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农家子的科举攻略-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未时一过,算贤堂的后门就被打开了,一个中年男人刚从后面绕了一圈跑到前面,就立马被包围了起来,“怎么样?怎么样?开始了吗?”

    “开始了。”男人擦擦额头上的汗:“你们快给我腾个空,我在这里放块板子,一会里面要是有消息传过来,就给你们贴在这里,到时候你们就都能看见了。”

    *

    “弛林。”人群里,张贤推了推方弛林小声的问道:“这题目你有什么想法吗?”

    方弛林摇了摇头,张贤又问其他人,“你们呢?”

    “我们哪有正经学过算学啊。”赵铭舸两人苦笑道:“以后可能就要多多麻烦弛远了……”

    在下面的人,是看不见上面题目的,但是当场上答题的时候,上一个答过的题目和答案却会展示给众人看,

    因此就有一部分人分开去研究题目去了。

    “不会我们府那么快就过不去了吧!”看着元凌府这边第一个答题的人在一边抓耳挠腮的样子,张贤急的都想要冲上去了。

    “再等等。”方弛林一直都注视着赛场上,“九个人总会有一个人做出来的。”

    “但愿吧……”

    又过了几轮。

    “答不对,答不对,答不对……”

    赵旭已经一脸怨念的看着景阳府的一群人,几轮过后,元凌府被退下去一个了,而景阳府那边还是原先的九个人,赵旭急的一身汗,比自己在场上还要激动。

    “你在那念念有词什么呢?”看着赵旭的样子,赵铭舸好笑的说:“这才刚开始,激动什么?”

    “弛远怎么还不出手啊?我刚才看他在手里比比划划的好像都已经知道答案了!”

    “知道了吗?也许是没把握什么的吧……”赵铭舸不明所以的说。

    “弛远是最后一个出场的。”听了两人的对话方弛林『插』嘴道:“在这之前他只有一次替别人答题的机会,也许他有自己的打算吧!”

    “我就不明白,弛远那么厉害,为什么把他放到最后一个啊。”

    “他厉害也就只有我们知道啊。”方弛林笑笑,“这次如果不是沾着李老先生的光,算学堂哪会想到我们?我们无名无姓的,别人为什么要找我们?”

    方弛远算学怎么样,其实方弛林等人也不清楚,只是上次在算贤堂,方弛远表现了一些出来,而赵旭等人又是方弛远的好友,自然就会觉得方弛远很厉害,可怎么个厉害法,他们自己也不清楚。

    “嗯。”赵旭有点蔫蔫的,“所以,读书还有注重名气了?要让别人知道自己……”

    “哈哈。”方弛林『摸』『摸』赵旭的肩膀说:“所以这条路才很难走啊。”

    *

    下午酉时,时间已经过去两个半时辰了,到了吃饭的时间,算贤堂门口还是聚集了不少人,他们一边等待着,一边围着算贤堂门口的木板。

    “快快快,有消息传出来了。”

    有人喊了一声,人群立马精神一震,“怎么样?我们现在还剩下几个人了?”

    “放心,还有三个呢。”

第108章 在京日常(4)() 
此为防盗章节;购买v章未到60%的小可爱;要24小时才可以看

    爷爷方安山;精明胆大。因为是一族之长的原因;所以视野开阔些,在一些大是大非面前常常能做出正确的决断。

    大『奶』『奶』老张氏,惯会装傻充愣,是现任张家村村长的姐姐;虽然有些偏爱方喜云;但做的并不过分;尺度拿捏的非常准是人老成精的典范。

    至于他的两个伯伯伯母们,虽然各有各的小打算,在家里的分配上也多多少少想占点小便宜;但从来没有过什么坏心,最让方弛远欣喜的一点是,他们从来没有出现过窝里横,家庭不和的情况;对外非常团结。

    “三味弟弟!小叔说你也开始读书了?”中午吃饭的时候;方弛空凑到方弛远跟前说。

    “嗯,已经在读三字经了!”

    和他说话的是二伯方喜楼的小儿子方弛空,今年九岁;两年前就已经启蒙了。

    “嗯嗯;读书好;我娘说认字的话到哪都能受人尊敬;不会吃亏的;以后找活也好找。”

    “已经读书了就好好学习,争取早日考上功名,就像小叔叔那样!”又一个少年吃着饭,忍不住『插』话道。

    有活泼的小孩就有稳重一点的小孩,刚刚说话的是大伯方喜进的二儿子方弛林,学习非常努力,也有一些天分,还没下场考过试,现在最大的目标是想像方喜云那样能考中秀才,在方安山家,男孩子一般都会认点字,毕竟是张喜云教书,不收束修,简单的学字花费不了多少银子,但是若要继续深入学习,花费的就不仅仅是纸张上的银钱了,所以读书若没有天赋,一般能简单认识一些字就不会在继续念下去了,他们这一辈可能会一直读书的大概就是方弛林了。

