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农家子的科举攻略-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知道,你先去看看,我先把小澈儿拉上来。”

    “好,我先前看看,好像出事了!”

    不过一分钟,就跳下去七八个人了,方弛林一去,也不脱衣服的跳了下去。等方弛远带着小澈儿赶到,孩子已经找到了,方弛林湿漉漉的站在边上,孩子的父亲抱着小孩哭个不停,一直说着胡话。

    方弛远一看就知道是孩子溺水了,孩子才三岁多的样子,也不知道溺水多长时间,他慌忙跑过去,准备给孩子做复苏。

    “你是谁!”男人一把推开方弛远,抱着孩子不撒手,不愿意让别人碰他。

    方弛远上一世做外科医生的时候,是遇到过这种情况的,他知道病人家属不能刺激,被推倒了也没怨言,反而上前轻声细语的说:“你别着急,你看看他被捂的多难受?你让我试试,也许我能救他呢?”

第56章 遗迹() 
“臭和尚!”方弛远一边继续躲躲藏藏的走着; 一边『揉』着后背说。刚才他又跑了半天,感觉身上从铜炉摔下来的伤更痛了。

    他抬头看了看天『色』; 酉时已经快要过去了; 他现在『迷』了路; 天又快黑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

    “不知道爹发现我不见了会怎么样!”

    方弛远顺着一片竹林往里走,慢慢的竟然像走进了荒山老林里; 地上没有走过的痕迹; 落叶堆积了厚厚的一层。

    他中午没吃饭; 只在道观的厨房里塞了一个馒头,现在又快到吃饭的时间了,他捂着肚子慢慢的往前走; 远远的看见一棵果树上红彤彤的柿子挂了满树。

    他兴冲冲的跑过去; 到了树下又有些发愁,柿子长在树冠上; 下面的柿子还有些没熟,吃起来涩涩的,为了肚子他咬咬牙还是爬了上去。

    柿子很软; 他拿在手里都怕捏破了,更不要说是扔到树下慢慢吃; 这时候太阳渐渐落在了西山,红彤彤的晚霞印在方弛远眼里; 美丽而梦幻。“就在树上吃也不错啊!”方弛远乐观的想着; 想着家里担心的方喜云; 心里慢慢多了些后悔。

    他坐在树杈上,一边伸手摘着身边的柿子,当太阳渐渐西沉下去的时候,方弛远也吃的差不多了。

    *

    青松观山下,“师傅,怎么办?”

    小沙弥看着老方丈焦急的问:“天马上就要黑了,可是方小施主还没有出来。”

    “和尚,还要不要走?”车夫这时也对着老和尚催促道:“已经戌时了,再不走,就要赶夜路了,夜里可看不清楚。”

    “怎么办师傅?早知道我们就不该在道藏里把方小施主丢下的。”

    “先回去。”老和尚皱眉说:“明天我们再来一次,小施主进去只是无心,我想青松观的道士也不会难为他吧。”

    “要是难为了呢?”

    小沙弥追着问。

    “唉!”老和尚闻言叹了口气,眉『毛』皱的更深了,一脸苦相的说:“你还是在随我进去一趟吧!”

    “那我呢?”一旁的车夫问。

    “你就先回去,去云禅佛寺帮我带一句话,再找一个叫行『迷』的僧人,让他去城西住所一趟。找到一个叫方喜云的人,告诉他,方弛远在我佛寺做客。”

    “好嘞!”车夫高兴的往车上一坐就驾着车回去了。他拿钱办事,如今钱已经到手,自然是早回去早好。

    看着驾车远离的车夫,小沙弥拉着老方丈说:“师傅,我们也进去吧!”

    *

    从树上下来的方弛远,刚刚解决了肚子的难题,又要为了住所为难了,八月末的晚上,有一种湿冷的寒意。虽然不冷但是伤身。

    他顺着山颇继续往上爬,希望能遇到一个山洞,但是可能是运气不佳,爬了半天,不要说山洞连个老鼠洞都没有。

    “啊呸!”

