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冒牌太子妃-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文华即将离京的消息也是不胫而走,但此番前往塞北天高路远,也不能马上启程。一来他虽在京中未曾有过实权,但也有个小侯爷的虚衔,沈家在京中内外还有不少田庄和生意需要打点。
如此一番交接等待,不免在京中又耽误了一个月。
然而在他即将启程之前,塞北又送来一封加急的折子,说是胡人越境烧杀抢掠,边关守将措手不及请求支援。
这所谓的支援就需要粮草方面的供给了,边关城池损失惨重,必要严加追讨,一年的厉兵秣马也到了该主动出击的时候了。
明晰帝看过这封折子之后就开始户部和兵部准备此事,看看拿出多少军饷和人马比较合适。
李律近来一直在户部走动,户部也正值用人之际,他虽然身为皇子,但也不能脱身,每天早出晚归,跟着户部尚书核算粮草银钱等事。
这天上朝的时候明晰帝又问了一遍户部粮饷准备的怎么样了,户部尚书王平安支支吾吾的还说不出个三四出来,那一国之君脸上已经有些难看的神色,催促户部赶紧着实去办这件事也没再说什么严厉的话。
下朝之后李律正要跟着众人一起离开,却听身后传来一人的声音道:“七弟。”
他回头去看了看,见是五皇子李衡,随即抬手做拱,微微一笑道:“五哥,你叫我。”
“七弟,你已经有多长时间没去给母后请安了。”洛清王李衡踱步至他的面前,负手而笑,谦谦君子,端的是眉眼温和,如玉如琢。
只见李律颇有些尴尬的挠挠脑袋:“五哥,你也是知道的,我最近忙的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了。”
“这户部还指望你能撑起半边天?”李衡眼底仍是笑容不改:“走吧,母后昨日还在念叨你呢,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其他的事情也都可以先放放,想必……”
李衡回头看向迎面走过来的户部尚书王平安,一边提高了声音道:“想必王大人应该也不会因为你要去给母后请安,而怪罪于你吧?”
王平安听了赶紧拱手说道:“七殿下请便。”
李衡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李律也不好推辞,只得甩了袖子说道:“那就走吧,走吧,省的我不去,你和母后都说我不孝。”
一路走着他还在念叨:“其实我也是真的忙,父皇想让我在户部多做点事情,不要每日总是贪玩不务正业,我这不是正想着多做点什么吗。”
李衡点头说道:“你能这么想也是你长进了,户部乃是国之脉门,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除了你,父皇而已就只有让太子进过户部。”
李律一听又马上分辨道:“父皇不过是看我每日清闲了没事做,随便给我打发个差事罢了!”
李衡一边走一边扭头看他,见他神情间有些慌乱,不禁皱眉,低低叹了口气,似乎眉头也有些抑郁难纾。
“你在急着分辨什么?难道是担心我误会你?”
“啊?”李律扭头看了李衡一眼,又抬手摸摸鼻头,他本就是一个不怎么会说话的人,有许多事,他也只善于藏在心底。
只听李衡又继续说道:“你担心我觉得父皇会传位给你?所以你才这般着急分辨?”
李律不说话了,有些无措。
“我不过就是随口那么一说,说的也都是实话,太子确实在户部走动过一段时间。若是父皇真的是因为属意皇位人选才让你和太子一样在户部行走的,那我也不会说什么,你何必分辨?”
李律道:“五哥……若论才行,几位哥哥都在我之上……”
“若是父皇真的将皇位传给你,我也是心悦诚服。”李衡如此开口,将他话语打断。
李律听闻却是赶紧摆手,着急争辩道:“父皇怎么会把皇位给我呢,他常说我吊儿郎当不学无术呢。”
李衡轻笑一声:“你自然也有你的长处,你的优点,父皇说的虽然是实话,但你也不应就此自暴自弃啊。”
听得出这个哥哥似乎没有生气,他便也笑着说道:“话是这么说没错,我也知道我有我自己的好处,但论起这为君之道我就远不如三哥四哥五哥了,不过六哥若在我前头我不服,他不如我倒是真的!”