    方安山家里人多,吃饭分成两桌,大人一桌小孩一桌,因为都是一家人,也没有大户人家那般讲究,所以并没有男女分桌的情况。

    桌上的饭菜要比方安河家好上一些,但是也不是大鱼大肉的人家,方弛远也就刚来的几天家里做了肉。

    “嗯,会的。”方弛远对方弛林答到。

    方弛远每隔几天就会和他们一起吃一次,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跟着方喜云在学堂吃。虽然没分家,但是因为方喜云教书的原因,现在方弛远跟着赵氏都住在学堂这边,学堂建在村庄靠近去镇子的路边,一边连着村子一边连着田地,视野开阔,小孩子上下学也方便。学堂总共分为前后两进,前一进充当学堂,有专门的读书,提问,授课的地方,也有空地供学生们活动,后一进就被用来起居生活。

    跟着方喜云学习三字经,方弛远没有过分的表现自己在背诵方面的天赋。干什么都一板一眼的,学习认字的时候总是观察着周围同学和方喜云的表情,用了三天才把三字经读完。

    三字经和千字文一样都是用来给儿童启蒙的读物,主要的作用还是让学生多认识一些生字,因为有前世的记忆他把古代的文字和现代简体字联系起来,记得也是非常快。

    但是这样做方弛远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现代文字比较简洁好记,而且他也写了十几年,所以写字的时候总会缺笔少划,为此没少被方喜云责罚。

    平常犯错还无所谓,若是以后科考犯错,方弛远不敢多想。因此每一次犯错他都会警戒自己一次,告诉自己现在时局不同了,读书才是自己的出路,慢慢的次数多了之后,他发现自己的文字也渐渐有了一些改善。

    做事贵在持之以恒,每天一个时辰的练字让他的心『性』都有了一些收敛,每天在学堂上跟着一种小朋友学三字经,念千字文。晃晃悠悠近一个多月过去了,他的习惯也大致养成了。

    “哥哥!”经过两个月的相处,他和四岁大的方弛星已经很熟悉了,方弛星长的玲珑可爱,看见他在石桌上写字,方弛星就跑过来和他玩。

    在石桌上用『毛』笔沾水写字,是少年时方喜云想出来的点子,来他这里上学的,除了镇上的几个,家里可能富足些,其他的都是附近村里的人,家里靠天吃饭没有几个余粮,所以他就用这个方法,在院子里开了七八块大石头,让学生在上面练字,多少能省点买纸的钱。

    “小星星,你起床了啊。”方弛远放下笔,『摸』『摸』方弛星的头,“有没有乖乖啊,好好吃饭了吗?”

    “有乖乖的哦,小星星今天吃了一个鸡蛋还喝了一碗米粥!”方弛星掰着手指数给方弛远看,她的声音糯糯的,天然带着可爱的属『性』,张弛远每次和她说话都想逗她多说一点。

    “小星星跑来找哥哥玩了啊?有没有打扰哥哥练字啊?”看见方弛星和方弛远相处的好,寻过来的赵氏看见了心里很高兴。

    “嗯。”小星星看着方弛远停下笔的手,“哥哥已经不写了。”

    “那哥哥是自己停下来的还是因为小星星来了哥哥才停下来的呢?”

    “嗯嗯嗯……”小星星有点委屈的瘪了瘪嘴,“是小星星,是小星星打扰了哥哥学习吗?”

    “没有没有,娘是在逗你呢!”看见小星星委屈的小脸,张弛远抱起来小星星:“是哥哥自己写累了,不怪小星星。”

    “你就惯着她,她都快无法无天了!”赵氏娇嗔的瞪了方弛远一眼,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她对这个唯一的女儿有多疼爱。

    “姨母。”顿了一下,方弛远问道:“你是找我还是找小星星啊!”虽然已经过继一个多月了,但是方弛远有时还是会叫错两句,他抬眼看了看赵青春,发现她没有丝毫的不喜,就像没听见一样,但是方弛远知道,再好的感情也是需要经营的,他在心里暗暗给自己下了任务,以后一定要留意对姨母的称呼。

    “今天已经腊月初七了,明天就是腊八节,我和你爹想着今天我们在家先吃一顿腊八粥,明天早上我们就不在家吃了,我领你们去溪山寺拜佛,再喝点佛粥,去病消灾。”

    “原来已经那么久了啊!”听见赵氏说马上要到腊八节了,他才意识到原来从自己觉醒记忆已经有那么长时间过去了,还真是有点时间如流沙的感觉。

    腊八节,俗称“腊八”,相传这一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每年腊八这一天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信徒把它叫做“佛粥”〔注〕

    张家村的人或者溪山县的人大多都信奉佛教,所以溪山寺的香火一直很旺盛,历年的浴佛会都办的十分热闹。

    “嗯,那娘是找我去大宅那边吗?”

