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十年代为军嫂-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一来,她身边可就一下子少了三个孙辈。也不知道这一走多咱才能回来,宁奶奶想到这些心里就不得劲。可她只是个普通的老太太,也没能耐给孙子孙女安排工作。这仨孩子运气不好,怎么就赶上下乡运动了呢?

    “二哥和姐姐呢?”宁馨看宁杰堂哥和宁雪都不在,随口问了问他们的去向。

    “去找他们的同学了。”这回朱红倒是应了声。

    大伯娘跟柱子一样杵在那里就是不走,宁馨看到这情况无奈地从口袋里把掏出两个小瓶药,“奶奶,这是我姥爷临走前给我准备的保养身体的药丸,谁都能吃。我这不是过几天就要走了吗,这两瓶药留给您,您在两个月之内吃完,能保养身体。您保养好了,这样就算我出远门,也不担心您的身体。”

    “馨馨,我不要,我都七老八十的了,能活几天算几天,吃啥补药,你还是自己留着。”宁奶奶拒绝接孙女手中的药。

    宁奶奶一心认为这是宁馨姥爷留给她养身治病的,她自然不会拿。这可是亲家专门跟孙女制的药,肯定用了好药材,她一个老婆子又没病,吃了顶啥用。还不如让孙女带着,万一在外面病了,可以吃两丸缓解病情。

    “奶奶,您就留着吧。姥爷给我留了不少,我吃不完,等天暖和了,这药也放不了太长时间。”宁馨非得塞给奶奶,“这可是滋补身体的药丸,吃了对身体好,您不收下我不放心。”

    看孙女非得让她收下,宁奶奶只好接过一瓶,“馨馨,你给我留一瓶就行,其他你自己带着。你在外面也要多注意身体,不要生病。”

    宁馨乖乖应了。

    朱红看婆婆跟宁馨推来推去不顺眼。不就是一瓶药吗,没病谁愿意吃那玩意儿,还不如多吃点饭来的实在。宁馨有她姥爷送的药,还不是一样生病,前阵子不是她还感冒了吗?这说明药效没那么好,亏宁馨还当好东西留给婆婆,朱红撇着嘴,心想:送她她都不要!

    宁馨才不会给大伯娘补药呢。她不吃补药都这么气人,吃了补药还不得作上天?

    宁奶奶看大儿子一直在旁边站着,她明白朱红的心思,知道朱红怕她给孙女钱。可她攒下的钱,大部分是用老二的抚恤金攒的,就算送给宁馨和宁逸花,谁也攀不着。宁奶奶自认大部分事上比较公正,对两个儿媳也不错,她对儿媳好,是因为她年轻时受过婆婆的磋磨,不想儿媳跟她一样。可这不代表儿媳能干涉她。

    宁奶奶看大儿媳就是不走,只好直接说:“你去看看咱家还有啥菜,没有就去买点,中午让馨馨在这里吃饭。”

    朱红就是不想走,她还想监视婆婆和宁馨呢。

    “妈,咱家这个月的口粮还够吃不?”朱红这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不想让宁馨在这里吃饭。

    宁奶奶自然能听出大儿媳的意思,她留孙女吃饭大儿媳还敢管着,越发没样了,宁奶奶没好气地说:“你忙你的去,这这里杵着干嘛,该干嘛干嘛去。”

    眼看婆婆要发火了,朱红不敢惹怒婆婆,只好退出屋外。她在门口站了会儿,听婆婆跟那丫头说什么。

    宁馨正在嘱咐:“奶奶,我给你的那药,你可一定记得吃啊,要是过俩月吃不完,就扔了它,那时药就过期了,吃了不行。”她生怕奶奶不吃药,特意再嘱咐一句。

    宁奶奶答应地挺好:“行,我吃,回头我就吃。”