说罢就率先哈哈大笑起来,惹的李衡也不禁多看了他几眼,只是眼底虽然带笑,却又蕴含了几分意味深长。
这龙生九子,子子不同,只是相同的一点是,他们都好演戏,都擅长演戏。
他在皇子当初排行第五,上头有四个哥哥,本也无缘皇位。但长兄和二哥都是侍妾所生,出生卑贱还无任何外戚和势力,又是父皇最早的孩子,当年在王府也是吃了不少的苦头。
他们本是炙手可热的太子人选,但太子的出生将所谓的立长立嫡的规矩全部打破,他们从此在宫中也失去了任何竞争的可能。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道于皇位无望的他们只求自保,所以处处都扮演着贤能张兄弟的角色,一旦成年之后就开始琢摸着封疆离京,远离是是非非,将来不管谁做了皇帝,他们也能保全性命不是。
光是离开京城前往封地还不够,在宫中尚未有孩子出生之前,他们得小心翼翼不要有子嗣。
若了抢了皇长孙这个位置,还不知道要树敌多少。
所以他也严重怀疑,之前听说他们府上有妻妾小产,也许就是他们自己所为。
大哥二哥会演戏,太子也学了个十成十,这几年来,他可骗了不少人。
四哥虽然是一介武夫,但背后却有一个聪慧善谋的娘亲,上次太子于龙袍一事入狱,还不是她轻而易举的将人放出来了。
若论起自己,又何尝不是深谙此道的呢?
他在京中如今有了个称号,名曰贤王,就连百姓都对他拍手称道,百官也是心悦诚服,他的口碑和人心又不知比太子强了多少倍,以至于父皇多次有意将太子支离出宫,让他在朝政上也能接触更多。
兄弟二人一路往凤藻宫走去,并未说话,只是两侧宫墙高耸,甬道矗立,脚下青石板面,脚步声响回环不觉,听的人也有些枯燥乏味。
李律打了个呵欠,问身边之人说道:“五哥,你对沈文华离京一事怎么看?”
李衡几乎是脱口而出道:“还能怎么看,已经是铁板钉钉之事,难道还能更改?”
“这也太蹊跷了,怎么沈将军从未忤逆过父皇,却又要突然召自己的孙子去塞北了呢?”
沈文华留在京中,实际和人质也没什么区别,沈苍勤虽然功勋卓著,但要获释人质,那和抗旨也没什么区别。
而蹊跷的就在于,他活了大半辈子,武将世家担心功高震主,处处谦卑谨慎,从来不曾忤逆过那位天子,所以如今提出这个要求,已经让很多人意外,并且开始猜疑了。
因为他手握重兵,还因为他这么多年来任劳任怨,确实没要求过什么,所以一国之君几乎是稍微想了一下就答应了。
他在赌,赌自己所认知的那个沈苍勤并没有什么坏主意。
若真的只是想一家团圆,那他也算是成人之美了,若是他还有别的计划和秘密,一个沈文华完全不会成为他的绊脚石,就算沈文华不离京,他也将会几乎继续下去,要知道,他当初可是心狠到将自己的儿子留在背后垫背,眼睁睁的看着他被万箭穿心的啊。
第四百零九章 解不开的疙瘩()
《冒牌太子妃》来源:
至于沈文华为什么会突然被祖父叫道塞北去,朝中百官也是众说纷纭,都各自猜疑。
李衡一向谨言慎行,就算是自己的同胞亲弟弟问起自己这个问题,他也是含糊其辞,摇头说道:“这我就不清楚了,原因嘛,你得亲自问沈将军才行。”
李律打了个呵欠摆摆手道:“罢了,罢了,这是别人的家事罢了,要走赶紧走,省的在京中看了膈应。”
李衡失笑:“怎么了这是?他哪里得罪过你?”
说起这个沈文华,李律就从鼻子里哼了一声,他现在每每下朝都快走一步,生怕沈文华走在自己的前头悄没声息的去和春生会面,两个人又不知会嘀嘀咕咕的说些什么。
“得罪我的人多了去,好在小爷宽宏大量,大人不计小人过。”
“他身后毕竟有整个沈家,纵然得罪了你,你也只能担待。”
“是吗?”李律冷哼一声道:“沈家于我何干?我只管自己过的舒心就行,不过是顾及你和母后,我对他已经多有谦让。”
李衡点头赞赏:“你能这么想也是好的。”
两人说话间已经到了凤藻宫的门口,正是春末夏初的时节,凤藻宫门口两颗偌大的合欢正开的如火如荼,但凡路过的人都忍不住纷纷侧目。
微风拂面之际,合欢花的花瓣缓缓在空中飘洒,让李律想到了那个明媚的春日,太子与太子妃二人站在落英缤纷之中,嘴角不自觉的勾起。
李衡见他看花看的出神,不禁纳闷问道:“你在想什么呢,站在这儿还走不动了。”
李律笑答:“我在想,这合欢花可真好看,若是哪天能与心爱之人手植两株合欢,夏日闲坐树下煮酒烹茶,岂不也是人生中的一大乐事?”