    “是这么想的,不过你要是还有学习你就过会去也行,你爹今天也给学生们放假了,后天才上课。”

    知道赵氏心里还是想让自己提前去的,想让他多和家里人亲近亲近,不过一想到习惯今天有借口,明天有借口,到时候辛辛苦苦一个月养成的习惯就要重新培养了,所以他还是开口道:“娘先去一步吧,我再抄半个时辰三字经就过去了。”

    赵氏抬头看了看天,辰时还没过完,半个时辰过去也算是早了,可以和家里人多说说话,而且吃完中午饭还可以再呆一下午,心里这么想着,赵氏就答应了一声,笑着带着方弛星离开了。

    “我又不识的你,哪知道你算学怎么样!”张贤反驳道。

    方弛远看着局势,也不想闹大,就清了清嗓子上前制止道:“敢问兄台贵姓?”

第109章 在京日常(5)() 
此为防盗章节;购买v章未到60%的小可爱;要24小时才可以看

    今天『露』重;气温有些低,方喜云和赵青春被兵卒拦在挤在通道的两边;“远儿!你好好考,考不好也没关系,你还小知道吗!”因为离得远;周围也嘈杂,赵青春就穿着夹袄大声喊到。

    “知道了,娘你们快回去吧!”方弛远和方弛林站在一起;方弛林的父母对方弛林也是大声叮嘱;两个小小的人在人群里慢慢前进;慢慢的也就要轮到他们了。

    “尽力就好,不要xxxx”方喜云也大声的喊着;只是由于人声太『乱』,方弛远没听清;眼看着要轮到自己了;他就回头对方喜云喊到:“爹;你带着娘先回去吧;贡院开门还早,不要留在这里等了!”

    周围都是大大小小的说话声;人群移动的慢;后面排队的人催得紧;所以在前面每一个进场的人都是匆匆和家人告别几句就要马上接受检查。

    方弛远随着人流向前走了几步;轮到他的时候,他回头给方喜云夫『妇』挥了挥手,把准备好的馒头交了上去,检查完毕后就拿上自己的干粮,跟着一名执灯小童进入了考场。

    县试审查严格,到了考场门口,又被兵卒全身上下搜了个遍,一层一层检查下去,方弛远才寻到自己的位子。

    他顺着自己的位置环顾四周,视线中的人年龄大大小小,最老的估『摸』着也有四十多岁了,他看了一会就收回心神看向自己的座位。

    位子是考前准备好的,桌子上所有东西都堆在一起,他把笔,墨,等物品都摆放整齐,然后用准备好的废纸把座椅擦干净。

    这次考试分帖经,经义、墨义三场,每场一天,再加上宋初之前的诗赋混在其中,要到第三天酉时才能离开。每一场过夜的棉被也由考场提供,每名考生都被隔开,各占一席之地。

    二月的天气还没有转暖,方弛远『揉』『揉』手,然后倒了一些清水在砚台上,开始一边磨墨一边等待发卷,周围的人也大多如此,只是因为有士兵在外面把守,三四个寻考官来回走动巡视,大家都不敢『乱』动。这场考试是他科举路上的第一步,甚至连第一步也算不上,对他来说不算太困难,但是他还是做了充足的准备。

    考试之前他先上了一次茅房,以防答题的时候出现问题。很幸运,从茅房回来的时候,方弛远在考房里发现了一个熟人赵旭,而且就坐在他左前方的两个位置上。

    他看向赵旭的时候,赵旭也发现了他,赵旭抬头,两个人互相笑了笑,又迅速的叉开了过去。

    因为有熟人在,方弛远放松了很多。

    巳时,点名完毕,县令说了几句作弊的严重处罚后就坐在考场的正前方,威严的扫视着下面的考生。然后开始有小僮分发试卷。第一场考墨义,一共四张试题,加上答题纸和草稿纸,加起来有十五张。他慢慢浏览了一下试题,题目不多只有二十五道墨义题。

    看完题之后,他悄悄松了口气,墨义是对他来说比较简单的一道题,题目只是要求应试者在考官选出的儒家经典中的几句根据所给题目进行注释或对出下一句。类似于今天的古诗默写和翻译。〔注〕

