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之倾城天下-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为何带我来这里?”

    张珥站在信都城外,看着数丈高的城楼,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些零碎的记忆。

    当年有个红衣女子从这里纵身跃下,张珥不顾一切的上前将她接住,即便自己受了重伤,他也无怨无悔,因为终算是保住了她的性命。

    可是张珥只记得这一些,没有办法记得那女子的容貌,这大约就是他最大的遗憾。

    “马将军,我以前是不是来过这里?”

    “你曾经很爱一个女子,历经过千辛万苦,你们终于走到了一起,她是你的王后。后来你在一场战争中受了重伤,但是你失忆,不再记得她了”

    马文源说这番话时,也觉得很是无奈,为张珥和赵雪寻之间而感到惋惜。

    乱世之中,相爱之人却不能相守,正如同马文源和爱妻赵玉敏一般,文源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悲剧继续上演,所以一直想尽办法来帮助赵王。

    看着这里的一切,张珥自然是无比的熟悉,可是每每当他努力去回忆些什么的时候,他总会觉得头疼欲裂!

    “赵王切莫逼迫自己去想,这样反而会让病情愈发严重。你先进赵宫去看看,说不定一切都会想起来的。”

    于是,马文源说要带张珥去宫殿中见一个重要的人,他也急于去寻找脑海中的答案,便跟着去了。

    张珥来到寝宫外面,一直看着殿中的女子自言自语与娓娓道来的告白,并且一舞倾城,心中有所触动。

    他的脑海中又闪过了一些画面,那日赵国盛世之时,她一身盛装红衣,红色的裙尾长长拽地,他牵着她的手走向石阶,向全天下的人宣布,她就是他张天阳许下一生的嫡妻!

    此时张珥在殿中站了许久,只不过雪寻一直专注于跳舞,没有注意到罢了。

    见了她倾国倾城的舞姿,张珥也不禁赞叹,恰好殿内紫檀桌上摆着一张琴,他便不由自主地走过去,为曼舞中的人儿抚琴伴乐。

    听见琴音,那女子诧异的停下了舞步,转而深情地望着他,秋波般清澈的眸仁中似是埋藏了很深的情感。

    女子朝着他缓缓走来,眸光恍若秋水,她轻轻地抚摸上他的脸颊,柔声唤着:“夫君”

    她称他为夫君?张珥愣了愣,许久都没有开口,因为他完全不记得了过去,可心中却很是慌乱。

    “我就知道你没有死。。。。。。我就知道!我就知道”她忍不住哭了出来,梨花带雨的模样让人看了心痛不已。

    虽然不再记得那女子是谁,然而看到她,他依然会笑,看见她流泪,他也会十分难过。

    那时候张珥就在想,她一定是生命中对自己很重要的人,他很想上前抱住她,可是生怕自己认错了人。

    他也不知为何,会轻轻试探性地唤她一句:“寻儿?”

    除此以外,他还说:“我回来了。”

    他回来了,她心心念念的人儿回来了

    如今的赵国已由太子张敖继位为王,又有众臣和易凡的辅佐,朝中之事果然处理得井井有条,一切似乎都在渐渐好起来。

    看着敖儿小小年纪却很有成就,张珥和赵雪寻便自此归隐于民间,不再过问宫廷之事。

    从此,雪寻和他两个人在太平的天下中一起遨游列国,看遍锦绣山河,宛若神仙眷侣,而且这也是他们一直以来共同的愿望。

    除了振国大将军马文源和游历四方的神医,世间没有人再知道先王和先王后退位归隐的消息。

    若干年后,张敖迎娶了大汉的鲁元公主刘乐为正妻,立鲁元公主为王后,诞下一子一女,夫妻恩爱两不疑。

    赵汉两国联姻,因此再结友好,熄了战火,从此百年内赵国天下太平。

    后张敖之女,也是张珥与赵雪寻的孙女张嫣,嫁与大汉皇帝刘盈为皇后,从此张嫣母仪天下,张家世代袭赵王之位,贵为王公贵胄,延续香火。

    即便这段佳话已经过去了许久,可是后人定会永远记得,张氏曾经出了个常山王,后为赵景王,手段霹雳,运筹帷幄,实乃旷世奇才,更是保得了天下几十年的太平。

    而更难能可贵的是,常山王张珥一生只娶一人为妻。

    在与大汉的最后一战中,他身负重伤,与赵雪寻归隐,也因此才可以和心爱的人儿周游列国,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或许,这对常山王张珥来说,便是最好的结局。浮生若梦,运筹帷幄,一生征战沙场,不如那世外的逍遥。