李衡经他这么一说,眼前好像就已经浮现出自己与一人坐于树下煮酒烹茶的画面,只是和他对坐之人不是自己的正妻刘玉环,而是太子妃刘玉瑶。
若是刘玉环兴许还坐的住,一举一动都是大家闺秀的典范。
但若是刘玉瑶,却是坐不住的,煮茶的只能是他,那女子只会追着那落英跳跃,好像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兔子。
李律拿手在李衡的面前晃了晃,打趣他道:“五哥,你想什么呢,这么入神啊,是不是想到嫂子了?”
李衡素来温雅,听他这么一说,好像心中藏着的那点小秘密尽数被挖了出来,干咳一声对他说道:“走吧,母后还在等我们呢。”
“嗯,好,走吧。”李律说着就带头进了凤藻宫中。
他们到的时候鸣鸾殿正热闹,前来给皇后请安的几位妃嫔尚未离去,皇后近日来气色不错,正和几人聊到兴头上。
外头内监通报道:“启禀皇后娘娘,五皇子殿下,七皇子殿下来给您请安了。”
皇后眼睛一亮,赶紧说道:“请他们进来吧。”
丽贵妃坐于皇后下手,手上把玩着一串珊瑚珠子,呵呵笑道:“皇后娘娘真是好福气,有这么一双孝顺的儿子,还日日前来给您请安。”
其他几位妃嫔自然也要附和,少不得要夸上几句。
皇后看丽妃一眼,心里虽然是得意非常,但却仍然不动声色的说道:“丽妃妹妹不也一样是好福气吗,难道四皇子不孝顺?”
丽贵妃又哈哈笑了起来:“他近日是忙的人影都瞧不见,这会儿不又被陛下派出去办差事了吗,本宫就是想找他说说话他也没工夫啊,跟皇后娘娘没法比,整日闲来无事能常和两位殿下闲话。”
皇后冷哼一声,没再去回应丽妃的话,她既然都这么说了自己再说什么就显得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五皇子李衡和七皇子李律一起进了鸣鸾殿内,双双跪下给皇后和几位妃嫔请安。
位份低的也都站起来回礼,算是一一见过。
这两位皇子正值英华,均是峻拔英伟。
五皇子眉目如画,君子翩翩,七皇子飞扬洒脱,潇潇少年,看的没有子嗣的妃嫔眼中满是艳羡之色。
皇后身着锦衣华服坐于首位,看着自己的一双儿子,心中更是得意了几分:“来啊,赐座。”
林嬷嬷赶紧招手,示意将座椅搬到二位殿下跟前,两人一一落座。
只听丽贵妃说道:“二位殿下可是一下朝就过来了?”
七皇子笑道:“正是。”
丽贵妃又笑着说道:“七殿下可曾见过你四哥?本宫这几天也想他想的紧,却怎么也见不到人。”
七皇子摇摇头,复又看向五皇子:“还真没见到人,五哥可见过?”
五皇子亦是摇头否认:“之前父皇派四哥出宫办事去了,许是去了皇陵行宫。”
五皇子如此一说,另有几位妃嫔已经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皇后不禁太高了声音,将他们说话的声音压低打断:“我们刚才还正在说行宫里的太子妃呢,怎么,四皇子又去了?”