    和李云长说的一样,县试考的都是识记类的东西,没有因为科举改革而变化多少,他天生记忆力好,四书五经早已背的滚瓜烂熟,在这方面占便宜,因此并没有急着答题。

    不敢喝太多的水,方弛远低着头,一边把纸张顺序分门别类的放好一边继续调整着自己的心态。

    这座考棚修建的很简陋,木头缝隙里连两边的风都挡不住,只能算个遮阳挡雨的地方,人与人之间也没有任何阻挡,晚上睡觉都是按照事先规定好的位置。

    午时,有小僮过来送饭,两个糙面馒头,一碗清水,方弛远看了看,开始停下答题慢慢吃饭,馒头有些凉了,幸好水还是热的,他把馒头泡在水里,慢慢的吃了起来。他坐在考棚中间,相对来说较好一点的位置,并没有感觉到多冷,此时方弛远已经在草稿纸上答出来十七道墨义了。

    “干什么呢!吃饭还不好好吃?想被赶出去是不是?”巡视的官员对着几个趁着吃饭左顾右盼的人面容冷峻的警戒了一番:“还是想作弊被发配到云南?”

    方弛远只听了一句就收回心神继续答题,这不是他该关注的问题,他需要把字写的更好看。

    未时,方弛远答题完毕开始准备抄录,他先摇响了响铃,示意考官他想上厕所,抄录的时候他不想中途打断。从厕所回来的时候,方弛远深吸了两口气,只一天过去,茅房里的气味就已经非常难闻了,这让方弛远担心以后该如何去厕所。

    酉时一过就有小僮过来收卷,他看着自己的试卷被一张张封好就放下了心,戌时他开始睡觉,没有担心自己墨义的答卷,他觉得脑袋有点涨涨的,还是早些休息为好。

    县试第二天,天才刚刚泛光方弛远就醒了,此时考场上醒的人并不多,万幸他没有生病,睡了一觉感觉身体好多了,没有头疼和发烧的迹象。

    他抬起头,看见赵旭不知什么时候和他挤在了一起,大概是因为晚上觉得冷才凑了过来,他跨过赵旭,活动活动身体,就拿起砚台开始继续磨墨等待发卷。

    卯时又有小僮过来送饭,一样的清水馒头,他上前叫醒了赵旭,两人一起苦笑着吃着饭,辰时开始发卷,赵旭又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县试是科考中最简单的一步,凡想参加考试之人只需到县礼房报名,填写包括籍贯、姓名、年龄、三代履历、身貌等项的表格。并以同考五人互结,再由本县廪生出结作保,保其确系本县之籍贯、且出身清白,非倡、优、皂隶之子孙,并无居父母之丧者,就可参加考试,门槛最低。

    因为这三天考的大部分试题都是方弛远的长处,虽然诗词是他的短板,但是整张试卷对他来说总体偏易。其中除了墨义之外,帖经是考官任选某本四书五经上的某一段话,将其空出一部分,然后让考生回答其他的部分,类似今天的填空题。

    经义这一项主要考察考生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和阐述,当然必须符合官方的思想。考察方式也是写作,类似于今天写一篇读后感。

    对于本朝的科举制度方弛远没有太多想褒贬的地方,只知道这至少给了他一个可以走的出路。

    大概下午未时刚过,他就答完了经义,答完题休息了一会,方弛远开始在位置上做一些小幅度的运动,被人看的很紧,他感觉有些压抑,却强迫着自己去适应。他做的经义是很平稳的一道题,出自论语中的句子,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大概意思就是以德行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安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其它的星辰便会自行在周围旋转运行。

    方弛远刚开始拿到这个题目还想和最近新出的科举新政联系起来,猜测是不是要歌颂一下皇帝的功德,不过转念一想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学考试,笑一笑就按照老师讲解过的内容答了上去。

    第三天,又吃了没有任何味道的白水泡馍,方弛远觉得自己有些胸闷,写字的时候费的心力比以往要多,幸好这一年里他身体还不错,方弛远没多想,拿到卷子就先把帖经写完,然后剩下的时间都用来写诗。

    诗是他没见过的题目,四个字:灿白若雪。

    既然是若雪就不是描写雪的诗,拿到题目他心里立刻出现了三样事物:柳絮,食盐,石灰。

    因为对“撒盐空中差可拟”和“未若柳絮因风起”两句太过熟悉,

    而石灰也占着白『色』的特征,方弛远第一时间想的就是这三样事物。

    这也是古代科举比较有缺公正的地方,你需要去揣度出题者的心思,成败只在一念之间,最后,虽然柳絮和石灰更容易写,但是方弛远还是根据题目中的灿白二字选了食盐,至于对不对,就要看出题者怎么判了。
://201411 。
手机阅读请点击://20141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