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探事件簿-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夙夜下了楼,在门口的玄关处换妥了慢跑鞋,推开门。

    清凉清凉的空气,立刻扑面而来,呼入肺叶里,特别的舒坦。

    姜白站在院子当中,正拿着一根狗咬胶,笑嘻嘻地逗弄小白。

    听见动静,一人一狗齐刷刷歪着脑袋看过来。

    见是夙夜,小白嫌弃地哼哼了两声,非常傲慢、非常帅气地摆摆脑袋,直立着两条短短的后腿,使劲往起蹿,够姜白手中的狗咬胶。

    姜白是兰姐过世后,家里又雇佣的杂工。

    他长得不怎么好看,圆圆的大饼脸,很黑,还有不少麻坑,干活倒是挺麻利的,为人也很朴实憨厚,从来不懂得偷奸耍滑。

    当然啦,他也有些这样那样的小毛病,但是,这世上又有谁是完美的呢?

    总体来说,欧宇辰对他还是挺满意的。

    夙夜就更没什么可说的了,他从来不在别人身上挑毛病,理由只有一个字,懒。

    小白则是一只纯种京巴,通体雪白,长长的绒毛,特别漂亮。是谢雨欣谢大小姐送给欧宇辰的礼物。

    欧宇辰本来打算把它退货的,让它从哪儿来回哪儿去,他对任何宠物都没什么兴趣。

    除了照顾自己,在无利可图的情况下,他懒得照顾其它任何生物——从这个角度来讲,夙夜其实应该感到荣幸和受宠若惊。

    扯远啦,在关于这只小狗的问题上,夙夜难得的、表示了一下意见:“不能留下它吗?”

    于是,它就被留下了。

    名字也是夙夜取的,它被送来的那一天,电视正在播放死神,这只京巴就非常荣幸的,有了和十番队队长日番谷同样的名字。

    抛却外形不讲,它真的是一只非常狡猾、非常善于察言观色,而且忘恩负义、不懂得知恩图报的狗。

    在这个家里,它最亲近的人是姜白,最畏惧的人是欧宇辰,最讨好的人是忠叔,最不待见的人就是夙夜了。

    对于这种明显不公正的待遇,夙夜也很无语。

    相比较之下,姜白就懂礼貌多了,冲他咧嘴笑笑:“有个警察在外面等你,我让他进来,他不进来,他说给你打电话了。”

    夙夜一边往外走,一边慢半拍地随口应了一声:“哦。”

    走了没几步,他忽然停下,若有所思地瞧着姜白,迟疑了几秒钟,问道,“你的腿,怎么了?”

    小白还眼巴巴盯着狗咬胶,围着姜白上蹿下跳。

    姜白故意逗它玩,做出种种闪避的动作,他的左腿似乎受了伤,动作不太利落。

    “没怎么啊。”姜白愣愣地说。

    夙夜指指他的左腿。

    “哦,”姜白满不在意地挠挠脑袋,呵呵笑了,“刚才被小白扑倒了,扭到了脚踝,不要紧的。”

    看他的样子,也没什么大碍,夙夜没再说什么,打开大门走了出去。

    ***

    蓝白相间的警车,由南向北,沿着新民大街一溜烟地疾驰。

    幸好这个时间段,不是交通量的高峰期,警笛呜呜叫着,倒是所向披靡。

    叶子辉坐在驾驶位,边开车,边时不时地从后视镜里,瞄一眼那个面无表情的大男孩。

    打从上车开始,夙夜一句话也没说,甚至没有问他出了什么案子、要去哪里,只是静静地望着车窗外发呆。

第128章 3.15 /() 
不必扭头,夙夜也知道,叶子辉正打量着自己。

    说心里话,他并不喜欢对方饱含着观察、揣测意味的目光。那让他联想起盯着老鼠的秃鹰。

    不过,他已经习惯了。

    几乎所有认识他的警察,都会用同样的目光,饶有兴味地审视他。

    那种眼神,其实跟他们看着被害者尸体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差别。

    像是恨不得把他放在显微镜底下,一点一点的分析,一点一点的琢磨,最好是再剖开他的脑子,看清楚里面的每一根神经、每一处构造。

    “对啦,你还不知道吧?邵组长三天前回国了。”像是突然间想起来似的,叶子辉冲后视镜里的夙夜笑着说,“一回来就忙得焦头烂额的,我猜他一定没能抽出时间跟你联络。”

