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凤斗:冷宫弃妃不受宠-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左相林文岳双手捧着象牙朝笏,向前迈了一步,不急不缓地禀道:

    “皇上,这几日各国使臣都已经到了京城。哈努儿国的议和特使也下榻驿馆区。不知这和谈主导方向如何,请皇上明示。”

    林文岳似乎没有注意到皇帝的眼神,自然而然地掉转了话题。

    “这有什么可以议的?哈努儿国那外蛮未开化之国,让他们纳贡称臣,双方休兵,互不功伐即可。”

    王湛素来就有很多金盛朝人的自大心理,还有些文人的迂腐,自视为天朝文明之国,颇看不起其他周边各国。哪怕在战场上讨不到对方便宜,也全当作不小心被狗咬。

    林文岳对于他的此类言论向来是不屑于反驳的,可是他也明白在朝廷中和王湛持同类看法的不在少数,此时是和谈的关键时刻,绝不能任由王湛混乱皇帝的意识:

    “两国战事边疆的不分胜负,哈努儿当朝的大汗王和那手握兵权的金刀王爷都非等闲之人,如何接受如此苛刻的条件?难道王大人是想要让和谈崩裂吗?”

    “谈蹦了又如何?大不了再打一仗!再说了,我们不能为了达成和谈,就地接受对方的苛刻条件,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吧?”

    “臣以为王大人此议万万不可!”

    翰林院翰林林子然缓步走出两班朝臣的行列,朗声道。

    怎么,上阵父子兵吗?

    林子然也不顾王湛牛眼圆瞪,直直地瞅着他,径自手握象牙朝笏,侃侃而谈:

    “微臣以为,议和自然要求成,只是对于和谈的条件,我们自己要先有个底线。最好是能够找到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方法,而又能最好能保证长久的和平。我国不必损失太多,一劳永逸地解决边境问题,是最好不过的了。”

    “爱卿以为,什么条件,是双方都能够接受,又可保证长久和平呢?”

    “和亲。”

    林子然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和亲?”李昊天顿时来了兴致。

    “我当林翰林有什么一劳永逸的好方法呢!和亲也不过是前朝故事,最多不过维持一二十年的和平,只怕算不得维持长久和平吧!”

    一名大臣出言讽刺道。林子然一看,是一名王湛一党的老臣,当下不以为然地回道:

    “前朝故事,今朝未必不可用。若不成功,大不了我朝只是损失一名女子而已,若成功,却是可以一箭双雕。”

    “哦,这个一箭双雕如何讲?”

    李昊天的兴趣此时是越来越浓了。

第六十章 议和() 
“两国议和,自然不光是停留在谈和的地位,我们可以缔结军事互助同盟,互为功防。这样不光我朝与哈努儿的边界可以保持和平,其他与我国接壤的两国,自此以后也不敢对我国轻举妄动了!”

    “只是,这次和谈要提防第三国的破坏。其中曲折,容臣详细禀明。”

    这意思是说,他有悄悄话要和皇上说。李昊天点点头,一副愿闻其详的耐心模样:

    “爱卿上阶来吧。”

    林子然趋前几步,来到玉阶下,迈上一层用,只有他和皇上(一旁随侍的太监自动忽略)听得见的声音禀道:

    “想那哈努儿国,王后亦可当政。前朝大多选一不出闺门的弱质女性,和亲后只不过屈居后宫一二十年,往往英年早逝。皇上最好能选一心爱我金盛的强势女子和亲,并派一能人保驾送嫁。若未来能够入主哈努儿的朝政,那么即使我国不能操纵哈努儿的朝廷,两国的友好关系,至少在未来四五十年,不宜打破。”

    “你怎么能肯定对方能够接受这个条件?”

    “当然我国可以辅以重利,无论是金银财宝,还是人员物品,甚至小小的边境城池,都可以作为和亲郡主的陪嫁,作为未来掌权时时可以借助的力量。”

    “而且靖远将军密信中告知,那哈努儿国的实权人物金刀王爷,也有此议。现在哈努儿国内争夺未来继承权的斗争正在白热化,若我们能够运用得当,切入点正好,只怕达到微臣提议的目标,并非不可能。”

    果然是好计!心思够歹毒,用心够阴险,计划得够缜密,放长线而钓大鱼,让人而不能拒绝。

    甚合他的心,也极如他的意!