    从一个小山坡滑了下来,方弛远吐掉嘴里的碎草屑,对着地上就坐了下来。

    “胳膊怎么还划伤了。”方弛远看了看四周,此时天已经暗下来了,他在地上坐着,从袖兜里掏出一块手帕,单手把它绑在了自己胳膊上,又手嘴并用的打了一个结。

    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方弛远也不往上走了,开始慢慢的往山下退去,夜里不好走,他也担心山上会有什么猛兽,虽然现在还没遇到,但是还是小心点为好,最差也就是在竹林里呆一夜罢了。

    另一边,老和尚和小沙弥一起进了道观之后,寻找方弛远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他是被人抓住了还是躲在哪个地方没出来。

    两人先去了道藏馆,与先前不同的是现在道藏馆周围竟有两个人在一边守着,年龄大概都在二十多岁,两人进不去,老方丈就躲在一边说:“难道他还躲在炼丹炉里?”

    “不会。”小沙弥说,“你看丹炉下面正找着火呢,他要是在里面早就该叫出来了。”

    “火?”老方丈一愣,“道藏里的炼丹炉几时练过丹『药』!”

    “舍利!”小和尚接口到,“他们要练舍利!”

    “小点声。”老方丈拉着小和尚往后山走,“现在下定论还有些早,我们先进遗迹看一看舍利在不在里面,若是不在,舍利可能就被炼化了吧。”

    “我们为什么不进里面去抢回来,舍利本来就是舍尊的!”

    “阿弥陀佛!”老和尚摇了摇头说:“一切都是天意,万事不可强求,尽力就好。”

    &

    nbsp;“那……”小沙弥还想再说,不过自己转念想想就双手合十对老和尚低头说道:“好吧师傅。”

    两和尚携手往遗迹赶的时候,方弛远也下到了竹林处,竹林里密密麻麻的不知道种了多少棵竹子,晚上小风一吹竟然还有点冷飕飕的。

    “兜兜转转又回到这里了。”

    方弛远看着竹林里一棵比较粗大的竹子说,他看了看周围,竟然发现竹林尽头好像还冒着亮光。

    那边隐隐约约像是一处山口,“遗迹?”

    方弛远一喜,他本来就是想看看遗迹里的东西,只是一直找不到地方才在外围浪费了半天的时间。他正要往亮光处敢去。忽然发现一大一小两个身影以比他速度更快的速度在他前面疾驰着。

    顺着清冷的月『色』,方弛远慢慢跟在老方丈两人后面,在他们挺下来的时候,方弛远赶忙找个地方趴在了地上。

    “你能看清前面那时几个人吗?”老方丈盯着亮光一会对小沙弥问道。

    “有六个人。”小沙弥回答说。

    “遗迹里面呢?能看见吗?”

    “看不清师傅。”

    “嗯。”老和尚找了个隐秘的地方对地上一坐说:“休息一会,我们子时进去。”

    方弛远对地上一趟,半天没看见老和尚有什么动静,『迷』『迷』糊糊竟睡了过去,再醒来的时候,已经寅时了,大概凌晨四点左右的样子,他弹了弹身上的『潮』气,哆哆嗦嗦的站了起来。

    “怎么这么冷。”

    说完之后,他又看向前方说:“老和尚呢?”

    走了两步,渐渐到达遗迹的时候,他看见一个黑漆漆的洞开敞开着,洞口边有烧火的痕迹,想来应该就是他昨天看见的亮光了。

    “没人吗?”方弛远奇怪的想着,等靠近洞口的时候他却发现一个道士打扮的人靠倒在石壁上,竟是被人打晕了。

    他小心翼翼的迈过道士,进了洞口,却发现里面湿漉漉的,脚底下的小路上都是水,往里面望去竟然还能看见亮晶晶的反光。

    越往里走,方弛远越感觉凉飕飕的,鞋子基本上已经被水浸湿完了,从洞口进去,是一段狭窄的小道,他凭借着年龄小,身体还没发育完全,在里面走着也算轻松。

    “这算什么遗迹?”