    邵壬的确没有联系他,不过,夙夜完全不觉得邵壬有什么理由,一定要跟自己联络。

    充其量,他们也就是偶尔互相帮帮忙的普通朋友而已。

    邵壬的回归显然让叶子辉心情大好,他咧着嘴,笑嘻嘻补充道,“孙启森调回s市了。”

    不用他说,夙夜也猜到了,假如孙启森还在重案组,是不会找他帮忙的。

    这点儿自知之明,夙夜还是有的。

    早就习惯了他的沉默寡言,叶子辉自顾自地接着解释道,“刚刚接到报案,说是在人民公园发现了一具女尸。

    你看新闻报道了吧?最近三个月,我市连续发生了四起奸/杀案,被害者都是19岁至23岁的在校女大学生。

    假如人民公园的被害者,也是女大学生,那么便是第五起了。”

    提起案子,想起那些惨遭杀害的年轻女子,叶子辉脸上的笑容消失了,郁闷地叹了口气,“死状都挺凄惨的,让人看着就揪心。”

    关于陆续有女大学生被奸/杀的消息,夙夜也有所耳闻,甚至还特别留意了下相关的新闻报道。

    不过,这种新闻,报道肯定不会太详尽的。

    “不用我说,你也应该明白,这种案件性质有多恶劣,社会影响有多严重,公安部门又承受着多大的压力。”叶子辉又重重地叹了口气,“省里市里的领导,三天两头的,把局里的头头叫去训话,责令尽快破案。

    可是,这种随机选择被害者的案子,有多难破,你能够想象得到吧?

    本来案件是由孙启森负责的,整整两个多月过去了,一点有用的线索也没找到,整个侦破工作彻底陷入了僵局。

    正好邵组长回来了,案件就移交给邵组长了。

    今天早晨,接到报警电话,说人民公园又发现了一具女尸。

    邵组长一听,脑袋都大了,担心是同一个凶手所为,他们直接赶去现场了,叫我赶紧过来接你。”

    说完前因后果,叶子辉回头指指扔在后座上的皮包,“喏,材料都在里面,你先看看吧。”

    夙夜默不作声地伸手捞起皮包,拿出里面的材料开始一页一页翻看。

    201x年7月26日,星期日,b大国际金融专业二年级女生周茜娅被杀死在城南公园。

    周茜娅,女性,汉族,二十一周岁。

    尸检结果显示,死亡时间为星期六晚上十九时至二十时之间,死因为机械性窒息。

    颅骨多处破裂,身上也有多处打击伤。

    死因为钝器敲击后脑,直接致死。

    现场勘查的结果,初步排除了抢劫杀人的可能性,死者随身携带的挎包也没有被翻动过的迹象。

    经检查,挎包内有钱夹一个,里面有现金五百三十六元,还有中国工/商银/行银/行/卡一张,价值五千多元的手机一部。

    另外还有小镜子一个、遮瑕霜一盒、保湿露一管、护手霜一支、口红一支、心相印纸巾一包。

    被害者身上,佩戴着价值三千多元的白金项链和同款耳钉,这些财物全都完好无损。

    被害者上身衣物完整,下身赤/裸,但是褪下的裤子,盖在了下/体上。

    这是个令办案警察感到困惑的举动,难道凶手还会考虑到替她“遮羞”?否则,又怎么解释这一附加行为呢?