    “不知爱卿心中可有人选?”莫非他想趁机把林家的势力触角伸到哈努儿国去?

    林子然如此聪明的人,自然明白皇帝心中的忌讳,懂得赶快自避嫌疑。他状似无意地道:

    “人选自然要皇上来选,靖远将军说,对方不喜欢养在深闺的娇弱女子,最好是武将之女。林氏女子中只怕没有合适的人选。”

    李昊天点点头,突然想起一个人来,心中暗暗有了计较。

    李昊天早知道林子然是个难得的人才,聪明博学,为人正直,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对事情自有其独到的见解,未必事事依从身为左相,被许多文人墨客赞誉为当朝能相的父亲林文岳。

    从这件事情来看,他具备了一个成功政治家该有的一切:心思缜密,不择手段,用意长远。

    若林子然不是林文岳的儿子,若不是他的年纪尚轻,还缺乏一些历练,只怕李昊天真的会早早开始培养他作未来的宰相。

    环视整个朝堂,却真的找不出第二个比林子然更合适的人,可以在未来替代林文岳现在的位置。几个勉强可以比肩的人才,也全都出自林文岳的门下。

    若没有林子然,或者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另选他人。说他挑剔也罢,说他眼中不揉沙子也罢,可是要他人才当前,却去重用一个庸才,确实于心不甘。

    哎,这难道就是李氏王朝的宿命吗?他堂堂金盛王朝,居然找不出第二家如此才华横溢人家吗?

    王湛果然是老朽了,用了二十几年,居然不能发现培养一个可用的人才!找到一个赫连秋叶已经耗去他多年的精力,还是林子峰的师兄弟呢!

    原本心中的那份笃定,此时开始有点动摇起来。

    若不是在朝廷中提襟见肘,他哪里用得着在后宫为自己设置重重障碍?

    “爱卿所言甚得我心。这些也是林左相的意见吗?”

    “家父不赞成插手别国的事务,所以微臣不曾书写奏章,只想面奏圣上。”

    李昊天和林子然自然都知道这些都是废话。这样的内容,这样的用心和目的,如果写到奏章里,岂不是怎么说呢,君臣的私密之事,不足为外人道哉。

    “靖远将军”

    “好多事情家兄不方便写到给圣上的传报中,只是在家书中叮嘱微臣,要微臣当面提醒圣上。不过微臣刚才所奏之事,家兄并没有提起。”

    “既然如此,这些小事也就不必让他们分心了。”

    “圣上放心,微臣自然会让这些话烂在自己的肚子里。”

    君臣两个彼此看看,突然都有些心心相惜的感觉。

    “子然。”圣德皇帝的声音很柔和,看着林子然的目光仿佛在透过他看向另一人。

    他如此的称呼分明是把林子然当作朋友而非普通君臣关系了。

    “万岁?”林子然受宠若惊。

    圣德帝果然是个笼络人心的高手,只是因为一个可用的计谋就豪不吃力地对他这样人微言轻的臣子放低身段,态度如此真诚不做作。

    若不是他向来知道皇上想方设法为他的仕途设置了重重障碍,只怕此时让他公然背叛自己的父亲,他也会在所不辞吧。

    “你见过那个哈努儿国的特使吗?”

    “微臣不曾见过。不过,听家兄信中提到,对方这次派来的特使,必然是位极难缠的人,只怕来者在哈努儿国的身份非常特殊。”

    李昊天沉吟了一下:“你最好见见他,或者用心结交一下也好,朕虽然不知来人的真实身份,但是那个人,绝非等闲之辈,或者未来对我朝有用出也说不一定。”

    以林子然的机灵和深谋远虑,对于那样一人物,只怕会和他私下建立一个属于臣子的攻守同盟也不一定。

    这样的同盟关系,对于两国,许多时候更多是好事,更少有坏处。当然了,前提是,两个人都是把国家看得比自己的利益大的那种臣子。

    “微臣遵旨。回去一定会会这位特使大人!”

    满朝文武,都眼巴巴地看着君臣两个,当着众人的面前,“私下里”嘀嘀咕咕地说了很长时间,而且可以看得出来,两个相谈甚欢,尤其是皇上,好久没看到他如此和颜悦色了。

    离得最近的除了林文岳,就算是王湛了。他努力地竖起耳朵,才抓住了皇帝轻轻飘过来了一句话:

    “令妹”

    令妹?林子然的令妹不就是林氏紫棠,林贵妃吗?怎么皇上当朝和二舅子探讨起自己的妃子来?