第116章 乱世的战火() 
外传…项羽传

    第116章 乱世的战火

    天边的残阳如血,照映着整个沙场。眼下本应是鲜花盛开的地方,而这里却是横尸遍野。

    战士们的鲜血洒在这片土地之上,站在远处望去,沙场之上几乎是血流成河。

    就在此刻,不远处又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而一个衣服上满是血迹的小男孩从另一边忽然跑到战车旁蹲了下来。

    透过战车,小男孩清楚地看着有一群秦军从他的眼前经过,他不禁握紧了一双拳头,又低下头四处看了看。

    只见自己的脚下有一把长刀,小男孩几乎是想都未想,便拿起长刀快速冲了出去,那把长刀正好刺向了秦军的将领!

    原来这个小男孩名为项籍,字羽,是楚国将门之后,项燕之孙。

    就在刚才,同秦军交战的时候,小项羽亲眼见到父亲死于战场之上,当时他不顾一切便朝父亲扑了过去。

    男人将死之际,却仍是握紧了项羽的手,他艰难地说,“籍儿,别忘了同秦国的深仇大恨!”

    “父亲大人,快醒醒,不要离开我”小项羽扑在男人的身上,将其紧紧抱住,泪水更是不断地从眼眶溢出。

    男人重重地咳嗽一声,一口鲜血从他的嘴里涌了出来,他刚准备抬手,摸一摸眼前男孩的脸庞,可是他已经撑不住了,随后便闭上了双眸,永远地离开了小项羽。

    想到父亲的离世,小项羽的心中便满是仇恨!他永远也不会忘记父亲死前对他说的话,所以他一定要活下来,为父亲和楚国的亲人们报仇!

    杀掉秦军的将领之后,小项羽极快地转身朝着另一边跑去,而他的身后则有众多的秦军提刀追赶。

    按照当前的情况来看,若是一直这样下去,小项羽势必会被秦军捉到,然而天无绝人之路,此时的正前方有一辆马车出现。

    驾车之人看上去像是一位商人,而车厢之中却探出了一个模样可爱的女孩,此女孩名为虞楚楚,乃是楚国人,家中倒也算是宽裕,爹娘都是经商的。

    她看着正前方,只见一个小男孩正奋力奔跑着,而他的身后还跟着一群人。女子一眼便看出,那群人定是秦军,想必又在追杀楚国无辜的百姓了。

    她身为楚国之人,自然是不能坐视不理的,让父亲停下马车之后,虞楚楚连忙掀开了车厢的帘子。

    待小项羽跑过来以后,楚楚对他淡淡一笑,“快上来,我有办法支开他们。”

    眼下情势危急,小项羽觉得他除了相信眼前的这个女孩,也别无他法,便坚定地点点头,灵活地钻进了车厢里。

    不过一会儿,那几位秦国的士兵赶到了这里,到处搜寻项羽的踪迹。

    只见虞父下了马车,走上前去赔笑道:“几位官兵大哥,你们可是秦国的?”

    其中一个秦军站了出来,有些狐疑地打量了一下眼前的男人,“是啊,你们又是什么人?有没有看到一个小男孩从这里经过?”

    只见虞父摇了摇头,又从腰带间掏出了几枚铜板,“在下是经过此地的商人,这儿除了我与小女儿,并未看见他人。几位军爷,打仗之时也很辛苦吧?在下这里有些小钱,军爷们不如拿去买酒喝罢!”

    一位秦军满脸笑意地接过了铜板,却仍不愿放过蛛丝马迹,又问道:“马车上的果真是你女儿?”

