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淑女有毒:纨绔王爷腹黑妃-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下万物流通,唯有盐、铁、矾与火器这四样东西由朝廷专营,过去还专门设有“四物司”。

    穆帝时精兵简政,取缔了“四物司”,允许市司给符合资格的商户颁发特许文书,代替官府经营。

    九州诸城,都设有关卡检查流通的商品中是否藏有“四物”,私贩者一律处死,唯有持专营文书者才能通过。

    听起来很是风光,也不必为此缴税,不过所得利润中的十分之九要上交官库。

    季家生意虽然做得大,不过季柏年不喜虚名也不喜麻烦,对此一向敬而远之。

    琉璃也是现在才知道,季家商行居然在三年前就贩起了生铁。

    在被查出的官员处,还发现了另外两张已经盖上市司大印的文书,都是批给季家商行的。

    “本王相信,季家商行当然具备经营四物的资格。不过要获取特许文书,通过有司审核才是必经正途。季三小姐以为呢?”

    琉璃已经跪倒在地:“这样的事情,民女从未听家父提起过。”

    “本王当然也信得过季老的为人。”

    肃王从袖中取出一个信封,轻轻放到茶几上。

    “既然季老远航未归,本王就先替他拿个主张。至于这里面的东西,就请季三小姐自己权衡。”

    目光扫过琉璃,严肃中似含更严肃的深意。

    “所谓小人用壮,君子用罔,凡事藩决则不羸。这其中的道理,季三小姐必然是明白的。”

    撂下了茶盏和这两句琉璃完全不明白的话,肃王起身告辞。

    信封里装着四张特许文书,印鉴俱全,只差填上商号。

    捏着这四张菲薄的纸,琉璃在花厅里站了许久。

    最后揭了熏笼,四张一起丢进去了事。

    看着它们在炭火上化为黑灰,一颗心好不容易才归位。

    “还真是暴殄天物。”

    背后冷不防飘来这样一句。

    “华华华夫人?”琉璃拍着心口回过头来。

    “特许文书,千金难求,季三小姐可知道自己烧掉的是季家商行的大好机会?”

    华夫人垂目看着灰烬。

    在她身后,阿丝阿素两个丫鬟也一脸疑惑的张头探脑。

    “我们季家的生意够大了,少卖几样东西又亏不了钱。”

    “看来你并不知道特许文书的真正价值。”

    琉璃认为自己知道得很清楚:“我爹常说,商人重实利,浮名如烟云。”

    “天下商贾无数,你知道有多少人费尽心机想要取得一张吗?”

    华夫人傲慢地看着琉璃。

    “难道他们的算盘,打得就真不如季老板高明?”

    “请教华夫人,特许文书的真正价值又是什么?”

    华夫人冷冷一笑。

    “季三小姐自己揣摩就好。”

    还真是有其主,必有其仆呢。

    琉璃也不与她计较,先打发阿素去找门子备轿,又叫阿丝随自己回房更衣。

    “小姐这是要去哪里?”阿丝问。

    “很久没去商行走动,我去看看表哥和几位叔伯。”

    一听去商行,阿丝的眼睛就一亮。

    “表少爷这几天都在‘珍季祥’查账。”

    “珍季祥”是季家所开的第一家铺子,专营南洋海货。

    季柏年生意做大后,又时常远航,就把店铺交给一位姓王的老掌柜在打理。

    王掌柜是季柏年最早的几个伙计之一,一向忠心耿耿。

    琉璃想了想:“厨房里不是炖了参芪乌鸡汤?再拿些点心用食盒装好。深秋寒凉,查帐辛苦,带些慰劳品去才好。”

    “小姐!”

    阿丝不满地摇摇头。

    “你又忘了,表少爷最不喜食乌鸡。”

    “真的?”

    乌鸡肉质紧实鲜美,又最补肝健脾。

    自从琉璃在兰心诗社晕倒后,每日晚餐都会有参芪乌鸡汤。

    琉璃自己已是快喝吐了。每当露出厌烦之色,宋承恩就要大谈温补养气的重要性。

    她倒是从没注意,宋承恩自己有没有喝。

    “说起来表少爷对小姐也实在太好了。”

    阿丝摇摇头,似乎很替宋承恩不值。

    “小姐可知道,每日的乌鸡是从哪里来的?”

