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山里汉宠妻:空间农女田蜜蜜-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第二天,贾氏和卢氏带着浩儿也过来帮忙,这么多人分工合作,动作就更快了。

第62章 初进县城() 
62

    苏可彬准备回书院这天,苏可方依然准备好几坛子下饭的鱼松和豆豉鲮鱼还有虾酱让他带去,其他什么都没说。

    几天后,苏可方等人总算将所有的红薯片都弄好,其中大部分都已经晒干装进坛了。

    这些红薯片虽然晒干了,可是容易受潮,装进坛子密封起来才不会坏掉。

    “方儿,你真要去城里?”姚氏见苏可方将几坛子红薯片和几坛子鱼松、豆豉鲮鱼还有虾酱放进布包,踌躇片刻后忍不住问出口。

    “娘,我不把红薯片送到城里去,咱们这些天不是白忙和了吗?”苏可方笑了笑道:“娘,您放心吧,我会平平安安的回来的。”

    付辰祥欲言又止,哥哥离开前叮嘱他不能出丰果村,所以他就算再不放心也不能送嫂子进城。

    一旁的付任飞看着苏可方,脸色阴沉沉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在怪她不该让他娘担心。

    怀塘县城离丰果村这么远,姚氏哪能一点都不担心:“这些红薯片拿到镇上卖不行吗?”

    “娘,镇上卖不出好价钱的。”

    苏可方说话间已经将东西准备好了,她回屋换了身衣服出来后,姚氏几人都看呆了。

    “娘,这下您放心了吧?”苏可方笑眯眯的转了个圈,说道:“这衣服是我娘从箱底找出来的,是我哥以前穿的。”

    苏可彬长得像苏鹏,身材比较高大,这衣服应该是他十几岁的时候穿的,苏可方一米六左右,这身小衣服穿在她身上刚刚好。

    不过配上她这张娃娃脸,整体看起来倒像个半大的孩子。

    “既然你执意要去,那就小心点吧。”姚氏很快就回过神来,无奈的叹了口气。

    相处这么久,姚氏多少了解自己这个儿媳妇的性子,知道她决定的事很少有回旋的余地。

    要是换作以前,她一定会拿婆婆这个身份来压她不许她进城,可如今这孩子行事愈发稳重,而且有自己的盘算,姚氏也不再阻拦她。

    “谢谢娘,我一定会早去早回的。”苏可方眉开眼笑道。

    其实苏可方并不是一个人进城,而是带上了旭东。

    因为不想引人注意,苏可方并没有与旭东一块走,她走出镇外的时候旭东已经等在那里了。

    苏可方朝旭东点了点头,上了其中一辆空马车,旭东默默的跟了上去。

    “公子,我来拿。”旭东将苏可方身上的大布包接了过来,很机灵的改了称呼。

    刚说了几句话就有人上车,两人便噤了声。

    马车的车厢不大,到最后却足足挤了十几个人,幸好苏可方坐在最里边,旭东就坐在她旁边,小心翼翼的护着她,才没让她被人挤到。

    旭东战战兢兢的样子让苏可方不由觉得好笑,她又不是泥巴捏的,挤一下还能挤碎不成?

    马车到达县城的时候已经是戍时了,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不过县城大街上还灯火通明,路上行人不多,不过马车倒是络绎不绝。

    旭东来过县城,而且记忆力不差,他轻车熟路的带着苏可方穿过县城大街,往城东头而去。

    走了将近两刻钟,旭东带着苏可方转入一条能容两辆马车而行的宽敞巷子。

    “公子,前面就是赵婶表舅的家了。”旭东指着其中一道院门说道。

    两人刚走到那座院子前,就碰到从院子里走出来的赵敬才。

    “赵叔!”苏可方和旭东齐齐喊了声。

    “方儿,旭东?!”要不是看到旭东,赵敬才差点就没将眼前女扮男装的苏可方给认出来:“你们可算来了,我都等你们好几天了,赶紧进来!”

    上次他回头沟镇的时候,方儿说要跟她哥哥一块进城的,可约好的日子都过去好几天了,要不是前天傍晚苏可彬找到“客满楼”给他表舅捎口信,他差点就回镇上去看个究竟了。

    “孩子他娘,方儿和旭东来了!”几人进院后,赵敬才朝内院扬声喊道。

    杨巧兰表舅这座院子在赵敬才夫妇住进来之前重新修葺过,是座两进的院子,此时院子各角落都掌着灯,看起来整洁又敞亮。

    内院的杨巧兰闻讯抱着女儿匆匆走了出来,看到苏可方的时候愣了下,继而打趣道:“方儿穿成这样就像个假小子,我都差点认不出来了。”

    “可不是,我刚才也是一眼没认出来呢。”赵敬才笑道。

    “赵叔,赵婶,我这不是为了方便赶路吗,您们就别笑话我了!”

