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绿茵锋狂-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喝!!!老子最后一次喝就得喝个爽!!!”那被称为老毛的披头散发男子打了个酒嗝,挥了挥手,也说了句话。眼前这个男子的声音非常低沉,听上去很有故事,很沧桑。

    李玉明一秒也不想再跟这两个酒鬼待在一起了,说句难听的,两人身上的酒味足以熏死一窝老鼠。

    “啊,那教练我先走了。”李玉明说完,两步并做一步跑回了宿舍楼。

    听着李玉明跑步踏出的声音,那披头散发的男子,眼神里顿时投出一丝锐利的神色。

    “这节奏,好。”

    曹禺看向李玉明跑去的方向,在路灯的聚焦下,尽管李玉明已经跑远,但依旧留下一个长长的背影,倒映在地上,显得修长,坚毅。

    “老毛,这小家伙就我跟你说的那个。”曹禺笑嘻嘻的说道,眼睛因为喝得醉熏熏此时眯成了一条线,那样子就像个老色鬼。

    “我看行,走,3斤老白,喝不完别想走。”

    说罢,被称为老毛的披头散发男子便搂着曹禺的肩膀向海埂基地的酒店出发了。

    隔天

    8点,日之泉队的宿舍走廊便响起了急促的哨子声,还是熟悉的节奏,但是走廊站着的却不是曹禺,而是钟伟明。

    “呃,钟叔咋是你呢,曹教练呢。”尹洪波好奇的问道。

    钟伟明扶了扶眼睛框,慢吞吞的说道:“曹教练昨晚去谈转会的事了,今儿没空来跟你们训练,所以今儿的训练我来带。”

    “哟吼!!!今天解放了!!!”不知道哪个日之泉的队友开头欢呼道。

    顿时走廊里的日之泉队员们都炸开了锅,本来还因为起床气而死气沉沉的走廊顿时变成了欢呼的海洋。

    “停!!!”儒雅的钟伟明做了个暂停的手势,继续慢吞吞的说道:“昨天曹教练已经把你们的今儿的训练表给了我,我们租下的场子也已经把录像机安装好了。剩下的,你们懂的”

    说完,钟伟明看着这群年轻的小伙子由喜转愣的表情,不由狡黠的笑了出来。

    早饭吃完,队员们又回到足球场开始了热火朝天的冬训

    跑圈,永远是曹禺日程表里的家常菜。

    从中国足球建立至今,中国的本土教练都喜欢跑圈,这是为什么?因为,球员在场上要发挥出自己的技术,特点,就需要有体能作为奠基,做支持。没有充沛的体能,在比赛进行到70分钟后,球员就会因为各种体力不支的原因而动作变形,思想到位了,但是动作不到位了。

    例如,一个后卫在禁区中面对对方的单刀,他知道该从哪个位置滑铲进行堵截清球,但是,因为体能的不支,所以在他跑到思路中的下脚位时,对方球员由于体能更加充沛而已经跑出了堵截位,而导致出脚不及,甚至犯规送点的情况时有发生。

    对于体能要求最高的便是两个边路,无论是边后卫还是边锋,都需要在场上保持高速的穿插,盘带过人,而由于偶尔拉边,偶尔内切,所以边路球员跑动距离比中路球员多不止一点两点。

    边路球员一场比赛跑动下来超过1万米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在欧洲五大联赛的优秀边路球员由于积极的回放,反抢,而场均跑动12000米以上那更不在话下。

    由于亚洲人的身体素质先天输给欧洲人,非洲人,所以中国的教练在战术上一般不会要求两个边后卫每次进攻都必须前插到前场形成包抄。

    对于边锋的要求也不会过分要求边锋在防守时做边前卫用,也就是说,回防幅度没有欧洲的边锋夸张。

    边锋战术在欧洲最成功的例子要属荷兰为首,强大的边锋群让他们可以大打四后卫阵型,甚至他们的边后卫连前插都不需要,因为他们的边锋便足以完成没一次进攻了。

    边锋不止得有体能,还得懂的去合理使用体能。

    以前的本土教练对于边锋的运用总是非常不合理的,对于边锋的定义总是局限在一个为中锋输送弹药的程度,边锋就死命跑,下底传中,球被顶进去就混个助攻这样的。

    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6年前。

    在6年前,总算发现本土教练水平不高的中国足协,在万达集团的资助下,公费派出一批教练员前往欧洲学习,到现在,在技战术水平上总算得到了一些改变,不得不说,曹禺也是那批前往欧洲的教练员之一。