    被害者有明显的被性/侵/犯痕迹,处/女/膜初创型损伤,下/体血渍斑斑,显然是奸/杀案。

    没有在被害者体/内提取出属于他人的精/液和其它分泌物,怀疑凶手带了避/孕/套,或者是采取体/外/射/精。

    在周茜娅被杀害后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又连续发生了三起女大学生被奸/杀案。

    案发现场分别是城西的儿童公园、城北一条正在翻修中的街道旁和城南某个施工中的建筑工地。

    虽然都是奸/杀,并且被害者都没有财务损失的状况,但是在最初,警方并没有把这几起案子联系到一起,也根本没想过要并案调查。

    首先,作案地点不同,虽然都在b市,不过属于不同辖区派出所的管辖范围。

    其次,作案手法不尽相同。

    第一名死者周茜娅是钝器击打头部致死,经过对伤口的仔细勘验,提取出微量木质碎屑。

    初步怀疑是凶/器的木棒,遗留在案发现场。

    勘验人员在木棒上提取到属于周茜娅的血迹,dna鉴定结果也相吻合。

    从周茜娅伤口提取的木质碎屑,也确定属于该木棒。

    由此证实,那根木棒的确就是致周茜娅于死地的凶器。

    第二名被害者马某,女性,汉族,年龄二十二周岁,b市理工大学三年级学生。

    被害地点为位于城西的儿童公园。

    死因为机械性窒息,被害者颈部有明显的勒痕,显然是被勒死的。

    痕迹检验的结果,怀疑是一根尼龙绳。

    没有在犯罪现场附近找到凶/器,判断是被凶手带走了。

    被害者虽然也被强/奸,但是和周茜娅一案细节处有所差别。

    被害者上身衣物被撩起到胸/部以上,下身衣物则褪到了膝盖以下,大腿内侧有明显的擦蹭伤。

    阴/部提取到了疑似凶手的分泌物和体/液。

    第三名被害者谢某,女性,布依族,年龄二十一周岁,b市农业大学二年级学生。

    被害地点是城北一条正在翻修中的道路路旁。

    被害者的脖子上有两处明显的掐痕,毫无疑问,是被掐死的。

    一般指纹在皮肤上只能保留一个小时,最长不超过九十分钟,所以即使凶手没有戴手套,也无法提取到有实际价值的指纹。

    被害者处/女/膜陈旧性破裂,死前有被性/侵/犯的痕迹,但是阴/部没有提取到任何属于他人的分/泌/物或者体/液。

    另外,被害者的双手被疑似电锯的工具锯断了,断手扔进了附近的垃圾箱。这是跟前两起案件最大的不同之处——凶手有恶意毁尸的行为。

    第四名被害者范某,女性,汉族,年龄二十周岁,b市师范大学一年级学生。被害地点是城南正在施工中的建筑工地。

    被害者是被一把水果刀刺中胸腹部致死的,作为凶器的水果刀,就插在她的尸体上。

    被害者上身衣物完整,下身,脱下的衣物,丢弃在尸体附近。

    和第三起案件一样,被害者同样被毁尸,她的左腿被锯断了,断肢和丢弃的衣物放在一起。

    她也有被性/侵/犯的痕迹,但是,和第一名、第三名被害者相同,没有提取到他人的体/液或者分/泌/物。

    综上所述,这几起案件,虽然被害者都是女大学生,都是被奸杀,但是,作案手法截然不同。

    有钝器击打致死,有勒杀,有扼杀,还有水果刀刺死。

    有的凶器带走了,有的凶器留下了。

    第一起案件表现出对被害者的怜悯,第二起案件中,完全看不到这种怜悯,第三起、第四起则裸地表现出憎恨。

    作案现场的细节简直完全不同,并不符合同一个凶手的作案行为模式。

    把这几起案件串联到一起的,是第三起案件中,在被害者左手手臂上出现了疑似锥子等尖锐钝器留下的刻痕——tb3。

    对于三个英文字母,警方还无法解读它们的含义,但数字3,不能不让他们联想到前两起女大学生被奸/杀案。

    接着,在第四名受害者出现后,证实了警方的这种揣测。

    她的左手手臂同样的部位,再次出现了同样的字母和序列数字——tb4。

    ***

    夙夜一直专心致志地看着案件材料,偶尔抬起头,望着车窗外,似乎在思索什么。

    叶子辉不好打扰他,只好默默地开车。

    一直到警车停在了人民公园门口,夙夜才放下那些材料,有点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

    叶子辉摁了两下喇叭,公园管理员听到动静,颠颠地从门卫室里跑出来,打开大门。

    叶子辉刚踩离合挂档,就听夙夜忽然开口说道:“我们走进去吧。”

第129章 3.15 /() 
叶子辉被夙夜搞糊涂了,赶紧拔下车钥匙,跳下车,啪嗒啪嗒小跑几步,追上他,诧异地问:“你要步行过去?这里离案发现场挺远的。”

    夙夜跟没听见他说的话似的,一点反应也没有。

    明明面前就是大敞四开的正门,夙夜却毫不犹豫地,径自朝旁边的角门走去。

    不知道这小子脑袋瓜里究竟在想些什么,叶子辉又是不解又是无奈,摘下帽子,烦恼地拨拨头发,提醒道,“步行到现场,起码得十几分钟,邵组长他们还在等着咱们俩呢,还是开车进去吧。”