    “还说呢,你们现在才来,我和你们赵叔都担心死了。”杨巧兰嗔怪道。

    “有点事耽搁了几天,让赵叔赵婶担心了。”苏可方勾唇道。

    “来了就好,来了就好!”赵敬才说完又对自己媳妇道:“孩子他娘,方儿和旭东都赶了一天路了,赶紧去给他们弄点吃的。”

    “赵叔,我和旭东路上带吃了的,现在不饿,如果方便,我想先梳洗一下。”苏可方忙说道。

    她第一次坐马车,没料到会那么颠簸,她全身的骨头都快被震散架了,得洗个热水澡活泛活泛筋骨。

    “房间早就给你们准备好了,我这就带你们去。”杨巧兰将孩子给赵敬才抱了过去,带着苏可方两人就进了内院。

    “赵婶,您表舅在家吗,我们是不是先见见他老人家?”

    苏可方想到自己上门打扰,不先拜见主人好像有些失礼。

    “我表舅每隔几天才回来一次,平日都是在酒楼住着,我表舅早就跟我说了,等你们来了就让你赵叔带你们到酒楼去坐坐。”

    内院有五六间屋子,旭东还是住在上次来的时候住的那间,而苏可方则住在赵敬才夫妇的隔壁。

    苏可方和旭东梳洗好回到外院,杨巧兰已经做好了几个酒菜,赵敬才一看到他们就招呼他们过去。

    杨巧兰很久没见到苏可方,有很多话说。

    几人边吃边聊,听到苏可方是因为弄红薯片才推迟来县城的,赵敬才当即兴致勃勃道:“方儿,你带来的红薯片呢,赶紧让我们瞧瞧。”

    苏可方笑着从布包里拿出一坛红薯片,打开让赵敬才夫妇俩尝。

第63章 薄利多销() 
63

    两人尝过后,赵敬才感叹道:“红薯看起来就还是那红薯,怎么吃起来差别就那么大呢?”

    “是啊,这红薯片吃起来很有嚼劲,也不腻,给你赵叔下酒也挺不错的呢。”

    “那是,你还可以偷懒,不用给我和表舅做下酒菜了。”

    杨巧兰瞪了自己男人一眼:“你就知道喝酒!”

    难得见到这夫妻俩打嘴皮仗,苏可方笑了起来:“赵叔,赵婶,这红薯片是可以下酒,不过给孩子当零嘴更不错。”

    杨巧兰看着手中一块动物形状的薯片,赞同的点了点头:“那也是,这红薯片这么花样这么好看,小孩子肯定喜欢。”

    赵敬才眼睛一亮:“方儿,你有什么路子?”

    苏可方勾了勾唇:“赵叔,您不是看到了吗?就是这红薯片。”

    “我知道你是想卖红薯片,不过这东西拿到‘客满楼’应该不会太好卖吧?你是不是有其它的销路?”

    赵敬才多少还是了解苏可方的性子的,知道她带来这么多红薯片肯定是有了好主意。

    这里全都是自己人,苏可方也没藏着掖着,直截了当的说道:“赵叔,我有两个方案,第一个就是在县城买个铺面或租个铺面,咱们自己卖这红薯片;第二个就是把红薯片批发给糖果铺,挣的钱应该不多,不过贵在轻松无压力。”

    红薯在这个朝代是很廉价的东西,不过小孩子图的就是个新鲜和有趣,不然她也不会费那么大的功夫雕刻那么多样式的模子。

    “赵叔,您来城里也有段时间了,您知道这里的铺子租金和买铺子的价格吗?”苏可方知道这里买铺子不单单是买铺面,而是要整幢买下的。

    “方儿,这事我还真向我表舅打听过呢,这城里地段差的铺子一幢两三层也就卖个二十到四十两银子,地段一般的能卖到六七十两甚至上百两,好的地段那可就是天价了,咱们想都不敢想,租金也是分地段而价格不一。”