    曹禺当时是在荷兰的阿贾克斯队进修。为什么选择了阿贾克斯,首先,阿贾克斯所在的荷兰边锋战术成型早,战术特色多,一直崇尚边锋战术的曹禺对荷兰早已是向往多年。第二便是因为阿贾克斯青训很有一套,阿贾克斯,波尔图,本菲卡,南安普顿堪称欧洲四大黑店,能做成黑店这也代表着他们在球员培训上却是是厉害。低价淘潜力股,再改造,再出售,这样的造血机制堪称是体育界最稳定的经营模式了。

    对于日之泉队这支清一色的新兵蛋子,其实并不好带。年轻人,心高气傲,场上好指挥,但是场下麻烦却是不断的。各种闹别扭,各种叛逆,做青年队的教练即得当爹又得当娘的。这点外国教练处理得非常好,而曹禺也学来了阿贾克斯那一套青训带到日之泉,这也是这支新兵蛋子能创造当年中乙凯泽斯劳滕神话的原因。

    说到青训,其实中国球员在少年,青年时的技术一点都不输给欧洲,南美球员,但为什么在进入成年队后,一例例的“伤仲永”时常发生呢?

    第一点就是中国足球俱乐部的老板们都要成绩,教练们为了自己的饭碗,所以也不敢经常性的派上年轻球员上场比赛,几乎每场比赛都是熟悉的面孔,那批以前俱乐部的主力们从第一轮打到第三十轮,而年轻人就只能在替补席上枯坐着等机会。

    而预备队联赛的不职业导致青年队员不能好好的保持状态,时而久之,这些青年球员们的技术特点便慢慢退化了,甚至于连体能都比不上老将们,毕竟球员们也是人,就算再职业态度的球员你总不让他上场,他也不可能时时刻刻保持着一个职业的态度去进行日常训练。当然这点也得怪中国青年球员们的定力不够吧。

第15章 中国青训之殇() 
第二点,场上心理问题。像曹禺一样,每个中国教练都是一副五大三粗的大嗓门,在中国足坛教练界里,很少有细声细语的儒雅少帅。甚至于球迷们都说,冠军队是骂出来的。

    其实这点可以理解,毕竟,一个队的教练如果不能保证自己在队里的威严,那么别说指挥球员,估计连训练都叫不到人了。曾经浐灞某儒雅派少帅就被队中一老江湖,老职业带领着球员造反踢出队。老板也想保住那名少帅,但是没办法,造反的那名球员在队里简直就是后防线上的定海神针,为了球员的成绩,老板也只能牺牲教练了。

    教练骂多了,青年球员打心底就会恐惧教练。所以得到机会上场的年轻人们就会因为怕踢得不好被教练骂,所以畏首畏脚的,连训练时的七成都发挥不出来。这样畏首畏脚久了,也就形成一种心理暗示:我不行。所以过去几些年踢出来的中国小球员少得几乎一只手可以算得过来。

    这种情况自从旅欧教练团归来后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学得欧洲那套指挥方法的教练员们不再只是靠骂来解决问题了,有时候也会平静和平的解决。当然,中国还是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必须保持着自己的中国特色,欧洲那一套指挥技术照本宣科的套用到中国足球身上那是没用的,所以像曹禺这样的佼佼者依旧保持着骂。

    这个骂字在曹禺的运用上却显得很有艺术。曹禺的骂骂咧咧里,球员们会怕,但是很快就会被曹禺的各种调侃谈笑所掩覆。日之泉队没有哪个球员会恨曹禺或者讨厌曹禺,甚至于钟伟明总说曹禺是日之泉队的爸爸,而曹禺的那套教育方式在圈子里也被人笑成为“爸爸式训练”。

    第三点便得说说技战术了。中国的教练员为了体现自己的睿智,专业,而很多时候喜欢安排出各种不专业的打法。最好笑的是国青队曾经有一名自称接受过欧洲高水平执教的少帅,在一场及其重要的亚青赛生死战上安排了一名在西甲联赛马竞青年队的小球员踢边后卫。对此,许多球迷们都表示呵呵,放着一个同样很有潜力的边后卫做冷板凳,也要让一个许久没有踢过后卫的球员去踢边后卫。尽管这名小球员在去西甲前,被誉为后场多面手,但是在西甲青年队里他已经定型为一个强力的防守型后腰。这样的做法跟叫一个屠夫去绣花有什么区别?