    恰在这时,虞楚楚听闻便掀开了车帘,怯怯地伸出一张小头来,有些好奇地打量着秦军们,一副不谙世事的模样。

    秦军这才罢休,心中自然也是对虞父的铜板很满意的,随即便转身离去。

    就在他们转身离开之时,虞父的目光瞬变,他朝着楚楚使了一个眼色,便转身上了马车,迅速驾车离开。

    “你没事吧,有没有受伤?”虞楚楚关切地问道。

    只见小项羽摇了摇头,“没有。多谢姑娘和这位伯父的救命之恩,这次真是多亏你们了,否则我恐怕就要被那些秦军捉去了。”

    这样一来,虞楚楚也算是救了项羽一命,而项羽也是对其心存感激。

    看着眼前这个可爱的女孩,项羽觉得她定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女孩,否则也不会冒着这样的危险出手相救。

    “对了,你叫什么名字?”虞楚楚问道。

    “我叫项羽,名籍。”他抱着双拳,眼里透出一股少年的豪爽之气。

    虞楚楚笑了笑,她的眸光宛若晨星一般,“我叫虞楚楚,旁边这位是我爹。对了,眼下正是战火纷飞,危险至极,你怎么一个人出来了?”

    项羽低下头去,深吸了一口气,声音带着一丝的异样,“我的父亲在战场上被秦军给杀了”

    虞楚楚的目光顿时变得坚毅无比,她拍了拍项羽的肩膀,冷哼一声,“可恶的秦军!不知杀了我们楚国多少百姓!秦国迟早有一天会遭到报应的!”

    项羽的脸上仍旧是一片失落之意,如今父亲的尸体还躺在沙场之上,他却没有办法让他入土为安,这便是项羽最为伤心之处

    只不过换个角度来想,父亲一生征战沙场,他用自己的一生来守卫脚下的这片土地,如今他死在了这片土地之上,也算是有了一个归宿。

    “孩子,你也是楚国人吧?”虞父突然开口问道。

    回过神来的项羽连忙点了点头,“正是,我是楚国人。”

    这时,一旁的虞楚楚连忙开口道:“我们也是楚国人。可你却是孤身一人,若是再遇见刚才那些秦军,你可就危险了,倒不如我们一同结伴而行。”

    正当项羽犹豫之时,虞父也是出言相劝,毕竟一个少年独自在这乱世中生存,无异于艰难万分,

    项羽沉默少许,终是点点头,如今叔父下落不明,他已经没有亲人了于是他们三人便一同结伴而行。

    这一路上,虞父和虞楚楚对项羽都是十分照顾,而虞父更是待他如亲生孩子那般。

    对于这对父女,小项羽的心中是感激万分的,都说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待他以后长大之时,也定会向二人报收留之恩!

    当三人回到楚国故地时,却是被江东这里的景象给震惊住了。

    从村子的两旁经过,只见这里早已被秦军洗劫一空,项羽也正是想着要来这里寻找叔父项梁,可如今看来怕是更不可能了。

    当项羽随着虞楚楚和虞父走到他们的屋舍门前,眼前的一切更是让项羽震惊不已。

    只见一位妇人竟是倒在地上,她的衣襟已被鲜血染得血红,虞楚楚和虞父第一反应便是扑了上去,跪于地上哭喊着。

    “娘,你怎么了?快醒醒啊!”此时虞楚楚抱着那早已死去的妇人,泪水顺着她的脸颊不住地落下。

    可虞虞楚楚是知道的,无论她怎样推喊,那位妇人都再也不可能回答她了。

    她抱着妇人,脸颊紧紧贴着娘亲的额头,“娘,你快醒来啊,我和爹爹不过离开了半日,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就连虞父都忍不住落下泪下,他抱着自己的妻子,将她紧紧地搂住。

    站在他们身后的项羽,完全可以感受到他们此刻究竟是何心情,因为在不久之前,他也失去了自己的父亲。

    项羽上前几步,从身后拍了拍虞楚楚的肩膀,安慰道:“别哭了,以后我会保护你的!”

    楚楚果然止住了哭声,抬起泪眸,望着信心满满的项羽,她相信他,可这也无法让她接受娘亲离去的痛苦。

    “从小到大,无论我要什么,娘亲都会给我的,我和爹爹都很爱她。这次不过是出去了半日,回到家中竟然就变成了这样”

    项羽蹲下身子,帮楚楚理好了凌乱的鬓发,坚定地说道:“秦皇暴戾无道,欺压百姓,更是杀了我的父亲,还有数之不尽的楚国百姓。待我长大,一定要为死去的楚军,和那些死去的百姓报仇!”

    此时的项羽虽年少,然而一双黑眸中充满了坚毅的力量,且信心满满地拍了拍自己的胸脯。

    虞楚楚抹去了泪水,她也坚定地点点头,“好!我们要为死去的亲人报仇!”