    “”夙夜依旧毫无反应,自顾自往前走。

    “邵组长说了,等你看过现场之后,才会进行勘验,咱俩已经够慢的了,他们肯定等得不耐烦了。”叶子辉真有点急了,苦着脸又补充了一句。

    他没好意思直说来得太慢是因为打了n遍电话,把自己手机都快打没电了,才终于盼到夙夜接起了电话。

    夙夜兀自沉默着,木然的小脸上无情无绪,慢条斯理地踏进角门,淡淡地吐出一句:“你觉得,凶手是坐车进去的,还是步行进去的?”

    叶子辉满脑门黑线,张张嘴巴,他很想问,凶手怎么进去的,现在跟咱们有关系吗?

    当务之急,是在现场眼巴巴等着、急得恨不得跳脚的那些同事吧?

    从邵组长到孟法医,还有勘验组的那些小子,一个比一个难缠,让他们等了这么久,他们不会把夙夜怎么样,至于会不会把自己扒皮抽筋就很难说了。

    叶子辉已经能够预测到,自己未来半个月被辣/手摧/残的凄惨命运。

    他又郁闷地拨拨头发,戴上帽子,“你是想走一遍凶手经过的路线吧?其实这事儿急不得的,我们应该先去罪案现场。”

    他在心里暗暗腹诽,不是专业的就是不行啊,关键时刻分不清轻重缓急。

    人民公园不只有正门还有后门和侧门,公园内更是开放式的空间,可以说条条大路通罗马。

    通往凶案现场,有n条线路——其实不沿着道路走,穿过回廊或者横穿草坪等等,也都可以顺利到达的。

    饶是夙夜再能干,也不可能不经过起码的痕迹鉴定,就推理出凶手会走哪条路线,那不是人而是神了。

    “不,”夙夜摇摇头,“我要走的,不是凶手经过的路线。”

    不走凶手经过的路线?这是什么意思?

    叶子辉彻底糊涂了,但是夙夜紧绷的小脸,让他把滑到嘴边的种种疑问,又咽了回去。

    毕竟,认识夙夜有两三年了,他做出的任何判断,貌似还没有出现过错误。

    叶子辉还是本能地信赖着他的。

    其实叶子辉不继续追问,还有一个难以启齿的原因。

    在一个比自己足足小了六、七岁的大男孩面前,总是表现出自己的低智商、扮演虚心求教的角色,也实在是件让人挺郁闷的事儿。

    大概是因为发生命案的缘故,公园里空荡荡的,显得特别冷清。

    站在空地中央,夙夜抬眼,徐徐扫视了四周一圈,问道:“现场在哪里?”

    叶子辉伸手往左边一指:“喏,就是那边的槭树林里。”