    这种不专业的安排既不能让球员发挥出百分之百的能力,又让球迷们多了一个笑料。或许那场比赛赢了之后他会多了很多比如“战术诸葛亮”,“超级补锅匠”的美称,但是运气事就是运气事,不是时常有的,要让一个队伍打出成绩就得按照规矩循规渐进的打。

    这样的例子不只在中方教练身上闹过笑话,一些不职业的外教也做过这种愚蠢的行为,例如曾经鲁能队的高迪,一个被誉为李金羽接班人的抢点型射手,由于前锋位置被外援占据,所以教练干脆叫他去打左后卫,这种完全无视球员的技术特点来进行球员改造的教练就不应该让他执教。

    第四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球员们小时候脑子里想的东西少,不会太复杂,上场就是想踢球,不会想些有的没的。带着一个纯洁的思想上场踢球这也让球员自己心里少了负担,不会给自己上了个紧箍咒。小球员长大了,由于接触的东西多了,听的东西多了,自然就有模有样的学了一些。

    同样的,举个例子,中超某一年,一支由国营企业老板投资的球队,由于自身经营的主要企业经营不善,资金流被卡住,所以导致俱乐部方面欠薪,拖奖金等经济上的行为。尽管,这位民营企业家在球队冲超那年却是展现出了不一样的气魄,大手笔招揽来几名高水平的国脚,在生活上对待他们如兄弟一般,但就因为俱乐部经济条件紧张,很多中生代,老球员便开始人心浮动了,每个人都想着尽快离队,每个人都只为自己前途着想,不考虑球队的生死存亡,所以在场上出工不出力,怕受伤掉价,导致球队的成绩日益不佳,甚至在最后一轮已经来到了降级的边缘。

    面对这样的情况,球队教练不得不大批量用起了没有太多想法的小球员上去踢,小球员由于容易满足,只要给他们上场,他们心里便想着如何去表现自己,毕竟在20岁前能登场踢中超,对于中国球员来说简直就是一种光荣,这不止代表对你潜力的重视,也是代表对你能力的肯定。最后那支球员尽管球队侥幸保级,但主力阵容框架却也四分五散,在中超联赛里混多一个赛季后由于实力不佳,最后还是躲避不过现实的残酷,降级了。

    曾经中国某位国家队的外教说过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

    我们不能完全的否定这句话,毕竟,有能力,没态度,什么都是虚的。而有态度,就算你没能力,你也能拼出一片天,拼出一个奇迹。

    这点现象也被国内的一些高水平本土教练发现,于是,俱乐部开始多了一个岗位,叫心理按摩师。心理按摩师不同于心理医生,他不是倾听球员的不满,也不是用各种高深的心理治疗技术去让球员找到职业态度。这个职业更像一个激情澎湃的讲师,通过灌输正面的成功学,励志学来按摩球员们的心理,让球员心理不要由于道听途说而受到一些负面的影响。也许很多人会质疑这种心理按摩的效果,实话说,不明显,这种激励只对小球员有用,对于混迹足坛多年的老职业,老油条们来说,就像往耳朵灌芝麻,左耳进,右耳出。

    所以,对于第四点这种问题还是得靠球员自身的态度,自身去提升自己的集体荣誉感。这也就印证了当年那位外教留下的那句“态度决定一切”。

    最后一点就个伤病问题,中国球员年少成名后,大多数都陷入一个怪圈,那就是商业时间比训练的时间还多。

    各大体育厂商邀请去拍广告呀,电影商邀请去友情客串啊,各种品牌的形象代言人呀。而且各个公司开出的价码都是极高的,对于收入相对较少的年少成名球员来说简直就是无法阻挡的诱惑。

    时间都用在了商业上,还怎么像成名前那样死命的加练,加练,再加练呢?这样久而久之,身体素质也比以前下降了,竞技状态也无法与青年时相提并论了。没有身体,没有状态的球员在日益激烈的联赛里便会经常受伤。

    或许有些球员会说,我的特点是脚下技术,不是拼身体。那么,请问,如果没有足够的身体条件去与防守球员亢奋的你又该如何拿到球?拿不到球的您又该如何去发挥您所谓的脚下技术呢?

