玉松石。年岁二十至三十之间,颏下续有修整细密精致的黑胡,双目炯炯地看着烟尘四起的升仙石。

    他的旁边跟随着六名身穿道服的四十上下的道士,看装束,当是天师府之人。

    这六人太阳穴高鼓,一看就是武功不凡之人。

    在此人身边有一名耄耋道士,长须飘飘,面色红润,穿着一身粗布道袍。

    那名青年神情很是谦恭地陪在老人身边,向着升仙台这边而来。

    南宫清河一见此人,心中一沉,暗叹一声,“罢了,咱家这次是没得机会了。怎么把他也招来了。”

    在场中左右看了看,突然见到了一手拿着琵琶,一手持着宝剑,身形灵动如同黄莺的少女,心中登时把瓦剌的阿马桑赤骂了个数十次。

    “这鞑子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黄梓萌此时见到那蟒服之人,“哎呀”一声,对着欧阳梦珊叫声喊道:“师傅,萌儿的大哥来了,这下子好了。”

    原来此人便是宁献王朱权的嫡长孙朱奠培。

    宁王朱权在藩王中是仅次于燕王朱棣的王爷,且博学多才,文韬武略样样精通。

    靖难之役当中,朱权为燕王朱棣诱骗,心中其实不甚欣喜,对于自己的侄儿朱允炆一直心怀耿耿,内疚不已。

    尤其是朱棣登上帝位后,派亲信四处搜查朱允炆,并降朱允炆一脉为建庶人,囚禁朱允炆幼子朱文圭。

    朱权看在眼里,烦在心里。他深知朱棣为人,是当时所有藩王中最像朱元璋之人。

    朱棣成事后,朱权放下权贵,怡情山水诗画,纵情道家玄学,拜入正一道天师府,道号函虚子。

    朱棣也深觉愧对自己的这位弟弟,仍封其为宁王,并后人世袭宁王爵位。

    朱权长子,庄惠世子朱盘烒,正统二年因病去世,朱盘烒的嫡子朱奠培宣德年间便被册封为世孙,将来便是宁王的继承人。

    这朱奠培文法无双,词曲精妙,造语惊觉,更是因为其祖父原因,与天师府道士相交甚密,并学了一身不俗的武艺。其书法矫洁犹劲,必自剏结构,从来不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