    “自然是从市集里采买来的。”

    琉璃记得,自家商行应该还没做家禽买卖。

    “小姐你每日吃的乌鸡可不是普通乌鸡,是赣州泰和的武山鸡。一只的价就抵十只芦花鸡。”

    “倒也不贵。”

    “贵是不贵,但要每天一只三月龄的,又要新鲜,就难得了。”

    阿丝绘声绘色,说宋承恩一边在周围市集上搜罗,一边差人连夜赶往泰和,又如何重金采买,连养鸡的那一家老小都端回来了。

    “那养鸡的老头姓黄,祖上是给吕祖看风炉的小道童。所以他家的乌鸡血脉最正,是吃过吕祖仙丹的!”

    “这也太大费周章了。”

    就连琉璃都觉得奢侈。

    “表少爷原本不吃,也勉强着自己每日陪着吃。这还不是为了能让小姐补好身子?”

    阿丝扶着琉璃走过回廊,又朝跟在她们后面不远处的华夫人瞥了两眼。

    “小姐啊,有些人对你好是实实在在的,有些人对你好是中看不中用。你可千万要拿定主意。”

    琉璃的脸红了。

    “我对表哥,也是当成亲兄弟一样敬爱。”

    阿丝忧心忡忡地摇摇头。

    “可是,表少爷总归姓宋,不姓季。”

第70章 你就不担心么() 
阿丝是个聪明伶俐的丫鬟,分析起问题来也头头是道。

    “表少爷那样能干的一个人,怎能甘心一直做个副手?”

    “表哥如果想自己开创一方天地,我当然也为他高兴。”

    “可老爷不就损失了一条得力臂膀?”

    “季家有季家的掌柜,我们总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阻碍表哥的前程。”

    “可到底不如自家人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这种亲。”

    阿丝举例说,譬如厨房里的刘妈妈,派出去采买的丫鬟必然是她自己的干女儿;车夫老张带的徒弟也是自家侄儿。

    “图得可不就是一个知根知底才放心?”

    背后传来华夫人的一声冷笑。

    “他们倒是放心了,不知道季府的主人能不能放心?”

    “刘妈妈手脚勤快,又调得一手好汁水,是母亲倚重的老家人。”琉璃解释道。

    “原来如此。”

    清冷如冰的双眸对上琉璃。

    “那么季三小姐能不能放心呢?”

    “母亲倚重的人,我当然很放心。”

    说这话的同时,却想起了那四张已经化作灰烬的特许文书。

    “如此就好。”

    华夫人微微躬身,行礼告退。

    “华晶先回房更衣,少时在二门外等候季三小姐。”

    琉璃轻颤一下。

    “我只是去自家商行走走,约摸个把时辰就回来。华夫人不如留在家里,替我照看宝瓶?”

    “有一点,季三小姐似乎还未明白。”

    “什么?”

    “端王殿下的谕令是让华晶照看季三小姐,并不是让我听命于你。”

    说完这一句,青裙一闪就径直回房去了。

    剩下琉璃呆在原地,嗓子里一口气差点没哽死人。

    阿丝赶紧拍着她的背。

    “这人的架子也太大了,还真把自己当夫人了不成?”

    琉璃摇摇头,叫阿丝不要胡乱说话。

    “端王殿下对华夫人相当看重。”

    “这就是了!”

    回到屋里,阿丝一边服侍琉璃更衣,一边借机苦劝。

    “那女人只是个管家娘子,就对小姐如此无礼。王爷那样风流的人,前前后后女人也不知会有多少。小姐就不担心?”

    “担心什么?”

    “当然是不好相与啦!小姐这么柔顺老实的人,进了王府只会受欺负。”

    “我又不会进王府。”

    琉璃轻叹一声,脸上又浮起无意识的痴笑。

    “小姐的心思阿丝明白。”

    阿丝也跟着叹气。

    “你明白什么?我自己都不明白自己的心思!”

    琉璃不耐烦地双手一推,珠花翠钿散落一地。

    阿丝从小服侍她,自然知道她的脾气。

    非但不闭嘴,反倒更加直言不讳。

    “就像当年的高公子一样,小姐可千万别再任性了。”

    说起高天士,琉璃更觉心烦。

    “当年你们不都称赞他英俊潇洒,文采风流?”