    曹禺对于伤病问题是非常非常重视的,他一直强调,他不需要世界一流的外援,他需要的是世界一流的队医,以此保证球队不会出现大面积的伤病问题。在一支球队当中,队医起到的作用,虽然不为外界所知,但却至关重要。甚至有人用“队医抵得上半支球队”的说法,来突出其重要性。确实,优秀的队医,可以在球员身体刚刚出现不适时,就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出现非战斗减员。而那些水平不够高的医生,则有可能耽误受伤球员的治疗。

    日之泉足球俱乐部的老板林水的吝啬程度在圈子里是出了名的,冲回中甲的第一个赛季,曹禺提出要组建世界一流的医疗团队时,林水回话道:“既然曹教练这么说,那行,那就别引外援了,请外援的预算就留着给曹教练找队医了。”

    这也是冲回中甲的日之泉还是那批新兵蛋子的全华班在战斗的原因了。

    曹禺也不是盖的,本来用来请外援的预算也被他充分利用,请来了国内知名的中医骨伤科医生杜鸿,国内著名肌肉按摩师李敏平,两位美国外科主刀医生保罗,张伯伦,来自香港的西医张志豪。

    这五位组成了号称中国最豪华的医疗团队,这也是曹禺最满意的地方。

    同样的,医疗室里那些10多年的老古董也被曹禺一次性换了,换的时候曹禺撇着嘴说道:“既然老板那么支持我们的工作,我们总得做全面嘛。”

    现在的日之泉治疗室里的设备是按照阿贾克斯的医疗室照搬的,尽管算不上欧洲一流,但是在亚洲绝对是一流的。这笔支出也让日之泉的老板林水心里直滴血。

    曹禺这一做法也震惊了整个中国足坛,从来没有哪支队伍是把大部分钱花在请队医上的,甚至是为了请队医而没有引进哪怕一名外援。

    

第16章 加练的夜晚() 
很快的,一天的魔鬼训练也到尾声了。

    看着太阳已经落下半边脸,钟伟明总算吹响了球员们期待得不能再期待的集合哨。

    还是熟悉的动作,钟伟明扶了扶他那双镜片得有鞋底那么厚的眼镜,慢悠悠的说道:“嗯,今天的训练就到此为止吧。大家解散去吃饭吧。”

    本来还训练得死气沉沉的队伍顿时一片欢呼,除了李玉明,人人脸上都挂着疲惫,慢慢的往宿舍食堂走去。

    李玉明心里一直想着的都是今晚去新世纪的训练馆见白小溪,这种心情也使得他今天的训练态度比前几天积极得多。

    钟伟明一说解散,他打了个招呼,马上就溜脚了。一路吹着口哨,一脸愉悦,李玉明来到了食堂。

    由于其他队员和教练都习惯解散后慢慢走往食堂,所以现在食堂也是空荡荡的,就里面位置坐着两个人在谈话,李玉明也不理是谁了,反正他只想快点吃完去洗个舒服澡,放松放松,好今晚在白小溪面前有上佳的发挥。

    在食堂窗口点了几样他最喜欢的菜肴后,他便找了个位置坐下。或许李玉明身材高大强壮,显得非常显眼,后面正吃着饭的两个人很快就发现了他。

    “玉明,过来。”熟悉的声音飘荡入李玉明的耳朵,不是天籁之声,而是魔鬼的呼唤。后面吃着饭的,便是今天一整天没有露脸的曹禺了。

    李玉明无奈的捧起自己的饭菜往曹禺那走去,他发现和曹禺一起吃着饭的那个男子正是昨晚那个披头散发的男子,但是此时他的头发已经扎起来了,也让李玉明可以清晰的看到他的面孔。一张好像刀削过的瓜子脸,一双锐利得寒气逼人的眼睛,甚至一边耳朵还戴着个很有特色的耳钉。

    这是谁呢?李玉明显得很好奇,他从来没有看过曹禺对哪个年轻人有如此高的待遇,或许他不是球员吧?李玉明带着各种疑虑,在曹禺身边坐下。

    “嗯,叫声毛哥吧。”曹禺向李玉明使了个眼色。

    “啊?”