    其实宁奶奶心里还是不想吃药的,没病吃啥药啊,药又不是好吃的东西。

    宁馨还真怕奶奶不吃给浪费了,她从口袋里掏出药瓶,倒出一粒丸药,往奶奶嘴里塞:“奶奶,您吃一粒,就知道管不管用了。”

    昨天炼制好药丸,宁馨已经试过药。因为是补身药丸,她先尝了效果。不知是不是用绿焰炼制药材的缘故,宁馨觉得这次炼制的药丸,要比她上辈子制作的丸药效果好。因为宁馨练武后,对自己的身体把握更精准,她能体会到药效发挥作用后的效力。

    既然她吃了都有效果,奶奶吃了肯定能补养身体。宁馨给奶奶把过脉,奶奶的身体虽然没有大毛病,但是还是存在一些小问题,用她炼制的补药正好补养身体。

    其实,宁奶奶还是比较相信亲家的医术的,因为她往日有病痛,回头亲家按照她的症状给抓药,吃了好得快。而且亲家会把药汤子制成丸药,吃着不苦,宁奶奶倒是对舒家的药丸反感。

    宁奶奶不想乱吃药,可孙女喂到嘴边了,她就吃了一粒。反正吃一粒药也不打紧,吃就吃吧。

    宁奶奶吃药后感觉到很有效果,以前她觉短,有时会腰酸腿疼,吃了药后症状减轻了。宁奶奶觉得孙女给她的药是好药,当宝贝似的,她感觉有效后,偷偷给大儿子吃了几粒。

    宁大伯吃了精神很好,睡觉不老做梦了,起床后很有精神。他听说这是宁馨给奶奶留的药,就让妈隔几天吃一粒,真得能养身。看来侄女搬出去并没有埋怨人,还是一样孝敬奶奶,真是好孩子!

第 25 章() 
就在宁馨炼药的这两天;卓玉航下了火车;又转乘去镇上的汽车;再步行三里路;终于赶在中午头回到家。

    期间因为在途中不方便;卓玉航并没有进空间;他只是给媳妇留纸条联系了;已经知道媳妇成功炼制出普通药丸的事。宁馨给卓玉航留了几瓶,让他隔三天吃一粒补药补补气血,免得养不好落下病根。

    “三哥;你回来了!”一阵娇俏的女声传来。

    只见一个穿着蓝色碎花棉袄的姑娘向卓玉航走来,这就是他妹妹卓玉婷。这姑娘皮肤微黄,眼角微微上挑;梳着两条黑又亮的大辫子;辫梢已经搭在腰际一下,看出她的头发肯定留了好多年了。

    卓玉婷看到三哥回来;高兴地走到他身边;接下他手中的提包和网兜;“哥;你带了什么好吃的回来?对了;你放了几天假;要在家呆多久?”

    卓玉航笑着跟妹妹说:“我有两年多没回家探亲了,这次队上给我放了两个月的假期,我要在家多呆两天。”

    “真的吗;太好了!”卓玉婷听到三哥要在家住两个月;高兴得不得了。

    小时候的卓玉婷是跟在卓玉航身后长大的,兄妹俩感情非常好。

    卓玉航上有两个哥哥,大哥叫卓玉山,二哥叫卓玉川,下面有个妹妹就是卓玉婷。卓玉山结婚后已经搬出去住,就在离卓家老宅不远的地方;卓玉川在市里有工作,找的媳妇也有工作,一家四口都住市里,只有周末才回来。

    而卓家的大家长卓文华,在市里的一个招待所上班,也是周末才回家。所以,平时家里只有杨秋菊和卓玉婷母女在。因为卓文华在市里工作,儿女有的成家立业,有的进部队当兵,混得还都不错,所以卓家生活条件还算不错。

    卓玉婷下学之后,卓文华想找合适的时机给女儿安排个工作,只是城里待业青年太多,城里的知识青年都要下乡了,他暂时没机会给女儿安排工作,就让女儿在家做做家务。卓玉婷是家里唯一的女孩,自然受宠点。