    三人合力将虞楚楚的娘亲,还有村子其他死去的百姓安葬之后,项羽也为其上了一炷香。

    随后,项羽便决定离开这里,前去寻找叔父项梁,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报仇!

    就在项羽正准备转身离开之时,楚楚却突然叫住了他,慌忙地追了上来,“籍哥哥,你要去哪里?”

    小项羽想了想,回答道:“我要前去找我的叔父,他是楚国的大将,手上拥兵过千,只有找到他,我才有机会报仇。”

    楚楚心中自然是不放心,她连忙拉住了项羽,着急说道:“现在四处都在打仗,你又是独身一个人,可千万不能去!”

    项羽也知道这样做是何其危险,可现在除了找到叔父以外,项羽已经是别无去处。

    就在他沉默的时候,楚楚似乎看出了项羽的苦楚,她拉起他的手,睁大澄澈的瞳仁望着他,天真的笑着:“你不如来我家罢,我们可以彼此互相照顾!”

    项羽怔了怔,叹气一声,又摇了摇头,“不行,你们已经救了项籍一命,我不能再给你们带来麻烦。”

    可楚楚却是将项羽拉得更紧了一些,稚嫩的脸上是一片真诚,“不会的,籍哥哥,难道你忘了?我们还要一起为楚国的亲人们报仇的。”

    听到这句话,项羽终是动容了,可他又想到了一个问题,于是挠了挠脑袋,“可我的叔父怎么办?若是找不到他,我就没有亲人了。”

    楚楚笃定地拍了拍自己的胸口,笑着道:“从今往后,我们就是亲人!还有,你不是和你的叔父约好在此见面么?如若他还活着,到时候他一定会回来找你的。”

    经楚楚这样一说,项羽也觉得这样很有可能,于是便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他和虞楚楚虽然都失去了至亲,却收获了另一种特殊的真情!

第117章 虞家的恩情() 
外传…项羽传

    第117章…虞家的恩情

    从那日起,项羽便同虞家父女一直生活在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倒也算惬意。

    虞家虽然不算富有,却一直将项羽视为己出,在这乱世之中,能够再遇见这样一户人家,项羽觉得已是自己毕生最大的福气。

    “项羽能得伯父和楚楚的照顾已是万幸,若是没有你们,项羽恐怕也活不到今日。”小项羽抱着双拳,一对眸仁认真地望着虞父,刚才他说的那些都是自己的心里话。

    虞父含着笑容,伸出宽大的掌心,摸了摸小项羽,“等你以后长大了,也别忘了帮助那些孱弱的百姓们。”

    小项羽坚定地点头,退后一步跪了下去,“我的父亲死于战场,我想认伯父为义父,楚楚为我的义妹,待我长大了,一定会保护你们的!”

    小小年纪能说出这番话,倒是让虞父愣了愣,不过他发自肺腑地觉得,眼前的这个孩子,在往后必定能有一番成就!

    虞父蹲下身子,将小项羽搀扶了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好孩子,义父相信你。”

    虽然这不过是一句简单的话语,可是却让项羽更加地自信,对未来也充满了信心。

    也是从那一刻,小项羽下定决心,以后定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让虞家父女过上好日子!

    如今,虞楚楚对项羽而言,就如同是自己的亲妹妹,所以关于自己的家世,小项羽也毫不隐瞒地告诉了楚楚。

    他是楚国后裔,从小就立下志向,有朝一日要踏平秦国咸阳城,同时也让参与灭楚的人血债血偿!

    这些话不能与一般人说,然而告诉了楚楚之后,小项羽只觉得自己的心里好受了许多。

    正是因为听说了这些,虞楚楚才知道为何项羽那么恨秦军。

    虽然楚楚的娘亲也是被秦军所杀,可后来仔细想想,乱世之中,冤冤相报何时了既然如今的日子是开心的,倒不如就一直这样平平淡淡地过下去。

    “籍哥哥,同你一起生活的这段日子里,楚楚觉得很快乐。”她清秀的面庞上,扬起一抹天真无邪的笑容。

    小项羽虽然还未长大,却一直跟着父亲征战沙场,他的童年也几乎都是在战场上度过的,来到虞家的这些日子里,他也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乐趣。

    项羽扭头看着身旁的楚楚,笑了笑道:“待我日后有了一番成就,一定会让你和义父过上好日子的!”