    一路下来,除了从隐隐的晨光之中能看到墙壁上有一些记录的壁画,除此之外就再也没有什么不同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照进山洞里的光渐渐明亮了起来,方弛远盯着壁画渐渐看出了一些不同的东西,壁画上面竟像是记录下了道教发生的一些事情,从他的兴盛,到佛教进来时渐渐变得衰败,期间一幅幅壁画仿佛记录下了作画者的心酸与无奈。

    “少了一副?”顺着壁画往里走,当看到佛道两家论道的时候,方弛远发现壁画从这里出现了断层,原本道教每年实行的祭天,拜神的习俗开始消失,道教也开始渐渐隐退了起来,他们不再炼丹传道,也不再广收信徒,与此相反的是佛教开始大兴佛寺,渐渐有与道家齐平的架势。

    在往里走,画面开始变的凌『乱』,从画面的记载来看,不知道什么原因道教内部开始出现内『乱』,原本的大派被分成各个道别,有人尊奉玉清天尊,有人尊奉原始道人……

    “这是道家的圣地啊!”越往里看方弛远就越感叹,只是心中也渐渐生出了一个疑『惑』:“为什么老和尚会认为这里有舍利?难道道教圣地会让佛教的人进来……”

    没人回答他,狭窄的通道终于要走到了尽头,方弛远抬头一看,就见又一座石门出现在了他的面前,石门上方是一副九天玄女的飞天图,方弛远虽然看不出是什么意思,但是看了之后心里感到非常宁静。他把画一丝不剩的记了下来,准备回去之后自己描摹一张。

    从石门进去是一个宽阔的湖泊,湖泊在地下,清清的没有什么颜『色』,水也好像是死水一样,沉寂的一动不动,四周没有任何活物。方弛远看见旁边有重物拖动的痕迹,想来要是有什么珍贵的物品也早就被别人搬走了!

    看完湖泊,方弛远正想继续往里走,突然从

    边上冲出来一个人,待方弛远看清楚之后,来人就拉着方弛远就往外跑,一边跑一边大喊着说:“哈哈哈,方小施主!终于找到你了,我们赶紧出去!”

    被小沙弥拉着,方弛远不明所以的跑了起来,听到小沙弥的话后就回答说:“发生什么事了吗?为什么要跑!”

    “我拿到了舍尊的舍利,再不跑一会改被看守的道士们发现了!”

    “他也有舍利。”方弛远想了想就问道,“方丈呢?”

    “师傅去引开其他的道士了。”

第57章 归途() 
此为防盗章节; 购买v章未到60%的小可爱,要24小时才可以看  “你就是『妇』人之见。”方喜云颇感无奈的回答; “我琼朝学子何止千万; 这些年来积压起来的举人也有数万人了吧?可每次会试才能录取多少人?200?还是更多?。不说了; 睡吧睡吧,科举哪是你想的那么容易的!”

    “可是……”赵氏还想再说什么,方喜云把被子一压; “快点睡吧!明天还要准备远儿的拜师礼; 现在想那些没用的干什么; 太远了!”

    不多时,赵氏又絮叨了几句,房间里的灯就灭了; 但是和赵氏夫妻不同; 那边同样被举人收入门下的方弛林父母却坐在灯下久久不能入眠。

    “我就明白说了吧,你娘偏爱三弟; 什么好的都想往他身上安,以后家里要是供不起两个人读书了,你娘肯定会让咱儿子下来; 让方弛远那小子去读!”方弛远大伯娘低垂着头,搅动着手帕; “我们家林儿多想读书你又不是不知道,而且他这么些年根本没干过农活; 你说他下了学能干什么?”

    烛火静静的燃烧着; 照亮了方喜进愁苦的脸; 他大字不识几个,一辈子都和泥土打交道了,知道田地里的辛苦,自然也就希望家里的后辈们能读书走出去,本来儿子被举人收为徒弟他是很高兴的,但现在听媳『妇』这么一说心里又有点不是滋味。

    “家里这些年没出过大事,还是存了不少银子的,而且三弟教书也挣钱……”方喜进本来想说能供起两个人读书的,不过一想到当年他们家就供方喜云一个人,就差不多把家底掏空了,这以后两个人读书,事情还真不好说。

    “明天你一定要给爹娘说,林儿才是他们的亲孙子,那方弛远不过是,不过是,……”大伯娘方喜晴咬咬牙最后还是没说出什么损人的话,“反正明天家里要是拿的拜师礼是两个样子的,我是不能同意!”

    “好,好。”方喜进安慰了大伯娘方喜晴一番,盖上灯就准备睡了,只是漫漫长夜,两个人在床上辗转了一夜想的什么就无人知晓了。

    第二天一早,太阳从在云层中泛着金辉,方家人一起吃了早饭,方安山就把一家人召集了起来,他拿出两个钱袋子说:“林儿和远儿都是好样的,都找了好师傅。”他说着脸上就『露』出了大大的笑容,“我和你们娘商量好了,现在也快到年关了,就把家里的猪杀了,到时候一家一个猪大腿,再添些银子买些东西配着估『摸』也够了,其他的我们卖一半在自己留腌一半,怎么样?”