    “三哥,我和妈刚吃了午饭。”卓玉婷提着沉甸甸的网兜,心情很好。三哥回来肯定给买好吃的东西了。

    杨秋菊听到女儿咋咋呼呼叫三哥,马上想到是三儿子回来了,她赶紧从屋里走出来,“玉航,你这是才下车?还没吃饭吧,我这就给你做饭去。”

    杨秋菊说着往厨房走,顺便跟女儿说:“玉婷,你去屋里拿几个鸡蛋过来,我给你三哥炝锅下碗面吃。”

    “哎,我这就去拿。”卓玉婷跟三哥说:“三哥,你快洗洗坐下歇歇,等妈给你做饭吃。”她说完,脚步轻快地进了屋,把提包和网兜放到正屋中央的八仙桌上,转身去拿鸡蛋了。

    杨秋菊麻利地切了点葱白,点火倒油炝锅,没多大会儿,一小锅香喷喷的鸡蛋面做熟了。

    屋里,卓玉婷正在跟三哥说话。她把三哥带来包打开,看里面装的不是点心就是糖,还有两罐麦乳精。太好了!她最喜欢吃甜食了。

    卓玉航知道时下物资紧缺,孩子们最喜欢吃肉和甜食,他就给家里的侄子侄女买了糖果点心,两瓶麦乳精是给爸妈买的。这些是他上火车之前,在那边市里买的。

    卓玉航嘱咐妹妹:“玉婷,你把点心和糖分成三份,给大哥、二哥的孩子分别留一份,你自己留一份。麦乳精是我给爸妈买的。”

    “知道了。”卓玉婷把把包点心的纸拆开,从里面拿出一看蜜食来,放到嘴边咬了一口细细品尝,“哥,你买的点心真好吃!”她乐得眼睛眯了起来,仔细咀嚼其中滋味。

    卓玉婷虽然有点馋嘴,但她也疼爱侄子侄女,痛快地把点心分成三份。因为卓玉航买的两包点心里有蜜食和到口酥两种,卓玉婷喜欢吃蜜食,她忍不住给自己多分了几块蜜食,把到口酥给大哥、二哥那两份多分了两块。

    卓玉航见此忍不住摇头:小妹都多大了,性子还跟孩子似的,一副长不大的样子。

    杨秋菊很快给儿子端来一大海碗面,上面摆着两个馋人的荷包蛋。

    “三哥,咱妈可疼你,看你一回来,就给你煮荷包蛋吃,平时我在家都很少吃。”卓玉婷不是嫉妒她三哥有荷包蛋吃,只是点明她妈疼三哥。

    卓玉婷之所以说这话,是不想让她三哥跟大哥似的误会她妈,认为妈偏向二哥,而不是向着自己生的孩子。

    当下的人表达感情非常含蓄,卓玉航冲他妈笑了笑,以表谢意。

    杨秋菊坐在儿子对面问:“玉航,你这次回来住几天?”她倒是希望儿子能在家多住几天,只是部队假期少,儿子难得回来一次,还住不了几天就会走。

    卓玉婷嘴快地回答:“妈,我哥这次放假时间长,说在家呆俩月呢,是吧,哥?”

    卓玉航点点头,咽下口中的面条,“妈,我这次回来呆俩月,家里有啥累活交给我干就行。”

    “你这次怎么放这么长时间的假?”杨秋菊有点担心,难道儿子在部队出了什么事?