    可是楚楚听见这句话似乎并不是那么开心,她嘟起了小嘴,抓住了项羽的手臂,满脸认真地问道:“现在这样的日子难道不好吗?和楚楚在一起,日子虽然平淡,却是快乐无忧的。难道籍哥哥还有其他的打算?”

    看见虞楚楚这样的神情,项羽还以为她生气了,便连忙解释道:“和你在一起我当然很开心了,只是我还没有给亲人报仇,更是忘不了楚国的覆灭,你要我怎么开心得起来呢?”

    其实楚楚要的并不是项羽日后的功成名就,她不过是想让他平安地生活罢了哪怕一生平淡无奇,她也会一直陪在项羽的身边,这便是她的期望。

    然而项羽却不同,他从小便是立下了宏图远志,也曾发誓要亲手为父亲报仇,并且有朝一日能够征战四方,复建楚国!

    楚楚听他这样说,心中虽然有些失落,可是每个人的路都是自己选的,她也应该尊重项羽所作出的决定!

    经过上次秦军的扫荡,江东的百姓们日子过得十分困苦。虞家虽说是贫穷,却也因为经商的缘故,倒也称得上是丰衣足食。

    只是乱世之中战火连天,江东的百姓们更是难以维持生计,再加上担心秦军再次来犯,众多的百姓们便打算迁移。

    眼见乡亲们都开始收拾包袱,准备离开这里,小项羽和虞家却是没有一丝要走的意思。

    这里是楚国的故地,虞家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他们怎么说也是不会走的。

    就在这时,也有不少的百姓前来劝阻,其中一个中年妇人开口劝道:“眼下战火纷飞,秦国的人个个都残暴无道,若是现在不走,等秦军来了,恐怕就走不了了!”

    这一点小项羽自然是清楚,可他却坚定的说:“不如你们走吧,我们想留下去,坚守楚国的故地!”

    眼见时间也不早了,若是再不走,天色晚了便不好赶路了。正当众多百姓们带着包袱,准备离开这里时,不远处却传来一阵兵马的行军之声!

    百姓们皆是心头一惊,立即议论纷纷,莫不是秦军赶来了?若真是秦军,只怕是全村的人一个也逃不了!

    未过多久,那一行兵马便越走越近,听声音有上千号人,其气势之磅礴,似乎更胜于秦军!

    只见带兵的将军是一个身着楚国战服的长者,待看清来人,项羽一眼便认出,此人正是自己的叔父——项梁!

    小项羽连忙激动地跑了上去,“叔父,你总算来了,籍儿在这里等你好久了!”

    看见项羽安然无恙,并且还长高了一些,项梁也很是开心。他蹲下身子,亲切地摸了摸项羽的头发,“是叔父来晚了。还好你无事,否则我怎么向你的父亲交代”

    小项羽听闻叔父提起已故的父亲,鼻子一酸,却固执的不肯落泪。

    早在上战场的之前,项羽的父亲多少已经有了一丝的预感,毕竟这一战,秦国是占了很大的优势,所以他也不能确保是否能全身而退,也只好委托项梁,让他好好地照顾小项羽

    随后,项梁又继续开口道:“当时秦军的援军到了,我们也只好趁乱逃走。不过那一战,我同你父亲都立下了军功,只可惜你父亲他已经”

    说着说着,项羽不禁低下头,叹气了一声,过了一会儿才开口道:“你也不要太过伤心了,叔父一定会替你父亲报仇的,这次带兵来江东就是为了找你的。”

    大概是因为想念亲人的缘故,小项羽突然抱住了项梁,眼下除了虞家,他的亲人便只有项梁了。

    如今叔侄二人能在楚国故地重逢,倒也算一件喜事。

    随后,项梁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略带疑惑地问道:“当初沙场上战乱,秦军几乎是到处杀人放火,你是怎么逃出来的?”

    项羽别过身子,望了望身后的虞父和虞楚楚,说道:“是这户姓虞的人家收留了我,若是没有他们,籍儿也万万不能活下来的。”

    随后,项梁便拜谢过了二人,虞父回答道:“大家都是楚国人。如今秦国人在我们楚国之地欺凌,处处欺负楚国人,我们又怎么会坐视不理!”

    这句话,楚国的百姓们都是深有感触,有的妇人甚至忍不住地哭了出来,激动地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