    越称赞,当年的她就越芳心萌动,终于一发不可收拾。

    阿丝正在拾首饰的手顿了顿。

    “小姐怎么还在糊涂?大家夸他,就就好比夸画上的仙人儿,是能拜堂成亲的么?”

    琉璃语塞。

    “阿丝早就想劝小姐了。前一个高公子,后一个王爷,可哪个及得上表少爷知冷知热?”

    “怎么又扯上宋家表哥了?”

    “小姐以后总归要嫁人,外面那些公子少爷的为人如何,都只凭媒婆一张嘴,如何靠得住?”

    “谁说我要嫁人?”

    “待老爷回来,自然会为小姐做主。”

    “待爹回来,我就剃了头发做尼姑去!”

    阿丝根本不理会她。

    “小姐是要继承家业的。未来的姑爷若是不懂生意上的事,小姐可就辛苦了。”

    “我更不懂,也更不会管……”

    “那不就更惨了?”

    阿丝的口气听起来就像这个月的月钱不发了似的。

    “老爷风里来浪里去,攒下这偌大一份家业,小姐怎能忍心看它败光?”

    “放心,我们季家家大业大,我就是再不懂也败不光它。”

    “小姐!”

    阿丝一跺脚。

    “你再不懂,自然就有懂的人会伸手。”

    这话里可透着古怪。

    迟钝如琉璃也听出来了。

    皱皱眉问:“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阿丝东瞅瞅,西瞧瞧,又将门窗重新关了一回。

    自觉万无一失后,才凑到琉璃身边。

    “小姐同夫人去周府做客那天,赵姨娘同马姨娘打了一架。”

    琉璃大吃一惊。

    马姨娘温顺胆小,走在路上见到蚂蚁都会绕道。

    赵姨娘是佃农家的女儿,说话行事虽然粗鄙,但也不是难相与的。

    过去老爹在家时,这两位姨娘尚且不会争风吃醋,怎么现在却打起来了?

    “还不是为了——”

    阿丝朝门外努努嘴。

    琉璃想了想门外有什么。

    “咦,姨娘们不高兴我院子里新添的那块灵璧石么?”

    阿丝摇头,用力朝外努嘴。

    琉璃的院子出去,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小跨院。

    季老爷每次远航,都会带回来一些不值钱,但是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回来,就收在那边的正屋里。

    还自题了个匾额叫“四海一堂”。

    “奇怪,马姨娘不是最怕那屋里的鲨鱼牙?”

    阿斯继续摇头努嘴。

    “总不至于为了前堂那株红珊瑚?”

    红珊瑚高七尺,通红如炬,,是季老爷当年第一次下南洋时带回来的。

    琉璃卧房中也有两株,都只有三尺高,却是更稀罕的浅粉色,俗称“孩儿面”。

    “要是如此,就把这两株分别送给她们,只当给珊瑚和珍珠贺喜。”

    说到贺喜,阿丝的神色就更古怪了。

    “可不就是因为四小姐和五小姐的亲事么。”

    “这就更有趣了。聘礼都收了,两位姨娘难道还要抢女婿?”

    珊瑚未来的夫家姓何,虽然穷些却是书香门第,何公子明年也要去赶春闱。

    珍珠订下的则是城南卖古董的张家,巧的是张公子在家中也排行第五。

    “不是抢女婿,却是帮女婿抢位子。”

    琉璃似乎明白了。

    “姨娘们是想,让妹夫接管季家的生意?”

    阿丝点点头,一脸的愤愤不平。

    “也不想想是谁肚皮里钻出来的,就想同小姐你争。可笑,真是可笑!”

    琉璃也觉得可笑。

    “有什么好争的?一人分一半也够阔绰三辈子了。”

    “小姐!你就不担心么?”

    阿丝又跺脚。

第71章 真是万万想不到() 
见阿丝焦急,琉璃不禁觉得好笑。

    “放心吧,姨娘们也只是嚷嚷而已。”

    毕竟老爹常年出海,后宅寂寞,除了这些,她们还能争什么呢?

    “你想,何公子是读书人,前途大好,怎会俯身屈就生意?”

    士农工商,自古等级森严如此。

    从穆帝时起,本朝才开始鼓励商贸,抬举商人。

    但是在何家那样的书香门第眼里,这门亲事仍是珊瑚高攀。

    “可马姨娘说……”

    “就算何公子肯,他父母又岂肯答应?”