    卓玉航当然要跟家人掩饰他受伤的事,反正他伤快好的差不多了,用不着家人为他担心。“妈,我就是两三年没回来了,这次把积攒的假期一起休了。”

    “没事就好。”杨秋菊马上提起儿子的婚事,“这次你回来也该考虑你婚事了,你想找个啥样的姑娘,回头我让你五奶奶给打听打听。”

    当妈的自然是操心儿女婚姻大事,到了年龄就催着儿女找对象。

    五奶奶喜欢给人保媒拉纤,这辈子她说合的亲事不少,村里但凡有人找对象,基本都让她给保媒说合。

    卓玉航无奈回答:“妈,这次我回来住的时间长,你让我缓口气再说这事。”媳妇还没来到,他找谁说媒都白搭。

    “你心里得有数才行,你也老大不小了,人家顺子,刚子跟你一般大,孩子都有俩了,你不抓紧可不行。”杨秋菊还是老一套,继续唠叨儿子早点结婚。

    她寻思儿子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说啥都得把婚事定下,要不然儿子一走再过两年回来,到时就二十六七了,到哪里找般配的姑娘去,那时好姑娘得嫌他年龄大了。

    “行了,妈,我知道了。”卓玉航无奈答应。只要媳妇一来,他就抓紧跟媳妇“认识”,先跟媳妇处对象,回头再想办法让未来岳母答应他和媳妇的婚事,事成就跟部队打结婚报告。卓玉航琢磨一番,已经把事情考虑清楚。

    杨秋菊看三儿子答应找对象,就想去五婶那里探探口风,看有没有好姑娘给三儿子介绍。她一定好好把关,给玉航找个贤惠能干的媳妇,免得玉航在部队顾不了家里给他找个能干的媳妇,玉航就能在部队好好工作,省得牵挂家里。

    杨秋菊想到这里,没跟卓玉航说,就做主去五婶那里打听去了。

    卓玉婷陪三哥吃完饭,麻利地收拾碗筷,“三哥,你累不累啊,要是累了,你先去睡会儿。”

    “我是得歇会儿,玉婷,你给晓光他们三个把点心和糖送去,顺便告诉大哥一声,就说我回来了。我在家稍歇歇,就去他那边坐坐。”

    卓玉婷嘟着嘴不满地说:“大哥脾气真倔,就是不愿来家里,他打算跟家里老死不相往来咋地,看见他我就生气。”

    卓玉航说:“大哥有大哥的难处,你就别埋怨他了,赶紧给晓光他们把点心送过去。”

    卓玉婷把洗好的碗放进碗柜里,擦干手说:“那我这就给他们送过去,这么着急干嘛。”

    卓玉航突然想起点事,才想把妹妹也支出去。他空间里不少还缺少菜种、粮种吗,等下把妹妹支出去,家里没人后,方便他淘换点粮种、菜种种到空间,先帮媳妇解决吃菜困难的问题。

    卓玉婷拿着点心出门后,卓玉航马上去家里那间破仓库,找出他妈收藏的一些种子。以前卓玉航没去部队之前,经常帮家里干农活,自然知道家里的种子放在哪里,他每样拿了点直接放到空间里,回头打算种上。

    卓玉婷很快到了大哥那边。恰好是中午没出工的时候,再加上三个侄子放学回家吃饭,大哥一家都在。

    卓玉婷一来,卓晓光兄弟三个就看到她手中的包装纸,一看就是点心。

    “姑姑,你给我们带好吃的了?”

    “这可不是我买的,是你三叔回来了,给你们买了点心和糖,让我给你们送来。”

    “原来是三叔回来了,我要去找三叔玩。”

    三个侄子很崇拜这个当解放军的叔叔,一听说卓玉航回来,马上想去找他。

    卓玉婷马上拦住侄子,“等等,你们今天中午先别去,先让你三叔歇歇,下午放学你们再去找他。”

    卓晓光、卓晓辉和卓晓亮听说不能找三叔,马上就把注意力放到点心上。“姑姑,我想吃点心。”

    这本来就是给侄子吃的,卓玉婷不管大嫂的脸色,直接拆开包装,给侄子每人分了一块点心。

    卓玉山说:“玉婷,是玉航回来了?”他对父母有怨言,对老二有怨念,但对同父同母的弟弟妹妹还不错,不会连带不搭理他们。

    “嗯,三哥说歇歇再往你这里来坐坐。”卓玉婷看大大哥一样,不满地说:“大哥,这都过去多少年了,你还埋怨咱妈咱爸,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她最看不惯大哥那个死样子,就跟爸妈欠了他好多东西似的。可爸妈不是给他娶媳妇盖房了吗,当年这也花了不少钱呢。将来她出嫁,爸妈给她准备嫁妆,肯定不如大哥花钱多。她要是跟大哥一样想,难道也要怨恨爸妈?