    这点和往年差不多,只是少了两个猪大腿大家自然没有什么意见。

    方安山又拿起两个钱袋子,“我打听过了,李先生家富裕点,好东西见的多,东西不能给的太差劲,宋举人家就相对好一点,东西也好买。”他把两个钱袋子分给方喜进和方喜云说:“这里一个500文钱,一个2000文,你们看着买吧!”

    不用明说大家也知道二两银子是给方喜云的了,大伯娘虽然也觉得李家有钱给的多些无可厚非,不过事情轮到自己头上,自家500文,三弟家二两银子,她心里就是不痛快,要不是方喜进在下面紧紧攥着她的手,她肯定要上前说上几句的!

    拜师礼要花费的银子分好后,大家也就散了开始各忙各的,方喜云也和赵氏一起回了学堂。

    “家里还有多少银子?”回到学堂,赵氏正想着该采买些什么的时候,方喜云就急匆匆的问道。

    早上分钱的时候,大嫂的脸『色』被他看的清清楚楚,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里的事还是早早解决为好。

    赵氏心里算了算回答说:“还有不到三十两吧,怎么了?有急用吗?”

    “唉!”方喜云叹了口气,“今天爹分拜师礼的时候,你难道没有看见大嫂的脸『色』?爹娘一向偏爱于我,这次做的有点过了。”

    赵氏当时就在方喜晴对面,怎么可能没看见她,“爹不是说了吗,李家有钱些,见的好东西多,我们拜师礼不能送的太差,所以才给三两银子的,哪里偏向你了?”

    “拜师礼能花多少?”

    拜师礼是徒弟在拜师时向老师献“束修”之礼,只包含芹菜、莲子、红豆、枣子、桂圆、干瘦肉条六种物件。寓意着“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苦心教育”,“鸿运

    高照”“早早高中”,

    “功德圆满”,而干瘦肉条则用以表达弟子心意。〔注〕

    所以拜师礼是花费不了多少钱的,关键是有些人为了给老师留下好印象,现在又是年关,所以想送一些厚重的礼物让老师多加照顾。

    “以后远儿上学的花费就从我们私库里拿吧,只要我以后多接些润笔的活,再抄点书总能够的。”看赵氏懂了自己的意思,方喜云就对她说了自己的决定。

    *

    腊月十四,方喜云专门找街上的道士算的好日子。这天早上,天还不是很亮,方弛远起了个大早跟着方喜林把拜师用的六礼用红绳子绑起来或用红纸包上就坐着牛车往溪山县县城赶去,这是方弛远自小到大第一次进县城,他也想看看古代的县城是个什么样的繁华景象。

    老牛慢慢悠悠的往前走,终于,从寅时刚结束(5点左右),到午时刚开始(11点左右)马车到达了县城。

    方喜云抬头看了看天,“还有半个时辰,还好没有误了吉时。”

    在李府门外,方弛远和方喜云自报了姓名请看门的小哥通报一声,小哥听后咧嘴一笑道:“不用通报了,你们来之前老爷已经说过了,说若是您来找他,直接进去就行,不用通报。”

    接下来方弛远两人被一步步引向了李云长的住处。期间他们也见识了外人传言中的李宅。

    从大门进来是第一进院子,院子内栽种的花草以青松,翠竹为主,大多是青翠明亮,易生并且易管理的植物。因为走的是一条直通路,所以除了沿途植物栽种,他多多关注了一下,各种建筑根本没机会去关注。但到了第二进就不同了,此处梅花开始增多,而且此时又是梅花盛开的季节,所以一进院内就感受到了一股扑鼻的清香。而李老先生的住处就在一小片梅树中间,方弛远心想,外人传言李老先生嗜梅如命,看来并非妄言。

    见到李云长,接下来的事情反而简单了,按照步骤行了拜师礼,一套完整的程序走下去,时间已经是午时后半个时辰了,至此之后,方弛远就是正过名的李老先生的四弟子了,也是此时他才刚刚明白师傅对古代人的含义。

    “三味。”当天方弛远留在了李宅,和父亲方喜云约定三天后来接他。

    拜师之后李老先生对他就亲密了很多,和他之间就唤起了小名。“不差几天就是新年,你可知我为何没等过了这个新年再收你为徒,反而现在就急急忙忙行了拜师礼?”