    夙夜沉思了几秒钟,没有走上回廊,而是踏上位于回廊内侧的混凝土台阶。

    叶子辉摸摸鼻子,只好满脑门子问号地跟随着他的脚步。

    踏上几层台阶,眼前就出现条散步、慢跑用的水泥路。

    曲曲折折,一直通向公园深处。

    路边是一株株白杨,笔直、挺拔,像是要直接插入云霄。

    毕竟是深秋了,白杨深切地感知到浓浓的秋意,早已不复夏日的葱绿繁茂,枝头挂满了枯黄残破的叶子。

    水泥路上,也积了些落叶。

    夙夜移动双脚,不紧不慢地走着,偶尔踩在叶子上,发出裂帛似的脆响。

    不时有人疾步快走,或者奔跑着,从他们身边匆匆而过。

    不管有意或无意,那些人去的方向,正是刚才叶子辉指向的命案现场。

    若有所思地看着他们的背影,夙夜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气。

    偶尔,也会有路人向夙夜投来诧异的目光,因为他走得实在实在是太慢了,跟蜗牛有得一拼。

    叶子辉心里也很着急,照这速度,别说十几分钟了,二十几分钟都未必能到达目的地。

    他不是不想开口催促的,只不过他知道催也没用,在夙夜眼里,他就是空气啊空气,随时随地都可以无视之。

    不知道什么时候,太阳躲进了云层后面,灰蓝色的天空,显得苍凉而凝郁。令这刚刚发生命案的公园,平添了几分萧瑟萧索的气息。

    走着走着,前方渐渐传来嘈嘈杂杂的声音,似乎聚集了很多人。

    夙夜拧紧了眉头,随即加快步子。

    俩人经过一处缓坡,拐过两处转弯,触目所及的路边,出现了一大片槭树林。

    层林尽染,虬枝盘错,炫目的红叶,似血色的流云。

    树林对面,位于u形路段的转弯处,有座假山喷泉——当然啦,这个时间段,喷泉是不会开的。

    假山喷泉跟树林中间的路段上,停了几辆警车,警车附近,围了起码上百人。

    他们探头探脑,议论纷纷,脸上是惊讶、兴奋和恐惧交织的复杂表情。

    夙夜眉头锁的更紧了,问道:“命案现场在哪里?”

    他冷不丁的开口,叶子辉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愣了下,才指指对面的槭树林:“喏,就在里面,距离这里大概几十米吧。”

    轻轻咬了下嘴唇,夙夜淡淡说:“你通知邵组长,让他马上把这段路封锁。范围从假山开始,一直到这片树林的尽头。”

    叶子辉一愣:“为什么?”

    夙夜完全没有要解释的意思:“快点!”他看着眼前密密匝匝的人群,低声嘟哝了句,“希望还来得及。”

    这回叶子辉没有犹豫,马上掏出手机,拨通了邵壬的号码,跟他汇报。

    不一会儿功夫,十几名警察从槭树林里走出来,好言好语劝离附近围观的群众,迅速扯起了长长的警戒带。

    夙夜钻进警戒带,开始小心翼翼地走格子,先从左往右走一个来回,然后从与刚才垂直的方向,再走一个来回。

    他的眼睛,始终一眨也不眨地盯着藏青色的水泥路面,瞪得眼球都发疼了。

    “夙夜,你在找什么?”叶子辉屁癫屁癫地跟在他身后,见他走来走去的,实在忍不住问道。

    他本来不指望夙夜会回答,没想到夙夜竟然开口了,淡淡说:“罗卡定律——凡两个物体接触,会产生转移现象。即会带走一些东西,亦会留下一些东西。可惜,你们没有第一时间封锁这段路,留下和被带走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但是,这里并不是作案现场,会有我们需要的东西吗?”叶子辉皱着眉头,表示怀疑。

    “它的确不是被害者被杀的现场。”夙夜声音低缓地说。

    “”叶子辉一脸的莫名其妙,完全搞不懂他在说什么。

    夙夜垂下睫毛,用更加淡漠的、低沉的语气说道:“它是被害者被袭击的现场。”

    “你怎么知道被害者是在这里被袭击的?”叶子辉张大了眼睛。

    夙夜沉默了一会儿,才答道:“因为这里是最适合伏击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对危机一无所知的人,会理所当然出现的地方。”

    叶子辉还是没有听懂,这功夫,夙夜突然目光一凛,往前跨了一大步。

    蹲下/身子,他凝注着地面,那儿有一小块不明显的、暗褐色的污渍。

    夙夜看了十几秒钟,又抬起头,四下里张望一圈,招呼道:“叶子辉,通知勘验组的人员过来,我找到被害者的血渍了。”

    叶子辉闻言,精神一振,赶紧跑过来,蹲在他旁边,顺着他视线,细细瞅了瞅。

    其实那块污渍看起来并不像是血渍,被各种各样的鞋印,一次次拓印、擦蹭过,完全辨不清本来面目,只是看起来比周遭混凝土的路面,颜色稍微深了那么一点点。

    叶子辉倒没有怀疑夙夜的判断,只是浑然不解地问:“你怎么知道这是被害者的血渍?”

    夙夜随口解释道:“今天凌晨有很大的雾,昨夜还下了霜。

    天亮以后,路面变得很潮湿,如果这块污渍是雾散、霜融化、干涸之前留下的,它是不会留存到现在的,那些跑步、散步的人,早就把它带走了。”

    叶子辉实实在在地惊讶了,他没想到,夙夜连这种细节都考虑到了。

    果然人与人的头脑,是不能比较的。

    虽然知道没有必要了,但夙夜还是站起身,把剩下的路段彻底走完了格子。

    不出他所料,果然再也没有什么发现。

    返回留有血渍的地点附近,夙夜想了想,走向路边一棵树冠探出路面的老树。

第130章 3.15 /() 
身后传来扑通扑通的脚步声,夙夜回头,看见叶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