    卓玉婷也觉得妈偏心二哥些,可她认为大哥老是跟爸妈较劲也不是个事。现在村里谁不知道她家那点破事,多丢人啊!

    卓玉山一听妹妹说这个,虎着脸说:“这事跟你没关系,你不用管。”

    卓玉婷气哼哼地把点心摔到桌子上,摔得点心碎了不少,“咱爸妈就算做得不对,你还能一辈子不搭理他们,真不知道你咋想的,气死我了,我走了!”

第 26 章() 
卓玉山和父母有矛盾;还得从往事说起;主要是跟卓家大家长卓文华有关。

    卓文华自小聪明;还是卓家的独生子;父母很看重他;即便家里不算富裕;还是咬牙供他上出学。

    卓文华到了结婚年龄;父母给他找了杨秋菊这个乡下姑娘为老婆,因为两人八字比较合,父母坚持让卓文华娶了杨秋菊。当时卓文华没有遇到心爱的姑娘;就奉父母之命去娶了杨秋菊,两人生下第一个儿子,叫卓玉山;卓玉山这名字是卓文华老爹取的名。

    有了第一个孙子之后;卓文华父母先后因病去世。因为卓文华一直在市里工作,平时都是杨秋菊侍奉公婆。也就是父母弥留之际;卓文华才回来操办父母的丧事。

    父母过世后;卓文华照常在市里上班;然后没多久他被调任到其他城市;认识了一个俊俏的姑娘柳茜;两人在工作接触中互有好感。

    结果可想而知;卓文华不顾别人的想法和看法,特意到老家跟杨秋菊离了婚,把家里的房子、存款、地都留给杨秋菊;回头又娶了柳茜。然后两人生了卓家老二——卓玉川。可惜好景不长;柳茜坐月子时非得洗澡,很快不幸得病死了,那时卓玉川还没出满月呢。

    这可怎么办,卓家在村里本来就是独门独户,也没多少亲戚来往。卓文华还在外地工作,根本照顾不了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他没法子了,只能带孩子回老家,交给他的前妻杨秋菊照顾。

    之后,卓文华和杨秋菊复婚,之后还有了卓玉航和卓玉婷两个孩子。

    让卓玉山满怀怨念的是,从父母那里受到的不公平对待,当然,主要是母亲杨秋菊的偏心对待。

    比如说小时候吧,卓玉山和卓玉川差两岁,五六岁的时候不能指望卓玉山多懂事,但是他那时已经看出他妈偏心来。因为家里但凡有点好吃的,他妈多是留给弟弟卓玉川吃,要么多分给玉川点。

    那年头农村人重视粮食,而小孩子则特别重视好吃的东西,但凡有点好吃的,恨不能一下子扒拉到自己嘴里吃个够。因为卓文华在市里上班,偶尔会给家里弄点好吃的定西回来,比如点心、糖果。再说他吃供应粮,会把玉米面等粗粮带到城里吃,把白面省给家里两个儿子吃。

    而杨秋菊呢,就是个傻实在的女人,生怕别人说她对抱回来的卓玉川不好,特别偏心卓玉川。比如说家里蒸了白面馒头,先继着卓玉川吃,有时不够吃了,肯定会有卓玉川的,卓玉山只能吃拉嗓子的粗粮窝头;还有家里有了点心糖果,卓玉山只能偶尔吃一次,而他看到他妈偷偷留给二弟吃。

    那时卓玉山还不知道玉川弟弟不是和他一个妈生的,只以为他妈偏心弟弟。

    杨秋菊是有了好名声只是苦了自己的大儿子。

    卓玉山懂事了,才知道二弟是外面的女人生的,跟他不是一个妈。私下他质问他妈:“他都不是你亲儿子,你为啥还向着玉川?”