“是,”李衡答道:“父皇听闻太子妃生产在即,唯恐出了什么纰漏,便又派四弟前往行宫,加强守卫,应该不日就能归来。”
皇后笑了笑,看向丽贵妃道:“当真是兄弟情深,四殿下也确实为太子分忧,这才多久,他已经往行宫去了好几趟了,对这个嫂子,也算是不薄啊。”
丽贵妃依旧数算着手上的串珠,巧笑倩兮,不禁加大了声音说道:“皇后娘娘见笑了,老四也没什么别的本事,就是一个武夫粗人,皇上器重,让他肩负重任,他更是不能懈怠才对。”
“确实,四皇子回来后丽妃妹妹你可要多多慰劳慰劳他,为了太子的妻儿,他也算是操碎了心啊。”
“这是自然。”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你一句讥嘲我一句暗讽的,倒是不相上下。
李律听她们如此说只觉得分外无趣,若是他将来妻妾如此明争暗斗,那他宁愿一个人过一辈子。
一个人也自在,跟春生过也行,没事的时候听她念念诗,作作画,是非分明,不好与人争斗,温婉大方,这才是一个好女人。
如此正想的出神,已经不知是谁带头起身来向皇后告辞,一行人也鱼贯出了鸣鸾殿。
待所有人都走了,整个大殿之中也就只剩下他们母子三人了。
皇后站起身来,略有些疲惫的对焦嬷嬷说道:“早上御膳房送的核桃露还有吗?给他俩呈上来吧。”
“是。”
李衡快步上前一步,将皇后搀扶。
后者在他手背上拍了拍,倒是分外欣慰:“本宫在这里坐了一早上,跟她们说话,听她们啰嗦,也是烦透了。”
李衡道:“母后辛苦了。”
皇后又是微微一笑,看到一旁磨磨蹭蹭的李律道:“到花房里坐吧,你杵在那里做什么?”
李律点点头,嬉皮笑脸的跟了上去。
花厅小阁之中正开着鲜艳的牡丹和芍药,一室的暗香涌动。
宫女将核桃露呈上来,温热香气飘散,又在室内增添出一股香甜的味道。
皇后冲着他二人道:“尝尝,有点苦,但听说对身体好。”
五皇子乖乖的端着玉露盏喝了一口,点头称道:“嗯,核桃的味道很浓厚。”
李律却如牛饮一般咕嘟咕嘟的都喝了,后味觉得苦了不禁皱眉说道:“喝这个东西做什么?既然对身体好,那为什么不直接吃核桃呢?”
皇后瞪他一眼道:“你这孩子倒是比老四还粗!”
李律没心没肺的笑了起来:“母不嫌儿粗,母后千万别嫌弃儿子就行。”
“我这还没嫌弃你呢,就整天见不到你的人影,若是嫌弃你了,你还认我这个母后吗?”
李律听闻立马走上前去,抱着她的胳膊就开始撒娇耍赖起来:“我这不是忙吗,父皇可是器重我我才这么忙的啊,以前母后总嫌弃我不学无术,如今我这么忙碌了,怎么母后还是不开心?那可就为难我了。”
皇后被他晃的头晕脑胀的,忍不住在他身上拍了一下,略有些嗔怒的说道:“你忙点也好,不过再怎么忙也得抽空来看看母后啊,每次都是你五哥一人来这凤藻宫,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不是我生的呢!”
“谁说的?我不是你生的难道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皇后瞪他一眼:“那以后就常来看看母后!”
“您平时和五哥在一起有很多话说,跟我在一起又没什么话说。”
“没什么话说那你就听着!”皇后略带不悦,见他吊儿郎当的样子又皱起眉头道:“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才能懂事?母后如今所做一切都是为了你们兄弟俩,怎么你还一点不开窍呢?”
“好好好。”李律举手投降:“我以后多多来看看您不行!不哭,不哭。”
说着还作势去给皇后擦眼泪,后者在他的手上拍了一下,没好气的说道:“没大没小的。”
“哈哈哈!”李律率真一笑,干脆坐在她的旁边,单手揽住她的肩膀冲李衡说道:“咱们今天早上在这里陪母后用膳可好啊?”
李衡点头笑答:“我正有此意。”
“母后你想吃什么?”
皇后叹气:“母后心里有个大疙瘩,这疙瘩一天不解开,我就吃什么都没胃口……”
李律不疑有他,顺口问道:“什么疙瘩?”
“你觉得你父皇对太子如何?”
顺手捡了桌上的甜果子扔进嘴里,李律答道:“父皇近日又在生三哥的气,我见父皇对三哥经常是有意刁难,不甚待见。”
皇后道:“这也不怪你父皇不待见他,从小到大,他都是这么的不讨人喜欢。那你觉得……你父皇待太子妃如何?”