    这个道理马姨娘未必不知道,想来也只是与赵姨娘赌一口气。

    “再说张家的五少爷,年纪比珍珠还要小一岁。听说张家老太太疼爱无比,怎肯放他去海上跑船?”

    季家靠海贸起家,以后要继承家业的人,必然也要能带领季家船队。

    这是琉璃从小就听老爹念叨的“选婿经”。

    当初老爹之所以对把她和宋承恩凑成一对并不热心,也是因为宋承恩患有晕船症,一上甲板就上吐下泻。

    “那还有城里这许多铺子呢?”

    “铺子这么多,分他几间又如何?”

    何况张家也是有头有脸的大商户,未必肯背这种名声。

    “小姐你倒是先替自己想想!”

    “只管放心,就算分光了,败光了,你和阿素她们的嫁妆也不会少。”

    琉璃正取笑着,突然想到:阿丝与自己同岁,却因为伺候自己而迟迟未嫁。

    “是我耽搁了你。”

    如果那一年不是遇见高天士,琉璃应该同其他姑娘一样十六七岁就依父母之命出嫁。

    伺候她的丫鬟,命运也会不同。

    可以如大姐琥珀的丫鬟,嫁了商行的伙计,如今出门也要被人称一声太太。

    也可以如二姐翡翠的丫鬟,陪嫁过去抬成姨娘,听说还颇受宠爱。

    总不会像现在这样耽误了青春,还要为自家小姐忧心忡忡。

    “你放心,我一定会为你觅一门好姻缘。”

    “阿丝只想一直服侍小姐。”

    虽然说得斩钉截铁,阿丝脸上到底还是飞起了两团红云。

    琉璃想了想,心头有了主意。

    “华夫人既然要陪我同去,你就不必跟着了。”

    这次去商行,她也要让表哥与老掌柜帮忙,看看哪个伙计老实可靠,可以为阿丝的良人。

    这种事自然要先瞒着阿丝。

    一来姑娘家不免害羞。

    二来她也想给忠心耿耿服侍自己多年的丫鬟一个惊喜。

    这番好意阿丝却并不明白。

    “小姐出去,怎么能不要我跟着?”

    阿丝的神色有些慌乱,显然没想到会被留下。

    “放心,只是去自家商行转转,表哥也会照顾我。”

    阿丝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

    终于还是什么都没有说。

    于是琉璃专心致志考虑眼下最重要的问题。

    到底是应该用我“花汉冲”的石榴红呢,还是韩寿香的“月月娇”更提气色?

    等轿子行到“珍季祥”门前,她又后悔了。

    应该用自家商行所售的那种“海红”才对。

    与普通胭脂不同,“海红”的提炼极为奇特。

    原料是南洋海上仙岛上的某种仙虫,吃了三年琼树汁液后,会变得通体赤红。

    把仙虫在玉石杵臼里捣碎成汁,再用丝绵吸滤、蒸晒。

    最后就能得到一种沉稳而妖媚的红色。

    这种神奇的胭脂,正是出自“珍季祥”的王掌柜。

    王掌柜是当年跟着季老爷第一批下南洋的伙计。

    据说漂流荒岛时,他做了一个奇梦,梦里有仙人指点他去搜集仙虫,炼制胭脂。

    这个故事和“海红”胭脂都倍受妇人们的喜爱。

    琉璃还记得,小时候王掌柜把她抱在膝头,说这故事是多么洋洋得意。

    一晃十来年过去,“珍季祥”的样子却与她记忆中的并没有太大变化。

    三开的门店在前,二层的货栈在后。

    门上挂的仍然是那块奇楠木招牌。

    琉璃小时候不识货,问老爹为什么别人家都是金子招牌,他却要挂块长满绿毛的木头?

    老爹哈哈大笑,丢给她一堆木头疙瘩让她自己去摸。

    从此才明白,木头未必都要笔直光滑,有些疙瘩虫眼都是宝贝。

    想到往事,琉璃不禁微笑着抬起头来,多看那招牌几眼。

    这一看,突然就呆住了。

    招牌当然仍是那块招牌。

    招牌上也仍是“珍季祥”那三个字。

    这字!