    杨秋菊面对气愤的亲儿子,能说什么,她只能解释:“玉山,你不懂,妈对他好点,你爸才对你好。”

    卓玉山当然不懂,他爸是亲爸,能对他不好吗?为啥他妈对玉川好,他爸才对他好?打那卓玉山死死认定,他妈就是偏心二弟卓玉川。

    其实杨秋菊是怕卓文华再抛弃她和儿子。那个年代,离婚的女人带个孩子日子不好过,即便是卓文华把家里的房子和地都留给她,街坊邻居的吐沫星子也能淹死她。

    就算是伟人讲过“妇女能顶半边天,可这个世道还是对女人比较苛刻,尤其对离婚的女人更苛刻。如果男人死了媳妇,就算再找,别人会觉得合情合理,要不男人家里没个女人,咋过日子?要是女人守寡再嫁,就会有人恶毒地说:你看她丈夫才死了几天,她就守不住了,赶紧找下家,一看就不是个好女人!

    而杨秋菊带个男孩,就是想再嫁人也嫁不到好男人。也许运气好,嫁给个有孩子的鳏夫,这就算不错了,两家搭起来合伙过日子;要么她只能带儿子嫁给有缺陷的找不到媳妇的老光棍。前面有卓文华比着,她肯定不甘心嫁个那样的男人,所以她只能带儿子自己过日子。

    杨秋菊没想到后面那个女人那么没福气,刚生了儿子就死了,撇下个满月的孩子,无奈的前夫只能回来把孩子托付给她。当然,跟卓文华复婚,对杨秋菊来说,无疑是个最好的选择。

    卓文华跟杨秋菊复婚,对彼此来说都是好选择。因为卓文华知道前妻是个温顺善良的好女人,要不是如此,他不敢把跟别的女人生的孩子交给她照顾,也许他就是吃定了杨秋菊不会虐待卓玉川。

    杨秋菊被乡亲们的流言蜚语说怕了,不想再闹第二次离婚,所以她必须对卓玉川好,因为当初没有这个孩子,卓文华不一定再跟她复婚。有卓文华依靠着,起码外面没人说那些难听的话,说她“白吃了这么多年粮食,连个男人都哄不住。”

    卓文华有文化,在城里有个正经工作,长相也好,当初要不是公婆让他在老家找媳妇,杨秋菊知道她不可能嫁个条件这么好的对象。她会跟其他女人一样,到了年龄嫁给能干活的庄稼汉,一辈子伺候公婆、照顾孩子,围着锅台转。

    而她嫁给卓文华,就有别的可能。当然,卓文华给她带来的有可能是痛苦。但是哪个女孩不做梦,不想嫁个才华横溢,温文尔雅的好男人,而是选择嫁给庄稼汉呢?再说,当时卓家出的彩礼可不少,就算杨秋菊不同意嫁,她娘家也不饶她。

    本来就有女人嫉妒杨秋菊嫁个条件这么好的男人,看到杨秋菊最后被甩当然是在背地里使劲诋毁她。那段时间可以说是杨秋菊一生中最黑暗的日子,走到哪里都抬不起头,感觉人家都在背后嘀咕她的事。

    卓文华带孩子回来要求复婚,杨秋菊考虑过后,很快同意了他要复婚的请求。当然,卓文华也跟杨秋菊认了错。只是两人之间有了裂痕,复婚后相处起来,不如之前那么和谐。

    杨秋菊怕她对卓玉川不好,丈夫再跟她离婚,然后她就没了依靠,儿子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