    “呃”方弛远老实的摇摇头,这个他还真的不知道。

    “你虽天资聪慧,但是启蒙还是太晚,我上次问你,你说才刚读四书,连五经还未碰触。”老先生说完停顿了一下,像是在思考“但凡家里有点钱的孩子,像你这么大都已经开始学习五经了,等你凭仗天资和他们进度等同的时候,他们四书五经也已近学完,所以你和他们相比并不占有优势!”

    “我们读书虽不尽是为了科考,但是你不可否认我们确实是要参加科考。”

    老人认真的说着,方弛远就认真的听,他能感觉到老先生话里面的真情实意,他不是没有感情的傻子,心里对老先生的敬重立马又多了许多。

    “科考第一试童子试,只考你对四书五经的熟悉程度,这一点难不倒你,也许你只读一年就可轻松取得童生资格,但是之后呢?”

    李老先生哈哈一笑,“之后的乡试,府试,会试,甚至是殿试你也打算就这样混过去?若如此大家都只背书就好了,哪还会有四五十岁的老秀才呢?他们恐怕能把四书五经倒背如流了吧!”

    “所以,你虽年幼聪颖却更要抓紧时间学习,你过完年九岁,一年时间我让你熟悉完四书五经的内容,你不可抱怨苦也不可抱怨累,要知道你这一年的辛苦却要别人四年五年甚至更多的努力!”

    “弟子不觉得苦!”

    “嗯。”李老先生抚须,“再三年我教你帖经、策问,诗赋、杂文,经义、墨义、诗词、算学,你不必精通,却要样样熟悉。”

    “是,弟子谨记。”

    方弛远认真的点头道,他没有想到,仅仅几天的时间,老先生就已经替他规划好了未来,内心对“师徒”这个词语的理解又深了三分。

第58章 返家() 
此为防盗章节; 购买v章未到60%的小可爱; 要24小时才可以看  每半月一次,他还要去县里李家一趟,和李云长交流一下自己写诗的体会。

    这天他又去李云长家学诗,

    楚正则也在; 经过半年多的相处; 他们间的误会早已消除; 李云长若有事不在,都是楚正则教方弛远作诗。

    “老师就知道你今天要来; 特意让我在这等着你。”楚正则伸出手:“拿来吧; 我看看你的诗可有点长进。”

    “师兄你看!”方弛远闻言就把写诗的小册子递了上去; 楚正则虽然比他大了13岁但是他也有25岁的灵魂; 所以和他相处并不觉得拘谨。“师兄也教了我很多次了; 觉得我作诗有哪些方面应该要改进?”

    方弛远等了一会迟疑的问道。

    “嗯”楚正则抿着唇低头思索了一会; 抬头看着方弛远说:“师弟作诗,用词措句都很整齐,就是痕迹太重,就像是生搬硬套一样; 没有灵『性』; 一点也不像师弟这个年龄会写的东西。”

    “那要怎么改?”

    方弛远心里也有些没底; 他的理科生气息太重; 他早知道自己学诗出现了问题; 因为他作诗的时候总是理『性』多于感『性』; 写诗的目的『性』很强; 脑子里根本没有好的想法。

    “这……”楚正则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好,又怕打击了方弛远的积极『性』就说:“要看个人经历吧,你启蒙晚了一些,现在想写诗也是为了应付科考,目的『性』太强了,像你的这几首诗。”楚正则把方弛远的小册子翻开,一一指点说:“这些都是科考常出的试题,所以你才硬『逼』着自己写,这怎么能写出好的诗作?等以后你经历多了自然就能写出来了。”

    楚正则说完,看看方弛远的脸『色』,见他没有受到打击,也没有表现出激进,不禁脸『色』稍缓。“今天你就别回家了,晚上老师应该是有事给你说。”

    “好,我去让我喜延叔给家里带个话,我怕我爹娘会担心。”

    *

    晚上到了吃饭的时间李云长才面『色』凝重的回来,三人吃了饭,常老太太的儿媳和家里的杂务婆子把饭桌清理干净,李云长就带着方喜云和楚正则去了书房。

    “今天我去见了一位老友,他致士归家,路上经过这里就来和我一聚,告诉了我不少上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