    赵敬才的目标就是在城里买下一间属于自己的铺子,所以他一进城就先打听了城里铺子的价格和租金,这样心里也有个底。

    苏可方沉吟起来,赵敬才所说的价格与她预先估计的相差不远。

    大家都知道红薯的价格不高,这红薯片肯定是卖不起价的,在县城买铺面或租铺子就跟赌博差不多,是好是坏是个未知数,对于她目前的处境来说有些不切实际,

    顷刻间,苏可方已经做出了选择:“赵叔,明天您带我到城里的糖果铺转转。”

    “成!”听苏可方这口气,赵敬才就已经猜到她暂时没有买铺子或租铺面的打算了。

    第二天,苏可方又换上了男装,和赵敬才、旭东三人一块往大街走去。

    这里是县城,对男女之防看得比较重,今天她打算亲自出面谈红薯片的生意,所以才以男装示人。

    一路上,赵敬才给苏可方简略的讲了这怀塘县城的大致结构和大街的分布。

    很快,三人就来到了热闹的大街,白天的县城街道与昨晚苏可方所看到的大街有着截然不同的味道。

    昨晚她虽然只是匆忙而过,可还是嗅到了大街上由内而外散发出来那种奢靡的味道,而眼前这喧嚷繁荣的景象,却给人一种蓬勃向上又接地气的感觉。

    “方儿,这城里有三家大的糖果铺,另外还有一家小糖果铺。”赵敬才继续介绍道。

    苏可方眸光微微一闪,问道:“赵叔,那三家大的糖果铺生意怎么样?”

    “这几家糖果铺生意看起来都挺好的。”

    赵敬才到县城后除了给“客满楼”送过一次货,剩余的时间都用在摸清楚城里各行各业的动向上了,这也是苏可方交给他的任务,除了几家只做熟客的高档商铺外,他在其他铺子的老板或掌柜面前都已经混脸熟了。

    “那家小糖果铺呢?”苏可方若有所思的问道。

    “那家小糖果铺的生意看起来不比那三家大糖果铺差呢。”说起这事,赵敬才也非常不解:“我看他们家的糖果种类并不多,铺面又小,就是不知道怎么会有那么多客人上门?”

    一家小的糖果铺没被其他几家大糖果铺吞并或打压已经很让人惊奇了,生意竟然还比几家大糖果铺好,苏可方突然对这家小糖果铺有了兴趣。

    等逛完最后一有糖果铺的时候,苏可方心里有了底,也总算明白了那家小糖果铺的生意为什么会比其他几家大糖果铺生意好了。

    第一点,小糖果铺与三家大糖果铺的销售群体不同,所以不存在真正的竞争,小糖果铺

    的销售群体是县城普通的百姓,苏可方发现,进小糖果铺的客人基本都带着孩子来挑选糖果的,而另外三家大糖果铺进铺子的都是穿着体面的大户人家的管家或采办管事。

    第二就是,小糖果铺是老板一家三口亲自经营,与客人之间的互动就像邻里一般亲密无间,所以进铺的都是些回头客;而另外几家是由掌柜和小二看守铺子,是否全心为铺子的利益着想还两说。

    “赵叔,旭东,咱们回那家小糖果铺。”苏可方已经有了决断。

    旭东迟疑了下,说道:“公子,那家小糖果铺的生意是不错,可是他们家的糖果价格比另外三家都便宜,利润肯定低,为什么不跟那三家大糖果铺合作?”

    跟几家大糖果铺合作,到时候还可以把价格抬高一些。

    苏可方莞尔一笑:“旭东,他们采用的是薄利多销的经营模式,你别看他们的利润低,售卖的数量多了挣钱就不少了,最重要的是咱们的红薯片本身就是低廉的食品,那几家大糖果铺还不一定看得上呢。”

    赵敬才略想一下,点头道:“有道理。”

    小糖果铺老板一家见苏可方几人回来愣了一下,却并未因他们刚才没买东西而冷眼相待。

    “几位客官先随便看看,看中什么自己到柜台拿袋子装。”老板的儿子笑着招呼道。

    苏可方笑了笑:“我们找老板谈点事。”