    “啊什么啊,叫人呀!!!”曹禺“啧”了声,板着脸说道。

    “呃,毛哥好。”李玉明尴尬的向面前这个男子打了个招呼。

    这个被称为毛哥的男子微微点了点头表示回应,一边夹着菜,一边冷冷的说道:“我叫,毛建清。”

    “什么???你是毛建清???”李玉明也吓了一跳。毛建清这个名字在圈子里太有名了,无论是他的成名史还是他的堕落史,都被媒体们写得微妙微翘。

    自从第一次看到毛建清的专题报道,李玉明便对这个男子的各种故事充满了兴趣。李玉明觉得,一个人能像毛建清这般经历大起大落,那种心态的成熟肯定不是一般人所以可以比拟的。报道中毛建清的配图总是一头爽朗的短发,此时的长发男子却是让李玉明认不出来。

    “叫啥叫,他就是毛建清,如假包换。还有,老毛以后就咱们自己人了。”

    “什么,教练,您是说毛哥转会到咱们队啦。”李玉明有点不想信自己的耳朵。

    曹禺一边吃着菜,一边不满的说道:“哎,你小子怎么今天总得我给你重复啊?老毛的转会暂时不宣布,但他从明天开始便跟我们一起集训。”

    李玉明这开心得,两眼发光直点头。

    能与如此有故事的男人一起踢球,肯定能更快的提升自己的,甚至于在心智上都能在他的指导下变得成熟。李玉明一直很不满意自己略显年幼的心智,但事实上在同龄人中他已经是很成熟的了。

    “今晚我要给老毛做做体测,你一起过来看看。”曹禺突然开声。

    “啊?今晚?”李玉明此时有点愣了,今晚?这样不就不能去新世纪的训练馆了吗?

    “对,你一定得来,我要你尽快熟悉建清的技术特点。”曹禺听李玉明的态度后,放下碗筷,用严肃的口吻说道。

    “知道了,教练。”

    李玉明还是知道孰轻孰重的,既然曹禺说一定,那证明他有什么重要的事今晚要交代给自己。

    “小溪,对不起了,我只能下次去了。”李玉明心里默默说道。

    整顿饭气氛略显沉闷,每个人都在想着各自的事。

    李玉明想着今晚不能去见白小溪的郁闷。曹禺想着今晚怎么帮毛建清体测,而且怎么让李玉明在短时间内了解毛建清的技术特点。而毛建清,那就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了,自从李玉明走过去后,他说了句“我叫,毛建清。”之外便一直跟个哑巴一样冷得一言不发。

    晚饭过后,向曹禺与毛建清说了声,李玉明便一个人先散步到足球场。

    看着那片空荡荡的绿茵,李玉明叹了口气,远远的望向新世纪篮球馆的方向。既然不能过去新世纪训练馆那边,加练还是得继续的。

    在活动过身子,感觉晚餐消化得差不多后,李玉明便开始加练跑圈。

    尽管每天早上的跑圈已经足够日之泉队的战略体能储备,但是在李玉明看来,要在体育运动这个行列出人头地就必须得更加勤奋的训练。

    无论足球场上还是篮球场上,天才不会少,什么样的怪物都能找到,但是潜力依旧是虚的,只有已经达到的能力才是最实在的。

    就像一个容积5l的小桶,里面只装了1l的水。而另一个容积只有3l的小桶里却装满了水,这便是区别。容积再大,装的东西不多,那也是没用的,说句难听,那就是在浪费。

    科比,这个曾经风靡全球的篮坛巨星。尽管李玉明并不算很喜欢他,但是科比训练的故事却是一直激励着他。

    已经成名了的科比凌晨4点便开始训练体能,做力量训练。做完大量的力量训练,甚至于体能训练师都已经累坏了,科比还可以继续进行800次投篮训练。

    所以,在运动员行列里成名的密码便是勤奋。

    勤奋再勤奋。

    没有任何偏门可走。

    李玉明已经跑完5000米,曹禺才带着毛建清慢悠悠的来到训练场。

    “嘿,那孩子已经开始给自己加菜了。接下来的日子我也得给你加加菜。”李玉明的勤奋曹禺也是看在眼里的,跟毛建清一边走着,一边跟毛建清调侃着。

    已经换上了日之泉的训练服的毛建清现在显得精神得多,一头齐肩长发现在被他用发带系住,耳朵上那个显眼的耳钉也已经被他摘下。

    相比报刊杂志上的照片,此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