    变天了,真的变天了!

第六十一章 花塚() 
来自相爱的人的伤害,是不是最彻底最痛心的?

    而比痛更难受的,莫过于即便是痛彻心扉,却依旧要装作默然无觉。

    林子然突然一夜之间成了皇帝面前的红人。

    皇上不但接受了林子然的建议,达成了一项君臣“密议”,而且把他从翰林院调任到枢密处,官升三级,直接担任了主管外部事务书记,全权负责各国使者和处理邻国的关系,尤其是和哈努儿国的和谈。

    聪明而有些自负的林子然,很会恰当地把握自己的身份,自然不会参与到皇帝的家事中。皇帝提到“令妹”二字,他相当然地当作他说的是紫苏,一句话便把话题带开。

    当然了,这并不表示他真的会忽视掉“林贵妃”这三个字。

    后宫之中,虽然从宫殿的宏伟高大,和装饰的气派豪华上来讲,皇后的坤宁宫和太后的福寿宫都要超过坤安宫。坤安宫的建筑风格更偏重于雅致精巧。

    可是因为坤安宫的位置处于乾元宫的另一侧,这边建筑的宫室相对较少,后面又紧邻御花园,与福寿宫隔湖相望,所以坤安宫整个院落的面积很大,几乎仅次于皇帝居住的乾元宫。

    整个坤安宫,后花园就占去了大半的面积,为了紫棠新挖通的荷塘与御花园的大湖相连,只要通过一道安装了铁栅栏的拱形门,便可直接把船划到御花园的大湖,畅游湖景。

    一艘小船一路自荷花丛中穿过,向御花园的方向驶去,船上只有紫棠和小玉主仆二人,其他的随从和皇帝安排在两岸的纤夫和护卫等等,都被紫棠早早打发掉了。

    “小姐,你是不是也太不爱争了?”

    皇帝负气而去,不闻不问也就罢了。皇帝生病痊愈,几乎所有妃子夫人们都乘机去献殷勤,以期引起皇上特别的注意力,自己的小姐不但不去,却还有闲情逸致来游湖。

    若是争起来,只怕那些妃子夫人,甚至皇后娘娘,哪里是自家小姐的对手。皇上对小姐分明是另眼相看。

    紫棠撑着伞坐在船尾,不时悠闲地伸手拨弄着两岸的莲花和荷叶。

    “争什么?是你的终究是你的,不是你的早晚要失掉。为了一个不可能属于任何人的东西,却打个头破血流,有意思吗?”

    此话中似有无限玄机,小玉侧着头想了想,只好放弃:“听不懂。”

    “听不懂就对了。快划船,过了前面的拱门就到御花园了。”

    放下伞,她也拿起另一对浆帮忙划起来。

    “小玉,最近晚上没有什么人来过吧?”

    紫棠状似无意地随口问道。想起那晚逼真的梦境,心中有些不安。

    “我晚上睡得死,哪里知道有没有人来。”

    小玉的眼光闪烁着,不敢直视紫棠。

    “真的不知道?”

    “小姐,小玉哪里敢对小姐撒谎啊。”小姐小姐,可千万要原谅小玉,小玉这一切都是不得已。

    撒谎是遵圣命而不得已,就算是背着你做了什么,也是一切为了你好啊。

    上面有大人罩着,相信菩萨也不会怪罪于她的!

    “哦,那是我多心了。”

    紫棠兀自陷入自己的沉思中,并没有对再小玉深究,也没看到小玉偷偷缓了口气。

    难道真的是他入了自己的梦吗?少了清醒时的纠缠,谁能想到他却又追到她的梦中。难道他真的不肯不放过她吗?还是,不肯放手的是自己?