第64章 口头约定() 
64

    这间铺子不大,柜台后的老板也听到了苏可方的庆,抬头向她看了眼就从柜台后走了出来。

    “不知这位小兄弟有何指教?”老板微笑的问道。

    这位老板看起来五十岁不到,面容和蔼可亲,语气轻缓,让人觉得很亲切。

    “老板,能不能借一步说话?”苏可方笑问。

    “当然,几位请跟我来。”老板很干脆的带着三人上了二楼。

    这是间两层的铺子,不过二楼明显比一楼窄了很多,只放着一张矮圆桌和几张小矮凳。

    “地方小,几位别见怪,请坐!”老板客气的说道。

    “老板客气了。”苏可方几人笑着坐下。

    “小兄弟,这里没其他人,有什么事不妨直说。”老板看向苏可方。

    看出老板是个直爽的人,苏可方也就开门见山道:“老板,我想跟您谈笔生意。”

    苏可方说着看了旭东一眼,旭东忙将带来的两坛红薯片放到小圆桌上,并将封口打开。

    “老板,我也不跟您拐弯抹角,这是我们自制的红薯片,想放到您铺子来卖,不知道老板收不收?”

    见苏可方如此直接,赵敬才猛的向她看了过去,见她朝自己安抚的笑了笑,这才定下心来。

    方儿不是莽撞的人,她这么做肯定有她的道理。

    老板先是怔了怔,转而大笑起来:“小兄弟,我郑某人就喜欢你这干脆爽快的性子!我先瞧瞧!”

    郑永说着把其中一个坛子拿了过去,伸手往坛子里掏去。

    他们铺子里的红薯干刚好这两天也要卖完了,这位小兄弟的性子很对他的胃口,只要货不太差,跟他们拿一些也无所谓。

    郑永以为苏可方说的红薯片应该跟他们一直卖的红薯干差不多,可是拿出来一看才发现简直是天壤之别。

    “小兄弟,这些红薯片是你们自己制作出来的?”郑永喜出望外的问道。

    没想到红薯片还能整出这么多花样来!

    见苏可方笑着点头,郑永又问:“小兄弟,这红薯片你打算多少钱一斤?”

    “制作红薯片不比红薯干,制作过程会浪费部分红薯,至于多少钱一斤,老板您就看着给吧?”苏可方不疾不徐的说道。

    刚才她看到这铺子里有卖红薯干,而且每斤卖价30文钱,这个价格如果是在头沟镇可是个天价了,可是在这寸土寸金的县城,这个价格利润应该不高,她说这话其实就是想告诉老板,她这些红薯片的价格不能比他进的那些红薯干低。

    郑永看着手中的形状各异又可爱的红薯片,想了想,认真的说道:“小兄弟,我们铺子原来卖的那些红薯干的进货价是12文钱一斤,你这红薯片就给你18文一斤,不知小兄弟能否接受这个价格?”

    他们铺子做的是基本都是县城最底层百姓的生意,价格太高的东西他们卖不起,如果这个价格这小兄弟不能接受,那他就没办法了。

    苏可方勾唇笑道:“老板,刚才我说过,您看着给就是,18文就18文,不过我们可能要三天后才能给您把货送来。”

    苏可方知道,18文这个价格已经不低了。

    “这个没问题!不过我铺子里的红薯干这两天就要卖完了,断货一两天没事,断货太久就不好了,希望小兄弟能理解,四天之内一定要把货送来。”

    郑永是个正真的人,所以他也相信苏可方,只和她做了个口头约定。

    “老板您放心,三天后一定把货送到!”

    苏可方也做了口头上的保证,将带来的两坛子红薯片留在铺子试卖,三人就离开了糖果铺。

    出了糖果铺,旭东还云里雾里的样子:“公子,这生意就成了?”

    “当然了!”赵敬才笑了起来:“方儿出马哪有谈不拢的生意?”

    “赵叔,瞧您这话说的,不知道的人听您这话,还以为我纵横商场多少年了呢?”苏可方好笑道。

    她来这个朝代谈的第一笔生意就是跟赵敬才谈的,后来与王家、“客满楼”的生意都是由赵敬才出面,这不过是她第二次出面谈生意呢,被赵叔一说,好像她有多厉害似的。

    苏可方自我打趣的话让赵敬才和旭东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片刻,旭东又问道:“公子,刚才您为什么没跟老板还价,他说18文就18文?”

    这不太像自有小姐的作风啊!