第四百一十章 心结难解()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也不怪你父皇不待见他,从小到大,他都是这么的不讨人喜欢。那你觉得……你父皇待太子妃如何?”
听皇后这么问自己,李律随即歪头一想,说道:“父皇对太子妃倒是与旁人不同,可能是因为太子妃嫂嫂居于东宫,离父皇母后比较近,也时常能见到,所以父皇不免善待。”
然而皇后却冷哼一声,用精致的护甲刮着圆润的软榻扶手,轻轻说道:“这后宫其他妃嫔离你父皇岂不是更近,也没见他善待几个啊。”
一直没说话的李衡却又问道:“母后的意思是……”
“你们也许不知道,这太子妃的秉性容貌和太子的娘亲,有几分相似……”
这话以出口,李衡只觉得心里咯噔一下,眼前竟然一片空白,他万万没想到父皇竟然是因为太子妃像贞元皇后……
“不可能吧……”李律却皱眉摇头说道:“这世上哪有如此相像的两个人,又不是双胞胎。”
然而他说这话的时候却又想到了自己府上的春生,这句话谁都可以说,他说出来反倒有点滑稽。
皇后却也点点头说道:“容貌上确实是有所差距,但这言行举止却像了八分,只这八分已经够皇上怀念的了!”
李衡注意到她的手指收紧,攥紧了扶手,眼底愠怒,却是咬牙切齿的说道:“我恨啊,这便是本宫的心结,太子论德行不如衡儿,论讨你父皇欢心的本事又不如律儿。若非沈家,他能做的了太子?只是死了一个贞元皇后,他如今也气数有尽了,没想到又冒出一个太子妃来为他斡旋,讨皇上的欢心!”
说着就重重在椅背上拍了一下,冷哼一声,心中却是怒火中烧。
李律小心翼翼的看了她一眼,转而又看向李衡说道:“五哥来评评理,太子妃嫂嫂讨父皇喜欢难道还有错不成?”
李衡脸色有些难看,低声说道:“母后……她不过就是一个女人,心思单纯,没什么本事。”
“哼!”知子莫如母,几次三番的五皇子所看太子妃的眼神都和别人不同,皇后岂会没有察觉的出什么,所以说,这个女人果然是祸害。
殃及了自己的儿子不算,还惹的皇上心心念念,只怕若非她已和太子成婚,还要自己纳为妃嫔!届时别说贤妃不能专宠,就是自己,这皇后的宝座只怕也得拱手相让了。
一想到这个可能,便又气的咬牙切齿起来。
只听李衡又继续说道:“兴许是太子察觉到了什么,此番回宫将她留在了皇陵行宫之中。”
说到这个……皇后又有些疑惑了起来,她的身子往前倾了倾,沉声问道:“话说这太子妃,真的行宫吗?”
李律纳闷了起来:“不在行宫难道在东宫?我怎么不知道?”
然而他话音落后,皇后和李衡都不说话了,他有些急了,看看她俩,再次问道“怎么回事?怎么不说话了啊?难道真的在东宫?这又说在行宫又说在东宫的,你们别吓我啊,怎么觉得有点可怕呢。”
李衡摇摇头,继续说道:“她应该不在行宫……”
“啊?那在哪?”李律急了:“难道父皇也知道她不在行宫?”
“你父皇自然不知道,若非不知道又岂会派人过去护卫。”皇后叹气:“到底是本宫打草惊蛇了……”
“什么意思?”
李律开始回答这个弟弟的疑问:“行宫现如今可谓是保护的固若金汤,宫里的人出不来,宫外的人进不去,全都是老四安排的大内高手。太子妃身边的人以及太医院的李太医都在行宫里面,甚至连回宫拿东西的人都不放出来,我私底下派人打听过,没一个人见过太子妃,说太子妃保护的太好了,几乎是不出房门半步,很少有人能见到。”
“这不是很正常吗,不是说太子妃早先遇到了刺客……”李律嘟囔一声,小心翼翼的看向皇后:“母后我就不知道你何必跟她一个女人动刀动枪的。”
“哼,一个女人?”皇后却也懒的向儿子解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