    琉璃几乎要叫出声来了。

    过去她从未注意过这三个字。

    非纂非隶,非行非草。

    看着就像是醉汉随手刷出来的,实则朴拙苍劲,笔力雄健。

    除了这块招牌,她只在一个地方见过这样的字。

    周府!

    那座被火烧掉的红阁子里!

    二楼主厅,她与端王藏身的那间屋子。

    正中墙上挂了一幅山水中堂,画轴两边所悬的对联,字迹与这个完全一样!

    难怪当时一瞥之下觉得眼熟。

    却不知是何人所书?

    莫非周老夫人说认识她亲娘朱氏并不是诓她?

    琉璃激动不已,连忙在招牌上找落款。

    可惜找来找去,既不见留名,也不见钤印。

    看来,只有问问老爹或是店里的老伙计了。

    “三小姐?三小姐?”

    琉璃回过神来,只见八九个伙计已经在门前排成一列恭候自己。

    刚才低声唤她的,是个中年伙计,手拄拐棍,右边的裤管空荡荡的。

    “老鸹叔,你这一向可好?”

    琉璃赶紧点头回礼。

    这位老鸹叔是她很熟悉的老伙计。

    早先在船队里,某次海难里不幸被桅杆压断了腿,就留在铺子里做事。

    据季老爷的评价,是个忠厚老实的人。

    可眼下,这个老实人却搓着手,眸光闪烁不定。

    “这,这真是万万想不到……三小姐今天怎么来了?”

    琉璃不知是不是自己多心,总觉得普普通通一句话里藏着几分惊喜,几分惶恐,海有几分试探。

    其他伙计的神色,也各种难以形容。

    她赶紧摆摆手:“都是自家人,大家伙该忙什么的,只管去忙吧。”

    伙计们口里应着,动作却并不利落。

    似乎,在等琉璃说什么?

    老鸹叔咳了一声,正要说话,突然看见后面又来了一辆轿子落定。

    再见到轿帘一掀走出来的那位冰美人,舌头似乎就被冻住了。

第72章 还当是几年前么() 
琉璃灵机一动。

    “这位夫人由京城而来,很想见识下金陵的风物。”

    华夫人走过来,一脸淡漠之色,显然对眼前的一切全然不感兴趣。

    “原来是这样。”

    老鸹叔的声音似乎有些失望。

    “想看金陵土产的话,应当去林掌柜那边才对。三小姐忘了么,咱们这儿可全是南洋海货。”

    琉璃一时语塞。

    华夫人却开口了。

    “虽然金陵没有入海口,却是市舶司所在地,辖管东南九省的海贸。海货不正是金陵的著名风物之一?”

    老鸹叔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说得正是!请进,请进!”

    店铺里的货物仍如琉璃记忆中那样琳琅满目。

    从宝石、犀角、象牙到香料和染料,各种货品一应俱全,就像从南洋搬了座岛屿回来。

    就连华夫人,也露出了赞许之色。

    “怎么不见王掌柜?是在后面与表少爷盘帐吗?”

    琉璃还记得,王掌柜事必躬亲,每日都会在柜台亲迎客人。

    也许少了掌柜的监督,柜台前的几个伙计明显有些疲懒。

    其中一个,居然拿着鸡毛掸子去掸那方玳瑁桌屏。

    又有两个正在向客人解说,其中一个把渤泥国说成了南渤利,另一个又把石塘的砗磲报错了年岁。

    琉璃看在眼里,只是暗暗摇头。

    老鸹叔的拐棍猛然一拄。

    “王掌柜这两天身体不适,回家歇息了。”

    琉璃正要慰问两句,突然听见“啪”的一声。

    一个伙计把手中的木匣重重地放到柜台上。

    些许粉尘扬起,空气中立刻充满了辛辣的气息。

    “手脚放轻点!”

    老鸹叔的拐棍笃了两下。

    “要是洒出一点来,你这个月就只当白干了!”

    “那里面装的是胡椒么?”

    琉璃好奇地抽抽鼻子,却觉得气味不对。

    老鸹叔苦笑一声。

    “三小姐,你这还只当是四五年前的行情哪。如今就算真腊国最上等的白胡椒,一斤也就值一百文。”

    琉璃大吃一惊。

    她印象里,普通的黑胡椒一斤就要三两银子。

    白胡椒还要等胡椒果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