    这次不用苏可方开口,赵敬才就解释道:“这家糖果铺的郑老板是个实诚的人,方儿一开始就将薯片制作过程的难处跟他提了,他开出来的价格肯定不会亏待咱们的,如果咱们再跟他还价就显得太不知好歹了。”

    “原来是这样!”旭东满眼敬佩的看向赵敬才:“赵叔,您真厉害,连这都看出来了。”

    被旭东这么一说,赵敬才倒不好意思起来,他挠头笑道:“这段时间表舅教我不少东西。”

    听了赵敬才的分析,苏可方都有些惊讶。

    他来县城时间不长,不过在他表舅的言传身教下变化还挺大的。

    “方儿,时辰不早了,咱们直接去‘客满楼’吧?”赵敬才看了看天色,说道。

    苏可方想到杨巧兰说她表舅想见她的话,也没拒绝:“也好。”

    “客满楼”座落在县城最繁华的地段,离郑永的糖果铺有点远,三人走了很久才到。

    这时正是午饭时间,酒楼前面的客人太多,赵敬才带着苏可方和旭东到了侧门,让守门的人通报过后才进去。

    守门人认得赵敬才,要不是看他身后还带着人,连通报都不用了。

    守门人很快就回来了,赵敬才谢过他后带着苏可方和旭东轻车熟路的到了酒楼后面一间会客的屋子。

    此时杨巧兰的表舅杨成刚已经等在那里了,杨成刚是六十岁上下的老人,他穿着一身没有一丝皱折的丈青色半旧细布裳,一双已经不再年轻的眼睛里透着经历沧桑而磨砺出来的睿智。

    从苏可方进门一刹那他就不着痕迹的打量起她来,脸上却带着温和的笑意:“这位想必就是方儿姑娘吧?”

第65章 屈尊降贵() 
65

    “晚辈苏可方见过杨先生。”苏可方盈盈的施了个晚辈礼。

    她穿着男装,杨成刚却一眼看穿她女子的身份并猜出她是谁来,难怪赵叔到县城短短的时间内变化这么大。

    “方儿姑娘不必多礼,请坐!”杨成刚笑着招呼他们坐下,心底同样微微诧异。

    听敬才说这姑娘是乡下人,连县城都没来过,可这姑娘进了这个大酒楼看起来却神色淡定,毫不拘束,还能从容不迫的给他行了个挑不出错处的晚辈礼,这让杨成刚不得不惊奇。

    要不是敬才提前跟他说过,他真的一点都看不出这姑娘是个农家女。

    让小二给几人上了茶后,杨志刚和苏可方几人聊了起来,说的无非就是地里田间一些轻快的话题,对于初次见面的人来说,这都是很正常的话题,可苏可方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多心了,总觉得杨志刚言语间带着难以察觉的试探。

    过了一会,一小二进来回禀:“杨先生,饭菜已经准备好了。”

    “方儿姑娘,旭东小兄弟,咱们边吃边聊。”杨成刚笑着道,率先起身带着几人出了会客的屋子,穿过一条长长的走廊转了个弯,上了二楼的一包厢内。

    包厢内的大圆桌上已经摆满了精致的酒菜,不看那些菜色,光那些盛菜的金盆玉碗就已经让人叹为观止了。

    “方儿姑娘,旭东小兄弟请坐,你们第一次来,我也不知道你们的口味,就随便点了些菜,先尝尝,如果不合胃口再重新点过。”杨成刚笑着说道。

    不说苏可方和旭东,就连赵敬才也是第一次在酒楼吃饭,赵敬才和旭东看到桌上的酒菜后好一会都没法移开视线,苏可方也一样,只不过苏可方脸上却不是震惊的神色,而是轻蹙着眉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刚才杨成刚将几人的反应都看在眼里,面上却不露声色的让旁边的小二给赵敬才和旭东倒酒。

    苏可方一个姑娘家能跟他们同席而坐就已经很不舍规矩了,所以杨成刚没有让她喝酒的意思。

    不待苏可方回话,赵敬才就说道:“表舅,方儿和旭东都不挑嘴。”

    从下后,苏可方指着自己前面的一碟鱼松问道:“杨先生,这鱼松就只是用来给客人当小吃的吗?”

    这是一碟普通的鱼松,并不是金枪鱼松,可是每人旁边一大碟,当主菜用吗?

    杨成刚一顿,问:“难道这鱼松还有别的吃法?”

    这鱼松很受客人喜欢,所以他们上菜的时候会给每位客人都配上一碟鱼松,有的客人用来当沾料,有的用来下酒,全凭各人喜好。

    “表舅,这鱼松是可以下饭,不过用来做菜才好吃呢,上次方儿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