    “小姐,门好像关着呢。”

    “那里有个小港湾,不如我们停靠在那里,你回去找总管拿钥匙。”

    “好啊。”

    登上河岸,小玉一路小跑回去拿钥匙。紫棠独占无聊,索性顺着岸边的一条小路散起步来。

    虽然已经过了两年多,可是坤安宫的这一角,她却没有来过。每次都是划船远远地路过,从不曾登岸。

    这里显然是人迹罕至的地方,至少很长一段时间,不曾有人走过。大块的被凿平的石头铺成的路面中间,都长出了杂草。

    一道树木形成的屏障挡住了去路,仿佛鬼使神差般,紫棠拨开树枝,顺着依稀可见的小路一路走过去,却发觉里面别有洞天,路边种了很多花草树木,不时有鸟儿飞起来。

    突然在树林的中间有一块小小的空地,空地的中间有一个石头垒砌的小土包。前面似乎有一块石碑,远远看去,仿佛是一座极其小型的石砌坟冢。

    那小小的石塚不像是被荒废很久,但也看得出并没有被人仔细照顾。

    一时好奇心起,紫棠慢慢走近,却见那石碑上赫然刻着几个字“宁儿埋香之处”。

    石碑上刻的字迹有些歪斜,有些笔触显得绵软无力,显然是出自一个女子的手迹。

    宁儿是谁?是谁能够在这个坤安宫的后花园中,保留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

    宁儿,多好听名字,让人涌起无限遐想,是已故宁贵妃吗?可是似乎没有人会用自己的姓氏自称的道理吧。而且,听说宁贵妃是个极其精致而讲究的人,她留下来的东西也绝不会如此简陋吧。

    从那字迹和周围的景物看,显然眼前这个小小的花塚已经年代久远。石碑上一个字的比划上,有一块小小的褐色斑点。

    四下看看,这里原来应该是一片樱花林,在开挖荷塘,改造后花园后,好多枯死樱花树被挖走,改种了杏树和桃树,靠边上的地方还种了蔷薇,夹杂着剩下的稀稀拉拉的樱花花树,显得有些杂乱无章。

    现在的季节,杏花和桃花已经败落,果实却尚未成熟,只有一侧的蔷薇开得旺盛。

    紫棠蹲下身去,顺手拾起地上一朵刚刚掉落在地上的蔷薇花,手指轻轻地抚上石碑,顺着浅浅的刻字描画起来。

    想象着当年此地一大片樱花盛开,周围一地的缤纷落樱,一个女子在此亲手堆起一座小小的石塚,埋葬一地的香花,那该是多么动人,多么美丽的一副场景。

    一个模糊而突兀的念头突然涌上心头,让紫棠的心不由自主地狂跳起来。

    是“她”吗?那个传言中暴毙坤安宫的“她”,叫宁儿吗?

    宁儿?宁儿不该是她原来的名字,是他起的吧?若真是如此,他给“她”取这个名字有是什么用心呢?

    她似乎捕捉到了一点什么重要的讯息,却又瞬即而逝去。

    手突然抖了一下,低头一看,却是被石刻的一个尖角划破了手指,一滴血珠滴在石碑上,正好落在那个褐色的斑点上,缓缓地渗透进去,掩盖了原来的褐色斑点。

第六十二章 选秀() 
“小姐,小姐,你在哪儿?”

    从树林外面传来小玉急促的声音。显然她回来后却一下子不见了紫棠,十分着急。

    “小玉。”

    紫棠应了一声,顾不得再仔细研究,站起身,顺手把手中的那朵蔷薇花放入了挂在身边的荷花香囊里。

    “小姐,你是在里面吗?”

    小玉显然是一边说,一边在朝里走。只听得刷刷刷的脚步声渐渐近了,惊起几只飞鸟。

    “小姐,你没事吧?我进来找你了。”

    “不要,小玉。”下意识的,紫棠不想让另外一个人来到这里。

    “你站在那里别动,我一下子就出来。”

    也许是走了一次路熟了,进去的时候觉得那林子很深,走出了却也没费什么事。

    小玉看到小姐完好无损的走出来,带着一身草木的清香,终于放心的舒了一口气。

    “小姐,你吓死我了。刚一回来,却没看到到半个人。若不是船就停在那里,我还以为自己是走错了路呢。”

    说着递上来手中的信。

    “谁的?”

    “二少爷传进来的。”

    林子然?紫棠接过信来拆开一看,顿时愣住了。

    “小姐?”

    手一松,那封信随风飘落到水中,顺水流漂到一个水湾处,慢慢地沉了下去。

    不不不,没什么的,天没有塌下来,镇定!这正是她想要的,不是吗?

    早在她喝下第一碗那如墨汁般的苦涩的药水时,就下定决心远离他,让他淡忘她,让他从她的生活中彻底消失。

    不再纠缠,不再沦陷,不想让思恋牵挂着他,不想让他再入梦中,不想品尝这心痛的感觉。

    可为什么,只是这样一个平常到无法在平常的讯息,就能让她尝到心如刀割般的痛?

    在她之前他已经有三宫六院了,在她之后,也自然少不了七十二嫔妃。这有什么好稀奇的?

    “没什么,坐船回宫吧。”

    紫棠镇定地迈出脚步,平缓地一步步向停靠在岸边的小船走去。

    她并不知道自己的脚步多么机械而绵软无力,仿佛踩在云朵一般,幽深乌黑的眼中仿佛无底的深潭,眼中不曾落下一丝倒影。

    小玉不敢多问,上前小心地扶住小姐等船,入手才发觉小姐的手冰凉冰凉的,双唇却殷红如血。

    主仆二人回到了坤安宫,紫棠的眼中,又恢复了昔日的平静无波,只是眼中那朵的光彩不见了。

    “小姐,到底怎么了?”小玉小心翼翼地问道,不知道二少爷的信中写了什么让小姐如此难过。

    “皇上要选秀女了!”紫棠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笑容。

    “选秀?”

    那就是说皇上要纳新妃喽?这一段时间以来,在小玉心中慢慢堆砌起来的李昊天高大柔情的形象顿时轰然倒塌。

    是谁说:女人心海底针?这帝王之心,只怕比海底针都难测!

    原本还想把小姐今日小小的失态委婉的告知,现在看来不能说,永远也不能说!

    圣德皇帝登基以来,除了当年选皇后举行过一次这样的选秀,之后别说大选了,即便是后宫中的妃子们都是通过非常小型化的内选,或者用其他的一些名目入宫的(比如说她林紫棠,就是以琼花宴探花之身入宫的)。

    这一次,如此大张旗鼓却又是为了什么?紫棠不懂,王皇后也很纳闷。

    原本王皇后对于由太后提议,父亲出面向皇上奏议的“选秀”之事,抱着应付的态度,让内务府备了文案送交皇帝批示,结果让她感到非常奇怪的是:不但皇帝居然同意选秀,而且还说不如大选小选内选一起举行完好了。

    虽然他的意思有点“省得你们没过几年又来烦我”的意思,可是这样的决定还是足以让人大跌眼镜。

    而让王皇后更加纳闷的是:当她试探地问皇上,此次选秀该是怎样的规模,以及评定秀女的标准时,皇帝居然要她把这次选秀的事情,交给林贵妃去主持。

    “皇后为朕治理后宫,操劳多年,也该是有人分忧的时候了。林贵妃责无旁贷,就让她主持这一次的选秀吧。”

    当时李昊天这样说完,便变换话题,表示不用再议了。

    道理是这样没错,在后宫皇贵妃对于皇后,是有点像朝堂上宰相之于皇帝,有辅佐治理后宫的责任。

    可她怎么总觉得他的话中,乃至这整件事情,都透着蹊跷。

    皇帝说那些话时总让她觉得有点恶狠狠的幸灾乐祸,抑或还带着某种看好戏的期待。

    或者,看好戏的应该是她才对吧?皇帝如此大动干戈到底想得到什么?他又能得到什么?

    王皇后拿着那支内廷的公文,不觉有些踌躇起来。

    “嬷嬷,其他各宫室的主子们都在忙什么?”

    现在皇帝要选秀女纳新宠的讯息,应该已经散播了宫廷的各处,没道理这么平静的。

    “各位主子们,都说唯皇后娘娘马头是瞻。”王嬷嬷回答问题向来是言简意赅,而且不带任何个人色彩。

    “那边呢?”王皇后的下巴稍稍朝窗外的某个方向扬了扬。

    “目前看,还毫无动静。”王嬷嬷想了想,难得的又加上一句自己的判断:“不过,她应该是知道了才对。”

    两人都心照不宣。这个“那边”自然是指坤安宫,坤安宫自然代指里面的主人林氏紫棠,林贵妃。

    “嬷嬷,你说我是不是判断错误呢,这两人,本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在?”

    “皇后娘娘向来有识人之明,怎可轻言失败?”

    “或者,这次皇上出宫,真的结识了新欢,乃至于”

    何顺虽然没说,可是他派去的那二十名侍卫中有皇后的人,皇帝在外面的行踪自然会原原本本地报告给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